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麼時間佔領東北
A. 918事變日本用多少時間就佔領了東北
918事變日本用3個月就佔領了東北。
1931年9月18日事變發生當夜,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之命,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次日1931年9月19日張學良在協和醫院對天津大公報記者談話時再度說:「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由於執行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名守軍被只有300左右的日軍擊潰。
日軍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至9月19目10時,日軍先後攻佔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陷落。
1931年9月21日,日軍第2師主力佔領吉林。1931年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931年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佔領四洮鐵路沿線主要城鎮。1931年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1931年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B. 抗日戰爭東北三省什麼時候被佔領
1932年2月,東北全境被佔領。
拓展資料
九一八事變簡介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東北全境淪陷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影響
揭開二戰序幕: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社會性質轉變: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民族團結抗日:九一八事變後,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後發展到全中國,終於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C. 日本用了多長時間攻佔了東北三省
1931年11月,日寇侵佔了黑龍江省;1932年1月2日佔領了錦州,中國軍隊奉蔣介石之命全部撤至關內。僅僅3個多月的時間,美麗富饒的東北三省就被日本帝國主義吞噬了。
D. 日本人是什麼時候佔領中國東北三省的
日本在1931.9.18發動皇姑屯事變後,因為東北軍未做抵抗,日軍短時間內就佔領了東三省。一直到1945.9.15日日本投降才算返回,真正回到中國手裡,那是好幾個月以後的事了。因為中間還要涉及交接,戰俘遣返的問題。
E. 日本是哪一年佔領東北三省的
1931年
1931年9月18日夜,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使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
F. 日本幾幾年開始侵略中國東三省
日本1931年開始侵略中國東三省。
1931年9月18日(距今86年)(距今已86周年了),日本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對中國東北地區發動了武裝進攻。
柳條湖位於沈陽內城以北2.5公里處,在沈陽站與文官屯站之間,關東軍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爆破地點,其原因有二:一是這里較為偏僻,便於行事;二是距東北軍北大營較近,便於誣為中國軍隊破壞,也有利攻擊。
18日22時20分,炸葯點燃,一聲巨響,震盪長空,炸毀一段路軌。以爆炸聲為信號、早已准備好的全副武裝的日軍,便向預定目標攻擊,同時沈陽站附近的日軍大炮向北大營猛烈轟擊。
23時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義給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發出第一份電報,謊稱中國軍隊在沈陽北部北大營西側破壞了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中兩軍在沖突中。
接到電報後,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參謀長三宅光治、參謀石原莞爾等人緊急研究對策,一致認為此時是訴諸武力的「絕好機會」。本庄繁當即決定,按照預定的計劃,迅速將主力集中到沈陽,先發制人,「懲罰」中國軍隊,佔領東北三省。
(6)日本什麼時間佔領東北擴展閱讀
日本侵華史實
1、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侵華日軍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
2、八一三事變。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齋藤與藏駕車直沖軍用的中國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保安士兵擊斃,這一事件被稱為「虹橋機場事件」。以此為借口,8月1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向上海市長提出如下要求——中國方面的事件責任者謝罪,並處刑;限制停戰協定(地區內)內保安隊員人數、裝備、駐軍地點;撤除該地區內所有防禦工事。
1937年8月14日,日守軍開始總攻,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15日,日本正式組織上海派遣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兩個師團的兵力開往上海,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張治中決心擴大戰果,對日本侵略軍發起全線進攻,出動空軍轟炸虹口日軍司令部,雙方展開激烈戰斗。
中國軍隊經長期激戰,消耗很大。同時在軍事裝備上又不佔優勢,日本又有海空軍的協同作戰,中國軍隊雖經英勇奮戰,但處境漸漸不利。11月5日,新增日軍杭州灣登陸後,嚴重威脅中國軍隊側翼,戰局於中國極為不利,中國軍隊遂進行撤退,11月12日,上海淪入敵手。
3、潘家峪慘案。
潘家峪是河北省豐潤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腰帶山中的一個山村,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八路軍挺進敵後,奔赴華北戰場,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廣泛開展人民戰爭,潘家峪成為抗日堡壘村,成為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中樞。
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爭,極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對潘家峪這座打不垮、攻不進的抗日堡壘,他們惶惶不可終日,必欲除之而後快,喪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斬盡殺絕。全村有1230人被殺害,有23戶人家被殺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一八事變
G. 日本實際佔領東北多少年
日本實際佔領東北全境時間為14年,部分地區為40年。
1905年,日軍佔領旅順和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獲得在我國東北南部之特權。
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奪我國東北資源的大本營「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1907年7月,日本與法、俄簽訂秘密協定,把南滿和福建定為日本勢力范圍。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面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
故日本佔領東北全境時間為1931年9月—1945年8月,共14年,而佔領關東州和滿鐵附屬地等為1905年—1945年8月,佔領時間為40年。
(7)日本什麼時間佔領東北擴展閱讀:
日本佔領東北的原因:
第一,日本佔領朝鮮半島後才謀求對中國進一步擴張,當時日本已經完全控制了朝鮮,下一步侵略中國的計劃就從離朝鮮最近的東北開始。
東北是滿清皇族貴族的發源地,清政府時期為了保護發源地,不讓其他地方人遷移到東北,並且控制人數,所以東北人少,反抗不會太過激烈。
第二,東北更容易進攻。中原地區自古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軍事力量強,沿海一帶幾乎是西方列強控制和佔領的地區,日本不會輕易的和西方列強干。南方地區多丘陵和水田,不利於日本登陸作戰,而且人口更雜。
所以相比中原地區、沿海一帶和南方地區,東北容易下手,日本在和俄國的戰斗中贏得了勝利,又佔領了朝鮮半島,就選了離朝鮮和俄國較近的東北,集中便於控制。
第三,日本是一個島國,最缺的是資源。東北礦產資源和能源最豐富,交通便利,有鐵路,資源豐富,有工業,礦產多,東北的礦產資源能夠為日本的軍事擴張提供幫助,所以日本首選東北。
第四,東北的糧食資源豐富。無論在古代還是近代現代,糧草都是一個軍隊必不可少的物資,缺少糧食是沒有辦法戰斗到最後。
而東北緯度較高,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還是典型的黑土地,土地肥沃,糧食高產,日本佔領東北後就開始開發土地種糧食,對糧食的需求很大。
第五,東北的戰略位置重要。東北處於蘇俄和華北平原的中間,日本先攻佔其他地方容易兵力分散,但是在東北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北邊可以抵擋蘇俄出兵,南邊可以防止北上的國民軍隊,東邊還可以保護自己剛剛佔領的朝鮮。
H. 日本是哪一年開始侵略我國東北的
從1905年日本帝國義以武力取得旅在租借權和南滿鐵路經營權之後,便開始了在中國東北的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扶持傀儡政權,建立偽滿洲國,直到1945年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