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看的日本舞
① 很火的日本舞蹈叫什麼
你好,之前流行的宅舞「極樂凈土」。望採納
② 日本跳的舞蹈叫什麼
因為日本舞蹈中有很多是用扇子作為道具的,而日本傳統舞蹈大都穿和服 所以不好確認你的問題 當年看過一場三番叟 硬是沒看懂什麼 呵呵 但我猜你要找的大概是 神樂中的女女舞吧 原始的日本舞蹈是用於祭祀活動的,稱神樂,以招魂、鎮魂和祈禱動作為基礎。它是根據名著《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所描寫的天岩屋戶和天鈿女命「神靈附體」的祈禱舞發展而來的(見民俗藝能)。最初由巫女(游女)來跳,後來也有男性(游男)跳的。原始社會的這種舞蹈根據祭祀活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的兩種。定期的與狩獵、農耕等有關,根據季節和時令而定;不定期的因人間的生死、災病、婚姻、戰爭而舉行。封建時代,宮廷制定御神樂,巫女的職務由男性神官所代替。流傳在民間的神樂稱鄉神樂或里神樂。至今猶存的「翁」和「三番叟」等祈禱舞,都保留了古代神樂的傳統。現在島根縣隱岐島燒火山神社還有巫女舞,舞蹈時巫女2人戴天冠,著白衣緋,執扇而舞,以請神祗降臨。伴奏樂器有大鼓、銅鈸子等。神樂因廣泛流傳於民間,後也包括在民俗藝能之中。 日本舞蹈中使用手巾、扇子、刀、傘、拐杖等多種道具。 平安時代(794~1192)時日本所設計的扇子,還是日本舞蹈的必需品。舞蹈的過程中揮扇、轉扇等使用方法多姿多彩。它的圖案也隨著演出曲目的不同而多種多樣。 在普通的技藝學習中,各個流派基本上都會使用繪有家徽圖案的扇子。河藤流中,入門者使用白竹扇骨白色質地的家徽扇,隨著級別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也會發生變化,待取得「名取」的地位後,就會使用墨色扇骨,有金色家徽裝飾的扇子。 手巾和扇子相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小道具,也有很多種的用法,例如用它當做船篙,或是拭目以表現悲痛的情緒等等。手巾一般多為寬約30cm,長約1.5m的木棉布或者縐綢,顏色、式樣各不相同。還有一些染上了圖案,如圓點花樣(布上染出的花樣如豆粒般的圓點)、山道條紋(如數重層巒疊疊的花樣紋路)等。 此外,如果身穿和服的話,足套也是必需的。除固定的白色足套外,淺蔥色(略帶綠色的淡藍色)、藤色(淺紫色)、蛋黃色(淺黃色)等,都和演出的劇目和服裝精心搭配起來使用。參考資料: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cM5SXIFQd8/
③ 日本動漫舞蹈出名的有那些
額 我剛剛要說 就看到了除了涼宮舞和幸運星op外 《超時空要塞F》蘭華跳娘娘也很有名 不是有個把手放在頭頂扭阿扭的也很出名啊
還有恩 美少女戰士的變身舞蹈(不懂算不算是舞蹈了)
還有蘭花的六加一手勢舞蹈
④ 日本本土舞蹈包括哪些舞蹈
日本本土舞蹈包括:古代舞蹈、中世紀舞蹈、近世舞蹈。
古代舞蹈主要有原始祭神舞。原始祭神舞又包括喪葬習俗舞、祭神祈豐收舞。喪葬習俗始自日本原始時代的習俗,日本歷史書籍《古事記》載「天上的年輕人亡、八晝八夜作歌舞」,反映了日本原始先民就屍歌舞的情況。人死後,不急於埋葬,先由數名婦女在屍前做載歌載舞擊杵舂米動作,然後再葬。有人考證,這種習俗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的習俗非常相似,如明代錢古訓撰《百夷傳校注》中所說。這種屍前擊杵歌舞的形象資料可從日本傳香川縣出土的一銅鐸上得知,銅鐸是一種原始打擊樂器,它主要用於日本原始祭神等活動中,銅鐸上繪有兩人一起一落擊杵姿態。日本的喪葬習俗舞可能與祭祀豐收聯系在一起。
