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河豚肉怎麼處理

日本河豚肉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9-12 04:44:01

⑴ 日本人怎樣吃河豚

河豚做成刺身的方式最為常見。因為河豚的魚肉沒有刺,且肉質優良,非常適合製作刺身。

廚師將處理好的河豚魚肉,精緻地處理片成一片片晶瑩剔透的薄片,每一片不僅不能斷,薄度還要能夠透光。河豚肉軟硬適中,很有韌勁,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異味,魚皮部分會比較彈牙,嚼勁十足。
河豚做火鍋,不僅是魚肉和魚皮,連魚骨和一些無毒或去毒的內臟也可使用將處理好的魚肉和內臟切成2、3厘米的小塊,和豆腐、蘿卜和日常蔬菜煮後涮食。

吃完河豚魚火鍋的湯也有妙用,加入海苔、雞蛋和米飯煮成的粥,原湯化原食,同樣很受歡迎。

⑵ 河豚魚怎麼樣去毒

河豚魚肉含的毒較小,河豚的毒主要集中在卵巢、血液、肝臟和膽汗裡面,所以絲毫無損地去除膽囊是不中毒的第一要決。

一般煮河豚的專家都會先將河豚進行放血,等其死後才去除內臟。但是去除內臟做得干凈而且徹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因為河豚的膽囊比較薄一不小心就會破,破了之後無論如何清潔,煮後都百分百會中毒的。

河豚一般是養在池裡的,吃之前用網兜將河豚網出來,用小刀割去魚鰭,切除魚嘴挖除魚眼,剝去魚皮,接著剖開魚肚取出魚腸、肝臟、卵巢和腎等含劇毒的內臟。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塊一小塊的放進清水中將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凈。洗凈後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接著,將其切成像紙一樣薄的片,再將這些魚片擺成菊花或仙鶴一樣的圖樣。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里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裡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後,再喝上一碗河豚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在中國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國家明文規定不準飯店供應河豚魚。而在日本吃河豚則有著悠久的歷史,幾乎成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料理的師傅都是有執照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廚師至少要接受兩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後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每條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鍾才能完成。

河豚魚肉雖然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者貪食太多則會讓人一命嗚呼。河豚毒素為神經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鉀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誤食河豚毒而死,所以千萬別自己煮河豚,特別是沒經驗的會危及生命。

⑶ 烹飪河豚是怎麼加工的

豚雖然有劇毒,但其肉鮮美柔嫩無比,人們常把河豚魚片與日本繪畫相提並論,柔和細膩,回味無窮。
河豚魚肉含的毒較小,而卵巢、肝臟和血液都含有較多的毒素。在中國,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國家明文規定不準飯店供應河豚魚。而在日本吃河豚則有著悠久的歷史,幾乎成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魚加工是十分嚴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廚師至少要接受兩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後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每條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鍾才能完成。河豚一般是養在池裡的,吃之前用網兜將河豚網出來,用小刀割去魚鰭,切除魚嘴,挖除魚眼,剝去魚皮,接著剖開魚肚取出魚腸、肝臟、卵巢和腎等含劇毒的內臟,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塊一小塊的放進清水中將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凈。洗凈後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接著,將其切成像紙一樣薄的片,再將這些魚片擺成菊花或仙鶴一樣的圖樣。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里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裡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後,再喝上一碗河豚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魚肉雖然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者貪食太多則會讓人一命嗚呼。河豚毒素為神經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鉀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誤食河豚毒而死。
與蛇毒、蜂毒和其它毒素一樣,河豚毒素也有其有益的一面。從河豚肝臟中分離的提取物對多種腫瘤有抑製作用。人們已經將海豚肝臟蒸餾液製成河豚酸注射液用於癌症臨床及外科手術鎮痛。
吃時千萬要小心謹慎,切莫粗心大意。因為此魚腹中有劇毒,其脊血、鰭尾、肝臟等處,都藏有毒汁,俗語有「拚死吃河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須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將魚腹內臟揀清,洗凈,然後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復燒煮,更燒得肉爛皮酥,方可食用。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魚前燒煮一鍋「 蘆根湯 」以備解毒之用。總之,食用此魚,必須特別小心,嚴防中毒事故發生。
河豚的製作過程要求相當嚴格,但是做出來味道鮮美. 自古就有著" 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 的說法

