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為什麼日本認為美軍會失敗

為什麼日本認為美軍會失敗

發布時間: 2022-09-12 16:51:38

① 請問二戰中,日本海軍為什麼會敗給美軍請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心理等多角度進行解答。

二戰中的日本為什麼會敗給美國,我盡量舍棄民族立場,客觀公正的描述。如果要詳細的闡述,有很多書籍可供參考,在這里我只簡單的表達我個人的觀點:

1、政治
從政治層面上來說,當時的日本有迫切佔領殖民地的需求。

這要從一戰說起,因為當時英國政權腐敗,國力日不如前,自從戰敗給美國這個曾經的殖民地以後,就開始沒落,英國也慢慢的開始喪失了對廣大殖民地的控制,日不落帝國也隨之開始瓦解。隨著曾經代表了歐洲乃至全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衰落,給許多小國例如日本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日本曾是英國的學生,推翻了舊社會以後,出現了大量的先進人士,特別是在政府機構中,先進人士的構成比例很高,日本向英、法、德、意等資本主義國家派遣了大量的人才去學習,並且重用這些人才。
由於舊王朝英帝國的衰落,後起之秀的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就開始重新瓜分殖民地,日本就是後起之秀中的一個。第一次世界大戰分贓不均、沒有解決問題,於是就迎來了二次大戰。
日本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展成為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日本一直在發展,並且養精蓄銳,儲備了大量的石油,製造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僅航母一項,從1922年的鳳翔號算起,直到二戰結束,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艦(別的武器裝備不再計算)
★二戰前,日本國力已經完全超越了英、法等國,在當時屬於經濟發達的國家,可是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礦產(尤其是鐵礦)、石油等資源匱乏,嚴重製約了當時日本的發展。
★在這個時候,我國由於正處於國力空虛、經濟嚴重滯後、技術落後、任人宰割的時期,日本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於是開始出兵佔領東北(因為東北有大量的鐵礦石資源,並且距離日本較近)
★在當時,日本的願望是稱霸亞太,(特別是國土遼闊、物產資源豐富的中國,能夠佔領中國是日本幾代狂人的夢想),德國的願望是稱霸歐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歐洲,美洲除了美國外都很落後,非洲還處於原始社會,這么一來,就等於稱霸了世界。但是蘇聯一直對歐洲虎視眈眈,美國也一直關注亞太,並且在亞洲佔有殖民地。這兩大強國可不願意世界就這么被他們瓜分了,這兩國還想瓜分了世界呢。於是二戰爆發,由戰艦數量龐大的日本去對抗美國,德國的汽車裝甲技術發達,用技術先進的裝甲集團軍去侵略歐洲,二國分工很明確。
★二次大戰,之所以日本會戰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日本不應該和當時國力強盛、且資源豐富的美國進行大規模戰爭,理由很簡單,戰爭—特別是大規模戰爭,無一例外是在比拼資源,因為日本資源匱乏,而中國國力虛弱,正是大好時機侵略中國,但是又過低的估計了幅員遼闊的中國的抵抗能力, 以致在中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被拖入戰爭泥潭,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其實,還有許多政治方面的因素,上述是最重要的原因,別的不在累述。

2、經濟
在經濟上,日本快速發展,但是由於資源匱乏,嚴重製約了當時經濟發達的日本發展,由於政治和經濟是一體的,是互相依賴的,所以不再累述。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日本的經濟還比不上美國的經濟實力。說白了,就是當時日本有錢,但美國更有錢。

