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人打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人打

發布時間: 2022-09-07 07:39:58

1. 盤點二戰期間,為什麼日本不跟德國一起進攻蘇聯

因為打蘇聯日本撈不到好處,如果蘇聯戰敗,資源大部分肯定是被德國通吃,如果德國心情好,可能會分你一點資源,也就一點而已,別指望他多分點給你。人家德國白皮豬一直看不起黃皮猴子,搞不好直接翻臉(因為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2. 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為啥沒有戰略協作

日本和德國沒有戰略協作的一個原因是日本心懷鬼胎。當德軍橫掃波蘭之時,日本人在亞洲戰場上與中國軍隊陷入了相持階段。因此德國人在歐洲與英法廝殺,明顯是日本人所喜聞樂見的。德國人的每一次勝利都是日本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的一次助力,沒有了英法的制衡,日本可以放開手來進一步征服中國。因此日本人更傾向於利用這個千載不遇的契機來完成自己的地緣戰略目標,至於配合德國人的歐洲戰略,日本人高層則相當的謹慎。

最終日本與德國對於自身戰略利益的貪婪以及雙方的互相不信任感,徹底埋沒了雙方進行聯合作戰的一切可能。

3. 二戰時的日本為什麼沒和德軍夾攻蘇聯

因為日本的實力限制,並不足以支持他在入侵中國和東南亞的同時繼續分兵入侵蘇聯。

一系列的條約和措施,其實都源於日本軍事實力不夠強大的緣故,無力分兵作戰。它更無力越過西伯利亞進攻蘇聯莫斯科等重點地區。只能寄希望於保有在東亞地區的既得利益而已。

4.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夾擊蘇聯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所向無敵。1941年6月,德國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電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日本之所以在蘇聯被德國打的措手不及的時候沒有從後面捅上一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利益。

二戰時期,日本最為緊缺的資源就是石油。當時的西伯利亞雖然已發現了大量煤炭、鐵礦等資源,但卻還沒發現石油。而蘇聯為了防著日本偷襲,也在遠東邊境地區駐守了一百萬的軍隊。所以日本完全沒有必要冒著重大損失的風險,去搶奪一塊他並不是迫切需要的地區。

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卻有現成的油田。搶占東南亞,奪取戰略資源才是最符合日本核心利益的舉措。因此,當時日本不選擇進攻已被德國打的奄奄一息的蘇聯,而去挑戰世界第一強國美國。這既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5. 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攻蘇聯,反而招惹美國

日本與德國的關系並不是太過親密,進攻蘇聯並不符合日本人的利益,所以他們不願意和德國人配合,加入當時日本出兵蘇聯,二戰格局真的會因此而改變,但是最後的贏家一定不會是日本,各懷鬼胎的人在一起合作就是這樣,誰也不知道隊友會做出什麼事情。

假如日本人不去打美國,而去打蘇聯,蘇聯很有可能敗亡,但是日本人也會被打的一蹶不振,二戰就成了希特勒一個人的舞台,不過他最終也不會去的勝利,快速擴張只會把自己撐死,有限擴展才是王道。

6.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和德國一起夾攻蘇聯

日本沒有和德國夾攻蘇聯,選擇南下東南亞最大的動機還是因為能源。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後,美國逐步限制了對日本的能源出口。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幾乎什麼資源也沒有,因此日本嚴重依賴進口。美國停止對日本能源出口以後,使日本的軍工企業陷入了困境,甚至影響力前線的戰事。

如果日本北上進攻蘇聯,日本的戰爭儲備會消耗殆盡,但得到的土地卻沒有想要的資源。但是南下東南亞則可以獲取石油、橡膠等重要資源,更何況英國正在苦戰,美國遠在太平洋對面。在各方面因素的主導下,日本選擇南下進攻東南亞。

7.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沒有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

日本開始也想啊,也做了嘗試,然後在一個叫諾門罕的地方被蘇聯人打敗了。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

諾門罕之戰,歷時135天。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6萬餘人。

蘇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死亡9703,受傷15251人,生病701人,合計25655人。(15251名蘇軍傷兵,其中由子彈造成44.2%,由彈片(炮彈、地雷、手雷)造成48.4%,由航彈彈片造成6.5%,由刺刀造成0.9%)。

日軍戰死7696人,失蹤1021人,負傷8647人,生病2350人,合計損失19000人。其中62.7%損失於蘇軍的炮擊和航空轟炸,畢竟蘇軍發射了31000噸炮彈炸彈。

從傷亡上看,蘇軍損失更大,但是從戰略目標上看,日軍幾乎被全殲的戰局讓日本也認識到蘇軍的強大。所以日本人放棄了北進的戰略(還沒有完全放棄,但是起碼北進派別是沒有太大勇氣提了)

當然因為美國的封鎖日本缺乏石油和橡膠,而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冰原當時還是未開發地區,並不知道下面有沒有石油,所以日軍南進就是必須的了,搶奪印尼的是有和東南亞的橡膠。

8. 日本當年為什麼沒能聯合德國夾擊蘇聯呢

眾所周知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軸心國中唯二兩個能打的,1941年德國開始“巴巴羅薩”行動,閃擊蘇聯,蘇德戰爭爆發,百萬德軍一路打到莫斯科城下,那麼此時的日本為什麼不從東邊進攻蘇聯,與德軍一起將蘇聯擊潰徹底解決這個龐然大物呢?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我們一個一個來講。

一、1936年德國和日本簽署的《德日反共協定》包括未公開的秘密條款,都沒有明確規定締約國在其中一方進攻蘇聯時另一方需要共同履行進攻或者協助的義務。這一點在1939年日蘇之間爆發的諾門坎戰役就顯示的很明顯了,在日蘇戰役還在進行的1939年8月23日,德國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一舉動明顯表示日德之間對於蘇聯沒有協作機制。而且即便在1941年6月德國發動對蘇戰爭後,日本主動詢問是否需要配合時,高傲的德國人也只是回復說日本可以自主行動,沒有提出協助要求。

總之以當年日本的實力聯合德國夾擊蘇聯是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的,最後我想說當年日本腳下就有一個大慶油田但他們始終沒能發現,這也許就是國運吧,但是是屬於我們的。

9. 二戰中為什麼日本人不敢打德國人

你好,二戰時,日本是軸心國成員,跟德國是盟友關系,所以是不能動手的,就像美國和英國也不可能打仗一樣。

10.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1941年6月,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蘇聯發起猛攻,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大軍勢如破竹,直插莫斯科,而蘇聯由於防範不力,只能疲於招架。而此時同為軸心國的日本,在蘇聯的另一側卻沒有任何幫助德國夾擊蘇聯的動作,這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三是日本的國家利益驅使。德意日的軸心國聯盟並沒有那麼親密,尤其是日本與德國,相當於在兩個槽中吃草,實是劃片兒經營,達不到著眼全球戰略協調那麼大無畏的層面。自日本進犯蘇聯利益之後,雖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但蘇聯並未放鬆對日本的防範,加之以中國東北抗聯義士們對關東軍的頑強抗爭,日本實在不願意再去啃蘇聯這塊硬骨頭。從自身利益出發,日本關東軍將更多精力放在坐穩在華的既得利益,或許也在坐等蘇德極盡消耗、兩敗俱傷,到那時再另謀它利也未可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8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9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2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