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敢用毒氣彈
Ⅰ 關於二戰時期鬼子使用毒氣的問題
1,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施放毒氣?
德國人弗里茨·哈伯首先發明了毒氣,並使之在一戰中投入了使用。但在戰爭中發現,毒氣有對戰場環境要求過高。只有在己方處於上風,且晴朗的天氣才可以使用。毒氣容易造成誤傷,由於其散布完全取決於天氣,經常發生施放的毒氣造成平民甚至己方部隊的傷亡。在索姆河會戰中,德軍的一個營在進攻前對英軍陣地發射了裝有氯氣彈頭的毒氣彈,但不久風向轉向,毒氣飄回了己方陣地,幸而德軍已經派發防毒面具,才沒有造成大量傷亡,但其所部所有馬匹全部死亡。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各種新式武器的出現,毒氣所扮演的角色逐漸被坦克,俯沖轟炸機的突擊兵器所取代,再加上其非人道的惡名,使用者要背負極大地國際輿論壓力,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將這種武器作為首選。日軍在二戰中缺乏有效的突擊手段,才迫不得已使用毒氣,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戰術科曾發布作戰條令,限制使用毒氣,但仍規定使用毒氣的部隊務必對作戰記錄上交歸檔。
可以看出日本使用毒氣在莫種程度上也是無奈之舉。
2,中國對於鬼子的毒氣真的束手無策嗎?
國民黨軍的中央軍部隊從42年開始逐漸配備了防毒面具,具備了抵禦毒氣的能力。共產黨部隊和一些地方部隊則採用用濕布捂口鼻的辦法抵禦,在短時間內對氯氣和沙林毒氣有較好的抵抗作用。
3,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
毒氣的製造也需要一定的工業基礎,需要合成氨等一系列技術,且製造,保管,運輸成本不低,對於當時中國軍隊來說是難以實現的。毒氣實際上是一種進攻武器,中國軍隊在二戰中基本處於守勢,使用機會較少。且中國軍隊自身對於毒氣的防禦能力還很有限,如果使用的話很可能對機房造成誤傷,得不償失。
Ⅱ 日本鬼子投放毒氣彈的資料 400字左右
1940年9月7日—10日侵華日軍進行的一次發射芥子氣毒彈實驗:
當時,日軍向3個地點發射芥子氣(糜爛性毒氣,化學成分是二氯二乙硫醚)彈,每個地點都放置了著裝防護面具及防護環境各不相同的一組活人。在第一區域放置了5個人,第二區域6個人,第三區域5個人,編上3位數的號碼,觀察被炸地點各種人被害後的結果。當然,那些人是被日本軍隊俘虜的中國人。
第一區域發射1800發,第二個區域發射3200發,第三個區域是4800發。發射後,觀察那些人在4小時、12小時、24小時、2天、3天或5天後包括神經傷害在內的一般症狀及皮膚、眼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症狀。這次實驗不僅是用人體作靶子,檢測毒氣的傷害能力,而且還強迫被害人飲下混入毒劑的水。
在第一區域內,7日射擊後普遍出現反應,而隨著時間的延續,受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7日18時許,全身倦怠,垂涎。頸、前胸皮膚呈現潮紅。眼瞼水腫,流淚多量,結膜充血;
8日6時許,頸、前胸、上腹、陰囊呈現潮紅浮腫狀,遍布粟粒乃至小豆大小的水皰。眼瞼、結膜充血並水腫,睜眼困難。18時許全身倦怠、難受;
9日7時許,全身倦怠,四肢無力,眩暈,背、頸、前胸腫脹,由肩胛至背部糜爛,呼吸困難;
10日,對第三區域進行了共計4800發毒彈發射,在這一區域內,除了放置5名被實驗人員外,還在射擊之後又放置了4人進行持久效力實驗。由於對這一區域發射的毒氣彈的數量多,平均密度大,所以受傷害的情況也更為嚴重:10日23時,軀干各處呈現彌漫性發赤潮紅,四肢尤其是大腿內側各處潮紅,嘔吐達5次;11日17時,全身皮膚搔癢,頭部見有彌漫性紅斑,身體多處見有紅斑。另外,背部、腹部有粟粒大水皰叢生。
Ⅲ 二戰時,為什麼日本只敢對中國使用毒氣彈為什麼其他國家不使用毒氣彈
二戰中,日本與英美軍的交火已經到了後期了,而且主要是在海島進行爭奪,不方便使用。用了毒氣彈容易傷者自己。 與我國的戰斗陣地戰,用飛機扔下毒氣彈不止於傷到自己。
Ⅳ 日本鬼子不敢對美國和蘇聯使用毒氣彈,但是卻敢對中國使用毒氣彈!
