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鰻魚怎麼判斷新舊苗

日本鰻魚怎麼判斷新舊苗

發布時間: 2022-09-26 22:02:15

㈠ 野生河鰻怎樣分別

1、體型外觀上區分

野生鰻魚體型較小,一般會比養殖鰻魚瘦,野生鰻魚脊背是綠色的,有金屬光澤,肚皮是黃色的;而人工養殖的鰻魚個頭比較大,肉比較厚,鰻魚脊背是灰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

野生鰻魚:

2、味道上區分

野生鰻魚腥味重,肉質緊實,味道鮮美而且大補;而人工養殖的鰻魚吃起來口感就差很多,肉質鬆散,用買家的話來說,就像嚼棉花一樣,軟綿綿的,不筋道。

(1)日本鰻魚怎麼判斷新舊苗擴展閱讀

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其中維生素A為牛肉的100倍、豬肉的300倍以上。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對於預防視力退化、保護肝臟、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同樣很豐富。鰻魚還含有豐富的「好」脂肪。其中所含的磷脂,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另外,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深海魚油成分,DHA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鮮、肉類均高,而DHA和EPA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此外,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㈡ 鰻魚的正確養殖方法有哪些

鰻魚外形像蛇。一般來說同年齡的鰻魚,雌鰻比雄鰻大,且體色也較淡。鰻魚是人們喜歡吃的,不過鰻魚怎麼養殖就不清楚了。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鰻魚的養殖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鰻魚的養殖方法
1.養殖設施

(1)鰻池規格

鰻池可分一級池、二級池、三級池和成鰻池四種。鰻場中這些池子的比例分別為2:8:15:75,即一個50畝水面的鰻場,一級池1畝,二級池4畝,三級池7.5畝,成鰻池37.5畝。這些池子的用途及規格如下。

一級池:用於鰻苗引食訓練,並將鰻苗養到0.2克左右。面積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級池: 飼養 體重0.2-2克鰻種。面積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級池:飼養體重2-20克的鰻種。面積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鰻池:將體重20克左右的鰻種養成150-200克的食用鰻。面積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2)鰻池形狀與結構

各級鰻池的形狀以圓形或正方形切去四角為好。根據鰻魚善逃、難捕和對水質要求較高的特點,在結構上必須具備防逃、易捕和注排水方便的功能。池壁有用塊石、磚漿砌,混凝土現澆

和混凝土預制板拼切三種形式,四周池壁垂直光滑,壁牆高0.8-1.6米,壁頂用蓋板"壓口",蓋板伸向池內5-10厘米,堤面要高出水面0.3-0.5米。池底有鍋底形和平底形兩種,要求堅硬、不漏水。底鋪20厘米厚石渣,耙平壓實後,再鋪5厘米黃沙密縫,一級池還應用水泥砂漿抹底,以便收苗。鍋底形的排水中設在池底中央最低處,平低形池底向排水口傾斜,進水口和排水口交叉相對。注水口設在池壁頂上,高出池塘最高水位20-30厘米,並伸向池內30厘米左右;排水口設在注水口對面,外圍有三道閘門;第一道網閘起防逃作用,用不銹鋼網或聚乙烯篩絹網,其網目,鰻苗池為1-1.5毫米,鰻種池為1.5-2毫米,成鰻池為2-4毫米。第二道板閘或暗箱,底部懸空,壓出底層污水。第三道板閘,起溢水作用,使鰻池水位保持恆定。

鰻池對水質要求很高,不僅每個池子要求注、排水系統分開,而且整個鰻場的注、排水水源也必須嚴格分開。否則,會因鰻鱺糞便及大量微囊藻死亡而引起自身污染,導致鰻魚嚴重死亡。

(3)食棚

鰻魚喜歡在陰暗處攝食,應在向陽背風的池邊搭設食棚(包括食台、食場和蔭棚)。食台是90×45×20厘米的長方形框架,框底綳一塊網目大小能讓鰻種自由通過的尼龍網片;食場設在食台下面水底,上面鋪設石渣或螺殼,要求結實平坦;食台上方搭蔭棚。

2.鰻魚養殖

(1)鰻種培育

鰻種培育是將體重0.1-0.2的白仔鰻養到體重10-20克的小鰻的過程,第二年大部分鰻種可以養成食用鰻上市(150-200克/尾)。鰻苗養成鰻種一般分三級進行。各級鰻池放養規格和密度分別為:一級池每平方米放養0.1-0.2克的鰻苗0.2-0.3公斤;二級池每平方米放0.3-2克的鰻苗 0.3-1公斤;三級池每平方米放養2-20克的鰻種0.5-2公斤。

鰻苗選擇:優質鰻苗要求頭闊吻鈍,規格整齊; 游泳 活潑,體無創傷,體色光潔呈玉白色;肌膚豐潤,機體健壯,無病原寄生。規格為每公斤6000尾左右。

鰻苗放養:放苗時間為3-4月,水溫20℃以上時放養較為適宜。放苗前應先將

培育池和鰻苗進行葯物消毒。培育池的消毒方法與家魚苗種池相同。鰻苗消毒方法可參照表7-2進行。放養密度按一級池的要求進行。

攝食訓練:攝食訓練是養鰻成敗的關鍵技術,約需訓練一個月時間。鰻苗下塘後第一周,應設法使鰻苗由分散攝食轉為集中攝食。一般從傍晚開始,使用絲蚯蚓作誘餌,將養凈的絲蚯蚓散投在食台上,每日投喂4-5次,日投喂量占鰻苗總體重的20-40%。同時在食台上方掛一盞15W的電燈,把鰻苗引到食台周圍,集中攝食。也可以日間在食台上方搭蓬遮陰,造成一個陰暗環境,同樣誘使鰻苗中攝食。一周後如大部份鰻苗都被引上食台攝食,表明集中攝食訓練已獲成功。然後逐漸往後推遲投喂時間,最後完全改在白天進行。從第2周開始,應逐漸減少絲蚯蚓投喂量,增加蚌肉、豬脾或鮮魚等鮮飼料的肉糜,每日投4次,日投喂量占鰻苗總體重的10-15%。15天以後,逐漸將絲蚯蚓或肉糜與配合飼料混合投喂,並逐步加大配合飼料的比例。1個月後,即可全部改用鰻苗配合飼料,每日投喂兩次,日投喂量占鰻苗總體重5-8%。配合飼料要加水充分揉和,有條件的還要加入適量油脂。飼料拌好後要馬上投喂,防止α-澱粉裂化,影響粘合性。

