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跟哪些國家有矛盾

日本跟哪些國家有矛盾

發布時間: 2022-09-12 05:52:11

⑴ 日本與美國歷史矛盾。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矛盾。

1、日本搶奪世界霸權,尤其把觸角伸向東南亞、南亞等地,和美國極其歐洲夥伴的利益發生沖突。美國凍結對日石油出口,導致日本戰爭機器運轉不暢。
2、日本偷襲珍珠港,拉開太平洋戰爭的序幕。導致日美兩國直接開戰,丘吉爾首相鬆了一口氣,認為美國人直接參與戰爭,日本人的滅亡就成了必然。
3、美國主導了日本的投降,並實施對日本的控制,導致了日本人對美國存在的不安全感,反美情緒日益高漲,現在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普天間軍事基地)就是日美矛盾的縮影。

⑵ 歷史上日本和俄國究竟在糾纏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

歷史上日本和俄國為爭端領土、東北亞霸權、中國東北特權等問題而糾纏一起。兩者先後發生過1904年的日俄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諾門坎戰役。

⑶ 二戰中,德國與日本的矛盾,詳細點,說得好再加分,謝謝!

二戰中,德日兩國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戰區,再加上兩國勢力范圍沒有重疊,很難說兩國有什麼大的矛盾。如果要說的話,個人認為無非是以下兩點:
1,膠東半島問題:一戰中,日本在戰爭末期趁著德國無暇東顧,出兵佔領了膠州灣,而後又以戰勝國的身份簽訂了《凡爾賽合約》。希特勒執政後首先就是要打破凡爾賽合約的枷鎖,所以膠州灣的歸屬問題一定會讓德國人心懷不滿。但一戰戰敗德國丟失的海外殖民地非常多,但二戰開始後,德國對這些遠離本土的殖民地好像毫無興趣,一心發展臨近的版圖,可以說這個問題兩國在結成軸心國時,一定以某種方式達成了和解,因此不會如我們想像的嚴重。
2,對蘇作戰問題:二戰前,日本基本上確立了以東三省和山東為基地,並基本控制了華北和中原地區的戰略態勢,在中國有了穩固的基礎。但在接下來的戰略方向上有了兩種完全不同意見,一派是海軍主張的南下,一派是陸軍主張的北上,同時也是對未來兩個主要戰略對手美國,蘇聯的選擇。現在看來,德國在38~40年間一定是陸軍北上戰略的幕後支持人之一,因為這會大量吸引蘇軍主力到西伯利亞,從而削弱西歐的蘇軍防禦為閃擊蘇聯創造機會,並在兩線作戰中拖垮蘇聯。日軍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突然籌得大量戰爭資金或許就是德國暗中支持的佐證。這也是為什麼北上戰略可以迅速得以實施的原因之一,但迫於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損失慘重,並收效甚微,碰壁的軍部終於下定決心支持海軍的南進戰略。諾門坎戰役結束後蘇軍主力又迅速回防,剛好趕上了德國對波蘭的閃擊。雖然在二戰期間,關東軍始終在蘇蒙邊境製造摩擦,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相信德國對於這樣一個出兵不出力的盟友頗有微詞,否側以關東軍的數十萬的兵力,可以吸引蘇軍的很大精力,大大緩解德國在蘇聯戰場的壓力。不至於日後兩國都被打入萬丈深淵了。

⑷ 日本和哪些國家關系不好

日本和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關系不好,關系不好的原因是日本不承認二戰侵略歷史,於這些國家有島嶼爭端。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
19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列強侵入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人民展開了反對侵略、反對幕府統治的斗爭,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鼓勵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戰後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於20世紀60年代末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經濟強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⑸ 與日本敵對(或關系不好)的國家有哪些

