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高血壓怎麼治療

日本人高血壓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 2022-10-03 12:52:25

Ⅰ 高血壓能否根治,聽說在日本國可以根治,是不是求正解。

不是的!別聽別人胡說!高血壓目前不能根治的。好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並發症。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 高血壓的危害性與患者的血壓水平相關外,還取決於同時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以及合並的其他疾病的情況。因此在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中,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定在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根據血壓水平分為正常、正常高值血壓和1、2、3級高血壓之外,同時還根據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和同時合並的其他疾病進行危險分層[1]。
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於男性,但在更年期後迅速升高,甚至高於男性;高緯度寒冷地區患病率高於低緯度溫暖地區,高海拔地區高於低海拔地區;與飲食習慣有關,鹽和飽和脂肪攝入越高,平均血壓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我國人群高血壓流行有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從南方到北方,高血壓患病率呈遞增趨勢;不同民族之間高血壓患病率也有一些差異,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區的民族患病率較高,而生活在南方或非高原地區的民族患病率則較低,這種差異可能與地理環境、生活方式等有關,尚未發現各民族之間有明顯的遺傳背景差異。
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因此要求醫生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干預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和合並存在的臨床疾病。對於一般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是140/90mmHg以下,對於合並糖尿病或腎病等高危病人,血壓應在病人能耐受的情況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
診斷
診斷性評估的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2]:
(1)確定血壓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險因素;
(2)判斷高血壓的原因,明確有無繼發性高血壓;
(3)尋找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臨床情況。從而作出高血壓病因的鑒別診斷和評估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程度,以指導診斷與治療。
一、病史
應全面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包括以下內容:
(1)家族史:詢問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或腎臟病的家族史;
(2)病程:患高血壓的時間,血壓最高水平,是否接受過降壓治療及其療效與副作用;
(3)症狀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無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風、血脂異常、支氣管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性功能異常和腎臟疾病等症狀及治療情況;
(4)有無提示繼發性高血壓的症狀:例如腎炎史或貧血史,提示腎實質性高血壓;有無肌無力、發作性軟癱等低血鉀表現,提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無陣發性頭痛、心悸、多汗提示嗜鉻細胞瘤。
(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鹽、酒攝入量,吸煙支數,體力活動量以及體重變化等情況。
(6)葯物引起高血壓:是否服用使血壓升高的葯物,例如口服避孕葯、生胃酮、滴鼻葯、可卡因、安非他明、類固醇、非甾體類抗炎葯、促紅細胞生長素、環孢菌素以及中葯甘草等。
(7)心理社會因素:包括家庭情況、工作環境、文化程度及有無精神創傷史。
二、體格檢查
仔細的體格檢查有助於發現繼發性高血壓線索和靶器官損害情況,體格檢查包括:正確測量血壓和心率,必要時測定立卧位血壓和四肢血壓;測量體重指數(BMI)、腰圍及臀圍;觀察有無庫欣面容、神經纖維瘤性皮膚斑、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腫;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和股動脈有無雜音;觸診甲狀腺;全面的心肺檢查;檢查腹部有無腎臟增大(多囊腎)或腫塊,檢查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征。
血壓測量:
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主要手段。主要採用診室血壓、動態血壓以及家庭血壓三種方法。
診室血壓由醫護人員在診室按統一規范進行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和臨床診斷高血壓並進行分級的常用方法。動態血壓監測(ABPM)則通常由自動的血壓測量儀器完成,測量次數較多,無測量者誤差,可避免白大衣效應,並可測量夜間睡眠期間的血壓,可准確地測量血壓,同時也可評估血壓短時變異和晝夜節律。家庭血壓監測(HBPM)通常由被測量者自我完成,又稱家庭自測血壓。因為測量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進行,可以避免白大衣效應。家庭血壓監測還可用於評估數日、數周甚至數月、數年血壓的長期變異或降壓治療效應,而且有助於增強患者的參與意識,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診室血壓與動態血壓相比更易實現,與家庭血壓相比更易控制質量,因此,仍是目前評估血壓水平的主要方法。但如果能夠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24小時動態血壓為診治依據。
診室血壓
(1)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過驗證(BHS和AAMI、ESH)的電子血壓計。
(2)使用大小合適的氣囊袖帶,氣囊至少應包裹80%上臂。大多數成年人的臂圍625px-875px,可使用氣囊長550px-650px、寬300px的標准規格袖帶(目前國內商品水銀柱血壓計的氣囊的規格:長550px,寬300px)。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氣囊袖帶;兒童應使用小規格氣囊袖帶。
(3)測血壓前,受試者應至少坐位安靜休息5分鍾,30分鍾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血壓測量的重要步驟
要求受試者坐位安靜休息5分鍾後開始測量。
選擇定期校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過驗證的電子血壓計,使用氣囊長550px-650px、寬300px的標准規格袖帶。
測量坐位時的上臂血壓,上臂應置於心臟水平。
以Korotkoff第I音和第V音(消失音)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至少間隔1-2分鍾測量兩次,若兩次測量結果差別比較大(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
首診時要測量兩上臂血壓,以後通常測量較高讀數一側的上臂血壓。
對疑似有體位性低血壓,應測量直立位後血壓。
在測量血壓的同時,應測定脈率。
(4)受試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與心臟處在同一水平。如果懷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以後通常測量較高讀數一側的上臂血壓。特殊情況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卧位改為站立位後1分鍾和5分鍾時測量。
(5)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的上臂,袖帶的下緣應在肘彎上62.5px。將聽診器探頭置於肱動脈搏動處。
(6)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壓時,快速充氣,使氣囊內壓力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後,再升高30mmHg,然後以恆定的速率(2-6mmHg/秒)緩慢放氣。心率緩慢者,放氣速率應更慢些。獲得舒張壓讀數後,快速放氣至零。
(7)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Ⅰ時相(第一音)和第V時相(消失音)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取柯氏音第Ⅰ時相,舒張壓讀數取柯氏音第V時相。<12歲以下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IV時相(變音)為舒張壓。
(8)血壓單位在臨床使用時採用毫米汞柱(mmHg),在我國正式出版物中註明毫米汞柱與千帕斯卡(kPa)的換算關系,lmmHg=0.133kPa。
(9)應相隔1-2分鍾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差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壓讀取血壓數值時,末位數值只能為0、2、4、6、8,不能出現1、3、5、7、9,並應注意避免末位數偏好。
三、實驗室檢查
基本項目:血生化(鉀、空腹血糖、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鏡檢);心電圖。
推薦項目: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ABPM)、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餐後血糖(當空腹血糖≥6.1mmol時測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項目)、尿蛋白定量(用於尿常規檢查蛋白陽性者)、眼底檢查、胸片、脈搏波傳導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壓指數(ABI)等。
高血壓的治療
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腦血管並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體危險[5],因此,應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干預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膽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並適當處理同時存在的各種臨床情況。危險因素越多,其程度越嚴重,若還兼有臨床情況,則心血管病的絕對危險就越高,對這些危險因素的干預力度也應越大。
心血管危險與血壓之間的關系在很大范圍內呈連續性,即便在低於140/90 mmHg的所謂正常血壓范圍內也沒有明顯的最低危險閾值。因此,應盡可能實現降壓達標。
一、高血壓治療的基本原則
1.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徵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需要進行綜合干預。
2. 抗高血壓治療包括非葯物和葯物兩種方法,大多數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堅持治療。
3. 定期測量血壓;規范治療,改善治療依從性,盡可能實現降壓達標;堅持長期平穩有效地控制血壓。
二、高血壓治療目標
高血壓患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並發症發生與死亡的總體危險。需要治療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亞臨床靶器官損害以及各種並存的臨床疾病[6]。
降壓目標:一般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降至140/90mmHg以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縮壓應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伴有腎臟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或腦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治療更宜個體化,一般可以將血壓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嚴重腎臟疾病或糖尿病,或處於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腦血管病患者,應按照相關指南進行血壓管理。舒張壓低於60mm Hg的冠心病患者,應在密切監測血壓的情況下逐漸實現降壓達標。
三、非葯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
非葯物治療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預,即去除不利於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它不僅可以預防或延遲高血壓的發生,還可以降低血壓,提高降壓葯物的療效,從而降低心血管風險[7]。具體內容簡述如下:
1.減少鈉鹽攝入
鈉鹽可顯著升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發病風險,而鉀鹽則可對抗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我國各地居民的鈉鹽攝入量均顯著高於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每日應少於6克的推薦,而鉀鹽攝入則嚴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採取各種措施,盡可能減少鈉鹽的攝入量,並增加食物中鉀鹽的攝入量。
2. 控制體重
