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現在的槍械有哪些

日本現在的槍械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22 11:29:31

① 日本 現在使用什麼步槍,性能如何

日本目前裝備5.56×45mm NATO89式自動步槍。

越戰結束後,東西方國家都紛紛研製和裝備小口徑自動步槍作為步兵的制式武器。小口徑自動步槍有重量輕、長度短、單兵攜彈量大的優點。日本也順應了這個潮流,再次從與美國這個盟友的彈葯共用這一點出發,決定研製一種與美軍通用彈葯且可以共用彈匣的新一代步槍,以取代服役時間超過二十多年的64式步槍。
日本防衛廳把研製工作交給了豐和工業,這不僅僅是因為豐和工業是64式自動步槍的生產商,更因為當時豐和工業已經在授權生產阿瑪萊特AR-18步槍的商業型AR-180,對於小口徑步槍的製造已經有一定的經驗。
研製工作從1974年開始,先是從「未來戰斗的小口徑步槍的設想」為主題進行論證研究,然後在1978年完成了第一號試作槍(樣槍),稱之為HR-10(HR是「豐和步槍」Howa Rifle的縮寫)。雖然最初的研究以AR-18為基礎進行的,但由於出現了技術性的問題而要重新設計。但HR-10的長度、重量以及點射機構的設計基本上都在後來的89式上得到繼承。
在1980年,豐和工業開發了輕量化的HR-10,命名為HR-11。從1981年起,豐和工業正式開始了89式步槍的研製,以HR-10和HR-11為原型,試做了「技術研究本部試作銃(研試銃)標准型」和「同試作銃軽量型」這兩種樣槍。這兩種槍樣槍從1982年到1983年由防衛庁進行了多次試驗,以這些結果為基準進行改進之後,在1985年又研製了HR-12和HR-13等樣槍。在此期間,為了確定小口徑步槍是否適合裝備部隊,甚至在日本自衛隊中實驗性地裝備了極少量的AR-18進行野戰測試收集數據。
最終試作型的HR-15在1986年完成,並在部隊中進行了試裝備。根據試裝備中反映的問題又改進出HR-16(HR1604),並通過了沙塵、寒冷地帶以及耐久性等等測試。在1989年,HR-16的各項測試合格,正式定型為「89式5.56mm小銃」並開始裝備部隊。而彈葯也幾乎是同時研製的(實際上就是仿SS109),也同時命名為「89式5.56mm普通弾」。豐和公司在研製89式步槍過程中,還取得了13項新專利。
目前89式步槍主要裝備日本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另外SAT特警隊也有使用。
89式步槍主要有兩種型號:一種採用固定式塑料槍托;另一種採用折疊式鋼管槍托和塑料托底板,通常稱之為89式傘兵型,也有資料中稱其為89-F。折疊槍托型最初是為了裝備第一空挺團,以及作為射孔槍裝備給搭乘當時正在研製的89式步兵戰車的普通科(步兵科)士兵,也為了考慮替換裝備於61式坦克和74式坦克車組成員的M3A1沖鋒槍而研製的,在成為制式武器後也裝備了90式坦克的車組成員。不過總體而言,生產和裝備數量都比較少。裝備部隊的大多是固定槍托型。
作為日本未來步兵項目的發展計劃之一,以89式步槍為基礎的改進型也在研製中。目前已經發現的樣槍帶有整體式導軌的護木和伸縮式槍托這些特徵。
與64式步槍相比,89式步槍的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後坐力低,容易操控,這是因為使用小口徑彈葯和高效制退器的緣故,而且小口徑彈葯也使單兵負荷數大大增加。此外,該槍零部件大量採用沖壓鋼和失蠟精密鑄造法、以及樹脂零件來減輕重量,因此比64式步槍輕得多。全槍長度也比64式要短,槍托、握把、護木等部件形狀則是以適合日本人的平均體格為標准設計出來的,所以人機工效也更好。結構也相對簡單,零件總數100個,比起150個的64要來的少。
89式步槍採用短行程活塞導氣式自動原理,活塞筒內有一個比較長的氣體膨脹室,活塞前部直徑小,後部直徑大,位於活塞筒中央。當火葯氣體進入活塞筒後,在膨脹室膨脹,推動活塞帶動槍機框運動。氣體調節器參照比利時FNC的設計,當長時間射擊而又沒有及時維護,導氣孔內積碳太多多,可調大氣體調節器鈕,增加導氣量,使槍機自動循環正常。發射槍榴彈時,須關閉導氣孔。
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槍機的設計基本參考AR-18,機頭上有7個閉鎖突筍,閉鎖在槍管節套中。有兩根槍機復進簧。機匣用鋼板沖壓而成,鋼制拉機柄安裝在槍機上,分解步槍時需要先把拉機柄拆卸出來才可以倒出槍機。
快慢機柄位於下接收器的右側,按順序有4個檔:標記「ア」為保險,「レ」為全自動,「3」為3發點射,「タ」為半自動,有意思的是「アタレ」合起來也可作「當たれ」或「中れ」(擊中、命中)的解釋,這算是討個吉利吧。其實在HR-15之前的槍機的快慢機是在機匣左側的,可以用右手拇指操作,但在HR-15樣槍之後卻不知道什麼原因而被移到機匣右側(有一說法是早期樣槍在部隊試驗中,在持槍匍匐前進時會不慎觸到快慢機)。在派駐伊拉克的自衛隊那裡發現有左、右側都有快慢機柄的89式,可能是應部隊要求改進的。
另外,89式的3發點射機構是一個獨立的部件,位於單/連發擊發機構的後面。
