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崎人口有多少
⑴ 日本有多少人
不多。。多不過中國
⑵ 川崎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川崎市是日本第11大城市,位於東京、橫濱之間,隸屬神奈川縣,最高海拔149.5米,全市面積143平方公里,人口120萬,人口...川崎是日本著名的工業城市之一,處於京濱工業地帶的中心,是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以及鋼鐵、電子、食品、礦山機械等工業...
採納哦
⑶ 日本四大主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是多少
日本四大主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是多少?1、本州島【Honshu】
連屬島面積合計約23萬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人口約1.03億。
2、北海道【Hokkaido】:
面積約8.35萬平方公里,截至2004年人口約為564萬。
3、九州島【Kyushu】:
主島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連屬島面積合計約4.34萬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人口約為1478萬。
4、四國島【Shikoku】:
連屬島面積合計約1.9萬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人口約為425萬。日本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本州島。
1、本州(ほんしゅう ),也稱本州島,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島嶼,位於日本列島的中部,是世界上第七大島。向北與北海道島隔津輕海峽相望,向南與四國島隔瀨戶內海相對,向西南與九州島隔關門海峽和豐後水道。
2、本州島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全長約1300公里,寬度在50至230公里之間,海岸線全長5,450公里,其總面積為230,500平方公里,占日本總面積的60%。本州島是大陸島,島上訖今仍有活躍火山,地震頻繁。本州島最高點是活火山富士山,高3,776米。本州島上有多條河流,其中信濃川是日本最長的河流。沿本州島的北部有山脈從東北一直延伸到西南,本州島的山區也是島上西南與東北氣候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
3、本州島人口主要集中在關東平原上,重要城市有東京、大阪、橫濱、名古屋、京都、神戶等。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4、本州島是日本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是大和民族和日本文化的發祥地。古研究發現,在數十萬年前來自中國東北的原始人類進入朝鮮半島上居住,一些又遷徙到日本本州島。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東亞通古斯語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逐漸遷移到日本融合衍變而來。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人類學和醫學專家聯合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調查團多次證實了以上的結論。
5、日本由古代信仰薩滿教的中國東北游牧民族遷徙而來,由於日本的獨特地形,使得遷入日本的游牧民族改變了原有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漁獵為主的和族人,這些人建立了出雲國、邪馬台國等等國家,另外還有大量中原人遷往日本。自從中國戰國末年,大量燕國人、齊國人和楚國人逃到朝鮮半島和日本。還有一條移民路線是從浙江一帶直接跨海到日本。
⑷ 什麽是川崎病
一、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主要是以皮膚粘膜出疹、淋巴結腫大和多發性動脈炎為特點的急性發熱性疾病。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報告。以後在世界不同種族中陸續有該病發生報道,但在日裔兒童中流行率最高,1979、1982年1985年日本曾有過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續6個月;在美國和韓國的一些城市每隔2~4年也流行一次。我國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況未見詳細報道。絕大多數患兒年齡在2個月至5歲,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1,復發率2%~3%。
二、川崎病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曾懷疑塵蟎傳播的立克次體和瘡皰丙酸桿菌(prupionilacterium acnes)是本病原因,但未補被證實;也有報道與逆轉錄病毒有關,曾在本病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發現與逆轉錄病毒相關的逆轉錄酶活性。日本研究發現,本病患者HLA-BWzz頻率約比普通人群高2倍;而美國波士頓地區流行中,則HLA-BW51檢出率增高。因此,遺傳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本病急性期T淋巴細胞減低、循環T4細胞活化、T8細胞減少、B淋巴細胞活化。這些免疫異常可能由嗜淋巴組織病毒感染引起,而病毒對內皮細胞的親和性可能是多發性血管炎的原因。最近發現,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因子、增殖因子、活化細胞膜表面抗原、細胞間粘附因子等可能在本病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國內研究發現本病呈以IgG1、IgG3增高為特點為B細胞多克隆活化,B細胞生長活化、分子因子和白細胞介素-6活性均值明顯增高,腫瘤壞死因子也增高。另外、急性期血液凝固性增高與血小板激活,可能與動脈瘤形成有關。
屍檢發現冠狀動脈是損害最多的部位,其他尚有主動脈、腹主動脈、頸動脈、鎖骨下動脈和肺動脈。病理改變與嬰幼兒結節性多動脈炎相似,呈動脈全層炎;血管內膜增厚,有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內彈力層及中膜斷裂,管壁壞死及動脈瘤形成。心臟有心內膜炎及心肌炎。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可致心肌梗塞,常導致死亡。
三、川崎病症狀
一般無前驅症狀,突然發熱,呈弛張熱或持續性發熱,持續1~2周,多為7~10天,平均最高溫度達39~39.9℃。數日後,軀干尤其會陰部出現多形性紅色斑疹,亦可呈蕁麻疹樣皮疹,有瘙癢感,但無水皰或結痂。四肢遠端變比較典型。在發病後第1周指甲或趾甲近端蒼白(不完全性白甲病),手掌及足底出現紅斑,手腳彌漫腫脹,皮膚常綳緊較硬,壓之無凹陷。約於起病後10~15d,甲周、手掌及足底開始脫皮;有時表皮呈簇狀脫落,下方露出新的正常皮膚。約2個月後指甲和趾甲常出現橫溝。整個病程持續2~12周,並往往伴有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
