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佔領過陝西哪些地方
『壹』 日本侵華戰爭有沒有越過潼關
沒有。
潼關,處於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處,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八年抗戰期間,潼關始終處於戰爭的最前沿。飛機轟炸、炮擊、渡河與反渡河等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1937年11月8日,日軍攻破了太原城的東、北兩面城牆,蜂擁而入,太原陷落。此前一天,日軍開始轟炸潼關,炮聲在潼關的上空,一直響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為止,幾乎整整8年。
1938年3月7日,剛剛占據山西風陵渡的日軍,突然從黃河北岸向潼關鳳凰山隴海鐵路橋進行炮擊,猝不及防之下,潼關車站的客貨車被擊中,民房倒塌,民眾出逃。
駐守華陰的陸軍四十六軍,在軍長樊崧甫的率領下馳援潼關,潼關縣城北的黃河沿線,一道道防禦工事開始構築。
但是,此時潼關駐軍缺乏炮兵部隊,只能被動防禦。危急之中,十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再三請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派炮兵部隊防守潼關。潼關保衛戰打響!
從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轟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關頂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成了日寇無法逾越的雄關!
(1)日本人佔領過陝西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潼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期間,以潼關為代表的黃河河防戰役,雖聲名不及太原、淞滬、長沙、徐州等大型會戰,但在戰略層面的意義,卻絲毫不輸於上述戰役。
戰長沙,血火連天,盡寫英雄悲歌;而戰潼關,同樣不乏英雄的氣息。一如潼關一塊橫匾所書: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抗戰期間,日軍究竟向潼關打了多少炮彈?在潼關政協組織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曾這樣描述,「潼關曾有敲鍾報警者,1938年鍾被炸壞後,敵人每打一發炮彈或扔一顆炸彈,打鍾人就朝盆子里扔一顆豆子,抗戰勝利後,一數豆子,竟然有一萬四千八百多粒。
1940年農歷六月初三,日軍隔河打炮,有人躲在橋洞下,每聽一聲炮響,便向瓷碗里扔一顆黃豆,天明竟數了三百一十六個」。
鮮為人知的是,中國軍隊的空軍在潼關亦是戰功赫赫。1944年5月31日上午,日本海軍十二航空隊出動36架戰斗機、18架轟炸機,又一次轟炸潼關。
潼關以東抗日前敵總指揮李延年,命令駐守潼關的空軍縮編三十三中隊出擊迎敵。
飛行員李聖龍在擊落一架敵機後,機槍子彈打光,於是,以必死之決心,用飛機螺旋槳去撞擊敵機,成功切斷敵機一條機翼使其墜落地面,而李聖龍安然返回。此次戰役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4架。
今日潼關,扼守陝西東大門,一派興盛氣象,但歷史從不會忘記這片土地,在那個歲月崢嶸的年代裡曾經付出的巨大犧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鮮為人知的潼關保衛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潼關保衛戰
『貳』 日本鬼子佔領了中國哪些地方
從省的級別來講,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九個省被日寇完全佔領,這里的完全佔領指的是縣級以上單位,它們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和山東省以及江蘇省。
而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雲南省、海南省等十二個省份屬於部分淪陷,其中河南、山西和安徽全境百分之八十以上地區被日寇所侵佔。
(2)日本人佔領過陝西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抗日期間始終未淪陷的省份有四川省、陝西省、新疆省、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但是其中四川多地遭受日軍空軍的狂轟濫炸,其中尤其以重慶遭受的轟炸最為嚴重,僅1941年6月,日軍機對重慶轟炸造成的人員傷亡就多達三萬人。
而當時中國的直轄市一共有六個,其中五個被完全佔領,他們分別是北京市,於1937年7月29日淪陷;天津市,於1937年7月30日淪陷;上海市,於1937年11月12日淪陷;南京市,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青島市,於1938年1月10日淪陷。
『叄』 二戰中日本侵略者侵略了中國的哪些地方
東三省、熱河、綏遠一部、察哈爾、河北、山西絕大部、山東、河南大部、安徽絕大部、江蘇、浙江一部、江西北部、湖北絕大部(只有大別山在桂系手裡)、湖南大部、福建大部、廣東一部、廣西一部、雲南小部。
二戰期間,日本發了瘋似得侵略中國,曾佔領了中國26省1560餘縣市,侵略面積竟達660餘萬平方公里,佔領了中國土地面積三分之二以上。
除了人口和面積,日本在經濟發展上絕非「小國」。在「二戰」之前,日本經濟實力穩居亞洲第一,遙遙領先於中國等國家。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元,是世界第6經濟國。日本海軍航空兵裝備的「零式」戰機,是整個太平洋戰場初期最優秀的戰斗機,在珍珠港戰役爆發後的6個月里,「零式」戰機幾乎統治了整個西太平洋的天空,讓美軍十分頭疼。
