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油氣田在哪裡
⑴ 春曉油田到底是屬於哪國的
當然是中國的!是中國在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中開發的一個大型油氣田,距上海東南500公里,距寧波350公里的東海海域,所在的位置被專家稱為「東海西湖凹陷區域」。這個目前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田,由4個油氣田組成,除春曉外,還包括平湖、殘雪、斷橋和天外天等油氣田,佔地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3個台灣省。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700億立方米以上,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投資建設。
⑵ 春曉油田到底開采了嗎
盡管現代社會資訊高度發達,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知道這樣一個事實,春曉油氣田實際上已停產廢棄了7年。如果你知道春曉油氣田是如何停產廢棄的,你就會相信:中日不可能發生戰爭!春曉已停產,釣魚島已丟失,中日無戰事春曉油氣田停產已七年在上海東南500公里,距寧波350公里的東海海域,中國東海大陸架盆地上,有一塊被中國稱為「東海西湖凹陷區域」,中國在此區域「中日東海中間線」西側,與日本沒有屬權爭議的地方,先後開發了平湖、春曉、天外天、斷橋、殘雪、寶雲亭、武雲亭和孔雀亭等油氣田,統稱東海油田。日方認為「春曉」油氣田與「日中中間線」東側的油氣屬同一礦脈,這個油氣田投產之後,中國就可以利用「吸管原理」將東側的石油天然氣吸走。所以日方強烈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春曉油氣田的採掘。2005年7月,就在春曉油氣田即將正式投產之際,日本政府決定,以日本政府委託日本帝國石油公司進行開發工作,向其提供財政幫助,在日方劃定的東海中間線東側,開采命名為『白樺』、『楠』和『桔梗』的油氣田,指令日本海空自衛隊,進入日中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並授予自衛隊戰斗機開火的自決權。
詳細參考http://tieba..com/p/2116817976
也不知道該貼說的是否屬實,僅供參考。
祝好!
⑶ 介紹一下東海油氣田
東海的油氣田中最主要的是春曉油氣田,它距上海東南500公里,距寧波350公里的東海海域,所在的位置被專家稱為「東海西湖凹陷區域」。這個目前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田,由4個油氣田組成,除春曉外,還包括平湖、殘雪、斷橋和天外天等油氣田,佔地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2/3個台灣省。
⑷ 日本有沒有找到「大慶油田」
占據東北的日軍 從上世紀初開始,日本依仗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軍中國東北部,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掠奪石油,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還是「遺失」了著名的大慶油田。
■日俄合作探測東北油田
早在1928年初,由於當時各方盛傳在中國東北發現了石油的跡象,日本人下決心在這一地區尋找石油。1929年春天,日本地質專家新帶國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十名俄羅斯人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帶著二十匹騾馬,沿東清鐵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帶開始尋找石油,經過兩個多月的探察,無功而返。
1930年4月,在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工作的俄裔美國人托里斯基的指點下,新帶國太郎等人乘火車前往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進行第二次找油。他們將採集的礦樣帶往大連,先經滿鐵中央試驗所化驗,後來又經日本德山海軍燃料研究所進行分析,斷定樣品中含有石油類的瀝青。
兩個月後,在哈爾濱的俄文和日文報紙上,對這次發現進行了報道,稱「滿鐵投入了很大的經費,計劃在北滿探索石油資源,歷時多年,終於在這里發現了油田。」
■找不到油:半途而廢還是技術不夠?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日本人在資源調查上就更加自由。在其後的三年時間里,日本人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據說使用了鑽探深度超過1200米的鑽機、重力探礦、地震計探礦等先進的設備和方法,但最終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1940年8月,日本石油公司的調查部長大村宣告說,「在滿洲已經很難找到石油,還是馬上到『南方』尋找油田吧」。於是,日本軍方和石油公司打消了在中國東北尋找石油的計劃。 在日本現代史里,經常能看到「如果當初找到大慶油田將如何如何」的詞句,他們為沒能在戰前找到大慶油田始終感到「遺憾」,並對個中的原因進行「反省」。原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森川清在回憶「滿洲的石油開發」時說,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前日本鑽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八百米。不知道是否還有更深的鑽探技術,總之是越深越困難,聽說實際上並沒有鑽探。而且,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一千米深。」
森川清似乎覺得戰前日本的鑽探技術是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實際上,標志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但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實錄滿鐵調查部》一書中認為:「石油探礦是由滿鐵和日本石油公司進行的。滿鐵的鑽探技術達到1800米是可能的。」草柳大藏感到,不是鑽探技術達不到,而是沒有深入鑽探罷了。
對於大慶油田的發現,中國地質大師黃汲清則提出了「陸相地層生油」理論,他曾講:日本人在東北找了整整三十年卻沒有找到油田,他們找油技術比我們先進,為什麼沒有發現,而我們只用了五年就發現了大油田?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陸相地層可以生油。對此,日本地質史學者小松直干也認為,從根本上說不是鑽探設備不行,而是「探礦思想和探礦技術的問題」。
■美國人的計謀起作用?
