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在建鐵路有多少條

日本在建鐵路有多少條

發布時間: 2022-09-23 01:52:52

❶ 日本在中國建的鐵路有哪些

解放前東北的鐵路大部分是日本人修的.

❷ 日本東京有多少條地鐵線路

東京地下鐵(日文:とうきょうちかてつ,羅馬拼音:Tōkyō Chikatetsu)可以泛指由兩個單位共同營運的東京都會區地下鐵系統,包含:
東京地下鐵股份有限公司(東京地下鉄株式會社)所經營的東京地下鐵路線(東京メトロ線/東京Metro線)。
東京都交通局所經營的都營地下鐵路線(都営線)。
系統概況
東京是全亞洲與日本最早有地下鐵路線開通的城市(1927年12月,今東京Metro銀座線「上野站~淺草站」段通車)。目前共有12條路線(不包括區間營運的東京Metro有樂町新線—興建中13號線的一部分),214個車站,路線總長(不含與私營鐵路直通運轉的路段)292.2公里,每日平均運量將近800萬人次,發達程度居世界前五名。每條路線都與環狀運行的JR(Japan Railway)山手線上車站交會,其中包括幾個JR、私營鐵路與地下鐵路線共同匯集的大型轉運站(像是池袋、新宿與澀谷)。許多路線並與部份JR線及其他私營鐵路線相互直通運轉,整體服務范圍涵蓋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與千葉縣。
以下介紹東京地下鐵公司,及其所經營的東京Metro線。關於都營地下鐵的介紹,請參見都營地下鐵條目。
簡介
東京地下鐵公司的前身為1941年依「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法」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又稱為營團地下鐵;經營的路線通稱為營團線)。在此之前,原本是由最早開業的「東京地下鐵道」與後來開業的「東京高速鐵道」兩間公司,各自興建並經營兩段地下鐵路線區間。之後政府出面整合,先是讓雙方的路線相互直通運轉,最終藉由收購股份的方式,將兩間公司合並,並協同當時的東京市,以及其他私鐵業者共同投資,組成特殊交通法人—「營團」。
戰後,新組成的東京都政府有意廢止營團,將地下鐵全面收歸都營。但當時的運輸省(今國土交通省)認為:營團地下鐵為國家出資,具有高度公共性的事業體,且為戰後復興所需,因此應予存續。2004年4月1日,為因應行政組織改革而正式公司化(由政府與東京都共同出資)並改為今名(經營的路線也隨之改稱),並以2007年達成完全民營化為目標。目前共經營8條路線,還有1條興建中的路線(13號線)。
路線
G 銀座線 澀谷站~淺草站
M 丸之內線 荻窪站~池袋站 m 支線 方南町站~中野坂上站
H 日比谷線 中目黑站~北千住站
T 東西線 中野站~西船橋站
C 千代田線 代代木上原站~綾瀨站 綾瀨站~北綾瀨站
Y 有樂町線 和光市站~新木場站
Z 半藏門線 澀谷站~押上站
N 南北線 目黑站~赤羽岩淵站
Y有樂町新線 小竹向原站~池袋站
13號線 池袋站~澀谷站(興建中)

~~期待滿意啊~~

❸ 日本新干線都包括哪些

日本的高速鐵路網啟用後,旅客可在較短的時間里順利到達任何一地。日本高速鐵路干線包括東海道新干線、山陽新干線、東北新干線和上越新干線。東海道新干線起自東京,止於大阪,於1964年10月1日建成,全長515.4千米,行車最高時速210千米,是世界上第一條行車時速超過200千米的高速鐵路;山陽新干線起自新大阪,止於博多,建成於1975年3月10日,全長553.7千米,行車最高時速210千米;東北新干線起自大宮,止於盛岡,建成於1982年6月23日,全長470千米,行車最高時速260千米;上越新干線建成於19822年11月25日,全長270千米,行車最高時速260千米。這4條新干線雖耗資巨大,修築艱難,但建成通車後獲得的經濟效益亦十分可觀,由東海道新干線通車後,東京到大阪只需3小時20分鍾,比通車前縮短了3小時10分鍾。

