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為什麼富有月光族

日本人為什麼富有月光族

發布時間: 2022-09-28 03:20:45

① 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有多富

按照GDP來說,日本國民的平均GDP在4萬美金左右,雖然已經被小國新加坡超過,但整體而言,日本仍然是經濟強國,富國,現代化國家。不過,這個富,最近十幾年,呈現了分化態勢。那就是50歲以上的日本老爺爺,老奶奶們成為了日本最有錢的人。有日本調查機構調查,50歲以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平均存款在2000萬-3000萬日元。他們這群人生活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有較為豐厚的收入,也一般都有自己的房產。

②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正太又是什麼意思

月光族,網路流行詞彙,指將每月賺的錢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謂洗光吃光,身體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輕一代,他們與父輩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不同,喜歡追逐新潮,扮靚買靚衫,只要吃得開心,穿得漂亮。想買就買,根本不在乎錢財。「月光」們有知識、有頭腦、有能力,花錢不僅表達對物質生活的狂愛,更是他們賺錢的動力。老輩信奉 「會賺不如會省」,對他們的行為痛心疾首;而他們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賺」,花光用光自得其樂。

正太一詞起源於日本,標準的正太是指12歲的短發東方男孩,目前普遍把8~14歲左右的沒有鬍子、很可愛的男孩稱為正太。正太可以是漫畫、動漫、游戲、小說中的,也可以是現實的。一般把外形是男孩,且符合「萌」的特徵的都歸為正太之列。

③ 有月光族 走班族 啃老族 還有什麼族

時尚族群
差不多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的網頁收藏夾里竟然沒有一個中文網站。有很多詞我在只知道英語或意語而不知道在中文中怎樣表達,尤其是一些專業詞彙。這讓我感到有些不安,因為這樣的話我就會離中國社會越來越遠,以至於回國以後出現culture shock. 高中時從義大利回國以後曾經很長時間在語文學習甚至日常溝通上都感到有困難,讓我現在依然有陰影。被自己的文化沖擊的感覺並不好。想像一下如果你長期不接觸中文媒體,在這個新新詞彙層出不窮的時代,很容易就會有很多詞語不明白。於是我開始發掘並堅持閱讀一些中文網站。至少我現在知道國內都在發生什麼大事件,知道現任政府要員是誰,知道什麼是新農村,超女前十名里大概都有誰,明白什麼叫做「酷評」,什麼稱得上是「資深」。。。。。。

今天看到一個新詞「草莓族」,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月光族」,「bobo族」,「嘻哈族」,「北漂族」啥啥的,於是又做了點小research,在這里不完全總結一下:

【BOBO族/布波族】該詞最早出於《紐約時報》記者戴維·布魯克斯 (David Brooks) 的著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BOBO由Bourgeois(布爾喬亞)及 Bohemian(波西米亞)兩詞縮略復合而成。也就是說,BOBO族是既贊成資本主義的布爾喬亞,又崇尚自由與解放的波西米亞。 他們具有典型的雙重特製,一方面是佔有了資產階級式物質的社會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靈的自由超脫,追求不羈與流浪。 比如,即使在最原始的森林腹地里呆著,他們仍能生活得舒適、講究品位;用來流浪的豪華四輪驅動旅行車里裝著應有盡有的一切:時髦的衣飾、精緻的咖啡研磨機、各種旅行的工具、名牌帳篷、電子眼等現代文明的產物……

從BOBO又想到三類人:「小資」,「嬉皮士」(hippies)和「雅皮士」(yuppies)。 其實無論是小資,bobo,嬉皮士還是雅皮士,或者是市井小市民,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取捨,並沒有明確的界定,也許你早上還是小資,晚上就成了bobo,等等等等。

【草莓族】出於台灣,借草莓外表光鮮且疙疙瘩瘩,內里綿軟不耐壓的特性形容20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新鮮人,心理上承受壓力、抗挫折能力差,就像是一壓即爛的水果。 也稱「柿子族」, 「水蜜桃族」。「草莓族」也用來形容因新陳代謝不佳造成臉部坑坑窪窪,毛孔粗大,滿是豆豆,粉刺的人~

