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化州有哪些地名是出自日本人

化州有哪些地名是出自日本人

發布時間: 2022-09-05 14:16:40

1. 化州市屬於哪個市

化州市屬於茂名市。

(1)化州有哪些地名是出自日本人擴展閱讀:

化州粵語,也稱化州話或化州土話,是全國七大方言區中粵語的其中一部分,亦是在化州本土通行的方言,屬粵語中的吳化片,和吳川話一樣是吳化片粵語的代表音。

化州話分兩種:上江話,有8個聲調,以市區為中心,分布在市區,東山、南盛兩街和良光、笪橋、麗崗、林塵、江湖、那務、播揚、寶圩等鎮;下江話,有濁塞音[b]、[d],以南部長岐鎮南安圩為中心,分布在同慶、長歧、楊梅等鎮。

化州話,為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約150多萬,佔全縣總人口的70%。化州話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

2. 化州市的歷史誰知道

歷史沿革
化州古名稱

化州歷史地圖冊(7張)化州市(或與之相關)古稱羅州縣、高興郡、高興縣、石龍郡、石龍縣、羅州、南石州、辯州、化州、陵水郡、勛州、化州路、化州府、化縣、化州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盛產橘紅,橘紅明清時列為貢品又稱橘州。 另:化州之所以古稱石龍,只因相傳有龍潛於羅江之中,變化無窮,北宋太平興國五年改稱化州,距今已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附:《廣東省﹒地名志》:「南朝梁設廣州、新州、瀛州、成州、靜州、瀧州、建州、高州、羅州(今化州市境內)、東衡州、西衡州、南合州、越州、崖州共14州」。
沿革概況
【唐堯虞舜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初至公元前21世紀初,今化州境屬南交。 【夏、商、周至秦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至公元前256年,今化州境屬百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化州境屬象郡。 【漢至晉時期】秦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取桂林、象郡,稱南越武王,及至西漢前期,今化州境屬南越國。 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漢滅南越國,分其地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化州境屬合浦郡高涼縣。 公元147年(東漢,建和元年)合浦郡分立高興郡,今化州境屬交趾刺史部高興郡。 168年(東漢,建寧元年)改高興郡為高涼郡,旋廢,今化州境屬交趾刺史部高涼縣。 203年(東漢,建安八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今化州境屬交州高涼縣。 210年(建安十五年)分交州為交、廣二州,今化州境屬廣州高涼縣。 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分高涼縣立高涼郡,吳又立高興郡,俱屬廣州,今化州境屬高涼、高興二郡地。 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滅吳,高涼、高興二郡仍吳制。 太康中,撤高興郡並入高涼郡,今化州境屬高涼郡高涼縣。 【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426年(南朝·宋,元嘉三年)檀道濟築石城於陵羅江口(今合江圩陵江與羅江匯合處),置羅州縣(縣治所陵羅江口,今化州市合江鎮合江墟),今化州屬廣州高涼郡羅州縣地,此為化州建縣之始,距今1585年。 齊同宋制。 528年(梁,大通二年)置石龍郡、石龍縣,又升羅州縣為羅州,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東北舊城嶺,置刺史,領石龍、高興二郡。 至558年(陳永定二年),羅州轄境包括今化州、廉江兩市全境、吳川局部、湛江市區局部和高州西部、西南部,及至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 589年(隋,開皇九年)隋滅陳,廢高興、石龍二郡,以州統縣。羅州領石龍、吳川、茂名三縣。 607年(大業三年)廢高州、羅州,立高涼郡(郡治今陽江市區西三十里)。石龍縣屬高涼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廢高涼郡。 622年(武德五年),復置羅州,(治所石龍縣,今化州城),領石龍、吳川、陵羅、龍化、羅辯、南河、石城、招義、零綠、慈廉、羅肥十一縣,轄今化州、廉江兩市全境、吳川局部、湛江市區局部,及至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屬嶺南西道邕管經略使。 623年(武德六年)羅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石龍縣,今化州城),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轄今化州全境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 627年(貞觀元年),省慈廉、羅肥2縣(此兩縣在今化州境)入石龍縣。 635年(唐,貞觀九年)南石州更名辯州,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4縣。 乾封二年(667),羅辯縣(此縣即前文之「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中的部分地域)屬禺州(今廣西境)。 天寶元年(742年)辯州更名陵水郡。 758年 (乾元元年)復稱辯州。 