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切腹什麼時候開始
㈠ 關於日本切腹有哪些規矩,真的還有說明書嗎
我們看到的關於日本武士道的影視作品時,經常會看到日本人以切腹的方式自殺,並且還專門有一個「切腹儀式」,非常正式。
㈡ 二戰日本戰敗,為什麼日本人要切腹自盡
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
㈢ 日本第一個切腹自盡的人是誰
如果你在網路或者google里輸入「切腹的來歷」這五個字進行搜索,可以找到的幾乎都是同一篇文章,這裡面說,這是來自平安時代的一個大盜,他的名字叫做藤原義。 這篇文章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這個大盜切腹的經過,稱這是歷史上首次的切腹。 這篇文章流傳如此之廣倒也頗不容易,但可惜這裡面說的內容有很大的錯誤。我們首先來看看該文章是怎麼說的。 以下內容為引用: 公元989年,權傾一世的藤原家突然出現了一個惡棍。此人名叫藤原義,他白天過著優雅的貴族生活,夜裡卻搖身一變成為無惡不做的大盜,騷擾京都的大街小巷。他武功高強,詭計多端。京都的捕快用了好久的時間才摸清他的真實面目。這天晚上,藤原義作惡歸來。在自家院外巡視一番,見無異況,閃身越牆而入。他不知道,不遠處的三個武士終於確定了他的身份。 後半夜,官兵包圍了藤原義的住宅。令他們驚愕的是,藤原家燈火通明,院宅大開,官兵狐疑的湧入。之間藤原義坦胸露腹,盤坐於堂上,膝上橫著一柄雪亮的太刀,正悠閑的吹著一隻蕭。蕭聲凄涼,但無人知道是什麽曲子。官兵們圍在堂下,但沒有任何人敢貿然上前捉拿。 一曲吹罷,堂上堂下一片靜寂。藤原義舉起太刀,只不過他的刀尖是指向自己的。官兵們屏息注視,不知道他要做些什麽。 藤原義把刀用力的插入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官兵們嚇的無人趕上前一步。 藤原義當時設計的這一死亡方式,可能僅僅是為了追求死的駭異而已。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這種切腹自殺,在他死後幾百年,居然成武士道最崇高的典範,從而成為每個武士的必修科目,也就是說,每個武士都期待著某一天可以切腹自殺。藤院義本人也成為武士道中第一個確有其人的切腹武士。 以上內容為引用。 這篇文章里所說的內容,應該是來自一本故事集。這個故事本身就不具備什麼史實性,更遺憾的是,這文章把故事裡的主人公名字也搞錯了。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故事中,都根本不存在這么一個叫做藤原義的人。事實上我也完全不知道藤原義這個名字有什麼出處。 在日本的筆記小說和傳說中,的確有一個和以上文章內容相當符合的大盜,但他不叫藤原義,而是叫作袴垂保輔。 然而,這個袴垂保輔也是一個架空的人物,他的切腹故事也是小說家編出來的。 袴垂保輔其實是倆個人的合體。一個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的確和故事裡說的一樣,是藤原家的人,叫作藤原保輔。這個藤原保輔本來是個正五位下的官人,號稱當朝武略第一,也因此經常捲入斗毆傷害事件,似乎品行不太好。有一次,他又因為搶奪他人財物而被捕,這個時候試圖自殺,最後死在了獄中。正史之中,並沒有藤原保輔切腹的記錄。 作為袴垂保輔原型的另一個人物,則是一個不知是否真正存在的大盜,他的名字叫袴垂。按照《今昔物語集》中的記載,袴垂是一個盜賊團的首領,可謂無惡不作,比較著名的是扮死人趁經過的武士不注意就進行偷襲,搶走他們的衣服。這個時期的筆記小說故事集中,關於袴垂的故事出現頗多,所以他很有可能真實存在。但是,這些文藝作品中也並沒有提及袴垂之死。 