3、軍事
在軍事上,戰爭的初期,日本取得了重大勝利,即偷襲珍珠港獲得了巨大成功。按照史料的記載以及史學家的分析,認為有可能是美國為了參戰而用了苦肉計——原本美國得知日本要襲擊珍珠港,故意留下一些無關痛癢的戰艦故意讓日本轟炸而有借口參戰,但是由於日本偷襲前已經改良了魚雷發射技術,最終才導致珍珠港損失慘重。(但依我看來,美國的諜報人員事先並不知道日本要搞偷襲),我之所以有這個觀點,是因為,★【以被偷襲後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根本沒法和日本的聯合艦隊比,在日本和美國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中途島戰役中沒有犯下錯誤的話,那麼現在的世界格局就應該是另一番景象。試想,美國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事先知道自己一定會在中途島勝利?假如日本的聯合艦隊VS美國太平洋艦隊獲勝的話,日本侵略美國自然是不太可能,但是擊敗了美國後,就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來侵略中國,以當時我國那不堪一擊的狀況,百分之百會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以我國的那麼豐富的資源 和 日本的科技水平,日本真的成為大日本帝國也不無可能】★
當時中途島的海戰,由於偷襲珍珠港的成績,日本是對戰美國是有著絕對優勢的,但由於指揮判斷上的錯誤,所轄的10艘航母編隊基本全滅,導致了日本經此戰後而一蹶不振(日本的聯合艦隊擁有10艘航母,是日本傾舉國之力打造的,這個艦隊一旦被消滅,則元氣大傷)
至此,日本已經無力再和國力強盛的美國競爭了,以後首都遭到轟炸、被投下原子彈毀滅了兩個城市而導致日本投降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4、文化

日本在近代史上,是一個崇尚武力、注重武士道精神、注重發展經濟、科技,整體上屬於一個比較開明的國家,這與當時日本推翻舊政權、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有很大關系。日本人學西方的先進技術,也學習先進的理念,但是真正的「自由「理念並沒有學到家,以美國為例,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稱霸世界的強國,絕對不是偶然,這個國家在」用人「這方面整體上的核心理念是:「唯才適用」。不管你是華裔、非裔、白人,只要你有能力,就用你。
但是各國文化都有認知差異,日本的當權者錯誤的認為狂熱的帶有民族色彩的軍國主義就是最好的道路,唯推崇軍國主義的人任用,這和」島國「情結有莫大關聯。

5、心理
上述有言,不再累述。

② 二戰日本慘敗,為何說二戰日本即便傾巢而出也無法擊敗美軍

因為二戰時候,日本他跟現在其實是一樣的,因為他狹小的國土和有限的資源導致它沒有充足的補給。在沒有充足補給的情況下,他能與美國一戰已經很不錯了。這足以證明日本的軍事實力之強大。但與此同時也體現出了日本與大國家相抗衡的明顯差距,那就是國家的實力小國家跟大國家的國家實力差距實在是懸殊太大了。

國力不足,是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的最根本原因。島國的自然環境,雖然在農業文明時期為日本提供了絕佳的庇護,但卻在工業文明時期成為阻礙日本更進一步的巨大障礙。因為地狹人稠且資源匱乏,加上火山地震頻發的惡劣環境,日本數千年來侵略東亞大陸的野心被再度點燃。

在狂熱的日本人中,終歸有清醒之人,特別是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認為日本必敗,珍珠港突襲只能為日本爭取最多三年的優勢時間,可惜他錯估了美國的憤怒,僅一年時間不到,美國就在中途島海戰中讓日本血債血償,戰局也被迅速扭轉。而當美國奪取太平洋戰爭的優勢後,日本就開始了迅速的毀滅。

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著名的「刺刀術」為何對美軍無效

美軍武裝設備精良,恨不得從頭武裝到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士兵根本沒有機會近身與美國大兵拼刺刀。並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戰場轉移到太平洋之後,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面對此時裝備精良的美軍已經無力回天。

直到後來,日本軍隊開始與美軍對戰。美軍裝備精良,並且擁有很多殺傷性武器,日本軍隊這套對我方人員很有用處的刺刀術在面對美軍時一點用處都沒有。他們還沒有接近美國大兵時,就在遠處被射殺了。窮途末路的日本最終在第二次大戰中以失敗告終,真是活該!

④ 日本人曾經想用性病打敗美軍,為何最後卻失敗了

因為日本人實施這個攻擊計劃的時候已經到了戰爭後期,沒能產生大規模的影響,而且就算得了性病,也完全不影響美軍的戰鬥力。日本人之所以想到用這招,就是知道美國士兵喜歡到處沾花惹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有將近一萬多名美國士兵因感染了嚴重的性傳播疾病而被迫退役。結果,日本海軍的一名醫生就想出了一種方法,將性傳播疾病病毒注射到美國軍事基地的女性體內,那麼美國士兵就會大概率地感染上這種疾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軍總人數超過1100萬,其中有將近130萬人感染了性病。然而,患有性傳播疾病並不意味著完全喪失戰鬥力。此外,日本軍隊是在戰爭後期才對美國發動了性病襲擊,使用規模相對有限,僅造成少數美國士兵感染。

