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唯一的裝甲師團有多少人

日本唯一的裝甲師團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9-12 21:04:30

⑴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人

日本陸軍師承德國第二帝國,與北洋陸軍的建制是一樣的。
第二帝國的陸軍以師作為戰略單位,每師1.8萬人,其中步兵1.2萬人,其他兵種約6千人。而袁世凱創立的北洋陸軍,為了節省軍費,把其他兵種的兵額也放在步兵人數的編制之內,所以一個滿師才1.2萬,小於西方一個師的編制。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1)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准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斗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約11000人。由於機動靈活,主要用於掃盪八路軍的華北根據地。
(5)獨立混成旅團:與師團一樣是獨立的戰略單位,一般有2-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的人數比丁種師團還少,大約有6000-8000人。承擔輔助的戰略任務。

1937年以前,日本全國只有20個師團,1-20師團的是老部隊,後來多數成為甲種師團,每師團番號的數字加100,即101-120的師團分別是他們的預備役師團,編制與老師團完全相同,但是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多數建成乙種師團,也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
21-100之間的師團是抗戰之後陸續增加的,有的由獨立混成旅團擴編,有的是新兵,屬乙或丙或丁種,沒有一定的規律。
(二)、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它有多種編制。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編制為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又搞出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製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使其總人數達8000人以上。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無特種兵。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以上就是抗戰時期日軍編制的全部情況了。

(三)、
從日文資料中摘錄的日軍師團的一些基本情況,由於1944年和1945年(昭和19、20年)日軍大肆擴充番號,實在太多(最大的號到355,不過161後就開始大量跳號),所以暫且先摘這些)
師團種類基本上是按該師團最後的情況算的
除了步兵師團,還有4個戰車師團,4個高射師團,13個航空師團
步兵師團除了挽馬、馱馬、機械化師團外,昭和17年以後還編了一些警備師團,昭和19年以後又編了幾個島嶼防禦、沿岸配備師團,以及所謂的挽馱混成師團,昭和20年的時候還編了一批叫做起動打擊師團
另外,日軍每個師團還有自己的代號
比如第1師團是玉,第2師團是勇,第3師團是幸
那時侵華日軍的編制最高的級別似乎應該是 軍
轄幾個師團(3、4個)如:11軍。不過,日軍的「軍」的最高首長不叫「軍長」而叫「司令官」,我記得11軍司令官似乎是阿南唯亟中將
。日軍的這種「軍」似乎大體相當於國民黨軍隊的「兵團」,而師團相當於「軍」,旅團相當於「師」,聯隊相當於「團」,大隊相當於「營」,中隊和小隊分別相當於「連」、「排」

軍銜依次為:軍司令官-大將或中將(大將很少);師團長-中將或少將(少將比較少);旅團長-少將;聯隊長-大佐(相對於我國的「校」級軍銜,日軍相對應的是「佐」
日軍一個大隊有1000人左右
一般 大隊長是中佐或大佐
旅團長是少將
中隊長是中尉或大尉
跟其他國家的軍銜級別基本一致(本來就是仿德國)

日本在我國境內的部隊分關東軍 和支那派遣軍兩大集團
還有少量南方軍部隊佔領了雲南西部地區(騰沖 龍陵)

⑵ 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一個師團有多少人,戰鬥力又如何呢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一,抗戰初、中期: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

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 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

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

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⑶ 誰能詳細介紹下日本北海道的第7裝甲師

北國雄師——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七裝甲師

1962年,日本陸上自衛隊以北海道地區的北部軍區編制內的第7混成旅為基礎組建了第7裝甲師,成立之初的主要裝備是約190輛裝甲車。當時僅裝備了60輛坦克,只能勉為其難地稱為機械化師。日本陸上自衛隊把這個師部署在主要作戰對象蘇軍最有可能入侵的方向——北海道地區。

當時日本自衛隊的作戰構想是:以北海道為主要防禦方向,以精銳部隊阻止或遏制蘇軍的進攻。在戰役中,第7裝甲師將被作為預備隊使用;當敵人從北海道地區登陸人侵時,即可命令該師迅速趕往登陸地區,對敵登陸部隊實施阻擊,並消滅敵配合登陸行動的空降部隊;而敵人一旦在北海道以外的其他地區登陸進攻,則可利用該師在快速機動能力方面的優勢,迅速機動到敵登陸地,殲滅進攻之敵。

不過,這一戰役預案始終未能付諸實施,第7裝甲師在寒冷的北海道沉寂了整整15年,冷戰結束後,日本最主要的假想改——蘇聯解體了,來自北方的安全壓力已經不復存在。但這支裝甲部隊進入了其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不斷得到「特殊優待」,一躍而成為自衛隊的「軍中老大」和殺手鐧。

