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子品種有多少個
㈠ 竹子分幾種
18種,分別是:壽竹、箭竹、慈竹、單竹、四季竹、斑竹、楠竹、刺楠竹、水竹、墨竹、白粉竹、羅漢竹、琴絲竹、鳳尾竹、方竹、棕竹、斗笠竹、巨龍竹
1、慈竹
慈竹,主幹高5-10米,頂端細長,弧形,彎曲下垂如釣絲狀,粗3-6厘米。分布於中國南部地區:陝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可用於治癆傷吐血以及製作竹編工藝品。 慈竹常見病害有竹叢枝病、竹根腐病和筍腐病等 ,常見蟲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蟎等。慈竹也被用於製作竹編工藝品。
2、箭竹
箭竹廣泛分布於從秦嶺南坡的佛坪經四川盆地北界的南枰、平武、北川、寶興最後到川南的雷波呈一弧形分布於四川盆地西緣山地,生長於海拔2000-2800m處的針葉林緣。箭竹的林地面積頗大,蓄積量蘊藏豐富,用途多,是大熊貓(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3、單竹
單竹每小枝有葉4—8枚,葉片線狀披針形,長20cm,寬2cm,質地較薄,背面無毛或疏生微毛。產廣東,廣西有引種。植於園林的山坡、院落或道路、立交橋邊。
4、四季竹
四季竹是禾本科,唐竹屬植物體木質化竹類物種,竿高5米,籜鞘綠色,籜耳紫色或淡棕色,卵形或偶為鐮形。第一穎縱脈常不甚明顯,第二穎如存在時則較大,紫紅色,內稃背脊上具長纖毛,5-10月筍期,5月開花。
5、楠竹
又別於毛竹,南竹實際上是毛竹中最名貴,最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一種實用竹。在中國300多種禾本竹類植物引屬中,南竹是生長最快,材質最好,用途最多,經濟價值最大,種植面積最大的竹種。
㈡ 竹子有多少種
竹子種類繁多,全球大約有1200多種,在我國就有250餘種。竹子依生長狀態可分三大類:散生型、叢生型和混生型。在我國較為有名的竹子有:翠竹、黃竹、紫竹。墨竹、斑竹(湘妃竹)、苦竹、甜竹、桂竹、龍竹、方竹、毛竹,、箬竹,、麻竹、剛竹、刺竹、羅漢竹(佛肚竹)、鳳尾竹、觀音竹、慈孝竹,、龜甲竹,、早園竹,、 孟宗竹、長枝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長舌巨竹、黃金間碧玉竹、,碧玉間黃金竹,等。
竹類屬單子葉禾本科植物,竹子的分布很廣,全球皆有生長,全世界約有65屬,1250多種,竹子喜愛生長在溫暖潮濕的氣候,因此,主要分布在低緯度的熱帶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亞洲是竹子的生長中,竹類是東方的特產。台灣目前生長約有79種,其中固定種有17種。分布自北到南,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皆可見其蹤影,竹子主要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 全球竹類計有65屬1250種,我國是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目前有竹子500多種,竹林面積720萬公頃,竹林種類、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竹炭研究專家張齊生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竹炭產品代表了海內外目前消費的流行趨向,我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竹炭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台灣竹類可分5屬,共計約有170餘種。台灣常見的有六大類:桂竹、孟宗竹、刺竹、常枝竹、麻竹、綠竹。
依生長型態分類:
叢生竹 新的竹是從老竹子的稈根莖側芽長出來的,所以看起來都會聚在一起,一叢一叢的。 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蓬萊竹等。
散生竹 他們長長的地下莖匍匐於地下!新竹子再從這些地下莖冒出來,所以新的竹子會長在老竹子的附近,看起來一枝一枝獨立生長。 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紅竹等。
竹類的生長快速,有的一天之內能長一公尺以上,在僅僅兩三個月內便可以完全發育,以後便不再長高或長粗,永遠保持這種大小一直到枯死。竹子的生命周期不長,數年之間而已,等到竹子老的時候,就會開花,然後枯死,這樣是為了要淘汰老竹子保存留新株,以促進竹林的成長生命力,但是竹子們常常一起開花枯死。
竹子和一般樹木有很大的差異。竹子地上部分是由有節的竹稈、竹枝和竹葉組成。竹稈的基部連接著地下莖,地下莖也分節。地下莖的節上的細長的根,稱為須根,才是真正的根部。千萬不可以以為竹筍是竹子的根喔!