拋殼口防塵蓋比起64式有所創新,可前後移動,不射擊時向前推上,射擊時在槍機拉柄後退過程中向後推開。
機械瞄準具由方柱形準星和覘孔式照門構成。柱狀準星可作上下調整,調節方法和M16的相近。照門左右兩側有兩個旋鈕,左側用於上下調整,右側用於左右調整。旋轉左側的上下調整旋鈕,將照門上升到最高位置之後繼續旋轉就可以讓照門返回最低位置。另外,在握把中貯存著塗上夜間射擊用熒光塗料的夜間瞄具,必要的時候可以與原先的準星及照門替換使用。
由於重視利用防禦工事等掩體進行穩定射擊和提高連發射擊時的命中率,89式和64式一樣標配了兩腳架。但與64式的兩腳架不同,89式的兩腳架只是通過彈簧鎖扣夾在槍管的刺刀座後面,很容易拆卸。為了使腳架折疊後貼著護木的狀態不妨礙槍的握持,腳架上沒有什麼突起,支柱部分也加工出平緩的弧度。不過有的部隊例如中央快速反應連隊(中央即応連隊)或是一些參加典禮時的部隊,會把兩腳架拆下來。
護木由左右兩塊組成,拔出護木前方的銷子可以進行分解。金屬護木的後半截外麵包裹上塑料以改善手感。在護木上除開有散熱口以外,還保留了一定空隙以防止內部的熱量直接傳到護木的金屬部分上來。
不論是固定式槍托還是折疊式槍托,在槍托上部的貼腮部位與64式一樣有一塊向內凹陷的左右非對稱的形狀,這樣可以使射手的右眼視線靠近槍的中心進行瞄準。兩種槍托的托底板都是橡膠製成的,在保護槍的同時也起到防滑與防止磕碰出聲的效果。
固定式塑料槍托內有一個貯存維護工具的空間。
折疊槍托通過按下在槍托連接處的按鈕來打開開關進行折疊,折疊方向在左側,折疊後不影響機匣右側的快慢機的操作。槍托鉸鏈部位有自補償鎖扣,即使長時間使用產生磨損也不會使得槍托與機匣的連接變得松動。早期的折疊槍托只在骨架式槍托框架內靠近肩托的位置有一個背帶環,而後期型則在槍托右側基部增設了一個背帶環。
89式步槍彈是仿製的5.56×45mm SS109/M855彈,這是為了在必要情況下可以與駐扎在日本的美軍共用彈葯。根據舊防衛廳的制式綱要《89式5.56mm普通彈(B) C1102B》記載,自平成5年(1994)年起使用的89式5.56毫米普通彈的數據為「彈頭重量4g,發射葯量1.6g,全重12g,彈頭由鋼芯、鉛芯及被甲組成」,這些均為SS109彈的規格。因為89式步槍彈是在日本生產的,所以彈標不是北約的圓環,而是日本自衛隊的櫻花。
彈匣有30發與20發兩種。30發彈匣供普通科(步兵)、施設科(戰斗工兵)使用,20發彈匣供特科(炮兵)、機甲科(裝甲兵)使用。通常,陸自隊員攜帶6個彈匣。彈匣袋有裝2個彈匣和裝1個彈匣兩種(分別對應20發彈匣與30發彈匣),每種彈匣袋各兩個,掛在武裝帶或者戰斗防彈背心2型上攜行。如果使用的是戰斗防彈背心(1型),則可以裝在防彈背心上的6個30發彈匣的彈匣袋裡。
89式的彈匣介面是與M16系列通用的北約4179標准,所以89式步槍可以通用M16系列的彈匣。但實際上89式步槍的彈匣是專用的,如果使用了M16的彈匣,空倉掛機不會起作用。而且這個彈匣通用的設計其實是單向的,即89式可以直接使用M16彈匣,但M16則不能使用89式的彈匣。另外89式彈匣的兩側有開孔,用於觀察剩餘彈葯,但該設計被認為讓沙塵和其他異物更容易進入彈匣內而導致出現供彈故障。另外,89式的彈匣插槽深度、寬度和形狀都不同於M16的彈匣插槽,一些自衛隊員在城市戰訓練中認為89式更換彈匣不如M16那般順暢。
槍口處安裝有消焰制退器,同時也是槍榴彈發射器。消焰制退器內部與M16的消焰器有同樣的錐度,裡面刻有用來固定空包彈助退器的螺紋。
89式步槍沒有和當時流行的那樣配備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但配備06型槍榴彈,該槍榴彈也可用於64式步槍。
89式的多功能刺刀於1989年隨89式步槍列裝而開發,並於同年列裝。該刺刀比64式刺刀要短,全長為27cm。刺刀環和卡筍的設計是與美軍的M9刺刀通用。刀身為單刃結構,刀背上有用於切斷金屬的鋸刃,刀鞘前端的銷插入刺刀上的剪線孔後可以組合為鋼絲鉗使用。刀鞘底部也有開瓶器、開罐器。
早期列裝的89式上刻有「89式5.56mm小銃」(89式5.56mm步槍)的字樣,自2000年起服役的89式上刻有的銘文則是「89R」。
由於89式的設計更簡單,部件也較少,生產工藝也更容易,所以89式步槍比64式步槍生產速度更快,生產成本也更低。但即使如此,89式步槍的生產成本仍然偏高。對於價格高的原因,有許多猜測,有人認為是89式的生產工藝精湛,不過有在自衛隊開放日上接觸過實物的人反對這一講法(如果拆開來看,雖然外表粗糙,但內部零件還是很精緻的),有人認為是因為日本工人的工資福利較高,我覺得這個原因可能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個人更贊成另一種說法,就是產量低而拉高了單價。
根據英文WIKI上的資料,在1989年時89式步槍的單價是64式步槍的一半還要少(後者為87萬日元),通過合同倒推出采購單價為347,000日元,到了2005年又降低至338,800日元,在平成20年(2009年)則約為28萬日元。
