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名的廣告有哪些
Ⅰ 什麼是4A級廣告設計
4A是美國廣告代理商協會的簡稱(全稱原文為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它成立於1917年的美國聖路易斯,是全世界最早的廣告代理商協會。該協會呼籲媒介保證支付廣告刊登費15扒的傭金(commission)給廣告公司作為媒介代理費,以促進廣告主僱傭廣告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因為廣告主直接找媒介購買時段版面的價格與通過廣告公司購買的價格一樣,廣告主並不能因此而省錢。從此時開始,廣告公司從單純的媒介代理和創作服務,逐漸發展為全面廣告代理服務公司(Full Service Advertising Agency),它也稱為綜合性廣告代理公司,表現為能夠為廣告客戶提供市場調查、廣告總體策劃、制定媒介組合計劃和促銷活動計劃、設計和製作廣告並能測定廣告效果等全面服務的廣告公司。美國4A定有協會自律規則《實踐標准和創作守則》,違反會規者就要被開除會籍,以此約束會員公司遵守廣告道德准則。在1995年全球營業額前25位的廣告公司中,公司總部設在美國的佔15家。它們都是美國4A廣告公司。協會成員承擔著全美70%-80%的廣告業務量。
常見的4A公司有:
奧美廣告有限公司
麥肯·光明廣告有限公司
中喬·智威湯遜廣告有限公司
精信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達彼思廣告有限公司
達美高廣告有限公司
FCB博達大橋廣告有限公司
靈智大洋廣告有限公司
盛世長城廣告有限公司
梅高廣告公司
DDB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靈獅廣告有限公司
另外,還有一些日本公司規模很大,但是不是4A成員,他們是:
電通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本土名為東方日海廣告)
博報堂廣告
電揚廣告
第一企劃廣告
什麼是本土4A公司?
本土4A公司是指中國幾個廣告公司學習美國4A,也成立了一個協會,成員由幾個本土比較有名的廣告公司組成,後來本土4A泛指中國本土規模較大的廣告公司,其中也包括東南亞一些國家在中國的分公司。
他們是:
始創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海潤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告公司(簡稱省廣)
關堂廣告
陽光佳信廣告有限公司
陽獅恆威廣告
智達行
北京比較有名的地產廣告公司:
東方博文廣告有限公司
世紀瑞博廣告有限公司
文視廣廈廣告有限公司
磅博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覽勝廣告有限公司
風格瓢蟲廣告有限公司
瑞得廣告有限公司
紅鶴廣告有限公司
動人廣告
如果你要搞創意,就要知道以下這幾個名字:
莫康孫(麥肯廣告大中華區創意總監兼麥肯·光明總經理)
孫大偉(台灣奧美創意總監)
勞雙恩(智威湯遜(東北亞)執行創意總監)
林貴枝(中國第一牛X文案)
陳淑華(北京奧美創意總監)
丁邦清(省廣老總)
陳幼堅(華人大師級設計師,可口可樂新包裝就是他設計的)
靳在強(華人大師級設計師)
Ⅱ 有個相機廣告,是在日本拍的,大概內容是一個老人和他的初戀的故事,能告訴我那個廣告的名字么
催人淚下,SONY相機廣告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系同你一起慢慢變老...」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v7SH6zWPZg/, [Hello,Again~昔からある]
Ⅲ 你知道新海誠在動漫里有哪些經典的廣告
01、礦泉水。新海誠,原名新津誠,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動畫導演、編劇、漫畫作家,畢業於日本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被大家所熟知的他的代表作有《秒速五厘米》、《你的名字》以及《天氣之子》。唯美的動漫畫風和溫暖治癒人心的故事都是大家喜歡新海誠動漫的原因,作為又是一個“不認真工作就要回去繼承家產”的名人,新海誠在自己動漫里也總是會有著奇妙的廣告加入。
經常看新海誠動漫的觀眾一定會注意到,日本某某品牌礦泉水居然用上了新海誠動漫的片段。礦泉水其實是一個很平常的事物,即使打廣告也不會被人發現,但是新海誠勝在了“少量多次”的手法,借用《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里的經典片段,加上對這款礦泉水的特寫,主角們在唯美的畫風下將礦泉水瓶之中的水飲盡,給人很有購買的沖動。
新海誠不愧是要“不好好工作就要回家繼承家業”的動漫大師,在廣告方面也是一個奇才,無論是礦泉水和學習補習班,還是借用《秒速五厘米》里的主人公製作的廣告短片,都體現了新海誠的個人特色。
Ⅳ 4008208820是什麼廣告
那個是DHC的廣告,4008208820是DHC的客服電話。
相關介紹:
DHC,是一家日本的擁有多個事業部的龐大企業集團。包括翻譯事業部、教育事業部、出版事業部、醫葯食品事業部、食品事業部、酒店事業部、美容院及水療事業部、內衣事業部等。日本DHC的化妝業務始於1983年,所有產品均以通信販賣的形式進行銷售。
從基本肌膚護理至化妝品、美體產品、護發用品、男士護膚品、嬰兒護膚品以及健康食品。DHC作為日本通信銷售化妝品知名品牌,40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天然、溫和、高效護膚、彩妝及健康食品。
DHC的品牌產品在全球影響深廣,作為日本通信銷售化妝品第一的品牌,擁有清潔、抗老、美白防曬、面膜、彩妝等多種品類。
其中,經典的當屬橄欖滋養系列,採用新鮮橄欖幼果,運用傳統工藝壓取自然滴落的1滴,匯聚成橄欖油之花(油之精華),並添加於護膚品中。簡單4步,完成卸妝、潔面、滋潤、呵護的基礎護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DHC
Ⅳ 日本熱血廣告 人生不是場馬拉松裡面所有的話
真懶,我看字幕打出來,不給分我剁了你!
