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什麼是日本大師

什麼是日本大師

發布時間: 2022-09-27 02:01:04

Ⅰ 渡邊淳一為什麼被稱作日本的情愛大師

因為渡邊淳一擅長書寫男女情愛、婚戀題材,渡邊淳一被譽為日本「情愛文學大師」。
(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品《失樂園》,至今仍是情愛文學經典。)
(渡邊淳一以愛情小說和醫療題材作品聞名,曾獲得日本直木文學大獎。)

Ⅱ 日本動漫大師的名字和作品

岸本齊史
1974年 與雙胞胎的弟弟聖史出生於日本岡山縣勝田郡,早產兒。

1979年 幼稚園入學

1981年 小學入學
|
| 受到鳥山明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和"七龍珠"極大的影響
|
1987年 國中入學 參加棒球隊

1990年 高中入學 下定決心要走職業漫畫家之路

1991年 初次執筆畫漫畫 因為家人觀看後反映平淡,沒有投稿。

1993年 進入九州的美術大學就讀

1995年 以作品"(KARAKURI)"得到JUMP的"HOP☆STEP獎"

1997年 大學畢業 同年夏天,在赤丸JUMP刊載初次的短篇作品"NARUTO"

1999年 於周刊少年JUMP正式連載作品"NARUTO"(火影忍者)

宮崎駿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為了躲避戰火,宮崎全家由東京搬遷到東北部的櫪木縣鄉下。這段鄉野生活對他日後的創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1958年日本第一部動畫電影《白蛇傳》上映。正象當年手冢治蟲看到中國萬氏三兄弟的《鐵扇公主》一樣,年輕的宮崎駿決定投身動畫事業。

1968年,由東映動畫製作,高田勛監督的動畫《太陽王子-荷魯斯大冒險》上映。雖然現在看起來與《海爾兄弟》不相上下,但在當時的製作水平而言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壯舉。宮崎駿在這部片子中任原畫和場景鏡頭設計,得到前輩高田勛的賞識,隨後開始逐步擔負更重要的工作。

1972年和高田勛合作《熊貓·小熊貓》,宮崎駿擔任腳本創作,次年《熊貓》續集《雨中馬戲團》上映。

1978年4月,日本國營電視台NHK每周播出TV動畫《未來少年柯南》(港譯《高立的未來世界》)。這是宮崎駿首次擔任動畫監督一職。劇情方面也是首次在動畫中出現「被洪水淹沒的高度發達科技的未來」這一主題,主人公柯南和拉娜倒是一對標準的日本動畫男女主角搭配,勇敢少年+溫柔少女型。這與同一時期的《大白鯨》及《小飛龍》也很相象。

1979年12月,宮崎駿監督的動畫電影《俠盜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上映。從宮崎駿的這一次監督開始,《魯邦》系列成為日本動畫的保留節目。

1984年3月,《風之谷》公映,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人性價值觀深刻的影響了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走向,女主角娜烏茜卡更是連續十年占據歷代動畫最佳人氣角色排行榜冠軍之位。宮崎駿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動畫界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將他尊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同時作為漫畫家的宮崎駿並未就此停手,漫畫版的《風之谷》在德間書店動畫情報志《Animage》月刊上,從79年開始連載,歷時13年,於94年底才告完結。這時在東京有一位大阪年輕人名叫庵野秀明,一個不甘心自己的名字只在角落裡出現的動畫人,在看到《風之谷》後,決意創作屬於自己的神話。和《風之谷》一起上映的還有《名偵探福爾摩斯~蘭色紅寶石海底的財寶》,以及《未來少年柯南》特別篇。

1985年,GHIBLI工作室成立,宮崎駿開始了他個人動畫生涯中最為輝煌的十年,同時也是動畫大發展的十年。

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是GHIBLI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身兼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至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宮崎駿的音樂搭檔久石讓,這次也達到了他配樂生涯的頂峰。

1988年上映的《龍貓》是宮崎駿根據幼年時在家鄉聽到的傳說,精心編織的精巧童夢。宮崎駿熱愛描寫自然,整部《龍貓》帶有其一貫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識流之中,讓觀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鳴。

1989年宮崎駿帶給觀眾的,是宛如空中飛翔的歌聲那樣明朗的《魔女宅急便》。宮崎駿是個非常偏愛飛行道具的動畫大師,從《風之谷》畫「御風使」開始,他就很擅長表現飛行中的物體,《天空之城》中幾乎就沒有不飛的時候,而在《魔女宅急便》一片中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充分完美的用足了每一秒鍾的動畫空間。

1992年,宮崎駿以《紅豬》表現了自我的追求,雖然是成人的故事但一樣得到青少年觀眾的喜愛。帶著激情在藍天碧波間暢游,擁有名望和榮譽,卻也有孤獨和悔恨。這就是波魯克·羅索,亞德里亞海上的紅豬,也就是宮崎駿自己的寫照吧。

1995年,被認為是GHIBLI的實驗劇場的《OnYourMark》、由恰克與飛鳥的歌曲製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講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兩個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藍天的故事。但宮崎駿想要表現的並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這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東西。

1997年7月12日公映《幽靈公主》,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億日圓,全國觀眾三千萬人次,主題曲由久石讓作曲,宮崎駿作詞,米良美一演唱,單曲專輯當年發行38萬張。其實從1980年起,宮崎駿就開始策劃一部有關「少女愛的物語」,1995年終於全心投入製作,成本總計20億日圓。最後半年中,右手因過度疲勞,不得不一邊接受按摩治療一邊工作。《幽靈公主》就此成為宮崎駿的封筆之作。隨後宮崎駿宣布退出GHIBLI。1998年迪斯尼買斷了GHIBLI在海外的版權,《幽靈公主》在全美及歐洲市場公映。