【丁克一族/丁克家庭】這個我想不必多說了,就是指雙收入而沒有孩子的夫妻。由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縮寫音譯而來。 還有一種DINKY,Dual Income,No Kids Yet,雙收入家庭,現在還沒孩子(以後要不要不一定)。

【夾心族】一看便知,即指上要贍養老人,下要撫育小孩,家庭物質基礎尚不豐厚的年輕夫婦。又稱為「三明治族」。

【拇指族】指熱衷於發手機簡訊的人,因頻繁地用拇指摁鍵得名,又稱「簡訊一族」。與「拇指族」有關的新詞語有「拇指信息」「拇指文化」,「拇指狂人」(指發簡訊成癖的人)。。。

【月光族】指月月把錢花光的人。無儲蓄,敢於超前消費,高檔消費,敢於花明天錢的人。主要指自己有工資的白領和花他人錢已享受今天生活的人群。

【SOHO 族】指居家工作人士。SOHO 是英文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縮寫,意思是小額投資、在家辦公。SOHO 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盡管足不出爐,但可以藉助諶話、網路等與外界保持輸常的灝通。當今SOHO 族多為E-business從業人員,自由撰稿人、廣告製作人、服裝設計師、心理顧問、健康指導、攝影師等。

【校漂族】指因報考研究生、工作未落實、留戀校園等各種原因,仍滯留在校或在在學校周邊租房住的高校畢業生。他們已不是在讀生,但還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學校的資源生活,保留覑某些在校生的習性。「校漂族」是高校畢業生中尚未完全「社會化」,介於學校和社會之間的「邊緣人群」。

【嘻哈族】指熱衷於跳街舞,打扮前衛,崇尚動感的年輕人。「嘻哈」譯自 Hip-Hop。Hip-Hop 文化源於20世紀70年代美國黑人的一種街頭說唱文化,中文譯為「嘻哈」,90年代在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盛行,近年伴隨「韓流」進入大陸,在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中流行。許多「嘻哈族」耳朵上、鼻孔上、肚臍上都有一些飾品。

【閃婚族】從相識到結婚時間極短,閃電式結婚的人。對於「閃婚族」而言,5秒便足以愛上一個人,3分鍾能談一場戀愛,一個禮拜便能踏上紅地毯……這種都市情感快餐現在越來越多。

【啃老族】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見於法國的《快報》。「袋鼠族」指到了工作、獨立生活的年齡仍不願脫離家而依賴父母維持生計的,不願長大,獨立的人。根據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養,這些早該自立卻因種種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體稱為「啃老族」。社會學者認為,隨著就業壓力增大,以及獨生子女逐漸成年,「啃老族」的隊伍還將擴大。而中國將在10多年後進入老齡化社會,「啃老族」很可能成為影響未來中國家庭生活的「第一殺手」。嚴峻的現實是,眾多子女不僅不能贍養老人,而且還在坐吃老人們微薄的養老金。

【走班族】每天步行上下班者,是近年來城市從業人員中流行的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免去交通擁堵之苦,又充分利用上下班時鍛煉了了身體。

【爆走族】這個詞最初好像來自日本漫畫,指漫畫中騎著摩托車狂奔的少年。也指疾走,很快的走路。爆走用來形容火爆,速度快。

【快閃族】快閃族」一詞,是2003年開始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快閃行動」自2003年夏天發源於美國紐約之後,便迅速蔓延到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 ... 人們命名他們為:「聰明暴民」(Smart Mobs)、「暴民」(Mobs)、「快閃暴走族」(Flash Mobs)、「快閃族」、「聰明行動幫」等等。快閃族(Flash mob)是一群互不相識的人,透過網際網路相約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集合,然後一起做出一些無意義的動作或一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動作,例如拍手掌、叫口號等,然後迅速消失。。。據說北京王府井街頭就出現過北京快閃族。