由於日本政府的武器出口禁令,生產的武器僅能供自衛隊與海上保安廳、警察使用,所以89式步槍從來沒有出口。而且每年度的生產要通過會計科的采購進行,逐批采購逐批生產,每次生產的數量都不大。而日文WIKI上列出了89式每年的采購數量,可以看出前十多年每年只有3,000支左右的裝備速度,在平成17年度(2006年)裝備了7,084支,平成18年度有6,064支,平成19年度有 6,424支裝備部隊。而在平成20年度(2009年)為了完成全體作戰基本部隊的配備而一次采購了20,005支(受此影響21年度的采購數為0)。平成22年度預算中計劃采購10,012支,到平成24年(2013年)為止共計采購120,031支。
從價格和每年的采購數量就可以看出來,批次數量大的就便宜。而再加要分攤研發成本,生產數量多時,就分攤得少一些,而生產數量如此少,自然就會分攤得比較多。因此就導致89式步槍成本奇高的現象。
從陸上自衛隊的定員情況來看,常備自衛官約15萬人(實員約14萬人),即應預備自衛官約8,500人,預備自衛官46,000人,預備自衛官補4,600人(非戰斗員但接受過步槍使用訓練),比較之下89式僅采購了10萬多支,不能算是全面裝備。所以從1989年列裝開始直到2012年的現在還在繼續生產。
64式步槍生產了超過23萬支,槍管壽命還很長,也捨不得一次性全部更新。不過到2000年為止在日本基本就只見得到89式了,現在在陸上自衛隊的普通科與戰斗部隊已經全面換下了64式步槍,目前後方支援部隊與非戰斗職種中的更新換代還在進行中。在海上自衛隊也只有特別警備隊還保有64式,而89式在航空自衛隊的一般部隊中的配備還沒開始。
除了自衛隊以外,海上保安廳的特殊警備隊(SST)與特別警備隊(SBU)、警察的特殊部隊(SAT)也配備有折疊槍托式的89式步槍。在自衛隊一般使用彈殼收集袋等裝備回收實彈與空包彈的彈殼,不過在海上保安廳的公開訓練中則大多不回收彈殼。
89式步槍並沒有太多的配件,有一些自衛隊員會自己購買其他不同於制式的槍背帶,還有一些特種部隊自己花錢加裝激光指示器或戰術燈。近年來還看到一些官方的改進,例如在2004年發現有89式步槍的機匣頂部增加了瞄準鏡導軌,用於安裝紅點鏡。在駐伊拉克的自衛隊手中的89式步槍,也發現有在護木上安裝25mm的韋弗式導軌,後來這個裝備范圍擴大到日本國內。
一般資料認為該槍精度和64式相當,而根據舊防衛廳的制式綱要《89式5.56mm小銃 B1102》,89式步槍使用89式5.56毫米普通彈是的命中精度為以下標准:
距目標300米距離上,單發:水平及垂直標准偏差小於19厘米;連發:6發連射需集中在高2米、寬2米的范圍內。
測試中,對垂直於地面的靶板射出的子彈,散布在水平平均誤差、垂直平均誤差的8倍的區域里。89式步槍的水平與垂直平均誤差基本相等,在300米上約為13cm。也就是說,300米距離上發射的全部子彈都打在了寬高各為1米的范圍內。
在散布區域的中心部分,水平、垂直各為平均誤差的2倍的區域里,各自集中了全部射彈的50%。因此這兩個區域也就是所謂水平半數命中域、垂直半數命中域。兩塊區域重疊的部分,大約包含有全部射彈的25%。對89式步槍來說,300米距離上,全部射彈的25%能打進這個寬、高各為26cm的區域里。
據changh21從當地軍事論壇上看到一些自衛隊員發的牢騷貼,發現89式步槍被人罵的最多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快慢機柄的操作。由於旋轉角度太大,單、連切換極其花時間,而且手指還經常夠不到。雖然在伊拉克被改成了左右兩邊,但還是認為問題沒有得到根治。
另一個招人恨的地方就是可靠性,雖然是採用導氣活塞式設計,但89式的可靠性不像想像中的高,事實上故障率不低。據陸軍士兵反應,89式經常出現卡殼問題,他們和海軍聯合軍演的時候,打了很多次M16/M4,對比89式後的得出結論是:「前兩者明顯比89好用,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他們相當優秀」。對於89式則是:「想打的時候打不了,這是最大的缺點,讓人很失望。」(中文WIKI上提到擊針易出問題,故障率高達83.77%,但日文WIKI沒有此類數據,我估計故障率高是肯定的,但如果真是打10槍就有8槍出問題的話,那這槍就根本無法裝備部隊了。)
changh21還提到一個缺點,就是89式的扳機感極差,導致槍本身的精度的優勢發揮不出來。據士兵反應,一個槍法好的人,100米可以用M16打進5cm左右的圓,但是89式只能做到7cm左右。
插彈匣的手感也不好,彈匣不容易勾掛住,由於這個原因,還會出現打著打著彈匣掉下來的情況,所以裝好彈匣後還得檢查是否插好了,浪費時間。另外也有士兵反映拉機柄很不好操作。
不過這些發牢騷的自衛隊員都認為89式的3發點射機構比美國的好,89式的3發點射是一扣就是3發,不像M16A2那樣前一次點射松開扳機太快而不能打完,後一次點射扣扳機後只能把前一次剩下的補足。不過總體而言,缺點大於優點,這些自衛隊員認為89式不適合拿來上戰場。
根據飯柴智亮上尉(日裔,原美國陸軍軍人,2008年因為向日本走私60個EOTech 553全息瞄準鏡及其它配件而被起訴並被判處一年零一日徒刑,刑滿後不名譽退役)的證詞,陸上自衛隊的特種部隊特殊戰斗群採用的並非89式,而是M4卡賓槍。日本於2007年與2008年進口了M4卡賓槍以及配套的消音器和榴彈發射器。雖然日本自衛隊裝備的M4卡賓槍還沒有公開的照片或視頻證據,然而美國的外國軍事援助計劃(FMS)的采購項目都是公開的,雖然具體數目不詳,但我個人推測可能有一百多支或數百支。這個推測根據是這樣的:

2007年5月,TACOM(坦克及機動車輛司令部)采購了1,635支M4和95支M4A1,但供應對象包括美國陸軍、美國空軍、葉門和日本。在2008年1月,TACOM又采購了674支M4A1供應哥倫比亞、印度和日本。

在2007年7月,TACOM采購了53支M203A2供應給日本;2008年2月和5月各采購了41支QDSS-NT消聲器給日本,5月同時還采購了55具M203A2,但分別供應給美國空軍、巴拿馬和日本。
雖然不清楚在前後兩次采購中一共有多少支M4和M4A1(或者只有M4A1)是屬於日本的,但配套的消聲器共有82支,而M203A2則不少於53具但肯定不足100具,後者應該不會配給所有的卡賓槍,所以估計日本應該有數百支M4/M4A1卡賓槍,但數量應該不會過千——如此只擁有M4A1則數量更少。考慮到年份,推測這些卡賓槍應該是平頂機匣及安裝RAS導軌護木的柯爾特RO979(M4)或RO977(M4A1)。飯柴智亮的證詞也沒說明具體的型號。
除了M4外,根據公開資料確認,海上自衛隊2011年1月的采購計劃里有HK416卡賓槍,但具體型號、數量和配備部隊不詳。

② 日本現在部隊的制式槍是什麼

日本現役的是 89式5.56mm突擊步槍

性能參數: ‍ 口徑----5.56mm
初速----920m/s 理論射速----650~850發/min ]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3發點射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20發或30發 全槍長---- ]
槍托打開----916mm 槍托折疊----670mm 槍管長----420mm 膛線----6條,右旋,纏距178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3.5kg

