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對杭州做了什麼

日本對杭州做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21 01:13:33

A. 日軍侵略杭州的歷史資料

日軍在被中國軍隊爆破炸斷的錢塘江大橋邊警備。

發現這些日本入侵者自己記錄的見證杭州淪陷的攝影圖片著實讓人激動,線索得來卻純屬偶然,這里要特別感謝浙江江山的毛兆廷、毛立軍父子倆,他們很不容易地收集起了這些資料,但當聽說報社對這些有關杭州的史料感興趣時,老毛這位江山博物館退休的老文保工作者,上周末自費來杭州,無償地提供了這些久已湮沒得連我們自己也幾近忘卻的歷史片斷。

他們在家鄉也是極不起眼的收藏愛好者。年邁的父親在家,兒子到各省收藏品市場「趕集」,跑收藏生意,幾年前,發現市場里出現了這些畫報,老毛覺得,這是日本侵華鐵證,是一種難得的歷史資料,也是一個新收藏品種。他們開始斷斷續續地收集,有時多本同時買進,又把重復的賣出,到現在,朝日新聞社出的戰時特刊基本收齊了。

認識小毛,是在一個多月前一個下雨的周末,他從江山搭夜車趕到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場出攤,帶了幾本「重復的」的畫報來出售,到快收攤了,也沒有賣出。小毛當時縮在牆角避雨,攤前是些不怕雨淋的也不值錢的瓷器和木雕。畫報和舊書用塑料皮包著,放在一邊,記者要求看一下,發現是記錄日軍打入中原的,感覺很少見,就翻看起來。

「這是重復了才拿出來賣的,」「我要把這套畫報收齊,」小毛的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就問,「有沒有收到與浙江、與杭州有關的內容呢?」他說不知道,他也沒有仔細翻過內容,「我爸爸整理這個。」他給記者留了電話。

後來,就有了杭州———江山的幾次電話來回,小毛把這事兒摔給了老毛,老毛又是十分認真的老派人,來電說,「有杭州的東西,下次我帶給你們看。」上周末,他拎著一袋畫報出現在報社,在每本畫報上,他估計我們會感興趣的地方都事先夾了紙條。

他說,畫報可能是從日本輸入的舊紙原料里揀出來的。日本幾家新聞社的隨軍記者拍攝了這些照片,「打到哪裡,照片拍到哪裡,都是攻入當時拍下的。」老毛指著畫報右下角的一欄「戰爭日誌」說,「你看,這里說,24日他們打到了鳳山門,這里,27日就拍日本人在玉泉觀魚的照片了,」「還到寶石山山頂去集隊!」

其中有一幅是日軍以西溪路跑馬場的淞滬抗戰紀念牌坊為背景的,當年這個日本記者的險惡用意可謂一目瞭然。

父子倆收藏有朝日新聞社等出版的這類畫報一共69本,是一種不定期增刊,封面和地圖彩印,內頁是黑白照片。畫報題目隨著入侵地區南伸和戰爭的擴大,分為《北支事變畫報》、《日支事變畫報》和《支那事變畫報》。

有關日軍侵佔杭州攝影圖片,都附有簡單說明和攝影者名字及時間,是用來配主題文章的。畫報不是軍事讀物,主文約有1500多字,內容上,幾乎都是向日本百姓介紹杭州歷史和湖邊的風景名勝,很像是日本文字記者抄襲了當時杭州的導游資料。

日軍從三麵包圍杭州:

12月21日晨,日軍從三麵包圍杭州。

佔領蕪湖的日軍片崗各部從廣德方向進攻杭州,24日早晨,日軍經鳳山門入城;湖州方向,日軍福井、谷川、津田各部從莫干山、德清、武康出發,同日從武林門入城;

藤山部沿著滬杭鐵路進攻杭州,從清泰、望江各城門入城。

作為中國富庶之地的江浙平原落入日寇之手。

日軍作戰時的「局勢圖」:

至1939年5月,日軍佔領的領土面積已達日本本土面積的兩倍半。

日軍侵華戰爭時期的畫報:

日軍經過淞滬抗戰紀念牌坊:

這副圖是日軍以西溪路跑馬場淞滬抗戰紀念牌坊
為背景的,當年這個日本記者的險惡用意一目瞭然。

佔領杭州的日本軍隊在湖濱休息:

佔領杭州的日本軍隊在湖濱休息。當天日本軍隊
進行了入城式,包括坦克、騎兵在內的部隊通過了湖濱。

扛重機槍登六和塔的日軍:

矗立在錢塘江邊的六和塔是重要的制高點,登頂對周圍
的形勢變動一覽無余,圖為扛重機槍准備登塔的日軍。

侵華日軍在玉泉:

正在西湖邊的青蓮禪寺的玉泉游覽的士兵,此寺
因為這個泉水而很有名,有許多珍貴的雲錦鯉魚和大青魚。

日軍在花港公園劃船:

1938年新年,一名日本軍人在花港公園悠閑地劃船。

日軍在寶石山上欣賞西湖:

日本軍人在寶石山上欣賞西湖。

日軍舉行祭拜儀式:

佔領杭州一周後,日軍在寶石山上集隊舉行祭拜儀式。

鐵蹄下的斷橋:

日軍在炸斷的錢塘江大橋邊警備:

日軍在被中國軍隊爆破炸斷的錢塘江大橋邊警備。

日軍的畫報:

日軍在紹興縣政府門前:

日軍入侵衢州:

日軍進攻定海:

日軍佔領玉環島:

其他抗擊典範:

1938年3月16日中國空軍第二大隊東陽籍飛行員吳復夏奉命駕機轟炸被日軍佔領的杭州筧橋機場,炸毀敵機11架、倉庫4座,炸死日軍20餘人。在返回途中遭敵機截擊,墜機身亡。

1940年2月17日竄犯蕭山浦陽江西岸的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抗擊後,被迫退入戴村塢塘村,在民女沈佩蘭家設立指揮所。沈佩蘭冒險出村,向中國軍隊報告敵情,並表示毀家殺敵,在所不計,要求立即開炮。頃刻間,20餘間樓房化為灰燼,幾百名日軍葬身火海。沈佩蘭毀家紓難的事跡受到廣泛贊譽。

1939年3月21日日軍在炮火掩護下,襲擊侵佔富陽東洲沙,當地軍民奮勇抗擊。東洲沙位於富陽縣城東郊,是富春江上的一個大沙島。富陽縣城淪陷後,這里與日軍駐地僅一水之隔,成為浙江抗戰的最前哨。日軍策劃進攻東洲沙,企圖渡過富春江,攻佔蕭山、紹興、諸暨,甚至金華,策應他們對南昌的進攻。經反復爭奪,中國軍民於23日收復失地。這是抗日戰爭前期富春江上最激烈的一戰,斃傷日軍隊長以下50多人。東洲沙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敵人「掃盪東洲,強渡富春江南進」的陰謀,進一步穩固了敵我隔江對峙的局面。

「八·一四」空戰: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戰在華北戰場全面打響。是時,我中國空軍主力北調支援華北戰場,8月上旬,淞滬一帶形勢趨於緊急,為防止敵人奪取上海,控制長江口,突破連雲港,陷中原,下武漢,斷我後方資源及退路,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遂於8月13日下達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令。

8月14日午,我空軍四大隊突接南京電令,全大隊27架戰機從河南周家口即刻進駐浙江筧橋。當時正值江浙台風過境,天氣異常惡劣,飛機在煙雨迷濛中顛簸摸索。經過數小時的艱苦飛行,四大隊機群終於安抵杭州上空。

18時10分,正當機群放下起落架准備降落時,杭州發出空襲警報。高志航大隊長與筧橋總站站長邢鏟非在起飛線上急打手勢,示意連續起飛,並大聲喊叫「敵機就快到了,飛機不要停。」

說話間,高志航大隊長的座機剛剛落地滑到聯絡道,高大隊長立刻沖上飛機,躍入機艙,第一個駕機直上藍天。在來不及加油的情況下,其他戰機也先後起飛,向敵機沖去。抗日空戰史上第一場大的空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四大隊接到警報後緊急升空搜索的是日本空軍新田少佐率領的機群。由於台風區已經接近杭州,因此筧橋上空雲高僅300—500米,且伴有小雨,能見度很低,18時30分,新田編隊中的6架飛機發現了筧橋機場,在500米高空開始投彈,但命中率不高,僅炸中一些機場設施和加油車。

我機群升入4000米高空後,沒有找到敵機,才發覺敵機轟炸投彈肯定已經降到雲層以下,便重新穿雲下降,出雲後立刻發現敵機在杭州灣上空疏散開了隊形。高志航大隊長在戰友協助下,迅速接近並瞄準1架正在俯沖攻擊的敵機。高志航先射擊日機護尾機槍射擊員,將其擊斃後,毫無顧慮地逼近敵機,4槍齊發射擊敵機油箱,當即擊中,該機立即煙火飛騰,側旋下墜,機上有人跳傘,同時由於著火引發艙內炸彈全部空中爆炸,這個龐然大物頓時成了碎片,紛紛落在錢塘江畔。

21中隊長李桂丹升空後,覺得筧橋雲層過低且厚,不易發現敵機,就領著兩架僚機,飛向喬司機場上空。搜索中,他們發現右前方有一架塗滿棕黃墨綠迷彩的日軍轟炸機。他們三人聯合,居高臨下,先發制人,輪番攻擊。敵機後座機槍手不甘坐以待斃,拚命還擊,但終於敵不住我方三個人的猛烈火力,中彈著火,墜毀於喬司機場附近。