773年(大歷八年),龍化縣(此縣即前文之「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等今兩廣接壤地帶」中的部分地域)屬順州(今廣西境),辯州只領石龍、陵羅(陵羅縣治在今化州西北境)2縣。 904年(天佑元年)更名勛州,後復名辯州。 五代,後漢沿唐制,辯州領石龍、陵羅二縣。 【宋、元、明、清時期】972年(北宋,開寶五年)廢羅州入辯州,以吳川來屬,省陵羅入石龍,辯州領石龍、吳川兩縣。 980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辯州改稱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西南三里石龍崗有石龍勝跡,以龍能變化,故名化州。 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州守李丹從河東徙城於河西,築化州城,州署建於石龍崗南(今化州市公安局駐地)。 1167年 (南宋,乾道三年)析吳川西鄉為石城縣,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 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宋帝日丙即位於硇洲,升硇洲為翔龍縣,隸屬化州。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翔龍四縣。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置化州路,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化州路為化州府,隸屬廣東行省。 1374年(洪武七年)降化州府為州,並附郭縣石龍入化州,石龍縣從此撤銷。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洪武九年(1376年)化州降為化縣,屬高州府。 1381年(洪武十四年),縣復改為州,化州仍領吳川、石城二縣,仍屬高州府。 清,沿明制,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屬高州府。 【民國時期】1912年(民國元年)廢府、州,撤高州府,化州改化縣,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化縣屬高州綏靖處。 1914年(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化縣屬高雷道。 1920年(民國九年)撤高雷道,派出高雷善後處,化縣屬高雷善後處。 1925年(民國十四年)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化縣屬南路行政公署。 1926年(民國十五年)改設南路綏靖專員公署,化縣屬南路綏靖專員公署。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化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後,化縣屬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2月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化縣屬南路專區。 1950年9月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設設欽廉區專員公署並改為高雷區專員公署,化縣屬高雷專區。 1952年5月撤高雷專區,化縣歸廣東省粵西辦事處轄。 1952年9月粵西行政公署成立,化縣屬粵西行政區。 1956年2月,粵西行政公署改為湛江專員公署,化縣屬湛江專區。 1958年11月,繼原吳川縣的坡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坡頭鎮、乾塘鎮、南調街道)、龍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官渡鎮)割歸湛江市郊區後,按地理、經濟、生產等條件小縣並大縣,化縣與吳川縣其餘部分合並,改稱化州縣。原茂名縣(今高州市)[1]的南盛(今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所以在此之前除南朝陳代永定二年(即公元558年)至隋朝大業三年(即公元607年)外,歷史沿革中凡涉及的「化州」轄境,今南盛街道局部地域均當不包括在內)、蘭石(今有吳川市蘭石鎮)、龍首(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龍首村)、高棧(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高棧村)劃歸化州縣;1961年分縣後蘭石、龍首、高棧劃歸吳川縣,南盛劃歸化州縣。化州縣政府駐化州城原化縣政府駐地。 1961年4月吳川縣析出,化州縣稱謂不變。 1968年4月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1978年9月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化州縣屬湛江地區。 1983年9月,撤銷湛江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並、市領縣體制,化州縣從湛江地方行政區析出,歸茂名市管轄。 1994年7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同意撤銷化州縣,設立化州市(縣級),以原化州縣的行政區域為化州市的行政區域(民政部民行批[1994]95號)。同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化州市委託茂名市代管。同年8月18日,化州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正式啟用新印章,使用化州市稱謂。自此,化州為市(縣級)建制。 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