超重和肥胖是導致血壓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積為典型特徵的中心性肥胖還會進一步增加高血壓等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適當降低升高的體重,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可顯著降低血壓。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簡便和常用的生理測量指標是體質指數,成年人正常體質指數為18.5-23.9kg/m。最有效的減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攝入和增加體力活動。
3. 不吸煙
吸煙是一種不健康行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被動吸煙也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吸煙可導致血管內皮損害,顯著增加高血壓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風險。戒煙的益處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齡戒煙均能獲益。
4. 限制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血壓升高,限制飲酒量則可顯著降低高血壓的發病風險。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應超過25克;女性不應超過15克。不提倡高血壓患者飲酒,如飲酒,則應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與啤酒的量分別少於50ml、100ml、300ml。
5. 體育運動
一般的體力活動可增加能量消耗,對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體育鍛煉則可產生重要的治療作用,可降低血壓、改善糖代謝等。因此,建議每天應進行適當的30分鍾左右的體力活動;而每周則應有1次以上的有氧體育鍛煉,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賽性劃船等。
6.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或精神壓力引起心理應激(反應),即人體對環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應。長期、過量的心理反應,尤其是負性的心理反應會顯著增加心血管風險。應採取各種措施,幫助患者預防和緩解精神壓力以及糾正和治療病態心理,必要時建議患者尋求專業心理輔導或治療。
四、高血壓的葯物治療
1. 高血壓葯物治療的目的[8]:對高血壓患者實施降壓葯物治療是通過降低血壓,有效預防或延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心腦血管並發症發生;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疾病進程,預防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重症高血壓發生。
2. 降壓達標的方式:將血壓降低到目標水平(140/90 mmHg以下;高風險患者130/80 mm Hg;老年人收縮壓150 mmHg),可以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並發症的風險。
及時將血壓降低到目標血壓水平,但並非越快越好。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根據病情在數周至數月內(而非數天)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平。年輕、病程較短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速度可快一點;但老年人、病程較長或已有靶器官損害或並發症的患者,降壓速度則應慢一點。
3. 降壓葯物治療的時機:高危、很高危或3級高血壓患者,應立即開始降壓葯物治療。確診的2級高血壓患者,應考慮開始葯物治療;1級高血壓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預數周後,血壓仍≥140/90 mmHg時,再開始降壓葯物治療。
4. 降壓葯物應用的基本原則: 降壓治療葯物應用應遵循以下4項原則,即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應用及個體化。
(1)小劑量:初始治療時通常應採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並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
(2)盡量應用長效制劑:盡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給葯而有持續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葯物,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並發症發生。
(3)聯合用葯:以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在低劑量單葯治療療效不滿意時,可以採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葯物聯合治療。事實上,2級以上高血壓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聯合治療。對血壓≥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採用小劑量兩種葯聯合治療,或用小劑量固定復方制劑。
(4)個體化: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耐受性及個人意願或長期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葯物。
4. 常用降壓葯名稱、劑量及用法[9]
常用降壓葯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利尿劑和b受體阻滯劑五類。此外,a-受體阻滯劑或其他種類降壓葯有時亦可應用於某些高血壓人群。
鈣通道阻滯劑、ACEI、ARB、利尿劑和b受體阻滯劑及其低劑量固定復方制劑,均可作為降壓治療的初始用葯或長期維持用葯。
(1)鈣通道阻滯劑:主要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鈣離子通道發揮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包括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和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前者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我國以往完成的較大樣本的降壓治療臨床試驗多以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為研究用葯,並證實以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為基礎的降壓治療方案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風險。此類葯物可與其他4類葯聯合應用,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常見副作用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經激活導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二氫吡啶類CCB沒有絕對禁忌症,但心動過速與心力衰竭患者應慎用,如必須使用,則應慎重選擇特定製劑,如氨氯地平等分子長效葯物。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薦使用短效硝苯地平。
臨床上常用的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主要包括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兩種葯物,也可用於降壓治療,常見副作用包括抑制心臟收縮功能和傳導功能,有時也會出現牙齦增生。2-3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因此,在使用非二氫吡啶類CCB前應詳細詢問病史,應進行心電圖檢查,並在用葯2-6周內復查。。
(2)ACEI:作用機理是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發揮降壓作用。常用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在歐美國家人群中進行了大量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類葯物對於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護和心血管終點事件預防作用。ACEI單用降壓作用明確,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限鹽或加用利尿劑可增加ACEI的降壓效應。尤其適用於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最常見不良反應為持續性乾咳,多見於用葯初期,症狀較輕者可堅持服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應有低血壓、皮疹,偶見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味覺障礙。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應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禁忌症為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症及妊娠婦女。
(3)ARB:作用機理是阻斷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發揮降壓作用。常用葯包括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也在歐美國家進行了大量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 ARB可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險;降低糖尿病或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適用於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顫動預防、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良反應少見,偶有腹瀉,長期應用可升高血鉀,應注意監測血鉀及肌酐水平變化。雙側腎動脈狹窄、妊娠婦女、高鉀血症者禁用。
(4)利尿劑:通過利鈉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負荷發揮降壓作用。主要包括噻嗪類利尿劑、袢利尿劑、保鉀利尿劑與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幾類。用於控制血壓的利尿劑主要是噻嗪類利尿劑。在我國,常用的噻嗪類利尿劑主要是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PATS研究證實吲達帕胺治療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再發危險。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6.25-25毫克)對代謝影響很小,與其他降壓葯(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顯著增加後者的降壓作用。此類葯物尤其適用於老年和高齡老年高血壓、單獨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葯物之一。其不良反應與劑量密切相關,故通常應採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可引起低血鉀,長期應用者應定期監測血鉀,並適量補鉀。痛風者禁用;對高尿酸血症,以及明顯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後者如需使用利尿劑,應使用袢利尿劑,如呋噻米等。
保鉀利尿劑如阿米洛利、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等有時也可用於控制血壓。在利鈉排水的同時不增加鉀的排出,在與其他具有保鉀作用的降壓葯如ACEI或ARB合用時需注意發生高鉀血症的危險。螺內酯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男性乳房發育等不良反應。
(5)β受體阻滯劑:主要通過抑制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活性、抑制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發揮降壓作用。常用葯物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和阿替洛爾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對β1受體有較高選擇性,因阻斷b2受體而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既可降低血壓,也可保護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b受體阻滯劑尤其適用於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經活性增高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疲乏、肢體冷感、激動不安、胃腸不適等,還可能影響糖、脂代謝。高度心臟傳導阻滯、哮喘患者為禁忌症。慢性阻塞型肺病、運動員、周圍血管病或糖耐量異常者慎用;必要時也可慎重選用高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者突然停葯可發生反跳現象,即原有的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表現,較常見有血壓反跳性升高,伴頭痛、焦慮等,稱之為撤葯綜合征。
(6)α受體阻滯劑:不作為一般高血壓治療的首選葯,適用高血壓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用於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開始用葯應在入睡前,以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使用中注意測量坐立位血壓,最好使用控釋制劑。體位性低血壓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
(7) 腎素抑制劑:為一類新型降壓葯,其代表葯為阿利吉倫,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但對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尚待大規模臨床試驗的評估。

