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硬幣由哪裡發行
『壹』 5200日元是多少人民幣
5200日元=292.5728人民幣
1人民幣=17.7734日元
一: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
二:比較特別的是,日元紙幣的發行者是日本銀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券」),日元硬幣的發行者是日本政府(「日本國」)。同時,與人民幣不同的是,日元硬幣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所以原則上在一次交易中同一面值硬幣法定使用上限為20枚(即硬幣原則上最大支付能力為1_×20枚+5_×20枚+10_×20枚+50_×20枚+100_×20枚+500_×20枚=13,320_),超出部分商家有權依法拒收。
三:2019年4月9日,日本政府財務相麻生太郎正式宣布,將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更換紙幣圖案,推出1萬日元、5000日元和1000日元新紙幣,正面將分別使用澀澤榮一、津田梅子、北里柴三郎的人物肖像
四:日元貨幣符號為「¥」,與人民幣的符號相同(關於如何區別這兩個貨幣單位,如果這兩種貨幣要同時出現,則在人民幣的符號"¥"前添加CNY字樣,或者在日元¥前加入JPY字樣,加以區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JPY(Japan Yen)。例如:¥200(200_),記作「JPY¥200
五:1871年日元誕生後至1984年新日幣發行前,紙幣上印製當政者的肖像,諸如1881年開始發行的紙幣上曾印著神功皇後的肖像,後來的一萬元和五千日元紙幣上是聖德太子像,千元紙幣上是伊藤博文像,以象徵皇權和政府權威。
六:自1984年以後流通的紙幣上,印製著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學家,科學家等明治維新時期的維新志士,表達了日本對明治維新的懷念,這是日本告別中世紀,走向近現代的開端。
七:日圓(_),又稱作日元,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官方貨幣,於1871年制定。日圓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貨幣符號「¥」,國際標准化組織ISO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JPY。日語羅馬字寫作Yen。
八:當年明治政府將一日圓的幣值訂定為與純金1500毫克等值,並設有次一級的幣值單位錢,相等於0.01日圓。現時日圓的匯率是1美元換117.31日圓(2016-12-24)。
『貳』 日元對人民幣換算是怎麼樣的
日元對人民幣換算是:100日元可以兌換人民幣:5.56元,匯率時間:截至2022年2月2日。日元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比較特別的是,日元紙幣的發行者是日本銀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券」),日元硬幣的發行者是日本政府(「日本國」)。同時,與人民幣不同的是,日元硬幣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所以原則上在一次交易中同一面值硬幣法定使用上限為20枚。
日元的歷史:
當年明治政府將一日圓的幣值訂定為與純金1500毫克等值,並設有次一級的幣值單位錢,相等於0.01日圓。現時日圓的匯率是1美元換117.31日圓(2016-12-24)。
1874年日本走向銀本位(1日圓等於90%成色的416格令白銀,與同期西洋銀元白銀含量非常接近)。1897年明治30年,日本第二次金本位,規定1日圓等於750毫克黃金(0.75克),1美元=2.005日圓,一直維持到1917年。20年穩定。100日元=49.875美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元
『叄』 日幣有幾種面值
日幣有10種面值,分別為:
紙幣面值4種,分別是1000日元、2000 日元、5000日元和1萬日元;
硬幣面值6種,分別是1日元、5日元、10日元、50日元、100日元和500日元。
拓展資料: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文:Yen);
日本貨幣的發行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
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日本的錢是世界上最干凈的錢。,因為是用磁石粉末做的,不會臟,所以造價也很高。
而且日本的錢放在手心,因為手的溫度,錢會漸漸捲曲,這都是因為磁石。
『肆』 日元硬幣
1:鳳凰堂10元最早年份為昭和26年(1951),發行量101068000枚
2:有,發行量74692000枚
3:有,尚未看到發行數量資料
4:本人不是硬幣愛好者,只是有點小資料,所以只能上網弄幾幅圖給你證實一下,想集齊版本可不是件容易事,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很多商家都不肯為顧客尋找各種版本,一是嫌麻煩,二是他們不少人不懂這方面信息,想找到恐怕還得看下運氣