在空中的日機承受不了我空軍突然的打擊,紛紛逃散。此時,從廣德加油後前來的22中隊也在空中遭遇了前來轟炸的另一支日機編隊———由淺野少佐率領的9機編隊。我軍緊急追趕,一直追到錢塘江曹娥機場附近才截擊到其中一架,敵機油箱中彈,帶著濃煙向東南方向逃竄。據稱後在台灣高雄外海墜落。

在筧橋上空,空戰還在繼續,我高志航大隊長擊落日機後,也參加機群圍攻,又擊傷日機1架。日機無法支撐,終於逃走,本次戰斗歷時20餘分鍾結束。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當時中國空軍僅有各型作戰飛機305架,和日本相比處於絕對劣勢。但是我國空軍不畏強暴。「8·14」一役,首戰告捷,打破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看日本人轟炸:

1925年生的劉蘭生老先生至今精神矍鑠,愛在家中養養花草,又有老伴陪侍在旁,已近80高齡,走起路來依然腰板筆直。回想起67年前日本人打杭州的場景,劉老不覺激動起來。

「1937年的時候,我13歲,小學將近畢業。自從『9·18』開始,我們就都有了抗日的觀念,唱抗日歌曲,到街上去進行抗日表演,像《放下你的鞭子》這種。

「我家有兄妹6個,因為父親是郵局裡的郵件押運員,待遇好,那時也算是個中產階級。我經常看報,盧溝橋、台兒庄,每個戰役報上都登,在西湖邊三公園那裡還有個淞滬抗戰紀念塔,所以各種影響、教育,抗日觀念是深入人心的。」

「到九十月份的時候,日本人的飛機開始多次轟炸杭州的一些主要設施。當時的城隍山上菩薩多,市民就往城隍山上躲。劉老就在城隍山上見證了炸城站的那次空襲。」

「日本人的飛機開始是雙翼的,上下兩個翅膀的,後來有單翼的,一邊一個翅膀的,前面帶螺旋槳,肚子上貼塊膏葯旗,飛得也不高,遠遠地就能望見。飛機俯沖下來,到很近的時候『啪』扔顆炸彈下來,炸你。我那次背了我最小的弟弟躲在山上面。當時的城站是兩個雞籠一樣的圓錐建築,我們都叫它雞籠頂。日本人來扔炸彈,就炸掉了一個雞籠頂。在十五奎巷那兒有個高射機槍,打飛機的,但射程太低,一架飛機也沒有打下來過。日本人每次來就炸幾個重點目標,像城站、錢江大橋這種,最多一次來了6架。我們的飛機也不多,幾次空戰打下來二三架飛機,最有名的就是高志航。」

日本人步步進攻,要打進杭州了。劉老一家開始了逃難,過錢塘江到了西興,再乘船到紹興,一段時間後回老家寧波。後來又跟著父親的押運車到了金華奶奶家。在金華,劉老看到了日本人炸火車站的慘景。

「日本人那時候有一種炸彈,扔出來後遇風炸彈尾部就會自動脫離,裡面連著的引線就會被拉著,在離地二三尺的地方炸開來,我們看到扔炸彈都趴在地上,如果站著或蹲著,碰到這種炸彈可能整個頭就被削掉了。一次,日本人炸金華火車站,那裡面都是人,真是慘極了。屍體碎塊掛得到處都是,血出污拉的一片啊。」

跟著父親的關系,劉老在郵局打了一個月的小工,正好重慶21兵工廠招藝徒,1941年後,經過雙道考核的劉老被錄取了,作為技術骨幹進廠造漢陽79式步槍。劉老有點遺憾地說:「槍還沒造出來,抗戰勝利了。」

畫報上的鐵證:

發現這些日本入侵者自己記錄的見證杭州淪陷的攝影圖片著實讓人激動,線索得來卻純屬偶然,這里要特別感謝浙江江山的毛兆廷、毛立軍父子倆,他們很不容易地收集起了這些資料,但當聽說報社對這些有關杭州的史料感興趣時,老毛這位江山博物館退休的老文保工作者,上周末自費來杭州,無償地提供了這些久已湮沒得連我們自己也幾近忘卻的歷史片斷。

他們在家鄉也是極不起眼的收藏愛好者。年邁的父親在家,兒子到各省收藏品市場「趕集」,跑收藏生意,幾年前,發現市場里出現了這些畫報,老毛覺得,這是日本侵華鐵證,是一種難得的歷史資料,也是一個新收藏品種。他們開始斷斷續續地收集,有時多本同時買進,又把重復的賣出,到現在,朝日新聞社出的戰時特刊基本收齊了。

認識小毛,是在一個多月前一個下雨的周末,他從江山搭夜車趕到杭州二百大收藏品市場出攤,帶了幾本「重復的」的畫報來出售,到快收攤了,也沒有賣出。小毛當時縮在牆角避雨,攤前是些不怕雨淋的也不值錢的瓷器和木雕。畫報和舊書用塑料皮包著,放在一邊,記者要求看一下,發現是記錄日軍打入中原的,感覺很少見,就翻看起來。

