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國神舍日本人怎麼看
A. 如何看待日本朝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不只是我們所理解的「供奉英雄」的地方,而是供俸為國捐軀者的地方。只要是為日本國犧牲的人,不管其地位、貢獻、名聲如何,都會被供俸在內。由於近代日本多向外擴張,被供俸在靖國神社中的為(日本)國捐軀者,在我們看來絕大多數是「侵略者」。如近代在中國八國聯軍中日軍的犧牲者,發生的中國的日俄戰爭(爭奪山東半島)的犧牲者,其他如襲擊珍珠港的犧牲者等等,都在供俸之列。
許多日本人(不只是右翼)認為戰犯的行為是國家行為,在二戰中犧牲的人(包括已陣亡的海軍司令等戰犯級人物)不再追究責任,可以供俸在靖國神社,而未犧牲而受審判被定為戰犯處死者卻不能被供俸,有失靖國神社的傳統。
不過,日本人只站在本國利益考慮,不顧及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感情,是錯誤的。我們的立場,就是要讓日本人知道,他們不能一意孤行。日本有人(包括上層人士)主張將戰犯另列「單間」,不與其他人合在一起,這樣,參拜其他人時,就不包括戰犯。戰犯家屬等想祭祀,也可如願。這大概是處理戰犯問題的唯一方式,中國屆時大概不會強烈反對。
在靖國神社受供奉的有名字的為(日本)國捐軀者有數百萬之多,大多是普通士兵,如在平型關戰役中死亡的二百餘人,在神社就有牌位。在二次大戰中的著名將領如山本五十六(如不被美國擊落飛機死亡,肯定是戰犯)等皆被供俸。靖國神社在日本國民中的地位,不亞於(可以說遠遠高於)中國北京的八寶山烈士公墓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是日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主要「基地」。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局部戰爭,戰爭發動者均未受到審判,只有二戰戰犯被審判定罪。戰犯的主要罪行是「反人類」,且受到國際法庭公審,已成歷史定案。日本將戰犯供奉在靖國神社,有為其翻案之嫌,所以受到二戰受害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日本人供奉為國捐軀者,一般並不因其曾是罪犯而排除(不象我國只要犯了「路線」錯誤,或被開除黨藉,就再也不能進八寶山)。戰犯的罪行不可饒恕,日本人(不只是右翼,包括國民)應該清算自己歷史上對鄰國的罪行,這是我們反對戰犯進入靖國神社的原因之一。
B. 時隔7年安倍再拜靖國神社,如何看待此事
近日安倍晉三退任日本首相的事在各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個人認為在擔任日本首相時安倍晉三做過的荒唐事件也算不少了,所以口碑自然也就好不到哪去。而安倍晉三本人好像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語一樣,在退任後還要做一件荒唐事,那就是在近日的再拜靖國神社一事。可能有不少人不了解靖國神社的真正含義,作為一個在1869年設立的神社,它在日本當地的含義便是供奉日本戰死的軍士及軍屬,但實則卻放著二戰時期戰犯的牌位,這次安倍晉三再拜靖國神社,我認為是沒把世界和平放在眼裡的。
靖國神社作為讓日本國人忌諱頗深的一個地方,安倍晉三卻多次前去參拜,可能他只是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人。無論如何,安倍晉三的此舉嚴重造成了社會各界的不滿,也造成了日本國民的不理解,他的退任也許就是他最好的歸宿。
C. 靖國神社在日本人眼裡有什麼意義,日本的普通民眾對靖國神社是何種認識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的神社,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現在供奉的靈位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所佔比例已經超過總數的80%。
日本的普通民眾對於靖國神社的認識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並且可能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轉化的動力再於外界條件。只是愛好和平的國家聯合起來,才能給日本政府產生威壓態勢,只有我們強大起來才能讓這個只知道崇尚強者的國家真正的反省自己之前的所做所為。
D. 你如何看待日本參拜靖國神社
在地戰結束61周年之際,日本輛針對靖國神社的爭論進入白熱化狀態。如何看待這一爭論,記者就此對日本日中關系研究所所長凌星光教授進行了專訪,以下是言談摘要:
問題發展進入第三階段
戰後處理問題本來在戰爭剛結束時就應加以解決,但由於冷戰開始,由日本人民自己對戰爭責任問題進行的追究和總結於20世紀50年代以曖昧模糊告結,留下禍根。德國政府則一貫持與納粹劃清界限,進行正確歷史教育的立場,從而取得法國等周邊國家的真正諒解。而日本政府就不同,它乘國際形勢劇變之機,極力掩蓋歷史事實,巧妙應付國際社會,逃避對本國歷史的總結。所以,日本的歷史教育盡力迴避近現代史,使許多日本處於無知狀態。因為甲級戰犯的供奉是由靖國神社在日本政府厚生省的支持下秘密進行的,所以,截至5年前,許多日本人並不知道靖國神社供奉有甲級戰犯。這就在是第一階段。