竹子栽培後四年可以砍伐利,因取材容易,質輕而堅,自古以來一直被人類廣泛應用,從它的桿、枝、葉、籜、鞭根、幼芽,無一不被供作居屋、工具、器物、食物之用,因此,竹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由於竹子材質優雅,製品結實耐用,坐卧舒適而價廉,並有濃厚的鄉土意味及民族氣息,在生活中則普遍被人類利用。竹製的藝術也隨之被保留、創造及延續。 </SPAN>、 竹子生長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莖(俗稱竹鞭)上的筍芽發育長成竹筍,再長成新竹。新竹在1~4個月內即可完成高度、直徑生長,以後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會發筍長竹。因此,觀賞竹子種植技術也有別於其它苗木,現總結成文,供廣大園林工作者參考。 一、 種植時間 1.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開始發筍,多數竹種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長,並抽枝長葉,8~9月大量長鞭,進入11月後,隨著氣溫的降低,生理活動逐漸緩慢,至翌年2月,伴隨氣溫回升,逐漸恢復生理活動。根據這一生長節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時節應該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陽春」最好。冬季11~ 12月種竹,盡管雨量少,天氣乾燥,但此時竹子的生理活動趨弱,蒸騰作用不強,栽竹成活率也較高。長江中下游地區,可在梅雨季節正常年份採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離移栽,且根盤帶土多方能保證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區由於冬季嚴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筍期不宜栽竹。「種竹無時,雨後便移」。只要保證母竹質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熱的三伏天和嚴寒的三九天外,其餘時間均可栽種。如果採用容器竹苗,則南北地區均可四季種竹,保證成活。 2.叢生竹:一般3~5月竹稈發芽,6~8月發筍,且叢生竹不耐嚴寒。所以叢生竹種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發、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最好。同樣,如果管理條件好或採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種竹。 3、混生竹:混生竹生長發育節律介於散生竹與叢生竹之間,5~7月發筍長竹,所以栽竹季節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為宜。 二、 種植地整理 竹子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100cm(中小徑竹50cm即可,大徑竹如毛竹則要求80~100cm),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徑竹)。 整地是竹子種植前的重要環節,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造竹質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採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對種植地進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塊、雜草、樹根等雜物。如土壤過於粘重、鹽鹼土或建築垃圾太多,則應採用增施有機肥、換土或填客土等方法進行改良。 整好地後,即可挖種植穴。種植穴的密度和規格,根據不同的竹種、竹苗規格和工程要求具體而定。在園林綠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徑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種植穴的規格為長、寬各40cm、深30cm。 三、 母竹的要求 母竹質量對造竹質量影響很大。優質母竹種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質母竹不易栽活或難以成林。母竹質量主要反映在年齡、粗度、長勢及土球大小等方面。① 母竹年齡:最好是當年至2年生。因為當年至2年生母竹所連的竹鞭,一般處於壯齡階段,鞭芽飽滿,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長出新竹、新鞭,成林較快。老齡竹(3 年以上)不宜作母竹。② 母竹粗度:中徑竹(哺雞竹類、早園竹等)以胸徑2~3cm為宜,小徑竹(紫竹、金鑲玉竹、斑竹等)以胸徑1~2cm為宜。③ 母竹要求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無病蟲害及開花跡象為宜。④ 土球直徑以25~30cm為宜。土球過小,母竹易過度失水,降低成活,且竹鞭短,根系少,成林慢。土球過大,則不便運輸。 中小型觀賞竹,通常生長較密,因此,可將幾支一同挖起作為一「株」母竹。具體要求為:散生竹1~2支/ 株,混生竹2~4支/株,叢生竹可挖起後分成3~5支/ 叢。母竹挖起後,一般應砍去竹梢,保留4~5盤分枝,修剪過密枝葉,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種植成活率。 母竹遠距離運輸時,如果土球鬆散,則必須進行包紮,用稻草、編織袋等將土球包紮好。裝上車後,先在竹葉上噴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將竹子全面覆蓋好,防止風吹,減少水分散失。母竹近距離運輸不必包紮,但必須防止鞭芽和「螺絲釘」受損及宿土震落。 四、 母竹的種植 母竹運到種植地後,應立即種植。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5cm即可。首先,將表土或有機肥與表土拌勻後回填種植穴內,一般厚 10cm。然後解除母竹根盤的包紮物,將母竹放入穴內,根盤面與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然後先填表土,後填心土,撿去石塊、樹根等雜物,分層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相接。填土踏實過程中注意勿傷鞭芽。然後澆足「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後再覆一層鬆土,在竹稈基部堆成饅頭形。最後可在饅頭形土堆上加蓋一層稻草,以防止種植穴水分蒸發。如果母竹高大或在風大的地方需加支護架,以防風吹竹稈搖晃,根土不能密接,降低成活率。
㈢ 竹子有多少種
亞太竹區
亞太竹區是世界最大的竹區。南至南緯42°的紐西蘭,北至北緯51°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印度洋西南部。 本區竹子約50多屬,900多種。既有叢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約佔3/5,後者約佔2/5,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多種。 主要產竹國家有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斯里蘭卡等。 1.印度 印度有19個屬136種竹子,竹林面積約有209.7萬hm²。主要是叢生型竹種,只在北部山區有些散生型竹種分布。竹林可分為4種類型。 (1)竹子純林:125叢/hm²以上,產量平均為2.52t/hm²。
