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大阪金閣寺怎麼樣

日本大阪金閣寺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20 17:37:24

㈠ 《金閣寺》美到讓人嫉妒,然後呢

三島由紀夫這個人跟他的作品,有美,有青春,有暴力,有死,有生,更有慾望的無窮無盡。三島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就縮影在《金閣寺》里:自毀式的美,才是美。

70年前,27歲的三島由紀夫(1925-1970)到希臘旅行。希臘雕像所展示的飽滿的肉體與精神上面的光輝,深深地震撼了他。年輕時代就長期練習劍道的三島,益發堅定要透過斯巴達式的鍛煉來強健體魄。

從小被長期與日本皇室交往的貴族外祖母扶養的三島,很早就體會到日本文化對於美的獨特視角—物哀:萬物皆有靈,哀嘆愛憐讓悲與美相通。

物哀這個文學觀念,是日本傳統三大美學理念之一。另外還有推崇不完美的事物更有意義的「沉寂」審美觀念,以及崇尚在冶艷之中發現恬淡的「幽玄」審美意識。

古典文明崇高的「里」,必須有堅毅豐饒的「外」。青春的,肉體的生,可以在毀滅之後再次煥發呈現出美的新生,這種暴烈的美是可以永生的。因為,它的美是有深度的,值得探究的。

美如果可以有丑,有老,有死亡,可以作為對比,這個美,可以更被凸顯,更被放大出來。三島由紀夫創作的小說,劇本,還有他參與的電影和攝影作品,通通都在彰顯美與死亡。連他自己的死亡,也像是一場暴烈的表演。三島這個人跟他的作品一樣,迷人而又有話題性。

有人說他外表氣場滿滿,內心實在脆弱無比,更多人說有人說他是融匯大和與西方傳統和現代文化的藝術家。從希臘歸來到18年後的驟逝,三島由紀夫創作的內核所在,或許在《金閣寺》這部作品當中可以被琢磨出來。

日本古典具有一種力量

三島由紀夫從出生49天開始,就被期待他這個小少爺可以復興家族的外祖母一個人霸佔,進行封閉式的撫養。

他被隔離在大自然,雙親,同齡人以外,在豪宅里陪著外祖母過著貴族般的生活跟讀書。本名平岡公威的他,回憶童年時曾寫道:「13歲的我,竟有一個60歲的情深的戀人」。他在他的自傳《假面的告白》裡面還說,自己最早被喚醒的感官記憶,是掏糞工跟軍人的體味跟汗臭。

海明威說,對作家創作最好的禮物是,一個不快樂的童年。三島由紀夫備受呵護的童年,延續到中學。欣賞他的國文科老師鼓勵他研讀日本古典文學跟西洋文學,肯定他的作品並推薦他發表。

自戀、自虐、還有崇尚肉體之美跟暴力之暴所帶來的沖擊,是三島由紀夫外在靜謐的成長過程所塑造出來的性格特質。大量閱讀,則讓他「不知不覺間積累了用世界文學的視野,來審視日本古典文學的修煉。」

他說,日本跟希臘古典文學經常出現的「罪」的主題,一點都不抽象。然而,三島由紀夫對日本文化的結論,卻似乎只能跟同溫層的人分享。因為他認定「日本古典具有一種力量,執拗地盤踞在日本現代人的心中」。這樣的想法,得到有同樣執念的川端康成高度肯定。

引領他走入日本文壇的川端康成,曾經如此評價他這名弟子說:「我早就希望這位最年輕的作家將人生寫得扎實些,在古典與現代、虛空的花與內心的苦惱的結合取得成功」。

天真感性地幻想著惡魔

三島由紀夫說他撰寫小說的動機在於,「企圖從深藏在內心裡的那種可怕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因為他自知自己「總是天真地、非常感性地幻想著惡魔這種東西。」

惡,罪,魔,一直在三島由紀夫的作品裡盤旋著。為什麼,人們還會想看呢?因為,這裡面總是有相對應的美,純真,跟生命力。

1950年,一個年輕的僧人放火燒毀有五百多年歷史的金閣寺。原因竟然是,「我嫉妒金閣寺的美」。這個因為美而產生毀滅的真實故事,深深吸引了三島的注意。他到現場,到僧人成長的東北去做調查跟訪談。五年過後,三島由紀夫發表了小說《金閣寺》。