利益為首,基本沒有國家回對別國從心底來友好,很少有例外,當然也有例外如美國和英國
但是日本就不同了,這是真的 沒有國家對他好,喜歡他

⑹ 歷史中日的沖突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2010年中日關系風雲變幻,上半年還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下半年就是愁雲慘淡萬
里凝的景象。①
上半年中日首腦交流頻繁,貿易往來呈上升趨勢,呈現久違的暖春之景,但一切變化莫測,九月突如其來的釣魚島撞人事件,中日關系迅速轉冷,跌入低點,並且無好轉跡象。從上可以看出中日矛盾叢叢,政治關系很脆弱。
從近幾年的中日沖突看,每次爆發沖突好像都與歷史有關,比如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事件,篡改教科書等。所以有人說中日矛盾的的根源在歷史矛盾,政治冷淡是由於歷史
原因造成的。②
但歷史上的矛盾一定是導致現在國與國之間的沖突的根源嗎?歷史上的遺留問題一定是政治冷淡的根本原因嗎?現在國與國之間的很多矛盾是有歷史上的矛盾決定的嗎?
雖然中日歷史矛盾經常是中日爆發矛盾的導火索,但它並不是矛盾的根源。歷史上,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但我們很少把這段歷史的仇恨加在英法德等國家上;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上唯一一次核戰發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造成幾十萬日本人死亡,並且留下長久的輻射,但現在日本比親近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更親近美國;德國屠殺了那麼多猶太人,但現在很少見到猶太人與德國人發生沖突的事件。所以我認為歷史矛盾並不是現在中日矛盾的根源,根源是中日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國家利益的沖突。
首先從我們中國角度來說,中國在十九世紀之前曾是是世界的最強盛的國家,GDP幾
乎佔全球三分之一。③
但進入現代,中國因閉關鎖國而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受盡欺辱。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政治經濟等方面快速發展。2010年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國又一次成為世界的焦點。中國的實力不斷增強,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斷上升,並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中國的實力的增強不可避免地威脅到日本這個亞洲野心勃勃的國家。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迅速成為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掠奪資源,成為世界霸主,它悍然發動戰爭,結果戰敗。二戰後,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經濟一度快速發展,GDP僅次於美國。但實際上日本只能說是經濟大國,卻不是世界大國。日本一直在謀求從經濟大國轉為政治大國,最後實現軍事大國,從而成為世界霸主。但現在中國如此迅速的發展讓日本害怕。它不希望中國這個近鄰成為世界霸主,所以它就要依靠美國不斷製造中日之間的矛盾,聯合所謂同樣價值觀的國家共同遏制中國,而那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和仇恨就是製造沖突最好的材料,日本就經常在這些問題上挑起爭端。歷史上的矛盾只是現在沖突的表面,謀求國家根本利益是日本的最終目的。假如與中國作對對於國家利益沒有好處,日本也就不會在歷史問題上與中國糾纏。
日本與中國作對對於日本有以下好處:第一,日本與中國相隔很近,兩強國不可同時共存。有一個強大的近鄰對於日本沒什麼好處,日本要想在在亞洲甚至世界有絕對話語權,就必須遏制中國。日本最終的夢想也應該是稱霸世界,所以遏制中國是必須的。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強大對於日本的壞處要遠大於好處,所以即使在經濟上兩國如何親密如何火熱,政治上也不可能真正親密起來。
第二,美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擁有絕對霸主地位,依靠美國來發展是日本最有利最省力的的一種途徑。而中國的崛起就不得不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美國就必須來遏制中國,日本距中國很近,領土領海矛盾尖銳,歷史矛盾很深。所以日本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枚重要棋子。日本遏制中國能從美國那裡得到很多好處。所以拿歷史上的事來挑起爭端是日本一定會做的。反過來,要日本要幫助中國來對抗美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① 張智新:《中日關系風雲突變轉圜無期》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當日在此間召開的「東亞合作論壇2005」上說,中日歷史觀沖突是造成「政冷」局面的主要原因,集中體現在靖國神社和右翼歷史教科書問題上。 ③
孫力舟:《晚清GDP世界第一為何挨打》

