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恨日本
①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恨日本人
日本人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和侵華戰爭,並且篡改教科書不承認錯誤。
日本的近代化是建立在犧牲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利益基礎上的。近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侵略擴張和殖民統治,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時至今日,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也並沒有徹底反省悔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告戰敗投降。但在天皇《終戰詔書》中卻不見「戰敗」或者「投降」,更沒有「無條件」的字眼。從那時起日本國內長期存在否認戰敗的錯誤認知和關於歷史認識的一系列扭曲爭論。
(1)為什麼中國恨日本擴展閱讀
日本認為在二戰中只是輸給了美國,而無視中國在抗擊日本侵略過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對於戰爭影響,極力美化剝削掠奪的野蠻行徑,並宣揚佔領各國期間為當地建設作出的貢獻,還自認為戰爭「加快了亞洲國家的獨立」。
戰後幾十年來,日本一直大張旗鼓宣傳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原子彈受害國,並不斷強化這種「受害意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告戰敗投降。但在天皇《終戰詔書》中卻不見「戰敗」或者「投降」,更沒有「無條件」的字眼。從那時起日本國內長期存在否認戰敗的錯誤認知和關於歷史認識的一系列扭曲爭論。
戰後,美國出於冷戰需要,沒有徹底清算日本軍國主義,為日本延續錯誤歷史觀埋下了隱患。幾十年來,日本國內一些人始終不能正視歷史,還對戰爭罪責進行各種辯解。
② 中國,為什麼中國單獨那麼恨日本
因為日本欺負完中國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亂改教科書,讓日本人不知道史實。他們還拜訪靖國神社。。。我呸啊!日本算什麼啊?他們能幹什麼?希望對LZ有幫助,不要對日本有太多好感。第一,英美法只是間接的想要在中國獲取利益,即使兩次鴉片戰爭和反法戰爭打敗了,中國也只是給他們簽訂不平等條約,而抗日戰爭一旦打敗,那麼整個中華民族就要滅亡,日本想要的是整個中國。第二,由於抗日戰爭要比其他任何反帝國主義戰爭都要晚,距離現今是最早的,所以中國人民對抗日戰爭最敏感、最刻骨銘心。日軍在中國土地上試用細菌武器和大屠殺都被中國人民廣泛了解。而不像鴉片戰爭那樣因為年代較遠而無從考證。
(支持樓上的樓上的樓上的樓上。。。<N個樓上到qpooo852
>因為在眾多的資本主義國家當中,除了日本,其他的都是在政治混亂中以自己的力量崛起並向強之國邁進;但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善於模仿的國家,早在中國唐代時期,日本就派遣遣唐使出使中國,學習中國當時一系列先進的政治法制,並引用到日本,相互結合,總結出一套以日本時政為中心法制,名為「明治維新」。(支持suger_if)
③ 中國人為什麼仇恨小日本
要說最直接的原因無非是抗日戰爭了。日本人入侵中國時屠殺了「巨量」無辜民眾,其行為已不僅僅是發動侵略戰爭,而是反人類了。因為我們現代人對歷史的了解普遍比較少,生活條件也比過去好太多,只是從書面上知道一些東西,所以對戰爭的殘酷沒有深刻的體會。加之國內較老的抗日劇對戰爭的真實血腥場面缺乏描寫,新出的「神劇」又只是為了娛樂大眾,我們對(抗日)戰爭的認識就愈加模糊了。附上一張南京大屠殺的照片,照片中地上都是被日軍屠殺後的中國民眾的屍體。你可以看一些國外的戰爭電影,它們對戰爭的描寫比較真實,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等。但我可以告訴你,日本人當初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不知道要比電影中的鏡頭殘酷血腥多少倍!此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同時還有同樣犯下滔天大罪的德國,但其在戰後承認罪行並為自己的錯誤而悔過,與日本形成鮮明的對比。日本不但拒絕承認犯下諸如南京大屠殺等慘絕人寰的大罪,而且竟將戰爭罪犯當成民族英雄供在廟里,修改歷史教科書,試圖將罪行抹去,對新生的一代日本公民進行洗腦。另外,近年來的釣魚島爭端、安倍屢次參拜靖國神社等等事件更是加劇了愛國人士對日本的仇恨。
④ 中國人為什麼只恨日本人
一 崇洋媚外,對著樣貌和自己不同的人,天然將自己擺在弱者的地位。
二 那麼和自己一樣是黃皮的人,心態就不同了。
三 時間距離最近。
四 地理位置近。