「這是重復了才拿出來賣的,」「我要把這套畫報收齊,」小毛的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就問,「有沒有收到與浙江、與杭州有關的內容呢?」他說不知道,他也沒有仔細翻過內容,「我爸爸整理這個。」他給記者留了電話。

後來,就有了杭州———江山的幾次電話來回,小毛把這事兒摔給了老毛,老毛又是十分認真的老派人,來電說,「有杭州的東西,下次我帶給你們看。」上周末,他拎著一袋畫報出現在報社,在每本畫報上,他估計我們會感興趣的地方都事先夾了紙條。

他說,畫報可能是從日本輸入的舊紙原料里揀出來的。日本幾家新聞社的隨軍記者拍攝了這些照片,「打到哪裡,照片拍到哪裡,都是攻入當時拍下的。」老毛指著畫報右下角的一欄「戰爭日誌」說,「你看,這里說,24日他們打到了鳳山門,這里,27日就拍日本人在玉泉觀魚的照片了,」「還到寶石山山頂去集隊!」

其中有一幅是日軍以西溪路跑馬場的淞滬抗戰紀念牌坊為背景的,當年這個日本記者的險惡用意可謂一目瞭然。

父子倆收藏有朝日新聞社等出版的這類畫報一共69本,是一種不定期增刊,封面和地圖彩印,內頁是黑白照片。畫報題目隨著入侵地區南伸和戰爭的擴大,分為《北支事變畫報》、《日支事變畫報》和《支那事變畫報》。

B. 日本在杭州的留下了哪些罪證急,馬上就要!!!

73年前,海寧斜橋。一夥揮舞著洋刀背著鋼槍手執太陽旗的人帶來的混亂,打破了一個原本充滿櫓聲蛙鳴的浙北小鎮固有的寧靜。不少無辜的老百姓,紛紛舍棄家業,逃至鄉下避難。

一個冰清玉潔的漁家姑娘,讓一個蓄著八字須的入侵者的隊長有了非分之想。「從我,否則我要把你們這里的人統統殺光!」這個蓄著八字須的隊長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一遍又一遍發出了通牒。

最終,這個原本已逃至桐鄉避難的姑娘,又在親人的淚水中乘船回到斜橋,用18個月悲痛的生活,暫時換取了鄉親們的平安。18個月後,這名姑娘已被迫懷有身孕。

1945年8月15日,這伙入侵者的最高統治者向世界宣布投降,這個蓄著八字須的隊長最終回國,而被他欺凌的這個漁家姑娘帶著生下的孩子,依舊生活在他所留下的陰影中……

幾十年滄桑巨變後,這對飽經苦難的母子,已變成了兩鬢蒼蒼的老人。在抗戰勝利6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記者走近他們,走進了這段泛黃的往事。

A九旬漁家郎奶奶――

鬼子給她留下永遠的傷痛

在海寧市區的一個敬老院里,有一位被大家稱為郎奶奶的老人,她就是當年的漁家郎姑娘。郎奶奶今年90歲了,除了行動要拄著小拐杖、耳朵稍有點背之外,她的身體還不錯。衣服穿得乾乾凈凈,講起話來思路清晰,非常連貫。她的記憶力也不錯。

我1921年生於斜橋,記憶里的老斜橋非常寧靜漂亮。鬼子沒有到來之前,大家都生活得比較平靜。

我小時候,家裡除了父母,兩個大媽,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阿哥。我10歲起就跟母親去河裡抓魚,然後乘船去賣魚。

我還清楚地記得,這群哇哇叫的鬼子第一次乘船來到斜橋的情景。當時人還不多,可能就30多個吧,雖然這批鬼子沒有立即殺人放火,但很多鄉親還是逃到鄉下避難了。頭批鬼子來後沒多久,第二批鬼子就乘火車浩浩盪盪地趕來了。這時,他們才大面積地搶繭子、修碉堡、築炮台,給大家帶來了巨大威脅……

1939年的一天,我和媽媽去河邊捕魚,無意中看到這群鬼子的頭頭鈴木正和幾個鬼子、漢奸一起在河邊張望,我頓時就嚇了一大跳,於是急忙跑回家。第二天,我剛賣魚回來就聽一位鄉親對我母親說:「你家小姑娘麻煩了,鎮上很多人都說鈴木要她去洗衣服。」我當時覺得非常害怕,就連夜坐船逃到了桐鄉屠甸的一個親戚家裡。鬼子和漢奸來到我家找不到我,就抓走了我的姐姐,還對很多人放話說,如果不把我交出來,他們不但要殺了我的姐姐,還要把鎮上的人都殺光,房子都燒光……