不知是否因為《幽靈公主》至今仍大獲好評,加上愛徒近藤喜文(《側耳傾聽》導演)在1月尾逝世,激起雄心萬丈,宮崎駿撤回封筆宣言。

宮崎駿的作品,多是天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遠的寓意。這份寓意,其實都是始自對現實的不滿。宮崎駿就曾表示,東京(日本)碰口碰面都是拜金主義者,人們根本不肯放棄「金錢萬能」的意識。為此,宮崎駿說:「我希望能夠再次藉著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墜落的靈魂。」所以,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宮崎駿這份執著,不單止令全球人產生共嗚,更令到日本動畫,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宮崎駿令到日本動畫舉世觸目,絕對功不可沒。

小畑健
隨著《棋魂》在海內外的銷量飈升,小畑健(TAKESHI OBATA)這個名字開始逐漸為人們所熟悉。但此前,提到小畑健往往不得不加句說明,「就是那個畫《浪客劍心》的人的師傅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小畑的光芒似乎都由和月伸宏、尾田榮一郎和武井宏之這些徒子徒孫輩的人折射而來,尷尬的「師憑徒貴」呀!事實上,曾被《周刊少年JUMP》編輯贊為「十年一遇的天才」的小畑健絕對可算大師,一向有學院派的工整大氣、沉穩寧靜,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能根據故事題材隨心變換畫風,因此許多文庫版的大作也只能請他執筆(這和講談社那種「為編劇能力平平的漫畫家量身定寫劇本」的做法可有本質區別)。缺少變通、欠缺活力本來常是學院派作者的通病,但小畑卻幾乎沒有這樣的致命傷,要比美型不輸《浪客劍心》,比故事熱血度不讓《One Piece》,符合流行趨勢的要素頗多。之所以如此「背運」,只能說是登場時機不佳導致過於尷尬的地位吧。等到有一大堆超絕無敵美兒童的《棋魂》狂賣750萬冊時,已經是小畑時來運轉成功把握流行脈動的後話了。

小畑健是日本第二代漫畫人,1969年出生在新瀉(高橋留美子,葉精作,和月伸宏……新瀉還真會量產漫畫家啊)。1986年還在念高二的時候,把作品《CYBORG爺爺G》送去參加《周刊少年JUMP》的POPSTEP比賽入選佳作賞,接著就憑這作品出道。其後他曾先後當過次原隆二和庭野真琴人的助手,緊接著,個人作品正式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里連載,包括《阿拉伯大魔神戰記》(《魔神冒險譚RANPU RANPU》,原作泉藤進)、《木偶師偵探左近——傀儡奇譚》(《人形草紙》,原作:金城陽三郎的恩師寫樂磨)、《力人傳說》(《小力士傳說》)等等,而近年開始連載的《棋魂》,不單讓圍棋這項古老藝術重放異彩,更成為可以讓小畑健驕傲的經典代表作。

說起小畑健來總是覺得他是個老頭子,其實算算他也才剛剛三十來歲而已。他和淺田弘幸、田島昭宇的關系極好,以至於在回答「2000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的時候說「與田島君和淺田君一起飲茶,第一次吃生的松坂牛排。」 淺田弘幸和田島昭宇兩個傢伙經常在其作品中「客串」而且能不被讀者發現。把小畑健、淺田弘幸和田島昭宇的畫按順序擺在一起,你會發現這幾個朋友的風格是種有趣的漸變的。這種風格的漸變也存在於小畑健、和月伸宏、尾田榮一郎、武井宏之的師承關系中,想當初比小畑健小幾歲的和月曾想把他當作競爭對手,結果在認真看了他作品後感嘆不已,最終登門「死皮賴臉」要求當小畑健助手。和月這個「沒節操的模仿高手」也很自然地受小畑健影響極深,最初的《戰國的朔月》中,比古清十郎完全是飛劍魔神哈梅路的翻版,而左之助也被坦承是參照魔神郎布(銀燈)而作~甚至連小畑健喜歡機器人的特性也遺傳了過來……小畑健相當敬業,每期周刊平均能交稿20P,常常24P(每周啊!每周呢!常人一般平均16-18P……)且細致程度幾乎無人可比。看看富堅義博,時不時9P、11P甚至停載,再看看永野護,再看看尾崎南……師匠級的地位,原來也是從這么小處做起的啊……

生日:1969年出生
居住地:日本新舄縣人
處女作:1989年在《WEEKLY JUMP》連載——《CYBORG爺爺G》

Ⅲ 日本漫畫大師「鳥山明」

現在都不是原創了 看起來沒有以前的感覺 下面是我粘別人的

鳥山明 生於1955年4月5日,日本愛知縣。

公認的當今日本漫畫界首席代表,被稱作是繼已故漫畫大師手冢治蟲(「日本漫畫之神」)之後日本漫畫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他的成名之作《阿拉蕾(Dr. Slump)》和代表作《龍珠(Dragon Ball)》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廣受贊譽。

至1995年7月,《Dr. Slump》共售出28,110,000份拷貝,而《Dragon Ball》更是創造了109,300,000的銷售記錄。

1974年鳥山明從縣立工業高中設計科畢業,進了一家廣告設計公司,從事設計工作。由於他經常遲到,只幹了3年就辭職了。

有一天,他在茶館里看到《少年跳躍》周刊,被漫畫徵稿的獎金吸引住了,滿心歡喜地把應徵稿送去,卻落選了。他沒有灰心,又畫了一幅送去。就這樣,不斷地投稿,終於在1978年他的《島上漫遊》在《少年跳躍》上刊出了。這是他第一次嶄露頭角。