【抱抱族】幾年前,一個名叫曼恩的澳大利亞人在悉尼街頭發起給予陌生人「free hug, 免費擁抱」的活動,傳達一種「來自陌生人的關懷」。最近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出現街頭抱抱族,不過還是給人感覺怪怪的,畢竟不大符合中國國情吧。

【玩牛族】牛仔褲迷戀者群體,其成員不僅愛穿牛仔褲、收藏牛仔褲,而且熱衷於了解、鑽研與牛仔褲有關的知識,熟悉牛仔褲的歷史、款式、品牌。又稱「養牛郎」,「羊牛」、「養褲」為該「族群」行話,指靠多年穿一條牛仔褲,盡量不洗嵛,借身體的曲線和汗漬,使一條高檔的牛仔褲磨出自然的紋理,成為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褲子。養成一條牛仔褲一般要3年以上時間,期間幾乎天天穿著,一年只能洗一到兩次。

【飛特族】譯自Freeter一詞,Freeter 由英文的 free(自由)和 德文的 Arbeiter(工作者)結合而成。Freeter代表的是一種自由的工作方式。飛特族即指不求長期穩定的工作,為了有自主空間,更願意「打短工」的人士。他們只是在需要錢的時候才找份工做,掙到一定數額後就去旅遊或賦閑在家。他們的理念是「愛做就做,愛玩就玩,自由自在,不用老是要看老闆臉色」。飛特族在西方一直很流行,後來傳到日本,官方將其定為年齡在15至34歲之間,沒有固定職業、非全日制臨時性工作的年輕人。做「飛特」是日本年輕人嚮往的發展之路,根據政府估計,日本現有超過400萬人被列入「飛特族」。時下,飛特族又由日本迅速蔓延到台灣,香港,大陸,飛特族族群日漸壯大

。。。。。。就到這吧,說不完了,其實還有好多。中國這種組合文字,只要崇尚一種事物就會出現XX族。其實這些詞都是玩文字游戲的人創造出來的一個稱呼而已,但它們所代表的社會時代特徵卻值得細細品味。現在社會真是太多元化了,人們也越來越個性,一不小心你就身兼數族的頭銜,作為一個現代社會中人,每個人都必然被這個社會賦予了與多特製。

你是什麼族呢~我是漢族。哈哈。

④ 解釋月光族和宅男族意思 除了這兩個還有哪個

月光族指將每月賺的錢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謂吃光用光,身體健康。
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輕一代,他們與父輩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不同,喜歡追逐新潮,扮靚買靚衫,只要吃得開心,穿得漂亮。想買就買,根本不在乎錢財。
同時,也用來形容賺錢不多,每月收入僅可以維持每月基本開銷的一類人。「月光族」是相對於努力攢點錢的儲蓄族而言的。「月光族」的口號:掙多少花多少。 宅男宅女,「御宅男御宅女」的簡稱,日語外來詞,是一個近年出現的次文化族群。御宅(お宅/オタク)(發音:OTAKU)是日語的第二人稱單。

御宅的最初含義是「ACG的過度狂熱者」。後來逐漸被引申為「對某特定事物的愛好極端偏執且不與人接觸而窩在家裡的人」。最初宅一詞句有貶義,日本人無法容忍OTAKU這種次文化的存在,有些人太過沉迷於ACG是被歧視的一個原因。 但目前已普遍為各界人士使用而趨於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為御宅族為傲的人。而對於歐美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感覺因人而異。目前,在日文中御宅族一詞有擴及適用在熱衷於主流文化的興趣、甚至是在職業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的趨勢。目前在台灣也有很多宅男,他們喜歡玩電腦,並且收集一些奇怪的東西。有些人幾個月都不出門。