無奈之下,一夥人又用船把我帶回斜橋,交給鈴木。我被關進了鎮上的封家大院,鈴木放了我的姐姐。我被關進暗無天日的屋子裡,受盡鈴木的欺辱,沒有自由,度日如年。直到1941年初,鈴木被調往海鹽,我才出來和家人團聚,而這時我已有了5個月的身孕……

1941年5月,我的兒子出世了,為了能讓他做個堂堂正正行為端正的人,我就給他取了個小名叫「正行」,孩子沒有姓,我通過廟里的和尚,給他補了個姓。日本鬼子投降後,我們又差點受到迫害,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才真正地翻身……回憶這段往事,我痛恨日本人和漢奸,沒有他們,我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苦難,他們給我留下的,是永遠都抹不去的陰影和疼痛。

B飽受磨難的張大爺――

我就是日軍侵略留下的罪證

郎老太的兒子張大爺,在舊社會受到歧視,吃盡苦頭,還被不少人稱為「小日本」或「小鈴木」,其實他的內心非常痛恨日本鬼子和鈴木。解放後,他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先後到海寧糧食局和郵電局工作。兢兢業業地工作了43年之後,張大爺光榮退休,現在他定居海寧,頭腦清晰,身子骨也不錯。

在我五六歲記事時,日本鬼子已經投降回去了,我雖未親眼見過他們,但我是他們侵略的罪證。

記得剛記事的時候,還沒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小夥伴有什麼不同,所以玩得很開心,但後來就受到了一些人的欺負。記得有一次,我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時,他們不由分說地就來打我,說我是「小鈴木」,把我的胳膊弄脫臼了,直到現在還有點影響。

當時我並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說什麼,為什麼要打我,反正我覺得一切不好的事情都和「鈴木」有關。我對自己身世的了解,是在解放初的訴苦大會上。因為此前,當我問起別的孩子都有爸爸為何我沒有時,家裡人都是告訴我,你的爸爸早就死了。

為了照顧我,我的媽媽一直未嫁。我的媽媽還有哥哥姐姐,為了不讓家裡人產生我將來可能要分家業的誤解,媽媽不讓我姓郎,最後在斜橋林家亭子廟里請和尚卜姓,和尚占卜之後說這里的菩薩姓張,所以我也姓張。

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和鬼子侵略的更多的事情後,我就特別恨日本人,恨鈴木,因為正是他們的侵略,我母親在年輕的時候跳過河;正是他們的侵略,給我們母子,還有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所以說,對於日軍的那場侵略,我就是一個罪證,我要讓全世界人民知道日本帝國主義犯下侵略中國的滔天罪行,日本人賴也賴不掉!

C斜橋人證物證――

鬼子當年是這么侵略我們的

70多年前,鬼子入侵的那一幕還是讓不少斜橋人記憶猶新。今日的斜橋中街,是寬闊的洛塘河北岸一條通暢的水泥路,道路上雖然還有一些老房子,但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那時,這里是斜橋最繁華的核心區域――保河坊。

「保河坊的街面不大,只有兩塊石板肩並肩那麼寬,100多米長,街的兩邊是面對面的店鋪,基本上都是古色古香的兩層樓,木門木窗子上都有很考究的雕花。當年洛塘河不寬,河以北保河坊以南的區域住著不少老百姓。」在斜橋,78歲的斜橋老人郎耀南向記者回憶,當年郎姑娘的家就在今日的中街66號正對面的地方,「聽說郎姑娘要被鈴木霸佔時,她還在這里跳過河,但被好心人救了!」

現年87歲的鍾天錫老爺爺比郎老太只小3歲,鬼子當年的入侵讓他仍舊歷歷在目,「鬼子到來時,我正讀小學。記得頭批鬼子到來時,人還不算多,他們騎著馬,背著槍,晃著指揮刀,扛著太陽旗,我們一看這明晃晃的刀子,就知道他們不是好人,於是紛紛逃難。當時我父親在保河坊還開了個小飯店,鬼子到來後,他也跟大家一起去避難了,我們走了以後,鬼子就住在我們的屋子裡,修碉堡,築炮樓……」

鍾大爺說,鬼子剛來斜橋不久,就開始殺人放火了。

「鬼子里來了個叫鈴木的隊長,生得瘦瘦長長的,看上去有40多歲,一米八的個子,嘴巴上蓄著八字鬍須。當年的郎姑娘還不到20歲,樣子蠻好,生得水靈靈的,還扎著辮子,有點像後來《紅燈記》里的李鐵梅。郎姑娘有次和她母親去賣魚,被鈴木看到了,於是想霸佔她,郎姑娘被嚇跑了,鈴木抓了她的姐姐,說她不回來就要殺她的姐姐,把全村人都殺光。郎姑娘後來回來了,鈴木放了她的姐姐,沒有在斜橋殺更多的人,而是把主力轉移到了桐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也可能因為桐鄉當時有很多的游擊隊……」鍾大爺向記者回憶說。

