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次郎為什麼是日本人
⑴ 宗次郎為什麼是日本人
因為他爸是日本人
⑵ 我想知道關於沖田總司的資料
天保十三年,沖田總司出生於江戶,幼名沖田宗次郎
父親沖田勝次郎是白河藩阿部正備的家臣
--------------------------------------
1842年7月8日 出生沖田勝次郎之嫡男,幼名宗次郎。
1852年 10歲 進入天然理心流拜於近藤周助門下。
1855年 13歲 白河藩脫藩。
1862年 20歲 以新撰組劍術教練兼一番隊隊長遠近馳名。
1864年 22歲 池田屋事件,與近藤勇、永倉新八一同殺入敵陣但卻在此一役中吐血昏倒,從此以後便開始與病魔纏斗。
1868年5月30日 26歲 在千馱谷的植木屋平五郎宅中,夢到一隻黑貓,在夢中將此黑貓予以斬殺,此事後不久沖田也因病撒手人寰,一代劍豪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沖田總司
沖田 總司(1842/1844-1868) 是江戶時代後期,幕末的新選組隊士、局長助勤、一番隊組長、劍術指導。一說生年為天保13年6月1日(1842/7/8), 一說生年為天保15年(1844)。 生於江戶(東京舊稱)白河藩宅(東京都港區),慶應4年5月30日(1868/7/19)卒於江戶。本名沖田宗次郎藤原春政、後改為沖田總司藤原房良。
生涯
沖田生為陸奧國白河藩士沖田勝次郎之長子、有兩個姐姐。 1845年時父親去世。大姐沖田光與沖田林太郎(本名井上林太郎)結婚後繼承沖田家戶主。九歲左右(1850年-1850年其間)成為江戶天然理心流道場——試衛館主人近藤周助的內弟子,同時和日後組織新選組的重要人物近藤勇等人成為同門師兄弟。沖田憑出色的工夫在1861年拿到"免許皆傳", 年紀輕輕就成為天然理心流試衛館塾長,被稱為無比的天才劍士。據說塾長在任期間沖田指導劍術的方式相當粗暴。
1863年,沖田加入浪士組前往京都,在浪士組分裂之後和近藤等人留下來組織新選組、之後成為新選組副長助勤。在這個時期,沖田親自參與了新選組局長芹澤鴨、內山彥次郎的暗殺行動。
1864年,沖田活躍於池田屋事件,砍倒數名尊王攘夷志士,卻突然在池田屋中因肺結核暈倒(有各種說法)。但是在那之後的新選組歷史中,沖田依然相當活躍,實在很難想像在那一天曾經發病。
1865年起, 沖田所領導的一番隊總能完善達成重要的任務,據說即使在劍豪雲集的新選組之中,劍技也是數一數二。
1865年2月,在新選組總長山南敬助的脫逃事件中,沖田被遣去追返,在近江草津將其逮捕。2月23日(1865/3/20), 山南在沖田介錯之下切腹。(介錯 意指待在將切腹的人身邊,在那個人舉刀刺向腹部同時,斬下其首級,助其死亡的人。)雖然沖田一直都像對待兄長一樣地仰慕山南,但是在他的家書中關於山南的死卻僅輕輕帶過。
1867年以後,由於病情,沖田由最前線沉寂下來。鳥羽伏見之戰,沖田因無法參戰而被護送至大坂。敗戰之後,他和隊士沿海路回到江戶,在參加甲陽鎮撫隊途中不得已而脫隊(有各種說法)。之後便投靠幕臣松本良順,被藏匿在淺草今戶的松本良順家(一說為千馱谷植木屋平五郎家的客舍),於1868年,在近藤勇遭斬首2個月後仍未獲知死訊的情況之下死去。同日夜間遺體被送到現東京都港區元麻布三丁目的専稱寺. 悄悄埋葬了。専稱寺寛永年間起是沖田家的菩提寺(沖田家累代之墓)。
人物
