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的艦載機有多少架

日本的艦載機有多少架

發布時間: 2022-09-26 14:31:12

『壹』 二戰前日本海軍到底有多少戰列艦,多少航母

日本聯合艦隊在開戰前擁有戰艦254艘,艦載機2199架,航母6艘,戰列艦12艘,極盛時期航母29艘,戰列艦17艘。

『貳』 二戰時期日本共造了多少艘航母

一、航母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日本有25艘航母。

分別是:鳳翔號、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龍驤號、瑞鶴號、翔鶴號、祥鳳、瑞鳳號、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沖鷹號。

二、戰列艦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共有10個級別共24艘戰列艦服役。

1、富士級戰列艦兩艘,即富士號戰列艦、八島號戰艦。

2、敷島級戰列艦四艘,即敷島號戰列艦、朝日號戰列艦、初瀨號戰列艦、三笠號戰列艦。

3、香取級戰列艦兩艘,即香取號戰列艦、鹿島號戰列艦。

4、薩摩級戰列艦兩艘,即薩摩號戰列艦、安芸號戰列艦。

5、河內級戰列艦兩艘,即河內號戰列艦、攝津號戰列艦。

6、金剛級戰列艦四艘,即金剛號戰列艦、比叡號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霧島號戰列艦。

7、扶桑級戰列艦兩艘,即扶桑號戰列艦、山城號戰列艦。

8、伊勢級戰列艦兩艘,即伊勢號戰列艦、日向號戰列艦。

9、長門級戰列艦兩艘,即長門號戰列艦、陸奧號戰列艦。

10、大和級戰列艦二艘(信濃號本為大和級三號艦,後趕工改造為航空母艦),即大和號戰列艦、武藏號戰列艦。

(2)日本的艦載機有多少架擴展閱讀: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在堅船利炮上面。

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的時候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於堅船利炮。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

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先後建造了29艘航空母艦(其中有4艘已經下水但未完工)。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軍航空兵重要性的將領的指揮下,幾乎橫掃大半個太平洋。

直到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在一連串的失誤下慘敗而歸,大批優秀的飛行員和飛機維修人員伴隨4艘第一線航空母艦命喪汪洋,從此日本國力的缺陷——物資、人力的不足——紛紛暴露出來。

雖然日本傾盡全力趕造和改裝各型航空母艦,但在美國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艦的壓迫下,不熟練的飛行員和不足額的艦載機使得日本海軍縱有航空母艦,也無法挽回頹勢。日本苦心經營了40年的聯合艦隊,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灰飛煙滅。

『叄』 日本現在艦載機有幾艘,叫什麼

1、現在日本沒有艦載固定翼戰斗機,將來向美國購買的F-35C戰斗機也是海軍陸戰隊型,而不是垂直起降的F-35B型。

2、現在的日本類似於航母的艦船有以下幾艘:
2.1 兩棲運輸艦 :大隅級兩棲運輸艦,3艘,標准8900噸,滿載1.4萬噸。

2.2直升機航母:日向級直升機航母2艘(日本分類: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標准1.3萬噸,滿載1.7萬噸。

2.3直升機航母:出雲級直升機航母2艘(日本分類:直升機驅逐艦),標准1.5萬噸,滿載2.6萬噸。

3、直升機航母艦載機
SH-60K反潛直升機
MCH-101掃雷/運輸直升機

『肆』 日本自衛隊有多少架飛機和坦克以及軍艦

根據2021年年底日本防衛省資料信息,日本自衛隊裝備情況如下:
陸上自衛隊約15萬人,有坦克1090輛,包括最新的10式坦克103輛,之前的90式坦克341輛,和正在被替換的74式坦克560輛。陸上自衛隊的各型裝甲車5500輛,自行火炮214門,拖曳火炮480門,火箭發射器99套,還擁有包括119架攻擊直升機在內的502架各式飛機,並開始擁有一支小型水陸機動團。
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5萬人,運營有800多架飛機。主力戰機有以下幾種:F-35A隱身戰機現役30架,F-15J空優戰斗機現役201架,基於F-16自產的F-2A/B現役91架。日本還擁有美製預警機18架,包括10架E-2C、3架E-2D、4架E-767空中預警機。電子戰機8架,美製加油機7架,教練機200多架。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46000人,其主要任務就是防衛日本領海、導彈攔截和反潛。海上自衛隊擁有150多艘軍艦和350架各型飛機,總噸位超過了50萬噸。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空中力量有201架固定翼飛機和145架直升機,這些飛機大部分是用於反潛作戰的。固定翼飛機中數量最多的是68架P-3C和23架P-1海上巡邏機,主要執行海上巡邏、偵察、反水面戰和反潛作戰任務,P-1海上巡邏機日本計劃購買80多架用來替換P-3C。直升機大部分都是反潛直升機包括42架SH-60J和60架SH-60K。