『伍』 現在流通的日本硬幣都是什麼樣子的是哪年開始發行的
日本 硬幣旅遊之友、ZenTech > 世界的貨幣 現在使用的日本貨幣單位「円」、與中文的「日元」、日本的硬幣,有1円、5円、10円、50円、100円、500円。5円和50円硬幣中央部有著孔。 因為在日本,從最低匾額的1日元硬幣到最高匾額的500日元硬幣經常流通著旅行中必定一次拿吧。在物價高的日本,再只是10日元買東西1日元和5日元不可能,不過,為了有增值稅(是一種銷售稅、日語:消費稅、5%),找的零錢成為零數的金額。這個緣故,錢包中,用1日元硬幣和5日元硬幣溢出的。 日語的數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100 500 1000 5000 10000 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五十 百 五百 千 五千 萬 1円 硬幣 [Yen 1] (in 1990) 鋁 硬幣 正面:小樹 背面: 材質:鋁 100%, 質量:1g, 直徑:20mm, 一帶緣:滑, 開始發行:1955年 5円 硬幣 [Yen 5] (in 1950) 黃銅 硬幣 明朝體活字 5円 硬幣 [Yen 5] (in 1991) 黃銅 硬幣 哥德體活字 正面:稻穗,齒輪,水 背面: 正面:稻穗,齒輪,水 背面: 材質:銅 60 - 70% / 鋅 40% - 30%, 質量:3.75g, 直徑:22mm, 中央部孔徑 5mm, 一帶緣:滑, 造鑄開始年:1949年 材質:銅 60 - 70% / 鋅 40% - 30%, 質量:3.75g, 直徑:22mm, 中央部孔徑 5mm, 一帶緣:滑, 開始發行:1959年 10円 硬幣 [Yen 10] (in 1951) 青銅 硬幣 緣刻 10円 硬幣 [Yen 10] (in 2000) 青銅 硬幣 緣滑 正面:平等院鳳凰堂 (在京都宇治) 背面: 正面:平等院鳳凰堂 背面: 材質:銅 95% / 鋅 4 - 3% / Tin 1 - 2%, 質量:4.5g, 直徑:23.5mm, 一帶緣:刻, 造鑄開始年:1951年 材質:銅 95% / 鋅 4 - 3% / Tin 1 - 2%, 質量:4.5g, 直徑:23.5mm, 一帶緣:滑, 開始發行:1959年 50円 硬幣 [Yen 50] (in 1988) 白銅 硬幣 中央部孔 100円 Yen 硬幣 [Yen 100] (in 1970) 白銅 硬幣 正面:菊花 背面: 正面:櫻花 背面: 材質:銅 75% / 鎳 25%, 質量:4g, 直徑:21mm, 中央部孔徑 4mm, 一帶緣:刻, 開始發行:1967年 材質:銅 75% / 鎳 25%, 質量:4.8g, 直徑:22.6mm, 一帶緣:刻, 開始發行:1967年 500円 硬幣 [Yen 500] (in 2003) 鎳-黃銅 硬幣 500日元,在日本是最高的硬幣。 500円 硬幣 [Yen 500] (in 1998) 白銅 硬幣 長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紀念硬幣(第3次) 正面:梧桐 背面:潛像 正面:自由式滑雪 背面:雷鳥 材質:銅 72% / 鋅 20% / 鎳 8%, 質量:7g, 直徑:26.5mm, 一帶緣:螺旋書刻, 開始發行:2000年 材質:銅 75% / 鎳 25%, 質量:7.2g, 直徑:26.5mm, 一帶緣:刻, 發行日期:1998年 幣樣參見 http://www2m.biglobe.ne.jp/ZenTech/Chinese_Simplified/money/coin/japan/index.htm
『陸』 鬼子當年在東三省發行的錢是什麼樣的
偽滿洲國的中央銀行為「偽滿洲中央銀行」。偽滿洲國貨幣為元。1元=10角=100分。偽滿洲國貨幣與日元等值。流通貨幣為偽「滿洲銀行券」,不可兌換金銀。朝鮮銀行券和日元在偽滿洲國境內也可自由流通。1933年偽「滿洲中央銀行」紙幣發行額為6億元,1938年紙幣流通額達50億元。[1]
偽「滿洲國圓」是偽「滿洲國」的流通貨幣。發行單位是「滿洲中央銀行」。
偽「滿洲國圓」發行之初和中國的貨幣一樣,都是採用銀本位制。1935年11月起,改實施與日本相同的金本位制,與日元等值。另外「滿鐵」附屬地和關東州也使用朝鮮銀行發行的朝鮮圓。[1]
一開始,紙幣和硬幣都是由日本銀行的造幣廠生產,不過後來就由偽「滿洲國首都」新京(現長春)的偽「滿洲中央銀行」生產了。由於20世紀30年代國際銀價的不斷大幅波動,偽「滿洲國圓」在1935年脫離了銀本位而與日元固定匯率,隨後就接近了與日元的匯率平價。自1940年開始,偽「滿洲國圓」就開始用來衡量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
在此期間所發行的紙幣的一半面值都是由硬幣回收的。一共發行了五種面額的紙幣,分別是一百圓、十圓、五圓、一圓和五角,正面以清代的統治者為特徵。由於二戰時期日本統治地區的通貨膨脹壓力,1944年發行了一千圓紙幣。[1]
偽「滿洲國」纖維制硬幣
圓可以細分為十角、一百分或是一千厘,硬幣面額的發行則是從五厘到十分。[1]
1944年和1945年,偽「滿洲國」發行了由與硬紙板類似的,被「世界硬幣標准目錄冊」稱為「紅色或棕色纖維」的材料製成的硬幣(1、5分)。[1]
1948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大約120億偽「滿洲國中央銀行」的鈔票被東北銀行收回。
希望採納!謝謝!