分級飼養:鰻苗在飼養中由於個體間爭食能力強弱不一,造成個體大小差異很大,因此每隔20-30天就要將不同規格的鰻苗分養,分養前應停食一天。因鰻苗個體尚小,頭幾次分養可用密眼撈海在食台下捕撈,將先上食台的健壯苗優先分出;以後隨著個體逐漸長大,可用廣東魚篩或不同網目的無節結網進行分選工作。分選後用痢特靈葯浴,即可按級分養。各級苗種池的放養規格和密度如上所述。鰻魚分養後配合飼料日投量為魚體總重量的3-5%。鰻苗飼養到11月中、下旬時,大部分個體可長到20克左右,可作為鰻種放入成鰻池養殖。

水質調節:培養和管理好鰻池水質,是養鰻高產的可靠保證。主要 措施 是:①培養微囊藻,增加水中溶氧。由於鰻池水中的溶氧來源主要依靠藍藻中的微囊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因此,當池水

中的微囊數量少,透明度過大時,應從附近池塘中撈取微囊藻種,放入鰻池,並施硫酸銨,每畝1.0-1.5公斤,連續2-3天,進行強化肥育,使其迅速繁殖、生長。②掌握好水色。池水要保持濃綠鈀,透明度以25 厘米左右為宜。當水色由濃綠色變成淡綠或淡黃色,或透明度大於25厘米時,應及時追施硫酸銨,每畝0.5-1公斤,連續2天。當微囊藻過多,水色過濃,透明度小於15厘米時,應注入新水,使透明度提高到25厘米左右。③及時除蟲。浮游動物是微囊藻的大敵,尤其是輪蟲影響最大,為限制輪蟲繁殖,可在鰻池中搭養一定數量的鱅魚,一般每畝可搭養2齡鱅魚10-20尾。若浮游動物仍然繁殖過快,則可用晶體敵百蟲潑灑,使池水呈0。5-1ppm濃度。④適時開機注水。為改善鰻池水質狀況,還應安裝水車式增氧機增氧,開機時間可參照家魚養殖部分。同時,每天應換水1/10-1/7,換水時,應將池水中的殘餌、糞便排出池外。

(2)成鰻養殖

成鰻養殖是把體重20克以上的鰻種養成體重150-200克的商品鰻的生產過程。目前我國池塘成鰻養殖有專養和混養兩種形式。

池塘專養:就是在池塘中高密度單養鰻魚,一般露天池畝產1000千克以上。

鰻種放養:鰻種放養前,應對鰻池和鰻種進行葯物消毒,然後才能放入鰻池飼養。放養時間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水溫13℃以上時進行。放養密度視產量指標、鰻池條件、鰻種規格和養殖技術等因素確定。一般畝產1000千克以上的放養量為鰻種規格20克左右,畝放150-200公斤;規格50克左右,畝放300-400公斤。半流水池塘的放養密度,每平方米可放體重20克左右的鰻種3-5公斤,設備良好的流水池每平語詞米可放10-15公斤。

飼養管理:飼養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喂飼料、輪捕輪放、水質管理、魚病防治等內容。

投喂飼料棗養鰻飼料有新鮮飼料和配合飼料兩類。投喂方法採用"四定"原則。每天上午9-10時投喂一次,在水溫25℃的日投飼量,配合飼料為存塘鰻總重量的2-5%,新鮮飼料為10-15%。早春或晚秋水溫較低,或水溫超過30℃的時候,日投飼量可酌情減少。一般要求投下飼料20分鍾內吃完為度。鰻料攪拌要均勻、柔和,加水混油量可參照表7-3。攪拌好就要立即投喂。

輪捕輪放棗鰻魚在飼養過程中,個體生長速度差異很大,必須採取分期放養,分

期捕撈,捕大留小,捕大補小等措施。一般每隔一個月左右分級分稀一次,使同池鰻魚規格整齊,密度合理。3月底放養的鰻種,6月初已有部分達到上市規格,即可進行第一次捕撈;6月份以後,水溫升高,鰻魚欲旺盛,生長快,至7月下旬可進行第二次捕撈,捕撈後立即補放鰻種;9月初又有相當數量達到上市規格,進行第三次捕撈;11月中旬進行清塘捕撈,將未達到上市規格的留作翌年春放鰻種。分級分稀前1-2天就要停止餵食,並要更換池水,實行原池吊水,使鰻魚排空腸胃內食物,再用光滑魚篩進行選別。操作要小心細致,防止損傷魚體。

水質管理棗水質管理措施可參照苗種培育階段的做法。

池塘混養棗在養殖四大家魚的魚塘中混養鰻鱺,有不投鰻飼料和投鰻飼料兩種方式。前者每畝搭配15-20克的鰻種50-100尾,鰻魚以魚塘中的野雜魚蝦、底棲小動物和飼料碎屑為食,年終可捕獲體重150-200克的食用鰻10-15公斤;後者是進行高密度混養,每畝搭配15-20克鰻種1000-2000尾,每天投喂一次鰻魚飼料,投喂量為鰻魚總體重的1-2%。鰻魚還可兼食池塘中的野雜魚蝦和底棲動物。年終可捕獲食用鰻150-300公斤。這兩種混養方式均已在廣東珠江三角洲普遍推廣,使魚塘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高溫季節注重搞好水質管理

“水”是鰻業的命脈,搞好水質管理,是高溫季節養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人工降溫法。把水溫降下來,不靠“空調”,不用“電扇”,用人工的土辦法也可以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其做法是:1在精養池的上方,加蓋一層黑色的遮陽布,那遮陽布既可以通風透氣,又可以阻擋陽光直射,增添了水面清涼度,這樣做水溫可以降低1℃~2℃左右。2提前排污換水。正常排污換水,都是在上午8點,高溫季節可以提前到早上6點,因為夜間的水體相對比白天涼爽,趁水溫低的時候,就進行排污換水,這樣做同樣可以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3提高水位。高溫季節,不管是土池也好,精養池也罷,一律把水位提高到最高界線。水位高,水體空間大,溫度上升慢,也是降溫的好辦法。4加大換水量,當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利用機井或深水井向池中補充一些涼水,也能明顯收到降溫效果。

2.洪水排除法。高溫季節也是暴雨頻繁季節,養鰻場經常因為洪水進池,引起

鰻魚中毒,發生蟲害、爛鰓等諸多疾病發生,如何避免洪水進池:1凡是下暴雨,採取不喂料、不排污、不換水,寧可少喂一餐,不可冒險使用洪水。2池中進了少量洪水怎麼辦?一旦池中進了少量洪水,用高錳酸鉀1.5ppm調節水質,或用生石灰15-20ppm改善水質,也可以用凈水寶3ppm,凈化水質。3調整改變排污換水時間,錯開與洪水直接接觸的機會。洪水時期,有時可以提前排污換水,有時也可以推遲排污換水,不受常規限制,盡量避免洪水進池。4大量洪水進池怎麼辦?一旦池中進了大量洪水,首先要停止喂料,然後用海中寶之類的水質改良劑進行凈化處理,最後用高錳酸鉀2 ppm+殺蟲靈2#進行除蟲、殺菌、消毒。
鰻魚的營養成分
鰻魚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鰻鱺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是年輕夫婦、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鰻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經常食用,能使血鈣值有所增加,使身體強壯。鰻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