比較嚴重的表現是約於發現第10日,當皮疹、發熱和其他急性期症狀開始消退時發生心臟炎。患者面色蒼白、發紺、乏力、胸悶、心前區痛、心音低鈍,心尖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奔馬律或早搏。經臨床、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放射線檢查約50%病例發現心臟損害,包括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採用無創傷性檢查發現20%病人因冠狀動脈炎而引致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瘤在起病最初4周檢出率最高,以後逐漸減少。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瘤約達60%。冠狀動脈瘤直徑小於8mm者可以退縮;大於8mm者不能退縮,容易發生冠狀狹窄或閉塞,而引起心肌梗塞。必須指出,心臟炎與冠狀動脈瘤的形成相互無關。
其他表現尚有主要累及大關節的關節炎或關節腫痛、虹膜捷狀體炎、中耳炎、肺炎、無菌性腦膜炎、腹痛腹泄等。少見的表現有肝炎、膽囊水腫、腸麻痹及腸出血、胸腔積液、肛周皮膚潮紅、脫皮以及顱神經麻痹和腦病等。
四、川崎病診斷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並排除其他疾病,下列6項中具有5項即可成立診斷。
⑴持續發熱5日以上。
⑵雙側結合膜充血。
⑶多形性紅斑。
⑷口唇發紅,草莓樣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彌漫性充血。
⑸急性期手掌與足底充血、硬結性水腫,恢復期指尖開始脫皮。
⑹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腫大。
五、川崎病治療方法
多數情況下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可用阿司匹林80~150mg/kg,分4次口服;按血葯濃度20~25mg/dl調整劑量。發熱期過後可減少劑量5~10mg/k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能減緩冠狀動脈瘤發生和防止血栓形成。治療中應經常進行心電圖檢查和二維超聲心動圖追蹤,必要可做冠狀動脈造影。阿司匹林療程根據臨床病程而定,一般宜服數月;如有冠狀動脈瘤發生,則治療應持續至冠狀動脈瘤消退。
有發生冠狀動脈瘤的高危病人,在應用阿司匹林的同時,尚可予γ-球蛋白每日40mg/kg,連續5日。與單用阿司匹林相比,γ-球蛋白能顯著減輕冠狀動脈病變。
對腎上腺皮激素的應用尚有爭議。有人認它能促進動脈瘤形成;但也有報道在發病早期應用沖擊量糖皮質激素能防止冠狀動脈瘤發生。
少數冠狀動脈瘤較大而不能退縮者需作冠狀動脈旁路手術
⑸ 日本關西,關東,關中,怎麼區分主要代表城市有哪些
日本關東地區由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共一都六縣所構成。其以首都東京為中心,為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日本關西地區指以大阪府、京都府為中心的關原以西的地區,即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滋賀縣、三重縣,一共2府5縣。
關原即關中,是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滿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東南方向的南宮山所圍成的東西四公里、南北兩公里的盆地。是連接西北方向的北陸道、東南方向的伊勢的要道。日本的關東、關西主要就是指以關原為界限,以東稱為關東,以西就是關西了。
1、大阪府
大阪府是近畿地區乃至整個西日本政治、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其人口總數名列東京都、神奈川縣之後,位居全日本第三;人口密度僅次於東京都,位居全日本第二。大阪府的地方生產總值也僅次於東京都,位列日本第二。
古時,仁德天皇在此修建了難波高津宮(高津宮(高津神社)所在地即在難波高津宮的遺址上修建 );孝德天皇在這里修建了難波長柄豐碕宮(前難波宮);聖武天皇則修建了難波宮(後難波宮)。在遷都長岡京之前,大阪府一直是陪都所在。
2、京都府
京都府(きょうとふ京都府kyoutofu )是日本關西地區的都道府縣之一,從公元794年建都開始到1868年遷都東京的一千多年間,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京都是日本第七大城市,擁有140萬人口。
京都被日本人稱之為"心靈的故鄉",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幾個世紀以來,京都曾多次毀於戰火,由於其珍貴的歷史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京都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空襲。無數的寺廟、神社以及其他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得以保存下來。
3、兵庫縣
兵庫縣位於日本列島中部的關西地區,北臨日本海,南瀕大阪灣,經瀨戶內海與太平洋相望,是日本唯一一個既臨日本海,又接瀨戶內海的縣,是近畿地區的中心之一,是關西地區面積最大的縣。
由大城市、農山村和離島等各種地區形成,氣候和風土各異,各地可享受洗海水浴、滑雪乃至泡溫泉等多種娛樂和休閑活動,被稱為「日本的縮影」。
根據其歷史、風土、產業等不同,可以分以下5個地區:攝津(神戶、阪神)、播磨、但馬、丹波、淡路。陸上交通便捷,是關西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有神戶機場和神戶港,毗鄰位於兵庫縣與大阪府交界處的日本唯一24小時開放的大阪關西國際機場。
瀨戶內海是溝通日本南北東西的天然通道;位於瀨戶內海入口處的神戶是出太平洋最重要的港口,是世界屈指可數的國際貿易港口。
4、奈良縣
奈良縣位於日本紀伊半島中央,四周為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縣、三重縣所環繞,屬內陸縣。由被稱為「近畿之屋頂」的紀伊山地及擴展至北側的平原組成,土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山地面積所佔比重較大,森林覆蓋率為77%,大約90%的人口集聚在縣北部的奈良盆地及其周邊地區。
自710年至794年奈良縣曾是日本的首都,稱為「平城京」,是日本文化、藝術和工藝的搖籃。在佛教傳入日本的公元6世紀至8世紀期間,奈良一直作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繁榮。公元710年,仿效中國唐代的長安城而創建的大規模國際首都「平城京」,作為歷史性的遺產已列入世界遺產之中。
5、和歌山縣
和歌山縣(Wakayama-Ken),地處日本最大的半島「紀伊半島」的西南面,面向太平洋,東部與東北部分別與三重縣、奈良縣以及大阪府接壤,土地面積佔全日本面積的1.25%,居第30位。
有長約650公里的海岸線、鬱郁蔥蔥的廣袤山林,木材資源豐富,有「山海之國」、「木材王國」、「果樹王國」之稱。林業、傢具製造等行業比較發達;漁港眾多,漁業是主要產業;工業以鋼鐵為主。四季氣候溫暖、濕潤,夏季悶熱,冬季氣候平穩,除山區之外,幾乎不下雪。