竹郵票照片集錦(9張)(2)竹木混交林:50~125叢/hm²;產量為1.85t/hm²。 (3)稀疏竹林:25~50叢/hm²,產較平均為0.17t/hm²。 (4)零星竹林:少於25叢/hm²,l竹叢約有5~30株竹子。 2.緬甸 有90多個竹種,竹林面積有217萬hm²,一般管理粗放。估計每年可提供150萬t竹材。 3.泰國 有13個屬60多種竹子。竹林面積81萬hm²左右。1981~1984年,泰國每年平均產竹稈5,200萬根(不包括農村用竹)。泰國有2個竹膠合板廠,在Kanchanaburiug省和Lampoon省。年產20000張。1936年,建立了Kanchanaburi紙廠、Prachinburi省有筍加工廠22個,1984年產筍37975t。 4.孟加拉 有30多種竹子,竹林面積60萬hm²。其中純竹林10萬hm²,四旁竹林10萬hm²,竹木混交林40萬hm²。 主要竹種有:梨竹、馬甲竹、龍頭竹、茨竹、大巨竹、銳葯竹、長穗竹等。全國有兩個竹造紙廠。 5.柬埔寨 有竹林28.7萬hm²,竹林管理粗放。竹子主要用作農村建築、農具和手工業製品。 6.越南 越南有竹林面積100萬hm²,佔全國森林面積的3.6%~4%。竹材用以農村建築、農具和手工業製品。 7.日本 有13個屬230種竹子(曾報道有662種)。全國竹林面積為14.13hm²。全國竹林97%為私人所有,經營管理集約,全國年產竹材 20~30萬t,竹筍15萬t。 日本國經營竹林目的,20世紀50年代由「材用竹林」轉化為「筍用竹林」,70年代由「筍用竹林」轉化為「觀光竹林」。 50年代以來,日本國竹林面積日益減少,竹材產量逐年降低;而日本人民喜愛竹子和竹產品的傳統習慣並沒有降低。因此,每年向外國大量進口竹材和竹產品。 8.馬來西亞 在馬來半島地區,竹林面積20650hm²。每年生產竹材21000t。竹子主要用作農村房屋和農具等。 9.菲律賓 1979年該國林業局發表竹林面積7924hm²,若加上天然混交竹林的面積,實際竹林面積有15萬hm²。 有11個屬55種竹子。竹子用為作農村建築、手工業產品,每年有一些竹製品出口。
(二)美洲竹區
至南緯47°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緯40°的美國東部,共有18個屬,270多種。 美洲竹類植物中,青籬竹屬為散生型,其餘17屬均為叢生型。 在北美,除大青籬竹及其兩個亞種外,沒有鄉土竹種。 在拉丁美洲,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墨西哥、瓜地馬拉、哥斯達尼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西的亞馬遜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種十分豐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則逐漸減少。 在南北美洲,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 竹子的垂直分布,由海拔幾米至海拔3000m(智利)。 20世紀以來,南北美洲還從亞洲引種了大量的竹種。 據11985~1986年巴西竹類調查,主要竹類植物有:Arundimaria屬17種,Merotstachys屬16種,Guaa屬17種,chusqu屬22種,Bambusa屬70種。據野村隆哉估計,亞馬遜河流域有34000萬hm²森林中,竹子約佔3%,即有1020萬hm²的竹林。
(三)非洲竹區
該區竹子分布范圍較小,南起南緯22°莫三比克南部,北至北緯16°蘇丹東部。 在這范圍內,由非洲西海岸的塞內加爾南部,幾內亞、利比利亞,象牙海岸南部、迦納南部、尼日尼亞、喀麥隆、盧安達、蒲隆地、加彭、剛果、扎伊爾、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馬拉維、莫三比克,直到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形成從西北到東南橫跨非洲熱帶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的斜長地帶,這是非洲竹子分布的中心。 在非洲北部蘇丹境內的尼羅河上遊河谷地帶和衣索比亞的溫帶山地森林地區都有成片的竹林分布。然而非洲大陸的竹類區系很貧乏,根據記錄,鄉上竹種有銳葯竹(Oxytenantheraabyssicillca)和高山箭竹(Arundhoriaalpha)等幾種,加上引種的也不過十幾種,分屬山竹屬、滇竹屬和青籬竹屬,形成大面積的天然純林,或與其它樹種伴生成為混交林的下層。例如在肯亞的山區就有青籬竹13萬hm²,在衣索比亞有10萬hm²的滇竹。 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降水量高,氣候溫暖,竹種比非洲大陸豐富。
(四)歐洲洲和北美洲引種區
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亞、非、拉的一些國家。歐洲沒有天然分布的竹種,北美原產的竹子也只有幾種。近百年來,英、法、德、意、比、荷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從亞、非、拉的一些產竹國家引種了大量的竹種。例如,美國從中國引種的剛竹屬竹種就有35種。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竹林仍處於荒蕪狀態,濫砍濫伐嚴重,經營管理水平低,產量不高。本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熱帶、亞熱帶國家都重視發展竹業生產。其中,經營歷史較久、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要算中國和日本。
㈣ 竹子在日本有嗎
日本有竹子,而且品種也不少,很多日式庭院都有竹子拿來布景。
㈤ 竹子有多少種類
竹子的品種非常的多,全世界約有100至1000多種竹子。
常見的竹子品種:
金鑲玉竹,黃金竹,剛竹,翠竹,紫竹,早園竹,毛竹,箬竹,淡竹,鋪地竹,菲白竹,羅漢竹,碧玉間黃金竹,黃紋竹,茶桿竹,南天竹,小琴絲竹,苦竹 、菲黃竹、龜甲竹、佛肚竹、黃桿烏哺雞竹、雞毛竹、黃古竹、鵝毛竹、茶桿竹、黃槽竹、黃桿金竹、黃條金剛竹、黃條早竹、花桿早竹、花桿早園竹、橄欖竹、黃條早竹、黃甜竹、高節竹、湘妃竹、綠皮黃筋竹、綠槽毛竹、黃槽毛竹、花毛竹、狹葉倭竹、四季竹、金毛竹等等.著名品種有:楠竹、鳳尾竹、小琴絲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順竹、粉單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龍拐竹、車筒竹、青皮竹、粉單竹、短穗竹、黃竹、花稈黃竹、巨龍竹、拐棍竹、光巨竹、闊葉箬竹、水銀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龜甲竹、淡竹、剛竹、苦竹、金竹、龜紋竹、銀鏈竹、玉邊竹、茶稈竹、矢竹、泡竹、羅漢竹、苗子竹、鵝毛竹、刺竹、菲黃竹、華箬竹、墨竹等。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麗,色彩繽紛,千姿百態。鳳尾竹,枝葉挺秀細長;琴絲竹,在金黃色的枝幹上鑲有碧綠的線條;湘妃竹,枝幹上生有花斑,青秀婀娜;斑葉苦竹,在葉片上生有斑白圖案;紫竹、黃竹、赤竹,其枝幹分別帶有紫色、黃色和紫紅色;花身竹,在綠色的竹竿上鑲有黃色的線條;佛肚竹,枝幹短粗,並向外凸出,好似羅漢的大肚子。此外,還有龍鱗竹、碧玉竹、雞爪竹等,也是竹中的珍稀品種.