⑤ 中途島戰役日軍占據優勢為何還會輸給美軍呢

在二戰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中,海軍實力勢均力敵的國家只有美國和日本。從實戰經驗分析,日本帝國海軍從建立之初就不斷進行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二戰初期偷襲珍珠港和進攻東南亞地區的戰爭,日本海軍幾乎保持了不敗的戰績。從這一點來說,在近代海軍史上日本帝國海軍的「戰績」,足以媲美當時最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

美國海軍在二戰初期不論是數量、質量還是作戰經驗方面都略遜於日本帝國海軍。最重要的是,美國社會在是否參與戰爭的問題上分歧嚴重,造成海軍對戰爭的准備嚴重不足,導致珍珠港被偷襲和菲律賓保衛戰的慘重失敗。美國海軍雖然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幸運的是所有航空母艦都倖免於難,為其發動絕地反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軍大型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一沉一傷,山本五十六認為尼米茲指揮的艦隊最多還有2艘大型航母能夠參戰。因此,他命令瑞鶴號航空母艦在特魯克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艦載機,受傷的翔鶴號則留在基地進行維修。如此一來,日本聯合艦隊只剩下蒼龍號、飛龍號、赤城號以及加賀號4艘大型航母。

而美軍憑借強大的工業能力,對受傷的約克城號大型航母進行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搶修,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平時需要數月的修復工作。約克城號趕在中途島戰役開始前重歸尼米茲艦隊的戰斗序列。美軍大型航母的數量達到了3艘,極大增強了尼米茲艦隊的戰鬥力。

山本五十六對美軍航母數量的嚴重誤判,導致聯合艦隊沒有充分利用其大型航母的數量優勢,對中途島海戰的結局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山本五十六能夠及時召回所有的大型航母,那麼這場決定太平洋戰爭命運的大決戰,很可能會有一個迥然不同的結局。

⑥ 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戰爭中失敗,都有哪些失敗的原因

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實力非常強悍,在世界上足以排名第三。但是在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作戰情況來看,日本海軍最終被美國海軍擊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日本海軍的戰略戰術有問題,不重視人的生命,而美國海軍則非常重視人的生命。其次就是日本海軍非常不重視損管工作,而美國海軍非常重視,這就造成了美國航母重傷之後依舊不會沉沒,維修之後又重新服役,快速形成戰鬥力。最後就是美國和日本在工業水平上有非常大的差距。

最後就是美國和日本在工業水平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比如美國在建造護航航空母艦的時候,能夠做到一個星期服役一艘。注意不是下水一艘,而是服役一艘。這個效率太恐怖了。但是日本卻無法做到。這就導致最後美國擁有上百艘航空母艦,而日本最後就剩下幾艘航空母艦了。

⑦ 二戰時日本為何明知國力遠弱於美國,卻還要急著和美國開戰呢

首先,對於關乎國運的日美戰爭,日本並不是瘋了,他們之所以敢於和美國開戰,最根本的原因是全日本上下一個奇怪的共識:如果在一次決戰中擊敗對手,那麼將迫使對手承認失敗。

山本五十六本身是反對擴張戰爭的,但不得不打時,他只能期望大決戰來擊敗美國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在策劃偷襲珍珠港時就是這么認為的,他早年在美國留學工作,深知美國戰爭潛力,但若是能一舉全殲珍珠港艦隊,並在之後的太平洋上,通過大決戰消滅美國海軍有生力量,慘痛的失敗也許會讓美國和大清帝國、沙皇俄國一樣,簽署停戰協議,承認日本的勝利……

⑧ 二戰日本慘敗,為何說二戰日本即便傾巢而出也無法擊敗美軍

為什麼說二戰即使日本全線出擊也無法擊敗美軍?其原因在於。
首先,日本海軍在與美軍前期作戰中,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海軍軍事作用越來越弱,自保都成了問題。要通過海軍威懾美軍已經基本不可能了。整個戰爭的作戰重擔全壓在陸軍身上。
其次,美國有強大的空軍,連續不斷的轟炸直接摧殘了日本的軍事再生能力。一邊美國國內瘋狂的軍工生產補上戰爭消耗,一邊是難以有效生產的日本軍工只能開空頭支票。這樣直接導致軍隊武器裝備差距巨大,沒有好的裝備戰爭勝敗自然很好判斷。
再就是,日本後期陸軍占絕大部分,這樣就無法和海空軍占優勢的美軍有效較量。一邊講究不接觸作戰,一般需要接觸作戰。這樣日本劣勢明顯,難在與美軍對抗中取得優勢,也就不可能擊敗美軍了。
總的來說,戰爭後期日本軍事劣勢已經十分明顯,不可能也不會有擊敗美軍的能力。所以,日本不管怎樣折騰都逃不脫失敗的命運。