(5)日本川崎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關原合戰(関ヶ原の合戦、關原之役)是日本慶長五年九月十五日(1600年10月21日)發生於美濃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廣義的關原合戰還包括之前與之相關以及其他地區的一系列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組成的「西軍」。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幼子豐臣秀賴繼任,全日本頓時陷入混亂。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趁機私結大名,任意分封領地。次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豐臣家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家臣與德川家康關系迅速惡化。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續的訴狀《直江狀》,起兵征討上杉景勝。豐臣家石田三成便以此為德川家康違反私戰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於大阪城發表內府違反條文,隨即起兵北討伐德川氏。
德川家康則將上杉戰事交給次子,親率大軍與支持他的豐臣武將回師對抗。慶長五年九月十五日(1600年10月21日)兩軍主力最後在近江一帶的關原進行會戰。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
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幕府。而大坂城內重要人物豐臣秀賴、淀殿等人及朝廷並未對這場戰爭作出太大的干預。
關原戰役雙方均動員了超過十萬兵力,是應仁之亂以來全日本的最大規模的內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雙方都指責對方為豐臣的不忠之臣。此戰,德川家康巧妙利用西軍人心不齊的弱點,拉動敵方將領,迅速取得了勝利,奠定了德川氏統治的基礎。
⑹ 日本各大城市人數排名
東京 大阪 名古屋 橫浜是日本四大城市
1.東京都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東南瀕臨東京灣,通連太平洋,面積2187平方公里,人口11,905,712人(2003年)。東京西部的台地稱為「山手」、東部的低地部分稱為「下町」。
東京是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機器製造、化學工業、皮革、電機、纖維、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儀器等。
東京是日本商業、金融中心。各大銀行在東京幾乎都設有總行。東京的股票市場和各種商品交易所也聞名於世。銀座是東京的主要繁華街道。近年來,鬧市區的中心逐步由銀座移向新宿、池袋、澀谷。
東京是日本文化中心,共有各類大學190多所,佔全國大學的50%。著名的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立教大學、明治大學、法政大學等集中於此,還設有國立博物館、西洋美術館、國立圖書館等。出版社佔全國的80%。
東京中心部分為皇宮,附近有東京車站。霞關、永田町及其周邊是中央政府的官廳街,在其一角有國會議事堂、最高法院等機關。
東京與鄰近區域的交通運輸主要靠高速列車(日本人稱為「電車」),其次是地鐵、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運輸。高速列車不僅行駛速度快(每小時200多公里),而且准時(准點到達)、方便(每隔3分鍾就有一趟列車通過)、舒適。
1979年3月14日東京都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2.大阪市
大阪市是大阪府的首府,地處本州島西南部的大阪灣畔。全市面積221平方公里,人口2,484,326人(2003年),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次於東京、橫浜)。大阪經濟實力雄厚,僅次於東京,居全國第二位。大阪也是全國水陸交通中心。
大阪是綜合性的現代化工業城市,以鋼鐵、機械製造、造船、化工、紡織和造紙工業為主,住友金屬、日立造船、川崎重工等大企業均在市內設廠。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二位。沿大阪灣海岸,南起和歌山,西到姬路,包括神戶、京都在內,是有名的阪神工業區,周圍有約30個衛星城鎮。
大阪也是日本西部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大學40多所,府立圖書館、朝日新聞社都集中於此。
1974年4月18日,大阪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
3.橫浜市
橫浜市是僅次於東京、大阪的第三大工業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神奈川縣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面積437.00平方公里,人口3,433,612人(2003年)。
橫浜市是京浜工業區的中心之一,工業產值僅次於東京、大阪,居全國第三位。運輸機械(汽車、船舶)、電機電器和食品加工是三大主要工業部門,共佔全市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其它工業有鋼鐵、煉油、化工等。
橫浜港是全國最大的海港,橫浜港貿易額長期居全國首位,橫浜與東京相距25公里,兩市之間的各種交通設施齊備,時間距離僅20分鍾左右。
1973年11月橫浜與上海市結成友好城市。
4.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愛知縣的首府,是僅次於東京、大阪、橫浜的第四大工業城市。位於本州中部地區的西側,瀕臨伊勢灣。面積326平方公里,人口2,109,681人(2003年)。
名古屋是綜合性大工業城市,為中京工業帶(指伊勢灣沿岸一帶的工業區)的核心,木材加工、毛紡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汽車、鋼鐵、一般機械、金屬加工、精密儀器、化學工業等也很發達。全市有工廠1.8萬余家,三菱重工、住友輕金屬工業公司等都在此設廠。
名古屋商業也很發達,是全國三大批發商業中心之一。該市的愛知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和松坂屋百貨公司是全國聞名的大商業企業。
1978年12月,名古屋市與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⑺ 日本關東包括哪些城市
日本全國按傳統習慣劃分為8個地區:關東、東北、中部、近畿、中國(這5個位於本州島)、北海道、四國和九州。
關東地區是指箱根山口以東的地區,包括東京都及其附近的神奈川、千葉、埼玉、群馬、栃木、和茨城六縣(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劃,相當於中國的省),其中東京和神奈川、千葉、埼玉又稱南關東;群馬、栃木和茨城稱北關東。關東全地區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人口4200萬以上,佔全日本人口3/10.
