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長官手底下有多少個師團
A. 日軍的一個軍下瞎四個師團,相當於中國什麼級別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編制常規編制最高級是師團,按照不同師團等級,一個師團有一萬多到兩萬多人,涉及到軍級實際上只有華東方面軍、關東軍這種,相當於戰區,實際上比我們的集團軍還高半級,日本不是像大多國家這種軍、師、團這種編制,一個甲級師團有近三萬人,遠超出一個師的編制。
B. 日軍一個司令官手下有多少人
你說的日軍估計是指二戰期間的日軍吧!二戰時期其他交戰國軍隊作戰編制師、旅、團、營、連、排、班不一樣,日本陸軍則是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隊,所以日軍的編制非常具有日本的特色。聯隊是一級作戰單位,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聯隊長軍銜一般為大佐,大佐軍銜相當於其他交戰國軍隊的上校,一般上校軍銜是團長,一個齊裝滿員的團級作戰單位1500-2000人不等。
就侵華日軍來說,日軍總司令只有一個人就是陸軍大將岡村寧次,至於像華北派遣軍、上海派遣軍、華中派遣軍等兵力集團,最高軍事長官都有中將或者大將擔任,他們的職務都可稱為司令官。
就兵力集團而言,聯隊組成了日軍作戰的骨幹力量,4個聯隊組成了一個旅團,8個聯隊組成了最高常用軍事單位齊編滿員且戰鬥力強悍的一個甲級師團。
所以,沒有一個完整的數字規定一位司令官下有多少人,如果非要算的話應該是12000—16000人不等吧。
新人報到!請多多支持,謝謝~!
C. 侵華日軍有多少個師團啊,都參加了那些戰役
七七事變前日本一共有十二個師團,截止1937年7月7日已經有8個師團進駐中國.當時日軍的編制比中國編制大.有時候一個旅還比中國的一個師大.
正面戰場大部分全是跟國民黨較量,國民黨總是失敗,只有台兒庄戰役殲敵一萬多人.這是國民黨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由於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牽制著日軍的主力.共產黨在敵後才經常打勝仗的.由於政治原因其他的戰役共產黨沒有公布.所以我們並不知道.
D. 日軍一個師團、旅團、聯隊分別有多少人
日軍師團: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抗戰初期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
抗戰中期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抗戰後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已無四單位制師團了)。
旅團:
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到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到8000人。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
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葯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
聯隊的編制與人數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4)一個日本長官手底下有多少個師團擴展閱讀:
日本軍隊稱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扶植下重建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日本軍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方針指導下,自衛隊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
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並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首相,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內閣會議。「安全保障會議」是內閣在軍事上的最高審議機構,由首相、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等內閣主要成員組成,負責審議國防方針、建軍計劃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
防衛廳相當於國防部,長官為內閣成員。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和陸、海、空軍參謀長組成,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作戰、訓練和後勤計劃,搜集研究軍事情報,在實施兩個軍種以上的聯合作戰、演習時,實施統一指揮。現任防衛廳長官石破茂(Ishibashigeru),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亨(Ishikawa toru)。
