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和中國哪裡有發展前景

日本和中國哪裡有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 2022-09-19 07:43:16

A. 中日關系的前景

中日關系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從經濟角度來講,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日本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經貿往來頻繁,互補性強。並且日本需要中國廣闊的市場、原料和勞動力,而中國需要日本的先進技術、市場和資金。雙方在節能環保、綠游、能源、金融等領域合作緊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長期疲軟的經濟,它沒有理由失去中國。從政治方面來講,日本與韓國的竹島問題,朝核問題,與俄的北方四島問題,聯合國的入常問題等等,都要中國支持或不想與中國另生爭端。日本在「入常」、綁架問題、8國峰會等問題上也需要中國的幫助。然而自安倍晉三和福田康夫首就任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以來,中日關系出現很大改善。經過破冰-融冰-迎春-暖春,雙方關系異常轉暖。此外,日本也會看美國眼色行事,現在看中美關系應該最差也是維持現在這樣,中美關系正常,日本也不會太出格. 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國本身的強大,大地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奧運的成功舉辦,這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了中國,這也讓中國影響力又增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民間的現狀則是:近日《讀賣新聞》的調查結果顯示40%以上的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可以信賴的國家,60%以上的人認為日本在戰後走和平發展道路,但70%以上的人在歷史對日本還存在怨恨。而日本只有20%左右的人認為中國可以信賴的國家,而40%以上的人持相反意見。可以說中國民眾對日情感有所改善,但在一年前日本對中國的信任度還在70%以上。
最近日本更換了新首相,麻生從他以前的言行來看有很深的鷹派背景,但他今後還會延續福田外交的部分理念。麻生雖然曾公開表示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並主張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等被人們稱為「大嘴麻生」。但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如果我當選將繼續改善對華關系,發展中日友好是一種手段,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我將繼續推動日中戰略互惠關系的發展。」當他在當選總裁後再次闡述對華關系時表示:「日中友好是發展兩國戰略互惠關系的一種手段,有利於雙方的國家利益。」在競選演講中他也曾說:「以前發表的言論只代表我的個人意見,今後將及時閉嘴。」26日他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言時表示:「日本今後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互惠與互益發展日中友好。」就在今天他在國會參議院接受議員質詢時表示:「將慎重對待歷史問題,繼承村山談話和小泉首相對戰爭受害者道歉的談話的精神,推動與中國的戰略互惠關系。」總之,今後麻生太郎身為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他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日本的國家整體,他必然會慎重行事。安倍晉在未當首相前應該說比小泉還「右」,但上任後第一件事竟然是訪問中國,任內也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但他在上任前與卸任後都去了。不管他個人對華感情如何,但今後他必然會從國家總體利益出發,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當然他今後不會向福田首相在任時如此「親華」,但大方向不會有重大調整,只是在一些涉及到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強硬一些,今後在雙方的談判桌上增加了一些難度。國家關系是由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無論是誰上台都會以國家利益為重,加強中日關系。當然我們希望麻生能夠像福田首相一樣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在此我也對福田康夫首相任職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1年間對中日關系有好向前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高度贊賞。雙方和則兩利,敵則兩害,對立甚至戰爭不利於任何一方,只要是頭腦清醒的人都應該認識到這個淺而易見的道理。日本現在內政方面危機重重,誰也不想在外交上再找麻煩。中國現今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加強與中國的友好關系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如果首相有何「過激舉動」那勢必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一些大財閥的在華利益也會受到損害,那些老闆們想必不會讓這些政治家好過吧!中日關系向友好方向發展,這是大勢所趨的歷史必然,並不是某個人所能決定的。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必將不斷向前發展並上升更高層次!
發展前景:從三個方面把握中日關系的未來,然而,要改善處在低谷時期的中日關系,使之健康發展,必須從如下三個方面予以把握:
首先,日本要認真解決歷史認識問題和擯棄冷戰思維。中日雙方要認真落實胡錦濤主席的五點主張精神,認真解決歷史認識問題。阻礙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原因是歷史認識問題。近10年來,日本不斷有否認和美化戰爭的行為,但日本朝野、媒體卻不顧事實,不顧被害國家的感情,將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歸結為中國進行所謂「反日」教育的結果,這種誤導和煽動日本民眾的冷戰思維是當前中日政治關系嚴重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應本著負責任的精神,盡早解決歷史問題和擯棄冷戰思維,遇到問題應保持理性、冷靜的態度,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而不是任意惡化。
其次,重視柔性的文化外交和民間交流,促進相互理解。今天推動中日友好的力量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動,老一代從事中日友好的政治勢力和民間人士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中日大學生卻彼此缺乏了解,對雙方歷史的了解程度有相當明顯的差距。最近由筆者組織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對日本歷史理解的人數比例為55%,而日本學生僅為28%。尤為遺憾的是,維系兩國關系的重要紐帶——中華文化在日本民眾中正被逐漸淡忘。所以,加強文化外交和民間交流,以文化為使者,以第二軌道的民間外交為紐帶,通過心與心的溝通和理解,彌合互不信賴的鴻溝,增進互相理解勢在必行,而這也是構建未來中日關系的方策之一。