小泉上台以來,每年參拜靖國神社。對此,中國和韓國進行嚴厲批判。因為小泉頑固堅持參拜,國際輿論就越來越來嚴厲,中日、日韓關系越來越緊張,這樣日本國民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日本右翼勢力向國民灌輸中韓干涉日本內政的論調,歪曲稱中國利用「歷史牌」來索取日本援助等。在這種煽動下,「日本不能屈服於外來壓力」、「要捍衛日本尊嚴」的聲浪遍及日本,使原來不大同意參拜的人也開始支持參拜了。這就是第二階段,從2001年到2005年,支持首相參拜的日本人增加了。
今年以來,日本理性的聲音呈上升趨勢。在此影響下,日本民間不支持參拜的比率上升,而且大大超過支持參拜的比率。可以說現在已進入第三階段。必須指出,輿論可分為兩種,一咱是國民輿論,另一種是知識界輿論。如果知識界和媒體發生變化,就有可能影響到國民輿論。前者起伏大,感情因素多,後者相對穩定,理性因素多。這些年來,小泉烈士玩弄國民輿論,使理性意見難以得勢。但近半年多來,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理性意見多起來了,並正在影響到國民輿論。但保守派領袖安倍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處於絕對優勢,大有操縱輿論的空間,空間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尚待觀察。
「分祀論」正成為主流認識
如何處理靖國神社問題已成為日本政治的中心課題。現在,日本社會基本上分為以下四種主張:
首先是靖國神社論。神社宮司(最高負責人)以「全祀後成神、不能再分祀」為收反對對戰犯的分祀。支撐神社的遺族會也一直反對分祀。安倍等自民黨主流派認為,靖國神社是繼承日本歷史文化傳統的神聖宗教場所,必須尊重神社,堅持反對角動神社。
其次是分祀論。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國和亞洲國家強烈抗議。原因在於靖國神社供奉有甲級戰犯。於是,中曾根積極說服靖國神社和戰犯遺族要分祀,但遭東條英機孫女反對而未成。日本民主黨領袖小澤一郎認為,按靖國神社宗旨,戰犯不該供奉,他實際上是分祀論派。
第三種辦法是另設國立追悼設施。在分祀困難的情況下,去年,山崎拓、福田康夫、加藤一、神崎武法等人,設立了建立非宗教性國立追悼設施的籌備組織,設施建成後使外國首腦也可參拜。但由於自民黨內和民主黨內有不少人反對而難以有進展。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安倍的智囊之一中川秀直提出,擴建無名士兵墓千鳥淵作為追悼設施之方案。
最後是靖國神社國有化。靖國神社原來是由國家來運營的,戰後改為宗教法人管理。 這樣一來,依據憲法政府無權干涉靖國神社的事務,無法進行分祀。最近,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提出靖國神社國有化,但不能像戰前那樣,國家和神道一體化。
為了解決靖國神社問題,日本朝野都絞盡腦汁。近幾個月來,分祀論越來越得勢,其契機來自於昭和天皇不同意甲級戰犯合祀於靖國神社的談話筆錄被披露。
日本遺族們希望天皇參拜靖國神社,但現在他們已明白,昭和天皇也好,平成天皇也好,之所以不能參拜是因為有戰犯牌位。因此,分祀論大為擴展,遺族會會長古賀誠提出要考慮分祀,並決定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後開會研究。
日本對外關系的「四大派」
要發送中日關系,就必須准確掌握日本政治潮流的變化,並協助創造有利於日本有識之士開展活動的條件。日本的對外關系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四種態度:
一是親美國派。此派在戰後日本一直佔主導地位。因為美國分鷹派和鴿派兩派,日本的親美國際派也分為兩派。隨著中美戰略對話開始後,與美國鴿派關系密切者開始重視中國並反對參拜靖國神社;而與鷹派關系密切者,如岡崎久彥、中島嶺三結合、日高義樹等人,繼續高唱對華強硬論調,並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
二是亞洲國際派。隨著日本經濟戰略重點從美國向亞洲轉移,以經濟界為中心,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重視中國和亞洲國家。他們一般都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代表性政治家是加藤一,外交出身的學者有谷口港等人。
三是理性民族派。該派在輛問題是民族主義者,但對外交問題能夠理性對待。該派認為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應該的,但搞好鄰國關系更加重要,在中國和韓國反對的情況下,應該自我約束參拜之舉。其代表性政治家就是中曾根康弘。
四是極端民族派。以日本為中心考慮日本外交,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根本不考慮鄰國人民的感情。此派雖有反美情緒,但在超級大國美國面前不敢冒失,並以日美安全條約作為後盾,對中國大放厥詞,是參拜靖國神社的吹鼓手。