五 宣傳教育發揮作用了。例如甲午戰爭,又有多少人知道長崎事件。918,又有多少人知道當時在東北中日兵力對比。對的,甲午始於長崎。918源於東北不抵抗而導致之後的全面入侵,1萬多日軍VS10多萬東北軍,說是計劃中的全面入侵,根本不可能嘛。無論是李鴻章還是老蔣,還是張少帥,這些爛事,就是自己人作死。
六 不怕橫的,就怕楞的,日本的種族性格,我們深感忌憚。當年清朝就象一個小姑娘拿著一把刀子,面前一群壯漢,壯漢怕刀子不敢上前,日本就是那個楞的,八國聯軍時的敢死隊,日俄戰爭,甲午戰爭,918,盧溝橋,他們就是損人不利己,我們習慣的是長袖善舞,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人家不按規矩。用來做刀子是挺好用的,成了敵人就可怕了。
⑤ 中國人為什麼要恨日本人
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曾經侵略中國,給中國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如1984年甲午戰爭和1937年開始的全面侵華戰爭等。
2、侵略中國的許多國家中唯獨日本是亞洲國家,且和中國一直為藩屬關系,和中國有著相近的文明體系,因此給中國人的感覺就是被背叛了。
3、日本對歷史的反省不夠,和德國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截然相反,難被原諒。
4、日本的經濟力量和科學技術能力較強,並且正試圖向政治大國邁進。在民眾的心裡,當成了強大的競爭對手。
5、自幼接觸的教材、影視等抗日內容的宣傳。讓人們從小就留下了對日本不利的印象。
⑥ 為什麼中國人對日本人仇恨那麼深
這是多重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還是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中國,燒殺搶掠百姓對日本殘忍賦予的結論,而且那些經歷那場戰爭的人目前還有很多人在世。
許多後備出生的人根本沒有經歷過那場血腥的戰爭所以不是非常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就出自日本人自己的問題了,日本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譬如黃色產業,日本發展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的藝妓到國外從事黃色產業,賺取金錢支撐島內經濟,這種文化本來就是個奇葩,只有日本能到達這種程度,而且目前日本的黃色產業世界領先。
日本因是一個島國國內資源有限,因此日本人從小就渴望自身變強,甚至從先天自卑演變成了一種畸形的索取欲。所以中國人恨日本人不是單純的戰爭仇恨,更是一種文化蔑視。
⑦ 國家都欺負過中國,為什麼中國單獨那麼恨日本
一、
放十八、九世紀來看,日本本是個貧弱的小國。
它自知不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整了個「明治維新」(1868)。
好不容易有了現代國家模樣,才僅僅只有 3 年。
就開始入侵中國,日本新帝國對外第一戰:「牡丹社事件」(1871)。
一直打到二次大戰自己幾乎滅國(侵華戰爭、抗戰)結束(1945)。
70餘年,無休無止。
中國再弱,再受侵侮,但放眼全球帝國主義者眾矣,沒有第二個國家這樣堅持。
二、
有一件事很可以為例證: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貧弱中國不但派出紅十字會赴日救援。
民間發動捐款,更是全球最高國家。
但僅止兩年,上海「五卅慘案」(1925)一樣發生,
一口氣打死上海學生、工人71人。
對日本,早年的中國人真是無計可施。
軟的,它不吃。硬的,它也不吃。
它不在乎中國人的感受,它只關心一件事:
以「中國之廢,成皇國之興」。
三、
除了「日人執念」令人厭惡之外,
我認為「日本」之惡,更在於「日本改寫了中國的近代史」。
自強運動有成,慈禧還政光緒,清廷國政稍有起色,日本就送來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賠款太過(導致「保路運動」,「辛亥革命」繼之而起),
八國聯軍又致國家分裂(導致「聯省自治」,「軍閥割據」繼之而起),
加上日俄戰爭,兩大外敵,竟在中國境內開戰,完全無視清廷存在。
清末各種國恥,日本無役不與。一而再,再而三。
推翻滿清,日本「功不可沒」。
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日本密約引燃袁世凱稱帝野心,又因泄漏,夢碎而卒,成敗都在日本。
南方另立革命政府北伐,日本搞濟南慘案,炸死張作霖,一再阻斷蔣介石統一大業。
中華民國立國前四十餘年,內外交煎不得喘息,直至敗退台島,無時無刻不在應付日本侵略。
換言之,中華民族的近代史,三朝政府(清、北洋、南京)敗亡,都得歸咎日本。
中國近代史,執筆者,似乎不是國人,而是日本帝國主義者。
四、
二十一世紀,事過境遷,再去強調「仇恨日本」,意義不大。
但,了解「日本帝國主義」之可惡,卻是非常必要的。
在我眼中,太多人仇恨日本,說不個所以然來,
不能以史為鑒,不在乎前因後果,只餘無邊仇恨。
例如在「知乎」,整天問「那麼多國家都欺負過中國,為什麼中國單獨那麼恨日本?」
重復一次又一次,意義何在?