2010-1011年秋季學期國際關系分析作業

在從全世界來看,有些沖突是有歷史問題的因素,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沖突有歷史上的原因,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巴以沖突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歷史根源 ,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 ,也有大國干預等外部因素 ,各種因素互相影響、激化 ,使得巴以沖突的復雜性非同一般。④其中重要是民主和宗教矛盾。中國和印度的矛盾是領土主權矛盾。歷史上很多根本沒有歷史問題的國家之間也會爆發矛盾。中國與韓國歷史上並沒什麼矛盾,但作為美韓聯盟的一員,她必須幫助美國來遏制中國。有些國家有歷史矛盾,但有時卻很友好,比如日本與美國等。
我們常把日本與德國作對比,德國向遇難的猶太人道歉,而日本卻千方百計美化那段歷史。這裡面有一些德國與日本信仰方面差異的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德國道歉對於國家形象有好無壞,而日本向中國承認那段歷史並道歉對於日本弊大於利。歷史只是假象,現在的利益是真正的決定性因素!英國首相帕麥斯頓說過: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有以上分析可知,中日矛盾的根源不在歷史矛盾,中日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才是決定性因素。

⑺ 哪些國家和日本有血仇

恐怕你就不用這么想了吧 --- 每年的八、九月份,除了中國和韓國會敲打日本之外,日本在二戰期間侵略過那麼多亞洲國家和地區,咋都不吱聲呢……我其實知道其中的原因......

⑻ 日本和幾個國家有領土糾紛

日本據我所知就和中國還有韓國有領土糾紛,日本跟我國的領土糾紛主要就是釣魚島事件,也就是說,日本把釣魚島化為他國國土,釣魚島生產大量珍貴的中草葯具有花島島之稱。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的時候,將到一島的行政管轄權很合交給日本,所以日本一直認為釣魚島是他國國土。而中國古代一直記載著到遇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國土,因此,領土糾紛也就有所產生
嗯,和韓國的是一個叫做,獨島,而日本則稱為竹島。日本好像是自作主張將獨島劃分為它的領土

⑼ 日本和俄羅斯有什麼矛盾

日本俄國矛盾由來已久。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和俄國並沒有什麼恩怨。當時日本不過是一個亞洲東部的海島窮國,自身剛剛完成統一,工業化才開始。而俄國是老牌列強,根本沒把日本當回事,認為這么個小國弱國,不可能威脅到自己在遠東的利益。至於後來日本和俄國結怨,完全是因為被一些勝利沖昏了頭腦,不顧自身實力,野心太大蠻橫霸道造成的。
甲午戰爭,日本戰勝腐敗的滿清,氣焰囂張,獅子大開口要清政府割地賠款。可是割地日本人不看地方,竟敢把早就通過不平等條約劃入沙俄勢力范圍的遼東半島吃進嘴裡。這下惹火了老牌北極熊,糾集法國德國,來了個三國干涉,逼迫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這個時候沙俄終於看清了日本的豺狼本性,開始對日本有所防範;但是在幾年後的日俄戰爭中還是因為驕傲輕敵吃了大虧,老牌帝國敗給一個野性十足敢於玩命賭命的後起之秀,被迫割讓了一些土地。至此,日俄兩家結下了梁子。
日本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具有極強的野蠻性、貪婪性和冒險性。甲午和日俄兩場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人變得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將無敵於天下。日本企圖通過侵略擴張,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在侵略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終於發起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而當時的俄國已經是強人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為了抑制日本對遠東地區的侵略,蘇聯大力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同時還在外蒙古挫敗了日本對蘇聯進行侵略的嘗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美英蘇法結成同盟國,對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同盟國進行的是正義的解放戰爭,得道多助;德意日軸心國進行的是野蠻殘暴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打擊下,軸心國集團終於潰敗。蘇聯也在戰爭的末期報了當年日俄戰爭的一箭之仇,消滅了盤踞在中國東北偽滿洲國的日本關東軍,並將日俄戰爭中失去的國土全部奪回。日本法西斯和俄國對抗半個世紀,開始嘗到了一些甜頭,但最終輸得乾乾凈凈,連認為是自己領土的北方四島也被蘇聯占據至今。
由於歷史積怨,蘇聯人對日本人沒有半點仁慈。在蘇聯人眼中,日本人都是從小就被法西斯軍國主義毒害而變得野蠻殘忍的暴徒,他們毫無人格可言,作惡累累罄竹難書,理應嚴懲。於是那些被蘇軍俘虜的日本人統統被押送到蘇聯去勞改。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凍死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蘇聯還對日本戰犯進行了正義的審判。
按理說,戰後的日本,應該汲取教訓安分守己老老實實了吧?不。日本國內一些右翼勢力,賊心不死,妄圖恢復他們前輩創建的所謂大日本帝國,繼續稱王稱霸。他們在北方四島的歷史問題上和當今的俄羅斯糾纏不休,企圖搬掉這塊阻礙他們的絆腳石。因此日俄之間的矛盾還將繼續下去。不過當今的世界格局和一百多年前大不相同了,日本人要是不識好歹,拿腦袋去撞牆,吃虧的只有他們自己。