祭神樂舞在日本原始社會佔有重要地位。日本原始神有兩個:一是天神,一是海神。祭神樂舞基本圍繞這兩個神展開。日本古代傳說中的伊耶那歧與伊耶那美的兄妹神話被認為是創造日本國土與人類的天神。除他倆之外,還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的傳說、天宇受賣命女神的傳說,以及海神海幸彥的傳說等。日本先民認為這些神都是他們的祖先,這些神都會舞蹈,也就是說,日本先民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在天神、海神的歌舞中誕生的。日本古籍記載了天神的歌舞活動,如《古事記》載,天宇受賣命女神戴上用花做的假蔓,手持天香山翠綠竹葉,敞胸露懷,有節奏地踩踏倒扣在地的木桶載歌載舞。日本神話中的天神、海神多與國家的誕生相聯系,祭神成為日本原始農耕民的最大心願,祭天神以祈禱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祭海神以保證不受台風海嘯的侵擾,確保航海捕撈豐收和漁民性命安全。日本原始祭神舞蹈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舞者喜在木桶上咚咚踩踏,上肢隨著踩踏出的節奏而舞,踩踏出來的聲音便是天籟之音。
⑤ 誰能推薦一些跳舞比較好的日本歌手,最好有視頻,謝謝
赤西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tim2o2SKg0/
山下智久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pvrG-NrlwI/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XW-HluODo/
太多了日本傑尼斯公司的成員 KAT-TUN NEWS都很不錯!
⑥ 日本有什麼特色舞蹈
神樂
原始的日本舞蹈是用於祭祀活動的,稱神樂,以招魂、鎮魂和祈禱動作為基礎。它是根據名著《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所描寫的天岩屋戶和天鈿女命「神靈附體」的祈禱舞發展而來的(見民俗藝能)。最初由巫女(游女)來跳,後來也有男性(游男)跳的。原始社會的這種舞蹈根據祭祀活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的兩種。定期的與狩獵、農耕等有關,根據季節和時令而定;不定期的因人間的生死、災病、婚姻、戰爭而舉行。封建時代,宮廷制定御神樂,巫女的職務由男性神官所代替。流傳在民間的神樂稱鄉神樂或里神樂。至今猶存的「翁」和「三番叟」等祈禱舞,都保留了古代神樂的傳統。現在島根縣隱岐島燒火山神社還有巫女舞,舞蹈時巫女2人戴天冠,著白衣緋,執扇而舞,以請神祇降臨。伴奏樂器有大鼓、銅鈸子等。神樂因廣泛流傳於民間,後也包括在民俗藝能之中。
雅樂
又稱舞樂,是日本宮廷中祭祀、燕享時的音樂舞蹈,與中國古代舞蹈中的雅樂含意不盡相同。日本雅樂包括日本固有的樂舞催馬樂、朗詠等。此外還有三韓樂、渤海樂、伎樂、唐樂(隋唐燕樂)、
日本舞蹈