E. 二戰日本一個大將管幾個師團
這個看情況,沒有確定的數。比如:
寺內壽一大將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第5師團(坂垣征四郎)、第109師團、中國駐屯混成第11旅團(鈴木重康)、臨時航空兵團;
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下轄第6、第14、第20師團;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下轄第4、第16、第108師團等。
松井石根大將擔任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日方稱:中支那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第3師團、第9師團、第11師團、第13師團、第101師團、第16師團)和新從華中方面軍日本本土調來的10月20日剛剛編成的第10軍(第6師團、第18師團、第114師團)納入其戰斗序列,共計9個師團。
梅津美治郎大將擔任關東軍司令官時,1941年底,有13個師團,1942年10月,編成有14個師團。
山田乙三大將擔任關東軍司令官的1945年5月,關東軍有24個師團
1939年9月日本大本營組成「中國派遣軍」,以西尾壽造大將為總司令,下屬華北方面軍、第十一軍、第十三軍、第二十一軍及第三飛行集團等,共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兵力八十五萬。
所以不同部隊編制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論。
F.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什麼軍銜,手下多少人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的上校,大佐管一個聯隊
聯隊的編制: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G. 日本侵華有多少個師團,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54個,沒有殲滅的師團
H. 日本的軍隊有多少個師團
根據《別冊歷史讀本 戰記系列No.32 太平洋戰爭師團戰史》,整個二戰期間,日軍的師團總數共計有207個。分屬陸軍和海軍。另外,有統計顯示,至二戰投降時,日軍共有海、陸、空各類師團約260多個。但這其中或包括重建、組合者,在此不另述。
步兵師團171個,分列如下(前為師團名稱,後為組建地點):
近衛第1師團 - 東京
近衛第2師團 - 東京
近衛第3師團 - 東京
第1師團 - 東京(前東京鎮台)
第2師團 - 仙台(前仙台鎮台)
第3師團 - 名古屋(前名古屋鎮台)
第4師團 - 大阪(前大阪鎮台)
第5師團 - 廣島(前廣島鎮台)
第6師團 - 熊本(前熊本鎮台)
第7師團 - 旭川
第8師團 - 弘前
第9師團 - 金澤
第10師團 - 姬路
第11師團 - 善通寺
第12師團 - 小倉
第13師團 - 高田/仙台
第14師團 - 宇都宮
第15師團 - 豐橋/京都
第16師團 - 京都
第17師團 - 岡山/姬路
第18師團 - 久留米市/久留米
第19師團 - 羅南
第20師團 - 京城
第21師團 - 金澤
第22師團 - 仙台
第23師團 - 熊本
第24師團 - 滿州哈爾濱市
第25師團 - 滿州東寧
第26師團 - 名古屋
第27師團 - 佐倉(前支那駐屯軍)
第28師團 - 滿州新京
第29師團 - 名古屋
第30師團 - 平壤
第31師團 - 甲府
第32師團 - 東京
第33師團 - 仙台
第34師團 - 大阪
第35師團 - 東京
第36師團 - 弘前
第37師團 - 熊本
第38師團 - 名古屋
第39師團 - 廣島
第40師團 - 善通寺
第41師團 - 宇都宮
第42師團 - 仙台
第43師團 - 名古屋
第44師團 - 大阪
第46師團 - 熊本
第47師團 - 弘前
第48師團 - 熊本
第49師團 - 京城
第50師團 - 台北
第51師團 - 宇都宮
第52師團 - 金澤
第53師團 - 京都
第54師團 - 姬路
第55師團 - 善通寺
第56師團 - 久留米
第57師團 - 弘前
第58師團 - 熊本
第59師團 - 柏
第60師團 - 佐倉
第61師團 - 東京
第62師團 - 京都
第63師團 - 宇都宮
第64師團 - 廣島
第65師團 - 名古屋
第66師團 - 台灣
第68師團 - 大阪
第69師團 - 弘前
第70師團 - 廣島
第71師團 - 旭川
第72師團 - 仙台
第73師團 - 名古屋
第77師團 - 旭川
第79師團 - 羅南
第81師團 - 宇都宮
第84師團 - 姬路
第86師團 - 久留米
第88師團 - 旭川
第89師團 - 旭川
第91師團 - 旭川
第93師團 - 金澤
第94師團 - 大阪
第96師團 - 福岡
第100師團 - 名古屋
第101師團 - 東京
第102師團 - 熊本
第103師團 - 熊本
第104師團 - 大阪
第105師團 - 廣島
第106師團 - 熊本
第107師團 - 弘前
第108師團 - 弘前/弘前
第109師團 - 金澤/甲府
第110師團 - 姬路
第111師團 - 善通寺