『肆』 抗日戰爭日本打到哪了侵佔了我國哪些地方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佔領了中國以下地方:
1、江西省(63.5%淪陷)
抗戰期間,有56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7個縣沒有淪陷。
這27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豐城縣、鄱陽縣、寧岡縣、分宜縣、南豐縣、銅鼓縣、廣昌縣、黎川縣、雩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安遠縣、尋鄔縣、樂安縣、宜春縣、金溪縣、安福 縣、鉛山縣、上猶縣、崇義縣、寧都縣、瑞金縣、石城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和萬年縣。
2、福建省(1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5個縣市先後淪陷。這15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廈門市、詔安 縣、東山縣、福清縣、長樂縣、連江縣、閩候縣、海澄縣、永安縣、霞浦縣、寧德縣、福安縣、漳浦縣和雲霄縣。
3、貴州省(4.8%淪陷)
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 縣。
4、雲南省(3.3%淪陷)
5、抗戰期間,有3個縣先後淪陷。這3個縣分別是:龍陵縣、保山縣和滕沖縣。
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立了6個直轄市,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和重慶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分別是:
北平市:1937年7月29日淪陷。
天津市:1937年7月30日淪陷。
上海市:1937年11月12日淪陷。
南京市:1937年12月13日淪陷。
青島市:1938年1月10日淪陷。
(4)日本人佔領過陝西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伍』 二戰中日本侵略者侵略了中國的哪些地方
北從黑龍江南到海南島,華中華南華北東北大片疆土基本被日本人佔領。
西南還很安然的當著陪都,沒被日本佔領的有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廣西,部分被佔領的陝西山西廣東雲南寧夏。
關內少數的省有我們的根據地,有的有部分蔣軍。豫湘桂戰役打通了中國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
抗日戰爭年表:
1、二戰爆發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4個月又18天時間佔領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1月28日,日本為轉移國際注意力,掩護其籌建「滿洲國」企圖,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閘北。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奮起抗戰,在一個月時間里,迫使日軍三易統帥。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省,省主席湯玉麟不戰而逃。同年,東北軍與二十九軍在長城沿線抗擊日軍。
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強化對中國華北地區的侵略。
1936年,日軍進攻綏遠,傅作義率三十五軍奮起抗戰,取得百靈廟大捷。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會戰開始,11月12日,上海陷落。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製造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軍民三十多萬人。
1938年3月至5月,徐州會戰。
同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日軍進攻長沙,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2、二戰爆發後:
1940年,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0年,棗宜會戰。張自忠殉國
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2年,日軍進攻緬甸,中國軍隊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2年,日軍發動五一大掃盪。
1944年,第二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4年,日軍發動「大陸交通線戰役」。第四次長沙會戰,長沙陷落。
1945年,湘西會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5)日本人佔領過陝西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一、戰爭背景
1、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2、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
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戰爭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
《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陸』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到底有沒有打過黃河,進入陝西
有!