第7裝甲師編制員額目前僅為7O00人與美、俄等主要國家的裝甲部隊相比,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裝甲師編制規模的確比較小,但由於裝備精良,作戰能力不可小覷。經過冷戰後10年間的不斷加強,第7裝甲師已具有了很高的合成程度。該師編有3個坦克團、l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這種小型、輕便的編制,行動起來比俄美等國裝甲部隊更具靈活方便的特點,更加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

就編制而言,第7裝甲師僅能算是個輕裝師,但就武器裝備而論,該師超過了許多國家的重裝師。如今第7裝甲師的3個坦克團,每團均裝備坦克92輛。自衛隊采購的性能先進的90式坦克基本上都配備給了這個師。90式坦克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單車造價826萬美元,該師足足裝備了170輛,僅這一項開支就達14億美元。已裝備有40輛7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炮兵團,又於1999年新購進4輛最新型的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高性能火炮,全重為40噸,時速近50公里,火炮射程可達30公里,每分鍾可發射18發炮彈,堪稱大威力、遠射程的炮中「翹楚」。

第7裝甲師編有一個高炮團,這個高炮團裝備有32輛最斯型的87式自行高炮和81近式近距離防空導彈;令其它師艷羨不已的87式高炮,是一種雙管35毫米口徑的裝甲自行高炮,重約38噸,時速53公里。從發現目標、捕捉目標,直至發射的全過程均可由計算機進行誤差的自動修正,而81式近距離防空子彈,因為採用了紅外可視復合圖像制導和主動電波制導栩結合的制導方式,其命中率和執干擾能力都很強,此外,良好的隱蔽性能,又使其能夠全天候發射。因為擁有了這種「炮彈結合」的防空系統和體制,該師的對空掩護能力得到大大提高,進一步保障了其在作戰中的突擊能力。為了增強第7裝甲師的作戰實力,陸上自衛隊還在1999年為該師增編了1個飛行隊,並裝備了15架飛機,其中還包括UH- l多用途直升機、OH-6觀測直升機等,此舉不僅提高了該師的指揮和偵察能力,也增強了其快速反應的能力。

得到如此多的「特殊優待」後,第7裝甲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王牌師」,日本軍界將其稱為「虎子部隊」。從裝備的數量、性能以及綜合作戰能力來看,以自衛為原則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第7裝甲師,無法讓人將它與自衛聯系在一起。

⑷ 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每個等級的師團人數也不同的。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 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

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 ,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

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工、騎、炮、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8200人。

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准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轄2旅團,工、炮、輜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4400人。

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斗人員約15500人。

丁種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約11000人。由於機動靈活,主要用於掃盪八路軍的華北根據地。

拓展資料:

侵華日軍的編制最高的級別是軍,日軍的「軍」的最高首長不叫「軍長」而叫「司令官」,日軍的這種「軍」大體相當於國民黨軍隊的「兵團」,而師團相當於「軍」,旅團相當於「師」,聯隊相當於「團」,大隊相當於「營」,師團長-中將或少將(少將比較少);旅團長-少將;聯隊長-大佐。

