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7多少錢
A. 准備在日本買個筆記本,是買國產的還是買本地的品牌硬體方面,可以加裝固態硬碟和擴展內存,i7處理器
在中國買吧,要是出了毛病不能去日本修啊。在國內方便。
B. 據說i7四核八線程相當於八核,是真的嗎!
是的,只不過intel i7四核八線程不僅不比AMD八核弱,反而綜合性能完勝AMD八核。
目前市場主流的CPU產品依舊是 intel 四代i5 i7處理器,以及AMD 打樁機架構的四核APU、推土機架構的六核、八核處理器,由於AMD CPU的整體架構比較落後,導致它的單核性能比較低下,通常AMD兩個核心才能與intel一個核心相抗衡。
舉例說明:
AMD FX-8320 八核八線程 @3.5GHz 跑分 7850
Intel i5-4690四核四線程 @ 3.50GHz 跑分 7820
Intel i7-4790四核八線程 @ 3.60GHz 跑分 10233
AMD FX8320八核也就是與intel 四代 i5 4690打個平手,也就是說AMD八核處理器僅相當於intel i5處理器的水平,而intel 以 i7 4790 為代表的高端i7處理器的性能則遠遠超過了AMD八核處理器了。
C. 求一個 在日本電腦主機的配置 和價格
散片的I7 920在淘寶上已經不到1500了~~以上的價格都是淘寶鑽石以上店鋪能買到的行貨的最低價格,這個配置也是我認為性價比最高的I7配置之一~~ CPU:i7 920散片 價格:1399+20 主板:映泰 TPower X58 價格:1360+15 內存:芝奇 F3-12800CL7T-6GBPI 2G/1600*3 6G三通道套裝 CL7 1.5V 價格:1299+15 硬碟:希捷 1TB 價格:520(SSD貴啊,於是果斷普通硬碟) 顯卡:虎牌GTX260+ 價格:990(我覺得這張非公版的260+性價比很高,雖然品牌一般) 光碟機:先鋒DVD刻錄機 價格:140 顯示器:AOC iF23 價格:1200+35 機箱:Tt M5(VJ2000BNS) 價格:295+28(這個機箱ZOL報價480!風扇很多,還有透明側板,很YY) 電源:僑威代工750W 過80PLUS半模塊電源主動PFC 價格:0(已有)(淘寶上的水貨電源,其實非常好,價格300左右,如果是全新行貨的話這個參數就得1000以上了) 雙飛燕 K4-2010FS火力王光電套裝 價格:200 音箱 價格:100(湊合用的) 散熱器:九州風神 冰凌400黑玉 價格:118+12 總價=1399+20+1360+15+1299+15+520+990+140+1200+35+295+28+200+100+118+12=7746 要是ZOL的報價,這套配置價格就得9000了,便宜了1000多~~
D. 微型主機i7 6700 16g +500g固態 的配置,報價是多少
CPU 700¥
內存400¥
固態235-350¥
CPU價格來自淘寶,內存固態價格來自某東自營
E. surface i7從日本買,加上海關費可以便宜多少
首先我不推介i7!除非你能應付得了它的散熱!
