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服裝有哪些
『壹』 日本海軍陸戰隊穿的軍服是像孤島飛鷹里的嗎
這部爛片里的日本海軍軍服完全是錯誤的,最簡單的一點,日本海軍帽徽中間是鐵錨與櫻花,陸戰隊早期穿藏青色水兵服,帶白色護腿,後期穿卡其色軍服,式樣是西式開領。
『貳』 什麼是水手服
日本的水手服的衣襟通常是分為兩大系「關東襟系」和「關西襟系」,「關東襟系」分為「關東襟」和「札幌襟」〔亦稱「北海道襟」〕,「關西襟系」分為「關西襟」和「名古屋襟」〔亦稱東海襟〕,也有「変形襟」的,如廣島縣縣立廿日市西高校的水手服。「關東襟」自然是關東地區採用的最多,感覺比「關西襟」要多,「札幌襟」則限於北海道地區。採用「關西襟」則是關西,九州地區比較多,「名古屋襟」則是名古屋周遍地區比較普及,「名古屋襟」因為NHK的「中學生日記」而聞名,愛知縣的高中大多數都採用「名古屋襟」。
『叄』 日本二戰時期海軍副官服裝是啥樣的
服裝樣式只與軍銜和軍兵種有關,「副官」並不是一種軍銜級別,而是與其服務的主官軍銜高低有關,所以當副官的人有可能是尉官級、也可能是佐官級,在軍部的甚至有將官級副官。
東北淪陷期間, 主要是所謂「昭和5年式」,關東軍(陸軍)的式樣如下:
『肆』 二戰日本海軍的軍服到底是青色的還是白
日本海軍制服,師從英國,依據季節不同,分兩種顏色,這是海軍的國際通用色!
冬季:藏青色
『伍』 水手服跟海軍服區別在哪裡
水手服,或稱水兵服,是一種在日本女子中學生所使用的校服款式。1921年,日本的福岡女學院院長伊利莎白·李(エリザベス·リー)將水手服率先推行。這種款式的意念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制服,是李院長在英國當交換生時接觸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校服亦在亞洲其他地區普及。在香港,它成為了旗袍及六幅裙以外最多學校選用的服裝。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軍士兵的服裝,大約是1872年海軍服制度制定時所導入。當時正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人們都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涵義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學生的制服為傳統的和服,也就是所謂的褲裙,不管男女都是穿這種,現今也只有在大學畢業典禮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漸洋裝化運動後,日本的學校陸陸續續拋棄了傳統的和裝,採用的式樣則是我們現常見的黑色立領制服,這是用真正的海軍軍官的軍裝修改而成的,最早是在1879年由日本貴族學校學習院正式採用,之後就逐漸變成了中學以上學校的正式服裝。
服裝特色
水手服
在一般情況下,作為校服,一般都為女生校服,該類型水手服花樣繁多,其均為大翻領,夏裝淺色,秋冬裝多為藍黑。如同男性的制服一樣,水手服也會帶有海軍的服裝式樣。這種服裝常帶有特殊的領子及裙子。伴隨季節的變換,夏季和冬季服裝的袖子長度和材料會有適當調整,在前面會有一個絲帶構成的領結。絲帶形式主要包括:領帶式、飾扣式和弓形式。
常見的顏色為海軍藍、白色、灰色及黑色,但是一般以藍色、黑色、灰色多見。領巾一般有兩種:直條型和三角型,據說三角領巾在背後露出小三角是「戀人招募中」的意思。
上衣是V形領子 襟線多見為三本線 有的領子可以拆下來 領子後面是方形的布。
領子下面系領巾或者領繩或者領帶或者蝴蝶結,上衣正面或側面有拉鎖或者前面有扣子 裡面學校有規定穿統一的背心 ,但是一般女生都不穿。裙子分輪褶 箱褶 百褶 裙子一般是及膝的 但日本女生喜歡在腰部把裙子折起來 使其短到不能再短 她們認為那樣可愛 短裙校服已經成為群體意識 。鞋、襪及其他配件常被作為制服的一個部分。襪子常為藏藍或者白色,有連褲襪,長襪,短襪和泡泡襪;鞋則為黑色或者褐色,酒紅色較少,通常用制服鞋或者皮鞋。
『陸』 二戰期間的日本軍隊中,胸前為何會有一個紅色的M
我們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之中,我們會注意到日本的士兵和軍官胸口都會有一個紅色的M標記。首先日本在二戰之中是有好幾款軍服的,並非每一款都有M標記,但是很多電視劇之中的演員服裝都是幾年如一日,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對於日本官兵軍裝的印象都是紅色的M標記,也讓很多網友感到困惑。
有人糾結,為什麼現在的軍迷要把日本軍服的演變研究的這么徹底。其實從前本人曾經看過一個帖子,日本網民妄圖給大屠殺翻案,所列舉的證據就是我們留存的照片證據之中,日本軍人的軍服不符合當時南京淪陷時日本人的軍服。在愛國網友的極力辯證之下,這種奇葩說法被徹底否定。所以我們最起碼要了解歷史並且辨別真偽的能力,不能讓人覺得我們無知好欺負。