今天也繼續跑著,每個人都是跑著,時間往前不停流逝,這是一場不能回頭的馬拉松比賽,?跟對手競爭著,?在時間洪流這條直路上跑著,想比別人跑得更快,相信前方有美好未來,相信一定有終點,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但真是如此嗎?人生真是這回事嗎?不對,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這比賽是誰定的?終點誰定的?該跑去哪才好?該往哪跑才對?有屬於自己的路,自己的路?真的有嗎?我不知道,我們還沒看過的世界,大到無法想像。沒錯,偏離正軌吧,煩惱著,苦惱著,一直跑到最後。失敗又怎樣,繞點路也沒差,也不用跟人比,路不只有一條,終點不止一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人生各自精彩,誰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的?
RECRUIT集點活動 開跑。
Ⅵ 在中國有哪些日本廣告企業或者公司
最有名的就是日本電通了,在中國還不錯,很多大廣告主如寶潔、移動等都是電通的客戶。
Ⅶ 日本三大廣告公司是哪三家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創業於1901年,是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
日本電通廣告擁有3,000多家客戶,日本5家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中,有3家是電通的客戶。
在美國廣告專業雜志《廣告時代》發布的2000年世界廣告公司排行榜上,日本電通以24.32億美元的利潤及165.07億美元的營業額高居榜首。
作為世界一流的廣告公司,電通始終致力於廣告業。
廣告溝通最根本的是人與人的問題,日本電通廣告之所以取得世界第一的佳績,就是總能預測時代的發展並大膽行動。
現在在世界上也被稱為有特色的電通的「全方位溝通服務「(從廣告到促銷、公關、文化、體育活動等)理念,總能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具備最先進最尖端的知識與技術的服務能力。
日本博報堂廣告公司
日本株式會社博報堂(HAKUHODO)是日本排名第2的廣告與傳播集團,也是日本歷史最久的廣告公司,由Hironao Seki於1895年10月創立,開始以代理教學雜志廣告為主。博報堂的圖書廣告業務在1928年達到高峰,營業收入高居業界之冠,每月營業額達60至80萬日圓。當時最大的競爭者,現今日本最大廣告代理商電通廣告公司,還只有45家日圓的營業額。1937年至1944年間,博報堂並購其它代理商,增加業務種類,以擺脫「圖書代理商」的形象。1960年,博報堂進軍國際市場,首先引進美式業務專員(AE)制度,2002年12月,博報堂與廣告代理公司Daiko和Yomiko合並,以縮小與排名第1的電通在業務上的差距。同時,該公司還通過與總部位於荷蘭的李岱艾結成戰略聯盟拓展全球業務。2002年,博報堂以8.61億美元的收入排名全球第8大廣告與傳播集團。並與靈獅(Lintas)建立了合作關系。在世界上排名第九位。它在全世界設立了53處事務處,覆蓋15個國家的36個城市。
博報堂是日本第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廣告公司。1975年,博報堂大膽聘請前國稅局長Michitaka Kondo為公司總裁,就開始強化公司的經營體制,推出「行銷工程」(Marketing Engineering)的概念,意即綜合各種行銷手法,配合市場分析,使廣告產生最大效益。並於1982年正式成為博報堂的經營方針。
在Kondo的領導下,博報堂重視「消費者導向」,堅持營銷資訊收集和研究的信念,以「生活者」為基礎進行市場溝通戰略提案,以「全方位的設計夥伴」為出發點,從日常的市場活動到經營領域都提供全面性的行銷、廣告和媒體訂購服務。專門成立「生活綜合研究所」,並重塑「消費者」(日文中向來指「沖動的購買者」)的定義。Kondo認為消費者應是理性的,所以更精確的名稱應稱為「生活著」(Seikatsusha)。「生活者」此成為「消費者」的代名詞。1993年,博報堂以美達樂相機和日清速食杯麵的廣告,分別獲得嘎納金獅獎和年度大獎,受到世人的矚目。1993年和1994年,博報堂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分別名列《廣告年代》的第8及第9名。到目前為止,博報堂還沒有在日本本土之外大力擴展業務。
博報堂廣告在中國