鰻魚的營養價值與其他魚類及肉類相比也毫不遜色。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其中維生素A為牛肉的100倍、豬肉的300倍以上。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對於預防視力退化、保護肝臟、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同樣很豐富。

鰻魚脊椎骨幾乎具備了完美鈣源所需的一切,由此為國內外科學家所尊崇,被公認為“理想的天然生物鈣源”、“人類鈣質的天然供給者”。鰻魚脊椎骨鈣磷比例接近2:1,與母乳天然吻合,是國際公認的鈣質吸收最佳比例,所含鈣質的生物利用率極高。而鰻鈣正是以鰻魚骨粉、低聚糖、維生素D、奶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補鈣的保健功能。鰻鈣是天然生物鈣,安全易吸收。特別添加異麥芽低聚糖,對人體腸道內有益細菌雙歧桿菌有極佳的增強效果,可調節腸胃功能。

鰻魚還含有豐富的“好”脂肪。其中所含的磷脂,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另外,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深海魚油成分,DHA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鮮、肉類均高,而DHA和EPA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此外,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最讓女士動心的是,鰻魚的皮、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故被稱之為“可吃的化妝品”。

鰻魚在營養方面惟一明顯的缺陷就是幾乎不含維生素C,吃鰻魚時應搭配一些蔬菜能彌補這個缺陷。
鰻魚的營養功效
鰻魚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鰻鱺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是年輕夫婦、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鰻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經常食用,能使血鈣值有所增加,使身體強壯。鰻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

鰻魚的營養價值與其他魚類及肉類相比也毫不遜色。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其中維生素A為牛肉的100倍、豬肉的300倍以上。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對於預防視力退化、保護肝臟、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同樣很豐富。[1]

鰻魚脊椎骨幾乎具備了完美鈣源所需的一切,由此為國內外科學家所尊崇,被公認為“理想的天然生物鈣源”、“人類鈣質的天然供給者”。鰻魚脊椎骨鈣磷比例接近2:1,與母乳天然吻合,是國際公認的鈣質吸收最佳比例,所含鈣質的生物利用率極高。而鰻鈣正是以鰻魚骨粉、低聚糖、維生素D、奶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補鈣的保健功能。鰻鈣是天然生物鈣,安全易吸收。特別添加異麥芽低聚糖,對人體腸道內有益細菌雙歧桿菌有極佳的增強效果,可調節腸胃功能。

鰻魚還含有豐富的“好”脂肪。其中所含的磷脂,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另外,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深海魚油成分,DHA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鮮、肉類均高,而DHA和EPA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此外,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最讓女士動心的是,鰻魚的皮、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故被稱之為“可吃的化妝品”。

鰻魚在營養方面惟一明顯的缺陷就是幾乎不含維生素C,吃鰻魚時應搭配一些蔬菜能彌補這個缺陷。

鰻魚可健腦美容

提示:日本人在冬天就常吃香噴噴的烤鰻魚飯來驅走嚴寒,以保持充沛精力。台灣地區將 重陽節 作為食鰻節,是要告訴大家鰻魚是長壽的象徵,食鰻魚能促進健康長壽。

據《護理報》報道,鰻魚的營養成分比鱸魚、雞肉、牛肉等高得多,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更是陸上動物所不能相比的。科學研究表明,鰻魚是含EPA和DHA最高的魚類之一,不僅可以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還能為大腦補充必要的營養素。

DHA能促進青少年大腦發育, 增強 記憶力 ,也有助於老年人預防大腦功能衰退與老年痴呆症。醫學專家還發現,鰻魚兼有魚油和植物油的有益成分,是補充人體必須的脂肪酸、氨基酸的理想食品。鰻魚的鋅含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和維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可輔助預防朽邁和動脈硬化,從而具有護膚美容作用。

猜你喜歡:

1. 如何飼養電鰻

2. 鱘魚如何飼養

3. 觀賞魚怎麼養

4. 如何養殖豐產鯽魚

5. 飼養刺鰍魚的方法是什麼

㈢ 鰻魚養殖所需的條件

1、池塘選擇與消毒

養殖鰻魚的土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不宜過大,在土池的四周種植0.8~1米寬的水浮蓮或水花生等,並用籬笆或網片圍欄,這樣既可防止鰻魚外逃,又可遮陰,利於其生長。

放養前應挖除土地內過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進、排水口,在鰻種下池前10~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25千克清池消毒,徹底殺死野雜魚和敵害生物。然後在鰻種下池前5~7天注水0.6~0.7米深,進水口用60目篩子過濾。

最後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潑施腐熟豬牛糞300~400千克,待水呈淡綠色或黃褐色後再放鰻種,使其下池後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餌料。15天左右將池水加深至1.5米。

2、鰻種處理與投放

鰻魚生長的適溫為20~28℃,水溫在12℃時開始攝食,因此投放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將鰻種包裝袋放入水中浸泡20~30分鍾,以適應水溫,袋內外溫差小於5℃時才能拆袋,然後用小水盆向袋內倒入2~3盆池水,使鰻種從高溶氧狀態逐步適應低溶氧狀態。

投放的鰻種要求體色青灰、肌膚豐潤、富有彈性、游泳活躍,同池鰻種規格要整齊一致,否則因鰻魚間的相互爭食會影響到個體弱者的攝食。

放養密度一般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5000尾20克左右的鰻魚;50克左右的可投3000~4000尾;100g左右的可投放2000~3000尾。

同時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養鱅魚50尾、鰱魚30尾、羅非魚200尾,一方面可濾食浮游生物,食凈鰻魚排泄的糞便,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魚產量。

3、飼料種類與投喂

鰻魚人工養殖主要依靠專用配合飼料(市上有售),並在每50千克專用飼料中添加多維素(維生素a、b、c、e)50~60克、魚肝油1.5~2千克。幼鰻適當少加,成鰻多加。若暫時缺少專用飼料,可用小雜魚、畜禽內臟、蠶蛹等動物性飼料絞碎拌麵粉代用,其粗蛋白質含量必須在40%以上。

鰻魚是肉食性魚類,貪食。投喂時要實行「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定質:即保證飼料的質量。調制好的飼料要軟硬適度(加水量為1.2~1.3倍),新鮮潔凈,不能變質腐敗。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據鰻魚的規格、攝食、消化及天氣、水溫、水質狀況適量投。

一般日投飼量為鰻魚體重的1.5%~2.5%,以12小時內吃完為宜。定時:即魚體規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時、下午4時左右各投喂1次;鰻魚規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時~9時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飼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設置2~3個食台。

4、日常管理與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觀察鰻魚活動與攝食狀況,雨後檢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魚。平時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夏、秋季每5~7天1次,每次換水量為全池的10%左右。同時注意使pH值在7~8.5之間,pH值過高時應換入新水,過低則每1000平方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調節。