選擇項目:對懷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根據需要可以分別選擇以下檢查項目:血漿腎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質醇、血游離甲氧基腎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腎上腺素(NMN)、血和尿兒茶酚胺、動脈造影、腎和腎上腺超聲、CT或MRI、睡眠呼吸監測等。對有合並症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相應的腦功能、心功能和腎功能檢查。

Ⅱ 日本治療高血壓的手術

你就覺得手術能夠解決問題嗎?其實高血壓的關鍵是血液循環不好引起的,身體為了幫助血液循環以促進養分及時的送到身體的各個細胞不得不提高血壓。根據你的描述我想你母親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血液粘稠,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太弱,這一點從你母親有脂肪肝可以知道,這些脂肪在血管當中被氧化,在血管閉上沉積,導致血管脆化。同時,血液當中的脂肪太多,加上血液當中的糖分就容易導致血液粘稠。所以,其實關鍵是血管失去彈性和血液粘稠導致你母親血壓高。如此高的血壓確實非常危險。
關於你所說的這個手術我想不存在,因為一個手術不可能解決血管硬化的問題;血管失去彈性的問題;血粘度高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關鍵是要幫助你媽媽解決脂肪代謝問題,提高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同時清理血液當中導致血液粘稠的問題,幫助身體恢復血管的彈性。如此,高血壓一定可以得到恢復。只要血循環好了,血壓就不高了。

Ⅲ 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及機理

高血壓是指在未使用降壓葯物,或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高血壓病人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高血壓的原因

1.遺傳因素

大約60%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2.精神和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雜訊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3.年齡因素

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4.生活習慣因素

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煙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5.葯物的影響

避孕葯、激素、消炎止痛葯等均可影響血壓。

6.其他疾病的影響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腎臟實質損害、腎上腺佔位性病變、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

高血壓的機理

(一)精神、神經學說精神源學說認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現較長期或反復較明顯的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情緒變化時,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平衡失調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調節和控制皮層下中樞活動的功能,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舒縮血管中樞傳出以縮血管的沖動占優勢,從而使小動脈收縮,周圍血管阻力上升,血壓上升。

神經系統在血壓的調節中起重要作用。延髓血管運動中樞有加壓區、減壓區和感受區,在腦橋、下丘腦以及更高級中樞核團的參與下主司血管中樞調節,如各級中樞發放的縮血管沖動增多或各類感受器傳入的縮血管信號增強或阻力血管對神經介質反應過度時都可能導致高血壓的產生,這就是神經源說的解釋,對此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增強起了主要的作用,通過兒茶酚胺類神經介質尤其是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促使小動脈收縮。長期的高血壓灌注產生的結構強化作又可使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血管壁增厚而血管腔變小,加上可誘發血管壁細胞膜電活動,加強了血管的收縮反應以及交感神經對腎近球細胞的作用促使腎素釋放增多從而維持高血壓的狀態。

(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系統平衡失調腎缺血時刺激腎小球進球動脈上的球旁細胞分泌腎素,腎素可對肝臟合成的血管緊張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緊張素Ⅰ而後者經過肺、腎等組織時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又稱激肽酶Ⅱ)的活化作用下形成AngⅡ,AngⅡ再經酶作用脫去天門冬氨酸轉化成AngⅢ。在RAA系統中AngⅡ是最重要的成分,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作用,其加壓作用約為腎上腺素的10~40倍,而且可刺激腎上腺皮質球帶分泌醛固酮促使水鈉瀦留,刺激交感神經節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提高特異性受體的活動從而使血壓升高。它還可反饋性地抑制腎臟分泌腎素和刺激腎臟分泌前列腺素。RAA系統功能失調時高血壓就會產生,由於腎素主要在腎臟產生故以往有高血壓發病的腎源學說。然而,在高血壓患者中,血漿腎素水平增高者僅是少數,近年來發現組織中包括血管壁、心臟、中樞神經、腎皮質髓質中亦有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它們可能在正常腎素和低腎素高壓的發病以及高血壓時靶器官的損害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遺傳學說流行病學、動物實驗以及分子細胞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遺傳在高血壓發病中的作用。高血壓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其直系親屬的血壓水平比同齡非直系親屬的高,雙親均有高血壓的子女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大。動物實驗早已從大鼠中選出SHR品系,高度提示遺傳的作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提出高血壓病發病的“膜學說”,認為高血壓病病人組織細胞膜有遺傳性的離子運轉障礙,尤其在鈉攝入增加時不能將Na+排出細胞外,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內Na+瀦留,經過Na+-Ca++交換使細胞內Ca++增加,而且通過膜除極化使興奮性增高,最終促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升高,在患者的親屬中也可見這種情況。高血壓病患者中組織相關抗原類型以HLA-B15、HLA-B8和HLA-B12為多。