因為性能太強而機器又過於輕薄導致散熱很差,溫度一過高處理器就會降頻,最後可能實際使用時性能還不如i5,但過高的溫度還會損壞機器。
你可以去surface吧了解下,i7絕對是性能過剩。
至於差價就看你購買和與之對比的渠道了,通常關稅是購買價格的10%。
F. 戴爾i7和i5報價是多少啊在日本買能便宜多少
您好
筆記本I5 是雙核四線程,支持睿頻,可以根據程序大小自動調頻。
筆記本I7 是四核四線程,支持睿頻。
就價位來說,I5和I7的至少相差800左右,因為I5和I7的主板也不一樣。
G. 過日本買筆記本電腦到國內用,買什麼牌子好!
推薦你高端顯卡的型號 大型3D游戲、設計都沒問題
14寸屏幕的有
神舟精盾K470-i5 D1 5699元
I5 2G DDR3 500G 14寸
Acer 4820TG(332G32Mn-2) 5599元
I3處理器 2G 320G 14寸
15寸屏幕的有
Acer 5742G(5462G32Mncc) 5799元
I5處理器 2G 320G 15.6寸 高端顯卡智能切換
神舟優雅A550 i7 D2 5399元
I7四核 2G 320G 15.6寸 高端顯卡
H. 英特爾I3、I5、I7處理器的參數各是什麼相互的比較與差異各是什麼還有價錢的差異越詳細越好,謝謝
2010年初英特爾推出基於32納米的全新酷睿i3/i5/i7處理器後,個人電腦的性能發生了飛躍的發展------更小的尺寸、更好的性能、更智能的表現以及更低的功耗,將徹底革新我們的辦公和娛樂體驗。這三款全新酷睿家族的成員,各有什麼特點,有著怎樣不同的應用體驗,又各自適合怎樣的用戶呢?
品牌 型號 核心/線程 主頻
GMHz GPU頻率 功耗
W 二級緩存 製程/nm 支持技術
I7 870 4/8 2.93 無 95 8M 45 超線程
睿頻加速3.6G
860 4/8 2.80 無 95 8M 45 超線程
睿頻加速3.46G
I5 750 4/4 2.80 無 95 8M 45 睿頻加速3.2G
670 2/4 3.46 733 73 4M 32 超線程
睿頻加速3.73G
661 2/4 3.33 900 87 4M 32 超線程
睿頻加速3.6G
660 2/4 3.33 733 73 4M 32 超線程
睿頻加速3.6G
650 2/4 3.20 733 73 4M 32 超線程
睿頻加速3.46G
I3 540 2/4 3.06 733 73 4M 32 超線程
530 2/4 2.93 733 73 4M 32 超線程
奔騰 G6950 2/2 2.80 533 73 3M 32 無
從上表看出:I3、i5、i7的區別主要有:
1、i7都是四核,大緩存,都支持超線程和睿頻加速,沒有集成顯示核心。
2、i5的除了750這款型號為四核外,6系列均為雙核,也支持超線程和睿頻加速集成了顯示核心,緩存在i7上減半。
3、i3可以看做是取消了睿頻加速技術的I5。
那麼,這個睿頻加速到底是什麼呢?
睿頻加速-------
當啟動一個運行程序後,處理器會自動加速到合適的頻率,而原來的運行速度會提升 10%~20% 以保證程序流暢運行;應對復雜應用時,處理器可自動提高運行主頻以提速,輕松進行對性能要求更高的多任務處理;當進行工作任務切換時,如果只有內存和硬碟在進行主要的工作,處理器會立刻處於節電狀態。這樣既保證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個游戲或軟體只用到一個核心,Turbo Boost技術就會自動關閉其他三個核心,把運行游戲或軟體的那個核心的頻率提高,也就是自動超頻。
i3,i系列的入門產品,性能已經超越了前一代的高端產品E8400------------
酷睿 i3包含如下技術: Nehalem架構,雙核心設計,支持超線程,採用當前最先進的32nm工藝;主頻為2.93GHz~3.06GHz,外頻133MHz,倍頻22~23;集成4MB高速三級緩存,處理器內部整合北橋功能,支持雙通道DDR31333/1066規格內存。其中GPU部分採用45nm製作工藝,架構改進自英特爾整合顯示核心的GMA架構,支持微軟DX10。
酷睿i3帶有「英特爾高清顯卡」技術,能對VC1或H264等高清格式的1080P及720P電影進行硬體解碼加速,並且集成顯卡具備700MHz的較高主頻,不但能看高清,還可以用於日常圖形應用和運行各種常規游戲,對於家庭用戶來說組建HTPC再適合不過。
i3的頻率高、速度快,在運行大多數應用程序時比其他品牌的四核心處理器還要快!主頻已經突破了3G,還支持「英特爾超線程」技術,2個物理核心能拓展到4個線程進行運行。
看到這里,i3到底有多快呢?根據太平洋網站測試:
SuperPI測試,成績是由東京大學Kanada Lab.所製作的一款通過計算圓周率的來檢測處理器性能的工具,在測試裡面可以有效的反映CPU的單線程科學運算性能。
TMPGEnc是日本人堀浩行開發的著名MPEG編碼/解碼工具軟體,對多核心處理器進行了優化,尤其是其加入了SSE3、SSE4等指令集的支持,能使擁有該指令集的CPU發揮出更好的性能,減少大量的編碼時間。我們採用的視頻文件是1080P的《變形金剛2》片段,長度為5分鍾。從上圖看出,由於超線程技術的支持,就算運行對多核優化的軟體,I3 530已經具備了和四核相當的性能,遠遠超過了E8400.