(3)日本鰻魚怎麼判斷新舊苗擴展閱讀:

1、養殖場地

養殖場地是鰻魚養殖最基礎的一個條件,如果沒有適合的養殖場地,那麼就不要談養殖鰻魚了。鰻魚養殖的場地一般至少都需要五十畝左右的規格,其次就是養殖場中要配有注水系統、排水系統、增溫和降溫系統、增氧機等,同時還要規劃好鰻魚池。

2、水質要求

水質對鰻魚的養殖至關重要的,而水質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水溫,一般情況下水溫最好是二十五到二十八度,但溫度在十五到三十度之間也是可以的。其次就是水質最好是微酸性,這樣鰻魚的生產力更強。

然後就是水體中的氧氣含量要充足,最好是在五到十二毫克每升。還有就是水體重鈣元素、硝酸鹽以及這期、硫化氫、氨氣以及鐵元素等含量都要合理,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否則也會影響鰻魚的正常生長。

3、餌料要求

鰻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那麼我們在養殖鰻魚的時候,對餌料也是有要求的,如果餌料不合理,也會導致養殖失敗。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有充足的蚯蚓或者是小型的昆蟲和小魚之類的飼料供給。其次就是可以用人工養殖的新鮮的魚類通過絞肉機絞碎後進行投喂。

4、養殖技術

鰻魚的養殖技術是高產、高收益的一個重要條件,很多養殖戶養殖失敗的原因就是養殖的技術不專業,在養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的問題,最終導致鰻魚大量死亡,損失慘重。那麼我們在養殖鰻魚前,最好是進行專業的養殖技術培育和實踐操作之後,如果沒有問題再進行養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鰻魚

㈣ 請問黃鰻和青鰻有什麼差別

注:內容非原創.引他人的.參考資料:網路 1.鰻魚
別名:白鱔、白鰻、河鰻、鰻鱺、青鱔、風饅、日本鰻。
鰻魚為鰻鱺科動物鰻魚的肉或全體。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閩江、珠江流域、海南島及江河湖泊中。
鰻魚在全世界有18種,其中台灣有日本鰻、鱸鰻、西里伯斯鰻和短鰭鰻四科,但是只有日本鰻最多,其它三種都甚少見。它們在地球上都存活了幾千萬年,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也只不過是最近的幾十年。譬如1991年才發現它的真正產卵場,它的性別原來最受環境因子和密度的控制,當密度高,食物不足時會變成公魚,反之變成母魚。在台灣河川中由於鰻魚數量很少,所以大多是母魚。
鰻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主要是因為鰻魚有很特別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擬。日本鰻在淡水的河川里長大為成鰻,到了夏天就開始降海洄遊,也就是由河川游到海洋去產卵,和鱒魚、鮭魚由海洋中游回河川去產卵的溯河洄遊正好相反。它的產卵場遠在幾千公里以外介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納群島中間的深海。科學家發現這個產卵場主要是因為在這里采獲很多它剛孵化的仔魚。
鰻魚的仔魚體長體長6厘米左右,體重0.1克,但它的頭狹小,身體高、薄又透明像片葉子一般,所以稱為「柳葉魚」。它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著洋流作長距離的漂送。從產卵場漂回黑潮海流再流回台灣的海邊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達岸邊前一個月才開始變態為身體細長透明的鰻線,又稱為「玻璃魚」。所以在每年12-1月間漁民們會忙著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網來捕撈正要溯河的鰻線來賣給養殖戶。養殖戶在買回去放養後才慢慢有色澤出現,變成黃色的幼鰻和銀色的成鰻。在自然條件下,可捕到的鰻魚的最大個體為45厘米,體重1600克。
鰻魚在深海中產卵繁殖,在淡水環境中成長。性情兇猛,貪食,好動,晝伏夜出,趨旋光性強,喜流水,好暖。
成鰻生長快,外表圓碌碌,似圓椎形,色澤烏黑而令身,近年較多人工養殖,肉質爽脆。此魚一年四季皆常見,但以夏冬兩季最為肥美可口。鰻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少刺多肉,並具有清涼解暑、滋補強身的作用。
另有黃鱔,屬合鰓科,亦屬魚類,亦似蛇,無鱗,腹色黃,故名黃鱔。黃鱔生於池塘泥窟,或淡水河岸邊,離水難以生活,給人捕獲時滿身涎沫滑潺。黃鱔不止是一種肉質嫩滑、味鮮美的美食,而且自古以來已認識它的滋補和醫療作用。

鰻魚是指屬於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遊特性。

常見種
[編輯本段]
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
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
日本鰻(白鰻;Anguilla japonica)
澳洲鰻(黑鰻;Anguilla australis)
非洲鰻(Anguilla mossambica)
鱸鰻(Anguilla mormorata)
菲律賓鰻(Anguilla mormorata)
紐西蘭鰻(Anguilla dieffenbachi)
印尼鰻(Anguilla bicolor Pacifica)

分布
[編輯本段]
全世界的鰻魚主要生長於熱帶及溫帶地區水域,除了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及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分布在大西洋外,其餘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

生活史
[編輯本段]

鰻魚在陸地的河川中生長,成熟後洄遊到海洋中產卵地產卵,一生只產一次卵,產卵後就死亡。這種生活模式,與鮭魚的溯河洄遊性(anadromous)相反,稱為降河洄遊性(catadroumous)。其生活史分為6個不同的發育階段,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的體型及體色都有很大的改變:卵期(egg-stage):位於深海產卵地。
柳葉鰻(leptocephalus):在大洋隨洋流長距離漂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便於隨波逐流。
玻璃鰻(glass eel):在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
鰻線(elvers):進入河口水域時,開始出現黑色素,卻也形成養殖業鰻苗的補捉來源。
黃鰻(yellow eel):在河川的成長期間,魚腹部呈現黃色。
銀鰻(silver eel):在成熟時,魚身轉變成類似深似深海魚的銀白色,同時眼睛變大,胸鰭加寬,以適應回遊至深海產卵。
鰻魚的性別是後天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整體比例有利於族群的增加。

菜餚
[編輯本段]
日本菜經常使用淡水鰻(うなぎ; unagi)及海水鰻(康吉鰻;Conger eel, anago)。 粵菜及上海菜也常使用鰻魚。 在歐美及其他地方則食用歐洲鰻及其他淡水鰻。 一道傳統的倫敦菜即為鱔魚凍(jellied eels)。

類似魚種
[編輯本段]

背棘魚目(Notacanthiformes)中的刺鰻(spiny eel)及(halosaur)也非常像鰻魚。
這些深海魚過去認為屬於北梭魚目(Albuliformes)的亞目。電鰻(electric eel)並非鰻魚,而與鯰魚(catfish)較為相近。 真正的鰻魚屬於硬骨魚類的鰻鱺目魚種。