斑竹
㈥ 竹子的種類有哪些
竹類屬單子葉禾本科植物,竹子的分布很廣,全球皆有生長,全世界約有65屬,1250多種,竹子喜愛生長在溫暖潮濕的氣候,因此,主要分布在低緯度的熱帶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亞洲是竹子的生長中,竹類是東方的特產。台灣目前生長約有79種,其中固定種有17種。分布自北到南,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皆可見其蹤影,竹子主要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 全球竹類計有65屬1250種,我國是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目前有竹子500多種,竹林面積720萬公頃,竹林種類、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竹炭研究專家張齊生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竹炭產品代表了海內外目前消費的流行趨向,我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竹炭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台灣竹類可分5屬,共計約有170餘種。台灣常見的有六大類:桂竹、孟宗竹、刺竹、常枝竹、麻竹、綠竹。 依生長型態分類: 叢生竹 新的竹是從老竹子的稈根莖側芽長出來的,所以看起來都會聚在一起,一叢一叢的。 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蓬萊竹等。 散生竹 他們長長的地下莖匍匐於地下!新竹子再從這些地下莖冒出來,所以新的竹子會長在老竹子的附近,看起來一枝一枝獨立生長。 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紅竹等。 竹類的生長快速,有的一天之內能長一公尺以上,在僅僅兩三個月內便可以完全發育,以後便不再長高或長粗,永遠保持這種大小一直到枯死。竹子的生命周期不長,數年之間而已,等到竹子老的時候,就會開花,然後枯死,這樣是為了要淘汰老竹子保存留新株,以促進竹林的成長生命力,但是竹子們常常一起開花枯死。 竹子和一般樹木有很大的差異。竹子地上部分是由有節的竹稈、竹枝和竹葉組成。竹稈的基部連接著地下莖,地下莖也分節。地下莖的節上的細長的根,稱為須根,才是真正的根部。千萬不可以以為竹筍是竹子的根喔! 竹子栽培後四年可以砍伐利,因取材容易,質輕而堅,自古以來一直被人類廣泛應用,從它的桿、枝、葉、籜、鞭根、幼芽,無一不被供作居屋、工具、器物、食物之用,因此,竹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由於竹子材質優雅,製品結實耐用,坐卧舒適而價廉,並有濃厚的鄉土意味及民族氣息,在生活中則普遍被人類利用。竹製的藝術也隨之被保留、創造及延續。
㈦ 中國有多少種竹子,全世界又有多少種竹子
竹子之鄉——中國 全世界共有竹種70多屬,
1000多種,而中國有竹種37屬,
佔世界竹屬的50%多,竹種(含變種)500餘種,
約佔世界竹種的42%.而竹種分布排世界第二的日本,只有13個屬,230餘種,可見,中國竹種具有高度豐富多樣...