關東地區的主要城市有:
東京(人口1300萬以上,首都,經濟文化中心)
橫濱(人口360萬以上,神奈川縣首府,重要港口、日本第二大城市)
川崎(人口140萬以上,神奈川縣轄內,貿易港口)
埼玉(人口120萬以上,琦玉縣首府,文教都市)
千葉(人口90萬以上,千葉縣首府、工業港)
水戶(人口60萬以上,茨城縣首府,歷史文化名城)
相模原(人口70萬以上,神奈川縣轄內,神奈川縣第三大城市)
船橋(人口60萬以上,千葉縣轄內,漁港)
松戶(人口45萬以上,千葉縣轄內,千葉縣第三大城市)
橫須賀(人口40萬以上,千葉縣轄內,軍港著名,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町田(人口40萬以上,東京都轄內,足球城)
前橋(人口30萬以上,群馬縣轄內,文化重鎮、歷史名城)
高崎(人口30萬以上,群馬縣轄內)
宇都宮(人口50萬以上,栃木縣首府,北關東「雄都」之稱)
⑻ 日本有幾個城市
[編輯] 北海道
札幌市(1922年設立)
函館市(1922年設立)
小樽市(1922年設立)
旭川市(1922年設立)
室蘭市(1922年設立)
釧路市(1922年設立)
帶廣市(1933年設立)
北見市(1942年設立)
夕張市(1943年設立)
岩見澤市(1943年設立)
網走市(1947年設立)
留萌市(1947年設立)
苫小牧市(1948年設立)
稚內市(1949年設立)
美唄市(1950年設立)
蘆別市(1953年設立)
江別市(1954年設立)
赤平市(1954年設立)
紋別市(1954年設立)
士別市(1954年設立)
名寄市(1956年設立)
三笠市(1957年設立)
根室市(1957年設立)
千歲市(1958年設立)
瀧川市(1958年設立)
砂川市(1958年設立)
歌志內市(1958年設立)
深川市(1963年設立)
富良野市(1966年設立)
登別市(1970年設立)
惠庭市(1970年設立)
伊達市(1972年設立)
北廣島市(1996年設立)
石狩市(1996年設立)
北斗市(2006年設立)
[編輯] 青森縣
弘前市(1889年設立)
青森市(1898年設立)
八戶市(1929年設立)
黑石市(1954年設立)
五所川原市(1954年設立)
十和田市(1956年設立)
三澤市(1958年設立)
陸奧市(むつ市,1960年設立)
津輕市(つがる市,2005年設立)
平川市(2006年設立)
[編輯] 岩手縣
盛岡市(1889年設立)
釜石市(1937年設立)
宮古市(1941年設立)
一關市(1948年設立)
大船渡市(1952年設立)
花捲市(1954年設立)
北上市(1954年設立)
久慈市(1954年設立)
遠野市(1954年設立)
陸前高田市(1955年設立)
二戶市(1972年設立)
八幡平市(2005年設立)
奧州市(2006年設立)
[編輯] 宮城縣
仙台市(1889年設立)
石卷市(1933年設立)
鹽灶市(1941年設立)
古川市(1950年設立,2006年並入大崎市)
氣仙沼市(1953年設立)
白石市(1954年設立)
名取市(1958年設立)
角田市(1958年設立)
多賀城市(1971年設立)
岩沼市(1971年設立)
栗原市(2005年設立)
登米市(2005年設立)
東松島市(2005年設立)
大崎市(2006年設立)
[編輯] 秋田縣
秋田市(1889年設立)
能代市(1940年設立)
橫手市(1951年設立)
大館市(1951年設立)
男鹿市(1954年設立)
湯澤市(1954年設立)
鹿角市(1972年設立)
由利本庄市(2005年設立)
潟上市(2005年設立)
大仙市(2005年設立)
北秋田市(2005年設立)
仁賀保市(にかほ市,2005年設立)
仙北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山形縣
山形市(1889年設立)
米澤市(1889年設立)
鶴岡市(1924年設立)
酒田市(1933年設立)
新莊市(1949年設立)
寒河江市(1954年設立)
上山市(1954年設立)
村山市(1954年設立)
長井市(1954年設立)
天童市(1958年設立)
東根市(1958年設立)
尾花澤市(1959年設立)
南陽市(1967年設立)
[編輯] 福島縣
福島市(1907年設立)
郡山市(1924年設立)
白河市(1949年設立)
須賀川市(1954年設立)
喜多方市(1954年設立)
相馬市(1954年設立)
會津若松市(1955年設立)
二本松市(1958年設立)
磐城市(いわき市,1966年設立)
田村市(2005年設立)
南相馬市(2006年設立)
伊達市(2006年設立)
[編輯] 茨城縣
水戶市(1889年設立)
日立市(1939年設立)
土浦市(1940年設立)
古河市(1950年設立)
石岡市(1954年設立)
結城市(1954年設立)
龍崎市(龍ヶ崎市,1954年設立)
下妻市(1954年設立)
常陸太田市(1954年設立)
高萩市(1954年設立)
北茨城市(1956年設立)
笠間市(1958年設立)
取手市(1970年設立)
牛久市(1986年設立)
築波市(つくば市,1987年設立)
常陸那珂市(ひたちなか市,1994年設立)
鹿嶋市(1995年設立)
潮來市(2001年設立)
守谷市(2002年設立)
常陸大宮市(2004年設立)
那珂市(2005年設立)
築西市(2005年設立)
坂東市(2005年設立)
稻敷市(2005年設立)
霞浦市(かすみがうら市,2005年設立)
櫻川市(2005年設立)
神棲市(2005年設立)
行方市(2005年設立)
鉾田市(2005年設立)
常總市(2006年設立)
小美玉市(2006年設立)