1980年,他的《Dr. Slump》開始在《少年跳躍》上連載。故事中的天才博士和他製造的機器娃阿拉蕾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阿拉蕾常說的那些不規范的地方話一時成了大街小巷的流行語言,阿拉蕾的形象被印製在各種商品上,人們把這一年稱作「阿拉蕾年」。這部作品使作者一舉成名。然而,鳥山明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在之後的十年(1985-1995),他不可思議地完成了驚世名作《Dragon Ball》,事業成就達到了新的高峰。 在這期間鳥山明還擔任任天堂《勇者斗惡龍(Dragon Quest)》六部系列及史克威爾《克魯洛時空之旅(Chrono Trigger)》等游戲的角色設計工作,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休息了兩年半之後,鳥山明又在1997年11月推出了一部作品,名叫「Cowa!」。描述一個人與妖怪共存的世界,主要面向低齡讀者。

1998年7月,鳥山明再次推出12章篇幅的新作「Kajika」,這部系列較大程度地受到《Dragon Ball》的影響。

不久前,鳥山明的作品在日本9個公眾藝術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巡迴展出,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參觀者。一名漫畫家的作品能達到如此受人矚目的程度,這在歷史上僅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手冢治蟲)。東京的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更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展出漫畫作品。鳥山明的作品同莫奈、米勒等畫家的作品擺在了一起。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鳥山明的作品受到如此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的呢? 鳥山明自述 我成為漫畫家以前,曾在名古屋一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畫,一干就是三年,了不起吧。這三年我幾乎天天遲到。我估計老闆快炒我的魷魚了,就主動提出了辭呈。 我最崇拜的漫畫家是手冢治蟲先生和美國的迪斯尼。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畫『鐵臂阿童木』中的機器人,直到把練習本畫得黑乎乎的。我認為:我今天能成為漫畫家多虧了那時的模仿,想當漫畫家的人首先要從模仿下手。對我來說,漫畫家才是明星。在宴會上只要遇到有名的漫畫家,我就立刻請他給我簽名留念。我已經攢了30多頁這樣的簽名了。大家還記得『阿拉蕾』里有個愛收集簽名的空豆美助吧?其實那就是我的影子。 鳥山明就是我的本名,愛知縣只有三個人叫這個古怪的名字。我成名後,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真讓我頭疼。於是,我就想起個筆名,叫「水田二期作」。可是,編輯先生說這個名字太「無聊」,就只好作罷。 我最討厭上電視了。那個像大炮似的攝像機一對著我,我就渾身發抖,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一想到鏡頭前面有幾百萬人正看著自己,我就嚇得要尿褲子。因此,我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謝絕在電視上露面。有一次,我應邀來到「徹子房間」節目組,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名鼎鼎的黑柳徹子朝我走來,還跟我聊天。我緊張得滿臉通紅,渾身打顫,連自己說了些什麼都不知道。結果,還沒等我清醒過來呢,采訪節目就結束了。說到電視節目,我只愛看「動物世界"。

主要漫畫作品:

《龍珠》(《Dragon ball》)

《ESCAPE》

《Dr.Slump》

《賀先生》

《PINK THE RAIN JACK STORY》

《騎龍少年》

《東寶大冒險》(《THE ADVENTURE OF TONGPOO》)

《劍之介少爺》(《KENNOSUKE SAMA》)

《SONCHOH》

《奇異島》(《WONDER ISLAND》)

《少女刑警TOMATO》

《波拉和羅德》(《POLA&ROID》)

《MAD MATIC》

《阿達和彼得一號》(《DUB&PETER1》)

《儲蓄戰士CASHMAN》(《CASHMAN》)

《惡魔少年》(《Go go Accliam》)

《鳥山明○作劇場1》(短篇集)

《鳥山明○作劇場2》(短篇集)

《鳥山明○作劇場3》(短篇集)

Ⅳ 這座千年肉身佛像,讓大批日本人前來跪拜,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這座吸引大批日本人前來跪拜的千年肉身像,就是位於我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的圓仁肉身像

位於河南嵩山的大法王寺據史書記載,修建於東漢年間,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一次普通的修繕工作中,工作人員卻無意發現了一處非常隱蔽的地宮。這座地宮並沒有被保護起來,但在地宮裡面發現了二十多件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佛家至寶——舍利子。

現在,這里已經成了一處景點。我們知道,日本人極其注重自己的傳統。很多日本遊客到河南遊玩,都會來這里參拜這位得道高僧。

Ⅳ 日本戲劇大師世阿彌有哪些藝術上的成就

世阿彌是中世紀日本最為著名的戲劇大師,他對於日本戲劇的貢獻,不僅限於能的創作和表演,而且還在於他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創立了能的美學觀念和理論範式。

世阿彌(公元1363—1443),原名服部元清,幼名藤若丸,佛名世阿彌。受父親的影響。他自幼受能樂藝術耳濡目染,得其真傳,積累了很多舞台經驗。在他21歲時,其父觀阿彌在新熊野神社表演能樂《翁之年》時,得到了足利義滿將軍的激賞,於是,他們父子一同被召入將軍幕府,成為受人敬重的能樂藝人。觀阿彌被授予「觀世大夫」的職位,世阿彌則跟隨父親,在京都的文化環境中韜光養晦。

在世阿彌22歲時,父親觀阿彌不幸逝世,他繼承了將軍對父親的封號,繼續留在幕府中,潛心鑽研能樂藝術。他博採眾長,革新創造,使得這一藝術形式越來越向著優美,典雅、洗練的古典美的境界邁進,並日漸成熟和完善。世阿彌本人不僅在20多歲時已在演藝界風靡一時,而且成為日本中世紀戲劇藝術的集大成者。在至今存世的能樂劇本中,經世阿彌之手創作的,就達100部以上,如《熊野》《敦盛》等,他還寫作了20多部有關能樂藝術的理論著作,如《風姿花傳》(又名《花傳書》)《花鏡》《申樂談儀》《能作書》等。