上述種種均提示遺傳因素在高血壓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認為,單一遺傳因素很難形成高血壓,高血壓這一遺傳類型是源於多種遺傳基因,而且後天因素對高血壓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四)攝鈉過多學說大量的實驗、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證實鈉的代射和高血壓密切相關。在食鹽攝入量高的地區的人群,如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中,高血壓的患病率高;而食鹽攝量低的地區的人群,如在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中,則幾乎不發生高血壓。限制鈉的攝入可以改善高血壓情況,服用利尿劑增加鈉的排泄也可降低增高的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在高血鈉影響下病情惡化,減低攝鈉則病情好轉。應用去氧皮質酮要在加服食鹽的情況下才引起高血壓。腎上腺皮質增生所致的高血壓也需有鈉的參與。死於高血壓的病人和動物,腎動脈每單位體積干質的鈉和水含量較無高血壓者高。鈉貯留使細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高;小動脈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周圍阻力的增高;由於細胞內外鈉濃度比值的變化而引起的小動脈張力增加等,都可能是發病機理。但是實驗室和臨床研究均發現,改變攝鹽量和血鈉水平,只能影響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個體的血壓水平,故認為飲食中鹽的致病是有條件的,對體內有遺傳性鈉運轉缺陷使之對攝鹽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壓的作用。

(五)高胰島素血症近年來高胰島素血症與高血壓的關系引起人們的關注。觀察發現高血壓病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存在著胰島素抵抗,而糖耐量降低者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較正常者為高,高胰島素血症者還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上述表現多見於肥胖者。動物實驗亦發現SHR有胰島素抵抗存在。

高胰島素血症可能是通過激活細胞Na+-K+ATP酶促使胞內Na+濃度升高、機體鈉瀦留,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細胞內鈣濃度促使血管阻力上升,以及增加交感神經活動而導致高血壓。但是,並非所有高胰島素血症者都有高血壓,反之亦然,二者的關系尚須繼續研究。

(六)其他前列腺素系統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密切關系,有人認為高血壓可能與腎髓質合成有擴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A或E的不足有關。血管舒緩素-激肽系統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也有關。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可促進激肽的降解而使其擴血管作用消失,血壓升高。吸煙、飲酒過度、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致肥胖者也易有高血壓。

如何預防高血壓 ?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壓病患者在吃過午飯後稍稍活動,應小睡一會兒,一般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老年人也可延長半小時。無條件平卧入睡時,可仰坐在沙發上閉目養神,使全身放鬆,這樣有利於降壓。

2、晚餐宜少。有些中年高血壓病患者對晚餐並不在乎,有時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導致胃腸功能負擔加重、影響睡眠,不利於血壓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應配些湯類,不要怕夜間多尿而不敢飲水或進粥食。進水量不足,可使夜間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娛樂有節。睡前娛樂活動要有節制,這是高血壓病患者必須注意的一點,如下棋、打 麻將 、打撲克要限制時間,一般以1小時至2小時為宜,要學習控制情緒,堅持以娛樂健身為目的,不可計較輸贏,不可過於認真或激動,否則會導致血壓升高。看電視也應控制好時間,不宜長時間坐在電視屏幕前,也不要看內容過於刺激的節目,否則會影響睡眠。

4、睡前泡腳。按時就寢,養成上床前用溫水泡腳的習慣,然後按摩雙足心,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解除一天的疲乏。盡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葯,力爭自然入睡,不養成依賴催眠葯的習慣。

5、緩慢起床。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應先在床上仰卧,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伸一下懶腰,使肢體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復適當張力,以適應起床時的體位變化,避免引起頭暈。然後慢慢坐起,稍微活動幾次上肢,再下床活動,這樣血壓不會有太大波動。

高血壓相關 文章 :