最後,客觀地認識和理解對方,培養具有未來思考型的中日青年。客觀地認識和理解對方,走出中日關系的歧路,媒體負有重要的責任。它不僅是中日理解和交流的窗口、橋梁和陣地,也是中日民間交流的文化載體。所以,媒體應以寬闊的胸懷,多方位、多視角,客觀公正地報導對方。同樣重要的是,中日雙方還必須要注重培養大量具有未來思考型、開拓性的青年,因為青年睿智則國家關系睿智,才能以史為鑒、攜手面向未來,共同走出中日關系的陰影,開創明朗、健康的兩國關系新局面。中日關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正在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同處東亞且緊鄰的兩個大國保持穩定的雙邊關系至關重要。為了維護長期以來歷經艱難形成的中日關系大局,我們應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方針,以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為構築健康、穩定的中日關系而共同努力。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彼此間有著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友好相處,合作雙贏,是符合中日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實現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中日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但中國政府始終把維護和發展中日睦鄰友好關系作為長期國策,置於對外關系的重要地位,並一向認為,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不僅有利於兩國人民,而且有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在此希望中日關系可以得到改善,希望我們中國和日本可以從此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中日的明天會是美好。
作為中國民眾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中日關系。況且也毛澤東說過:「要把軍國主義分子與日本人民區分對待,日本人民對我們還是很友好的」。以雙方關系長遠發展的大局為重我們應該牢記歷史,但更應該忘記怨恨。我們應該以史為鑒,但更應該面向未來。我們要以正確和發展的眼光看待日本,忘記怨恨,相互寬容。福田康夫首相也說過:「我們要一同前進,一同探索,一同開辟我們共同的未來。」不要受一些媒體片面報道的影響,盲目愛國,更不要盲目反日,不要總以「歷史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日本。上一代人所犯下的錯誤,為什麼要讓他們的後代來承擔呢?歷史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不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阻礙。要提醒中國民眾的是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愛國、怎樣才是愛國的最佳途徑,並不是憑著一腔熱血,萬不可感情用事。 但日本國民確實對真實的歷史了解不夠,特別是年輕一代,這與政府的教育有很大關系。而且一些右翼分子對一些確鑿的歷史,加以詆毀,確實令每一個中國人感到憤怒。但我們要深知日本人民是無辜的,他們同樣是受害者。中國民眾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要讓日本將道歉掛在嘴邊上,但日本民眾大多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都不願提起,他們認為很悲慘,不想接以前的傷疤。有這樣一句話,英國前首相帕莫斯頓爵士曾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中日友好關系是長遠的,不能因為一時的波動而否定兩國長遠的友好系。中日也應是友好的、穩定的鄰居關系。發展中日友好關系是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事業,任何一方的政府都不應忽視它,更不能破壞它,任何忽視、破壞中日友好的行為歸根到底是違背了中日人民的長遠利益。
中美關系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取得良好開局。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之中,國際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和深化,各種全球性挑戰明顯增多。中美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方面,還是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都擁有更加廣泛的共同利益。當前中美關系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重要發展機遇。兩國應該而且能夠攜手努力,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
新時期中美關系應該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應該是積極的關系。雖然兩國社會制度、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發展階段不同,但雙方都應該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對方,用積極的行動推進各領域對話和合作。第二,應該是合作的關系。雙方應該攜手應對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復雜棘手的挑戰和問題,實現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第三,應該是全面的關系。雙方不僅應該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系戰略內涵。
一個良好的中美關系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加強對話和交流,增進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雙方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重大舉措。相信在雙方國家元首特別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定會取得積極成果。
中美關系新定位立足新起點,面向未來,它要求雙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以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審視和處理兩國關系,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機遇,共迎挑戰。正如美國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委員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所言,「要解決21世紀的許多重大挑戰,美中夥伴關系不可或缺」,「美中關系向前發展的前提必須是一種致力於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諾」。
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中美關系新航程的顯著特色。中美都強調了兩國同舟共濟的重要性,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前不久還引用中國古語「毋臨渴而掘井」來形容中美攜手合作的緊迫性。兩國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這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重大舉措,雙方將繼續加強就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的討論,不斷增進互信與合作。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的形勢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難關,這也是當前中美合作的重點。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經濟的列車駛入較為平坦的地區,它也需要中美兩國的引擎聯手拉動持續前進。
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挑戰為中美加強合作開辟了廣闊的視野。雙方不僅應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系戰略內涵。
新的航程展現新的前景。只要中美兩國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關系就能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就能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不斷作出貢獻。