『伍』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的性能數據

標准排水量:29,500噸/36,500噸(改裝後) ;公試排水量:41,300噸(改裝後)
長度:261米/190米(上層飛行甲板),寬度:29米,吃水:8.1米;改裝後長度:260.67米/249.2米(飛行甲板),寬度:31.32米,吃水:8.7米
動力:19台鍋爐,蒸汽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33,000匹,4軸
最大航速31節,續航距離8200浬/16節
武備:10座20厘米口徑艦炮、6座12厘米雙聯裝高射炮、14座25毫米雙聯裝高射炮;改裝後:6座20厘米口徑艦炮、6座12厘米雙聯裝高射炮、14座25毫米三聯裝高射炮
艦載機:艦戰12、艦攻35、艦爆19、補用25,合共91架。艦戰18、艦爆18、艦攻27(1941年12月)。
艦員編制:1297人;改裝後1630人 標准排水量 28,000噸/38,200噸(改裝後);公試排水量:42,540噸(改裝後) ;滿載排水量 43,600噸(改裝後)
長度:247米/171.2米(上層飛行甲板),寬度:29.6米,吃水:8米;改裝後長度:240米/248.6米(飛行甲板),寬度:32.5米,吃水9.5米。
動力:12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輸出功率91000馬力,4軸;改裝後8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27,400匹。
航速:28節;續航距離10000浬/16節
武備:10門200毫米口徑艦炮、12門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改裝後22門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8架,合計90架。艦戰18、艦爆27、艦攻27(1941年12月)
艦員編制:1263人;改裝後1708人 標准排水量15900噸,公試排水量18800噸,滿載排水量19800噸
總長227.35米,寬21.34米,型深20.4米,吃水7.6米
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
動力裝置:8台鍋爐,4台蒸氣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2,000馬力
最高航速34.5節,續航力7680海里/18節
武備: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雙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14座
艦載機:57架(最多可達73架),戰斗機16架(含預備機4架)、攻擊機12架(含預備機3架)、轟炸機36架(含預備機9架)、偵察機9架。艦戰18架、艦爆18架、艦攻18架(1941年12月)。
編制艦員1100人 標准排水量15900噸,公試排水量20165噸,滿載排水量21900噸
總長227.35米,寬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
動力裝置: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最大航速34.3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
武備: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7座,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5座
艦載機:64架(含備用機最多可達73架)。21架戰斗機、21架俯沖轟炸機、21架攻擊機(1941年6月)
艦員編制1101人 翔鶴級可視為是蒼龍號航空母艦的擴大改進型,同型艦兩艘:翔鶴號(Shokaku)1937年12月開始建造,1941年8月竣工;瑞鶴號(Zuikaku)1938年5月開始建造,1941年9月竣工。
排水量:25675噸(基準)/29330噸(公試)/32105噸(滿載)
主尺度:257.5米(全長)/242.2米(飛行甲板長)/26米(寬)/29米(飛行甲板寬)/8.87米(吃水)
動 力:4台艦本式蒸汽輪機,8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60000馬力
航 速:34.2節續航力:9700海里/18節
防 護:舷側105毫米
火 力:8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12座三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2架(零戰18+2,97艦攻27+5,99艦爆27+5)
艦 員:1660人 日本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於1919年12月16日開工建造,1922年12月27日竣工。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中途島海戰後再次延長了飛行甲板,導致航海性能不佳無法再進行遠洋航行,其後一直充當訓練艦。也因此成為日本投降後唯一一艘完好的航空母艦。戰後用來運送日本海外僑民和戰俘,1946年9月被解體。成為日本服役時間最長的航空母艦。
標准排水量7,470噸
滿載排水量10,600噸
全長168米(1944年改裝飛行甲板180.8米)
全寬18米(1944年改裝飛行甲板22.7米)
吃水6.17米
動力口號艦政本部式重油鍋爐四具、油煤混燒式鍋爐四具
驅動蒸氣渦輪機兩具,雙軸推進
功率30,000匹
最高速度25節
續航距離8,000浬(15節)
乘員550人
艦載機(作戰、預備)15+11架 龍驤號輕型艦隊航母是日本早期建造的航空母艦,由於華盛頓條約的限制,被設計為輕型航母。1929年11月26日動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竣工;
改裝後10600噸(基準)/12513噸(公試)/13650噸(滿載)
主尺度:179.9米(全長)*20.32米(寬)(改裝後20.78米)
吃水:5.56米(改裝後7.08米)
飛行甲板:156.6米(長)/23米(寬)
動 力:4台艦本式蒸汽輪機,6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65000馬力
航 速:29節
續航力:10000海里/14節
火 力:6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改裝後4座),2座雙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炮,6座四聯裝13毫米機槍
艦載機:改裝後常用30架+備用12架(零戰18+6,97艦攻12+6)