『柒』 水手服是什麼樣子的
水手服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水手服是一種日本女子中學所穿的校服款式。水手服最早起源於早期英國海軍的服裝也叫做海員服,後來在英國國內作為兒童服裝流行,因為當時的英國海軍是世界上較為有名的海軍,各國都效仿英國的服裝樣式,所以水手服也會帶有海軍的服裝樣式。
水手服的種類
水手服有很多種,都是大翻領,夏天大部分是白色,春秋大部分是藍色和黑色。和男式制服一樣,水手服也有藏青色的服裝款式。常見的顏色有藏青色、白色、灰色和黑色,但藍色、黑色和灰色是常見的。一般圍巾有兩種:直的和三角的。
上衣是V型領,翻領線一般是三線。有些領子可以拆下來,領子後面是方巾,下面繫上圍巾或領帶或領結。襪子通常是紫藍色或白色,包括連褲襪、長襪、短襪和泡泡襪。鞋子是黑色或棕色的。
『捌』 日本為什麼要穿水手衣
水手服顧名思義就是給水手穿的服裝,上頭那塊四方形的布適用來維護頭發清潔的,另一個說法則是在海戰時,可以豎起來幫助聽覺以及艦炮射擊時用以保護耳膜之用,至於使用白色系則是因為在黑暗中比較顯眼的緣故。後來在1859年被英國海軍正式採用為水兵的乘船正裝了。 到了1864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首開先例,把它拿來穿在幼年王子與公主的身上,當時的人們覺得"好可愛啊!",因而引起了一陣風潮,從法國開始,逐漸流行到歐洲各國,在其時,通常是給4~5歲的孩子穿用,而且男孩女孩的式樣並沒有什麽分別。於是水手服成了兒童的一種代表性服飾,這樣的流行後來被貴族小學校制定為制服之後,就成了一種正式的服裝。只不過當時還是給小孩使用,中學以上的學生並沒有這種風尚。 從某一種層面來說,把海軍士兵的制服拿來給小孩當作制服,是一種尚武精神的表徵,因為英國海軍是世界海軍的領導者,因而使的這種流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東亞的日本受到這種影響則是與日英同盟的建立有關。 水手服最初在日本也只是海軍士兵的服裝,大約是1872年海軍服制制定時所導入,因為制服本身象徵一種服從的概念,而沒有海軍的國家,即使把水手服當作兒童服裝,但也很少把它制定為制服,所以水手服在日本會成為制服,日英同盟是很重要的因素。 明治維新時的日本,沉溺於富國強兵的思想之中,因此這種帶有軍事意涵的服裝也就正對日本人的胃口。原本日本學生的制服為傳統的和裝,也就是所謂的褲裙,不管男女都是穿這種,現在也只有在大學畢業典禮看的到了。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逐漸洋裝化運動後的結果,日本的學校陸陸續續拋棄了傳統的和裝,採用的式樣則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黑色立領制服,這是真正的軍服修改而成,要說它是准軍服也可以,其實就是海軍軍官的第一種軍裝,最早是1879年日本貴族學校學習院正式採用。(關於黑色立領制服的由來,另外一說是明治15年根據文部省的指導,首先在公立學校普及學生制服,最早是貴族院學校和東京農林學校先行採用,東京大學接著跟進,樣式訂為立領金扣,之後就逐漸變成中學以上學校的正式服裝了,之所以如此,乃是傳統的日本和裝不適合用於進行軍事訓練和體操的緣故,同時以軍官制服做為學生服也能讓人產生菁英意識,達到提振尚武精神的作用) 至於女孩子由於沒有女兵專用的服裝,所以就借用了水手服來代替,最早是福岡女學院先採用作為體操服,然後逐漸變成正式的制服,接著風行全國,在戰前全日本的女學生全部都是穿用水手服,而根據國情,原本下半部的褲子也被修改成裙子。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從服裝表現上,同樣是穿著海軍制服,但是男女卻不相同,這是日本傳統男尊女卑的文化使然,因為制服代表權威,服從的意義,男學生穿著代表管理者的軍官制服,而女學生穿的卻是代表被支配階級的士兵制服,經由這種方式確定了整個社會秩序。後來在戰爭的歲月里,水手服也成為整個國家動員體制中的一個重要配件,象徵了絕對服從的意涵。原本在其他國家只是單純的兒童服飾,流傳到日本卻有了這樣的大變化,也是當初英國所始料未及的。 到了戰後,為了迎接高度經濟成長而需要的團隊精神,制服作為團體意識的育成工具又再度復活,只不過因為軍國主義被壓制,和平主義的抬頭,所以水手服也就沒有像戰前那般地風行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反到有了其他層特殊的含意。沒想到簡單的服裝卻有如此復雜的源流與意涵,一些女性教育行政官員在知道水手服有這樣的歷史背景與意義後,恐怕就不會認為水手服很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