3. 廣東省高州市這個地名是怎麼得來的呢

茂名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數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里活動。秦朝統一中國後,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和象郡三個郡。茂名屬這三個郡的毗 鄰地域。但那時,還沒有「茂名」這個稱呼。
「茂名」起源於人名,後演化成地名,後又從縣名演變成市名,再從副地級擴大為地級市。
舊版《辭海》記載:「茂名:今縣名,屬廣東省,在化縣東北,汗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以晉時有道士潘茂名於此得道升『仙』,縣因以名。」《辭源》(修訂本)記載:「茂名:縣名,屬廣東省,今為市。本汗合浦郡高涼縣地,東晉置茂名縣,後廢。南朝梁復置,隋、唐因之。五代後梁時改為越裳縣,後唐南汗復為茂名縣,歷代相因,明、清皆屬高州府。」
高州府轄茂名、信宜、電白、化州、吳州、石城(今廉江)等六個州縣,府址在茂名縣。那時的茂名縣很大,包括今天的高州市和茂南區。茂南區就是原來茂名縣南部地方。
辛亥革命後,廢高州市。茂名縣先後屬高雷道、高州善後處、南路行政公署、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地區、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所轄。
1954年開始,中央有關部門重視石油開發工作,派來地質勘測隊,在茂名縣南部一帶進行勘探,並成立了勘探工區。1955年,國家批准在這里開採石油。1956年,建立了茂名了茂名頁岩試驗廠。1958年,成立了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建處。1959年3月,國務院批准茂名工礦區城市為省轄市建制,由省、地雙重領導。原茂名縣南部這個部分(即今天的新坡、金塘、公館、鎮盛、鰲頭、塊花、高山等七鎮)改又茂名市管轄,同時將茂名縣改稱高州縣。
1975年,茂名定為副地級市。1978年2月,從高州縣分界公社析出的山閣公社(既山閣鎮)又劃屬茂名市。1983年7月,茂名市開始實行市管縣體制,管轄高州(原茂名縣)、信宜、化州、電白四縣。1985年,設茂南區(管轄原茂名市所轄的地方);1992年,在原電白縣南海鎮設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1993年,高州撤縣建市;1994年,化州撤縣建市;1995年信宜撤縣建市,均又茂名市代管;2001年從電白縣劃出羊角、坡心、七逕、沙院、小良鎮,加上水東經濟開發區試驗區,成立茂港區。從此,形成了現今的茂名市行政區域格局。

4. 關於古羅州、化州、廉江三者的關系

化州以前也叫過羅州,其境內還有條羅江呢。廉江也有個羅州街...現在化州網友是這樣說我們廉江的:「《廣東省地名志》並沒有有錯,古羅州州治於今化州,羅州名於化州境內的羅江

5.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到過粵西哪個地方

從1938年10月廣州失守起,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日寇連年侵擾粵西,今茂名市所轄的高州市、化州市、電白縣、信宜市、茂南區、水東等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日寇的侵擾和破壞,而尤以電白縣所受到的破壞為最。

1938年10月,日寇南侵。電白縣南部沿海地區的電城、博賀、水東、南海等地遭日機掃射和敵艦炮擊。1939年2—7月,日寇飛機多次轟炸電白縣城鎮和化縣(化州縣)、茂名縣城(即今高州城)。1940年2月6日,日寇入侵電白縣城、馬踏等地。1941年3月7日,日寇入侵水東。同年6月20日,日寇轟炸茂名縣城。1942年3月,日寇數百人由水東港登陸,侵擾電城。1943年1-2月,日寇飛機轟炸信宜縣城,兩次轟炸化縣縣城,三次轟炸茂名縣城。1944年9月18日,一股日寇和偽軍經化縣、北流,竄入信宜西部。1945年6月底,一股日寇和偽軍侵犯化縣縣城、電白水東等地,騷擾鰲頭、蘭石。後於6月30日向陽江方向逃竄。

日寇對粵西地區的侵擾和破壞,今天回顧起來令人感到悲憤和沉痛。我們決不能忘記那段血跡斑斑的歷史!

