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蟲為什麼是吸蟲
㈠ 生物作業日本血吸蟲簡介
吸蟲綱,人體寄生蟲。即血吸蟲,國內分布於南方各省區;國外分布在日本。
小型個體,雄蟲長12-24毫米,寬0.50-0.55毫米,體表基本光滑或僅有極小的棘。睾丸7個,排為一行;雌蟲有卵巢一個,長圓形。子宮頸長,其中含有50個以上的蟲卵。體呈紫色。
成蟲寄生於人或其他哺乳動物的膜系膜靜脈中,雌雄蟲經常抱在一起,壽命可達10-20年。雌蟲產卵於腸壁,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如遇釘螺則侵入其體中,毛蚴在釘螺體內經過無性生殖,產生大量的尾蚴。尾蚴自螺體內逸出後,借尾部擺動,遇到人或易感染的動物而從皮膚鑽入,引發感染。 其寄生能引起人和動物的血吸蟲病。應積極預防,大力滅螺,以免感染。
日本血吸蟲的生活史比較復雜,其尾蚴、童蟲、成蟲和蟲卵等階段均可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和復雜的免疫病理反應。一般來說,尾蚴、成蟲、童蟲所致的損傷,多為一過性或較輕微,而蟲卵沉積於肝、腸等組織內誘發的蟲卵肉芽腫及隨之發生纖維化是血吸蟲病的主要病理基礎。此外,血吸蟲抗原成分,如腸相關抗原(gutassociatedantigens,GAA)、膜相關抗原(membraneassociatedantigens,MAA)和可溶性卵抗原(solubleeggantigens,SEA),以及蟲體代謝或死亡產物,都可引起機體變態反應性損傷。
㈡ 日本血吸蟲是出馬鱉嗎
日本血吸蟲不是出馬鱉。
日本血吸蟲(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 即血吸蟲,又稱裂體吸蟲。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寄生於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三種:即流行於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蟲,流行於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蟲以及流行於亞洲的日本血吸蟲。此外,還有間插血吸蟲、湄公血吸蟲可以寄生人體。在我國因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故通常將日本血吸蟲病簡稱為血吸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