③ 麻煩問下日本的現役軍用的槍械是什麼槍阿,還有二戰時的槍械。。。

http://hi..com/jewell/blog/item/84f943084bffd5900b7b8293.html
現役軍用的槍械

二戰時的槍械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歩兵銃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規格參數
類別: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供彈
口徑:6.5 毫米
彈葯:6.5×50 mm 步槍彈
彈倉容量:5 發
全長:1,280 毫米
槍管長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百式沖鋒槍
1935年,日本陸軍在實戰中領教中國軍隊沖鋒槍的威力後,方才開始式制沖鋒槍。當時是由中央工業公司的南部槍械廠具體負責這一工作,試制人員將其稱為南部式沖鋒槍,其彈夾可放置50發子彈。彈夾呈弧線形,插在槍的下面,其形狀類似香蕉。隨著試制工作的進展,彈匣逐漸被移至左側面並呈水平狀,這與後來的英國司登沖鋒槍很象,這是為了卧射時更方便,這一設計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最後該槍於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紀年1000年,所以起了「百式沖鋒槍」的名稱,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

全長:900毫米;
槍管長:280毫米;
槍重:4.2公斤;
裝彈量:30發;
射速:700發/分。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00 g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60m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一一年式軽機関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因其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操作:自動
彈葯:6.5×58毫米步槍彈
容量:5發/彈夾、30發/彈斗
重量:10.2公斤
全長:1100毫米
槍管長:485毫米
初速:736米/秒
理論射速:600發/分
有效射程:600米
口徑:6.5毫米

九六式輕機槍
從外形上看,該槍應該是十一年式的改進型,但是由於使用了和ZB26相同的供彈方式,我一直認為這是日軍根據ZB26修改的槍型,後查閱資料可知,日軍確實有根據ZB26設計的輕機槍,但是不是這種。這個後面會有介紹。大家注意紅字的部分,這些地方是該槍和ZB26相似的地方。
這種機槍是我軍繳獲較多的一種,全名日本6.5毫米九六年式輕機槍,它是神武紀元2596年(1936)定型裝備的。它比十一年式結構簡單,堅固耐用,不易發生故障。口徑仍為6.5毫米,導汽式,氣冷,導氣孔可調,採用弧形彈夾並裝於機匣上方,鼓形標尺,分劃2-15,瞄準孔可以左右調整,準星偏於槍的左側,而且有護翼,此槍的一大特點是可以在活塞筒前面加裝刺刀(想想現代機槍中還有那種可以裝刺刀),機匣上方可以加裝瞄準鏡。槍管末端有提把,槍托為魚尾狀,拉機柄位於左側,其上方有突出的退殼挺並加鐵罩保護,該槍沒有單發裝置,只能連發,由於口徑小,殺傷力和侵徹力均感不足(這就是後來99年式出現的原因)。九六式使用6.5毫米步槍彈,彈頭初速730米/秒,標尺射程1500,最大射程3000米,30發弧形彈匣供彈,理論射速530發/分,膛線右旋四條,纏距200毫米,槍全長1067毫米,槍管長550毫米,槍管重1.96公斤,全槍重8.85公斤。
99式輕機槍
備注:確切的說,99式輕機槍的外觀更像ZB-26.它在96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口徑提升到7點7毫米,槍口上安裝了喇叭形狀的消焰器,其他方面與96式基本一樣.這種1939年研製的輕機槍在太平洋戰爭與美軍的作戰中大量使用.由於日軍基本沒有沖鋒槍,更沒有類似M-1半自動步槍這樣的近戰利器,所以日本人的輕機槍經常起著沖鋒槍的作用,提把向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口徑:7點7毫米
射程:3600米
射速:800發每分
彈匣容量:30發

日本92式7.7mm重機槍
陸軍認識到八九式迴旋重機槍的地面使用化改裝不太容易,於是在昭和 7 年利用的三年型重機槍試驗開發度使用 7.7 mm子彈,因為口徑增大的原因,加強加大了槍體使其更加堅固也導到全槍重量增加,之後從昭和 7 年到 8 年對樣槍進行了射擊試驗,昭和 14 年,正式以九二式重機槍的名稱定型。其基本構造沿繼了三年式重機槍的構造,不同的地方口徑不同,光學瞄準鏡不同,握把不同等。其瞄準裝置採用了光學瞄準鏡,遠距離的命中精度相當高。子彈塗油裝置以及供彈機構與三年型機關槍相同 ,增加了下八字型握把.以及槍口消焰器。供應彈方式沒有採取彈鏈供彈而是採取了彈板式,發射方法也不是手指的扳機式 ,而是變為對推的壓鐵式。因其特有的發射聲音,盟國的士兵們稱為「啄木鳥」。