關押過郎姑娘的封家大院,尚在鐵路南側的封家弄內。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這座兩層樓的老房子前,發現大門緊鎖,透過門縫,發現院內雜草叢生,充滿滄桑感……

D海寧史志專家――

屈辱的歷史值得我們永遠深思

昨天,記者從海寧市史志辦獲悉,發生在郎老太及其兒子張大爺身上的這些故事,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據史志部門調查統計,抗日戰爭期間,侵略嘉興的日軍主要為菊池副軍團。該副軍團下有很多聯隊,其中海寧有3個聯隊,分別駐扎在硤石、長安和鹽官。「侵略斜橋的這批鬼子,是長安聯隊下的一個中隊,起初的隊長是連山,1938年換成鈴木,斜橋成立了漢奸維持會。鈴木1941年初去了海鹽,後來又去了餘杭,在餘杭也像霸佔郎姑娘一樣霸佔過一個良家女。」

「有關統計表明,自1937年12月日軍鐵騎踏進海寧,至1945年8月無條件宣布投降,海寧有姓名可查的共有5130人傷亡,20餘萬間房屋被毀,這場戰爭帶給海寧的災難是非常大的。」史志部門有關人士說。

米了

C. 1895年9月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後,杭州成為增開商埠之一。日本在杭州的( )設立領事館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省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江...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

D. 日本在杭州有那些罪過

最早聽說是在明代時就有倭寇侵入過,說燒了雷峰塔
以下是抗日戰爭的的資料:

杭州抗戰大事記

(2004-07-05 16:03:16)

1937年11月5日日軍登陸杭州灣。日軍以3個師團的兵力,集結軍艦80餘艘,在杭州灣的漕沿鎮、金山衛和全公亭登陸。在隨後的1個多月里,日軍相繼佔領嘉善、餘杭、富陽等地。

1937年11月30日日軍出動飛機28架次,在蕭山縣城城廂鎮上空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地毯式轟炸。這次轟炸中,日機共投下各類炸彈120枚,造成近200人喪失性命,1000餘人被炸傷炸殘。

1937年12月23日日本侵略軍進逼杭州,為防敵人過江,中國軍隊自毀大橋。

1937年12月24日日軍分3路侵入杭州,杭州淪陷。東路岡井部隊入清泰、望江兩門;北路孤川部隊進武林門西大街;西路三林部隊由鳳山門進入杭州。日軍沿途燒殺擄掠,使城市受到極大破壞。杭州由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鐵蹄下生涯。

1938年2月18日日軍瘋狂屠殺餘杭喬司鎮居民,施放火槍燒房子,用步槍和機槍掃射群眾。日軍連續燒殺3天,被害平民達1300餘人,燒毀房屋7000餘間,整個喬司鎮成為一片廢墟。事後,人們收集遺骸建公墓,立碑為「戊寅公墓」,俗稱「千人坑」。

1938年3月4日日軍包圍富陽受降鄉東塢山村後的午朝廟,將在那裡避難的300餘難民集中起來,分年齡將各人的拇指連拴在一起,並令他們下跪,然後架起機槍進行掃射。此次屠殺後的倖存者僅5—6人。

1938年3月26日1000多名日軍對龍溪沿岸的村鎮進行了燒殺。龍溪南段與京杭大運河相接,北段通往吳興匯入太湖。日軍佔領杭州後,龍溪是運送軍火物質的要道。為確保杭湖水道的安全,日軍製造了火燒百里龍溪的慘案。在120里的龍溪兩岸,近150個村莊成了一片火海。據統計,僅德清境內龍溪兩岸就有110個村被燒毀,7700多間房舍被焚,死亡580餘人。

1938年6月19日日軍扶植的汪偽浙江省暨杭州市政府成立。日軍佔領浙江後,在淪陷區扶植偽政權,這些偽組織成為日寇用做「以華制華」的傀儡。1938年1月,日軍扶植建立了偽杭州市治安維持會。不久,該維持會被偽杭州市自治會代替,並於同年6月由偽杭州市政府接收。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偽政權也隨之滅亡。

1941年12月8日駐杭州拱宸橋日軍憲兵隊,在大關至康家橋直街,遇抗日便衣隊襲擊,竟放火焚燒得意樓茶店,大火延燒數小時,毀民居87家。

1942年5月26日為配合日軍渡過建德南邊的新安江,3架日本飛機及地面日軍大炮分別向中方陣地空投或發射毒氣彈。由此,中國守軍犧牲1/3。日軍侵佔浙江期間,多次使用毒氣,致使無數中國軍民中毒或死亡。