口吃孤僻的溝口,出生於舞鶴的貧窮鄉間,「父親說過,地上最美的東西是金閣」。住持父親逝後,溝口到金閣寺成為學僧。他一邊掃地一邊跟自己說:

溝口終於得願,可以日日夜夜與金閣寺相伴。身邊有的是召G的住持,齷齪的同行同學。從小心儀的女子嘲笑他的丑跟缺陷,卻甘心愛戀粗俗的情人。平安度過戰爭的金閣寺還是那麼美麗輝煌,人的醜陋必須得到懲罰。

這個終點在哪裡?放火燒掉金閣就是。

憧憬為理想獻身的死亡

評論家曾問過三島,可不可以改寫火燒金閣寺的最後一章。三島說,做I到一半卻停止,那對身體健康很有影響。

全書最後一段是:「就像一個人完成一件工作,該歇息一下了。我想,我還是要活下去的。」

寫完《金閣寺》的三島才31歲,他還要繼續創作「自毀式的美」,一直到45歲自盡為止。

終其一生,三島都對死亡抱著一種「甜甜的期待」,憧憬為理想獻身的死亡。

《金閣寺》的內核就是美與死,這也是三島由紀夫所有創作的出發點跟終點。

㈡ 金閣寺簡介

鏈接:


提取碼:617r
該小說取材於1950年7月11實際發生的縱火事件。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從貧窮的鄉下來到金閣寺出家以後,終日沉迷於金閣之美,幻想在戰火中與金閣同歸於盡的壯美場面。然而戰爭的結束使這一願望永遠化為泡影,絕望之餘,他毅然將金閣付諸一炬。

㈢ 金閣寺在日本的什麼地方

金閣寺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
金閣寺,又名鹿苑寺,是一座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剎,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被昵稱為「金閣寺」。
金閣寺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以「古京都的歷史遺跡」的一部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更多關於金閣寺在日本的什麼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c722a1654843671.html查看更多內容

㈣ 簡介金閣寺

金閣寺,正式名稱為鹿苑寺,位於日本國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金閣寺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稱為「金閣寺」。
金閣寺始建於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應永回年),在二戰前日本政府就己將其列為國寶。1950年7月,寺中僅存的舍利殿被人縱火完全燒毀(即金閣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l955年依照原樣重新復建的,1987年又將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全面換新,成為目前的樣子。
1994年12月,鹿苑寺寺院全境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㈤ 金閣寺為何腸子流露在外就是凄慘呢

金閣寺為何腸子流露在外就是凄慘呢,這是作者為了表達戰爭的殘酷性。
《金閣寺》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他的重要代表作。《金閣寺》於1956年連載於文藝雜志《新潮》的一至十期上,並於同年由新潮社推出單行本。
該作講述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從貧窮的鄉下來到金閣寺出家以後,終日沉迷於金閣之美,幻想在戰火中與金閣同歸於盡的壯美場面。然而戰爭的結束使這一願望永遠化為泡影,絕望之餘,他毅然將金閣付諸一炬。
《金閣寺》取材於1950年金閣寺僧徒林養賢放火燒掉金閣寺的真實事件。據林養賢說他的犯罪動機是對金閣寺的美的嫉妒。《金閣寺》獲第八屆讀賣文學獎。

㈥ 《金閣寺》:美與撕裂的藝術

金閣寺的美學意義

1950年,日本京都的名勝古跡金閣寺被一名年輕僧人付之一炬,這一度成為震驚日本的大事件,也成為了三島由紀夫寫作本書的原型。

小說的內容結構不算復雜,本書採取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了「我」在十幾歲時因為住持父親的去世,而被託付到了金閣寺。「我」是一個面容醜陋的結巴,對於自己的醜陋而感到深深的自卑。

初次見到金閣寺時,「我」把金閣寺看做是美的化身:「世界上沒有比金閣寺更美的東西」,但漸漸地「我」發現金閣寺的美逐漸內化為「我」的想像世界與真實世界的阻礙。

在絕望之餘,「我」將金閣寺付之一炬,在火焰燃燒之後,「我」放棄了原本與金閣寺同歸於盡的想法,決定好好活下去。

當「我」隨著身患肺病的父親第一次拜訪了金閣寺,金閣寺成為在「我」心中與外部世界形成鮮明對比的、幻想中的美的象徵。在外部壓迫性的黑暗之中,金閣寺的光芒與美也格外耀眼。「毫不誇張的說,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美。」