1995年,博報堂在北京成立事務所。1996年與上海廣告有限公司合資建立上海博報堂廣告有限公司。1998年歲末在北京正式成立博報堂北京分公司。
1996年9月博報堂與上海廣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博報堂廣告有限公司。從此,在亞洲最大的一塊市場,位居日本第二的博報堂開始了中國之行。隨著公司業績歷年成長,以上海為中心向南北輻射,在北京和廣州設分公司,北京覆蓋華北地區,上海覆蓋華東、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則由廣州負責,基本構築了博報堂全球服務網路協作體制之中國一體化全面溝通服務的體系。目前,三地總人數已達200人左右,
主要客戶有花王、日清、松下、本田、味之素、上海煙草、NEC等。
博報堂的「生活者」品牌理論與技術
博報堂「生活者」品牌理論是一個以「生活者」的概念為中心,以「生活者信息」CNRS和Global HABIT的數據分析技術為基礎,以「博報堂品牌管理系統、博報堂品牌審計和品牌接觸點評價與管理系統」為主要內容的整合品牌理論體系。
博報堂「生活者」的理念
「只有對人擁有深刻洞察力的廣告代理公司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這是博報堂恆久不變的經營理念。
博報堂關於「生活者」的概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根據「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提供的解釋,「Sei-Katsu-Sha(生活者)表示消費者人群的生活不止購物或消費這樣的觀念,『Sei-Katsu』表示生命和生活,『Sha』表示人,『Sei-Katsu-Sha』即表示過自己生活的人,它涵蓋了不僅是人們作為消費者的經濟層面,而且還有作為個人的社會心理和政治層面」。
這個「生活者」的概念要比「消費者」更加寬泛,博報堂認為「生活者」就是你、我、他,全體個人。「消費者」從經濟學的理解看就是商品的購買者,而「生活者」所表達的是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抱負和夢想的人,他們中不僅有品牌的消費者,還涵蓋了有可能成為潛在消費者的群體。
博報堂希望通過向客戶提供在確立一個品牌與生活者之間的關系時所需的各種知識與技術,與客戶共同打造「強勢品牌」。因此,博報堂把自己的視野擴展到能夠影響到生活者日常生活變化的文化、政治、心理、宗教等相關層面上。
日本第3大廣告集團旭通
日本第3大廣告集團旭通(Asatsu-DK,ADK)1999年收購了Dai-Ichi Kikaku廣告公司後,縮小了與電通及博報堂的業務差距;在海外業務方面,旭通與WPP達成戰略合作。除傳統的廣告業務,旭通還向客戶提供公關、營銷與市場研究服務。2002年旭通收入3.39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0大廣告與傳播集團。
ADK於1993年2月進入中國,與上海一百(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旭通廣告公司。旭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日系廣告公司中極少見的由中方管理的公司,擁有工會組織和黨支部使上海旭通看上去更像一家本土企業。目前,公司代理服務的品牌主要有三菱汽車、錦江麒麟飲料、理光、先鋒電子、優妮佳(蘇菲、媽咪寶貝)、日立、資生堂、富士。作為本土化的碩果,旭通還拿到了上海商業巨頭聯華的部分業務。
旭通信奉"以市場營銷整合傳播為核心,做有效廣告"的經營理念,將國外技術與本土化管理結合使旭通獲得了穩定持續的發展,該公司贏得了2002年上海廣告業惟一的"全國外商投資雙優企業"獎。去年公司營業規模增至1.45億元,今年預計為1.8億元;相對於其它4A公司,旭通的人員流失率也一直保持較低數字。
除上海旭通外,旭通在上海還擁有2家公司:第一企劃和上海廣告裝潢公司。其中第一企劃系被旭通日本總部整體收購,第一企劃在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開設的4家公司因此納入旭通麾下。
目前,旭通在中國共有10家分支機構,上海3家、北京4家、廣州2家、成都1家。從發展勢頭看,兩、三年內,上海將可能成為旭通在中國的總部。
Ⅷ 日本近現代廣告發展史