中國沒有使用毒氣報復的能力,所以日本鬼子才敢違反國際戰爭公約這么做。
Ⅳ 日學者發現侵華日軍使用毒氣鐵證,為什麼日本要使用毒氣
日本人的可恨之處,我覺得並不是戰爭的發起者,而是他們為了完成目的而不計任何手段。小的時候我看過一部電影,叫做日本731部隊,這部電影所講述的就是日本在關東的時候,抓來了很多俘虜。當然這些葫蘆大部分都是我們中國人,然後在這個731部隊裡面,秘密研製了很多毒氣彈,一些對人體很有傷害性的化學武器。
所以從這一點上我個人還是比較感謝美國的,也正是美國看待問題比較直接果斷。原子彈造成的傷害也是持續性的,日本很多的老百姓在現在都有原子彈輻射的影響。我真的想說,其實這就是報應,因為日本人對中國的老百姓也造成很多的傷害。
Ⅵ 二戰中,為什麼日本會在中國這么肆無忌憚的使用化學武器

戰後,僅偶然發現的日軍遺留化學武器造成的傷害就達2,000多人,以後隨著國內建設規模的擴大,加之暗藏化學武器的銹蝕和破損,突發傷害問題將更加嚴重。
Ⅶ 那個抗戰電視劇裡面的日本鬼子為什麼有時候動不動就使用毒氣彈
真實的歷史中,鬼子使用毒氣彈還是並不是太常見的。
因為鬼子在真實戰斗中,憑借自己優勢的火力,良好的訓練和作戰素質是完全可以擊敗大部分中國軍隊的,完全不用使用毒氣彈。
而且鬼子雖然比中國強,也強的有限,毒氣彈這種化學武器也是不多的,需要專門的部隊,專門的人員和專門的程序來使用。
鬼子只有在某些很難突破下來的中國軍隊防線前面,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和盡快完成作戰意圖,才會考慮使用毒氣彈。
而且鬼子使用毒氣彈是要多層審批的,不是鬼子某個小隊長想用就用的,當然這種審批不是因為怕誤傷中國百姓或者考慮到什麼不正義啥的,而是因為毒氣彈很貴的,數量更少,是日軍取勝的法寶關鍵性武器,不是能隨便用的。
而且但是國內無論國共都缺乏應對毒氣彈的相關防護,所以效果確實不錯。
Ⅷ 侵華戰爭期間,日軍使用了哪些毒氣分別有什麼破壞作用治療方法是路易士毒氣又被叫做(…露...
日軍侵華期間所使用的毒氣彈種類有:芥子氣、路易氏氣、二苯氰胂、光氣、二苯基乙二酮和苯氯乙酮。
1.
芥子氣為糜爛性毒劑,對眼、呼吸道和皮膚都有作用。目前沒有沒有很好的解毒辦法。
2.
糜爛性毒劑的一種,會令人體的皮膚腐爛,如不作防護及作及時治療,最後因呼吸道、皮膚腐爛而死。解毒用注射,塗用二巰基解毒劑。
3.
二苯氰胂,噴嚏性毒劑。其作用主要是刺激黏膜,引起連續不斷的噴嚏、流淚和嘔吐。
4.
光氣是劇烈窒息性毒氣,高濃度吸人可致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