對於美的事物,人們總是希冀自己能夠佔有,「我」也不例外。因此,「我一想到在自己未知的地方已經有了堪稱美的東西,就不知不覺充滿了渴求和焦躁。」

「我」對於美的事物持有一種病態的、偏執的佔有欲。如果「我」不能佔有,那麼「我」就是「被美疏遠的東西。」

在脫離了想像的世界、回到了現實世界之後,「我」一下子從金閣寺的幻想中抽離出來,面向戰爭的陰霾與死亡的危機。當「我」近距離觀察時,卻感受到了不協調的焦躁感。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美呢?是不美的東西帶來的才是美,是想像與現實的妥協。美的事物如果被固化,那麼自然生發的美感也會逐漸消失。

如果自己真實看到的美好的事物與期待有所差距,免不了自欺欺人,但同時也埋下了禍根。被壓抑的慾望如果不能及時排遣,那麼在下一刻爆發的時候,這股怨恨與壓抑的能量足以將自己與美的事物一起撕裂。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我」逐漸萌發了對金閣寺被毀滅的憂慮,希冀與擔憂美好事物的毀滅是典型的悲劇美學心理。庄嚴的佛音與無常的命運,將金閣寺的生與我聯系在一起。此時產生了一個存在主義的疑問,我們藉由外部的投射來印證自己的存在感與存在的意義是正確的嗎?

戰敗後金閣寺讓「我」產生了異樣的感覺,「我」本應該在對金閣寺的塵世之美中自己的理想之美,而不能因為對金閣寺的幻想破滅而毀滅自己。但是,「我」卻不得不因為現實的驅策而走向了毀滅金閣寺的道路。

其中走向毀滅金閣寺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我」受到柏木的蠱惑。柏木在本書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我」極惡的化身,我們將在第三章著重分析。

在燒毀了金閣寺之後,我本想一同死去,但最後還是決定好好活下去。並不是我畏懼了死亡,而是發覺自己與金閣寺一起毀滅沒有意義。金閣寺固然是美的事物,但同時也是我探索美的阻礙。

在燒毀之後,我如同經歷了上帝審判之後的末日倖存者,在新的世界活下去。這時候,我將重新構建美,並且在對舊事物的撕裂中誕生新的美。

美的人格化:有為子以及女性的形體

少年時,「我」因為是結巴、天生體弱,因此免不了遭受欺凌。在第一章「我」對於年輕英雄的態度是充滿著少年獨有的驕傲,但同時也帶著一絲破壞性,這是一種對於宿命的蔑視,也是陰郁的幻想。

內心陰暗的「我」在一次出行中遇見了一個明亮的女孩,她叫有為子,「我」在一瞬間就被她迷住。但由於「我」的不知所措,讓「我」遭受到了有為子的厭惡。而「我」對有為子由貪戀變為嫉妒與痛恨,有為子成為一個「我」所抵抗的外部世界的縮影。

「我」詛咒有為子死去之後,意外發生了。有為子與一個逃兵戀愛並且懷孕,之後被醫院發現後辭退。在被憲兵抓住的時候,三島由紀夫用了一段特別傳神的話來描寫。

他寫道:「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見過像她那樣寫滿抵觸的臉。……月光毫不客氣地灑向了她的額頭、眼睛、鼻翼、臉頰,她卻一動不動地任月光清洗,彷彿只要稍微轉轉眼睛、動動嘴巴,被她拒絕的世界就會瞬間如雪崩般涌來。」

「我」嫉妒有為子身上具有的極致的美感,她與「我」一樣,都是主動摒棄外部世界。但一個是陰暗之惡,一個是極致之美。三島由紀夫通過美與丑、內在與外界、小我與大我的對比在這里進行了撕裂、碰撞、雜糅、扭曲。

而當有為子指向金剛院,「我」因為有為子背叛而感到高興時,事情的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男人擊殺了有為子後自殺,對於有為子來說,她既背叛了愛人,也沒有背叛愛人。不管過程如何,最後還是與愛人一同死去了。