傳說中,有一次,佐久間象山的兒子三浦啟之助被某個隊士侮辱了。後來有一天,土方和沖田正在下棋時,不遠處,三浦從背後砍了那個隊士。沖田怒不可遏,大喊「你這個渾蛋」,扯起三浦的後領,把他的頭強押在榻榻米上來回拖行,三浦的鼻子於是被磨得赤紅。沖田並不是因為同伴被攻擊而暴怒,而是憤怒於三浦從背後攻擊他人的那種膽小而不光明的行徑。 據說在臨死之際,沖田欲斬殺出現在植木屋庭院的黑貓,但無論試了幾次都失敗了。痛感己身衰微的沖田於是嘆道:「啊啊,斬不動了。老婆婆(照護沖田的老太太),我已經斬不動了。」(但是,有人認為這是子母澤寬的個人創作) 也有人傳說,一直到死之前,沖田仍然「近藤老師不知道被如何處置了?還沒有消息嗎?」地不斷說著擔心近藤的話。因為關於近藤的死,身旁的人皆被嚴厲告知保密,因此沖田才會在不知道近藤已死的情況下逝世。 據說在這之前,甲陽鎮撫隊出戰之際,近藤前去探視沖田時,只有在這個時候,素來相當開朗的沖田不禁泣不成聲。
劍技
沖田有名的招術是「三段突刺」(突刺 劍道中,刺向對手喉嚨的招術)。由左八相的架式開始,只聽到一次腳步聲,但是在那之間連出三招突刺,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在對手意識到重了一招突刺的瞬間,攻擊早已結束(由於在那之後沒有人了解此招,因此真相仍然不明)。 但是和那樣的劍南轅北轍地,沖田這個人是一個言談幽默、笑口常開的人,也常和屯所附近的小孩子們玩,因此作家司馬遼太郎要執筆寫作以新選組為題材的作品時,還請教了小時候曾和沖田一起玩的老婆婆(那時為1960年前後,由於明治維新是1868年前後開始,因此可知歲數相當高)。 有關沖田的劍術,也有來自新選組內部以外的聲音。文久2年(1862年)新選組結成前, 小島鹿之助在「小島日記」中記述道:「以這個人的劍術,晚年必成臻完善境地之人」;對於新選組處批判態度的西村兼人在「壬生浪士始末記」中道:「他是近藤關愛有加的部下,同時也是隊中第一流的劍客。」而且,和新選組敵對的阿部十郎也在「史談會速記錄」說:「沖田總司,他啊,身為近藤(門中)的一弟子,還挺不錯的。」、「沖田總司、大石鍬次郎這些年輕人,不過是稍具才能,劍術之類倒使得不錯。」、「大石鍬次郎、沖田總司、井上這些人,不分是非對錯,不計後果地斬殺人。」等等,能特別看見站在敵對立場的劍客筆鋒所帶的挑釁感。另外,千葉彌一郎(新征組隊士,沖田姐夫林太郎的同僚)說道:「在我們看來,他充其量是目錄(低段位)左右的實力。」這是對其唯一否定的見解。
沖田的刀
在小說中,沖田總司持有的刀是被稱為「菊一文字則宗」。根據子母澤寬等人的作品「沖田的刀是『菊一文字細身造』」,而在後來司馬遼太郎的著作「新撰組血風錄」中,這樣的觀念被普及。但是則宗打造的刀對慣用日本刀的當時來說是相當貴重的古刀。無論是以經濟觀點或實戰必要性的觀點來看,沖田持有此刀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者之間首先這樣的說法就不被採用。現在一般認為沖田實際持有的刀是「加州清光」。又或者,也有人推是則宗以外的人打造的紋有「菊間一」的幾把刀之中的一把。無論是哪種,和其他隊士一樣在京中交換過幾次刀的可能性也很高。
美少年
自作家司馬遼太郎的作品以後,沖田在小說、影劇等的構築世界中頻繁地被賦予美少年的形象。有關沖田的容貌,現在殘存的沖田的肖像畫,是在昭和4年,以沖田家的人為基準繪制。根據八木家的人或與新選組有關的人所言,並沒有「美少年」這樣的概念。據載,沖田「臉平色黑」、「肩膀強健」、「駝背」、「高大」。(在「交給龍馬!」、「月明星稀——再見新選組」中正是使用類似這樣的說法)在這樣的記述下呈現的形象,也對美少年的說法抱存疑義。沖田是美少年這樣的印象,是因為他有著劍術高超,但卻不幸肺癆早逝這樣富含戲劇性的生涯,再加上演出這樣戲劇性一生時的需要,於是由司馬遼太郎的「燃燒吧劍」為首,承繼著這種趨向的「幕末純情傳」等等許多的作品中定位了「劍術超乎常人地強,有著開朗的性格,但在另一方面,卻是病弱蒼白的美少年。」這樣深植一般人心中的印象誤解。還有人認為,多數的電影等影像媒體中總是讓年輕美男子飾演沖田的角色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有關沖田的肖像,1977年出版的「激錄新撰組」(原康史著 東京運動新聞社刊)的表紙中刊載了宣稱是沖田的照片。書中收錄了許多宣稱是新選組隊士的年輕武士照片,照片中也能看見和沖田同年代武士的姿態,研究者中有不少是抱存疑慮。