其他
[編輯本段]
在歐洲只有英國可以用合法的手擲網方式捕鰻魚。數千年來手擲網是在英國柏瑞河(River Parrett)與塞汶河(River Severn)實行的捕鰻魚方法。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鰻鱺目 Anguilliformes

亞目: 鰻鱺亞目 Anguilloidei

科:
鰻鱺科 Anguillidae(淡水鰻)
異鰻科 Heterenchelyidae
蚓鰻科 Moringuidae
偽海鱔科 Xenocongridae
海鱔科 Muraenidae
油康吉鰻科 Myrocongridae

線鰻亞目 Nemichthyoidei
線鰻科 線口鰻科 Nemichthyidae
鋸犁鰻科 Serrivomeridae
短尾線鰻科 Cyemidae

康吉鰻亞目 Congroidei
康吉鰻科 Congridae
海鰻科 Muraenesocidae
絲鰻科 鴨嘴鰻科 Nettastomatidae
鴨嘴鰻科Nessorhamphidae
頸鰻科 Derichthyidae
蛇鰻科 Ophichthidae
大頭鰻科 Macrocephenchelyidae

合鰓鰻亞目 Synaphobranchoidei
合鰓鰻科 連鰓鰻科 Synaphobranchidae
寄生鰻科 Simenchelyidae
前肛鰻科 Dysommidae
2.鱔魚
鱔魚(Monopterus albus)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亦稱黃鱔、鱓魚、羅鱔、蛇魚,英文名:Ricefield eel 。
合鰓魚目(Synbranchiformes)約15種細長鰻形魚類的統稱。與真正的鰻鱺目(Anguilliformes)無親緣關系,而與鱸形目(Perciformes)近緣。產於熱帶淡水或鹹淡水水域。體長約20.70公分(8.28吋),無鱗或具很小鱗片,背、臀鰭很低且繞過尾端相連續,鰓通常僅於喉部有一外鰓孔。一些種類的鰓本身很小,依靠通過喉部或腸的黏膜吸入的氧進行呼吸。在東方是有價值的食用魚類,往往蓄養於池塘或稻田中。
黃鱔 (Monopterus alba):無鱗,在淺水中能豎直身體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氣儲存於口腔及喉部,所以顯得喉部腫大。廣泛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魚,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產,棲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處,常潛伏在泥洞或石縫中。夜出覓食。生殖情況較特殊,幼時為雌,生殖一次後,轉變為雄性,這種雌、雄性的轉變現象稱為性逆轉現象。

【特徵】
[編輯本段]
體細長呈蛇形,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左右鰓孔於腹面合而為一,呈「V」字形。鰓膜連於鰓峽。體表一般有潤滑液體,方便逃逸,無鱗。無胸鰭和腹鰭;背鰭和臀鰭退化僅留皮褶,無軟刺,都與尾鰭相聯合。生活時體呈大多是黃褐色、微黃或橙黃,有深灰色斑點,也有少許鱔魚是白色,俗稱」白鱔」
【習性】
[編輯本段]

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鑽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達,而藉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只要保持皮膚潮濕,數日內亦不會死亡。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黃鱔生殖季節約在6-8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5厘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後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厘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成長至53厘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厘米,2冬齡的雌魚才達成熟期,體長至少為34厘米。最大個體可達70厘米,重1.5公斤。黃鱔產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產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藉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發育,雌雄魚都有護巢的習性。
鱔魚的身體是圓筒形,適合穴居生活,對進出洞穴,減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點兒「隱士」氣度,沒有特殊的攻擊本領,也無強有力的防禦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它既無腦鰭,又無腹鰭,就是背鰭和臀鰭也退化得僅留下一點點皮褶,鱗片消失得肉眼都難看見。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從你手中溜之大吉。鱔魚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阻止寄生動物植物的紀纏,有利成長;油頭滑面,有利於它在泥中通行無阻。
鱔魚胚胎發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時為雌性,可是從第二次性成熟開始時它又變成雄性了。這就是說,黃鱔在一生中既當媽又當爹。這種陰陽轉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
魚類多用鰓呼吸的,可是鱔魚卻獨具一格,它的鰓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細血管直接吸取空氣,所以我們要使鱔魚鮮活,必須使它保持潮濕,存放在陰涼地方。

【分布】
[編輯本段]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中國除西部高原外,全國各水域均產此魚。國外達朝鮮西部、日本南部、菲律賓、爪哇及緬甸。

【價值】
[編輯本段]
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每1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脂肪0.9-1.2克,鈣質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黃鱔不僅被當作名菜用來款待客人,近年來活運出口,暢銷國外,更有冰凍鱔魚遠銷美洲等地。黃鱔一年四季均產,但以小暑前後者最為肥美,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營養分析
1.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2.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葯用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餚,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葯,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症。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葯,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有人說「鱔魚是眼葯」,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祖國醫學認為,它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醫療保健功能。

鱔魚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熱,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歸經:肝;脾;腎經
中葯化學成分:食部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質18.8g,脂肪0.9g,灰分1g,鈣38mg,磷150mg,鐵1.6mg。
功效: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主治:虛勞;疳積;陽痿;腰痛;腰膝酸軟;風寒溫痹;產後淋瀝;久痢膿血;痔瘺;臁瘡
生態環境:為底層生活的魚類,喜棲息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轉現象。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捕食各種小動物。
採收和儲藏:
捕捉黃鱔,可以採用釣捕、網捕、籠捕、干塘捕捉等方法。多鮮食或加工成魚干、罐頭等。
選方:①增力氣:熊筋、虎骨、當歸、人參等分。為未,酒蒸大鱔魚,取肉搗爛為九。每日空腹灑下兩許。(《本經逢原》大力丸)②治久痢虛症,便膿血:黃鱔魚一條,紅糖三錢(炒)。將鱔魚去肚雜,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未,開水吞服。(《雲南中醫驗方》)③治內痔出血:鱔魚煮食。(《便民食療》)
用葯禁忌:虛熱及外感病患者慎服。
功效分類:補益葯;祛風濕葯
性味:味甘;性溫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50g;或搗肉為丸;或研末。
外用——適量,剖片敷貼。

考證
出自《雷公炮炙論》。
1.《本草拾遺》:鱔魚,夏月於淺水中作窟,如蛇,冬蟄夏出,宜食之。
2.《蜀本草》:《圖經》雲,鱔魚,似鰻鱺魚而細長,亦似蛇而無鱗,有青黃二色,生水岸泥窟中,所在皆有之。
3.《本草衍義》:鱔魚,腹下黃,世謂之黃鱔。又有白鱔,稍粗大,色白,二者皆無鱗。大者長尺余,其形類蛇,但不能陸行,然皆動風。
4.《本草求原》:鱔魚有黃青二種,黃者俗名黃鱔,青者俗名藤鱔,風鱔,甘溫小毒,善穿深譚,冬寒穴里始得,治疳痢、腰背腳濕風、五痔、腸風、下血、帶下、陰瘡。孕婦忌。白鱔,味亦美,然生痰滑精。