艦 員:600人,改裝後924人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採用裝甲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1941年7月10日動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
標准排水量29,300噸,滿載排水量34,200噸
艦長260.6米,水線寬27.7米,吃水9.59米;
飛行甲板長257.5米,最大寬度30米
動力裝置:8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四槳,主機輸出功率160,000hp
最高航速33節。
載油5700噸,
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武備:10cm/65倍口徑雙聯裝高射炮6座、25mm三聯裝高射機關炮22座
對空雷達:2部
艦載機:60架(艦戰19架、艦攻36架、艦偵6架)
編制艦員:1649人 祥鳳級輕型航空母艦包括祥鳳號、瑞鳳號,它們原本分別是潛艇母艦劍崎號和高崎號,在建造時已內定為航空母艦預備艦,1940-1941年間改建為航母。
全長:205.5米
艦闊:18.14米
吃水:6.64米
水線長:201.43米
飛行甲板長:180米(瑞鳳號於1944年時延長至195米)
基本排水量:13,100噸
滿載排水量:14,200噸
動力:4部總馬力52,000匹馬力蒸汽鍋爐
最快航速:28節
航程:7800海里(18節航速)
武裝:8門八九式127毫米口徑防空高射炮+12門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瑞鳳號於1944年時增加至68門)
乘員:785人
艦載機:30架艦載機 原為潛艇母艦,1941年開始改造成航空母艦,1942年11月28日完成。
排水量 :13,360噸/16,700噸
飛行甲板長度:215.6米
航速 :26.5節
動力: 52,000馬力
續航力: 8000海里/18節
火炮: 127mm8座、25mm60座、13.2mm28座
雷達: 21型13式
標准艦載機: 31架
艦員: 989人 千歲號、千代田號原為水上飛機母艦,在1943年被改裝為輕型航母,作為航母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和萊特灣海戰。
全長:192.5米
艦闊:20.8米
吃水:7.51米
基本排水量:13,600噸
滿載排水量:15,300噸
動力:4部蒸汽鍋爐+2部柴油發動機,總馬力56,800匹馬力
最快航速:29節
航程:11,810海里(18節航速)
武裝:8門八九式127毫米口徑防空高射炮+30門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
乘員:約967人
艦載機:30架艦載機 太平洋戰爭開戰初期,日本海軍為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開始把兩艘快速郵船改裝為航空母艦,就是飛鷹級二艦:隼鷹(Junyo)和飛鷹(Hiyo)。
標准排水量 26,949噸(改裝後)
動力 127,400馬力
飛行甲板長度 812英尺
航速 最大25節
主火炮 5英寸火炮12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76座,13mm高射機槍28座
標准艦載機 53架
艦員 1224人 大鷹級原為豪華郵輪,一共有三艘:大鷹、雲鷹、沖鷹,於三菱公司長崎船廠(Mitsubishi, Nagasaki)建造,戰爭爆發後分別改裝為航母,均在戰爭期間為美軍擊沉。
標准排水量17830噸
武備單管120毫米高炮4座,雙聯25毫米炮4座(「沖鷹」:雙聯裝127毫米高炮4座,三聯裝25毫米
炮10座;「大鷹」、「雲鷹」在1944年間改裝後增加單管120毫米炮2座,三聯裝25毫米炮約4座)
總長180.24米,寬22.5米,型深23.5米,吃水8米
動力蒸汽輪機2台,主鍋爐4座,25200馬力,雙槳(140轉/分)
飛行甲板長162米,寬23.5米(「沖鷹」:長172米,寬23.7米;改造後的「大鷹」「雲鷹」:長
180米,寬23.5米)
航速21節
載機戰斗機11架(含預備機2架),攻擊機16架(含預備機2架);「沖鷹」載機30架(含預備機4
架)
續航力8500海里/節
艦員747名(「沖鷹」約850名) 原為德國豪華郵船沙恩霍斯特號,按照大鷹型的圖紙對其進行改裝,在吳市海軍船廠改裝為航母,1943年12月15日完工。
排水量 17,500噸(標准)/20,586噸(滿載)
飛行甲板長 621英尺(199米)
航速 21節
續航力 8000海里/18節
動力 26,000馬力
火炮 127mm8座、25mm30座
標准艦載機 33架
艦員 942人 在1942年徵用大阪商船公司所屬的客貨輪8,000噸級「阿根廷丸」號,將其改造成13,600噸的全通型輕型航空母艦。
排水量:13,600 噸(基準)/16,700 噸(公試)/17,500噸(滿載)
長×寬×吃水:166.55m×21.9m×8.25m飛行甲板尺寸(長×寬):160.0m×23.0m動力:艦本式重油鍋爐 4 座,艦本式蒸汽輪機 2 台,雙軸推進 52,000hp航速:23.0 節(計劃)續航力:7,000 海里/18 節火力:127 毫米雙聯裝高炮4座,25 毫米三聯裝機關炮 8 座艦載機:艦戰 18 架,艦攻 6 架艦員:587 人 雲龍級是日本海軍最後建造的快速艦隊航母,但主要設計目標是用來攻擊美國的護航艦隊而非作戰艦隊,通常和重巡洋艦隊一起使用。共建成三艘: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首艘雲龍號1942年8月1日在橫濱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
排水量 22,400噸/22,800噸
飛行甲板長216.9米,最大寬度27米,
航速 34節
動力 152,000馬力
續航力 8000海里/18節
火炮 127mm12座、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22座
雷達 21型13式
標准艦載機 60架,可搭載到70架
艦員 1595人 信濃號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原為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1940年5月4日開工,1942年建成50%時改為航母,1944年10月8日下水,1944年11月19日完工。1944年11月29日上午在第一正式出航僅僅20小時就被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標准排水量:64,800噸/72,890噸(滿載)
飛行甲板長度:266米
航速:最大27節
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火炮:主火炮5英寸16座、副炮4.7英寸12座、高炮25mm145座、13mm22座
標准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
艦員:2400人