⑷ 河豚魚應該怎麼處理才可以食用

內臟、血液、皮膚、鰓等處,最毒的部位在生殖系統,一個卵巢可毒死幾十個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發現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且毒素非常穩定。有資格烹飪河豚的廚師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訓練,通過嚴格的考試,學徒3年以後才可以做河豚。


(4)日本河豚肉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體內毒素

有毒部位


河魨毒素所在部分和季節上的變化河魨毒素所在部位為魚體內臟。其包括:肝臟、生殖腺、肝臟、腸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養殖環境及季節上變化而有差別。

按長江河魨和人工養殖河魨的實例證明,各器官毒性比較如下:卵巢→脾臟→肝臟→血筋→眼睛→鰓耙→皮→精巢→肌肉。養殖河魨(2齡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較與野生河魨一致,但含毒素量較低。

河魨的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如果魚死後較久,內臟毒素溶入體液中便能逐漸滲入肌肉內。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節的不同而有變異。每年2~5月為卵巢發育期,毒性較強;6~7月產卵後,卵巢退化,毒性減弱。肝臟也以春季產卵期毒性最強。所以,每當春末夏初鮮食河魨魚時,應特別謹慎,必須選擇鮮活魚體,嚴格去除內臟,以免中毒。

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這條「解禁令」的出台之路並不輕松,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走訪了一家營業4年的河豚餐廳,「合法」後該餐廳的客流量成兩三倍增長。


品種許可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兩個品種產品的加工經營。參與起草該通知的中國漁業協會介紹說,我國沿海常見的河魨有40餘種,這兩個品種是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的兩個品種。

農業部自從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魚安全利用協作組」開展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河魨的毒性含量明顯降低,且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可安全食用。試點工作成熟後,再考慮逐步放開其他養殖河魨品種,或放寬產品上市條件。

養殖的河魨應當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後方可銷售,也就是說,生鮮河豚不能直接進入消費者手中,必須經由加工企業進行加工。

由於河魨產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為了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要對加工企業實施備案制度。其考核備案的條件十分嚴格:須自有農業部備案的養殖河魨魚源基地。

須有河魨加工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具備專業分辨河魨品種的能力,熟練掌握河魨安全加工技術;還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

因此,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養殖河魨、加工河魨的,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後,並在農業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許可。

⑸ 養殖的河豚怎樣清洗才能清除毒素河豚肉怎樣可以食用啊

內臟(尤其肝)和血(尤其附著在脊骨上的血)要清除干凈。操作的時候,可以用湯匙來刮。洗干凈以後,放在清水裡泡一天。但是千萬別用熱水先煮,那樣毒素很容易滲到肉里。
另外,也要看魚是否新鮮。如果特別不新鮮了,及時清除得多干凈,毒素還是會滲透到肉里。建議少吃或者不吃,畢竟,生命高於一切。

⑹ 這是河豚。怎麼殺。

圖上的是河豚,河豚的食用:河豚肉經專門處理後可食用。

一、河豚

1、定義:

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古時稱"肺魚"。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叄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

2、形態結構:

河豚體圓棱形,體背側灰褐色,並散布有白色的小斑點,有些斑點呈條狀或蟲紋狀。肚腹為黃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魚體光滑無鱗,呈黑黃色。臀鰭白色,尾鰭下緣乳白,其他各鰭黃色。眼睛內陷半露眼球,上下齒各有兩個牙齒形似人牙。

鰓小不明顯, 鼻孔位於鼻囊突起兩側,鼻囊突起不分叉。口小,鰾卵圓形或橢圓形,具氣囊,遇敵害時腹部膨脹。河豚體長一般5~28厘米,大多數體長10~20厘米,體重一般300克上下。

3、系統功能:

①、肌肉系統:

河豚肌肉主要為白肌,無肌間刺,是製作生魚片的上佳原料。野生河豚魚肌膜白色,而養殖河豚魚肌膜多為黑色,從而在製作生魚片時反映出野生和養殖河豚生魚片的品質差異性。

②、骨骼系統:

由於河豚都無腹鰭,故它沒有腰帶骨系統,並且河豚的體椎骨無肋骨,加上腹部皮膚伸縮程度大,因而為其脹腹習性創造了條件。

③、消化系統:

河豚肝臟發達,形狀較特殊,所佔魚體比重較其他魚高,是一實質性獨立的消化器官。富含脂肪,具劇毒,肝指數約為20 %~30 %。在性腺發育成熟的過程中肝臟積累物質轉化到性腺中去,因而肝臟體積和重量隨性腺發育成熟有所減少。

④、生殖系統:

河豚為雌雄異體、體外受精、體外孵化的魚類,性腺占魚體比重大,性腺指數高,一般性成熟個體生殖腺重占體重可達30 % 左右。其卵粒小,卵徑約1 毫米左右,因而每千克魚的懷卵量可達20 萬~30 萬粒。其副性徵都不太明顯,雌雄鑒別較困難。雄性的精巢一般無毒,可供食用,並且味道鮮美,勝於肌肉,但卵巢卻具劇毒。

4、生活習性:

①、腹脹習性:

河豚胃的一部分形成特殊的袋狀,一般稱為膨脹囊或氣囊,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氣,加上無肋骨的約束和皮膚的強收縮性,因而能使腹部膨脹。此習性與主動性的自衛和威嚇敵害有關,亦有裝死逃避敵害的功能。

體表皮刺一般腹部發達而背部略差,尾部幾乎沒有,這些皮刺可增加脹腹時的防禦效果。在個體發育中,皮刺長成之前,無脹腹現象,此時,魚體的體長一般5 毫米左右,如紅鰭東方純。在性腺成熟階段,脹腹習性減弱或消失。

②、發聲習性:

當河豚受環境改變影響,受到驚嚇或攻擊時,它會在腹部膨脹成球形的同時,牙齒或其他骨骼相互摩擦,發出「哧哧」、「咕咕」聲,用以威嚇敵害,防止敵害攻擊。

⑺ 怎麼殺河豚

一、處理河豚的方法和所需工具:剪刀。

二、處理河豚的方法的做法:

1、將河豚的眼睛去除,然後開膛取出其內臟。

2、將河豚腮去除,用剪刀將內部骨頭兩邊的血肉連體一層皮肉去掉,再用剪刀將骨頭上的血肉剪干凈。

3、然後把河豚兩邊皮肉下的一層氣囊扯掉【河豚吸氣之後鼓起來就是用這個】;河豚尾巴中間有一條血槽,用剪刀將它從根部剪開放血。

4、最後是將河豚皮剝掉,之後將皮用開水燙一下.它會變硬.將皮上的黏膜洗凈【日本人會用刀將河豚皮上的刺去掉】。

5、然後將河豚放入水中浸泡。

三、如何去除河豚的毒素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性腺、肝臟、脾臟、眼睛、皮膚、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精巢和肉多為弱毒或無毒。在熟制河豚時,一定要嚴格細心地除去河豚的內臟、眼睛,剔去魚腮,剝去魚皮,去凈筋血,用清水反復洗凈。

⑻ 含有劇毒的河豚,日本人是怎麼處理並且吃掉它的

日本人在吃河豚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把河豚裡面有毒的肝臟和魚膽剔除掉,這樣剩下來的魚肉就沒有毒了,選擇自己喜歡的烹調方法來製作就可以了,日本人吃河豚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經典的就是把河豚做成刺身,這種製作方法,需要把魚肉切成薄薄的一片,而且大小厚薄都要適中,擺在盤中日本人會占據自己喜歡的調料,直接食用,嚼在口中,讓人感覺非常的有嚼勁兒。

日本人喜歡吃河豚,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日本人不顧自己的安危,也要享受美味的河豚,因為在日本人心中,山珍海味也比不上河豚的美味,只要在製作的時候小心一些就不會出現危險。

⑼ 河豚魚怎麼殺,要注意什麼

殺河豚是一門技術活,上崗的人是要持證的,而且正規的河豚館是有急救人員,河豚有點地方是相當的毒,勸你不要自己殺,搶救不急是會出人命的。

河豚魚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集中在卵巢、睾丸、肝、腸等組織和血液中。河豚的毒素毒性穩定,經鹽腌、日曬和燒煮均不能被破壞。有人認為毒性強,較劇毒的氰化鉀還要大1000多倍。