『柒』 美國、英國、日本這些發行國家都是如何發行紀念幣的
常常有人說,我們國家的發行制度不成熟,紀念幣濫發,才會導致紀念幣暴跌,那麼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又是如何發行紀念幣的呢?是不是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呢?
控制發行
美國
美國紀念幣發行歷史較早,管理業相對完善、成熟,且紀念幣面值一般較低。紀念幣發行由參議院或眾議院議員向國會提交議案,建議發行某種紀念幣紀念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該議案在參、眾兩院都通過並由總統簽署以後,美財政部造幣廠才能進行製造和銷售。
美國每年紀念幣發行項目不能超過兩個,同時也限制了紀念幣發行量:鎳銅合金紀念幣不得超過75萬枚,銀幣不得超過50萬枚,金幣不得超過10萬枚。除非美國財政部證明現有的發行量不能滿足公眾需求,否則不得增發。
美國從1892年發行了第一枚紀念幣開始,到1957年共發行了53套(共計157枚)紀念幣,但國會仍然覺得存在濫發現象,此後的30年,美國幾乎沒有再發行紀念幣,直到1982年,才正式恢復發行。
英國及歐盟
英國英鎊由英格蘭銀行以及蘇格蘭銀行發行,由皇家鑄幣廠負責新幣發售、普通紀念幣裝幀、金銀幣銷售等。普通流通幣雖然固定流通,每年僅有3%左右被用於收藏,但由於其豐富的紀念內容和精美的幣面設計,多有成套裝幀收藏。
歐盟規定紀念幣的發行面值必須是2歐元面值的,正面圖案也就是面值那面,不允許改變圖案,圖案和流通硬幣是一樣的,這樣便於流通,不會讓民眾對紀念幣產生是假幣的錯覺。只有背面圖案可以變動,用於紀念重大事件。歐盟成員國每年只能發行紀念幣1次,且發行量不能超過以下兩者中較高者:一種是2歐元硬幣在歐元區流通量的0.1%。若紀念的事件十分重要,此限制可提高至2%,但發行國未來4年不應再發行紀念幣;另一種是2歐元硬幣在發行國流通量的5%。
日本
日本紀念幣發行項目不多,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發行紀念幣以來,普通紀念幣發行只有30個項目左右,但它的發行量都比較大,2000萬到7000萬枚不等。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民眾獲得。
發行方式
國外紀念幣的銷售公開透明,渠道較廣。
美國主要方式有三種:造幣廠以折價方式將紀念幣批發給錢幣經銷商,由經銷商零售給公眾;公眾直接郵寄紀念幣認購表和支票給造幣廠購買紀念幣;公眾通過互聯網,在造幣廠網站上購買紀念幣。目前第三種銷售渠道發展迅速。
很多其他國家也都在網上訂購和銷售紀念幣,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國家的造幣廠官網都有紀念幣銷售渠道,而且不僅國內的人能買,也支持國際錢幣愛好者購買。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發行的中間環節和利用職權截留的風險。
對於購買的數量和定價,各國都比較靈活,比如希臘就是在一定的數量內按面值出售,超過則需加價購買。
希臘2歐元紀念幣發行方案
收益用於公益事業
由於存在溢價,發行紀念幣就會帶來一定收益,部分國家會直接把這部分用於公益,比如美國的飛行百年紀念幣的收益就必須用於萊特兄弟紀念公園的維護和修繕。其實2008年發行的香港奧運鈔,當時的銷售收入,扣除成本之外,全部也都捐贈給了慈善機構,其中一部分用於支持體育事業發展。
目前,看了這些國外紀念幣的發行方式,你有沒有咱們國家發行紀念幣是不是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呢?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