❹ 日本人在東北修建過牡丹江到敦化的鐵路線嗎

日本人在東北修建牡丹江到敦化的頭鐵路線,我不知道。那個修沒修過,但是我光知道日本人在東北修建的獲現可是很多。東三省的鐵路線基本都是日本修的,這可建國那陣兒。後來現在主演的就是有由於老化,就國內游有自己修了一些東北的皮膚線。

❺ 日本所有新干線

東海道新干線——

起:東京站

終:新大阪站

全長:515公里

車站:17個(含起終點站,下同)

所有者: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簡稱JR東海,下同)

運營者:JR東海

現役主力車型:N700系高速列車,少量500系、700系高速列車

曾用車型:0系、100系、300系

列車名稱:「希望」號、「光」號、「回聲」號。

Gala湯澤線全長僅1.8公里,為新干線站距最小區間,該線雖是上越新干線的一條支線,法律上卻被劃入屬於「在來線」的上越線(圖中上越新干線右側並行的鐵路線)

簡介:Gala湯澤線原本是上越新干線在越後湯澤站以北出岔通往保線作業基地(即線路維修工區)的一條支線,與上越新干線一並開通,從越後湯澤站到Gala湯澤站全長僅1.8公里,是新干線站距最小的區間。由於附近是Gala湯澤滑雪場,為吸引冬季前來滑雪的遊客而在1990年利用該線開通了季節性客運,在冬季開行來往東京站和Gala湯澤站的列車。該線里程極短,列車幾乎剛一出站就要准備進站,速度自然快不起來,因而雖然車輛、技術規格上與上越新干線無異,但在法律上卻被劃分為「在來線」進行管理、線籍屬於與上越新干線並行的既有的上越線。

基本計劃線:在《全國新干線鐵道整備法》出台之後,日本政府先後於1971年、1972年和1973年三次公布新干線整備計劃,這些計劃線路中有部分在多年後通車,如東北新干線、北陸新干線等,有部分後來未建成,如成田新干線。還有部分計劃線路由於地處偏遠,隨著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政府對新建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已力不從心;國鐵因負債累累而分割民營化以後,JR也對新建收益堪憂的新線路持審慎態度;加之日本鄉村地區人口外流和高齡少子化導致客流前景更不容樂觀,除了作為東海道新干線替代和新技術驗證的中央新干線在JR東海的推進下尚在興建,其餘線路在規劃出台幾十年後也依然停留在紙面上,未形成具體方案,未來真正開工的希望就更是微乎其微。有部分線路目前沿線政府和民眾仍在試圖爭取,但囿於財力問題基本上放棄按標准規格新干線建設,大多在爭取按迷你新干線規格興建、效仿九州新干線新八代模式或等待未來可變軌距列車實用化等成本較低的方案。

處於暫停狀態、有計劃沒變化的1973年公布的「基本計劃線」一覽(幾十年過去,這些線路的前景大多越來越渺茫,四國地區更是至今也沒有一條新干線)——

北海道南回新干線,羽越新干線,奧羽新干線,北陸·中京新干線,山陰新干線,中國橫斷新干線(這里「中國」指日本的中國地區),四國新干線(其中既有的瀨戶大橋線已預留了未來兼容新干線的條件),四國橫斷新干線,東九州新干線,九州橫斷新干線。