散樂(缽頭、蘭陵王)以及西域諸國的樂舞如天竺樂、林邑樂、度羅樂等。文武天皇設雅樂寮,其後,雅樂分為左右2部,左部為唐樂(包括天竺、西域系統的樂舞),其中有:《春鶯囀》、《萬歲樂》、《太平樂》、《皇帝破陣樂》、《桃李花》、《打球樂》、《採桑老》、《皇獐》等。右部為高麗樂舞,並包含林邑、 百濟、 新羅、渤海樂。高麗樂有:《蝴蝶》、《延喜樂》、《林歌》、《白濱》等。渤海樂則有《綾切》、《新》等。這些樂舞在平安朝中期逐漸日本民族化。奈良時代(701~704)宮廷設立雅樂寮、雅樂所,並置伎樂師和伎樂生。左部為氏(平民);右部為多氏(朝臣)掌管。實行世襲制度。室町時代(1467~1588)應仁之亂(1467~1468),樂人四散,傳統中斷。江戶時代(1603~1868)雅樂復甦。明治四年(1871)雅樂的三方樂所被解散,樂人為宮內省(現宮內廳)樂部吸收,雅樂得以延續。現在宮內廳仍上演雅樂。
自古以來雅樂舞蹈是一子相傳,故稱為秘傳。現已擴大了范圍。其舞蹈節奏緩慢,動作不同於一般日本舞蹈,它保留有「劍指」、「騎馬蹲襠式」等姿態,步法別具一格。雅樂的音樂大都有「序」、「破」、「急」的 3段。所用打擊樂器,左方有大鼓、鉦鼓、鼓;右方有大鼓、鉦鼓、三鼓。管樂器有篳篥、笙、橫笛、高麗笛、神樂笛。弦樂器有:樂箏、樂琵琶、和琴。
伎樂
是從中國吳地(江蘇省一帶)和西域(新疆一帶)傳到日本的樂舞。據日本欽明朝(539~571)《新撰姓氏錄》記載,「自吳國傳來佛像一軀;伎樂調度一具」推古天皇時(612)百濟人味摩之從中國吳越學得伎樂,在日本朝廷傳習。據鐮倉時代(1192~1333)《教訓抄》記載,伎樂有師子、吳公、迦樓羅、金剛、波羅門、昆侖、力士、大孤(老翁面)、醉胡等 9種。樂器有笛、三鼓鉦鼓3種正倉院藏有伎樂面具和天平勝寶年(752)東大寺大佛開眼供養的伎樂服裝。現在大阪四天王寺聖靈會,尚保留著傳統的伎樂。師子(獅子舞)在日本民間極為盛行,後發展為具有地方特點的民間舞蹈。《太神樂》為獅子神樂的一種,2人披獅子皮,戴獅子頭而舞,後來又加上曲藝雜技等演出。能樂中的「石橋」系統為獅子舞,它在歌舞伎中發展為《鏡獅子》《相生獅子》、《英執著獅子》、《三人石橋》、《連獅子》、《枕獅子》等,均為優美的獅子舞。《鏡獅子》由兩段構成,前段為女性舞蹈,後段為獅子精游戲於牡丹、蝴蝶間,舞蹈還表現獅子的眠卧、洗毛等嬉戲動作,成為膾炙人口的日本舞蹈保留節目。
歌舞伎
是根據出雲地方阿國的念佛舞和民間集體舞嬰(1603)條載,「於女院歌舞伎踴有之,出雲國人雲雲,女御之御振舞也」,這是最早的文獻記載。歌舞伎吸收了傳統的舞蹈和現代風俗等要素。其後又以踴
日本舞蹈
為基礎與「人形振」的技藝和人形凈琉璃中的「景事」道行舞蹈相融合。因此,一般認為歌舞伎以前為「舞」的歷史,從歌舞伎開始為「踴」的歷史。其舞蹈的特色為「舞」、「踴」、「振」(模)三要素相結合。「舞」為古典「能」的手法,幽雅而含蓄;「踴」則多具有民間舞蹈特色,生動活潑;而「振」則是戲劇性的動作。三要素有機的結合,成為歌舞伎的特徵。歌舞伎採用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形式,由樂人歌唱。伴奏樂器以三味弦為主。舞蹈音樂以「出端」、「中端」、「入端」 3段形式組成;伴奏音樂有「長唄」、「凈琉璃」、「常磐津」、「清元」、「義大夫調」等。
自元祿至享保年間(1688~1736)產生了右近源左門、水木辰之助、初世瀨川菊之丞、初世中村富十郎等歌舞伎名師。有《沿海之路》、《槍踴》、《七化》、《道成寺》、《石橋》、《鷺娘》等不朽名作。其後歌舞伎發展成為以旦角為主的表演形式,但也有極為著名的男性舞蹈,如初世中村仲藏創造的舞踴劇《關之扉》等。