⑨ 山本五十六認為日本海軍戰勝不了美軍原因是什麼

山本五十六認為,依靠海軍歷來對美作戰的正統的戰略思想,是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務的。長期以來,日本海軍奉行的是以日俄對馬海戰為依據的大炮巨艦主義的艦隊決戰戰略,堅持以戰列艦為核心的傳統作戰方式。

⑩ 二戰末期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為何有人說美軍當時稱登島作戰要傷亡百萬

眾所周知,日本宣布投降,是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降兩顆原子彈之後。


而且當時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遭遇失敗,已經是強弩之末、奄奄一息;表面看根本沒有必要那樣做。

但美軍之所以這樣做,就是他們認為如果登島作戰,美軍至少會付出百萬人傷亡,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打垮一個國家的軍隊跟徹底征服一個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945年3月下旬開始到8月上旬,美軍出動92架轟炸機飛抵下關海域,將數千枚水雷投在那裡,切斷了通向朝鮮釜山的海運線。


到此本島因海運完全癱瘓,幾乎變成一座「死島」。日本沒有製造能力,沒有掃雷艇;日本當時也失去制空權,對此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


日本高層對此心知肚明,在7月間的戰爭研討會大家一致認為,過不了多久,日本的工業生產就會因原料短缺而全部停止;這還不算,最可怕的是全國愈演愈烈的大飢荒。


日本本土是可以生長農作物的,但是因為農村青壯年大都被征入伍,莊稼只能靠老人和婦女耕作,地種不過來;由於戰爭,化肥、農葯和種子都短缺,糧食產量驟減。


這一年日本大米的收獲量降到660萬噸,加上其他雜糧也只有900萬噸糧食,只有正常需要的三分之一。


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不得不一再下調糧食配給標准,居民每天只供給糧食290克。毫不誇張地說,當時日本全國已經陷入飢荒之中。


日本內閣一個官員說,等不到1945年年底,「日本只會剩下兩種人—死人和瀕死的人。」


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的那篇《終戰詔書》中也公開承認,若繼續戰爭,勢必造成「我民族之滅亡」。所以說,美軍只要繼續封鎖,要不了多久大和民族就會自動滅亡。

但是問題來了,日本人的韌性有時候會超出人的認知。太平洋戰爭中的日軍能從屎裡面挑大米吃,封鎖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效果,也很難說。


美軍不怕全副武裝的日本兵,就怕士兵脫下軍裝戰斗,也怕部分平民拿起武器襲擊美軍;因為那樣一來,兵民不分,美軍就陷入絕境:自己在明處,敵人在暗處,只能被動挨打。


日本絕大多數國民,受到了軍國主義洗腦,他們認為天皇就是國家的象徵,愛天皇就是愛國;所以當美軍進攻日本,很多日本國民都會拿起武器保衛「國家」,為「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這就是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


這就讓人不禁想起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爆發於2003年3月的那場戰爭,一個月就宣告結束,在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美軍人數只有262人,其中139人陣亡,123人死於事故。



但是直到8年後,美國才宣布撤軍,這場戰爭才算真正結束;在此期間,一共有4869名美軍陣亡,陣亡人數是當初的20多倍。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當時日軍沒有了戰爭資源,彈盡糧絕;但是要對其實行有效佔領,會比前期付出大幾十甚至上百倍的代價,因為佔領之後,戰爭形勢就會發生變化,從正規戰轉入游擊戰,讓美軍的火力優勢喪失殆盡。所以說當時美軍要佔領日本,要付出慘重代價,傷亡一百萬人不是沒有可能。


正因如此,杜魯門才痛下決心,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以摧垮日本人的抵抗意志,逼迫天皇宣布投降,以最小代價結束戰爭。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