【相關傳說】
[編輯本段]
相傳,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無窮,就是由於常吃鱔魚的緣故。舊時把走江湖的人通稱為賣大力丸的。其實,古醫術《本經逢原》上,還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葯就是鱔魚。鱔魚味鮮柔美,並且刺少肉厚,又細又嫩,與其他淡水魚相比,可謂別具一格,如果烹調得當,食後可令人難以忘懷。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故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

㈤ 日本是如何給雄鰻魚變性的

近日,據日媒報道,日本愛知縣水產試驗場近日發布消息稱,試驗場開發出了能使雄性養殖鰻魚變為雌性的技術,即在魚餌中混入與雌激素相似的成分「大豆異黃酮」,且正在為這項技術申請專利。

鰻魚出生時性別未定,體長超過30厘米後才明確性別。試驗場在在魚餌中混入與雌激素相似的成分「大豆異黃酮」,並在喂養方式上進行調整。結果顯示,以此方式喂養鰻魚苗一段時間後,九成以上的雄性鰻魚變為雌性。

(5)日本鰻魚怎麼判斷新舊苗擴展閱讀

日本鰻魚多是從中國進口的

日本人喜歡吃鰻魚,尤其到了夏天,是日本人一年之中鰻魚消費的高峰時期。說到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在夏天進食鰻魚,那是因為多數日本人相信夏日吃鰻魚可以增強抗暑能力。

日本人如此鍾愛鰻魚,但是,實際上日本鰻魚的產量是跟不上其暴增的需求量的,所以「鰻魚荒」不斷加劇,導致鰻魚價格越來越高。並且,受到洋流變化及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日本2019年的鰻魚苗捕撈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近六成,降至6年來的最低點。這樣一來,又把鰻魚的價格往上推了不少。

日本全國鰻蒲燒商組合聯合會的理事長三田俊介表示,「如果繼續漲價,消費者將遠離鰻魚」。市場上,一些鰻魚專賣店也從2019年年初開始陸續將烤鰻魚的價格提高了500-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64元)。

盡管如此,通過一個數據,大家就知道日本人有多愛吃鰻魚了。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鰻魚消耗量約13萬噸,其中70%被端上了日本民眾的餐桌。

然而,由於「鰻魚荒」的加劇,長期以來,日本鰻魚進口主要依靠中國。沒想到吧,其實日本很多飲食店裡的鰻魚飯,鰻魚都是從咱們中國進口來的。雖然在國內吃到的鰻魚飯可能沒那麼正宗,但是咱們畢竟是原產地。

㈥ 用什麼方法最簡單的區分鰻魚跟鱔魚

黃鱔和鰻魚在外觀上十分相像,沒有經驗者很難從外觀上去區別。成年鰻魚生長快,外表圓碌碌,似圓錐形,色澤烏黑。鰻魚體細長,前部呈圓筒狀,後部側扁。黃鱔頭部膨大,前端略呈錐狀,體細長呈圓筒形。上下頜及口蓋骨上有絨毛一樣的細齒,體表無鱗光滑。尾鰭與臀鰭、背鰭緊緊連一起,且較小,只留下很不明顯的細小皮褶,無腹鰭和胸鰭。其實鰻魚和鱔魚從本質上就是兩類不同的魚,所以還是有挺多區別的喲,超粉們在購買時也要注意甄別。

㈦ 鰻魚怎麼繁殖

鰻魚繁殖的方式:鰻魚繁殖是一連串外部受精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精子為自由漂浮的卵子受精,然後受精卵形成小鰻魚苗。
目前鰻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主要是因為鰻魚有很特別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擬,所以鰻魚只能在自然環境下繁殖。
鰻魚又叫白鱔、白鰻、河鰻、鰻鱺、溪滑、青鱔、日本鰻;鰻魚是指屬於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鱔;鰻魚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

㈧ 鰻魚苗的養殖條件及技術

鰻魚學名為鰻鱺,為暖水性名貴食用魚類,營養價值高,有“水中人參”之稱,在國內外享有盛名。下面我分享了鰻魚苗的養殖條件及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鰻魚的養殖條件
1、水源:平原地區以河、湖水為主,山區以溪水、泉水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於提取深井水備用,適宜的水質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無工業污水危害。

2、電源:養殖場需充足的電源,一般每畝鰻池需配備1千瓦動力的增氧機,一個年產100噸食用鰻的養鰻場,至少需要150千伏安變壓器一台,而且要保證常年不停電。

3、其他:建場土質以壤土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氣候溫暖,若能利用熱電廠的溫排水或溫泉水則效益更為明顯,此外要求水陸交通方便,以便運輸飼料和商品鰻。
鰻魚的養殖技術
1、水質環境:選擇水面開闊、水質良好、風速較小且低潮時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設置網箱,要求水溫范圍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為最好。

2、網箱規格:採用3×3×3米或6×3×3米無接縫網片網箱,網目規格為養黑仔鰻、幼鰻0.5厘米、成鰻0.8厘米,網箱內置1×0.5×1米多層網架為休息台,網箱敞口留置15厘米防逃網檐。

3、苗種投放:放養鰻魚以幼鰻最好,其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無幼鰻而投放黑仔鰻則密度為每平方米放500尾,鰻苗投放前應先用葯浴消毒以防染病。

5、水質管理:鰻魚養殖的水質管理特別重要,要求海水比重為1.01~1.02,溶解氧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

6、投喂飼料:飼喂鰻魚應做到“四定”。

①定時:除初春和冬季每天晚上8時投喂1次飼料外,其餘時間每天早上5時和晚上8時各投喂1次。

②定位:投喂在固定設置的餌料台上。

③定質:投喂加入鰻魚特用多種維生素的全價配合飼料。

④定量:日糧總量成鰻期為15%,幼鰻期為3%,黑仔鰻期5%左右,高溫、越冬期為0.5~1%。

7、及時分箱:鰻魚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飼養後密度大增,個體差異也更懸殊,必須及時篩選分箱飼養,按體質強弱、個體大小分開,篩選分箱過程中操作要小心細致,避免擦傷魚體。

8、更換網箱:為保持網箱清潔衛生、預防疾病和保障水體交換暢通無阻,應及時更換網箱,夏秋兩季每10天更換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換1次,換下來的網箱應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

9、日常管理:對網箱實行分組管理,每天檢測水質,做好氣象、水溫、pH值、投餌、防治疾病等詳情記錄,觀察鰻魚攝食、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鰻魚苗分池馴養
1、一級池:一級池用於鰻苗引食訓練並將鰻苗養到0.2克左右,這個階段一公斤苗約7000~8000條左右,面積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2、二級池:二級池飼養體重0.2~2克鰻種,這個階段一公斤苗約500~5000條,面積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注意這個階段體重分化厲害,因此要經常的分池。