㈧ 有關竹子的詳細資料
禾本科,竹亞科,用途、特徵、習性及種植方法見下:
全世界共有竹種70多屬,1000多種,而中國有竹種37屬,佔世界竹屬的50%多,竹種(含變種)500餘種,約佔世界竹種的42%。而竹種分布排世界第二的日本,只有13個屬,230餘種,可見,中國竹種具有高度豐富多樣性。並且據調查考證,許多竹種為我國特有,其中特有竹屬就有10個48個竹種。即酸竹屬(Acidosasa)7個種,懸竹屬(Ampelocalamus)1個種,巴山竹屬(Bashania)4個種,井岡寒竹屬(Gelidocalamus)11個種,鐵竹屬(Ferrocalamus)2個種,薄竹屬(Leptocanna)1個種,異枝竹屬(Metasasa)1個種,單枝竹屬(Monoclas)4個種,少穗竹屬(Oligostachyum)14個種,筇竹屬(Qiongzhuea)3個種。
中國竹子多樣性及其利用
http://www.ebamboo.cn/news_show.php?recid=1813
最高的竹
在斯里蘭卡的貝拉迪尼亞植物園里,有幾株竹子其高度達30-35米,即為龍竹。在分類學上這屬於禾本科竹亞科牡竹屬。該屬約30種以上,均為喬木狀竹類,一般高24-30米,幼時常被白色蠟粉,地下走莖(竹鞭)粗短,桿叢生,竹梢常下垂。節間深綠或灰綠色,長約40厘米,直徑20-25厘米,鋸下一節就能製成一個不算大小的水桶。巨大的竹桿可作建築用材和引水管。本屬大部分種類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地,也常見栽培。中國約有10多種,分布於西南部和南部。1999年5月1日在昆明舉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展出了世界最高的巨龍竹,它高達40米,竹竿粗30多厘米。
竹類(Bambusoideae)屬禾本科,竹亞科,由於它枝葉秀麗,幽雅別致,四季常青,在庭園中廣為應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一)形態特徵及種類
竹是多年生木質化植物,具地上莖(竹桿)和地下莖(竹鞭)。竹桿常為圓筒形,極少為四角形,由節間和節連接而成,節間常中空,少數實心,節由籜環和桿環構成。每節上分枝。葉有兩種,一為莖生葉,俗稱籜葉;另一為營養葉,披針形,大小隨品種而異。竹花由鱗被、雄蕊和雌蕊組成。果實多為穎果。竹類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營養生長階段,一旦開花結實後全部株叢即枯死而完成一個生活周期。
竹類植物根據地下莖的生長情況可分為三種生態型,即單軸散生型、合軸叢生型、復軸混合型。竹類的種類繁多,我國有500餘種,大多可供庭園觀賞。常見栽培觀賞竹有:散生型的紫竹(Phyllostachysnigra)、毛竹(Ph.pubescens)、剛竹(Ph.uiridis)、桂竹(Ph.bambusoides)、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等,叢生型的佛肚竹(Bambusauentricosa)、孝順竹(B.multiplex)等,混生型的箬竹(Indocalamuslatifolius)、茶桿竹(Pseu-dosasaamabilis)等。
(二)生態習性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年平均溫度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於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類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類。由於散生竹類基本上是春季出筍,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質化,所以對乾旱和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也低於叢生竹和混生竹。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三)繁殖方法
不同類型的竹種,繁殖方法不同。一般叢生竹的竹兜、竹枝、竹桿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採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而散生竹類的竹桿和枝條沒有繁殖能力,只有竹蔸上的芽才能發育成竹鞭和竹子,故常採用移竹、移鞭等方法繁殖。
叢生及混生竹類的繁殖:
1.移竹法(分蔸栽植)選擇生長旺盛的1~2年生竹桿,在離其桿25厘米~30厘米外圍,扒開土壤,找出其桿柄,然後用利鑿切斷其桿柄,連蔸帶土掘起,小型竹類可3~5稈成叢挖起,留2~3盤枝,從節間斜形切斷,然後種植於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桿、埋節法選擇強壯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桿長30厘米~40厘米,斜埋於種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在埋蔸時截下的竹桿,剪去各節的側枝,僅留主枝l~2節,作為埋桿或埋節的材料。埋時溝深20厘米~30厘米,將節上的芽向兩側,桿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溝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略高於地面,再蓋草保濕。為了促使各節隱芽發筍生根,可在各節上方8厘米~10厘米處,鋸兩個環,深達竹青部分,經處理的竹桿節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散生竹類的繁殖:
1.帶母竹繁殖選擇1~2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帶有鮮黃竹鞭,其鞭芽飽滿、竹桿較低矮、胸徑不太粗的母竹,挖前要確定竹鞭走向,然後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處截斷竹鞭。一般大型竹留來鞭30厘米~40厘米,去鞭70厘米~80厘米;中型竹留來鞭20厘米~30厘米,去鞭50厘米~60厘米。挖時不能動搖竹桿,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5~7檔竹枝、然後栽人於預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後及時澆水,覆草,開好排水溝,並設支架,以防風吹搖動根部,影響紮根。