然而,在他的精神沉浸在能樂藝術美妙的境界的時候,他的人生卻逐漸走入了一個不太美妙的階段,1429年,原本垂青於他的藝術的足利義滿將軍退位,其第三代足利義教將軍繼位後,對世阿彌及其兒子的藝術不甚熱心,轉而支持世阿彌的侄子服部元重,即音阿彌。在足利義教將軍的授意下,幕府中原本應由世阿彌之子因襲的封號、職位,都加在了音阿彌的頭上。世阿彌深感失意和落寞。在他的晚年,境遇每況愈下,遭受種種冷遇和打擊,甚至在古稀之年被流放到了左渡島,獲釋後僅兩年,即默然逝於京都。

在中世紀的日本,由於能的技藝是世代相襲,秘而不宣的,因此,世阿彌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至今的理論著作,便越發顯得彌足珍貴。《風姿花傳》是世阿彌的重要著作,也顯示著他有關能樂的審美理想。全書共有7章,內容涉及演員如何訓練演技。提高素養,如何在表演中處理好寫實與象徵的關系,藝人如何創作有藝術感染力的能樂劇本,如何使能樂達到幽玄的美學境界,以及能樂藝術所形成的風格流派,所走過的奇妙歷史等等。

世阿彌在其理論中提出了「幽玄」之美的概念,使之為中世紀的日本人廣泛接受,並沿用至今。這個概念的表述是借用了中國的詞彙,在不同的時代它又被賦予了不同的解釋,因此在理解上便會出現一些歧義。總的說來,它是指能樂這種藝術所追求的至真至美的美學境界。「幽玄」這個詞彙本身,即含有高雅脫俗、深邃玄妙,意遠旨深之意,與其說它是指一種風格,毋寧說是指一種意境。世阿彌自己把「幽玄」解釋為「惟美而柔和之風姿」,並認為,它應當與「物真似」密切相關,他說,「幽玄的」物真似「自成為幽玄」。

所謂「風姿」,蓋指能樂藝術之總體形象和意味之美,而「物真似」,蓋指藝術模仿所達到的境界像真實的事物本身一樣。在這里,世阿彌強調的是,藝術美的追求不應矯飾或過火,而應恰如其分,追求幽玄之美,不應脫離真實生活這一藝術創造基礎和條件。

世阿彌將「幽玄」與「物真似」的觀念運用於能樂的表演理論中,提出藝術表現的日久彌新的問題,他認為能樂藝術應追究「花」的效果,「所謂『花』這種東西,就是在觀眾心中感到的新鮮感……不管是什麼花,總不會永不凋落,長駐枝頭。」那麼演員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藝術生命得以延續呢?世阿彌對此有專門的論述。他認為藝人們應當保持「花之種」。做一個演員應該做到不失去自初學時期以來的各種藝風,在演出時,根據需要,從這些藝風中選取必要的演技來表演。在年輕時而能具備老後的風體,在老後而能具備年輕時的風體,這正是賴以喚起觀眾新鮮感的所在。因此如果隨著意味的上升將過去所習得的風體忘掉,這可以說是失掉『花之種』;如果只保持每一時期的『花』開放,將『花之種』完全失去。那麼,這將和折下來的花枝沒什麼兩樣,也就不可能期望它再開出『花』來了。」在這里,世阿彌提出了演員要保持藝術青春,除了要不斷地切磋技藝,增長知識外,還應保持藝術經驗的累積,不斷追求藝術表現的更高境界,保持藝術風格的一致。

世阿彌對能樂表演的基本功非常重視,對唱、念、做、舞的功法都頗多論述。他認為,如果一個演員只遵循表演的程式來進行表演,則猶如一個初學的人,藝術創造才華便無從談起。能夠從音曲(念、唱)之中自然產生演技、動作,這是演早多年修煉的結果。好的能樂藝人,不僅要通過音曲來娛悅觀眾的聽覺。也應當通過完美的演技來娛悅觀眾的視覺,在塑造形象時,不可以簡單化或刻板化,表現人之勇敢剽悍時,要有柔和之心,使之不致過於粗獷;表演優柔之美時,也隱含一點剛健,使之不致太軟弱。

此外,世阿彌對能的劇本創作也極為重視,他還比較早地提出了劇本作為一劇之本的命題。他不僅對能樂做了類別上的劃分,而且要求藝人們應當同時具備編、演等多方面的才能。

世阿彌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熱心於創造能樂藝術的一生,也是對這種藝術形式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的一生。他對於日本中世紀戲劇的發展,無疑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他所留下的著述,顯示了東方戲劇美學追求的特點,豐富了世界戲劇的歷史文化寶庫。

Ⅵ 日本5位動畫大師

有平緩沉穩的宮崎峻,有激進革新的庵野秀明,有詭異大膽的大友克洋,有不溫不火一著定局的富野由悠,還有一位我們不該忘記的人物,一位也曾創造過奇跡的人--押井守。
其中,宮崎駿(宮崎 駿,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動畫片導演,1941年1月5日生於東京。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日本的動畫事業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宮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