依我之見,大家該問的,是更重要的問題。
「閉關鎖國的日本,為什麼會一眨眼,成了對外侵伐的罪惡之國?」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歷代抗日,為何束手無策?」
⑧ 多國家侵略過中國,為什麼就恨日本
因為日本近代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傷害最嚴重,像古代沒有什麼國際法,少數民族屠殺中原也沒什麼約束,而且現在都是一家人,那些事可以不提,八國聯軍侵略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客觀加速了清朝滅亡,但日本公然屠殺無辜民眾,違反公約使用化學武器,活體實驗,大量摧毀中國的民族工業,罪行累累,雖然毛子二戰也在東北搞過屠殺,但人家畢竟趕跑了關東軍,而且鑒於形勢,這些事可不願再提。
⑨ 日本人推翻了清朝,為什麼中國人那麼痛恨日本人
首先:中國恨日本人,是因為1937年日本侵華,然後1945年日本又不是中國擊敗的,而是美國擊敗的,所以等於這個仇沒報完全,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其次,清朝不是日本推翻的。恰好相反,1911年武昌起義的時候,日本和清朝的關系是很不錯的。原因在於1904年日俄戰爭後,清日關系好轉,互派大使,日本還應清國要求,驅逐了長期在日本從事反清活動的孫文同盟會……
⑩ 為什麼中國仇視日本
中國人為什麼仇恨日本(轉載)
很多中國人一提到日本,就會產生一股難以壓抑的仇恨心情,中國人為什麼這么仇 恨日本人呢?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大致有二個原因:中國政府的原因和民族感情的原因。
一、中國政府的原因
1949年共產黨建國以來,一直採取比較親日的政策。當時中共的敵人是美國,中 共認為日本人民被美軍佔領,一定也很痛恨美國人,想拉日本共同反美。當時中國 和日本雖然沒有外交關系,但民間的經濟來往比較多。因為當時日本是西方國家中 最親中國的,才有1971年在日本的中國乒乓球隊向美國隊發出訪華邀請的「乒乓外交」。
在毛澤東時代,基本沒有什麼反日宣傳。當時的課本中沒有南京大屠殺的記載,也 沒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抗日紀念建築物。當時的文學作品中,雖然有不少是反映 抗戰題材的,但內容主要是歌頌共產黨的抗日和揭露國民黨的不抵抗,沒有特別丑 化日本的宣傳。比如當時的經典樣板戲《沙家濱》中對日本軍的描寫,與現在一些 文學作品中對日本軍的描寫大相徑庭。
沙家濱有這樣一段情節,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被前來掃盪的日軍追趕,逃到了常 熟縣城附近的小鎮沙家濱,被春來茶館的老闆娘、地下黨員阿慶嫂藏到水缸裡面得 以逃生。《沙家濱》中的日軍形象,與現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燒殺奸搶、無惡不作的 形象有天壤之別。日軍到沙家濱掃盪後,春來茶館還在,日軍沒有燒;春來茶館的 東西也還在,日軍沒有搶;日軍到沙家濱掃盪時,阿慶嫂就在茶館中沒有逃走,而 且還挺身擋在門口,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對日軍說:我這里沒有抗日軍來過,把日軍 騙走了。如果日軍是又殺又奸的鬼畜士兵,阿慶嫂這樣一個妙齡少婦,怎麼可能在 這些要奸她殺她的強盜面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話?而且日軍聽阿慶嫂說這里沒 有抗日軍,就很痛快地走了。這豈不是說日軍是很講道理、不殺不奸平民百姓的仁 義之師?
如果現在看《沙家濱》,恐怕很多人都要把它作為美化日本人的漢奸劇來批判了, 但當時卻沒有人批評《沙家濱》美化日軍。如果我們看看毛澤東時代的抗日文學作 品,就會產生一些疑問:是不是現在的抗日文學作品中,有醜化日本人的傾向?