戀愛
在創作世界中的沖田,自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以後,一般都被刻畫成純情的青年。因此幾乎都是被描寫成和鎮上醫生的女兒心靈間純純的愛戀。實際上沖田身邊並沒有花街柳巷女性走動,近藤或土方等人則否。不過在壬生光緣寺的冥帳中有寫著「沖田氏親」的女性紀錄,有人認為這是沖田的戀人。根據研究,這位女性是一位名叫石井秩的寡婦,有一個女兒。雖然有人說沖田和這名女性在一起的期間生下一女,但缺乏證據。而且,在新選組中還有一個姓沖田的隊士「沖田承之進」(慶應元年4月、土方等人在江戶募集的隊士之一),有人認為冥帳中的「沖田氏」其實是他。
發病時期
提到沖田總司,在創作作品中描述他在池田屋的戰斗中激烈地喀血、倒下已經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但是現在上述的說法在研究者之間並不被採信。因為明確紀錄沖田曾喀血的是子母澤寬的「新選組始末記」,但沖田在事後仍加入追捕長州殘黨(也就是名保野亭事件7/13 池田屋事件為7/8),翌月的禁門之變仍有沖田和近藤、土方、武田、永倉共同出動的紀錄(西村兼文的「甲子戰爭記」),如果病情已進展到喀血的程度,實在無法想像還能勉強硬撐出動。 一方面,慶應2年(1866年)左右,幕府御醫松本良順在為新選組集體檢查診斷之際,記下了「有一名肺結核患者」,有一說認為這就是沖田總司。小島鹿之助的「兩雄實錄」寫道,慶應3年2月(1867/3)左右沖田罹病,周圍的人都能察覺其明顯的發病。而且在小島鹿之助給近藤的信中還能看到他對沖田身體異常的關心。西村兼文的「壬生浪士始末記」中則說其在將屯所移轉至不動堂村的9月左右患了大病。自此,一般認為沖田難以承受戰斗,陷入病重狀態的是在慶應3年秋冬左右。而且,有人認為以「新選組始末記」為首,成為池田屋喀血、昏倒場面的由來是永倉新八的「新選組顛末記」,但是在那本書中沒有「吐血」、「喀血」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沖田昏倒的記載。這被認為是由於在初夏悶熱異常的高溫之下戰斗而引起的暫時性中暑症狀等,至少是對近藤、永倉等周圍的人來說肺方面不會感覺異常的狀態之下。
⑶ 宗次郎是什麼人有沒有他的生平簡介
宗次郎Sojiro(そうじろう}本名:野村 宗次郎。出生於1954年10月10日 - ) 日本第一奧卡利那笛演奏者,作曲家。他出生於群馬縣館林市,1975年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奧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迴音,並被深深地吸引。從那一年起,他追求著自己夢寐以求的音色,開始正式製作奧卡利那笛。
至1985年,他在10年間製作的數量愈萬,從中精心選出十幾支使用。1985年發行第一張唱片,1986年在NHK特別節目「大黃河」音樂中一炮走紅,成為人人追捧的演員。之後每年都發行原創專輯,在出售專輯的同時,還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音樂會。1993年出版的自