一、日本古代廣告的形式 固定廣告(招牌和暖簾) 可移動的廣告(引扎) 聲音廣告(商販的叫賣) 二、近代報紙和「廣告」一詞的出現4 1868年的明治維新,標志著日本進入現代化。 1861年6月22日,日本最早的外文報紙The Nagasaki Shipping List and Advertiser在長崎創刊 . 1863年10月27日,早期的另外一份外文報紙《日 本貿易新聞》(Japan Commercial News)上刊 出了日本最早的報紙廣告。 1867年,在外國人發行的報紙《萬國新聞紙》中 ,第一次出現了日本本土廣告主的廣告。 在日本,廣告一詞最早出現在1867年2月的《萬國 新聞紙》上。5 三、廣告批評 在日本,近代報紙一出現,最早把它用作廣告媒體的主要是出版商 和葯商。 四、早期的廣告代理業 1880年,日本最早的廣告代理公司——空氣堂組成立。 1901年7月1日,電通的前生,日本廣告株式會社成立,這是日本廣 告業中的第一家股份公司。其社長光永星郎在1906年12月收購了電 報通信社並創辦了日本電報通信社,第二年9月將日本廣告株式會社 合並,成立了新的日本電報通信社(即後來的株式會社電通)。 五、大廣告主的變化 1878年左右,日本的廣告主尚未形成規模。投放廣告最多的行業, 第一位是圖書,第二位是房地產,第三位是學校,葯品廣告排在十 位以外。 但此後葯品廣告迅速增多,明治後期超過圖書廣告而位居第一。6 第二節 甲午戰爭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 廣告(18941945) 一、城市化和報紙的大眾化 日本的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基本確立。銀行、 股份公司等近代企業迅速發展,城市開始出現人口 集中的現象。 這一時期,隨著日本民粹主義思想的高揚,城 市化的推進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報紙的發展也突 飛猛進。 滾筒印刷機的應用,為發行量的增加提供了技 術上的保障。7這一時期,報紙廣告逐步多樣化並日趨大型化。 1898年,《報知新聞》在日本首次推出職 業介紹分類廣告,該專欄吸引了眾多讀 者。 1900年,《報知新聞》開始使用紅色套版 印刷廣告; 自1904年起,《大阪朝日》每星期天刊登創 意廣告,然後每三個月評選一次優秀廣告。 此舉從正面推動了日本廣告創意水平的提 高。 1906年《大阪每日》在社會版下面開辟照片8 廣告欄; 二、廣告主的變化 從1908年起,日本電報通信社開始按年度對廣告進行 、 成為三大廣告主 統計。根據當時的統計, 、 化妝品 圖書出版 葯品 行業。且廣告總量呈持續增多的趨勢。 1908年,三大行業的廣告行數佔到了廣告總行數的 37.7,1912年,1913年則分別占總行數的49.8和 49.5,接近一半。 1912年以後,化妝品逐漸取代葯品而成為第一大廣告 行業。 相對於上升的化妝品廣告,葯品廣告的數量略顯停滯 ,傳統葯漸漸被新葯所取代。但到1919年以後,隨著 新葯種類的增加,葯品廣告又重新成為第一大廣告主 行業。 這一時期,香煙廣告和食品廣告作為新的廣告類別開始9 登場。 三、廣告管理法規的制訂 1911年(明治44年)4月7日,日本頒布了 廣告管理法規《廣告物取締法》。 1919年制訂了各地方行政單位的道路管理條 例、交通管理條例,對廣告塔、招牌等戶外 廣告進行了管理。 1921年制訂、發布了《實用新案法》(實用 新型法)、《特許法》(專利法)、《商標 法》等。10 《廣告物取締法》全文如下: 第一條 行政官廳為了市容美觀或維護社會風氣, 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下命令禁止或限制廣告 標識或其他與此相關的物件的設置。 第二條 根據上一條的規定,行政官廳對違反上述 命令的物件可以予以取締或處以其他必要的處罰。 第三條 廣告、招牌或其他與此有關的物件,有潛 在的危險或妨礙社會治安或擾亂風俗的情況下,行 政官廳可以予以取締或處以必要的處罰。 第四條 如違反第二條、第三條的規定,行政官廳 可以處以拘留或罰款的處罰。11 四、廣告代理業發展 1894年甲午戰爭至1900年期間,日本的廣告代 理公司數量劇增,僅東京就有約150家。 五、廣告行業組織的成立 1913年,以日本電報通信社為核心,由報紙、 通信社、廣告代理公司組成的廣告行業組織— —新聞協會成立。 1916年11月,大阪地區最有實力的九家廣告 代理公司組成了水耀會。 1923年3月,東京的五大廣告代理公司組成了 一水會。12 六、廣告教育與廣告研究的起步 進入大正時代(19121926),大學也開始關注 起廣告研究來。 1914年1月17日,「早稻田大學廣告研究會」成 立,這是日本的第一個廣告研究團體。 廣告業界的研究活動也很活躍,電通、博報堂、 萬年社等資深廣告代理公司大力推進廣告研究和 教育活動的開展。 