⑸ 第七師團的自衛隊分支

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七師團為日本唯一的一個坦克師團,隸屬北部方面隊,總部設在北海道千歲。第7師團成立於1962年,是以駐扎在北海道的北部軍區第7混成團為基礎擴建而成,成立之初的主要裝備是190輛裝甲車和60輛坦克,只能勉強算機械化師,並被作為預備隊使用,阻止或遏制蘇軍進攻。冷戰後,盡管來自北方的安全壓力已減小,但該師卻進入了其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一躍成為自衛隊「殺手鐧」。
第7裝甲師編制員額僅為5860人(2012年),而美軍第1裝甲師編制員額近1.7萬人,俄羅斯的坦克師編有1.2萬人。與美俄等主要軍事強國的裝甲部隊相比,日本的裝甲師編制規模的確比較小,但由於裝備精良,作戰能力毫不遜色。第7裝甲師具有很高的合成程度。該師編有3個坦克團、1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每個坦克團下轄5個坦克連,高炮團下轄4個高射炮連、2個防空導彈連。這種編制,行動起來比俄美裝甲部隊更具靈活特點,更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 第7裝甲師的3個坦克團,每團均裝備坦克92輛,全師坦克裝備總數從成立之初的60輛猛增到276輛。自衛隊采購的性能先進的90式坦克基本上都配備給了這個師。90式坦克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單車造價826萬美元,該師足足裝備了170輛,僅這一項開支就達14億美元。另外該師還配有600多輛履帶式戰車。90式坦克是日本研製的最新式坦克,也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坦克,單輛售價900多萬美元,總體性能超過美國M1A1坦克和德國「豹—2」坦克,具有自動探測與識別目標功能。該師炮兵團裝備了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火炮全重40噸,公路時速50公里,射程可達30公里,每分鍾可發射18發炮彈,堪稱大威力、遠射程的火炮「霸王」。從裝備的數量、性能以及綜合作戰能力看,以「自衛為原則」的第7師團,無法讓人將它與自衛聯系在一起。
步兵團的6個連,共裝備了108輛裝甲車,其中最新型的89式戰斗車已裝備了65輛。89式步戰車正逐步取代老式的73式裝甲人員輸送車成為新寵。該型戰車全重26.5噸,最高時速70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乘員9人,其中除班長、駕駛員、炮手外,還載有7名戰斗員。1門35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和2部79式反坦克反登陸艦導彈發射裝置,以激光測距,使該戰車具有了擊中對方武裝直升機的能力。
已裝備有40輛7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炮兵團,又於1999年新購進4輛最新型的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高性能火炮,全重為40噸,時速近50公里,火炮射程可達30公里,每分鍾可發射18發炮彈,堪稱大威力、遠射程的炮中「翹楚」。有了這么強大的火力,膨脹慾望無限的日本軍界仍嫌不足,又擬定了從美國引進一種威力強大的多聯裝火箭炮MLRS的計劃,以進一步增強該師炮兵遠距離火力支援的能力。
第7防空團裝備有32輛最新型的87式自行高炮和81式近程防空導彈。令其它師羨慕不已的87式高炮,是一種雙管35毫米口徑的裝甲自行高炮,重約38噸,時速53公里。從發現目標、捕捉目標,直至發射的全過程均可由計算機進行誤差的自動修正。而81式近距離防空導彈,因為採用了紅外可視復合圖制導和主動電波制導相結合的制導方式,其命中率和抗干擾能力都很強。此外,良好的隱蔽性能,又使其能夠全天侯發射。因為擁有種「彈炮結合」的防空系統和體制,該師的對空掩護能力得到大大提高,進一步保障了其在作戰中的突擊能力。為了第7裝甲師的作戰實力,陸上自衛隊還在1999年為該師增編了1個飛行隊,並裝備了15架飛機,其中還包括HU-1多用途直升機、OH-6觀測直升機等,此舉不僅提高了該師的指揮和偵察能力,也增強了快速反應的能力。
第7師團師編制裝備較以前有如下新變化:①新編第7師飛行隊,裝備UH-1多用途直升機、OH-6觀察直升機等飛機15架。②該師所屬第71坦克團換裝90式坦克。與此同時,該團5個坦克連每連減編1個坦克排,全團坦克裝備數量由92輛減為72輛。③該師所屬高炮團有2個連換裝近程防空導彈,其餘4個連每連裝備8門87式自行高炮。④由於增編飛行隊等單位,該師編制由過去的6450人擴大為約7100人。 (坦克約290輛,裝備車300餘輛,155毫米自行榴炮40輛,35毫米自行高炮32輛,近程防空導彈若干,飛機15架。)
第7師團編制組成如下:
司令部及直屬隊
第11普通科連隊(機械化步兵團,團部及團部連、步兵連6個、重迫擊炮連1個、1360人,89式裝甲車150輛,96式自行重迫擊炮18輛,84毫米無坐力炮100門。)
第71特車連隊(裝甲團,團部及團部連、坦克連5個共20個坦克排、共555人,坦克92或72輛,裝甲車26輛。)
第72特車連隊
第73特車連隊
第7特科連隊(炮兵團,團部及團部連、炮兵營4個、1100人,155毫米自行榴炮40輛,裝甲車16輛,84毫米無坐力炮40門)
第7高射特科連隊(防空團,團部及團部連、自行高炮連4個、500人,自行高炮約32輛,牽引高炮8門,81式防空導彈發射加強8部,裝甲車約13輛。)
第7後勤支援連隊(後勤團,團部及團部連、軍械營、補給隊、運輸隊、衛生隊、610人,裝甲車4輛,坦克回收車、油槽車、卡車等)
第7施設大隊(營部及營部連、工兵連4個、450人,裝甲車約40輛,架橋坦克約8輛)
第7通信大隊(營部及營部連、通信連2個、200人,裝甲車14輛)
第7偵察隊(隊部及隊部排、偵察排3個、警戒排1個、200人,坦克約10輛,裝甲車約17輛)
第7飛行隊(UH-1、OH-6等15架)
第7化學防護隊
第7音樂隊
現任師團長為太田牧哉陸將(2013年12月18日上任)