6.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侵略過廣東那個地方

抗戰期間,廣東有7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8個縣沒有淪陷。這28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開建縣、恩平縣、赤溪縣、佛岡縣、廣寧縣、仁化縣、連縣、陽山縣、連山縣、紫金縣、河源縣、和平縣、連平縣、饒平縣、豐順縣、梅州市、五華縣、興寧縣、平遠縣、蕉嶺縣、茂名市、大埔縣、信宜縣、化州縣、吳川縣、徐聞縣、陽春縣和合浦縣。淪陷面積為153505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70.3%。廣東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南澳縣(1938年6月21日淪陷),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新豐縣(1945年6月1日淪陷)。

7. 化州市包括哪些鎮

截至2017年,化州市下轄17個鎮、5街道、1個開發區、7個農場,分別為:長岐鎮、同慶鎮、楊梅鎮、良光鎮、笪橋鎮、麗崗鎮、新安鎮、官橋鎮、林塵鎮、合江鎮、那務鎮、 播揚鎮、寶圩鎮、平定鎮、文樓鎮、江湖鎮、中垌鎮

河西街道、東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灣街道、鑒江開發區、新時代農場、新華農場、和平農場、紅陽農場、紅峰農場、建設農場、石灘農場。另外,化州市也有兩塊飛地。東南側的在吳川市境內,屬長岐鎮。西南側的屬良光鎮。

化州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1、1959年,化縣和吳川縣合置化州縣。1994年設化州市。

2、2000年,化州市轄3個街道、20個鎮,包括:

河西街道、 東山街道 、下郭街道 、 長岐鎮、 同慶鎮、 楊梅鎮、良光鎮 、 林塵鎮、中垌鎮 、合江鎮 、那務鎮 、 播揚鎮 、寶圩鎮 、 平定鎮 、 文樓鎮 、 江湖鎮、 蘭山鎮 、 鑒江開發區、 新時代農場、 新華農場、和平農場、 紅陽農場、紅峰農場虛、建設農場

2、2002年,化州市轄3個街道(東山 河西 下郭)、20個鎮(麗崗 寶圩 南盛 同慶 長岐 楊梅 良光 笪橋 新安 官橋 蘭山 中垌 平定 文樓 林塵 合江 江湖 那務 播揚 石灣)。

3、2003年12月,化州市撤銷三個鎮

撤銷蘭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中垌鎮。調整後,中垌鎮共有2個居委會和30個村委會,總面積251.3平方千米,總人口97195人,中垌鎮政府駐原中垌鎮政府駐地;撤銷石灣鎮,設立石灣街道辦事處,作為化州市的派出機構;撤銷南盛鎮,設立南盛街道辦事處,作為化州市的派出機構。

(7)化州有哪些地名是出自日本人擴展閱讀

化州市主要鄉鎮介紹

1、長岐鎮

長岐鎮下轄十二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96條自然村。十三個村(居)委會。該鎮總人口66344 ,男女比例為1:1.105,家庭戶戶數13429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該鎮歷史悠久,梧山嶺貝丘遺址,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2、同慶鎮

同慶鎮位於廣東省化州市南郊的鑒江平原,總面積60.2平方公里,截止至2008年底,該鎮下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89條自然村,總人口6.5萬人,是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工業衛星鎮」、茂名市「特色工業鎮」、茂名市農村綜合實力「十強鎮」。

3、楊梅鎮

楊梅鎮位於廣東茂名市化州市南部,東臨鑒江,南與湛江吳川市樟鋪鎮、塘綴鎮接壤,西與化州市良光鎮相鄰,北與化州市下郭區相接,鎮政府所在地離化州市區12公里。該鎮總面積92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1個社區,178條自然村。

4、良光鎮

良光鎮位於廣東省化州市西南部,總面積108平方公里,2007年總人口66298人,管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地處南亞熱帶,境內河流少,屬丘陵地帶,土壤多為沙質土,全鎮共有耕地2552.8公頃。

5、笪橋鎮

笪橋鎮位於廣東省化州市西南部,是茂名的西大門。全鎮總面積94.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該鎮土地肥美,氣候宜人,特產豐富,是化州市香蕉、黃瓜主產區。笪橋鎮地貌以平原丘陵為主,氣候溫和濕潤,基礎設施齊全。笪橋鎮是化州市的傳統農業大鎮,農產品資源豐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9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2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2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