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為什麼日本沒有軍事化政策

為什麼日本沒有軍事化政策

發布時間: 2022-09-05 17:53:45

㈠ 日本為什麼沒有軍隊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被盟軍解除了武裝,所有舊的兵役法令也隨之被廢除。1947年日本頒布了新憲法,宣稱「永遠放棄以國家權利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但到40年代末期,美國為了東西方冷戰利益的需要,改變了對日佔領政策,並於1954年扶植日本重新進行武裝。但由於「和平憲法」的存在,日本戰後成立的軍事力量只能冠以「自衛隊」的名稱,而未正式稱作軍隊。也正因為如此,日本至今尚未有一部正式的戰後兵役法。

㈡ 日本現在是非軍事化嗎 為什麼現在日本軍費據世界第二

日本目前雖然不是非軍事化,但軍事能力很強,軍費現在已不是世界第二了,第二的是我國,它的軍費高與經濟發達有關,畢竟在去年的時候 人家還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呢!

㈢ 日本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是被迫的嗎

是的,
日本是戰敗國,
被迫成為非軍事化的國家,換句話說就是戰勝國不允許它擁有正規軍隊(雖然現在只是幌子了).

但是雖是被迫,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出自旨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共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後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投降後,其主權只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軍隊完全解除武裝;戰犯交付審判;日本政府必須尊重人權,保障宗教、言論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裝作戰的工業,但容許保持其經濟所需和能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准其獲得原料和資源,參加國際貿易;在上述目的達到和成立和平責任政府後,盟國佔領軍立即撤退。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投降。

就是這句: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裝作戰的工業,但容許保持其經濟所需和能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准其獲得原料和資源,參加國際貿易;

經濟非軍事化~

㈣ 日本的非軍事化是什麼樣子

非軍事化就是沒有武裝力量,只有少量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日本現在是軍事化的,而且還是很有進攻性的軍事化.

㈤ 為什麼德國軍隊可以擁有國防軍稱號,而日本不可以

一方面,原本二戰結束以後德國也不能保留武裝力量,國防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軍負責。由於意識形態的對抗, 當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之後,隨著冷戰的升級,蘇聯控制下的東德和美英法控制下的西德各自都被允許逐漸恢復軍隊以達到東西陣營對峙,兩德統一後東西德軍隊進行了合並,統稱為德國聯邦國防軍,說白了德國能夠有軍隊全拜地處冷戰對壘陣地所賜。由於長期以來德國對於戰爭的反思足夠徹底、負責任、讓大家都放心,同時為了積極參加國際事務肩負更多責任,其軍隊規模和裝備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是作為戰敗國以及國內普遍的反戰思想,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各種以核動力驅動的武器裝備等等仍然是不可以逾越的紅線。
反觀日本,戰後不是多國佔領,首先就沒有德國那樣成為對壘陣地的條件,其次美國也一直保持在日本本土有駐軍以提供國防保護,加上日美結盟以及日美安保條約,再就是日本的憲法放棄戰爭不承認國家交戰權,這些都讓日本沒有借口將自衛隊正式升級為國防軍。但現在的狀況是,日本自衛隊已經在行使國防軍的職責,甚至還向伊拉克派兵,所謂的自衛隊只是名義上的說法而已,日本的武裝力量早就有一定規模了,只是跟德國一樣因為戰敗國的身份,那些個紅線也不能逾越。
另一方面,德國在二戰中是文官政府,軍人基本沒有參與對外戰爭的決策及其陰謀活動,而只是執行對外戰爭的命令,所以戰爭罪是政客犯的,軍人只是服從命令的執行者。
而日本是個軍國主義國家,二元君主立憲制度下,軍隊控制內閣,軍人出任首相,實行軍政合一,這導致了軍隊在政府中具有極大的控制力,所以必須去其軍事化,而使之回歸到文官政治上來。

㈥ 都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國防軍,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距離1945年世界第二次大戰的結束,已經過去70多年的時間,最終以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而告終,二戰在推動世界發展的同時,也重新規劃了世界格局,對於至今依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於日本和德國的政體,也因此發生了改變。

或許有一件事情,也引發了大夥的興趣,那就是兩國武裝力量的稱呼。眾所周知,日本現有的武裝力量,被稱之為「自衛隊」,而德國方面的全稱為「德國聯邦國防軍」。

在冷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東西德也成為了美蘇冷戰的橋頭堡,到了70年代,聯邦國防軍已經擁有了超過49萬人的兵力,等到了90年隨著兩德合並,聯邦國防軍削減到了37萬人,而東德的國家人民軍則直接解散,其中大約5萬人的規模合並,成為了現代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模樣。

㈦ 戰敗後,日本的武器生產,如何從「手無寸鐵」到完全自主國產化

日本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在戰敗後被推行了非軍事化政策,銷毀了大量武器和彈葯,遣散了740萬的軍隊,取締了軍事中樞機構,使日本成為一個“手無寸鐵”的國家。然而,這一切乃是因為二戰後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尤其是國際秩序所限制,主觀因素上來說日本時刻都在試圖恢復一個國家的自衛能力。


第三次防衛計劃結束,來自美國的無償援助己經完全沒有了,自衛隊的裝備通過自主生產和支付外幣進口兩種途徑獲得。雖然沒有官方的軍工體系和軍工企業,但依靠特需而得到發展的民間軍事工業在第三次防衛期間作為獨立的工業部門生產己經確定下來,戰後軍事工業正規的發展已經起步。

㈧ 日本非軍事化背景是什麼

日本非軍事化背景是什麼?日本非軍事化背景就是民間的力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9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2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2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