九二式重機槍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採用光學瞄準,命中率高
握把折疊,容易機動
使用槍口消焰器(不影響射手的觀察)但說達到了「對方很難被發現」的程度還是有疑問的 )
缺點
比改裝前的三年型機關槍更重了
發射速度和當時的其他機槍相比慢(這也是其最大的缺點,重機槍是可日軍的火力支柱)
戰時更換槍管困難
性能數據:
皇記2592年定型,導氣自動原理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徑:7.7mm
槍管長:721 mm
全槍長:1156 mm
重量:55.3 kg
裝彈數:30發保彈板
發射速度:450發/ 分(最大)實際200發/ 分
子彈初速:800 m/sec
表尺射程:2400m
最大射程:4500m
生產商 日立
總產量45000挺

93式手榴彈
93式手榴彈是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研製並裝備的一種輕型手榴彈,也是同時期日本手榴彈的代表作,其最大特點是結構簡單、小巧輕便,全彈長83mm,直徑50mm,全彈質量370g,裝有39.5gTNT炸葯。
93式手榴彈外形為圓柱形,彈體上刻有5條橫向槽,用於防滑和控制破片數量及大小,彈體上下各設計有一個帶孔的突耳並穿有鐵環,方便攜行。使用時,先取下保險帽,擰下鉛帽,露出拉火繩後,用力將其抽出,即實現發火,然後將手榴彈用力擲出,經過5秒左右的延時,就會引爆雷管與主裝葯。
93式手榴彈的缺點是彈體爆炸後產生的破片不均勻,有時過大的彈片會飛出很遠,甚至傷害到使用者,另外拉火裝置的防潮性能不甚理想,因此最終被使用撞擊發火引信的97式手榴彈所取代。

97式手榴彈

97式手榴彈是日本在二戰中使用最多、最廣泛、知名度最高的一種手榴彈,代表著當時日本手榴彈的最高發展水平。該彈從1937年起開始裝備日軍,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97式手榴彈是在91式手榴彈基礎之上改進而來的,使用改進後的10年式引信,因此從外觀上看,其除了不帶發射葯筒、彈體底部沒有螺孔外,其餘部分與91式手榴彈幾乎一模一樣,並且兩者的結構和使用步驟也基本相同,僅在某些細節之處有所差異。
97式手榴彈彈體直徑為49.5mm,全彈長95mm,全彈質量445g,裝有56gTNT炸葯。與91式手榴彈不同的是,97式手榴彈引信的延期時間改為4-5秒,這個時間一般會在引信體延期葯管表面標刻出來。97式手榴彈彈體與91式手榴彈一樣刻有破片槽,大小和數量也相同,不同之處在於97式手榴彈彈體上下的定心環部分是直接鑄出來的,這主要是因為其不能用擲彈筒發射,不需要對彈體圓柱部分進行精加工。另外如前所述,97式手榴彈底部沒有螺紋孔,不能連接發射葯筒。
由於延期時間較短,因此97式手榴彈在投擲時需比91式手榴彈更加小心。除手投外,也可以像91式手榴彈那樣用槍掛擲彈筒拋擲,具體使用方法與91式手榴彈相同。
97式手榴彈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訓練用型號,外形比真正的97式手榴彈大,為混凝土實心結構,表面沒有凹槽,但頭部也插有一個保險銷。
97式手榴彈的主要缺點是:圓柱形彈體對於握持和投擲均不利,並且也不利於形成均勻的破片;引信結構比較復雜,且大量使用黃銅材料,不利於減輕質量和節約材料;引信的發火方式設計不合理,使用時需要在硬物上敲擊一下,在某些特殊場合下使用不便,與西方手榴彈的翻板擊針發火方式相比,其零件數量並沒有減少,但效能卻相差甚遠。

98式木柄手榴彈

98式木柄手榴彈是為了解決97式手榴彈生產工藝復雜、投擲距離較近的問題而研製的。該手榴彈的外形、尺寸和結構均與當時中國軍隊使用的小號木柄手榴彈接近,只是木柄弧線略有區別。不過,此種手榴彈在日軍中並未大量裝備使用。
98式木柄手榴彈彈體為圓柱形,表面沒有凹槽,直徑為50mm左右,全彈長202mm,全彈質量560g,裝有70gTNT炸葯,採用摩擦發火引信,延期導火索,延期時間為4-5秒。發火延期組件與中國的67式手榴彈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拉火葯是直接塗裹在拉火繩一頭上,當拉火繩從拉火管中快速拉出時會與後者相互摩擦而點燃拉火葯,繼而點燃延期導火索。
98式木柄手榴彈的使用方法以及優缺點與大多數木柄手榴彈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可以參照前述德國M24手榴彈部分。