1942年6月日本侵略軍飛機27架飛至分水縣城(今屬桐廬縣)轟炸,投彈150餘枚,炸毀燒毀民房150餘家,縣立民教館被炸,死11人,傷9人。

1945年9月6日侵浙日軍投降儀式在富陽宋殿村舉行,韓德勤代表中國政府主持接受日軍投降儀式;侵杭日軍最高指揮官、第一三三師團長野地嘉平代表日方在投降書上簽字。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富陽人民把宋殿村改為受降村。浙江是全國較早淪陷的省份,也是受日軍侵略時間最長、受戰爭災難范圍最大、最深的省份之一。八年抗戰中,浙江全省77個市、縣,其中1市(杭州市)、37縣被日寇長期佔領,日軍在浙江各地製造了無數次大燒殺、大轟炸慘案。浙江還是日軍在中國實施細菌戰的重點地區,造成無數百姓死於疫病。

E. 二戰日本有沒有佔領杭州

1937年12月24日,杭州就淪陷於日軍。整個抗戰期間都處於日軍佔領下。1945年9月06日,國民黨軍抵達杭州受降,杭州才光復。

F. 日本侵略者在杭州的的罪證 快一點,馬上要用,限半小時之內。

日本侵華罪行
紀實
上海市黃浦區教育信息中心
濫炸浙江蔣經國生母罹難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地處東南前哨的浙江省備受日軍鐵
蹄的瘋狂躡躪.日本侵略軍自1937年11月5日從杭州灣的金山衛和全公亭
登陸後,12月24日攻陷杭州,之後陸續竄擾了除昌化,遂安,仙居,泰順,
龍泉,慶元,雲和,景寧,磐安等9個縣以外的所有地區,日軍所到之處,
燒殺淫掠,罪行滔天;同時還轟炸了除磐安,泰順,景寧,慶元等4縣以外
的所有地區,數十萬間民房被毀,無數平民百姓血肉橫飛.
卷帙浩繁的歷史文獻真實地記載了日機在浙江領空肆意穿梭,炸彈遍地
開"花"的那慘不忍睹的一幕幕悲劇.浙東的奉化溪口,浙北的蕭山,浙西
南的麗水可謂多災多難的重災區.
奉化溪口,是個山清水秀的要鎮,也是蔣介石的老家.日軍於1939年
12月12日至1941年4月22日的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對溪口實施13次狂轟
濫炸,致使百餘人喪生,數百間房屋被毀,風景如畫的溪口鎮,頓然失去了
往日的美麗.①
在屢次劫難中,最慘重的莫過於1939年年底和1940年年初的兩次.
1939年12月12日,天氣晴,遠山若黛,溪口鎮顯得異常寧靜.下午2
時左右,隆隆的飛機聲劃破上空,6架日機從溪南新建嶺山嶴方向沖出,直
撲溪口鎮而來,並在溪口竹林上方散開隊形,插向東西兩側.毫無防備的當
地居民好奇地抬頭張望,沒料到飛機扔下一連串炸彈,人們被震得暈頭轉向,
在外面的人拚命往屋裡逃,在屋裡的人又拚命往外面跑.一時間,天上的刺
耳機聲與地面大人的呼叫聲,婦女小孩的哭喊聲交互夾雜,亂作一團,整個
溪口鎮成為一片火海.
此次轟炸,日機的靶心集中於將介石故居豐鎬房和別墅文昌閣,這一帶
連落數彈,創傷甚重.
其實,在擴建豐鎬房時,按照蔣經國的要求,建立了防空設施.可是,
當敵機在頭上盤旋尋打目標下"蛋"時,豐鎬房內的人一個個慌了手腳,竟
忘了家裡有防空洞,一個勁地往外跑.蔣經國的母親毛福梅晚年患有腿疾,
行動極不方便,出逃時,發現忘了帶房門鑰匙,又急忙返回去取.教授蔣經
國夫人蔣方良中文的董姓女教師抱著毛氏再次逃出後門,剛到後牆弄,三枚
無情的炸彈便在她們的周圍開花了.①
敵機遠去,警報解除後,出逃的人陸續歸來,唯獨不見蔣母毛氏和董老
師,焦急的人們四齣尋找,蕭王廟村舅家,岩頭村娘家,石鱔嶴祖墳等等,
凡是她們可能去的地方全找遍了,都不見他們的身影,只得向縣政府,省政
府求援.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秘書曹仲麟奉命驅車趕到溪口時,奉化縣長何揚
烈,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汪堅心已在豐鎬房查勘多時,三人見後牆弄倒塌處
微微隆起,分析可能底下有人,立即雇了12個民工,點起汽燈,連夜小心翼
翼地清理現場,終在塌牆底層發現兩具屍體.只見毛氏身體上部完好,下部
中彈,其腿上有彈洞,腸子流出;董老師血肉模糊,一條大腿不知去向,兩
人均早已停止了呼吸.毛氏遺體由武嶺學校校醫包紮整容,入殮後停放在蔣
氏家庵摩訶殿.②
① 《奉化市志》,第646頁.
① 《蔣介石家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② 《蔣介石家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蔣經國聞此噩耗,悲痛欲絕.即吩咐司機毛寧邵備車,帶妻兒星夜兼程,
於14日下午趕到溪口,一跳下汽車,就直奔其母靈堂,撲在靈床前撫屍慟哭
昏厥過去.人們急忙用茶水把蔣經國救醒後.他依舊跪在地上悲號.12月25
日,他手書"以血洗血"四字,刻石制碑,立於其母罹難處.他在武嶺學校
向師生發表講演時,以拳擊桌,咬牙切齒地陳詞:"當前我們的第一個敵人
是日本帝國主義;第二個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第三個敵人還是日本帝國主
義!"其喪母悲痛之情及對日寇的憤恨之心在這寥寥數語中可表露無遺.1940
年,他在贛州舉行盛大的"蔣母毛太夫人追悼大會",還在贛江上造了一座
"忠孝橋",以志悼念.①1945年6月他在《五百零四小時》一文中說:"先
母罹難,此餘一生最痛心之事."
這次轟炸,日機共投彈13枚,豐鎬房5死1傷,文昌閣被夷為平地.