1. 為什麼會有高血壓

2. 高血壓病人日常生活

3. 年輕人高血壓治療方法

4. 年輕人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

5. 造成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

Ⅳ 請問強的松(激素)引起的高血壓怎麼治療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病,患者除了應堅持葯物治療外,經常用中葯泡茶飲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1、三七花: 田七花即為三七花。質脆易碎,氣微,味甘微苦,降血脂、降血壓、抗癌,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含有人參多種皂甙、平清熱肝、降壓功效、高防治血壓和咽炎。清熱解毒、去痘除瘡、平肝涼血、降壓降脂,三七花性涼味甘,有清熱、平肝、降壓的功效。三七花總皂甙對中樞神經系統呈抑製作用,表現為鎮靜、安神功效。用於高血壓,頭昏、目眩、耳鳴,急性咽喉炎,失眠的治療。三七花的功效突出,在高血壓群體中廣為使用,直接泡水喝。
2、菊花茶: 所有的菊花應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特效。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有顯著療效。 3、山楂茶: 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同時經常飲用山楂茶,對於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其飲用方法為,每天數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
4、荷葉茶: 中醫實踐表明,荷葉的浸劑和煎劑具有擴張血管、清熱解暑及降血壓之效。同時,荷葉還是減脂去肥之良葯。治療高血壓的飲用方法是:用鮮荷葉半張洗凈切碎,加適量的水,煮沸放涼後代茶飲用。
5、槐花茶: 將槐樹生長的花蕾摘下晾乾後,用開水浸泡後當茶飲用,每天飲用數次,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同時,槐花還有收縮血管、止血等功效。 6、首烏茶: 首烏具有降血脂,減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飲首烏茶療效十分明顯。其製作方法為取制首烏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鍾後,待溫涼後當茶飲用,每天一劑。
7、葛根茶: 葛根具有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之效,對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功效。經常飲用葛根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療效,其製作方法為將葛根洗凈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後當茶飲用。
8、蓮子心茶: 所謂蓮子心是指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胚芽,其味極苦,但卻具有極好的降壓去脂之效。用蓮心12克,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每天早晚各飲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壓外,還有清熱、安神、強心之特效。
9、決明子茶: 中葯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經常飲用決明子茶有治療高血壓之特效。每天數次用15—20克決明子泡水代茶飲用,不啻為治療高血壓、頭暈目眩、視物不清之妙品。
10、桑寄生茶: 中草葯桑寄生為補腎補血要劑。中醫臨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湯代茶,對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桑寄生茶的製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鍾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11、玉米須茶: 玉米須不僅具有很好的降血壓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瀉、止血、利尿和養胃之療效。泡茶飲用每天數次,每次25—30克。在臨床上應用玉米須治療因腎炎引起的浮腫和高血壓的療效尤為明顯。
編輯本段高血壓病人生活方式
1、戒煙、戒酒、戒茶、戒咖啡。低鹽、高鉀、高鈣飲食。
2、指每天吃6克以下的鹽。高鉀飲食可降壓,應多吃水果,服利尿劑後如有低鉀應補鉀,或服用保鉀利尿劑。高鈣飲食應每天吃1磅奶和1個雞蛋。
3、低脂飲食。
4、減少精神負擔與刺激。
編輯本段高血壓食療法
海帶30g,冬瓜150g,薏米12g,白糖少許調味。
1.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製作】先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兩餐之間當點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為一療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積停滯、腹痛、腹瀉、小兒乳食不消等。
2. 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為一療程。
【功效】活血通經,祛痰止痛。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
【宜忌】用量不宜過大;懷孕婦女及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3. 胡蘿卜粥
【原料】新鮮胡蘿卜粳米各適量。
【製作】將胡蘿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米開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本粥味甜易變質,需現煮現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適用於高血壓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症、小兒軟骨病、營養不良等。
4、 玉米糕
【原料】新玉米面450克,紅糖200克,食用鹼4克,熟豬油15克,發酵面50克。
【製作】把發酵粉和玉米面摻適量清水合成團後發酵,發酵好之後加上述其他原料揉均勻,然後用濕布蓋好,餳一小時。再反復揉已餳好的面團,整塊投入蒸鍋鋪平,用旺火蒸25分鍾左右。出籠略涼後刀切為塊或菱狀即可隨意食用。
【功能】調中開胃,適用於高血壓,咯血等症。
5、西米(獼猴桃)粥
【原料】西米100克,獼猴桃200克,白糖100克。
【製作】洗凈西米浸泡30分鍾瀝干,獼猴桃去皮用刀切成豆粒大小的丁塊;大火燒開倒入西米,開水後改成中火將其他原料放入鍋中,稍煮即成。
【功能】滋補強身,解熱止渴,宜於高血壓、肝炎等病的中老年人。
6、藕藏花生
【原料】大藕1公斤,花生米200至300克,白糖若干。
【製作】在藕節的一端切開灌入花生米,灌滿後將切下的藕接在切口處用竹簽固定,放入鍋內用冷水浸沒,中火煮2小時至藕酥熟,然後擠汁水2碗,食用時用刀切成厚片,每日2次為宜,以白糖佐食。
【功能】補脾潤肺、止血化痰、高血壓、心血管病宜食。
編輯本段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方法
1、三餐
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總熱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佔50%。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晚餐應少而清淡,過量油膩食物會誘發中風。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2、低鹽
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鹽。咸(醬)菜、腐乳、鹹肉(蛋)、腌製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3、高鉀
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面"。這類食物包括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魚不論對哪種高血壓患者,魚是首選的,因為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臟病的死亡率明顯低。
5、果蔬
每天人體需要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隻蘋果,有益於健康,水果還可補充鈣,鉀、鐵、鎂等。
6、補鈣
有人讓高血壓患者每天服1克鈣,8星期後發現血壓下降。因此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鮮雪裡蕻、蒜苗、紫菜等。
7、補鐵
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於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
8、飲水
天然礦泉水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後的水因產生沉澱,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鐵、鋅等會明顯減少,因此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宜生喝。茶葉內含茶多酚,且綠茶中的含量比紅茶高,它可防止維生素C氧化,有助於維生素C在體內的利用,並可排除有害的鉻離子。此外還含鉀、鈣、鎂、鋅、氟等微量元素。因此每天用4-6克茶葉(相當於2-3杯袋泡茶)沖泡,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
以上飲食原則,高血壓病人若能落到實處,持之以恆,必會有益於健康。
編輯本段高血壓飲食寶典
三餐
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總熱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佔50%。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晚餐應少而清淡,過量油膩食物會誘發中風。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低鹽
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鹽。咸(醬)菜、腐乳、鹹肉(蛋)、腌製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高鉀
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面"。這類食物包括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魚不論對哪種高血壓患者,魚是首選的,因為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臟病的死亡率明顯低。
果蔬
每天人體需要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隻蘋果,有益於健康,水果還可補充鈣,鉀、鐵、鎂等。補鈣有人讓高血壓患者每天服1克鈣,8星期後發現血壓下降。因此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鮮雪裡蕻、蒜苗、紫菜等。
補鐵
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於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
飲水
天然礦泉水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後的水因產生沉澱,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鐵、鋅等會明顯減少,因此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宜生喝。茶葉內含茶多酚,且綠茶中的含量比紅茶高,它可防止維生素C氧化,有助於維生素C在體內的利用,並可排除有害的鉻離子。此外還含鉀、鈣、鎂、鋅、氟等微量元素。因此每天用4-6克茶葉(相當於2-3杯袋泡茶)沖泡,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
以上飲食原則,高血壓病人若能落到實處,持之以恆,必會有益於健康。
編輯本段孤獨者易患高血壓
美國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孤獨感會使年齡超過50歲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壓的幾率增加,這項研究因此也證明朋友和家庭對人們的健康有益。
研究中最孤獨的人的血壓數值要比不孤獨的人的血壓數值高30。研究人員說,這表明孤獨感同超重和不運動對心臟的危害程度一樣。芝加哥大學科學家路易斯-豪克里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他說「兩者的關聯程度令人吃驚。」
較早的研究表明1100多萬50歲以上的美國人感到孤單、被拋棄或者缺少夥伴,因此國家老年研究院的行為研究項目主管理查德-蘇茲曼認為,如果減少孤獨感能夠降低血壓,那麼這項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公共衛生意義。
豪克里說研究結果提醒人們治療高血壓的一種方法是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做志願者工作,使自己有用」。
該研究調查了芝加哥地區229名50到68歲之間的男女中老年人,研究成果刊登在3月份的《心理學與變老》雜志上。
這項研究建立在先前由合作者約翰-卡西奧普完成的研究上。卡西奧普發現在年紀輕一些的中年人中,孤獨感和血管疾病有關系,能夠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去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人類的孤獨感和血壓升高有聯系,而血壓升高是心臟疾病的徵兆。杜克大學的研究發現與社會隔絕的病人患心臟病死亡的幾率升高。
這項研究「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社會聯系的重要性」,卡西奧普如是說到。卡西奧普是一名心理學教授,和豪克里一起在芝加哥大學認知和社會神經系統科學中心供職。他說「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就是關注朋友和家庭。」隨著人們變老,朋友和家人搬走、退休、生病或者離世,蘇茲曼說「因此必須重新豐富社會關系」。