其實,關於大慶油田的發現,近年來在日本還有一種傳聞,認為早在1920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已經發現了大慶油田。但美國政府卻不讓美孚石油公司公布這個發現,反而讓美孚石油公司對外宣稱在中國東北沒有找到石油,還裝模做樣地提出一個「中國貧油論」的理論,把中國的石油判了死刑。
歷史學者認為,美國之所以這樣作,是因為當時東北處於日本人的勢力范圍。由於當時日本90%的石油依賴從美國進口,美國害怕日本有了石油,就失去了遏制日本的最有效手段。日本人雖然在中國東北各地勘探石油,但凡美國人去過的地方,日本人就不去了;他們相信了美國人的「中國貧油論」,最終停止了在中國東北的找油工作而轉向東南亞。但這種說法目前還有待證實。(據《第一財經日報》蔣耀波/文)
⑸ 日本最大油田
日本國內的70%以上產油產油量在秋田県.被稱作日本的石油王國.八橋油田和黒川油田曾經是日本最大油田.不過都已經是歷史了.
現在日本的石油油田應該算是和中國.美國.墨西哥.以及越南等等其他國家共同開發的油田吧.
⑹ 日本在東海中日邊界有沒有油田
有,有很多,就在鬧得最厲害的春曉油氣田附近有比中國更多的鑽井平台…
⑺ 求日本油田總面積
你的問題很難回答,你說的油田面積,還是油儲量?
因為日本石油資源極度匾乏 日本受國土地形的限制,是一個能源極度貧乏的國家,只有日本海沿岸幾個為數不多的油田(石油產量僅占日本全國石油需求量的0.2%),日本幾乎是個石油純進口國。 日本作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對石油資源依賴程度相當高,日本石油進口來源還相當集中,89.4%來自中東地區。其中,沙烏地阿拉伯(26.2%)、阿聯酋(25.0%)、伊朗(15.0%)、卡達(9.0%)和科威特(7.40%)5個國家合計佔了82.6%(2004年)。
日本國內油田,油氣田區域分別集中在:新潟県(12個氣田,2個油田) ,秋田県(6個油田,1個氣田),山形県(2個油田),福島県(1個氣田),北海道(1個氣田)。
2006年生產量
順位油田名 道県名 生產量(千噸)
1勇払(ゆうふつ) 北海道 255
2南長岡(みなみながおか) 新潟県 174
3由利原(ゆりはら) 秋田県 117
4岩船沖(いわふねおき) 新潟県 113
5東新潟(ひがしにいがた) 新潟県 81
石油產量,在2010年國內石油消費量中所佔比率為0.4%而已!
非常非常之少。
那麼小的產量,要說油田面積。很難給你答案的。
⑻ 2004年東海油氣田叫什麼名字
2004年東海油氣田叫春曉油氣田。春曉油氣田是中國在東海大陸架盆地西湖凹陷中開發的一個大型油氣田。
天然氣處理廠和海堤就隔了一條護堤河。天然氣就是從海里的管道通向處理廠,然後由處理廠,把天然氣送到寧波等長三角城市。
建築工地的門口有一大塊工程項目的說明牌,說明牌顯示,該工程的全名為「春曉氣田群開發建設項目陸上終端生產區建設工程」。
工程佔地面積為24.3萬平方米,設計的產能是25億立方米天然氣,開工時間為2004年4月8日,竣工時間為2005年5月28日。建設單位是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春曉氣田群開發建設項目組。
春曉油氣田的歷史
「春曉」開采設施建成後,通過海底管道每年可向浙江省和上海地區輸送2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豐富的海底資源對臨近的日本來說無異於一塊靠近嘴邊的肥肉,自然分外眼紅,早就試圖從中分一杯羹。因此中國對於春曉的任何動作,日本都密切緊盯。
2008年6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宣布中日兩國就東海油氣田問題達成原則共識:除在東海選擇一個區塊進行共同開發外,日本企業還將依據中國法律參與合作開發春曉油氣田。
2010年9月17日,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在卸任前做最後一次「外務報告」時證實,中國已對春曉油氣田進行鑽井器材搬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