一般煮河豚的專家都會先將河豚進行放血,等其死後才去除內臟,但是去除內臟做得干凈而且徹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因為河豚的膽囊比較薄一不小心就會破,破了之後無論你如何清潔,煮後都百分百會中毒的,在日本,河豚料理的師傅都是有執照的,但是在中國還沒完善這項事情,所以在中國吃河豚中毒的機率較日本高很多。

(9)日本河豚肉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河魨的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如果魚死後較久,內臟毒素溶入體液中便能逐漸滲入肌肉內。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節的不同而有變異。

每年2~5月為卵巢發育期,毒性較強;6~7月產卵後,卵巢退化,毒性減弱。肝臟也以春季產卵期毒性最強。所以,每當春末夏初鮮食河魨魚時,應特別謹慎,必須選擇鮮活魚體,嚴格去除內臟,以免中毒。

亞洲的日本、朝鮮及中國均極喜愛吃河魨;凡品嘗過的人都贊美道:「不吃河魨,不知魚味。」食用河魨肉,除品嘗其鮮美外,還有降低血壓,治腰腿酸軟,恢復精力等功能。食用河魨,首先要使肌肉保持新鮮,加工處理要極為嚴格。方法是沿脊骨剖開魚體,將皮膚撕下,砍掉頭,挖去內臟,將魚肉在清水中反復洗滌,徹底清除血液方可食用。

日本有關機構,為了滿足日本人民對河魨的需求,多次與我國有關方面協商,希望從中國進口河魨魚。除鮮食外,它也可腌制、腌製成咸干品,食用更為安全。腌制方法是:把洗凈之魚肉,加5~10%的鹽腌漬,半月後出曬,如在腌制過程加入一定量的鹼性物質,如碳酸鈉等,能更有效地破壞河魨毒素。

⑽ 河豚很好吃,請問怎樣處理才能徹底去除它身上的毒性

內臟、血液、皮膚、鰓等處,最毒的部位在生殖系統,一個卵巢可毒死幾十個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發現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且毒素非常穩定。有資格烹飪河豚的廚師一定要經過嚴格的訓練,通過嚴格的考試,學徒3年以後才可以做河豚。

(10)日本河豚肉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體內毒素

有毒部位

河魨毒素所在部分和季節上的變化河魨毒素所在部位為魚體內臟。其包括:肝臟、生殖腺、肝臟、腸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養殖環境及季節上變化而有差別。

按長江河魨和人工養殖河魨的實例證明,各器官毒性比較如下:卵巢→脾臟→肝臟→血筋→眼睛→鰓耙→皮→精巢→肌肉。養殖河魨(2齡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較與野生河魨一致,但含毒素量較低。

河魨的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如果魚死後較久,內臟毒素溶入體液中便能逐漸滲入肌肉內。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節的不同而有變異。每年2~5月為卵巢發育期,毒性較強;6~7月產卵後,卵巢退化,毒性減弱。肝臟也以春季產卵期毒性最強。所以,每當春末夏初鮮食河魨魚時,應特別謹慎,必須選擇鮮活魚體,嚴格去除內臟,以免中毒。

食用方法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這條「解禁令」的出台之路並不輕松,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走訪了一家營業4年的河豚餐廳,「合法」後該餐廳的客流量成兩三倍增長。

品種許可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兩個品種產品的加工經營。參與起草該通知的中國漁業協會介紹說,我國沿海常見的河魨有40餘種,這兩個品種是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的兩個品種。

農業部自從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魚安全利用協作組」開展研究,結果表明,養殖河魨的毒性含量明顯降低,且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可安全食用。試點工作成熟後,再考慮逐步放開其他養殖河魨品種,或放寬產品上市條件。

養殖的河魨應當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後方可銷售,也就是說,生鮮河豚不能直接進入消費者手中,必須經由加工企業進行加工。

由於河魨產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為了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要對加工企業實施備案制度。其考核備案的條件十分嚴格:須自有農業部備案的養殖河魨魚源基地。

須有河魨加工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具備專業分辨河魨品種的能力,熟練掌握河魨安全加工技術;還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

因此,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養殖河魨、加工河魨的,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後,並在農業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許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