99式多用手榴彈

了取代較為笨重且槍發性能不好的91式手榴彈,日本於1939年研製出99式多用手榴彈和相配套的100式擲彈筒。美軍首次接觸到該手榴彈是在1942年阿留申群島戰役期間與駐守基斯卡(Kiska)島日軍的戰斗中,因此給其起了「基斯卡島手榴彈」的綽號。該手榴彈以槍發為主,必要時也可以用手投擲。日軍對該手榴彈和發射器比較重視,但由於太平洋戰爭的形勢逐漸向不利於日本的方向發展,實際產量並不大,美軍繳獲數量也不多,如今在國際武器收藏市場上也是價格較高的二戰紀念品之一。
99式多用手榴彈外觀也是簡單的圓柱形,上端中間裝有圓柱形引信,引信下方設有一個保護圈,彈體上下各有一圈與擲彈筒筒壁配合的定心環,彈體表面光滑沒有凹槽。該彈最大直徑為40mm,高度為75mm,全彈質量300g,裝有58g以紙筒包裹的TNT炸葯,有效殺傷半徑為5m。
99式多用手榴彈在結構上基本繼承了97式手榴彈的模式,但體積和質量都有所減小。其引信的主要結構與97式手榴彈類似,不同之處在於99式引信的保險蓋上沒有輥溝,引信體上也未設相應的溝槽;此外彈體內部沒有銅管,雷管直接與引信體相連。
99式多用手榴彈使用方法與91式手榴彈相同,也同樣存在由於引信延期時間較長,直接拋射後手榴彈落地不能及時爆炸,或者先發火後拋射存在的危險。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研製的這些多用手榴彈往往更側重於手榴彈的使用性能,而未能很好地兼顧其他發射方式。
99式多用手榴彈除手投外,還可利用步槍發射,其發射的配套裝置即是100式擲彈筒。該擲彈筒實際上只是一種附加在步槍槍口的手榴彈拋射筒,專門發射99式多用手榴彈,射程約110m。100式擲彈筒主要有兩種型號:一種供6.5mm口徑步槍使用,一種供7.7mm口徑步槍使用。100式擲彈筒的主體部分是一節鋼管,後部有連接裝置,筒底有一條供瞄準使用的白色豎線。與其他手榴彈拋射筒不同的是,100式擲彈筒的發射筒與槍管不在同一條軸線上,筒身下方專門設計有讓槍彈通過的細管,火葯燃氣通過一個曲折的孔道導入發射筒中。由於手榴彈與槍管不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就排除了誤裝實彈的危險,但也因此帶來了對火葯燃氣利用率不高、實際拋射距離非常有限等缺點。

鏈接有圖

④ 日本有哪些武器

日本的武器用美國的,或與美國合作開發,比如F-35,宙斯盾,預警機,還有運輸機,能造出很多軍艦與兩棲攻擊艦.

⑤ 現在日本自衛隊的武器裝備有哪些

日本自衛隊最初由憲法規定,只是成立了警察部隊,用於治安管理,後來擴軍成為如今的擁有陸地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三軍,並成立了自衛廳,自衛隊是日本國的主要部隊,由於日本本土陸地稀少,所以自衛隊制定的方針是優先發展海上和航空自衛隊,殲敵於海外。
日本陸地自衛隊:裝備坦克1020輛,裝甲車約980輛,各型飛機約511架,各種火炮7630門。(2006年數據)
海上自衛隊:裝備各型艦艇142艘,39.8萬余噸,飛機206架。(2006年數據)
航空自衛隊:裝備各型飛機464餘架,其中作戰飛機361架。此外還擁有各式導彈28種。(2006年數據)
截至2017年3月,日本自衛隊編制總兵力約為24.6萬人,素質較高,裝備精良。其中陸上自衛隊約15.1萬人,海上自衛隊4.5萬人,航空自衛隊約4.7萬人,統合幕僚監部(聯合參謀本部)、情報本部人員共3300餘人。另有即刻應變預備役自衛隊員8175人,預備役自衛隊員約47900人,預備役自衛隊員候補約4600人,書記官、事務官等文職人員2萬餘人。