參與研究的人填寫了一個由20個問題組成的調查問卷,對他們孤獨的程度進行判斷。一半多一點的人被認為至少是中等程度的孤獨,相比孤獨感輕一些的人,他們的血壓要高。
15%的受調查者有強烈的孤獨感,而他們更明顯地表明了孤獨感和高血壓之間的關聯性。這部分人的高壓要比不孤獨的人的高壓高10到30個數值。
即時把一些常規的風險因素考慮在內,例如體重、吸煙和飲酒,孤獨感仍然和高血壓有很強的關聯性。
編輯本段遠離高血壓8字箴言
低鹽———鹽,危害生命的「秘密殺手」
鹽已逐步被世界公認為「秘密殺手」。在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被鹽送進墳墓的生命比有害化學物質造成的受害者還要多。西方國家的居民,已逐步養成吃生菜和水煮蔬菜;在餐桌上放鹽瓶,用餐時自己撒上少許鹽的飲食習慣。在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初期(20世紀50年代)的艱難日子,到20世紀末,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已從吃咸魚干到吃大量新鮮蔬菜、水果,平均攝鹽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老年人「口味重」,年輕人「口味淡」,這種飲食習慣上的改變是日本人高血壓發病率逐年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隨之中風患者也明顯減少。
據統計,中國的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由於氣候寒冷,蔬菜、水果較少,平均每人每天吃鹽12-18克,而在南方就較低,從而造成東北地區男性高血壓發病率比南方如上海地區,要高出1倍左右。
看看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早餐往往是稀飯、饅頭加各類鹹菜(或腐乳),單一塊4厘米見方的腐乳就約含鹽5克,一小碟鹹菜(如榨菜)含鹽4克。這樣,每天一塊腐乳就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日食鹽攝入標准(4-6克)。另外,我國許多人平時在燒菜或燒湯時都有放味精的習慣,而1克味精就含鹽0.5克。許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蝦類、紫菜里都含有一定的鈉鹽。
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進食高鹽食品,有的人血壓會升高,有的人血壓不升高,通過對5000餘人的調查發現,其中鹽敏感者達30%,而高血壓病人中的鹽敏感者達60%。這些敏感者日常攝鹽量並不比正常人高,只是因為他們具有遺傳性腎排鈉障礙,易於發生體內鈉的瀦留,才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那麼,為什麼要全民限鹽呢?因為鹽不但可以使不少人發生高血壓,而且還會直接損傷全身各處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死或腎功能衰退。
例如,一位老年病人到我們醫院來看病,他說他用了各種葯物,血壓就是降不下來。我一看病歷,噢!他是寧波人,鹹菜、咸魚吃得起勁。我立刻安排他低鹽飲食,土豆、蔬菜、水果,病人哇哇亂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然而,短短一個禮拜,血壓就下來了。再給他吃鹹菜,他嫌「太咸了」。所以說為了預防高血壓,要改變飲食習慣,控制攝鹽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通過深入研究得知,鉀和鈣對鈉有對抗作用,補充鉀和鈣可以促使鈉排出。從1997年4月開始,我們對300名血壓偏高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開展了持續2年的補鉀、補鈣而不限鹽的比較試驗,最近檢測發現,這些青少年的血壓平均下降4毫米汞柱,與同期只限鹽而不補鈣、鉀的人的血壓檢測結果相同,而同期既不限鹽又不補鉀、鈣的人的血壓平均增高2毫米汞柱。
對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補鉀、補鈣這一問題,我們的建議是多食含鈣豐富的蔬菜與食物,如菠菜、油菜、土豆、紅薯、蘑菇、木耳、牛奶、豆製品等。
減肥———體重減少1公斤,血壓下降1毫米汞柱
過去,人們對胖人不管男女老幼,認為「胖嘟嘟」都是福相。其實,胖到一定程度不單是「美」的問題,而是一種病態。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老年肥胖對健康更不利,一胖生百病,肥胖會導致一些可危及生命的疾病。高血壓和肥胖是一對「好兄弟」,它們形影不離———高血壓病人中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壓。
胖有很多種,有的人胖集中在腹部上,腰圍粗,肚子大,我們稱之為「向心性肥胖」,這種胖最危險———常常有高血壓並伴有血脂紊亂、血液胰島素增高、糖耐量異常,被稱為「代謝綜合征」。肥胖存在多重危險因子,預後較差。由於體內脂肪堆積過多,腹部脂肪通過血管到肝,引起脂肪肝,嚴重時引起肝功能異常(脂肪肝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要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其中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防止肥胖的發生。什麼人需要減肥呢?計算自己是否達到理想體重的方法是通過計算體重指數(BMI),當BMI超過24時就要引起重視。發現自己超重了,就應及時減肥。
我有兩個病人,一個體重230斤,通過努力體重減到200斤,走路還是氣喘吁吁,血壓難以控制;而另一個病人體重170斤,通過運動、節食、體重減輕至140斤,血壓控製得很好。由原來服用3-4種降壓葯,減到只吃一種,而且精神煥發,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減肥要從超重期著手,「減肥不如防肥」,人人都應關注自己的體重,定期加以測定。
控制飲食減肥,首先要管好「嘴」,認識肥胖的危害性。
目前在營養攝入方面也有誤區,有人認為減肥就是要少吃主食,拚命吃菜,其實多吃菜也會產生過多能量;也有人認為多吃葷油會發胖,吃素油不要緊,其實素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吃也會發胖。所以,對油要「克克」計較。日本規定每人每天油的攝入量≤18克;我國營養學家提倡每人每天≤20克。
運動是減肥的良方。一般說來,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都很適合。「快走」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通常每次鍛煉時間應超過30分鍾,並逐步延長到1小時。日常生活中,鍛煉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例如,上下班可改坐車為快步行,直到大汗淋漓,有疲勞感為止。應酬較多的人,應該盡量少吃油膩飲食、限酒,控制總攝入量,防止因肥胖引起高血壓。
其實,加強運動消耗量並減少能量攝入,運動減肥,配合飲食控制,既經濟,副作用又小,何樂而不為。
減壓———不良心理因素可導致高血壓
不良心理因素可導致高血壓。現在社會上競爭激烈,工作節奏明顯加快,不少人由於工作壓力過大,心理狀態容易產生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經興奮過度,表現為工作時心動過速、火氣大;休息或睡眠時心率明顯減緩。長期心跳過快(≥75次/分),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比率會隨心率增加而直線上升。打個比方說,你去趕火車,還有1分鍾火車就要開了,你提著大箱子,心裡那個急呀,滿頭大汗趕上去,一次兩次還可以,如果一個人成天這樣的趕火車,受得了嗎?自然受不了。最近在我國進行的一次調查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35-45歲患高血壓病的增長率高達62%-74%,而65-74歲年齡段只有15%-18%。這部分中年人,其中不少都是白領、領導幹部,他們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並且上下班乘電梯、坐汽車,活動量少,應酬又多,常造成體重超標,這是應引起全社會關注的一個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人群以及生活環境之間能否保持良好的協調和均衡,能否正確對待自己、別人和社會的一種心理狀態。要重視心理健康,重視性格修養,面對壓力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發現有心理障礙時,要到心理專科去咨詢、診治。西方發達國家幾乎60%的人都很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而目前,我國居民對心理健康咨詢意識還比較淡薄,而由此產生的後果,往往是難以挽回的。例如數年前上海曾發生某汽車廠總經理因不堪工作壓力,最終導致跳樓自殺的慘劇。
所以,除了平時注意心理狀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個方便的「小招數」來減壓。
(1)深呼吸,全身放鬆,精神集中於慢呼氣、慢吸氣上,呼吸柔和平緩,連續幾次就能馬上使心情恢復平靜。
(2)靜思,找一個光線暗淡、安靜的地方,端坐放鬆,排除雜念,默默聆聽自己的呼吸、數數,或者聽著優雅的輕音樂想像陽光明媚的海濱,就能使心情很快恢復平靜。
限酒———酗酒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酗酒是高血壓、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飲高度酒精含量的白酒。俄羅斯人喜歡喝伏特加酒,中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歐洲人不飲白酒,多喝葡萄酒和啤酒,中風明顯要少。我國目前餐桌上應酬時常有不喝白酒不夠朋友、「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的風氣。喝一杯白酒(2兩),必定會引起心率加快,血壓上升,長期飲酒會成癮,形成惡性循環,並常以中風告終。
關於高血壓病人長期、少量飲酒是否有益,這一直是大家關心和爭論的問題,有人說每天飲葡萄酒,可以降脂降壓,有好處。少量飲酒確實有擴張血管、活血通脈、消除疲勞的功效。因此,寒冬季節或者逢年過節適量喝一些酒精含量低的啤酒、葡萄酒、黃酒,對人體有一定好處。雖然有人發現,少量飲酒能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但同時也發現,在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時,甘油三酯也會升高。此外,酒還會部分抵消某些降壓葯物的作用。
所以說,高血壓病病人雖然不是絕對忌酒,但是應該因人而異,不應該把長期少量飲酒作為預防冠心病的治療選擇,更不應該低估嗜酒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編輯本段高血壓病的運動處方
為高血壓病患者制定運動處方應按介紹的運動處方的制定程序及心血管運動處方門診操作常規進行認真、必要的檢查,然後再根據各人檢查結果制定運動處方。本文將按照高血壓病的運動處方內容作一概要介紹,各人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應用。
(一)運動的目的
1.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及改善機體主要系統的神經調節功能。
2.降低毛細血管、微動脈及小動脈的張力,調節血液循環,降低血壓。
3.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增強物質代謝的氧化還原和組織內的營養過程。
4.發展機體和血液循環的代嘗機能,改善和恢復患者的一般全身狀況。
5.減輕應激反應,穩定情緒,抑制心身緊張,消除焦慮狀態。
(二)運動的種類與方法
高血壓病康復體育的運動類型選擇要以有氧代謝運動為原則。要避免在運動中做推、拉、舉之類的靜力性力量練習或憋氣練習。應該選擇那些有全身性的、有節奏的、容易放鬆、便於全面監視的項目。有條件的可利用活動跑道、自行車功率計等進行運動。較適合高血壓病康復體育的運動種類和方法有氣功、太極拳、醫療體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娛樂性球類、效游、垂釣等等。
1.氣功:以放鬆功較好,也可酌用站樁功、強壯功和動功等。練功原則強調「松」、「靜」、「降」。要求配合意念和簡單的動作。意念的部位宜低於心臟位置,如丹田、湧泉穴等。呼吸宜用順呼吸法,不宜採用停閉呼吸法。要適當延長呼氣,以提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動作宜採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緊,有張有弛的上下肢及軀乾的交替和聯合運動,切忌持續性緊張的長時間等長收縮運動。氣功練習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鍾。據報道,一次練功後可使收縮壓下降2.1~2.4kPa,舒張壓也有下降。一般在練功兩周左右後見效。有報告,一組用葯物治療血壓仍未能很好控制的病例,加用氣功後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在鞏固期加用氣功更為有效,常可使維持用葯量減少1/3~1/2,並使血壓維持平穩。
2.太極拳:由於太極拳動作柔和,肌肉放鬆且多為大幅度活動,思緒寧靜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練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後,收縮壓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安靜時收縮壓的平均值約比同年齡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最重要的是注意一個「松」字,肌肉放鬆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從而促使血壓下降。此外,打太極拳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靜,這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症狀。
3.步行:步行可按每分鍾70~90步開始,約每小時步行3~4km的速度,持續10分鍾。主要適用於無運動習慣的高血壓病患者作為一種適應性鍛煉過程。以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國內應用醫療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療高血壓取得較好療效。
其方法舉例如下:
第一條:1600m平路。用15min走完800m,中途休息3min;
第二條:2000m平路,用18min走完1000m,中途休息3~5min;
第三條:2000m路程,中有兩段各長100m,斜度5~10度的短坡,用20~25分鍾步行1000m,休息3~5分鍾,繼續用7~8分鍾,走完500m平路,休息3分鍾然後用20~30分鍾上山,中間可適當休息。上山後體息5~10分鍾,然後下山。
具體方法可因地制宜,但必須堅持循序漸進,每次活動不應出現不適反應。如感體力有餘,可用延長距離,加快步速等方法來增加運動量,也可用走、跑交替方式。