G. 收集歷史上日本侵略者對杭州所犯下的罪行

原本蘇堤六橋上的石雕就是他們破壞的,現在修復了。

教場路某處據說以前是集體殺杭州人的地方。

晚上很早就要關門閉戶,不能大聲喧嘩。

快解放的時候還欲圖炸毀錢塘江大橋,但破壞得並不嚴重。

H. 日本侵略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大罪

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殘酷屠殺,伴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過程。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日軍就在長春活埋了中國被俘人員200多人;11月在齊齊哈爾捕殺馬佔山部傷兵數百人;1932年9月,在撫順近郊製造平頂山慘案,屠殺村民3000餘名,全村僅存活1人。

在日本侵華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屠殺發生在南京。侵華日軍松井石根所部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後瘋狂殺戮,血染古城,使30萬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慘遭屠殺,1/3的街道和建築物被焚毀;同時,還製造了2萬起左右的強奸事件,進行了大規模的搶劫。日軍的殘暴與野蠻實在是駭人聽聞、罪大惡極。

日本侵略軍在對抗日根據地血腥「掃盪」中,推行野蠻的「三光」政策,犯下了累累血債。據統計,從1937年—1945年,僅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魯豫、山東、蘇皖、中原7個抗日根據地,中國軍民就被日軍殺害318萬人。

令人發指的細菌戰、化學戰

在侵華戰爭中,日本公然違背國際法,在中國研製和使用細菌武器,進行細菌戰,大量殘殺中國人民。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隊」、「第100部隊」等細菌戰部隊,總人數達2萬餘人。他們還對實驗對象進行活人解剖。每年用於試驗的人達400—600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39年—1945年8月,「731部隊」至少殘害了3000多人。

從1940年下半年開始,侵華日軍開始大量使用細菌武器,如感染力強、傳染迅速、殺傷力大的霍亂、傷寒、鼠疫、炭疽病等菌種,以及白喉、痢疾等細菌。日軍進行細菌戰的區域遍及華北、華中及重慶等廣大地區,殘殺中國軍人和無辜居民數十萬人。

除使用細菌武器外,日本還從侵華戰爭一開始,就使用化學武器。日軍還在中國居民區施放毒氣,並在水井和河水中投毒。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2000多次,地點遍及中國的18個省區,給中國軍民造成9萬餘人的傷亡。日本投降時,尚有200餘萬發毒氣彈遺棄在中國各地,給當地居民留下嚴重的傷害和隱患。

不擇手段的經濟掠奪

經濟掠奪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日本「以戰養戰」的主要內容。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征糧食和原料,供給前線日軍或運回日本。在中國東北,日本強制購銷糧食,強迫農民將生產的大部分糧食按偽政府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交售。在關內,日軍變相搶掠軍糧。1939年,日本僅從華中就運走大米7億升,1940年則增至9億升以上。此外,日本還大肆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

二是壟斷工農業、交通和貿易等,進行資本輸出。1937年5月,日本通過偽滿政府公布了「重要產業統製法」,把21種工業產品置於日本控制之下。

三是控制金融,大量發行紙幣,榨取佔領區人民的財富。日本在中國東北大量發行偽「滿元」。在關內,1937年11月至1941年1月,日本分別在張家口、北平、上海和南京設立了偽「蒙疆銀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華興銀行」和「中央儲備銀行」,依靠日軍的刺刀發行大量沒有信用價值的偽鈔,藉以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和財富。

四是抓捕中國勞工,為日本軍國主義當牛作馬。據不完全統計,到1944年為止,日本在中國東北強征的勞工已達300萬人,其中被虐待致死的占總數的29%。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有難以計數的中國婦女被日軍強征做「慰安婦」,遭受非人的虐待。

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遠不止這些。中日兩國人民必須不斷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反對任何掩蓋和歪曲歷史的錯誤行徑,以正國際視聽,使經歷過二戰的人不要忘記過去,使新一代了解歷史真相,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大局不懈奮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