第112師團 - 久留米
第114師團 - 宇都宮/溝口
第115師團 - 旭川
第116師團 - 京都
第117師團 - 柏
第118師團 - 京都
第119師團 - 東京
第120師團 - 善通寺
第121師團 - 善通寺
第122師團 - 東京
第123師團 - 名古屋
第124師團 - 仙台
第125師團 - 廣島
第126師團 - 熊本
第127師團 - 宇都宮
第128師團 - 金澤
第129師團 - 長野
第130師團 - 京都
第131師團 - 金澤
第132師團 - 大阪
第133師團 - 熊本
第134師團 - 滿州佳木斯
第135師團 - 滿州
第136師團 - 滿州
第137師團 - 羅南
第138師團 - 滿州
第139師團 - 滿州
第140師團 - 東京
第142師團 - 仙台
第143師團 - 名古屋
第144師團 - 大阪
第145師團 - 廣島
第146師團 - 熊本
第147師團 - 旭川
第148師團 - 滿州
第149師團 - 滿州
第150師團 - 京城
第151師團 - 宇都宮
第152師團 - 金澤
第153師團 - 京都
第154師團 - 廣島
第155師團 - 善通寺
第156師團 - 久留米
第157師團 - 弘前
第158師團 - 滿州
第160師團 - 平壤
第161師團 - 熊本
第201師團 - 東京
第202師團 - 仙台
第205師團 - 廣島
第206師團 - 熊本
第209師團 - 金澤
第212師團 - 久留米
第214師團 - 宇都宮
第216師團 - 京都
第221師團 - 長野
第222師團 - 弘前
第224師團 - 廣島
第225師團 - 大阪
第229師團 - 金澤
第230師團 - 東京
第231師團 - 廣島
第234師團 - 東京
第303師團 - 名古屋
第308師團 - 弘前
第312師團 - 久留米
第316師團 - 京都
第320師團 - 京城
第321師團 - 東京
第322師團 - 仙台
第344師團 - 善通寺
第351師團 - 宇都宮
第354師團 - 東京
第355師團 - 姬路
專門部隊師團8個,其中戰車師團4個,高射師團4個。分列如下(前為師團名稱,後為組建地點):
戰車第1師團 - 福岡
戰車第2師團 - 大阪
戰車第3師團 - 津田沼
戰車第4師團 - 津田沼
高射第1師團 – 東京
高射第2師團 - 名古屋
高射第3師團 – 大阪
高射第4師團 – 小倉
飛行師團28個。分列如下:
第1飛行師團
第2飛行師團
第3飛行師團
第4飛行師團
第5飛行師團
第6飛行師團
第7飛行師團
第8飛行師團 - 台北
第9飛行師團
第10飛行師團
第11飛行師團
第12飛行師團
第13飛行師團
第51飛行師團
第52飛行師團
第53飛行師團
第55飛行師團
第1挺進集團
立川教導航空整備師團
水戶教導航空通信師團
下志津教導飛行師團
常陸教導飛行師團
鉾田教導飛行師團
濱松教導飛行師團
宇都宮教導飛行師團
第20戰斗飛行師團
第30戰斗飛行師團
明野教導飛行師團
I. 二戰日軍的作戰軍,大概由多少師團組成結局如何
1937年,日軍開始侵略中國,中國抗戰全面爆發。侵華日軍率先在我國華北組建了日軍第一軍,總部設在河北保定(後來遷移到太原)。由香月清司擔任司令長官,麾下有4個師團,5個旅團,1個混成旅。1945年8月日軍無條件投降後,這個軍團終於投降,中方受降長官是山西太原的閻錫山。
其中,最令人有舒適感的是:日軍王牌師團第8師團,覆滅與中國軍人之手,解氣!
J. 二戰時日本一共有多少個師團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它有多種編制。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28500人。
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編制為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又搞出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製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使其總人數達8000人以上。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無特種兵。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以上就是抗戰時期日軍編制的全部情況了。
師團平時編制:
指揮官為: 中將 11340人
轄:
步兵2個旅團、炮兵1個聯隊、騎兵1個聯隊、輜重1個大隊、彈葯縱列1個大隊、軍樂隊;戰時:增加大小橋梁縱列各1個大隊、野戰衛生部
2、旅團編制:
指揮官為: 少將 5690人
轄:
2—4個聯隊,包括騎、工、炮及其他兵種
3、人員計算:
(一)分隊:
(二)小隊:(排)三至四個分隊;騎兵為50人;步兵為70人;指揮官為:中、少尉
(三)中隊:(連)三至四個小隊;騎兵為150—200人;步兵為210—280人;210人為:大尉指揮官
(四)大隊:(營)二至四個中隊;騎兵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為中佐、少佐指揮官
(五)聯隊:(團)三個大隊;騎兵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為大佐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