3、三級池:三級池飼養體重2~20克的鰻種,這個階段一公斤約50~100條,面積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鰻魚苗怎麼放養
1、放養密度:鰻魚苗因養殖方式不同放養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養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為宜,以低密度放養成長較快、成活率高。

2、鰻苗消毒:鰻魚苗體質嬌嫩,在采捕、暫養和運輸中容易擦傷而感染水黴菌和細菌性疾病,因此在放養時必須進行消毒,一種是用容器進行葯浴,一種是全池潑灑葯浴。

3、魚苗放養:鰻魚苗在水溫15℃以上才能正式開始攝食與生長,露天培育鰻魚苗種以自然水溫達到13℃以上時放養較為適宜,鰻苗經過短期暫養適應環境後當水溫上升時即可開食。

猜你喜歡:

1. 如何采捕和訓養鰻魚苗

2. 如何放養鰻魚苗

3. 如何養殖豐產鯽魚

4. 淡水魚苗應如何放養

㈨ 鰻魚的養殖技術(2)

鰻魚的養殖技術

土池養殖

鰻魚又名白鱔、白鰍等,是淡水養殖的名貴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葯用功效。鰻魚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魚類不能生活的水域內也能正常生活,人工養殖技術要求不高,飼料來源也廣。養殖戶大量在土池中進行鰻魚養殖,均獲得高產高效。早春投放鰻種,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畝產800~1000千克。現將鰻魚土池高產高效養殖決竅介紹如下:

一、池塘選擇與消毒

養殖鰻魚的土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不宜過大,在土池的四周種植0.8~1米寬的水浮蓮或水花生等,並用籬笆或網片圍欄,這樣既可防止鰻魚外逃,又可遮陰,利於其生長。

放養前應挖除土地內過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進、排水口,在鰻種下池前10~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25千克清池消毒,徹底殺死野雜魚和敵害生物。然後在鰻種下池前5~7天注水0.6~0.7米深,進水口用60目篩子過濾。最後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潑施腐熟豬牛糞300~400千克,待水呈淡綠色或黃褐色後再放鰻種,使其下池後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餌料。15天左右將池水加深至1.5米。

二、鰻種處理與投放

鰻魚生長的適溫為20~28℃,水溫在12℃時開始攝食,因此投放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將鰻種包裝袋放入水中浸泡20~30分鍾,以適應水溫,袋內外溫差小於5℃時才能拆袋,然後用小水盆向袋內倒入2~3盆池水,使鰻種從高溶氧狀態逐步適應低溶氧狀態。同時,投放前還應進行鰻種消毒,每50千克水用食鹽0.75~1千克浸洗鰻種15~20分鍾。

投放的鰻種要求體色青灰、肌膚豐潤、富有彈性、游泳活躍,同池鰻種規格要整齊一致,否則因鰻魚間的相互爭食會影響到個體弱者的攝食。放養密度一般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5000尾20克左右的鰻魚;50克左右的可投3000~4000尾;100g左右的可投放2000~3000尾。同時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養鱅魚50尾、鰱魚30尾、羅非魚200尾,一方面可濾食浮游生物,食凈鰻魚排泄的糞便,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魚產量。

三、飼料種類與投喂

鰻魚人工養殖主要依靠專用配合飼料(市上有售),並在每50千克專用飼料中添加多維素(維生素a、b、c、e)50~60克、魚肝油1.5~2千克(水溫在20℃以下或35℃以上應停供魚肝油)。幼鰻適當少加,成鰻多加。若暫時缺少專用飼料,可用小雜魚、畜禽內臟、蠶蛹等動物性飼料絞碎拌麵粉代用,其粗蛋白質含量必須在40%以上。

鰻魚是肉食性魚類,貪食。投喂時要實行「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定質:即保證飼料的質量。調制好的飼料要軟硬適度(加水量為1.2~1.3倍),新鮮潔凈,不能變質腐朽。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據鰻魚的規格、攝食、消化及天氣、水溫、水質狀況適量投。一般日投飼量為鰻魚體重的1.5%~2.5%,以12小時內吃完為宜。定時:即魚體規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時、下午4時左右各投喂1次;鰻魚規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時~9時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飼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設置2~3個食台。

四、日常管理與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觀察鰻魚活動與攝食狀況,雨後檢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魚。平時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夏、秋季每5~7天1次,每次換水量為全池的10%左右。同時注意使pH值在7~8.5之間,pH值過高時應換入新水,過低則每1000平方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調節。

溫流水養殖

溫流水養鰻是較先進的養殖方法。要求將水溫控制在鰻魚最適水溫(27℃上下),並進行流水養殖。其優點是鰻魚病害少,生長快,單產高。一般2月初放苗,當年就可全部養成食用鰻,畝產15000千克左右。缺點是基建投資較大,養殖技術性強。這種養殖方式因水源不同,可分為工廠余熱溫排水養殖和室內循環過濾式養殖兩種。前者利用工廠余熱溫排水,可以節省能源,結構較簡單,養殖成本較低;後者用鍋爐加溫,池水循環利用,需配建生物過濾池,結構比較復雜,一次性投資較大。

余熱溫流水養鰻均要求盡可能利用地形高程建造鰻池,以便能自動注、排水。由於池水用過後立即排出場外,因此一般都在露天操作。其主要設施有:冷水和熱水管、調溫池、養鰻池和排水管。

循環過濾式養鰻場,一般都在室內操作,並配有生物過濾池。溫流水養鰻場的規模一般為1~2畝。每隻池子都是水泥結構,面積以30~50平方米為宜,池深1.2~1.4米,蓄水1.0~1.2米。池呈圓形或正方形切除四角,圓池池底呈鍋底形,排水口設在池底中央,由兩個半圓形的排水墩及墩兩側的三道閘門組成。方形池池底平垣,並向排水口傾斜。其他設備要求和飼養管理方法與露天池大致相同。

水質管理

「水」是鰻業的命脈,搞好水質管理,是高溫季節養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人工降溫法。把水溫降下來,不靠「空調」,不用「電扇」,用人工的土辦法也可以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其做法是:1、在精養池的上方,加蓋一層黑色的遮陽布,那遮陽布既可以通風透氣,又可以阻擋陽光直射,增添了水面清涼度,這樣做水溫可以降低1~2℃左右。2、提前排污換水。正常排污換水,都是在上午8點,高溫季節可以提前到早上6點,因為夜間的水體相對比白天涼爽,趁水溫低的時候,就進行排污換水,這樣做同樣可以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3、提高水位。高溫季節,不管是土池也好,精養池也罷,一律把水位提高到最高界線。水位高,水體空間大,溫度上升慢,也是降溫的好辦法。4、加大換水量,當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候,利用機井或深水井向池中補充一些涼水,也能明顯收到降溫效果。