抗戰時期,府谷(縣)地處陝西御敵前線,它與山西保德(縣)只有一河之隔,為了保衛這座塞上城垣,在該城下黃河的東西兩岸,曾經歷了幾次守城奪城的血火之浴。
1937年底,沿晉西北朔州、神池等地過來的一路鬼子已進占保德,直接威脅府谷河防。當時負責府谷城防的是國民革命軍駐榆(林)第86師512團。團長張子英見形勢危急,決定採用先發制敵戰術,主動進攻偷襲保德。遂在全團選拔精壯將士百餘人,組成襲擊隊,自己親任隊長,於夜晚暗過黃河後,直接沖進保德城裡的日軍營房,一頓猛砍猛炸,殺得鬼子四處逃竄。趕天亮前,全隊勝利返回,而且不折一兵一卒,鬼子卻在保德城下遺屍數十具,一副殘敗之狀。這一戰,極大地鼓舞了防守府谷抗日將士的信心,當時的《陝北日報》和山西的《晉陽日報》都登載過這一戰例,頌揚張子英團長英勇殺敵的果敢精神,並贊張是效仿三國東吳大將甘寧「百騎劫曹營」。
1938年3月2日拂曉,日寇第26師團黑田部2000餘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由保德出城,在府谷沿河下游馬連圪尖、高家窯則村邊的岸口實施強渡,數小時後,敵人全部登陸,雖經我守軍拚死阻擊,但終因敵強我弱,難以抵擋。當日中午,府谷城破,鬼子竄入府谷城中,燒殺搶掠,滿城滾滾濃煙。據記載:府谷失陷,是整個抗日戰爭時期,陝西唯一被日軍短暫佔領過的縣城,也是全陝西千里黃河防線陝北段唯一被日寇突破的地方,日本鬼子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踏上晉陝峽谷西岸。府谷失守的戰訊傳至榆林,高雙成遂命512團張子英團長組織力量即刻奪回失地,又命該軍駐守神木高家堡的楊仲璜營長率部星夜馳援。至當天下午五時許,侵入府谷城中的日寇在我各路援軍的猛烈反擊下,棄城狼狽逃回保德。府谷失而復得,張子英決定乘勝追擊,遂派該團楊仲璜、張博學兩營乘夜渡河反攻保德,經過一夜激戰,攻克保德。至此,府谷一帶的河防形勢趨於穩定。
1940年6月,日寇乘我軍主力在包頭東南一帶作戰之機,派兵再次攻佔保德,進而再犯府谷。保德被占的第二天,鬼子即以飛機大炮,連續三天對府谷進行狂轟濫炸。府谷抗日義勇軍和附近的友軍、民軍都動員了起來,同時又派出小股部隊,從河的上、下游實施搶渡,側面打擊敵人。後鬼子撈不上什麼便宜,便撤離保德。至此,府谷河防再未受到侵犯。先後三次保衛府谷的戰斗均獲勝利!
『柒』 日本侵佔過中國的哪些城市
按照當時省份劃分,日軍涉足的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察哈爾、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台灣:全部或接近全部淪陷;
綏遠、安徽、江西、湖北、廣東、浙江:省內重要地區淪陷;
河南、湖南、廣西:1944年前小部被涉足,1944年大部淪陷;
福建、雲南、貴州、外蒙古:曾被少量涉足。
注意海南當時雖全景淪陷,但海南並不是省,而是廣東省的一部分。
按照當時省份劃分,未涉足的省份:新疆、西藏、西康、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川邊、陝西(潼關天險,所謂的大日本皇軍也只能望而興嘆)。 這其中只有新疆和西藏未受到戰爭破壞,其他地區受到過日軍的空襲和騷擾。
『捌』 抗日戰爭日本人佔領了中國多少城市有雲貴川三省嗎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那些城市沒被日軍佔領
一、 全省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二、 部分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 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1.河南省(9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09個縣先後淪陷,只有沈丘縣和新蔡縣兩個縣倖免於難。
2.山西省(98.2%淪陷)
抗戰期間,有103個縣先後淪陷,只有永和縣和平順縣兩個縣免遭日寇佔領。
3.安徵省(81.9%淪陷)
抗戰期間,有48個縣先後淪陷,只有14個縣沒有淪陷。這14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廬 江縣、涇縣、石埭縣、旌德縣、寧國縣、祁門縣、岳西縣、臨泉縣、穎上縣、黟縣、霍邱縣、休寧縣、歙縣和績溪縣。
4.浙江省(78.6%淪陷)
抗戰期間,有64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12個縣沒有淪陷。這12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於潛縣、昌化縣、仙居縣、磐安縣、開化縣、淳安縣、遂安縣、泰順縣、龍泉縣、慶元縣、雲和縣和景寧縣。
5.綏遠省(71%淪陷)
抗戰期間,有14個縣市和2個盟旗先後淪陷,只有伊克昭盟旗以及河 套地區的東勝縣、涼城縣、興和縣3個縣沒有淪陷。