宗次郎作品集(部分)(20張)然三部曲專輯---《木道》、《風人》和《水心》獲得第35屆日本唱片大獎「策劃獎」。始終保持與自然、大地的親近感,不斷活躍在音樂會、作曲和創造活動中。而對於大多數中國聽眾來說,認識宗次郎則是因為1995年的TVB劇<神鵰俠侶>中採用了一首他的《故鄉的原風景》作為配樂,清新悠揚的樂音引的很多人們到處找尋這首曲子的作者。 宗次郎
宗次郎的奧卡利那笛還得從與火山久先生的相識說起。那是1975年發生在櫪木縣山溝里一個很小的山谷村莊里的事。老師演奏的音樂在山谷間的空中回盪,而正是在這瞬間,他被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的奧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所深深地感動了。 幾個月後他決定拜師求藝。森林盡頭的一間破舊的小燒碳屋,中間懸掛著一個昏暗的燈泡,僅僅2個塌塌米的空間,而這里就是宗次郎音色的原點。經常在拂曉前面對著大山不停地吹著笛子。 之後,搬到了旁邊建起的廢物利用的房屋裡。他用水管跨越數百米的距離從附近的山澤中引水,即使這樣也從未間斷過拂曉前的練習。他特別喜歡在下雪天到戶外吹笛子,這讓他感到無限快樂。白雪吸收了周圍的聲音,在寂靜的曠野中笛子的迴音是世間最美的音樂。 白天在師傅火山久先生的奧卡利那笛工作室製作奧卡利那笛,傍晚學習1個小時左右的演奏課程。之後回到自己的住處,從晚上到拂曉每天自己都不斷進行著7-8小時的練習。這種密集的生活一直持續了3年。 之後,宗次郎獨自的音色更進一步進行了磨練。 1979 年搬到櫪木縣東邊的茂木町開始追求只屬於自己的音色。這里原來是水車小屋。他重新設計自己的模型,砌磚,並親自建造了爐窯。並在燒柴火燒制投入了大量精力。從C01 管、 G02 管、 C04 管、 G05 管等四個種類入手,試驗錯誤一直持續了9個月。就連黏土,凡是能搞到的,都反復進行試驗。從瀨戶、多治見、土岐等名古屋周圍的土開始入手,本地櫪木和茨城的土也拿來進行了試驗。那時起,他每天花16個小時進行製作。 第二年的1980年他搬到了廢棄的小學居住,同時作為工作室使用。又重新砌磚壘成了柴火窯。這時他增加了奧卡利那笛的種類,開始挑戰F06管、C07管和G08管等大型笛子。同時在這期間他還反復試制了特殊Key(調)的B♭管和A♭管。正如所記述的那樣,他每天都浸泡在奧卡利那笛的製作之中。 1個月製作120支左右,其中入窯燒制的有100支左右。要花約13個小時慢慢燒制。燒制後熏黑、打磨到最終調律,還要花1-2周的時間。1年燒8次窯,製作約1000支笛子。從1975年到發行第一張CD的1985年間,製作的笛子超過了1萬支。現在,宗次郎使用的笛子也僅僅是這1萬支中的區區十幾支而已。 宗次郎的音色基本上是在與奧卡利那笛相識開始的最初10年間形成的。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獻給了笛子。宗次郎製作的笛子里蘊涵著很多隻有宗次郎自己才能理解的東西,而唯有宗次郎才能將它表現出來。這絕對不是他自己刻意追求的,而是他用心揣摩土的性質,追隨著土的節奏一支一支用心血製作出來的結果。當然少不了單純的作業。如同耕田,如同除草,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讓喜歡唱歌、想真正縱情歌唱的宗次郎感覺不需要歌詞的正是這個奧卡利那笛的音色。它是土地的回響,不需要任何語言。宗次郎用心靈製作的笛子也只有用心靈吹奏的宗次郎才能吹響,只屬於宗次郎的音色。正是因為如此才令眾人所感動,獲得了人們的支持。這就是只有宗次郎才能吹出的令人「誇耀」的音色。 借用宗次郎的話說,那就是「奧卡利那笛耕耘著空氣」。 奧卡利那笛