「我也是通過這件事,開始可以直面任何事情。直面人生,直面感官刺激,直面背叛,直面愛恨,直面所有。我的記憶可以輕易地否定和無視潛藏其中的崇高。」

有為子以死亡給「我」上了一堂課,竟成為「我」的人生導師。在紅葉、陽光與鳥聲的對照下,死寂的白骨有著一絲妖異的美感。

之後在書中出現的花道師傅、大小姐、房東女兒等等都是一種美的化身,她們被「我」稱為活著的有為子,當「我」拿著住持給的錢去嫖娼時,期間「我」又想起了有為子。

對於「我」來說,有為子是一個美的象徵,因此「我」既嚮往又不想玷污她。「我」與妓女麻里子做愛,丟掉了童貞,同時也徹底告別了有為子。「我」終於被當做一個正常的男人來對待,但這種對待是不是可悲的呢?

無論什麼樣的人,只要能夠付得起錢,妓女就能夠和他做愛。這種做愛完完全全是肉慾上的,不帶有一絲情感,而如果帶有情感反倒是麻煩。

而麻里子不排斥蒼蠅停在她的乳房上,「我」猜測她的內在已經腐爛,這種腐爛是「我」對於女性與情慾幻想的破滅。

細心地讀者會看到,每一次「我」的眼前出現女性的形象時,都是出於一種探求。少年時「我」目睹了母親的出軌,之後對於母親讓「我」成為住持的野心感到厭惡。因此,「我」一方面極力排斥女性,另一方面希冀從女性中得到救贖。

這種救贖不是出於一種形體上的愛戀,倒像是一種精神的感知,女性的形體賦予了她們溫柔的救贖形象,特別是日本作家很喜歡描寫女性的象徵意義。

三島由紀夫是其中一位比較重視女性象徵性的作家,他將情慾視為一種將人生升華的方式,在本書中,她們是對於「我」陰暗一面的彌補。

善惡的分析:鶴川與柏木的人物解析

鶴川在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不在乎「我」的外在,反而積極向「我」釋放善意。這讓「我」感到幸福,鶴川身上具有著人性的光輝。

鶴川的出現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是「我」的陽光一面,是「我」對於世界認可的那一部分。而之後出現的柏木則是「我」極度陰暗的一部分。

之後鶴川的死亡意味著「我」心中光明一面的喪失,而得知鶴川可能是自殺之後,「我」心中的那個堅定的道德化身也就此死去。因此我徹底墮入地獄。

柏木有著似是而非的哲學觀,他不因為自己的殘疾(內翻足)而自卑,擁有著強大的內心世界。拒絕了一個美麗少女的示愛反而與老太太進行做愛。

在於老太太的做愛的過程中,老太太的臉與少女的臉交替輝映,伴隨著一種佛教哲學式的意味。

這種虛無主義的美學象徵正是三島由紀夫一生追尋的意義,他在風華正茂的年齡死去,如同櫻花一般絢爛。這本書也是三島由紀夫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作者與文學之間的距離。就故事而言,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是極具藝術美感的。

他的美學理念與日本文化交融的同時,發展出了一套向內探索的弗洛伊德式的、藝術思想,這也是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以及他本人被人津津樂道的原因。

但是,如果將他的美學思想從故事中抽離,放到現實中去,放到他本人去審視,則未免令人不快;如果一個人按照三島由紀夫的美學理念去指導生活,則內心是混沌與陰暗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時感到沮喪的原因,文學有著自己的邊界,不能越界。而一旦越界,美的事物也會變成醜陋的事物。

當柏木罕見的沒有褻瀆美,而是用尺八吹奏了一首《御所車》時,我認為:「演奏者成就的短暫時間的美,把時間變成了純粹的延續,無法重復不能回頭,生命像蜉蝣一樣短暫的同時,也幻化為完完全全的抽象與創造。我在嚮往美的同時,也在遭受到美的折磨,因為我醜陋的形體與陰暗的內心配不上美。」