6.廣東省(70.3%淪陷)
抗戰期間,有7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8個縣沒有淪陷。這28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開建縣、恩平縣、赤溪縣、佛岡縣、廣寧縣、仁化縣、連縣、陽山縣、連山縣、紫金縣、河源縣、和平縣、連平縣、饒平縣、豐順縣、梅縣、五華縣、 興寧縣、平遠縣、蕉嶺縣、茂名縣、大埔縣、信宜縣、化縣、吳川縣、徐聞縣、陽春縣和合浦縣。
7.湖北省(69.3%淪陷)
抗戰期間,有53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18個縣沒有淪陷。這18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均縣、鄖縣、房縣、竹溪縣、竹山縣、保康縣、鄖西縣、谷城縣、巴東縣、興山縣、秭歸縣、恩施縣、宜恩縣、建始縣、利川縣、來鳳縣、咸豐縣和鶴 峰縣。
8.廣西省(68.6%淪陷)
抗戰期間,有67個縣先後淪陷,只有32個縣沒有淪陷。這32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賀 縣、博白縣、鬱林縣、興業縣、都安縣、隆安縣、百色縣、田東縣、東蘭縣、凌雲縣、田陽縣、鳳山縣、賓士縣、靖西縣、鎮邊縣、田西縣、樂業縣、萬岡縣、天峨 縣、北流縣、西林縣、西隆縣、向都縣、鎮結縣、龍茗縣、那馬縣、隆山縣、敬德縣、天保縣、養利縣、萬承縣和雷平縣。
9.湖南省(68.4%淪陷)
抗戰期間,有5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6個縣沒有淪陷。這26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酃縣、臨灃縣、汝城縣、桂東縣、芷江縣、鳳凰縣、沅陵縣、滬溪縣、辰溪縣、漵浦縣、黔陽縣、麻陽縣、永順縣、保靖縣、龍山縣、桑植縣、古丈 縣、靖縣、綏寧縣、合同縣、通道縣、乾城縣、永綏縣、晃縣、大庸縣和懷化縣。
10.江西省(63.5%淪陷)
抗戰期間,有56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7個縣沒有淪陷。這27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豐城縣、鄱陽縣、寧岡縣、分宜縣、南豐縣、銅鼓縣、廣昌縣、黎川縣、雩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安遠縣、尋鄔縣、樂安縣、宜春縣、金溪縣、安福 縣、鉛山縣、上猶縣、崇義縣、寧都縣、瑞金縣、石城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和萬年縣。
11.福建省(1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5個縣市先後淪陷。這15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廈門市、詔安 縣、東山縣、福清縣、長樂縣、連江縣、閩候縣、海澄縣、永安縣、霞浦縣、寧德縣、福安縣、漳浦縣和雲霄縣。
12.貴州省(4.8%淪陷)
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 縣。
13.雲南省(3.3%淪陷)
抗戰期間,有3個縣先後淪陷。這3個縣分別是:龍陵縣、保山縣和滕沖縣。
三、直轄市(6個直轄市淪陷5個)
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立了6個直轄市,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和重慶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分別是:
北平市:1937年7月29日淪陷。
天津市:1937年7月30日淪陷。
上海市:1937年11月12日淪陷。
南京市:1937年12月13日淪陷。
青島市:1938年1月10日淪陷。
四、未淪陷的省份
在半個世紀的對日戰爭中,中國只有8個省份1個直轄市(重慶)沒有落入日寇之手。這8個省份分別是: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抗日戰爭期間沒有遭到日軍的轟炸和侵佔。
四川省所屬各縣均沒有遭到日軍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敵機的轟炸。
陝西省所轄的部分縣城以及鄉鎮多次遭到日軍的侵犯和轟炸。但是總體上說,各縣城均沒有被日軍佔領。
甘肅省所屬各縣均沒有遭到日軍的入侵,只是一些城市遭到敵機的轟炸。
直轄市(重慶)遭到日軍的狂轟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