Ⅳ 日本很少有人得高血壓,在飲食上我們要怎樣借鑒呢

如日本所述,每個人都將肯定會在國際上思考著名的日本料理。作為富豪島國家,日本料理不僅清新,而且是各種各樣的。每年只有少數外國人來到日本料理。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代表日本食物:

1.拉麵

日本拉麵,產地中國,在日本第一次超過100年前。最初,人們只能在橫濱市南京街(中華街的Ramen)。來自中國的拉麵已經在最大的時期逐漸傳播到其他地方,並逐漸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味道。

在日本福利勞動力,2015年頒布的「日本飲食攝取基準」頒布,應提出鹽的鹽標准。也就是說,成年男性應小於8G,成年女性應在7G內控制。根據日本高血壓社會出版的「高血壓治療政策」,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鹽漬鹽的6g(1水龍頭「內。但是,10中有約2.6克的鹽(包括醬油) (醬油)。

在這里見到你?它被稱為美味和健康,含鹽的鹽不小!高血壓患者應該由醫生控制日常致敬。因為在提取鹽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血液的某種滲透壓,血液中的水增加,並且在體內循環的血液量增加。血管壁的最後一端變大的話,導致血壓增加。

Ⅵ 請問有沒有日本Kracie漢方七物降下湯高血壓緩解片劑的中文說明書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Kracie漢方七物降下湯高血壓緩解片劑(96錠) 葯品說明書

特徵:推薦使用的人群
血壓逐年上升,伴隨此類症狀的人
容易疲勞,臉色差的人
「七物降下湯」是日本近代著名中醫學者大冢敬節先生為治療自己的高血壓症而研發的葯方
廣泛用於與高血壓相關的伴隨症狀,例如體虛患者的潮熱,肩周炎,耳鳴,頭重等。