應當說,中日友好關系已經有著穩固的基礎。因此,中國對日政策要關於促使親美國際派向亞洲國際派靠攏和極端民族派向理性民族派靠攏。
近半年來,中國一方面對日本右翼勢力採取了堅決批判的態度,另一方面又為發送中日關系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所以日本國內輿論導向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改善中日關系和重建亞洲外交正成為日本輿論主流。只要能夠維持目前的輿論趨勢,即使安倍當了首相,也不能不想方設法消除參拜靖國神社這一阻礙中日關系的大障礙。
E. 日本偷襲珍珠港 80 周年,日本 99 名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如何評價日本對待歷史的這一態度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大批政要選擇今天高調參拜靖國神社,絕非偶然,是蓄意為之,刻意挑釁。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再次反映出日方對待自身侵略歷史不思反省的錯誤態度。
F. 什麼是靖國神社日本人為什麼非要參拜它
靖國神社是日本人用來供奉明治維新以來戰死的軍魂。有些日本人參拜它是希望這些軍魂保護自己,有些人參拜它是借機表達自己的政治目的。
一、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這個詞對於我國和日本來說都是相當熟悉的。因為靖國神社裡供奉著一把靖國刀,以及一本軍人花名冊和甲級戰犯的牌位。這些甲級戰犯大部分是侵略過我國的,對我國人民犯下過不可饒恕的錯誤的。靖國神社是號稱共分著430多萬軍魂的,而這些人大多數也是侵犯過其他國家的,是一群根本毫無人性的戰國分子。
G. 靖國神社是一個什麼地方日本首相與高層大臣為什麼都要去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是祭拜日本亡兵的一個地方,此地建於1869年,位於日本東京,原名叫東京招魂社,在1879年改為靖國神社。神社裡面供奉了200多萬名亡兵,其中大部分亡兵參加過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正因為如此,我國十分抵觸靖國神社,在國人看來,只要有華人去祭拜靖國神社裡面的亡兵,就是辱華行為。
七七盧溝橋事是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我們現在能夠擁有如此安逸的生活,就是因為前人用生命為我們鋪墊,時間會流失,但歷史永遠不會遺忘。今天的中國和85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人再無能力與中國抗衡。
7月8日,日本前任首相安倍在演講時胸部中槍,據悉,現已無生命體征,犯罪嫌疑人為山上徹也,今年40歲。安倍上台後給日本神壇帶來了重大影響,這次突然間遇襲,必將給日本政壇帶來重大影響。
H. 日本為什麼要參拜靖國神社
原本參拜靖國神社是用來祭祀撫慰亡魂,使人們免受災難。但如今,參拜靖國神社是日本為了美化他們二戰所做下的惡行,並且想以此來復活軍國主義。
靖國神社中供奉的戰犯
眾所周知,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個對那場侵略戰爭負有嚴重罪責的甲級戰犯。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再次反映出日方對待侵略歷史的錯誤態度和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險惡用心。不能正視歷史,就不會擁有未來。我們要求日方認真反省侵略歷史,時刻牢記歷史教訓,採取措施糾正錯誤,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而不是重蹈覆轍。
I. 什麼是靖國神社日本人為什麼非要參拜它
直接網路就行了,要說日本人為啥參拜它。無非就是政客們用它來增加自己的號召力,增加自己的選票。要知道政客們為了選票可是不擇手段的。
J. 歷史上靖國神社為何被一些日本人視為「聖地」
在歷史上,日本的靖國神社是一個極其邪惡的場所,但日本政客頻頻在靖國神社“拜鬼”,甚至很多日本人將靖國神社視為“聖地”。那麼,日本的靖國神社為何被一些日本人視為“聖地”,頻頻“拜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日本的靖國神社到底是一個東東,日本人為何如此的冥頑不靈,以及其中的險惡用心。
綜上所述,日本的靖國神社在日本右翼勢力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很多日本民眾心中的“聖地”,頻頻“拜鬼”。這種錯誤的觀念,是非常危險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以史為鑒,我們須時刻警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