與此同時,廣告專業書籍和廣告專業雜志也紛紛出 版和創刊。廣告書籍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廣告理論 的翻譯版。13 七、廣告走向現代化的政經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日本經濟 的飛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使日本的經濟結 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邁 出了由農業國到工業國的第一步。 1923年,關東大地震,使日本首都東京與明治時 代徹底斷絕關系,變成現代化的東京。 1929年,紐約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加上1931年和 1934年日本東北部農村的自然災害等,導致日本 經濟生活困窘。14 大眾媒介方面 雜志作為新的大眾媒體的新地位得到確立 僅在1914年至1923年的10年間,新創刊的雜志就達400種,1923年 至1937年間,雜志的種類和發行量顯著增長,僅大眾娛樂雜志和婦 女雜志增長了約兩倍。 1926年,東芝公司的霓虹燈管生產實現國產 化,此後霓虹燈廣告普及。 1931年,電影由無聲變為有聲。 1925年3月22日,廣播出現。 1926年,日本放送協會(NHK)成立。 1925年至1937年間,收音機的擁有量從約26萬 台劇增至358萬台。15 八、戰時體制下的日本廣告業 1938年《國家總動員法》出台後,日本政府制訂 、公布和實施了難以計數的各種管制條例。 1941年2月,《朝日新聞》研製出了扁平活字,此 後該活字迅速被全日本其他報紙所採用。 扁平活字的應用使報紙的規格得到統一,報紙廣 告廣告費的計算標准得到統一。 情報局的指導下,負責對外宣傳的是日本工房。 (後更名為國際報道工藝)16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廣告 的發展(1945…) 一、戰後過渡期(19451951) 1945年8月至1948年初期,日本面臨嚴重的糧食 短缺問題。巨額的財政赤字使這一時期惡性通貨膨 脹難以抑制,物價飛漲。 1948年,美國開始著手幫助日本恢復經濟。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所產生的特殊需求成為日 本戰敗後經濟復興的轉機。17 二、經濟復甦時代(19511956) 1951年起,出現了耐用消費品的消費熱潮。 1953年12月,東京首次出現超級市場。 隨著消費品生產的復甦和各種新產品的問世,加 上1951年民營電台、1953年民營電視台的出現, 日本的廣告媒體資源愈加豐富,企業的廣告活動 也隨之活躍。18 幾種媒體在這時的表現 印刷媒體(報紙和雜志) 民營廣播 電視 戶外媒體及非傳統媒體19報紙廣告經營額年 當時媒介廣告費增幅狀況 雜志廣告經營狀況 的分配狀況年份 經營額年 時間 產值 增幅 戰後 約為零195051 35 1947 達到1.6億日 80.00 元195152 50.6 70.00 1956 達到40億日元 60.00195253 50 (增長了25倍 50.00 報紙廣告 費 ,若考慮通貨195354 18.5 40.00 雜志廣告 膨脹因素,實 費 際增幅可能達195455 0.6 30.00 其他媒體 廣告費 51倍) 20.00 10.00195556 4.7 0.00 第一季度 20
Ⅸ 日本豐田汽車的廣告詞是什麼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 豐田 車。
寶馬 駕後不開其他車, 豐田 駕後不開 寶馬 車。
豐田 車不但現在是,而且將來永遠是人類宇宙中具有頭等光輝、質量最好的車。
豐田 車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豐田 車,我看行。
今年過節不買車,要買要買 豐田 車。
嗨,我換成 豐田 車了,不但省油、質量好,而且還實惠。
這些年來,我換房子、換手機、換工作,就是不換 豐田 車,因為他是我最信賴的夥伴。
感受 豐田 車,天下無汽車。
這人要是沒車,不光吃不著睡不下,走路沒勁,出虛汗,連放屁都帶顫音。這是病,得買車。自從買了 豐田 的 卡羅拉 ,我吃得好睡得香,走路跟跑似的,放屁都放的特響。這 卡羅拉 ,使用效果真的不錯,建議大家都買一輛;
威馳:生而簡酷,開始鏈接吧;
卡羅拉:暢行,暢意,卡羅拉生活;
銳志:心銳,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