[編輯] 栃木縣
宇都宮市(1896年設立)
足利市(1921年設立)
栃木市(1937年設立)
佐野市(1943年設立)
鹿沼市(1948年設立)
日光市(1954年設立)
今市市(1954年設立)
小山市(1954年設立)
真岡市(1954年設立)
大田原市(1954年設立)
矢板市(1958年設立)
那須鹽原市(2005年設立)
櫻市(さくら市,2005年設立)
那須烏山市(2005年設立)
下野市(2006年設立)
[編輯] 群馬縣
前橋市(1892年設立)
高崎市(1900年設立)
桐生市(1921年設立)
伊勢崎市(1940年設立)
太田市(1948年設立)
沼田市(1954年設立)
館林市(1954年設立)
澀川市(渋川市,1954年設立)
藤岡市(1954年設立)
富岡市(1954年設立)
安中市(1958年設立)
[編輯] 崎玉縣
川越市(1922年設立)
熊谷市(1933年設立)
川口市(1933年設立)
行田市(1949年設立)
秩父市(1950年設立)
所澤市(1950年設立)
飯能市(1954年設立)
加須市(1954年設立)
本庄市(1954年設立)
東松山市(1954年設立)
春日部市(1954年設立)
狹山市(1954年設立)
羽生市(1954年設立)
鴻巢市(1954年設立)
深谷市(1955年設立)
上尾市(1958年設立)
草加市(1958年設立)
越谷市(1958年設立)
蕨市(1959年設立)
戶田市(1966年設立)
入間市(1966年設立)
鳩之谷市(鳩ヶ谷市,1967年設立)
朝霞市(1967年設立)
志木市(1970年設立)
和光市(1970年設立)
新座市(1970年設立)
桶川市(1970年設立)
久喜市(1971年設立)
北本市(1971年設立)
八潮市(1972年設立)
富士見市(1972年設立)
三鄉市(1972年設立)
蓮田市(1972年設立)
坂戶市(1976年設立)
幸手市(1986年設立)
鶴島市(鶴ヶ島市,1991年設立)
日高市(1991年設立)
吉川市(1996年設立)
崎玉市(さいたま市,2001年設立)
富士見野市(ふじみ野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千葉縣
千葉市(1921年設立)
銚子市(1933年設立)
市川市(1934年設立)
船橋市(1937年設立)
館山市(1939年設立)
木更津市(1942年設立)
松戶市(1943年設立)
野田市(1950年設立)
佐原市(1951年設立,2006年並入香取市)
茂原市(1952年設立)
成田市(1954年設立)
佐倉市(1954年設立)
東金市(1954年設立)
旭市(1954年設立)
習志野市(1954年設立)
(東葛市,1954年設立,1954年撤銷)
柏市(1954年設立)
勝浦市(1958年設立)
市原市(1963年設立)
流山市(1967年設立)
八千代市(1967年設立)
我孫子市(1970年設立)
鴨川市(1971年設立)
鐮谷市(鐮ヶ谷市,1971年設立)
君津市(1971年設立)
富津市(1971年設立)
浦安市(1981年設立)
四街道市(1981年設立)
袖浦市(袖ヶ浦市,1991年設立)
八街市(1992年設立)
印西市(1996年設立)
白井市(2001年設立)
富里市(2002年設立)
夷隅市(いすみ市,2005年設立)
匝瑳市(2006年設立)
香取市(2006年設立)
山武市(2006年設立)
[編輯] 東京都
八王子市(1917年設立)
立川市(1940年設立)
武藏野市(1947年設立)
三鷹市(1950年設立)
青梅市(1951年設立)
府中市(1954年設立)
昭島市(1954年設立)
調布市(1955年設立)
町田市(1958年設立)
小金井市(1958年設立)
小平市(1962年設立)
日野市(1963年設立)
東村山市(1964年設立)
國分寺市(1964年設立)
國立市(1967年設立)
福生市(1970年設立)
狛江市(1970年設立)
東大和市(1970年設立)
清瀨市(1970年設立)
東久留米市(1970年設立)
武藏村山市(1970年設立)
多摩市(1971年設立)
稻城市(1971年設立)
羽村市(1991年設立)
秋留野市(あきる野市,1995年設立)
西東京市(2001年設立)
[編輯] 神奈川縣
橫濱市(1889年設立)
橫須賀市(1907年設立)
川崎市(1924年設立)
平冢市(1932年設立)
鐮倉市(1939年設立)
藤澤市(1940年設立)
小田原市(1940年設立)
茅崎市(茅ヶ崎市,1947年設立)
逗子市(1954年設立)
相模原市(1954年設立)
三浦市(1955年設立)
秦野市(1955年設立)
厚木市(1955年設立)
大和市(1959年設立)
伊勢原市(1971年設立)
海老名市(1971年設立)
座間市(1971年設立)
南足柄市(1972年設立)
綾瀨市(1978年設立)
[編輯] 新潟縣
新潟市(1889年設立)
長岡市(1906年設立)
三條市(1934年設立)
柏崎市(1940年設立)
新發田市(1947年設立)
小千谷市(1954年設立)
加茂市(1954年設立)
十日町市(1954年設立)
見附市(1954年設立)
村上市(1954年設立)
燕市(1954年設立)
(櫪尾市,1954年設立,2005年並入長岡市)
糸魚川市(1954年設立)
五泉市(1954年設立)
上越市(1971年設立)
佐渡市(2004年設立)
阿賀野市(2004年設立)
魚沼市(2004年設立)
南魚沼市(2004年設立)
妙高市(2005年設立)
胎內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富山縣