2.洪水排除法。高溫季節也是暴雨頻繁季節,養鰻場經常因為洪水進池,引起鰻魚中毒,發生蟲害、爛鰓等諸多疾病發生,如何避免洪水進池:1、凡是下暴雨,採取不喂料、不排污、不換水,寧可少喂一餐,不可冒險使用洪水。2、池中進了少量洪水怎麼辦?一旦池中進了少量洪水,用高錳酸鉀1.5ppm調節水質,或用生石灰15~20ppm改善水質,也可以用凈水寶3ppm,凈化水質。3、調整改變排污換水時間,錯開與洪水直接接觸的機會。洪水時期,有時可以提前排污換水,有時也可以推遲排污換水,不受常規限制,盡量避免洪水進池。4、大量洪水進池怎麼辦?一旦池中進了大量洪水,首先要停止喂料,然後用海中寶之類的水質改良劑進行凈化處理,最後用高錳酸鉀2 ppm+殺蟲靈2#進行除蟲、殺菌、消毒。

溫室止水式

這種養殖方式是與露天池配套,在培育池上方搭鋼骨架,覆蓋塑料瓦或薄膜,並採取加溫措施,使池水保持在25℃左右。各級鰻池的規格和放養密度以及飼養管理方法與露天池養殖基本相同。鰻苗飼養一個月左右就可分塘,成活率80%左右。2月下旬放養的鰻苗,飼養120~150天,可養成3~5克的鰻種,到年底可養成50克左右的鰻種,並有20~30%的鰻種養成食用鰻上市。

病害防治

鰻病防治

鰻魚養殖中要特別注意防治魚病。主要病害有水霉病、小瓜蟲病、車輪蟲病、錨頭鰠病、爛鰓病、鰻鰾居線蟲病和赤鰭病等,可按常規方法進行防治。

鰓病防治

病因症狀

夏季高溫期,鰻魚攝食過飽,排污不徹底,池內有機碎屑腐爛變質;暴雨導致水源變化;用刺激性很強的殺蟲葯頻繁地殺蟲等等是導致鰻魚發生鰓病的潛伏性因素,而寄生蟲導致鰓絲的缺口,極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最終導致鰻魚鰓病的暴發。

鰻場不同、鰻魚種類不同(指日本鰻和歐鰻),但發病鰻魚症狀基本相同:病鰻體表呈黑白相間的花斑環狀條紋,有些發病嚴重的鰻魚,胸鰭充血發紅,肛門紅腫外突,輕壓鰓蓋,有黃色膿液流出;解剖內臟,肝變白(有些與用葯有關),膽囊腫大,胃、腸內空,外壁布滿血絲,嚴重的腹腔內積滿血水;剪開鰓蓋,絕大多數病鰻鰓絲呈花白相間條紋,第二片或者第三片鰓瓣鰓絲有一大塊缺損,缺損鰓絲創傷處附著一層泥巴等臟物。刮掉臟物,剪缺損處鰓絲在顯微鏡低倍鏡下鏡檢,認真觀察即可見呈分叉樹枝狀的鰓黴菌絲附在病鰻鰓上。

另外,有些鰻場由於前期寄生蟲處理不徹底,鰓絲上也可能會有車輪蟲(體表表皮也會寄生)或者指環蟲感染。

治療方法

對於綜合性鰓病的治療,一般是先殺寄生蟲,後治鰓霉病,最後治細菌性疾病,但根據不同的鰻場鰻魚發病程度不同,在下面全部治療過程中,對某些步驟有適當取捨。

1.處理細菌

通過鏡檢或者通過用葯發生的病死鰻數量判斷確定鰓霉已不再是主要病原時,即可開始處理細菌。首先,「普樂康」(10%氟苯尼考)7g/連續葯浴2次,每次24小時;

最後,「聚維酮碘」或者其它碘類制劑連續葯浴2次,以預防病原菌二次感染。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如果鰻魚有食慾,最好堅持投餌,但是日投餌率應控制在1.0%~1.2%之間。同時拌料時添加「Vc」1.5g/kg料,「Ve」1g/kg料,「板藍根沖劑」5g/kg料。每次排污應徹底排干凈。池內病死鰻魚及時撈出。

養殖鰻魚,鰻魚發生疾病不可避免,及時正確地判斷病症、確定病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就流行的鰻魚綜合性鰓病,一些用上述方法治療的鰻場都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

2.有寄生蟲感染

剪取病鰻鰓片製成玻璃壓片,在顯微鏡低倍鏡下鏡檢,如果一個視野內有指環蟲5個以上,或者車輪蟲10個以上,就必須先處理寄生蟲。

(1)指環蟲:

用「高錳酸鉀」1.5g/m葯浴2小時~3小時;

然後大量換水(80%以上);

再用「滅蠕王」0.5g/m+「復方甲苯咪唑」1.2g/m,連續葯浴36小時以上。

如果指環蟲以幼蟲偏多,用「AEZ—滅蟲王」(無錫)0.5g/m+「的歐散」(廈門)0.6g/m連續葯浴36小時以上。

如果在發病嚴重期,鰻魚身體極度疲軟,則選用「高錳酸鉀」1.8g/m「殺蟲靈ц」(成都)3g/立方米,連續葯浴36小時以上。

在殺蟲期間,鰻魚死亡數量可能會有一些增加,但殺完蟲對後面的繼續治療非常有益。另外,平常殺指環蟲一般葯浴要72小時以上,但考慮引起鰻魚死亡的主要原因,葯浴36小時後,鏡檢指環蟲有適當減少或者得到控制,就可以進行後面的鰓霉處理。

(2)車輪蟲:

用「高錳酸鉀」1.5g/m葯浴2~3小時。

然後大量換水(80%以上);

再用「藍天使」或者「天使藍」(絡合銅)1.5g/m+「百蟲殺」(甲醛濃縮液)1.5g/m連續葯浴24小時即可。

3.處理鰓霉

首先,「食鹽」1‰+「小蘇打」1‰+「亞甲基蘭」2.5g/m連續葯浴2天,然後大量換水;

其次,「藍天使」或「天使藍」1.5g/m+「病毒凈」(單鏈季銨鹽)1.5g/m連續葯浴2天(在中間1天要換水補葯),(這兩種葯最好在晴天的早上開始使用);

最後,「安特康」(雙鏈季銨鹽)0.7g/m葯浴2~3次,每次24小時。

如果鰻魚病情恢復明顯,可以考慮「亞甲基藍」2.5g/m再用2~3天,或者用上述過程方法重新來一次。另外在鰻魚疾病治療中,有些鰻場實際上主要病原除了寄生蟲以外,就只有鰓霉,一直處理鰓霉鰻魚即可完全康復。

;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