B. 中日關系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解讀福田訪華:中日經濟關系有望進一步回暖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即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對於這次訪問,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助理、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江瑞平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福田首相訪華將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發展,中日經濟關系有望進一步回暖。

江瑞平長期研究日本經濟和中日關系,在他看來,中日雙方要構築戰略互惠關系,背後的原因很多,其中經濟因素是最值得關注的。

他分析說,最近幾年的中日關系,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政冷經熱」階段。從二00一年到二00三年,中日政治關系陷入冰冷狀態,但並未對雙方經濟關系造成過大傷害,中日貿易遞增的態勢非常明顯。在此期間,日本始終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第二階段是「政經雙冷」階段。從二00四年開始,中日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對日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迅速下降。從這一年開始,日本喪失了保持了十一年的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落到了歐盟和美國之後。

江瑞平說,中日經貿在兩國的經濟發展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經濟關系轉冷的趨向必然受到兩國決策層的高度重視。當前兩國明確表示要構築戰略互惠關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要盡快扭轉這種局面,避免對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和各自國內的經濟發展造成破壞。

他表示,此次福田首相訪華,是二00七年中日外交的「收官之作」,將再次成為發展兩國關系的重要契機,雙方此前達成協議的「戰略互惠關系」,也可能由此得到加強。

曾有學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在兩國經濟關系中,中國對日本越來越重要,而日本對中國越來越不重要。對此,江瑞平表示,這種觀點至少是不全面的。

他指出,的確,中國對日本越來越重要,對華貿易、投資,在日本總體對外經濟關系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說日本對中國越來越不重要,則是錯誤的。二00六年,中國對日貿易佔中國GDP的百分之七點八,而日本對華貿易占日本GDP的百分之四點九。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對日本的依存度,要高於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

在本月初舉行的首屆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上,江瑞平作為中國商務部聘請的三位專家之一參與了會議。在他看來,中日經濟關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日互為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但直到目前為止,中日之間還沒有啟動雙邊的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江瑞平說,這種局面阻礙了東亞的整體區域經濟合作,中日雙方應在這一領域展現智慧。

對於中日經濟關系今後的發展,江瑞平認為,二者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對方採取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到本國國內,因此兩國有必要對宏觀經濟走勢和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及時協調和溝通。「這可能是未來中日經濟關系中一個全新的、更深層次的領域。」江瑞平說。

C. 學動漫之後去日本發展應該比在中國有前途吧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漫設計」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4&zdhhr-11y17r-1383770312208026020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manhua?type=3&zdhhr-11y17r-1383770312208026020

在「動漫設計」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D. 簡述中日經貿關系現狀和前景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經貿關系向著互惠互利的方向發展,總體上保持了良好態勢.促進了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努力實現中日經貿的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是符合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

加強中日經貿合作,是兩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客觀需要。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推進同各國發展經濟等方面的友好合作。日本是當今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擁有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和我國引進技術的主要來源地,在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居於重要的地位。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活躍的商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智力資源,又是日本經濟發展所特別借重的。近年來日本對我國出口大幅上升,中國已成為日本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雙邊貿易總額繼2002年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後,2004年達到了1600多億美元。中日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拉動了兩國經濟的增長,促進了在科技、教育、旅遊等各個領域的廣泛合作。

中日經貿關系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有三個原因

第一,中日經貿關系是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由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關系日益緊密,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日益發展,出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中日經貿關系就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成為全球經濟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中日關系出現了一些困難,但是中日經貿關系也在不斷發展。去年日本對華投資已經達到30%,中日貿易也達到了創記錄的高水平,這就說明由於經濟全球化主要是市場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市場的因素可以超過政治的影響,因此中日兩國關系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可以而且應該得到全面的發展。

第二,中日經貿關系在亞洲經貿一體化的情況下得到開展和發展,亞洲特別是東亞各國在經貿方面聯系密切,特別是通過一條條生產鏈和供應鏈的合作,使得東亞各國的關系從來沒有這么緊密過。像汽車產業,由於汽車的零部件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這樣一些國家生產,最後汽車的組裝在日本或者在中國,但是總體是由一條跨國的生產鏈完成的,由於各種各樣的生產鏈和跨國鏈的形成,各個國家的產業關系形成一個產業鏈,組成一個大的網路,所以中國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成為這個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東亞的經濟進程,兩國的關系也會越來越密切。

第三,兩國關系在一種比較好的情況下發展。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保持著強勁的發展,而且未來還將保持8%、9%的高速增長,日本經濟也有一個復甦,中國經濟和日本經濟會在這樣比較好的情況下發展,有更多的商機、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對中日經貿關系,今後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因為它是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的,而這個大背景形成了中日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市場因素。再加上中日兩國經濟關系,中日兩國的經濟形勢都不錯,就保證了今後中日兩國關系的順利發展。

E. 請問中國和日本哪個的發展前景更好

中國!中國致力於發展經濟,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國內未開發的地方很多,面積大,而且現在還剛剛起步!
日本社會發展幾乎是飽和了,能用的東西幾乎發揮到了及至,就那麼點土地。
而且日本未來走向也很可能是危險的,它現在的發展好象是為戰爭的物質基礎而發展的。
目的不同,地理環境不同他們將來的前景也不可能相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