富山市(1889年設立)
高岡市(1889年設立)
(新湊市,1951年設立,2005年並入射水市)
魚津市(1952年設立)
冰見市(1952年設立)
滑川市(1954年設立)
黑部市(1954年設立)
礪波市(1954年設立)
小矢部市(1962年設立)
南礪市(2004年設立)
射水市(2005年設立)
[編輯] 石川縣
金澤市(1889年設立)
七尾市(1939年設立)
小松市(1940年設立)
輪島市(1954年設立)
珠洲市(1954年設立)
加賀市(1958年設立)
羽咋市(1958年設立)
河北市(かほく市,2004年設立)
白山市(2005年設立)
能美市(2005年設立)
[編輯] 福井縣
福井市(1889年設立)
敦賀市(1937年設立)
小濱市(1951年設立)
大野市(1954年設立)
勝山市(1954年設立)
鯖江市(1955年設立)
蘆原市(あわら市,2004年設立)
越前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山梨縣
甲府市(1889年設立)
富士吉田市(1951年設立)
都留市(1954年設立)
山梨市(1954年設立)
大月市(1954年設立)
韭崎市(1954年設立)
南阿爾卑斯市(南アルプス市,2003年設立)
甲斐市(2004年設立)
笛吹市(2004年設立)
北杜市(2004年設立)
上野原市(2005年設立)
甲州市(2005年設立)
中央市(2006年設立)
[編輯] 長野縣
長野市(1897年設立)
松本市(1907年設立)
上田市(1919年設立)
岡谷市(1936年設立)
飯田市(1937年設立)
諏訪市(1941年設立)
須坂市(1954年設立)
小諸市(1954年設立)
伊那市(1954年設立)
駒根市(駒ヶ根市,1954年設立)
中野市(1954年設立)
大町市(1954年設立)
飯山市(1954年設立)
茅野市(1958年設立)
鹽尻市(1959年設立)
佐久市(1961年設立)
千曲市(2003年設立)
東御市(2004年設立)
安曇野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岐阜縣
岐阜市(1889年設立)
大垣市(1918年設立)
高山市(1936年設立)
多治見市(1940年設立)
關市(1950年設立)
中津川市(1952年設立)
美濃市(1954年設立)
瑞浪市(1954年設立)
羽島市(1954年設立)
惠那市(1954年設立)
美濃加茂市(1954年設立)
土岐市(1955年設立)
各務原市(1963年設立)
可兒市(1982年設立)
山縣市(2003年設立)
瑞穗市(2003年設立)
本巢市(2004年設立)
飛驒市(2004年設立)
郡上市(2004年設立)
下呂市(2004年設立)
海津市(2005年設立)
[編輯] 靜岡縣
靜岡市(1889年設立)
濱松市(1911年設立)
沼津市(1923年設立)
熱海市(1937年設立)
三島市(1941年設立)
富士宮市(1942年設立)
伊東市(1947年設立)
島田市(1948年設立)
磐田市(1948年設立)
燒津市(1951年設立)
富士市(1954年設立)
掛川市(1954年設立)
藤枝市(1954年設立)
御殿場市(1955年設立)
袋井市(1958年設立)
下田市(1971年設立)
裾野市(1971年設立)
湖西市(1972年設立)
伊豆市(2004年設立)
御前崎市(2004年設立)
菊川市(2005年設立)
伊豆之國市(伊豆の國市,2005年設立)
牧之原市(2005年設立)
[編輯] 愛知縣
名古屋市(1889年設立)
豐橋市(1906年設立)
岡崎市(1916年設立)
一宮市(1921年設立)
瀨戶市(1929年設立)
半田市(1937年設立)
春日井市(1943年設立)
豐川市(1943年設立)
津島市(1947年設立)
碧南市(1948年設立)
刈谷市(1950年設立)
安城市(1952年設立)
西尾市(1953年設立)
蒲郡市(1954年設立)
犬山市(1954年設立)
常滑市(1954年設立)
江南市(1954年設立)
小牧市(1955年設立)
稻澤市(1958年設立)
新城市(1958年設立)
豐田市(1959年設立)
東海市(1969年設立)
大府市(1970年設立)
知多市(1970年設立)
知立市(1970年設立)
尾張旭市(1970年設立)
高濱市(1970年設立)
岩倉市(1971年設立)
豐明市(1972年設立)
日進市(1994年設立)
田原市(2003年設立)
愛西市(2005年設立)
清須市(2005年設立)
[編輯] 三重縣
津市(1889年設立)
四日市市(1897年設立)
松阪市(1933年設立)
桑名市(1937年設立)
鈴鹿市(1942年設立)
名張市(1954年設立)
尾鷲市(1954年設立)
龜山市(1954年設立)
鳥羽市(1954年設立)
熊野市(1954年設立)
伊勢市(1955年設立)
久居市(1970年設立,2006年並入津市)
員弁市(いなべ市,2003年設立)
志摩市(2004年設立)
伊賀市(2004年設立)
[編輯] 滋賀縣
大津市(1898年設立)
彥根市(1937年設立)
長濱市(1943年設立)
近江八幡市(1954年設立)
草津市(1954年設立)
守山市(1970年設立)
栗東市(2001年設立)
甲賀市(2004年設立)
野洲市(2004年設立)
湖南市(2004年設立)
高島市(2005年設立)
東近江市(2005年設立)
米原市(2005年設立)
[編輯] 京都府
京都市(1889年設立)
福知山市(1937年設立)