2.移鞭繁殖選2~4年生的健壯竹鞭,在竹鞭出筍前1個月左右進行。挖出竹鞭後,切成60厘米~100厘米為一段,多帶宿土,保護好根芽,種植於穴中,將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並覆草以防水分蒸發,一般夏季可長出細小新竹。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6~7盤枝葉。
3.實生苗繁殖採收成熟種子,以當年播種為宜,一般毛竹種子在一年後幾乎全部喪失發芽力。
(四)栽培方法
竹子的地下莖在土壤中生長,既要有充分的水分,又要有足夠的空氣,所以既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缺水,又要注意排除竹林中的積水。竹性喜土壤肥沃,一般冬季宜施人糞尿、廄肥等,生長季節宜施速效化肥。成片竹林可以劈山扶育,即在夏季砍除林內雜草,使其腐爛成肥料,同時疏鬆林地表層,改善物理性能,促進竹子生長,老竹園每隔數年要進行一次挖除老蔸的清園工作,尤其是叢生竹竹林。合理砍伐對竹林養護也很重要,採伐年齡一般毛竹6~8年,中小型竹4年左右。採伐季節以冬季最好。
----------------------------------------------
漫話竹子(一)琳琅滿目竹世界
竹,屬於單子葉植物中禾本科的竹亞科,它形態特殊,非草非木,莖有節且中空,一般呈常綠喬木狀或灌木狀,早在人類誕生之前,竹子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了。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大約有70多屬,1200多種竹子,總面積1400多萬公頃。竹子在全球分布廣泛,就分布量而言,亞洲居第一位,其它依次是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歐洲境內的竹林都是人工引種而非自然分布。
目前竹子在中國分布廣泛,以竹子種植和竹產品深加工為核心的竹產業蓬勃發展,號稱"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的浙江省安吉縣依託當地竹業資源的優勢,發展竹產業,宏揚竹文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張吉新:安吉的竹子開發利用的歷史比較悠久,據我查資料看到,遠在宋代的時候,安吉的竹子已經是主要的稅收來源。到了明代、清代的時候已經基本形成完整的、傳統的栽培技術。
安吉的竹林資源很豐富,有7個屬49種,總面積有98萬畝,占安吉縣土地總面積的33.4%,形成了連綿100多公里的竹海。除了大面積的野生竹林外,在安吉竹種園里引種的當地和外來竹子品種達300多種,其中有修長挺撥的毛竹;有黃綠相間的珍貴觀賞竹種花毛竹;有形狀奇特的龜背竹,看上去酷似一個個烏龜殼相連;紫竹,青青竹葉掩映下,紫色的竹桿幾分凝重,幾分神秘,安吉人視其為吉祥之物,按當地過去的風俗,嫁女兒一定要選用紫竹來做帳竿;還有產自湖南的斑竹,又稱湘妃竹,相傳舜帝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尋夫,直至哭得眼睛流出了鮮血,血淚灑在了江邊的竹子上,留下了這斑斑點點的痕跡,一段古老的傳說賦予了斑竹濃厚的神話色彩。此外還有像高節竹、茶稈竹、佛肚竹、黃稈京竹、鳳尾竹、羅漢竹,真是舉不勝舉,來到了安吉竹種園,就走進了琳琅滿目的竹的世界。
竹種園中的安吉竹子博物館,內設"竹史"、"竹資源"、"安吉竹業"、"竹萃"等主題展廳,以豐富的館藏實物和史料匯聚古今中外竹子的精華,展示了竹子龐大的家族體系,竹子與人類物質和文化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系。
張吉新:對於我們安吉人來說,對竹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們是長在竹林里,生在竹林里。每天跟竹子打交道,吃穿住行哪一樣都離不開竹子,哪一天都離不開竹子。
漫話竹子(二)竹節竹品映風骨
是安吉使我們又認識了不少種類的竹子,或者說是各式各樣的竹子,令我們了解了安吉這個江南的竹鄉。在中國竹子與梅、蘭、菊被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節、挺拔的特性歷來為中國人所稱道,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動寫照。
著名學者、楚辭專家 文懷沙:在我們國家裡面,古典文學傳統有一個表現的手段叫緣物寄情,通過物來表達感情。那麼就把這個花花草草的性格跟人的世界所追求的真、善、美相結合,然後得到表現。這個竹子在中華民族裡我們的詩詞里頭,它地位很高的,竹子它沒有什麼香味,如果聞到了(那是)一股清氣、清香,去聞它還沒有什麼香味,但是竹子在中國文人的理想世界裡,給它附麗上了很高的品格。 從《詩經》我們知道《衛風》里頭就有歌頌它的詩,就是《淇奧》(篇),那麼他在贊美一個英雄人物,一個保衛周王朝的衛武公,他就用竹子來起興,用竹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來說明一個偉大人格的整個的(形成)過程。
中國的文人裡面,在晉朝專門講清談的時候有七個了不起的文學家,稱之為"竹林七賢",因為這七個賢人是在竹林裡面的,用竹林來反映七個文人的人品,又用七個人的文采來附麗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陳子昂就用了極大的熱情在歌頌竹子的節,他怎麼說的呢?"春木"春天的樹木,有榮竭,木本的東西它會有凋謝的時候,也會有它繁榮的時候,但是有一樣東西就不同,"此節無凋零",竹子的節它是沒有凋零這個概念的;"始願與金石",我願意什麼呢?這個節與金石同在,金石,金屬品的金,石頭的石,金石是不會變形的,這個節也不會變形的,"終古保堅貞","終古保堅貞"這個詩是陳子昂,就是(寫)"前不見古人"的這位偉大詩人,他對竹子的節的歌頌。