因為與老師發生矛盾之後,「我」主動出走,這次出走也是一次覺醒的時機,與老師疏遠之後,「我」開始思索之後的人生,並且產生了很多瑣碎的思緒。

向柏木借錢之後,「我」離開了金閣寺,有時候懷念死去的父親、有為子、鶴川,比起生者,死者的身影更加令「我」懷念。

在車廂上聽到其他人對於金閣寺與住持的討論,「我」感到詫異與厭惡,因為在「我」的心裡,車廂上是現實世界,而金閣寺是彼岸的世界。

當「我」看到日本海時,突然想起柏木的那句話:「人們是突然變得兇殘的,比如在這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坐在修剪整齊的草地上,無所事事望著透過樹葉漏在地上的陽光。殺意往往產生在這樣的一瞬間。」

於是「我」產生了將金閣寺燒掉的念頭,毀滅金閣寺就是毀滅永恆的美。

人們的生存靠持續恆久的時間凝固物來確定,而毀滅這種恆久的時間凝固物就是消除不確定性的一種極端方式。

三島由紀夫通過對美的探求與川端康成有著相似之處,毋庸說他們出自一種日本式的內在精神啟發,自殺不過是他們追求美的一種方式。對於讀者而言,能夠從文學中接受不同理念,學會審視就已經足夠。

㈦ 金閣寺的簡單介紹

金閣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

鹿苑寺寺名源自於寺院的創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法號·鹿苑院殿。山號為北山(ほくざん)。寺紋為五七桐。該寺院是在義滿死後,將他原來的北山山莊改成的寺院。舍利殿本是室町時代前期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築,但是於昭和25年(1950年)的金閣寺放火事件中被完全燒毀,並於昭和30年(1955年)重建。

金閣寺的特點:

重建後的金閣是木造的3層樓閣式建築,位於鹿苑寺境內,鏡湖池(きょうこち)的南岸。屋頂是寶塔形狀,並有隻銅制的鳳凰。雖然是3層建築,但是由於一層和二層之間沒有做出屋頂的延伸,所以形式上是「二重三層」。

一層沒有貼金箔而是用木頭製作,二層與三層的外面(包括圍欄)全部貼滿金箔。三層的內部也是全面貼滿了金箔(地板除外)。一層與二層的平面是同樣形狀和同樣大小的,正面5根柱,側面4根柱。一層與二層使用了貫通的柱子,使構造一體化[9]。三層小了一圈,每邊3根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閣寺

㈧ 日本金閣寺,東大寺,大板城公園哪個值得去

我個人覺得是金閣寺。比較有名。我在日本生活了10多年。東大寺沒有金閣寺好看,大阪城公園沒什麼特色。

㈨ 日本金閣寺資料(急需)

1397年足利三代將軍義滿在衣笠山的東麓修建了北山殿,作為隱居之處。後依照義滿的遺言將北山殿改為寺院,並被命名為鹿苑寺。因鏡湖池畔的三層殿閣的2—3層外包金箔,故通稱金閣寺。它不僅是安置佛舍利的佛殿,同時又因位於池畔,觀賞性極高。1950年被僧徒放火燒毀,五年後又恢復原貌。1988年全面貼上了金箔。在庭院的池子里,表現佛教世界的奇岩、鶴島、龜島、九山八海,樣樣俱全。金閣寺與這個庭園,將那個時代的傳統公家文化和新興的武家文化融為一體,象徵著受到禪宗影響的東山文化,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金閣寺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又被國家指定為特別名勝。
進門,鏡湖池上的金閣寺就不容分說地撞進眼睛,滿目滴綠的庭院,金箔貼就的金閣明亮如畫,仿若虛幻。低的小荊棘,低的小草叢,底的石頭,連靠近金閣的松樹也修剪得低首徘徊的樣子,全心全意地烘托著三層閣制的金閣寺,尖頂的金鳳凰在午後的陽光里樣子隨便你用什麼詞形容吧,反正驕傲的鳳凰怎麼都當得起的意思。
其實,金閣寺是鹿苑寺的一部分,因供奉著釋迦牟尼的舍利而著名。第一層是宮殿式建築法水院。第二層是武士住宅樣式的潮音洞。第三層是中國樣式的究竟頂。第二、第三層貼以純金金箔,是以分外金碧輝煌。臨湖而建,倒影若水中金焰。屋頂金鳳凰更是光芒統領。無論從哪個角度瞻望,都那麼令人神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