鳥山明和車田正美等是漫畫家。手冢治蟲的傑出同樣主要集中在漫畫上。

Ⅶ 介紹一下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

宮崎駿[1](宮崎 駿,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動畫片導演,1941年1月5日生於東京。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日本的動畫事業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人物。宮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
宮崎駿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他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
宮崎駿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獲獎無數。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早年經歷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的東京。他們家原本住在東京都文京區,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不過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
幼年時代的宮崎喜歡看書,看漫畫。在中學時代,打算成為漫畫家,進而開始積極練習漫畫。高中3年級的時候,他邂逅了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東映動畫的日本第一部長篇彩色電影《白蛇傳》裡面的白娘子。
之後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裡面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傳說社員只有宮崎一個人。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似乎沒有完結了的作品。當時風起雲涌的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
這時宮崎作了影響一生的就業決定:去東映動畫。
由於宮崎是次子,有長子繼承家業,所以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的職業。放棄漫畫選擇動畫的原因據本人說是因為被人說自己的作品是在模仿手冢,在自己並不這么認為的情況下。他認識到自己無法超越手冢這樣的漫畫家,於是選擇了即使不是原創也無所謂的動畫。時值1963年。
東映動畫是由東映電影吸收日動映畫株式會社而成立的。在1961年手冢治蟲的蟲pro成立前,幾乎是日本唯一製作動畫的企業,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悠久的傳統。蟲pro是以價格低廉的電視動畫打開影響的,而當時成本高,畫面精細,富於傳統的動畫電影則還是東映的天下。宮崎進入東映時僅僅是最底層的原畫人員。當時戰後文藝界一派左派風潮(不要忘記安保運動剛剛結束),社內充滿民主氣息,作品的很多東西都靠大家討論決定。而勤奮、高學歷的宮崎因此在討論中嶄露頭角。1964年,社內開始工會活動,領導是大冢康生,副委員長是高畑勛,書記長是宮崎駿。
社內的老前輩大冢康生發現了東京大學畢業的高畑勛等人的才華。1965年,工會的這群人開始一起製作《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大冢為作畫監督,當時尚為新人的高畑勛被他提拔為監督。由於宮崎駿在工作中起了如此大的作用,以至於大家為他發明了一個職位:場面設計。富有文藝才華的高畑勛給這部作品帶來了嶄新的概念,裡面加入了更多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表現,可以說這是日本第一部不僅僅是為兒童製作的長篇彩色動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工會和資方談判待遇和勞動條件的活動干擾了工作,這部動畫於1966年10月製作中斷,1967年1月繼續製作,1968年7月正式放映。這期間,1965年宮崎和同事太田朱美結婚,1967年長子出生。由於製作者們精益求精的精神,這部作品不斷延期和追加預算。然而,這部作品雖然在後來受到很高的評價,在當時卻並未在票房收入上達到收支平衡。完成這部作品後,鬧過工會又弄出赤字的大冢康生就離開了東映動畫,加入A-Pro。
宮崎跟著高畑、小田部羊一這些前輩一起繼續在東映動畫工作,職位仍然是原畫。1969年他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朗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這也許是後來《風之谷》的一點原型吧。
1971年,三人一起從東映動畫跳槽到大冢康生所在的A-Pro。說句題外話,後來導演《側耳傾聽》,在Ghibli多部作品裡面擔任作畫監督的近藤喜文就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這群人之間有著長達20到30年的合作,真是可怕的緣分。作為新企劃《長襪子的皮皮》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宮崎首次出國旅行到蘇格蘭考察。不過由於原作者的原因,這個企劃最後被放棄了。原本宮崎駿就喜歡歐洲村鎮的風景,這次經歷給他的印象出現在很多以後的作品中。
接下來諸人一起參加了大冢康生主導的TV版《魯邦三世》的製作。《魯邦三世》一直到現在還幾乎每年都有TV special或者劇場版問世,而魯邦從身居豪宅的大盜變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平民形象,高畑和宮崎對原作的擅自改編可謂影響深遠。
之後,演出高畑勛、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加宮崎駿的組合創作了大量作品,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熊貓家族》。該作品首次以描繪日常生活為主,是高畑勛以後的新風格的第一次嘗試。在熊貓熱中,這次冒險評價倒是非常不錯。
1974年,三人一起轉到Zuiyou映像,即後來以「世界名作劇場」系列而聞名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說是奠定整個系列風格的作品,高畑勛描寫日常生活為主,強調動作時間安排的導演風格就此形成。這種嶄新的動畫風格獲得了大成功。宮崎駿這次的職務是Layout和畫面構成,又是為了配合新的作畫形式發明的新職務。對於不會畫畫的高畑勛來說,宮崎就如同他的手腳一般把他的想法變成畫面構圖。
三人在世界名作劇場系列中高畑勛還擔任了《尋母三千里》(1976年),《紅發少女安妮》(1979年)的監督。後來,修煉已久,有了許多TV單集主導經驗的宮崎駿1977年首次得到了監督的職位,這就是《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和比較尊重原作、作風沉穩的高畑監督相比,宮崎的特點是想像力和對於動作的表現力豐富。本來是悲觀色彩的原作被宮崎改成了明朗的少年少女故事。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後來《天空之城》等故事的影子。
1979年,為了製作劇場版動畫《魯邦三世 卡里奧斯特羅之城》轉入東京Movie新社,作畫監督是魯邦動畫系列的最初創作成員大冢康生。如果你對於GHIBLI的作品覺得不錯的話,請務必看看這部作品,他有著和後來GHIBLI作品相當的質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傳說的中的經典。不過,當時卻是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之後,宮崎就在東京movie新社的新人養成公司TELECOM工作,繼續製作新魯邦的TV系列。在這里,宮崎提出了成為後來《龍貓》《幽靈公主》前身的企劃。不過,當然沒有被採用。
人生轉折
1981年,宮崎駿又一次人生的轉折出現了。德間書店新創刊的動畫雜志《Animage》的總編鈴木敏夫想要製作動畫人員訪問專輯,估計本來是打算訪問由於《世界名作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勛的,結果卻被高畑和宮崎拒絕。最後不知為何,居然變成了資歷頗淺根本沒有什麼名氣的宮崎駿的訪問專輯。這個看起來亂來的舉動可以說給德間書店拉來了一隻下金蛋的母雞。
《Animage》也發掘和資助了押井守等其他年輕而有才華的動畫監督,努力為他們打響知名度,只是合作沒有宮崎這么順利罷了。
在鈴木敏夫和德間書店牽頭下,宮崎駿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動畫。劇場版動畫《風之谷的娜烏西卡》的企劃,最初由於沒有原作被打回,於是1982年宮崎在《Animage》上面連載其漫畫。緻密的作畫,深刻而多重的反思,使得這部斷斷續續連載的漫畫史詩達到相當大的成就。而宮崎完成製作《名偵探福爾摩斯》相關的工作後,離開東京Movie新社為新作做准備。