對於一個獨裁政權來說,要把人民團結在一起就要樹立一個敵人,使大家感覺到不 團結在一起就有被敵人消滅的危險。在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的敵人是資產階級、 地主富農、右派和走資派、以及美帝蘇修,日本還排不到敵人的位置。進入鄧小平 時代,由於放棄了階級斗爭,放棄了反美反修、把共產主義紅旗插遍全球的革命事 業,使中國人民一下失去了所有的敵人。中國共產黨不得不抓起愛國主義的旗幟來 團結人民,使中共由共產主義政黨變為民族主義政黨。以前在中共黨代會上唱國際 歌,現在也改成唱國歌了。
1990年代以來,中共由於腐敗的問題,使中共在中國老百姓中間的威信大大下降。 在此情況下更需要一個敵人來團結人心,日本自然地成為最佳的候選人。因為日本 以前侵略過中國,欠中國人很多血債,而且日本又是戰敗國,批評日本不會引起太 大的國際問題(批評俄國就要惹麻煩)。所以199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有意識地引 導輿論工具製造反日情緒,這是造成中國人仇恨日本的一個原因。
二、民族感情的原因
近代以來,中國人對西方歷史文化有一種敬畏感,因而對西方人也有一種發自內心 的尊重。雖然西方國家近代侵略過中國,中國人對西方人的感覺是又尊敬又仇恨。 中國人認為日本的古代歷史文化是中國的仿製品,現在又是西方的仿製品,使很多 中國人對日本有一種文化上的蔑視感。雖然日本近年經濟發達起來了,但中國人還 是認為日本只不過是一個文化層次很低的暴發戶,沒有那種對西方人的尊重。更加 上日本近代又侵略過中國,欠有不少血債,造成了中國人對日本人的一種蔑視加仇 恨的感覺。因此中國人對日本人的印象特別不好。
然而最成問題的還是日本的道歉問題。很多中國人認為德國人都認真道歉了,對日 本人不肯道歉更加氣憤。日本人不肯對侵略罪行進行認真道歉是事實,不肯道歉也 許是日本的民族性格吧。因為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性格,就象一個人有一個人的 性格一樣。當年審判「四人幫」,王洪文和姚文元認罪態度很好,江青和張春橋認 罪態度很壞,死不認錯。德國人就是王洪文和姚文元型的人,日本人就是江青和張 春橋型的人,所以要求日本人道歉自然就非常困難。
不肯認錯也許是東方人的一種性格特點,中國人在批評日本人不肯認錯的同時,自 己也陷入了認錯的怪圈。1951年中國志願軍越過38線進入韓國作戰,據韓國人聲 稱中國軍隊在韓國曾經屠殺了上百萬韓國人。因此韓國人在要求日本道歉的同時, 也一直要求中國為朝鮮戰爭中侵略韓國的行為道歉。也許一些中國人會爭辯說:中 國在朝鮮戰爭中不是侵略者。可是在聯合國1951年的決議中,中國被判定為侵略 者,而且這個決議到現在仍然有效。
韓國一直把中國向韓國道歉作為中韓建交的一個主要議題,1992年8月中韓建交 時,韓國政府向韓國國民說明中國政府曾經表示了「遺憾之意」。然而建交後的記 者招待會上,中國政府發言人公開否認中國曾經表示過「遺憾之意」,使韓國輿論 界沸然,大罵韓國政府是投降主義。1992年9月韓國總統盧泰愚訪華,當時韓國 人都期待中國領導人會表示道歉,然而中國方面卻始終沒有提到道歉的問題,引起 了韓國輿論界的反華浪潮,譴責中國的「無視韓國人民感情的傲慢態度」。
另外,韓國也多次抗議中國把韓國首都稱為「漢城」。「漢城」是韓國作為中國屬國 時,中國對韓國首都的稱呼。「漢城」有漢人之城的意思,韓國人認為這是對韓國 的侮辱。韓國建議中國把韓國首都「漢城」改稱為「首塢爾」,但中國政府一直對 此保持沉默。這不由地讓人聯想到中國人抗議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詞稱呼中國。 如果中國人理解自己聽到「支那」一詞的氣憤感時,為什麼就不能理解韓國人聽到 「漢城」一詞的氣憤感?
韓國人對中國人是很不友好的。1960年代,韓國尚有華僑6萬餘人,現在已激減 到2萬人。韓國1980年代以後經濟起飛,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韓國的華 僑人數本該增加才對(比如近年來在日本的華人數逐年增加)。在韓華人的激減說 明當地的華人處境越來越艱難。現在韓國的罵人話之一就是:「你怎麼象個中國 人?」,這是很侮辱人的罵人話。韓國人對中國人的反感,就象中國人對日本人的 反感一樣。
韓國的例子告訴我們,民族感情引起的民族仇恨是非常復雜的事情,我們應該非常 慎重地處理民族感情問題。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忘記過去的歷史,但要注意不使民族 仇恨升級。
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大國搞仇視和對抗,不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利益,也不會給日本帶 來什麼利益,得益的只會是美國、俄國等國。對於美國來說,對付中國和日本的最 好辦法莫過於挑起兩國間的仇恨,讓這兩個亞洲大國永遠撕殺在一起,美國就永遠 不會擔心中國或日本會對美國構成什麼威脅。抗戰期間中日兩國打了8年仗,最大 的得益者是誰?中國人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