梅蘭芳先生,他是屬馬的,甲午年生的,1894年就是甲午海戰那年生的,那一年是抗日的那一年,那麼他生的這一年就是抗日的,所以日本佔領了上海的時候,他拒絕唱戲,他把鬍子留起來,我在他牆上看到一幅畫,畫的是竹子,寫了兩句話: "傲骨迎風舞",那麼下頭就寫"虛懷抱竹堅",抱著竹子一個堅貞不屈的樣子,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也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他從竹子的性格里想到當時的遭遇而且要學竹子的那種品格。
比方竹子之於盲人很重要,盲人走路他要用竹子的。我就想到我的好朋友,已故的大畫家蔣兆和大師,他畫人物畫很了不起,那麼這張畫兒畫的是舊社會,他通過這張畫又有諷刺,又有寄託了他一些痛苦、一種郁悶、寄託他的一種憤懣,這張畫畫的是一個盲人手上拿一根竹子,盲人走路就靠這個竹子杵著走,畫完了以後,他意味深長地題了一首詩,"莫笑吾無目",你不要笑我沒有眼睛,"但憑這只竹","人間黑暗地"人間說得是舊社會,這個地方那麼黑暗,"有目豈吾如",有眼睛哪裡比得上我呢?因為我還有一根竹子在帶著我走路,這個里頭雙關,一個是盲人出來用個竹,那麼另外一個說明了畫家所追求的那個竹所帶他走的那條路,竹走的路是一條高尚的路,就是紋路都是很直的,而且有節,而且是虛心抱竹堅,這樣一條路。蔣兆和先生畫畫的好,這首詩我也沒有忘記。
漫話竹子(三)衣食住行竹為伴
文懷沙先生的一席話讓我們對竹子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從人們的精神世界中走出,讓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看一看竹子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到底有著怎樣密切的聯系。
據專家介紹,在中國人們用竹子製成各種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特別是在盛產竹子的江南,竹子幾乎是最普遍、最廉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直至今日竹子在中國許多地方人們的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此類推,"靠竹吃竹"的說法應該可以成立,而事實也是如此,在那些盛產竹子的地方以竹子種植、竹材輸出和竹產品深加工為核心的竹產業,早已成為了人們主要的經濟來源和支柱。
特別是在中國的許多竹鄉,人們的日常生活里,哪一天、哪一樣都離不開竹子。用竹子做成的搖車是無數孩童美夢開始的地方,孩子們從小吃著鮮嫩的竹筍與竹林一起長高,學習文化用的也是竹製的筆和紙張,上學背的是竹製的書包。居住有竹樓,使用有竹桌竹椅,過河走竹橋,垂釣用竹竿,至於其它用竹子製成的生活用品和工藝品多得簡直無法一一例舉。
用竹子編製成衣服和飾物,在中國古已有之。上個世紀末隨著人們提出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主張,在服裝界也出現了一股崇尚自然的設計潮流,竹服飾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度成為了時裝領域的一個新的時尚現象,數年後的今天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服裝設計師 閻玉仲:竹子是一個天然的原料,我們怎麼樣用這種天然的原料來表現服飾文化,我們希望把這種失傳的東西逐步地挽救過來,然後結合現代的一些設計要求,按照新的思想意識把這個傳統的和現代的融合起來,作為竹服飾文化來講,怎麼樣在開發竹子的特性上,把它融在服裝設計中間,怎麼樣能夠為服裝設計來服務,用它來代替其它的面料,這個就是我們的一個嘗試。
竹服飾充分利用竹材的天然特性和自然紋理,以對竹材最少的加工,將其最大限度地運用於現代服裝設計理念之中,創造出了古韻新風相輔相成、相映成趣的服裝服飾作品,經過表演台上模特的演繹,讓人不禁感嘆是那麼的別開生面,又是如此的自然天成。
漫話竹子(四)竹影婆娑入畫來
中國的傳統書畫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竹子很早便進入了畫家們的視野而成為了中國繪畫的傳統題材。千百年來中國人寫竹、畫竹,並且把這一富有審美情趣的藝術創作過程升華為觀照社會與民生、塑造精神與品格的過程。
據現有史料記載,竹子成為繪畫題材進入到中國傳統繪畫領域最早是在唐朝,像唐朝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王維就非常喜歡竹子,也喜歡畫竹。雖然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尋不到唐代竹畫的真跡,但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可以讓我們對當時竹畫作品水平之高有所了解:"不從根生從意生,不自筍成自筆成,抬頭猛看不似畫,低頭靜聽你有聲"。
學者、畫家 李燕: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畫竹最早的真跡那是宋代的,其中以著名的畫家文同他畫竹子為最代表,文同這位畫家應該說在中國畫竹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這樣說,他畫竹的風格影響到以後幾百年直到現在人們畫竹的風格。
畫竹在每一個時代都有畫家自己的精神的烙印,他的精神的烙印也是時代的烙印。比如清代一位著名的畫竹的畫家鄭板橋,他號稱"揚州八怪"之首,他是一位清官,他非常體恤老百姓的痛苦,所以在他畫竹這樣的題材中間,也表現出這種思想,有一開很小的冊頁,這幅畫我們已經見不到它了,它上面據說只有兩三片竹葉,而上面那首詩卻恰恰給這兩三片竹葉做了最好的詮釋,他這首詩是這樣寫的:"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訴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什麼意思呢?我在衙門里頭休息,聽到窗外竹子"沙沙沙沙"響,好像是老百姓在跟我訴苦,可是我芝麻大的小州縣吏,我怎麼能給他們解決這么多的切身的問題呢?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的一點點的疾苦都是連著我的心的,"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話太好了,作為鄭板橋這樣一位有著民本思想的清官,他透過畫竹來體會民情的苦難,我覺得實在在歷史上是值得書一筆的,這樣一位偉大的畫家。