這個詞進入中國後,多指引申義。每天憋在屋子裡不出去社會交往,沉迷於玩電腦游戲、網路聊天、泡論壇、看動漫、看電視連續劇的這群人,都可以叫御宅族。而下班後回家沉迷於某一件事物(哪怕和電腦網路無關),社會交往不多的人,也會被稱為「御宅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御宅族判斷標准:

1.痴迷:痴迷於某事物,動漫,明星.某人.某事情....此種痴迷也是突發性的,突然愛上.不能自拔!
2.依賴電腦:長時間不能用電腦將會很要命!
3.依賴網路:干什麼都想上網.上網又沒事做.經常掛在網上面!
4.不想去上學/上班:有時候會很厭惡上學/上班.極度討厭.但卻繼續沒有辦法!
5.作息時間很不穩定:沒有一個規整的作息時間!
6.極少出門:與其出門.不如呆在家裡.參與一個要出門的活動往往會花很多時間考慮!
7.不喜歡接觸陌生人:在現實中與陌生人交流.認識陌生人會感到恐懼!
8.性格多少有兩面性:在不喜歡的事情面前.會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得過且過.有時候感覺自己有雙重性格!
9.收藏癖:最少喜歡收藏一種或多種物品.並樂此不疲!
10.獨身:一般情況下是獨身!
11.胖:體型偏胖 不會瘦就是了!
12.喜歡或有寫日記/日誌:喜歡寫日誌或日記.或用相片記錄自己的生活!
13.喜歡上虛擬的人物:有喜歡上虛擬人物的傾向.比如漫畫里的角色.書本里的角色等非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14.悶騷:無可否認.宅人是世界上最悶騷的人之一.或多或少都被人評論自己悶騷!
15.常常會有一隻寵物..

⑤ 問得 為什麼韓國和日本生活費用很高

他們物價比較高,所以消費也高。
1.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讓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本身就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2.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與時代發展的對立統一中,同時也在自身的對立統一中不斷更新和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亦是一個崇尚裝飾的國家。各個歷史時期中華先人都留下了風格各異的裝飾遺產。如原始彩陶紋飾質朴、大氣,經長期提煉概括的蛙紋、魚紋和渦紋,充滿生命活力;秦漢時期的書法藝術、瓦當圖案和畫像磚圖案;西漢的漆器裝飾,以黑、紅、金三色為對比,整個器形典雅高貴;唐代開創了中國卷草植物紋的先河,富麗繁盛的唐草紋色彩變化微妙、和諧;宋代陶瓷以清秀、典雅為特徵;民間青花瓷中揮灑即興的水墨風格,以及民間的刺綉、剪紙花邊、吉祥圖案等藝術形式,造型質朴、色澤鮮麗,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豐富想像力和藝術創作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3.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

⑥ 為什麼日本老人更有錢

日本好歹也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總體比中國有錢,那是理所當然的,不過也有窮人,畢竟月光族也是從日本開始出現的。
至於為什麼老人比較年輕人有錢,那是因為他們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就已經在為了養老積蓄財富,這個現象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就算是剛工作一年也肯定比根本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有錢。

⑦ 。日本生活有什麼好處,列舉且詳細

去日本的好處:
1,擺脫了某朝的體制。
2,貧富差距沒有那麼大,國民素質普遍比較高,大環境較好。
3,如果決定留在日本,有一定機會進入日本大公司當正社員。
4,日語會更加提高,將來回國可以進類似IBM 甲骨文,但是還僅限於做對日。
中國人混日本職場很難,混派遣更是難上加難,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備。派遣社員說得不好聽連打工的都不如,35萬月薪並不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跳槽轉正幾乎是必須的,正社員意味著福利厚生,穩定的生活,升職加薪的機會,你的底氣會足很多。
你可以把這份工作當成是你來日本的一個跳板,但是能跳到什麼高度,一切都要看你自己。往大了說,你可以在派遣積累經驗和資源,獨立出來利用國內的廉價勞動力賺取利潤。往小了說,只要能混進正社員而且公司有實力,一輩子的生活倒也不愁。