功能功效:功能:體力中等偏下,臉色不好容易疲憊,沒有胃腸道疾病的人出現以下症狀:伴隨高血壓出現的相應症狀(上火,肩膀酸硬,耳鳴,頭重)

有效成分:

七物降下湯精華粉末・・・2,000mg
(釣藤鉤2.0g,地黃・當歸・川芎・芍葯・黃芪各1.5g,黃柏1.0g中提取。)


用法用量:

口服 飯前或飯間

年齡 每日次數 每次數量

>15 3 4

注意事項:

下列人群服用前請咨詢醫生、葯劑師、生產商
(1)正在接受醫生治療的人
(2)孕婦或疑似懷孕的人
(3)目前為止有過葯物引起的出疹子,身體發紅,發癢等的人。
(4)由於葯物等引起皮疹,發紅,發癢等的人
服用1個月仍不見好轉的話,請中止服用,攜帶此說明書咨詢醫生,葯劑師或者注冊賣家。


不良反應:

使用後,出現以下症狀有可能是副作用的緣故,請立即中止使用,攜帶此說明書咨詢醫生,葯劑師或者注冊商家。
(相關部位:症狀)
皮膚:出疹子・皮膚發紅,發癢
消化系統:食慾不振,胃部不適


禁忌:


如何保存:

(1)請存放於避光乾燥陰涼處。
(瓶包裝,請密封存放。另外,瓶中的填充物是為了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損壞片劑。開封後請扔掉。)
(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3)請不要更換成其他的容器。(可能導致誤用或者發生質變。)
(4)過期的商品請勿服用。


注意:請仔細閱讀葯品說明書注意事項、禁忌等內容,以上信息供參考,請在葯劑師或者醫生指導下購買和使用,將葯品置於兒童無法觸及位置。

Ⅶ 日本人在對付高血壓有什麼好方法

日本人飲食習慣與我國不同,海鮮、蔬菜比較多,所以高血壓不普遍。

Ⅷ 日本人在對付高血壓有什麼好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3

Ⅸ 高血壓吃什麼葯最好。日本的葯。

高血壓吃什麼葯好?治療和控制高血壓的葯物療法一般分為西葯控制和中葯調理。
降壓葯物選用的原則:①應用降壓葯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需長期服葯.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於掌握而使用方便的降壓葯,②用降壓葯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盡可能用最小的維持量以減少副作用.③緩進型第一期病人,症狀不明顯,一般治療即能奏效,可不必應用降壓葯物,必要時選用一些無副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的保健療法,比如足浴按摩。④不能完全依賴西葯,否則肝腎都會傷害到
1)治療高血壓的葯物非常多,西葯治標不治本,建議用中葯綜合調理,關於高血壓的治療,中醫是可以治癒的,中醫的優勢就在於可免除西葯激素對肝臟的危害,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降壓西葯的降壓原理:傳統的降壓西葯一般通過強行擴張血管,增加心臟收縮力等手段來降壓,其降壓速度雖快,但實屬治標不治本,因為降壓西葯不僅無法抑制病情惡化和阻斷並發症,反而會加劇並發症的發生。
3)中葯治療高血壓: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的病理機制主要是由於肝、腎、心、脾功能失調,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腎兩個臟器陰陽失衡尤為多見。中醫治療高血壓完全針對高血壓之病因病理,從根本上通過「引血下行」及「養腎調肝」來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元氣、調養臟腑功能,從而解除高血壓致病之根源
臨床觀察發現,採用中葯泡腳治療高血壓,可有效地防止葯物的毒副反應,且效果較好。
下面介紹幾個方子,患者可到葯店按比例抓取,自備使用。若覺不便,可購買成品【降壓散】以備泡腳使用。
1.吳茱萸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茺蔚子各15克。上葯水煎後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對入溫水中,每日早晚2次泡腳,每次30分鍾,連續1~2周。可滋陰柔肝,平肝降逆。
2.夏枯草30克,鉤藤、菊花各20克,桑葉15克。將上葯水煎取汁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鍾,每日1劑。可平肝潛陽,清熱安神。
3.羅布麻葉、牡蠣各15克,議薟草、夜交藤、吳茱萸各10克。上葯水煎取汁如上法足浴。可鎮肝熄風,滋陰潛陽,補腦安神。
4.降壓散的葯物成分為:懷牛膝、磁石、生赭石、歸尾、玄參、白芍、天冬、枳殼、生決明、蔓荊子、獨活、黃芪、當歸、烏葯、杜仲、白芥子、乾薑、桑葉十八味葯秘制研磨而成。

Ⅹ 日本美食如此高「鹽」值,日本人是如何「吃」掉高血壓的

一提到日本,大家一定會想到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日本料理。作為物資富饒的海島國家,日本料理不但食材新鮮,而且種類琳琅滿目。每年僅僅是為了日本料理慕名而來的外國人就不在少數。

先來看看幾大具有代表性的日本 美食 吧:

1.拉麵

日本拉麵,起源中國,大約100多年前的明治時期第一次出現在日本。最初,人們只能在橫濱的南京街(中華街前身)吃到拉麵。源於中國的拉麵在大正時期漸漸傳播到日本其他地方,並經過不斷地改良漸漸形成日本獨有的風味。

2.壽司

壽司可以說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了。壽司以冷卻的醋飯為主料,上面搭配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為配料。

根據搭配種類的不同,壽司大致可以分成海鮮與醋飯搭配而成的「早鮨」、和海鮮與米飯搭配後經鹽腌制發酵而成的「なれ鮨」兩種。

3.日本蕎麥面

日本蕎麥面與中國蕎麥面雖原料相同,味道卻截然不同。日本蕎麥面非常重視蕎麥本身的香氣,並在此基礎上追求面香與口感的結合。

這幾年日本料理盛行於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對日本料理有著「品質高又好吃」、「 健康 膳食」的印象。但其實高雅美味的日本料理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危險陷阱,那就是嚴重超標的含鹽量!

在日本厚生勞動省2015年頒布的「日本人膳食攝取基準」中,提出了每日應攝取的鹽分的標准。即成年男性應少於8g、成年女性應控制在7g以內。根據日本高血壓學會發表的「高血壓治療方針2014」,高血壓病症患者更是應該把一日攝取的鹽分控制在6g(1小湯匙)以內。但是,新鮮誘人的壽司,10個(含醬油)所含鹽分就有2.6g左右。

天婦羅蕎麥面:一碗,鹽分約4.5 5g左右。

日式拉麵:一碗(含湯底)鹽分高達6g。

看到這里大家明白了吧?被稱為美味又 健康 而流行於世界的日本料理的含鹽量可不能小視哦!高血壓的患者們應該都被醫生叮囑過要控制每日鹽分的攝取量。因為在鹽分攝取過量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血液一定的滲透壓,血液中的水分會有所增加、體內循環的血液量也就有所增加。這樣的話末梢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就會變大,從而導致血壓的升高。

所以說,好吃勿貪多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9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