⑹ 日本的裝甲師團是什麼編制

第七師團總人數大約6500人,從規模角度看的話,它要遠小於美國第一裝甲師的1.7萬人規模,但是其裝備精良,所以作戰能力依然不可小覷,以下式它的具體編制情況:第七師團下轄3個特車連隊(3個裝甲團:每個都下轄5個坦克連),1個普通科連隊(機械化步兵團:下轄6個步兵連和1個重迫擊炮連)、1個特科連隊(炮兵團:下轄4個炮兵營)、1個高射特科連隊(高炮團:下轄4個自行高炮連、2個81式近程防空導彈連)和1個飛行隊。

⑺ 日本軍的一個師團有多少人,相當於中國什麼編制

日本軍師團人數隨著時期和級別的不同而不同,整體約相當於同期中國的一個軍。各個師團人數介紹如下:

一、抗戰前期

日軍共有17個常設師團,師團人數約為2.5萬人。

二、抗戰中期

1、甲種師團

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重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

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准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

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斗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

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總人數約為11000人。

三、抗戰後期

1、甲種師團(常設師團),總人數約為2.1萬人。

2、甲種師團(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約為1.8萬人。

3、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約為1.4萬人。

4、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總人數約為1.2萬人。

(7)日本唯一的裝甲師團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師團的設置自1886年開始,到七七事變開始前,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軍時裁掉了作戰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

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山地師、把大炮拆散用騾馬背馱行軍的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山炮)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50毫米步兵炮),總編制人數為28500人;

一是平原師、用騾馬拖行大炮的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毫米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野炮)與一個速射炮中隊(4門37毫米速射炮),總編制人數為25000人。

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

騎兵旅團(轄2個騎兵聯隊與1個騎炮兵聯隊、1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36門120毫米榴彈炮與12門75毫米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4門150毫米重榴彈炮);

野戰(攻城)重炮兵聯隊(16門100毫米加農野炮)、獨立(攻城)重炮兵大隊(8門150毫米加農野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36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⑻ 抗戰時期,日本人的一個師團大約有多少人

一到兩萬人,和師團等級有關

⑼ 日軍300萬人的精銳師團和德國黨衛軍帝國師、維京師、第11裝甲擲彈兵師、國防軍第7裝甲師、骷髏師、希特勒

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首先是人數 樓主300萬精銳師團的說法比較搞了 日本師團主要分為甲乙丙丁4個等級 在我看來唯一能和德國國防軍抗一下的只有甲級師團 能和黨衛軍裝甲師抗的沒有!!!
樓上說的對 刺刀能和坦克抗嗎? 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 以日軍甲級師團和黨衛軍帝國師 做對比
日軍:
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 下轄2個旅團 每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相當於團)
另外有工兵 騎兵 炮兵 輜重兵各一個聯隊 再加上師部 團部共28200人 炮兵有36門75毫米山炮和12門75毫米野炮 一些強大的師團 比如板垣師團 嘰谷師團也一些特殊部隊 如重炮聯隊 12門到24門150MM榴彈炮 戰車聯隊24到36兩輕型坦克 日本軍隊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為主,戰斗全重僅15噸,車子輕,裝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備同坦克作戰的能力。
其他還有一些技術兵器 就不列舉了 有興趣自己去查
黨衛軍:
http://ke..com/view/857351.htm#7 去這看把
我只說一點 帝國師坦克
2號坦克 1輛 3號坦克 70輛 4號坦克 33輛
6號『虎』 式坦克 14輛 3號突擊炮 34輛

偶想問下那些支持日軍的人 你想怎麼指揮? 來打這仗

⑽ 日本一個師團多少人,各有什麼武器裝備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它有多種編制、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
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
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
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
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
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
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
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
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
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
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
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 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
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
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人數為 25000人。此外還有
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一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
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
(三十六門 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
(二十四門 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 100mm加農
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 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
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
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
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
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
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
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
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
四萬人以上。在侵華戰爭中、由於做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因此、又搞出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
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
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
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
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 12800人。獨
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
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
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
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
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
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
15000 -17000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
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 -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
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
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
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
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
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 2.1
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
位制師團,總人數為 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
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 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
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
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
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
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
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製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
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
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
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
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使其總人數
達8000人以上。
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無特種兵。其步
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
擲彈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1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