至於生活方面。這個話題稍微有點大,想到哪說到哪。

先說物質方面:
在吃這個問題上,只要你習慣日本的飲食,營養,安全性等等絕對不是問題。唯一的缺點是飲食單調。日本菜也好,中華菜也好,吃一次很喜歡,吃多了就覺得很單調,吃上個四五年,保准你連下館子都不想下。連鎖快餐,大眾食堂六七百日元可以吃得很好,貴一點的餐廳也多在中午提供廉價午餐。由於連鎖店星羅棋布,到哪基本都能吃到熟悉的餐館。
住房上需要擔心的事情不多,租房過一輩子都行,日本的房子布局合理,小而精緻,管理規范。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只要別貪便宜住七八十年代的木頭房子,地震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如果你要買房,實際相對於北京來說或許還便宜不少。當你工作久了收入穩定了,為了避稅你也會去貸款買房。三四千萬日元可以在東京以外的地方買一棟相當不錯的房子了。要麼帶花園帶車庫兩層小樓,要麼高層建築免震構造外加停車位。日本住宅貸款利率不高且二手房交易十分完善,用連租帶買的方式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環境方面,實在是比北京好太多,沒法比的程度。郊外的空氣比我家大草原都好。
交通方面,三大都市沒什麼好說的,地鐵巴士星羅棋布,想去哪裡都能去。但是三大都市以外的地方,沒有車等於沒有腿。好在日本二手車不貴,一個月月薪可以買個中古RX-8了。相比中國,很少有違章超速酒駕,只要遵守交通規則,實在沒什麼可擔憂的。汽油最近漲的很厲害,160日元一升,不過去郊區還是能看到150日元一升的。
醫療方面,國民健康保險,減免最高70%,自己只需要支付最高30%而且還有上限。習慣喝中葯的話葯店也有,未在日本發售的葯品允許個人進口。急救方面救護車和消防車是一起的(避免打不開門或者火災有傷者需要救助),大多數城市都有7分鍾宣言--7分鍾我們肯定到。
安全上,我出門一般都經常不鎖門,送來的快遞塞在信箱里也沒人會動,就算是狂風暴雨,隨意扔在外面的雨傘也不會被人偷。至於暴走族黑社會?他們見你是外國人都要躲著你。(原因是最近十幾年來中國系黑社會和部分在日華人惡性犯罪頻發,自1989年開始基本是日本外國人里惡性犯罪率第一,比如94年的快活林青龍刀事件,02年住吉會刺殺事件,03年福岡滅門事件,近到本月的中國留學生用板磚拍女高中生腦袋意圖強奸殺人未遂和池袋綁架事件,都給日本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為了避免麻煩,黑社會等等知道你不是日本人,會躲著你。)
網路上,日本網路十分發達,每月4000日元左右100Mbps光纖或者LTE無流量限制,你有需求的話現在連2Gbps的光纖都有。通常情況下,下載是不違法的。就算是新著作權法實施之後也只是故意下載在日本登記過著作權的盜版音樂和電影,且有人提出證據舉報之後才算違法。簡單說來就是除了有些軟體屏蔽海外IP以外,在中國有的那些「自由」,這里全都有。
消費上,日本可以很方便買到大部分外國貨。香港的中文版游戲,東南亞的針織活,印度的正統咖喱,歐洲默默無聞的鐵匠鋪做的馬蹄鐵,中國的包子饅頭餡餅。想開德國車,原裝進口給你開,想買美國的球鞋,ebay說買就買。想吃熱騰騰的巴西烤肉..這個難了點,但是對於你的收入來說,機票錢根本不算什麼。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不是來到日本,而是來到了外面的世界。
收入和稅收方面,日常開銷佔用你的收入比例很少。只要不是沉醉於吃喝玩樂,成為月光族的幾率不高,對於愛儲蓄的中國人來說,幾乎每個人都能攢下一筆錢來。稅收略高但是可以減免的幅度非常大,比如占你收入10%的住民稅,在撫養名單里填滿7個人幾乎就能全免。開公司的情況下避稅手段更是五花八門(詳情請咨詢稅理士)日本是一個鼓勵消費的社會,對於日本人來說,消費是美德。與其交那麼多的稅,不如為了自己盡快花掉。高級商場里7萬日元一個的玻璃杯,照樣有人買來用來避稅。佔大頭的國民年金(養老金),如果你不準備留在日本,在走的時候是可以申請返還的。
政府補助,當你遇到了事故,政府補助你,你家裡添新丁,政府補助你。你缺錢,政府借你錢甚至補助給你錢。你覺得不公平,可以找律師起訴政府。政府不會欺壓你,