1983年,傳奇開始了。從太陽王子時代就一起合作的人們再次集合起來,《風之谷》的動畫開始製作了。宮崎一人擔任監督、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由於從最底層一直干到最上層,宮崎有著主導從故事到作畫,動畫大部分工作的能力。電影最後變成了宗教般的結尾,雖然製作者覺得不大滿意,但是在放映時卻意外的非常讓人感動。在該作的成功背景下,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聯合高畑勲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義大利的一款偵察機(算是家傳的愛好),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由於宮崎駿父親曾經是飛機製造廠工作,從小宮崎駿就對飛行和天空充滿著嚮往,這也是吉卜力的由來之一。也正因為這個宮崎駿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始終貫穿著天空場景和各式各樣飛行器的刻畫。宮崎監督此間的作品則是繪本修那之旅。
隨著新動畫天空之城開始製作,漫畫風之谷休刊。之後《風之谷》也一直隨著Ghibli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一直到1994年為止。《天空之城》也仍然是宮崎監督的個人表演。宮崎監督的富於動作和戲劇張力,充滿真實觸感和細節的幻想世界風格得到了完全發揮。
(《天空之城》的背景是工業革命的19世界歐洲,可愛純潔的小女孩希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尋找自己失落的故鄉,在旅途的盡頭天空之城,終於明白了無論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如何,人都是不能離開土地的。人與自然的主題在此進一步體現,而漂浮在空中的偉大都市拉普塔最終的毀滅,彷彿在告誡世人:在機械和鋼鐵的世紀里,面對著的其實是未定的將來。)
接下來是高畑監督的發揮。1988年宮崎監督的《龍貓》和高畑監督的《螢火蟲之墓》同時放映。盡管後者得到了文藝界的廣泛贊揚,也感動了無數觀眾,但是前者才是Ghibli一直最為人氣的作品之一。而Ghibli之後也形成了兩位監督輪流製作動畫電影的體制。
1989年,《魔女宅急便》公映。宮崎監督首次挑戰少女成長的題材。完成了風之谷動畫後,跑到岳父家的山中小屋度夏的時候閑極無聊閱讀了高橋千鶴的《混凝土的坡道上》,和晚輩的小女孩們一起閱讀的經歷讓他職業性的想到了改編少女漫畫成為動畫的可能性。本來宮崎監督就是女性至上主義者的一種,以當代少女為主角的電影發想就此形成。這部作品和千與千尋應該都是這次邂逅的結果吧。
1992年,《紅豬》公映。喜愛兵器的美麗卻討厭戰爭的宮崎監督在兵器模型雜志連載一些短篇漫畫,這個作品即為其中之一改編。
這之後,吉卜力工作室有感於二位監督年事已高,開始著手培養新人。1993年是由客座監督望月智充導演帶領新人製作TV Special海潮之聲,可以說這是吉卜力工作室最為異色的作品。1994年是高畑監督的《平成狸合戰》。1995年的《側耳傾聽》雖然是由A-pro時代就認識的近藤喜文監督,但是腳本、分鏡仍然是宮崎擔綱。
1994年連載十年的漫畫《風之谷》也終於完結。不得不承認,1994年的同名動畫的成功和當時的環保思想不無關系。而這個作品在連載中見證了宮崎監督想法的不斷變化和反思。動畫以來的想法不斷被推翻否定,認為宮崎監督思想是簡單的環保的人應該仔細讀一下這個作品。
(1995年,被認為是GHIBLI的實驗劇場的《On Your Mark》、由恰克與飛鳥的歌曲製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講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兩個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藍天的故事。但宮崎駿想要表現的並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這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東西。)
休整之後,宮崎監督開始製作算得上總結性的《幽靈公主》。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一般而言,宮崎監督的作品更為活潑明了和帶有幻想色彩,更受觀眾歡迎。而他的作品也往往是當年國產電影票房的前三名以內。這部作品由於場面宏大,製作精美,加上宮崎監督隱退數年後復出的號召,更重要的是,這次前所未有的廣告宣傳,使得票房創造了日本電影的歷史!日本電影票房一向是國外影片領先,這次成功可以說具有巨大的意義。
《幽靈公主》回應和總結了《風之谷》以來宮崎監督思想的變化,本來這應該就是宮崎監督的一個完美的句號,不過兩件事情卻打亂了計劃。第一是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近藤喜文監督過勞死,第二是高畑監督My Neighbors The Yamadas票房的失敗。本來本片的票房也頗為不俗,不過這是由於《幽靈公主》宣傳策略的成功,食髓知味地投入大量廣告預算的結果。加上本作創新的電腦動畫方式和精益求精的製作,總計起來,反而虧損數十億日元。
無奈之下,高畑監督黯然退隱,票房保證宮崎駿只有再次出山。由於上次幽靈公主的票房再次被《泰坦尼克號 》(電影)超越,這次的口號就是再奪第一。
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該作果然不負眾望,再次拿下總票房第一,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票房怪物。要知道,日本動畫的年度經濟總額才5000億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億左右。強大的宣傳攻勢,甚至動用到了首相來為首映捧場。不僅如此,宮崎駿的成功甚至開始得到國際的承認,作品得到奧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國際電影獎項。
(《千與千尋》敘述了千尋的一個生活小片段,講述她在面對困難時,如何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正是宮崎駿要觀眾明白的。宮崎駿自己也認為這是一部有別於他以往其他故事的影片,以往,他筆下的主角都是他所喜愛的,但這次宮崎駿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典型十歲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於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身上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最初創造這角色時,宮崎駿還曾有點替她憂心,但到故事將近完結時,他卻深信千尋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
前年新手接手的《貓的報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讓宮崎監督不得不繼續出手。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的票房估計應該接近《幽靈公主》,還無法達到千與千尋的程度。從作品的完成質量和力度來看,這兩個影片都不如《幽靈公主》以前的作品。不過如果不從動漫愛好者的觀點,而是從一般人的觀點,幽靈公主之後才是宮崎監督獲得真正成功和傳統世界的肯定的開始吧。
另外一件有關宮崎監督的大事就是東京三鷹Ghibli美術館的建成。和奧斯卡等國際電影獎項相比,不知這算不算宮崎監督對自己動畫生涯總結的某種形式?
最近(指2004年——編者注)的消息是由於母公司德間書店已經扭轉了長期虧損,所以吉卜力工作室從母公司獨立出來。由此聯想,吉卜力工作室現在如此驚人規模的財政規模,作為搖錢樹的宮崎監督是否還會不得不繼續監督下去呢?要知道宮崎監督可是參與創作戰後日本第一代動畫的動畫人,動畫經歷40年,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在日本東寶19日播出的節目《NNN News》中,公布了宮崎駿大師將於2008年夏天公映的新作電影《崖上的金魚姬》(崖の上のポニョ)的消息。這也是宮崎老師自2004年吸引1500萬人次觀摩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事隔4年後的又一部大作。現已上映,獲得廣大好評。)
*註:日本現首相麻生太郎曾極力宣揚和宮崎駿的大學同學身份,而宮崎駿對前者評價並不高。
家庭
1965年,與同僚的太田朱美結婚,結婚式的司會是大冢康生。
1967年,長男宮崎吾朗誕生,(財)徳間記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財団理事。
1970年,次男宮崎敬介誕生,木口木版畫家
宮崎駿四兄弟: 宮崎新,宮崎駿,宮崎豐,宮崎士郎