❻ 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建設鐵路里程

東北現在好多地方用的都是日本人修的鐵路
尤其像吉林這種沒有資源的 地方
國家跟本不管
如果沒有那些鐵路
吉林的山村只會更貧窮
雖然現在也不怎麼樣

有句老話不是說要想富 先修路么
交通不發達
經濟肯定搞不上去

❼ 日本的新干線是什麼時候建設的,共用了幾年建成,為什麼會取名為新干線

「新干線是什麼時候開始建設的」,答:1959年,這一年第一條新干線——東京至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破土動工,是為日本新干線建設的起點。
(按:二戰時期日本鐵道省內部有一個「東海道新干線鐵道」計劃,也是設想由東京到下關建設一條高標准、高速度的准軌新線,和戰後的東海道·山陽新干線幾乎如出一轍。不過由於日本很快就深陷侵略戰爭泥潭最終戰敗投降,這一計劃只推進到勘測、征地和部分先期施工階段就不了了之了,而且以當時日本鐵路的技術水平也令人懷疑是否真的能實現200km/h的設計目標速度,為了與戰後真正得到實現的新干線區別開來,後來文獻中多用當時媒體報道的名稱,將該計劃稱為「彈丸列車計劃」)
「共用了幾年建成」,答:東海道新干線於1964年建成通車,工期5年,是為第一條投入運營的新干線,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其他的新干線在以後陸續建成通車,但受到各種原因影響工期大多十分漫長,直至今日,仍有部分線路在建設中。日本規劃的新干線網路十分龐大,不過由於泡沫經濟破滅、邊遠地區人口外流等因素,有些規劃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了。
(東海道新干線能夠短時間迅速完成的原因可能在於:建設標准較低、很多指標一切從簡,工程難度較小;當時日本剛剛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困擾後來的新干線的用地問題、環保問題在當時還不突出;日本國有鐵道當時經營狀況尚好,又得到政府鼎力支持,不像後來陷入經營赤字無法自拔,等等)
「為什麼會取名為新干線」,答:日本既有的鐵路網因為歷史問題多採用1067mm窄軌,隨著時代發展,運力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特別是其中最繁忙的東京到大阪的東海道本線(「本線」意即「干線」)更是不堪重負,因此才有了新建一條鐵路來給既有的東海道本線分流的計劃。為了徹底解決運能不足問題,這條高標准、高速度的新線採用1435mm國際標准軌,與既有的1067mm窄軌大不相同,故而當時日本國有鐵道稱之為「東海道新干線鐵道」以顯示其與東海道本線的區別,後來被簡稱為「新干線」,並逐漸成為日本高速鐵路的專有名詞。

❽ 日本佔領東北三省後修建的鐵路有哪些

吉長鐵路
吉長鐵路自頭道溝至吉林省永吉(今吉林),長127公里。1910年6月開工,1912年10月竣工。

四洮鐵路
四洮鐵路自四平街(今四平)至洮南(今洮安),長312公里。1917年4月開工,1923年10月竣工。此外,1921年建成鄭家屯至通遼長114公里的支線。

洮昂鐵路
洮昂鐵路自洮南至昂昂溪附近的三間房,長220公里。1925年5月開工,1926年7月竣工。

吉敦鐵路
吉敦鐵路自吉林至敦化,長210公里。1926年6月開工,1928年10月竣工。

天圖鐵路
天圖鐵路自吉林至天寶山附近的老頭溝至圖們江邊的地坊(開山屯),長101公里。1921年10月開工,1924年竣工。這條鐵路為窄軌輕便鐵路,與朝鮮鐵路上三峰站隔江相望。該路於1933年拆除。

❾ 日本建造的鐵路分布於哪裡

正太鐵路東起石家莊正定,西止太原,全長240多公里,橫越太行山脈,經過娘子關天險,是連接山西、河北兩省,溝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聯結平漢、同蒲兩條鐵路線的重要交通命脈。日軍施行「囚籠政策」,採用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方法,企圖通過這種方式把華北抗日根據地分割成塊,在軍事上實行分區「掃盪」,在政治上加強發展偽組織的「統治」作用,在經濟上對抗日根據地加以嚴密封鎖,隔絕各抗日根據地之間的糧食運輸,還企圖把晉察冀的糧食運往日本,緩和日本國內的糧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