奧卡利那笛(又稱洋塤),美國人稱為甜番薯,在台灣被通稱為陶笛,中國內地也沿用台灣的叫法通稱為陶笛。日本則又稱為土笛。在西洋的音樂上被歸為長笛類樂器,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長笛類樂器是管狀的,而奧卡利那笛球狀或蛋形的。它的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棱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它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 陶制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世紀的遠古時代文明,當時,笛子指孔較少,只能吹3、4個音階,形狀為壺形,只單純吹氣的居多。 據說在19世紀中葉以後陶制笛開始被現在的奧卡利那笛所取代。奧卡利那笛的原型誕生於北義大利一個名不經傳的小鎮上。其名字據說來源於形狀,為義大利語的 「小天鵝」一語。它被第羅爾地方的吟遊詩人們傳播到了整個歐洲。質朴、親切又飽含深邃美感的奧卡利那笛音傾倒萬人,迅速由歐洲普及到了全世界。 然而盛行一時的奧卡利那笛音,在幾乎沒有被日本國內知曉之前就銷聲匿跡了。可以說正是因為1985年宗次郎負責NHK節目《大黃河》的音樂,才使得它的音色在日本全國傳播起來。現在,日本國內的奧卡利那笛音愛好者人數不斷增多,如果說他們大部分是因為宗次郎的音色開始的一點都不為過。 現在宗次郎使用的奧卡利那笛都是他本人親自製作的。從製作模型、到和泥、窯焙燒,雖然一窯能燒制100支左右,但真正能用的也只有3、4支而已。 這就是如此地追求符合自己曲目的、只屬於自己音色的宗次郎制奧卡利那笛,一個真正的音樂早期
1954 群馬縣館林市出生。 1975 開始奧卡利那笛的演奏活動和製作活動。 1985 作為唱片發行演員暫露頭角。
八十年代
1986 [4月]負責 NHK 特別節目「大黃河」的原聲帶業務。該作品獲得巨大成功,出道後1年成為人人追捧的演員。 [9月]代表日本參加了在韓國首爾舉行的亞洲流行音樂節。 1987 [1月]出演NHK「來來去去的歲月」。 [5月]負責野村證券的廣告音樂。 [12月]出演東京電視台系統文獻節目「超古代文明的謎、迷宮—土耳其卡帕多細亞」。 1988 [4月]在奈良東大寺大佛殿、 [9月]在比叡山根本中堂 ( 國寶 )舉行音樂會。 [9月]出演朝日電視台播放的《立松和平、心和感動之旅 「 釧路濕原-春夏秋冬 」》及該電視台的「吹響宗次郎安第斯」等,負責音樂。 1989 [4月]在名古屋東別院、 [9月]在以昭和大佛著稱的青森市青龍寺舉行露天音樂會。 [10月]在熊本城公園舉行慶祝熊本建市一百周年音樂會,有 30,000 人參加。
九十年代
1990 [2月]在千葉縣幕張國際展覽中心公演。 1991 轉入POLYDOR(現環球音樂集團)。 [6月]出演東京電視台系統紀念節目「日本從這里開始」,負責主題音樂。 [8月]在福井縣高浜町、若狹灣和田馬利那、姫路城書寫山圓教寺舉行露天音樂會。 [10月]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木道》。在佐賀縣-吉野之里遺址舉行露天音樂會。 1992 [2月]出演朝日電視台系統的「徹子的房間」。 [7月]在兵庫縣小野市凈土寺 ( 國寶 )舉行創立以來首場音樂會。 [9月]發行風的追思合訂專輯《風人》。 [12月]出演朝日電視台系統的「立松和平・水紀之行特別節目」等,負責音樂。 1993 [6月]為了慶祝拉姆薩爾(Ramsar)公約國際會議的召開,在札幌、釧路舉行音樂會。 [8月]從該年度起,開始在岐阜縣根尾村舉行露天音樂會。 [9月]繼專輯《木道》、《風人》之後,發行以自然為主題的3步曲作品《水心》。該3部作品獲得第35屆日本唱片大獎<策劃獎>。 [10月]出版首本寫真集《宗次郎,人與中國---西雙版納之旅》。 1994 [3月]出演瀨戶內海電視台25周年紀念節目「瀨戶內海島的故事~宗次郎奏響的心之旅」並負責音樂。新創出主題曲「魂系島嶼」。 [9月]發行收集了自己音樂之根的樂曲大全《鳥之歌》。 [1月]同時發行聖誕節專輯《又一個聖誕節》和以出演關西電視台的人氣節目《最喜歡的星期六 830》的「歌聲之旅」時的影像為中心拍攝的錄像《木、風、水》。 1995 [4月]以世界首個奧卡利那笛協奏曲成為關注焦點的、與管弦樂隊合演的音樂會「風、大地、綠之歌」在東京、名古屋、大阪相繼舉行。 [8月]發行首張單曲《HIKARI NO KUNI》。 [9月]發行包括單曲在內的專輯《光之國—樹蔭下的花》。 1996 [2月]在全國公演「宮澤賢治誕生百年特別公演—夢中的岩手」。 [4月]在三得利音樂廳與新四季合奏團共同演出。 負責KUBOTA組合的廣告音樂,獲得電視廣告部門的最高獎。 [9月]發行包括電影「良寬」主題曲和插曲的專輯《 Japanese Spirit 》。 由BNN出版社發行照片詩集「故鄉的原風景」。 1997 [1月]負責電影「良寬」(原作∶瀨戶內寂聽)的音樂導演。 [5月]發行收錄有1996年音樂會之旅的首張實況專輯《acoustic world 42》。 [6月]發行本人從自然3步曲中選出的《精選曲目集》。 [8月]從1993年起每年在岐阜縣根尾村舉行的露天音樂會,創下了約 10,000 人參加的記錄。 [9月]出演鹿兒島電視台15周年紀念節目「奇跡的屋久島」並負責音樂。 發表收錄有節目主題曲及插曲的原創專輯《可愛的森林 a-moll 》。 [10月]出演在和歌山縣那智大社三重塔舉行的露天音樂會。 [12月]出演NHK衛星第二播放「世界、我們的心之旅」中的南美秘魯之旅。 1998 [7月]出演青森縣主辦的三內丸山遺跡露天音樂會。參加聽眾超過20,000 名。 遠古夢想
[9月]發行緬懷繩文之都的原創專輯《遠古夢想》。 [1月]發行收錄古典曲目的專輯《奧卡利那笛練習曲~宗次郎演奏的古典名曲集~》。在宮崎縣西都市西都原古墳廟會上在御陵墓前廣場舉行了露天音樂會,和當地的小學生一起演出。 1999 [5月]在新瀉縣川西町布那的二六公園舉行露天音樂會(『02也舉行了音樂會)。 [9月]發行面向21世紀的專輯《前進的腳步》。 [12月]發行收錄有日本歌曲和世界歌曲的專輯《奧卡利那笛練習曲 2 ~宗次郎演奏的愛唱歌・名曲集~》。
21世紀初
2000 [1月]首次在岐阜縣Salamanca音樂廳舉行真聲音樂會。 [4月]在福井縣繩文羅曼公園舉行開園紀念露天音樂會。 [7月]在東京文化會館小音樂廳舉行紀念音樂生活25周年全真聲音樂會。 [9月]發行以北歐和東歐為印象的專輯《天空的奧利安》。 [10月]在靜岡縣-修善寺內舉辦露天音樂會。應斯洛維尼亞邀請,友情出演紀念音樂會。 [1月]為鹿兒島縣上野原遺址創作主題曲「謝謝~繩文之夢」並在音樂會上發表。 [12月]發行為了紀念與奧卡利那笛結識25周年,宗次郎親自從迄今為止發行的樂曲中選曲的精選專輯《 Best Selection 》。出演東京電視台系統的「誰都可以成為畢加索」。 2001 [4月]發行與演奏古典名曲、優秀作品的各種樂器的演奏家們一起演出的專輯《 奧卡利那笛練習曲 3~二重奏~》。 [8月]在奈良-法隆寺舉行紀念斑鳩宮興建1400年露天音樂會。 [9月]發行將北半球的自然作為聲音主題的專輯《在寂靜的地球上》。 [10月]發表由宗次郎作詞作曲的最高單曲《在寂靜的地球上~宗次郎 featuring 白鳥英美子》。出演朝日電視台系統的「徹子的房間」「無名音樂會21」。新瀉縣主辦的「綠色百年故事」 中演奏(以後連續3年出演)。 [1月]發行包括恩雅(Enya)主打曲目以及原創曲目在內的、以教會音樂為中心的專輯《奧卡利那笛練習曲4~教堂~》。 2002 [1月]發行從1998年以後的原創作品中挑選出來的以特性音樂為中心的《宗次郎原創BEST featuring voice》。 [7月]在岩手縣一戶市御所野繩文公園舉辦露天音樂會。 [8月]在神奈川縣稱名寺舉行露天音樂會。 [9月]發行以阿伊努語「謝謝」為題的專輯《謝謝》。同時發行宗次郎第一張DVD《宗次郎的兩個生活~原風景 + 現風景~》(數字 DTS5.1Ch 收錄聲音)。 2003 [1月]發行收錄電影音樂的專輯《奧卡利那笛練習曲 5~銀屏音樂~》。 [3月]在東京池上本門寺舉辦露天音樂會。 [8月]出演NHK 衛星高清晰度節目「尾瀨生命調查~奧卡利那笛演奏的綠色濕原~」並負責音樂。創作主題曲「遙遠的尾瀨」。 [9月]從迄今為止發行的5張「奧卡利那笛練習曲」系列專輯中,以點播頻率較多的曲目為中心選出2張組合專輯《奧卡利那笛練習曲精選~點播~》予以發行。 [10月]在愛知縣舉行的第27屆全國植樹節上負責主要節目的音樂導演,演奏組曲《杜的交響樂》。 2004 [2月]為紀念橫濱港未來音樂廳成立5周年舉辦為期2天的全真聲音樂會。 [4月] 將NHK節目「尾瀨生命調查~奧卡利那笛演奏的綠色濕原~」主題曲「遙遠的尾瀨」作為最高單曲進行發行。在齋藤耕一導演的電影《飯團》中負責音樂。 [5月]為群馬縣館林市建市50周年紀念儀式創作了形象主題曲《遙遠的記憶》並進行了發行。 [7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夏天的節日上舉辦為期2天的音樂會。 [8月]在奈良東大寺燈花大會上演奏。在廣島動畫片雙年展與廣島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在岐阜縣本巢市根尾淡墨公園連續舉行12年露天音樂會。 [11月]在群馬縣館林市建市50周年紀念音樂會上與群馬交響樂團合作演奏。 2005 [1月]與仙台音樂愛好者合作演奏新年音樂會「音樂風景」。 [2月]在東京基督教品川教會gloria-chapel舉行為期2天的全真聲音樂會。出演NHK衛星第二播放的「哎~、日本我喜歡的群馬縣」。 [3月]友情出演二胡演奏家賈鵬芳先生在台灣舉辦的音樂會。 [5月]為在宮崎縣舉行的「第59屆愛鳥周全國野生鳥保護集會」以高千穂為主題創作了「神靈的故鄉」,並和當地的中學生共同進行演出。為了奧卡利那笛生活30周年紀念,事隔3年又重新發行了原創專輯《 Ocarina Wind Family》。同時發行彩色照片詩集《 Sojiro Ocarina Works 1975-2005 來自飛駒的天空》。 [7月]繼上一年後繼續在韓國首爾舉行為期2天的音樂會。 [8月]被出演在迎來原爆60周年的廣島舉行的音樂會,演奏了以廣島為主題的曲目「記憶中的天空」。在岐阜縣本巢市根尾淡墨公園連續舉行露天音樂會(從 1993年起連續公演13年)。在愛知萬博會 EXPO體育場演奏「茨城縣的歲月」。 [9月]在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的知床舉辦為期2天的音樂會,並演奏了以知床為主題的作曲「 Ocarina Wind Family」。 [10月]在奈良縣葯師寺金堂前舉辦露天音樂會。出演NHK電台深夜檔節目,在5天的時間里向人們講述了相伴奧卡利那笛生活30周年的故事、知床的故事等。 [12月]舉行了不使用任何音樂器材完全真聲演奏的音樂會之旅「奧卡利那笛練習曲」 ( 至2006 年 4 月在全國16個地方公演)。 2006 [4月]在館林市文化會館舉行紀念群馬縣板倉町、明和町、館林市50周年友好關系音樂會,與群馬交響樂團協同演出。並演奏了他親自作曲的板倉町印象曲目「渡良瀨游水」。 [8月]負責由男演員今井雅之主演並導演的電影《THE WINDS OF GOD~KAMIKAZE~》的影片音樂,並發行包括主題曲等2首新曲在內的原聲帶。 在岐阜縣本巢市根尾淡墨公園舉行12年露天音樂會(從1993年開始連續公演14年)。 [9月]出演NHK電台特別節目「中繼紀行絕景!爽快!秋的世界自然遺產」的知床部分。 [11月]舉行了不使用任何音樂器材完全真聲演奏的音樂會之旅「奧卡利那笛練習曲」 ( 至2007年 4 月在全國12個地方公演)。參加「2006京都世界遺產音樂節」。在比睿山-延歷寺根本中堂演奏。 [12月]播放由宗次郎出演並負責音樂的鹿兒島電視台節目「夢紀行南薩摩~宗次郎 造訪燒酒的故鄉~」(之後也經常在全國的朝日電視台系統進行播放)。
⑷ 沖田總司是個什麼人物!~
沖田總司是奧州白河藩士沖田勝次郎的長男。 勝次郎在1845年, 總司小時候就死了。他有兩個姐姐(沖田光1833-1907, 沖田金1836-1908)。 大姐阿光和姐夫沖田林太郎(1826-1885, 也是天然理心流, 後來的江戸新徴組組頭)培育總司到九歲, 之後入門天然理心流試衛館成為近藤周助 (1792-1867, 近藤勇的養父)的弟子。 近藤勇1849年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子; 總司形式上就是勇的義弟 (阿光1846年形式上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女)。 總司在土方歲三之前入門天然理心流, 1861年獲得天然理心流免許皆伝, 成為試衛館塾頭(總教練)。總司非常崇拜山南敬助, 呼他山南哥。
總司本名沖田宗次郎藤原春政, 1863年加入浪士組前往京都前改名沖田總司藤原房良。總司第一次殺人紀錄是1863年的3月在京都和近藤殺殿內義雄; 在1865年新選組隊士再編成成為一番隊組長。1865年, 近藤勇手書指定總司為第5代天然理心流繼承人。總司肺結核是在1867年2月悪化, 1867年12月才進入療養期。 1868年, 總司隨新選組回江戶。總司同林太郎, 阿光一家移往客舍。(千馱谷就在江戶附近)。在江戸開城, 舊幕軍北上前後, 沖田光把總司委託在江戶療養。林太郎, 光一家逃脫江戶, 北上趕赴支配新徴組的庄內藩。1868年7月 19日(慶応4年農歷5月 30日), 總司結核病英年早逝。
⑸ 日本陶笛演奏家宗次郎死了嗎如果死了是怎麼死的
沒有
宗次郎,本名野村宗次郎( 1954年10月10日——),和族,日本著名藝人,擅長陶笛(奧卡利那笛)演奏和作曲。
他出生於群馬縣館林市,1975年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奧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迴音,並被深深地吸引。從那一年起,他追求著自己夢寐以求的音色,開始正式製作奧卡利那笛並創作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