⑥ 日本現代用什麼槍

89式5.56毫米步槍
89式5.56毫米步槍(89式5.56mm小銃、はちきゅうしきごうてんごうろくみりしょうじゅう)是豐和64式7.62毫米步槍的後繼,並由豐和工業基於美製AR-18步槍開發而成。亦是根據NATO標準的5.56毫米口徑突擊步槍。日本自衛隊於1989年開始配備前線及使用。另外,89式亦在日本海上保安廳及日本警察的特殊急襲部隊中配備及使用。
89式5.56毫米步槍 80年代以來,西方大多數國家差不多都換裝了5.56mm小口徑步槍。日本為了同西方國家步調一致,最後決定也研製5.56mm突擊步槍。日本技術研究與發展所和豐和機械有限公司在美國AR-18式5.56mm步槍的基礎上於1981年研製出了HR-10和HR-11式5.56mm步槍,這就是89式步槍的原型槍。
89式步槍為輕型突擊步槍,在設計上吸取了美國小口徑步槍的一些優點,又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頗具特色。該槍有兩種型式:一種採用折疊式管狀鋁合金槍托和塑料托底板,另一種採用固定式塑料槍托。
89式步槍自衛隊士兵使用89式5.56毫米步槍
89式步槍目前仍在生產,並裝備日本自衛隊。
89式5.56mm突擊步槍(折疊式槍托,槍托打開)
[編輯本段]特徵
作為豐和64式7.62毫米步槍後繼產品,89式步槍在研製之初就針對64式步槍缺點做了一系列改進:
重量低:尺寸比64式明顯降低,該槍全長只有0.920米(折疊槍托時的長度0.67米),重量也從5.1公斤下降到4.15公斤 。
防塵蓋改進:比64式創新,可前後移動,不射擊時向前推上,射擊時在槍機拉柄後退過程中向後推開。
增加射擊方式:比64式增加了單連發和3連發點射的設計,且可卸式3發點射機構安排在扳機後部采獨立設計,不與單、連發基本扳機機構連為一體。該發射模式為:ア(安全)→タ(半自動)→レ(全自動)→ 3(三點發)。
改進瞄準具:64式瞄準具為折疊式,射擊時需要先用手立起,較為繁瑣89式步槍改用固定式機械瞄準具。
改進槍機閉鎖機構:採用了與M16系列一樣的滾轉式槍機閉鎖機構,機頭上有7個閉鎖突筍閉鎖在槍管節套中。有2根槍機復進簧,機匣用鋼板沖壓而成鋼制拉機柄焊接在槍機上。
改進快慢機:89式快慢機只需用手指即可輕松操作,和需要整隻手才能操作快慢機的64式相比,便捷性有了明顯提高。
緩沖式活塞系統:89式的活塞和活塞筒設計相當獨特,這種緩沖式設計不僅能有效避免火葯氣體污染槍機,還有助於提高其動作可靠性和零部件壽命。據說藉助這種緩沖式活塞和槍口制退器,能將發射時後坐力減少60%,防止了槍體震動大幅提高射擊精度。
刺刀:89式步槍可在槍口裝上美軍現在使用的M9刺刀。當然,89式步槍亦有其專用刺刀。
榴彈發射器:89式步槍亦可裝上M203榴彈發射器。
除這些措施,89式還繼續保留了64式上的兩腳架和64式的直槍托設計。選擇腳架而放棄流行的槍榴彈加掛能力;全面傳承了日本步兵精準射擊至上的傳統,可說是日本槍械一貫特色。但是其高達$3900美金的單價成本比美國M16高出8倍以上,更比AK-47高16倍,也算是日本自衛隊武器高質低量的特徵再次體現。



89式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其活塞和活塞筒系統獨特,氣體膨脹室較長。活塞前部直徑小,後部直徑大,位於活塞筒中央。當火葯氣體進入活塞筒後,在膨脹室膨脹,推活塞帶動槍機框以低後坐運動。這樣能避免火葯氣體污染槍機,提高其動作可靠性和零部件的壽命。
該槍上有同比利時FNFNC5.56mm步槍相似的氣體調節器。長時間射擊後,導氣孔積碳太多,會造成槍機無足夠能量退殼,但調大氣體調節器鈕,可使槍機自動循環不致中斷。
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機頭上有7個閉鎖突筍,閉鎖在槍管節套中。有兩根槍機復進簧。機匣用鋼板沖壓而成,鋼制拉機柄焊接在槍機上。
快慢機有4個位置:保險、單發、連發和3發點射。可卸式3發點射裝置安排在扳機後部,是單獨的部件,不與單發、連發的基本扳機機構連為一體。防塵蓋也有所創新,可前後移動,不射擊時向前推上,射擊時在槍機拉柄後退過程中向後推開。
該槍配有高效槍口制退器和兩腳架。兩腳架不用時可卸下,也可折疊起來。
89式步槍

瞄準裝置

該槍採用機械瞄準具,方柱形準星可調整歸零,覘孔式照門可調風偏。

彈葯

該槍使用北約5.56mm槍彈。
[編輯本段]性能數據
口徑----5.56mm
初速----920m/s
理論射速----650~85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3發點射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20發或30發
全槍長----
槍托打開----916mm
槍托折疊----670mm
槍管長----420mm
膛線----6條,右旋,纏距178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3.5kg
瞄準裝置----
準星----方柱形
照門----覘孔式
瞄準基線長----440mm
配用彈種----北約5.56×45,mm槍彈
[編輯本段]最新發展
自衛隊駐伊拉克海外維和派遣部隊,所使用89式步槍之快慢機切換鈕從原本的右置式改成左置式(此為暫時性措施,回國後將改回原本的右置型式)。
目前正在研發中的06式槍榴彈(大金工業研製),未來將搭配89式步槍使用,作為其輔助點面殺傷武器。

⑦ 日本自衛隊的武器都有什麼

日自衛隊包括陸海空,武器基本是全的,當然除了禁止裝備的武器,以防禦性武器為主。日本技術研發能力強,武器大都處於領先地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