舞鶴市(1938年設立)
綾部市(1950年設立)
宇治市(1951年設立)
宮津市(1954年設立)
龜岡市(1955年設立)
城陽市(1972年設立)
向日市(1972年設立)
長岡京市(1972年設立)
八幡市(1977年設立)
京田邊市(1997年設立)
京丹後市(2004年設立)
南丹市(2006年設立)
[編輯] 大阪府
大阪市(1889年設立)
堺市(1889年設立)
岸和田市(1922年設立)
豐中市(1936年設立)
池田市(1939年設立)
吹田市(1940年設立)
泉大津市(1942年設立)
高槻市(1943年設立)
貝冢市(1943年設立)
守口市(1946年設立)
枚方市(1947年設立)
茨木市(1948年設立)
八尾市(1948年設立)
泉佐野市(1948年設立)
富田林市(1950年設立)
寢屋川市(1951年設立)
河內長野市(1954年設立)
松原市(1955年設立)
大東市(1956年設立)
和泉市(1956年設立)
箕面市(1956年設立)
柏原市(1958年設立)
羽曳野市(1959年設立)
門真市(1963年設立)
攝津市(1966年設立)
高石市(1966年設立)
藤井寺市(1966年設立)
東大阪市(1967年設立)
泉南市(1970年設立)
四條畷市(1970年設立)
交野市(1971年設立)
大阪狹山市(1987年設立)
阪南市(1991年設立)
[編輯] 兵庫縣
神戶市(1889年設立)
姫路市(1889年設立)
尼崎市(1916年設立)
明石市(1919年設立)
西宮市(1925年設立)
洲本市(1940年設立)
蘆屋市(1940年設立)
伊丹市(1940年設立)
相生市(1942年設立)
豐岡市(1950年設立)
加古川市(1950年設立)
龍野市(1951年設立)
赤穗市(1951年設立)
西脅市(1952年設立)
寶冢市(1954年設立)
三木市(1954年設立)
高砂市(1954年設立)
川西市(1954年設立)
小野市(1954年設立)
三田市(1958年設立)
加西市(1967年設立)
筱山市(1999年設立)
養父市(2004年設立)
丹波市(2004年設立)
南淡路市(南あわじ市,2005年設立)
朝來市(2005年設立)
淡路市(2005年設立)
宍粟市(2005年設立)
龍野市(たつの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奈良縣
奈良市(1898年設立)
大和高田市(1948年設立)
大和郡山市(1954年設立)
天理市(1954年設立)
橿原市(1956年設立)
櫻井市(1956年設立)
五條市(1957年設立)
御所市(1958年設立)
生駒市(1971年設立)
香芝市(1991年設立)
葛城市(2004年設立)
宇陀市(2006年設立)
[編輯] 和歌山縣
和歌山市(1889年設立)
新宮市(1933年設立)
海南市(1934年設立)
田邊市(1942年設立)
御坊市(1954年設立)
橋本市(1955年設立)
有田市(1956年設立)
紀之川市(紀の川市,2006年設立)
[編輯] 鳥取縣
鳥取市(1889年設立)
米子市(1927年設立)
倉吉市(1953年設立)
境港市(1956年設立)
[編輯] 島根縣
松江市(1889年設立)
濱田市(1940年設立)
出雲市(1941年設立)
益田市(1952年設立)
大田市(1954年設立)
安來市(1954年設立)
江津市(1954年設立)
雲南市(2004年設立)
[編輯] 岡山縣
岡山市(1889年設立)
倉敷市(1928年設立)
津山市(1929年設立)
玉野市(1940年設立)
笠岡市(1952年設立)
井原市(1953年設立)
總社市(1954年設立)
高梁市(1954年設立)
新見市(1954年設立)
備前市(1971年設立)
瀨戶內市(2004年設立)
赤磐市(2005年設立)
真庭市(2005年設立)
美作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廣島縣
廣島市(1889年設立)
尾道市(1898年設立)
吳市(1902年設立)
福山市(1916年設立)
三原市(1936年設立)
因島市(1953年設立、2006年並入尾道市)
府中市(1954年設立)
三次市(1954年設立)
庄原市(1954年設立)
大竹市(1954年設立)
竹原市(1958年設立)
東廣島市(1974年設立)
廿日市市(1988年設立)
安藝高田市(2004年設立)
江田島市(2004年設立)
[編輯] 山口縣
下關市(1902年設立)
宇部市(1921年設立)
山口市(1929年設立)
萩市(1932年設立)
防府市(1936年設立)
下松市(1939年設立)
岩國市(1940年設立)
光市(1943年設立)
長門市(1954年設立)
柳井市(1954年設立)
美禰市(1954年設立)
周南市(2003年設立)
山陽小野田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德島縣
德島市(1889年設立)
鳴門市(1947年設立)
小松島市(1951年設立)
阿南市(1958年設立)
吉野川市(2004年設立)
美馬市(2005年設立)
阿波市(2005年設立)
三好市(2006年設立)
[編輯] 香川縣
高松市(1890年設立)
丸龜市(1899年設立)
坂出市(1942年設立)
善通寺市(1954年設立)
觀音寺市(1955年設立)
贊岐市(さぬき市,2002年設立)
東香川市(東かがわ市,2003年設立)
三豐市(2006年設立)
[編輯] 愛媛縣
松山市(1889年設立)
今治市(1920年設立)