⑽ 急~!在線等。韓國和日本的關系最近如何有什麼矛盾

國家之間的矛盾,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國家間的利益之爭。
我嘗試著列舉幾個方面吧。

第一:歷史矛盾。日本曾經對朝鮮殖民過幾十年,再往前推,日本曾多次入侵朝鮮半島。這極大地傷害了朝鮮人民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除非日本也像德國一樣,徹底反省,主動誠懇地認錯、道歉、甚至賠償,否則的話,這個矛盾是沒法調和的。事實是,日本人非常頑固,堅決不認錯,所以,不僅是韓國,包括中國、東南亞國家在內,這個歷史矛盾是無法調和的了。

第二:領土矛盾。日本與俄羅斯、韓國、中國都有領土爭端,跟韓國爭的是獨島,這個島現在是韓國手中,但日本並不死心,除非日本放棄,否則這個矛盾也是無法調和的。

第三:經濟結構矛盾。事實上,日韓的經濟結構是大部分重疊的,因為兩個都是島國或半島國家,國內資源都很少,都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在進口結構上,兩個國家進口的商品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決定了他們在國際采購市場上是直接的競爭對手。在出口的目標市場上,兩國的目標國幾乎又是一樣的,都是整個國外,尤其是中國市場,兩國又是直接競爭對手。在出口的產品結構上,兩國又差不多,都是在美國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技術來源、產品結構高度吻合,無論在哪個市場上,兩國又是拼得你死我活。只不過,日本的技術更先進一些而已。
一句話,日韓兩國無論是在進口還是在出口上,都是直接對抗型的。

第四:亞洲政治地位矛盾。這兩個國家都不死心,都想在亞洲,至少在東亞和東南亞發揮領導作用。可惜亞洲有個中國,中國在,亞洲的領導權就輪不到他們。

其它矛盾也有,如:在競技體育上,日韓競爭比較激烈;在文化上,兩國本質上都是在與中國爭正統,但兩國之間也相互對掐,各說對方的文化是自己傳過去的。等等。

說到底,日韓之間最最主要的矛盾還是歷史和經濟上的矛盾,其它矛盾為附屬矛盾。

---------------------
12.20補充一下:
1、日韓兩國都有一個共同的盟友,那就是美國,所以,日韓之間無論有多大的矛盾,只要美國仍然比他們強大,只要美國仍然在日韓駐軍,他們兩國之間的矛盾都會被美國調合或壓制住,而不會爆發大的沖突。
2、日韓兩國又都有一個共同的競爭對手,或者說直接點就是敵國,那就是中國。中國強,則他們肯定弱,這個就不解釋了,很容易懂的。在對付中國上,他們又很有可能暫時拋棄前嫌,美、日、韓聯合對付中國。否則的話,美、日、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東亞單獨對付中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