上圖, 搭配了GeForce GTX 275顯卡測試3D游戲性能,E8400墊底,i3性能讓人吃驚。
通過測試看出,i3 530的性能已經完全超越了Intel的當前的高端雙核Core 2 E8400與AMD的三核Phenom II X3 720,只是在一些多線程應用上(例如3D渲染、視頻壓縮)不及四核Core 2 Q8300與Athlon II X4 620。而游戲性能上,i3 530甚至超越四核Q8300,雙核的i3在游戲為多核CPU優化的情況下仍有如此表現,得益於先進的Westmere架構和超線程技術。
除了性能外,Core i3也有出色的超頻潛力與功耗控制。i3 530默認電壓下可超上接近4G的頻率;功耗控制方面,i3 530滿載時要比其他CPU低30-50W,功耗控制非常優秀。
總的看來,i3 530完全不愧於800元級別的「性價比之王」。
I. MacBook air在日本買會不劃算嗎
恭喜去日本 Air的話要買2013年款哦 不要買到2012年款 光是續航力就差了5個小時 處理器也升級了 以你的需求2013年的Air就夠用了 如果要玩LOL要灌雙系統哦 因為LOL沒有for Mac一定要用Windows iTunes放歌、文書處理用Mac都可以應付 完善的程式…我懂 終於有人說出心聲了 日本的話…直接買都是日文鍵盤 想要英文鍵盤要先到官網客制化(訂做的意思) 到日本再去領 這是個官網的做法 還有個方法是去民間的經銷商 經銷商那邊「可能會有」已經客制化好的機子 專門賣給想要英文鍵盤的人 先寄封mail過去問問或是打電話過去問問有沒有 不然也可以請他們幫你客制化去他們那邊領 這樣會多幾百元台幣的手續費吧 訂做的話我補充一下 i5 i7升級方面 真的有多餘的錢再升級 畢竟差異非常微妙 RAM的部分以你的需求4G即可 但是如果升級到8G 以後升級作業系統就不用擔心會不會頓 算是一勞永逸 SSD的話 因為你有雙系統的需求 所以128G一定不夠用 保證不夠 所以一定要選256G或是512G 像要省錢就選256G再搭配外接硬碟 錢夠多直升512G 外接硬碟我再多嘴一下 一定要選USB 3.0的 如果選2.0傳輸速度會變很慢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J. 在日本買iPhone多少錢
日本的手機跟國內的不同,不是說買一部手機插誰的卡,就是誰的手機。一般的一部手機配一張卡,換卡後手機不能使用。因此,買手機是就已經買了卡,你在哪家手機公司買的就只能如那家手機公司的網路。
日本的3G手機目前只有SoftBank的iPhone,一次性購買差不多要5萬日元,但是至少要使用2年,中途解約要交違約金。個人覺得不合算。
現在如果在日本買iphone要比其他手機的費用貴一點。日本現在是契約制度
iPhoneを契約する月額料金は
・基本使用料 ホワイトプラン 980円
・パケット定額フル 定額料 (必須)5,985円
・S!ベーシックパック基本料 (必須)315円
月額契約料合計 計 7,280円
そして端末価格は
・新スーパーボーナス(24回分割払い)
8GBモデル 月々960円×24カ月=23,040円
16GBモデル 月々1,440円×24カ月=34,560円
つまり、月額 7280+960 = 8240円/月が最低価格になるようです
就是簽約2年的情況下最低每個月8400日元,合人民幣
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