宇和島市(1921年設立)
八幡濱市(1935年設立)
新居濱市(1937年設立)
西條市(1941年設立)
大洲市(1954年設立)
伊予市(1955年設立)
四國中央市(2004年設立)
西予市(2004年設立)
東溫市(2004年設立)
[編輯] 高知縣
高知市(1889年設立)
宿毛市(1954年設立)
土佐清水市(1954年設立)
安藝市(1954年設立)
須崎市(1954年設立)
土佐市(1959年設立)
室戶市(1959年設立)
南國市(1959年設立)
四萬十市(2005年設立)
香南市(2006年設立)
香美市(2006年設立)
[編輯] 福岡縣
福岡市(1889年設立)
久留米市(1889年設立)
大牟田市(1917年設立)
直方市(1931年設立)
飯冢市(1932年設立)
田川市(1943年設立)
柳川市(1952年設立)
山田市(1954年設立)
甘木市(1954年設立)
八女市(1954年設立)
築後市(1954年設立)
大川市(1954年設立)
行橋市(1954年設立)
豐前市(1955年設立)
中間市(1958年設立)
北九州市(1963年設立)
小郡市(1972年設立)
築紫野市(1972年設立)
春日市(1972年設立)
大野城市(1972年設立)
宗像市(1981年設立)
太宰府市(1982年設立)
前原市(1992年設立)
古賀市(1997年設立)
福津市(2005年設立)
浮羽市(うきは市,2005年設立)
宮若市(2006年設立)
朝倉市(2006年設立)
嘉麻市(2006年設立)
三山市(2006年設立)
[編輯] 佐賀縣
佐賀市(1889年設立)
唐津市(1932年設立)
鳥棲市(1954年設立)
伊萬里市(1954年設立)
武雄市(1954年設立)
鹿島市(1954年設立)
多久市(1954年設立)
小城市(2005年設立)
嬉野市(2006年設立)
[編輯] 長崎縣
長崎市(1889年設立)
佐世保市(1902年設立)
島原市(1940年設立)
諫早市(1940年設立)
大村市(1942年設立)
平戶市(1955年設立)
松浦市(1955年設立)
壹岐市(2004年設立)
對馬市(2004年設立)
五島市(2004年設立)
西海市(2005年設立)
雲仙市(2005年設立)
南島原市 (2006年設立)
[編輯] 熊本縣
熊本市(1889年設立)
八代市(1940年設立)
人吉市(1942年設立)
荒尾市(1942年設立)
水俁市(1949年設立)
玉名市(1954年設立)
本渡市(1954年設立,2006年並入天草市)
山鹿市(1954年設立)
菊池市(1958年設立)
宇土市(1958年設立)
上天草市(2004年設立)
宇城市(2005年設立)
阿蘇市(2005年設立)
合志市(2006年設立)
天草市(2006年設立)
[編輯] 大分縣
大分市(1911年設立)
別府市(1924年設立)
中津市(1929年設立)
日田市(1940年設立)
佐伯市(1941年設立)
臼杵市(1950年設立)
津久見市(1951年設立)
竹田市(1954年設立)
豐後高田市(1954年設立)
杵築市(1955年設立)
宇佐市(1967年設立)
豐後大野市(2005年設立)
由布市(2005年設立)
[編輯] 宮崎縣
宮崎市(1924年設立)
都城市(1924年設立)
延岡市(1933年設立)
日南市(1950年設立)
小林市(1950年設立)
日向市(1951年設立)
串間市(1954年設立)
西都市(1958年設立)
蝦野市(えびの市,1970年設立)
[編輯] 鹿兒島縣
鹿兒島市(1889年設立)
(川內市,1940年設立,2004年撤銷)
鹿屋市(1941年設立)
名瀨市(1946年設立,2006年並入奄美市)
枕崎市(1949年設立)
阿久根市(1952年設立)
出水市(1954年設立)
大口市(1954年設立)
指宿市(1954年設立)
西之表市(1958年設立)
垂水市(1958年設立)
薩摩川內市(2004年設立)
南薩摩市(南さつま市,2005年設立)
霧島市(2005年設立)
市來串木野市(いちき串木野市,2005年設立)
志布志市(2006年設立)
奄美市(2006年設立)
[編輯] 沖繩縣
那霸市(1921年設立)
石垣市(1947年設立)
宜野灣市(1962年設立)
浦添市(1970年設立)
名護市(1970年設立)
糸滿市(1971年設立)
沖繩市(1974年設立)
豐見城市(2002年設立)
宇流麻市(うるま市,2005年設立)
宮古島市(2005年設立)
南城市(2006年設立)
⑼ 日本有哪些平原
關東平原 日本最大平原,面積1.6萬平方公里。位於本州中南部,北、西連接山地,東、南沿太平洋和東京灣,主要屬利根川和荒川流域。廣義包括境內的丘陵、台地、低地。狹義指200米以下的台地和低地。台地和低地相間,大部在海拔100 m以下。台地有相模原、武藏野等。低地以崎玉縣中部為中心,包括各河沿岸平原與海岸平原。主要河流有利根川以及那珂川、荒川、多摩川、相模川等。多地震。氣候溫和,降水豐沛,初夏有梅雨,夏秋多台風。開發較早。日本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擁有城市120個,首都東京位此,還有橫濱、川崎、千葉等大城市。以東京、川崎、橫濱為中心的京濱工業地帶,是全國第一工業地帶。工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農業發達,復種指數高。以旱田為主,蔬菜、水果、養蠶、養畜業較重要。首都東京位此,還有橫濱、川崎、千葉等重要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