自寬政時期(1789~1801)經文政期(1804~1830)新型舞蹈「變化物」問世。劇中由一名舞者扮演幾個角色,大都表演富有變化的舞蹈小品。流傳至今的有《鷺娘》、《娘》、《六歌仙》、《越後獅子》等。特別是市井風格的舞蹈,例如《供奴》、《賣團子》、《粟餅》、《神田祭》等流傳更為廣泛。明治前期出現了四世中村芝、九世市川團十郎等名家。近年,又出現了七世坂東三津五郎、六世尾上菊五郎等。由歌舞伎振副師(編導)從歌舞伎中獨立出來後,歌舞伎逐漸發展為多流派的舞蹈,目前已有300多個流派,主要有志賀山流、間流、西川流、花柳流、中村流、坂東流、吾妻流等。各流派在節目上大致相同,
日本舞蹈
但在舞蹈處理上則有顯著區別。較古老的志賀山流、間流節奏稍慢,動作較大,而新興的花柳流、若柳流等則節奏稍快而動作細膩。這些流派中著名的振副師(編導)有花柳壽樂、西川扇藏等,著名演員有初代花柳壽美、初代蔭靜枝、初代西崎綠、花柳壽輔、花柳壽南海、花柳照奈、花柳茂香、五條珠實、間秀齊、吾妻德穗等。
上方舞
江戶時代的劇場誕生歌舞伎的同時,於京都大阪一帶興起了上方舞(座敷舞),也稱京舞或地唄,即本地流行的歌舞。有冢流、井上流、吉村流以及後來出現的茂都流等派。上方舞動作洗練、含蓄而靜雅。在技藝方面吸收了能的輕柔以及人形凈琉璃(文樂)和歌舞伎「振」的動作。著名上方舞家有井上八千代、武原吭、吉村雄輝、茂都陸平等。
編輯本段舞蹈曲目
產生於歌舞伎的日本舞蹈,具有許多江戶時代起流傳下來的古典舞蹈。代表作品有《勸進帳》、《忠臣藏》等表現
日本歷史人物的故事性舞蹈,還有以舞蹈表現戀愛和感情的作品(《京鹿子娘道成寺》非常有名),也有取材於「能樂」的作品(祈禱天下太平的舞蹈《壽式三番叟》很具代表性)。
除了表現女孩子的可愛和天真的傳統女舞《櫻花》、《花相比》之外,還有取自於日本歷史題材的《武田信玄》、《宮本武藏》等男舞,2004年還出演了以漫畫《犬夜叉》為題材創作的新作。
⑦ 日本舞蹈有哪些類型
日本舞蹈大體上分為古代舞蹈、中世紀舞蹈、民間舞蹈和近世舞蹈。古代舞蹈包括宗教舞蹈、外來舞蹈和外來舞蹈與本土舞蹈相融會的舞蹈。中世紀舞蹈有寺院舞蹈和武家舞蹈。民間舞蹈有風流和念佛舞。近世舞蹈有能樂和歌舞伎。
⑧ 求一些可愛的舞蹈 最好是日本的~ 類似戀愛多一點
初音未來的,V家的都不錯的。(推薦這個
戀愛什麼的主要看各種動漫吧..
動漫各種OP、ED有時會有,比如涼宮春日的憂郁ED、幸運星OP開頭等等
⑨ 日本流行音樂的舞蹈有哪些女孩子跳的那種,要小清新一點的
日語名字。打不出來。去搜:T-ara
她們是韓國的,但是也有很多日本的歌曲舞蹈。
望採納 謝謝
⑩ 日本著名舞蹈有哪些
日本舞有民間舞(主要是盆舞——主要是在祭典,節日配合日本民謠進行的集體舞蹈,往往是四拍子,簡單的動作不斷的重復。表現的大多是農耕,漁獵生活的場景。),祭祀舞(神舞——由神職人員進行的祭祀時的舞蹈。表現對自然神靈的崇拜和祭獻。),能舞和狂言。
其中能舞節奏緩慢,以極其緩慢的舞蹈動作營造舞台張力和氛圍,看似簡單其實每一個動作都要充分的運用肌肉,每每30分鍾的舞蹈下來,表演者都是汗濕重衣。甚至到了現在,能舞的最佳表演者往往都是7.80歲的老藝術家,在日本被稱為人間國寶。
不同於能舞的要求細節,狂言就是一種有著一定個人表現空間的配合吟唱的動作激烈的舞蹈形式。對於觀看者來說,也是比較有看頭的一種表現形式。陰陽師的扮演者野村萬齋,就是日本狂言世家野村家的繼承人。
比較為人了解的歌舞伎的表演,很大一部分就是從能和狂言演化而來的,一種更為大眾化的表演。其中舞蹈最有名的應該是以女形聞名的坂東家。現任家主坂東藤十郎。
同樣,藝妓和舞妓所表演的祖舞等,則是由民間舞發展而來,只是更具表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