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為什麼可以進入美國市場

日本為什麼可以進入美國市場

發布時間: 2022-09-24 11:23:24

Ⅰ 70年代日本轎車打入美國市場原因

日本車的性價比比美國車更高,
相比美國車更使用,節約了空間和金錢
日本車生產成本低,性能僅僅略次於美國車,但是價格卻遠遠低於美國車。
日本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性價比。
日本產品性價比最高,德國產品最耐用~這是在很多國家都承認的口碑。

Ⅱ 為什麼美國可以放心的讓日本擁有,甚至可以超越美國自身的企業存在,

因為日本根本不可能真正超越美國,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真正的科技優勢,是來源於軍事技術和軍事工業。而日本和德國,在這個領域被人家給閹割了,所以無法徹底超越美國這方面的優勢,以及通過軍工技術,轉移到民用的科技優勢,民用技術你賣的再好又怎麼樣,還不是一樣給美國剪羊毛。
因為很簡單,高端的技術沒有市場,自然就沒有需求。以追逐利潤為主要目標的民用企業,自然就沒有意願去投巨資開發。
可是一旦這個技術,是因為國防和國家安全的要求,那麼算賬的方法就不一樣,自然資金投入研發就不是問題。這也是中國的兩彈一星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
美國最近幾十年的民用科技,比如說互聯網和GPS等等,都是軍事用途而研發成功,最終轉移到民用領域。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年的蘇聯雖然有軍事需求而產生的尖端的軍事技術,但卻沒有一個成熟的市場,來帶動民用技術的轉移。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也有同樣的問題。
但是今天的中國,既有了逐漸成熟的市場,又有軍事發展的需求,那麼通過軍事技術上對美國的追趕,比如說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自然可以帶動向民用方面的轉移。那麼這樣的競爭下,如果中國仍然保持成本優勢,而逐漸發展的巨大市場,通過人口的規模,又把研發費用給分攤下來,那麼未來的創新競爭,美國不一定可以佔有大家認為的巨大優勢。

Ⅲ 日本電視機成功搶佔美國市場的原因

  1. 美國著意更高端的市場,因而讓出了電視機市場,所以日本電視機成功了搶佔美國市場。

  2. 美國深深知道先富帶動後富,勇於開拓,共同富裕的道理,集中力量辦大事,積極開拓高科技領域,同時讓出了電視機市場,所以日本電視機成功了搶佔美國市場,讓日本人民也富起來了!

Ⅳ 請問高手,日本哪一年對美國開放了金融市場

對美國開放金融市場這一個時間應該很難確定...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實行對外開放型經濟包括其金融市場,只不過在日本二戰重建之後,日本企業所採用的銀行控股模式很難被美國的融資成本介入。因此,如果以這個角度作為日本向美國開放金融市場的條件來看,可以關註:美國在1990年強烈批評日本股市由來已久的封閉交易和企業集團內部或同一行業內各企業相互持股的做法,要求日本企業改變相互持股的做法,並向日本提出具體要求:(1)將日本的銀行持股標准由5%降低到2%;(2)取消綜合商社不得持有製造業企業股份的限制;(3)強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這其實是美國強制型剝離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真正闖入日本金融大門的時刻,但這不久之後日本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但是如果樓主想對現行中國經濟進行比對的話,建議您從1980~1985年,日本對外凈資產已達到1298億美元,使其替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這一時段開始,一直往後觀察。其實日本在1980至1987年前後這段時間內的經濟局勢與現在中國經濟膨脹時期的外征都十分現象。

因為我自己前不久做的課題就是有關這一方面的,如果您覺得我的闡述有一定道理並且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找我聊!我也想多學點這方面的知識!~~(*^__^*)

Ⅳ 日本進入美國市場的策略

首先,中國資源豐富,生產的原材料不缺乏,同時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價格相對於日本還是較低。最重要的是我國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本國生產,本國銷售。對於日本而言,省了進出口的中間環節。何樂而不為呢!

Ⅵ 日本進入美國市場的策略

簡單說就是靠車省油 性價比高進美國的 畢竟美國還有很多窮人 移民什麼的

Ⅶ 為啥日本可以成為美國的盟國,

日本二戰後只能依靠美國,美國也可以利用日本插手東南亞,互相利用。日本與美國在1950年,即戰爭結束5年後才簽定美日同盟條約,確定日本的非軍事化的,但是日本已經開始步入恢復的進程,加上蘇聯和美國的意見有分歧,蘇聯企圖控制日本,所以反對日本的非軍事化。日本完全可以趁亂拒絕非軍事化,但是日本卻接受了這個提議,可見日本本身也沒有意願發展軍事,更不要說擴軍,至少當時是這樣。

日本受制於美國,在另一個方面看,日本可以依靠美國這個「擋箭牌」專心發展經濟,日本現在的地位就是靠這個「閹割」的手法達到的。日本打破限制,不但喪失了美國的保護,還會引起中國、韓國、朝鮮的警戒,另外,它的經濟夥伴也會因此消失,哪個有利哪個有弊,自然不言而明。

但是這樣的「閹割」對於日本人來將也是一個痛,日本一直希望重新得到發展軍隊的權力來實現「國家正常化」,從小泉開始這個舉措就更為明顯。但是,就像上面說的,日本假如過分擴軍,那是弊大於利的,日本本身也明白這一點。日本和美國進行了多次的農貿問題會談,名為農貿問題,實際上也牽涉到了軍事化的問題,就是「你敢軍事化,我就敢經濟制裁你」。日本在美國的多次警告下,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結果了。

上面的僅僅是結構性的分析,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這里就不詳細說了,反正我可以斷定,日本是不敢發展軍事的,否則日本自己就因為失去了貿易夥伴先掛了。

Ⅷ 日本為什麼會加入西方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被美國託管,當然原本應該像德國一樣,還有其他國家來託管日本,大家相當於把日本瓜分了一樣,但是民國政府無暇他顧,最終日本由美國全權託管,日本不可避免的與西方鏈接在了一起,另外就沖著日本對亞洲國家做的這些事情,還拒不道歉,顯然日本也不可能融入亞洲國家中,。

Ⅸ 有人說日本的經濟,科技,工業依賴於美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誰占據了美國市場,誰就是占據了世界市場。日本商品要佔據世界市場,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佔領美國市場。70年代開始日本企業就積極進攻美國市場,到了80年代末,日本已經控制了美國市場,當時美國人說,二戰日本沒有戰勝美國,現在日本以和平手段戰勝了美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田,雅馬哈,川崎,鈴木四大摩托車巨頭擊垮了歐美傳統摩托車企業。日本依賴的是美國的消費市場。日本是商家,美國是買家。日本賺美國的錢。

科技方面,日本到不是完全依賴美國,日本積極與各國合作,日本人最擅長就是改良別人的發明,變成自己的技術。比如馬自達獨門技術「轉子發動機」。世界唯一的不是氣缸的汽車發動機。轉子發動機是德國人發明的但技術不成熟不實用,但日本買下來後,馬自達潛心研發改良,世界獨一家。現在轉子發動機技術最成熟的就是日本。這只是個例子,說明日本對科技方面是博採眾長的,不完全依賴美國。

工業方面,原材料產地基本被美國控制,比如中東的石油,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加拿大的木材,東南亞的橡膠等等都是在美國的勢力控制中。所以在原材料產地上,日本需要美國給他開綠燈。保護其海上生命線。二戰日本打美國最主要的動機就是美國對日本經濟封鎖,石油禁運。日本依賴美國勢力范圍下的資源。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