Ⅷ 日本配樂大師有哪些

1、梅林茂

這位配樂師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老朋友了,從李志毅導演、金城武主演的《不夜城》,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再到王家衛的《2046》以及《一代宗師》,這些電影的配樂都是他所創作的。

多變的旋律以及對於悲壯凄涼氛圍的營造實在是很難被超越震撼人心的感染力,為電影世界添彩。梅林茂是一位低產樂師,但首首經典。

2、佐藤直紀

堪稱日本埃尼奧莫里康內的配樂師,其創作的旋律兼具了大氣磅礴與柔情細膩。經典日劇《白色巨塔》以及最近《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配樂都是出自他之手,新垣結衣主演的戰國穿越電影《無名愛歌》以及台灣電影《KANO》所創作的原聲音樂,絕對是百聽不厭。

3、川井憲次

大神級的配樂師《攻殼機動隊》、《逮捕令》以及《機動警察》這些經典動漫的配樂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作為押井守導演的御用配樂師,川井憲次很懂得如何讓配樂融入故事,尤其是對於氛圍的營造堪稱無懈可擊,對於古典交響痴迷的他在近幾年貢獻了很多大氣磅礴的配樂作品。

4、澤野弘之

從《高達》系列到《進擊的巨人》,其出色的電子管弦樂和美國的Hans Zimmer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非常燃。而他同時又是相當成功的電視劇配樂師以及流行樂作曲者。

5、村松崇継

村松崇継是一個能把音樂寫出流水質感的配樂師,水的靈動、跳躍、清澈以及洶涌,旋律中的煽情不膩,微妙而具有感染力。《大奧》電影版、《魍魎之匣》電影版以及《超越巔峰》都是有他進行創作配樂,也是值得反復聆聽的驚艷之作。

Ⅸ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北京亮馬橋附近的皓空間,我們看見了說出這句「讓建築消失」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的真面貌。

我常常好奇,建築是何其神奇的一種存在,千百年來,人住在各種名字各異的建築里,先是遮風避雨,躲避野獸的侵害,然後漸漸發展出越來越高級的居住文化。我們進入一個房子,身體在下意識里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好或不好,例如空間、結構、材質、空氣的流通和傢具的擺設,更不用說光線對你直觀感受的影響了。不信,你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白晝里,日光自東而西,傳統的門、窗放行它,框定它,切分它,讓它具有形狀,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緩慢變化。因為有了切分和阻隔,因此有了影子,形影相隨,空間就有了生命。

我們講,「登堂入室」。在皓空間,似乎不存在「登」這回事,因為沒有高高的門檻,有的,只是一扇干凈的玻璃門,你靠近,它無聲滑開,然後你就看到了這個:

一片竹林。看上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是嗎?還真不是。

這些竹子,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在日本,它們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染青竹。在一傢具有95年歷史、祖孫三代都在傳承竹器製作技藝的加工廠,原高十米左右的竹子被精挑細選,然後截取當中最直、最勻稱、成色最好的那一段,進行加工。這些直徑在8~10厘米的竹子要經過自然的烘乾、拉直、晾曬,放入染缸進行染色——對,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叫「染青竹」的緣故,然後,工人們還要在竹子中間填充聚氨酯和進行背切,以保證它們50年都不腐爛。
現在覺得它們不是普通的竹子了是嗎?那就再看一遍。