『陸』 中途島海戰,日本究竟損失了多少艦載機多數說332架,可是4艘航空母艦上怎麼算也不可能搭載332架飛機。

1、南雲編隊的艦載機數量:注意,這是實際數量
赤城:18戰+18轟+18攻
加賀:18+20(含2備用機)+27
蒼龍:18戰+16轟+2彗星偵察機+18攻
飛龍:18+18+18
一共才227架艦載機,赤城和加賀遠遠沒有達到最大載機量,而且幾乎沒有備用機配備,一旦飛機負傷無法在艦上修復,這個機組就成為了廢人。另外4艘CV還攜帶了准備部署到中途島上的21架戰斗機。

2、加賀號在珍珠港事件之後,2月19號協同「赤城」、「蒼龍」、「飛龍」號航空母艦一同空襲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但是在任務結束後於帛琉港觸礁,被迫回國修理,因此未參加印度洋空襲。

為此,機組人員和載機沒有損耗,得以完整地參加了中途島戰役

而其他幾艦在印度洋之戰中有所損失,故不滿員

3、從日本海軍的相關記錄上看,在太平洋爆發之初,日本在航空製造和人員補充方面始終處於短板,補給小於損失,無法配齊機組,珊瑚海海戰瑞鶴和祥鶴一共才108個機組120架艦載機,而最大載機量是168,白瞎了兩鶴的噸位

『柒』 日本終於要為航母買F35B艦載機,數量卻僅有6架,為啥買這么少

之所以日本僅購買少量F35B艦載機,一方面是因為經費有限,另一方面是他們需要熟悉這款艦載機的性能。畢竟日本的准航母噸位不足,而且該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相關的使用經驗。出於謹慎起見,日本沒有大肆進行采購。

日本建造的“出雲”級准航母在經過多番改造和調試之後,理論上能夠搭載的F35B數量應該在10-16架。而且日本一口氣建造了兩艘准航母,因此6架F35B肯定是不夠用的。

一、需要等待新的撥款

改造兩艘“出雲”號的成本不小,至少在2025年之前,日本海軍都不太可能拿到大規模的撥款。所以為了熬過這3年的財政真空期,他們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開支。F35B的售價雖然是美國三款艦載機當中最低的,但也超過了一億美元。即便美國給予日本一定的折扣,憑日本軍方的財力也不可能一口氣購買太多。

你知道日本的准航母是怎麼建成的嗎?

『捌』 1922年曰本造的航母可裝多少架飛機

鳳翔號 1920年,日本海軍在淺野造船廠又開工建造了本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並於1922年12月建成服役,標准艦載機 21架(作戰、預備)15+6架。
赤城號 於1920年12月開始製造。1923年11月,由於受華盛頓條約的影響,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赤城號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艦。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載機72架(最多可載91架)。艦載機:艦戰12、艦攻35、艦爆19、補用25,合共91架。
加賀號 1920年7月19日開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2年暫停,原計劃是作為快速戰列艦,後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而改為航母。1923年後重新開工並改造為航母,1928年3月 21日服役,但沒有馬上投入使用,服役早期作為式上層建築試驗艦,載機81架(最多可達90架)。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8架,合計90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