⑧ 現在日本人的經濟壓力大嗎聽說都是月光族

2008年全球各經濟體遭遇金融危機之後,最讓人關注的,與其說是誰最先復甦,不如說誰衰落得最快。相比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衰落」(尤其是今年二季度的突然放緩)更能引起經濟學家的興趣。
查看大圖
日本內閣府16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僅增長0.4%,以美元計算的名義GDP約為1.2883萬億美元,低於中國同期的1.3369萬億美元。(圖為《經濟學人》為中國超過日本的報道文章插圖)
查看大圖
已故經濟學家麥迪遜對過去2000年各國GDP統計後得出,中國和印度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若按購買力排名,中國老早就超過了日本。
國民經濟每年能有1%增長已是幸運
很少人懷疑,地大人多的中國最終會超過日本,但很少人能預測這天會來得這么早。面對日本經濟二季度戲劇性的滑落,經濟學家帶有嘲笑口吻地指出,這個20年前還一心想著要超過美國當「NO.1」的日本,這些年一直跌跌撞撞地前進。如今,對這個國家而言,要是國民經濟年增長率能達到1%,已是幸運。
二季度內需對GDP貢獻為負,個人消費零增長
日本GDP增速放緩,與日本內需明顯轉弱有很大原因。日本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在構成內需的主要項目中,家庭消費支出從上季度增加0.5%轉為零增長,民間住宅投資從上季度增加0.3%轉為減少1.3%,政府消費增幅也從上季度的0.6%降至0.2%。占日本GDP近60%的個人消費支出零增長,直接導致內需對日本GDP的貢獻由正轉負(0.2%)。[詳細]
投資者不寄望國內市場,投資長期「崇洋媚外」
對於疲軟了近20年的日本經濟,投資者彷彿已習慣了不對國內增長抱有希望。日本各大銀行毫不掩飾自己在海外、而非國內構建資產的慾望;國內存款一直以高於信貸需求的速度增長。日本的首席執行官不再因為投資「崇洋媚外」而被解僱,寧願選擇日本以外地區的高收購溢價而不願在國內投資。(據《金融時報》報道)
57%日本人希望有「鐵飯碗」,日企破產率達美國一半水平
曾經由創新帶來大量財富的日本,彷彿已好景不再。2003年,日本新生勞動力中願意自主創業的比例(同比)減半到14%,而希望從事終生事業的日本人則翻了一倍(57%)。有經濟家戲稱,現行的體制幾乎「保證了好資金的壞流向」:在破產邊緣掙扎的公司很少倒閉,新公司出現得卻越來越少;日本企業的破產率已達到美國的一半水平,但新公司成立的速度卻只有美國的1/3。(據《經濟學人》報道)
貧富差距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1/3勞動力是臨時工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不無嘲笑地說,日本的中產階級已不再是「現代版的武士」,他們徹底淪為了「草根階層」。日本曾經被奉為「平均主義」社會的典型,如今日本人收入差距比例卻已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就業人群中的臨時工和兼職打工者(大多為不需太多職業訓練和職業前景較差的工作)人數大大上升,占總勞動力比率從約20年前的1/5上升到1/3。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