除了「步道」,竹子四周鋪滿黑色鵝卵石,如果你有意放慢腳步,也許會產生行於水邊的錯覺。至於天花板的手敲銅,它們凹凸不同,漫反射著不同時刻的光線,暗黃、亮青、玄黑,三色足以讓人在平靜中又產生期待。

走過玄關外那一段短短又長長的過渡空間,關上同樣是竹子做的竹屏風,一個更大的空間在你眼前展開了。

單人沙發、雙人沙發、多人沙發,桌子,三張抽象畫,很簡單對不對?對。
但這是很有名的設計師設計的:法國人Christian liaigre,擅長室內設計,按照庸俗成功學的說法,就是很會搞裝修的人。單靠圖片你是看不出來的,但是,為了營造一個客廳的氛圍,沙發的靠背角度據說是精心調試過的,坐在其中的人,既不會感到彼此太遠,也不至於感覺太近。

換一個角度看看,回望出口。左邊有一張不規則的桌子。

桌子是三角形的,與大方桌、大圓桌不同,銳角三角形保證了交流時不一樣的彈性,它既可能當作會議桌,也可以當作餐桌。

看看桌子的紋理。在這樣的桌子上吃飯,手不會打滑,當然,要是飯粒掉到桌子上了,好像也比較麻煩。不過話說回來,桌、椅常常是一個房子里相當重要的傢具,桌椅是否舒服好用,決定了你願意坐下來的時間;而當你真的坐下來的時候,眼前的風景有多美,又決定了你願意凝視的時間。

再來一張不同角度的。按照設計師的說法,這個空間要使人產生移步換景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躲到沙發背後看看——不過就是一兩百平米的面積,看起來卻是寬敞無比,白牆與素色的竹簾和諧共處。

像古代銅鏡一般明亮的烤漆板,材料是一級方程式F1邁凱倫車隊指定工廠生產的產品。其版塊線條本來就抽象,再看看倒影里的抽象畫,更有一種映照之感。

對了,黃色那張大畫,是藝術家理查德·特謝爾創作於2013年的《錯亂秩序》。「錯亂秩序(Chaosmos)」是由詹姆斯·喬伊斯在1939年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中創造的混成詞,大概的意思是唯有包容混亂,秩序才能真正存在。但不管怎麼說,抽象畫都不好解釋,你可以看看畫的局部:

湊近了還是挺好看的——只要你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這兩張小尺幅的畫是是法國藝術家克萊爾·西農的作品,她是1986年生人,2009年畢業於巴黎高等藝術學校。這兩張畫看起來像版畫,其實是用油墨刷在畫紙上,你看畫的底部,像不像有受到重力牽引的下墜感?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說說茶室了。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一目瞭然,推開竹簾的門,桌、椅、架、凳、畫、花,如此種種,都已映入眼簾,沒有屏障,沒有通幽,也無需拿了放大鏡似的仔細品鑒。

不過,那樣說好像又不對。與客廳的高挑空間不同,茶室的「地基」被抬高,進入茶室時需要抬腳,這么小小的一個動作,可能會讓人產生微妙的「登堂入室」的感覺;天花板也被壓低,使之更接近日本傳統的茶室,雖然不至於像千利休的茶室那麼狹小低矮,但空間的逼仄,反倒能讓人更清晰地意識到「自我」,並在「忍受」中感受到另一種「和敬清寂」。

最值得一說的,其實就是這些來自浙江安吉竹鄉的竹屏風。在日本,竹屏風被稱為「SUMUSHIKO」,在日本茶室中大量使用,在隈研吾其他的建築作品中也很常見。但區別就在於,日本通常不會做那麼高的竹屏風:4.6米,竹條的寬度和厚度都是4毫米,設計師將竹條和竹條以6毫米的距離進行排列,並固定在膠合竹龍骨上,竹龍骨則通過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進行連接。而單扇竹屏風可以通過軌道懸掛在吊頂上連續成牆,底部則有暗藏的地鎖與地面固定,一旦地鎖開啟,屏風便可以在軌道上任意滑行。

讓我們來看看更多的屏風:

屏風的縫隙切割了光線,但同時又保留了空氣的流通,不啻為一種絕妙的設計。到了夜晚,燈光的介入又使之具有另一番模樣。

在皓空間舉辦的話劇:田沁鑫導演的《青蛇》,茶室與客廳連為一體,光影轉換,變化多端。

茶室之一景。即便空間狹小,也要營造出層次感來。

胡桃木博古架,裡面的茶具均由日本大師設計,其中一把為世界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師黑川雅之的作品,材質為鐵器。

茶室可以飲茶,也可以品香或插花,而規模稍大一點的活動,則需要在展廳進行了。

展廳的入口,白色的簾幕延續東方的意蘊,有一種透光透氣感。

從展廳的盡頭回望入口。這張是很久以前舉辦過的繆曉春的小型展覽,沒有美術館和美術空間的巨大空間,反倒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觀賞一幅畫。

最後一張,安利一下。

我試圖用一種圖示的辦法來展示一個空間、一個建築、一種氣氛,但不得不說明,只有身體的參與,空間的價值才能恰如其分地顯現出來。建議你們親身前往拜訪。
「世界再大,也要有一個地方棲居心靈。」這就是建築。

文/琳琅leanlong(簡書作者)
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2037e1bf969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並標注「簡書作者」。

Ⅹ 頂尖建築設計師日本建築大師有哪些日本著名建築師

戴帆,DESTROY建築事務所當代全球最前衛的建築大師之一很有名的建築設計師,DESTROY以設計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結構與震撼建築形態而享譽世界,用極具獨創性的建築形態來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空間想像力。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