竹畫雖美,但還要會欣賞。首先要看畫中竹子的整體資質和造型,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那是一種剪影美、輪廓美,是一種氣勢和神韻的美;其次在畫界人們更習慣將畫竹稱作寫竹,這是因為在竹畫作品中漢字書法的筆趣和妙意隨處可見。
李燕:比如畫它的竹稈,要表現它的剛中有柔,一般來說要用隸書或者是楷書來畫竹桿,大的竹稈,竹節要用隸書來畫,那麼竹的小枝用行草,行書草書之間的那麼一種書法,這樣顯得很挺拔,而畫竹葉一般來說要用楷書,一筆是一筆,筆筆送到家。中國的寫意畫在畫竹這種題材的繪畫中間,表現書法筆趣,應該說是淋漓盡致,反過來說如果不具備書法審美的那樣一種觀點,你來看畫竹,恐怕就難以體會到這一層的它的美學含蘊。
詩言志,畫傳情,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影響著畫家的思想心胸,改變著竹畫的風格氣質和內涵。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生前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繪制的巨幅竹畫氣勢恢弘,散發著強烈的時代氣息,這樣的竹畫作品早已脫離了傳統文人畫對竹子一枝一葉的描摹和對個人情懷的抒發,而具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博大深刻的主題。
著名畫家崔惠民師從國畫大師董壽平,在繼承先師藝術精髓的同時,他在竹畫創作上潛心鑽研,博採眾長,獨辟蹊徑地走出了一條個性之路。畫案前的崔惠民未曾下筆,已是胸有成竹,畫筆落處可謂筆隨心行,心隨神往,心力所至,一氣呵成。所以崔惠民創作的墨竹,氣韻生動,栩栩如生,堪稱竹畫中的上乘之作。
崔惠民:古語有句話"半生畫蘭,一生畫竹"。畫竹子"畫到生時是熟時",所以作者越不敢下筆,但是畫技也好,作者的思想也好就逐步又提高了一個境界。我想我這輩子在竹子上面還是學不完,畫不完。 李燕:竹從古到今它的自然生態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由於時代變化,因此畫竹也有時代的印跡,有很大的變化。
是的,多少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過親近竹子,贊美竹子,竹子更是成為了中國繪畫常畫常新的不老題材。
漫話竹子(五)絲竹悅耳繞梁聲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中國的許多民族樂器也和中國的民族音樂作品一道被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和海外華人華僑認識和喜愛,這其中不少用竹子做成的樂器,以其與眾不同的造型、優美獨特的音色和非凡的表現力,征服了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人們,給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憑添了無窮的魅力。
中國煤礦文工團的民樂演奏家佟富功先生擅長演奏竹製的民族樂器,他精通的竹樂不下十餘種,近些年來佟先生更是把中國的竹製樂器連同優美的民族音樂作品一道,介紹到了世界不少的國家和地區。佟富功先生現在正在吹奏的樂器是十分古老的笙,也叫蘆笙,在中國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十多個少數民族也擁有這件樂器,不同民族的笙發聲原理相近,在外形上也是大同小異。
中國煤礦文工團民樂演奏家耳 佟富功:這是中國非常古老的樂器,大約有七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樂器的名字叫篪。篪看起來很像笛子,但是演奏和製作完全不同,笛子是這樣演奏,篪是雙手心朝內的演奏方法,中國古代有仕女演奏圖這種的歷史資料。
口笛,古代稱之為"骨哨",在浙江河姆渡遺址和黃河上游"卡窯"文化遺址都有發現,大約有七千多年歷史。口笛能吹奏非常歡快的旋律,特別是能夠模仿各種鳥叫的聲音。
佟富功:這是中國古老的樂器叫"龍頭弓笛",這個樂器龍頭龍尾,是彎弓形的,怡似咱們中國古老的一張弓,弓笛起初流傳在四川,在唐代大足石雕的圖像啟示下研製而成的,弓笛的音色渾厚柔美,古香古色,特別適合演奏古老的樂曲。
這種用竹子做成的樂器叫梆笛,起先是用於為河北梆子作戲曲伴奏,後來發展成為一件獨奏樂器,梆笛的發音明亮高亢,適合演奏非常歡快的旋律。
佟富功:這就是竹製的"曲笛",曲笛起初為崑曲伴奏,後來也發展成獨奏的樂器,曲笛的音色渾厚柔美。
不要認為這件樂器是笛子,請注意它的演奏方法,豎吹的是簫,橫吹的才叫笛。簫也稱作洞簫,它古色古香的音色,令人過耳難忘。
這是竹製的排簫,傳說為堯、舜所造,唐代以後經絲綢之路流傳到了中亞和歐洲。
竹製的巴烏,是傣族和苗族的代表樂器,音色渾厚柔美。
佟富功:這就是竹製的"葫蘆絲",是傣族傣家的特有風情的樂器,葫蘆絲是多管、雙管的樂器,能同時發出兩個聲音,音色非常美麗,聽到葫蘆絲的聲音就彷彿置身在西雙版納。
和您一樣,我也被這些竹製樂器所吸引,也因這美妙的樂聲而陶醉,其實啊好看而又好聽的竹製樂器還有很多……
㈨ 竹子有多少種
竹子之鄉——中國全世界共有竹種70多屬,1000多種,而中國有竹種37屬,佔世界竹屬的50%多,竹種(含變種)500餘種,約佔世界竹種的42%。而竹種分布排世界第二的日本,只有13個屬,230餘種,可見,中國竹種具有高度豐富多樣性。並且據調查考證,許多竹種為我國特有,其中特有竹屬就有10個48個竹種。
㈩ 世界上共有多少種竹子
竹子之鄉——中國 全世界共有竹種70多屬,1000多種,而中國有竹種37屬,佔世界竹屬的50%多,竹種(含變種)500餘種,約佔世界竹種的42%。而竹種分布排世界第二的日本,只有13個屬,230餘種,可見,中國竹種具有高度豐富多樣性。並且據調查考證,許多竹種為我國特有,其中特有竹屬就有10個48個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