《今昔物語集》有一篇非常出名的文章,說的是袴垂和道長四天王之一的藤原保昌之間的一段邂逅,故事內容大抵是藤原保昌知道了袴垂的身份,卻並沒有拘捕他,反而給了他一件衣服。 這個藤原保昌就是前面說到的藤原保輔的哥哥,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袴垂被傳成和藤原保輔是同一人物。這才出現了一個架空的人物,就是所謂的袴垂保輔。 鐮倉時代出現的《續古事談》裡面把袴垂和藤原保輔的故事結合在一起,編出了一段新的故事,說大盜袴垂保輔遭到源賴光和他手下的賴光四天王追捕,自知無望逃生,於是進行切腹,當時沒有死,被抓進牢房後才斷了氣。這就是傳說中的世上第一號切腹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這幾乎就是藤原保輔經歷的加強版,《續古事談》本身就被認為史實性不強,這一段故事更是編造的痕跡明顯,所以這個切腹第一號非常值得懷疑。 順便我再提一下,關於源賴光和他手下的賴光四天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傳說,那就是他們斬殺史上最可怕妖怪酒吞童子的故事。因為這個原因,後世的小說家還經常把袴垂保輔附會成酒吞童子,稱酒吞童子其實不是妖怪,而是大盜袴垂保輔為了作惡而故意假扮成妖怪。這被源賴光識破後除去。話說前不久我還看到一個歌舞伎是演的這個內容。 那麼,真正的切腹第一號到底應該是誰呢? 事實上,像這種歷史上第一個XXX的人是誰的問題,大抵只能流於傳說。現在一般認為頗具有可信性的最早的切腹,是十二世紀時的武士,著名的鎮西八郎源為朝,幾乎所有的源為朝的傳記,都告訴我們他在伊豆大島切腹自殺。 同樣,其實源為朝是否真為切腹而死依然存有疑問,史料之中大有可能誇大了其詞。不過源氏一族素以悍勇聞名,他以一種類似於切腹的方式自殺還是大有可能。只是,即使如此,他也未必能算上第一號。 事實上,史料上有記載的切腹,在源為朝之前就有存在。 在源為朝死前不久,他的幼弟被平家抓住後斬首,有一個家臣為此徇死,採用的就是切腹的方式。不過,鑒於後世對於武士切腹的定義,這類徇死並不能單獨作為切腹的案例。只是,這至少可以說明,當時切腹的方式已經開始出現,在源為朝之前就存在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事實上,切腹這種行為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當然,在可信的文獻記錄中,最早的恐怕還是源為朝了。 再扯遠一點。在奈良時代(大約8世紀初)的古書《播磨風土記》里就有關於切腹的記載。說的是女神淡海之神追趕丈夫,沒追上,就一氣之下切開自己腹部,把五臟六腑扔掉後跳水自殺。這本身是個神話故事,當然不能把淡海之神當作切腹第一號的人物。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或許在當時已經存在這種自殺方式,所以人們才會把它編進神話裡面。 所以說,切腹可能歷史非常悠久,只是舉行這種儀式的人並不出名,所以並沒有被收錄入各類史料。源為朝,或許只能算是第一個切腹的有名人吧。
㈣ 日本的「剖腹」刑法,有何來歷如何「剖腹」傷口的
日本武士戰敗之後都會切腹自殺,甚至在二戰中都能看到這種慘烈的場面,以體現日本武士對其主子幕府將軍或天皇的無上忠誠,是武士道精神的重要體現。日本武士切腹是從鐮倉幕府時期開始的, 武士丟失陣地或戰敗被俘之前拒絕敵人對自己進行人格侮辱,完成切腹自殺,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了戰國時代。
第一步是先由左向右切一刀,然後再來稍微向上的第二刀。第二刀切完之後,介錯人要及時進行抱首,也就是快速一刀斬向自殺者的脖子,但是不能將其身體和頭顱斬斷,要有皮膚相連。這一刀要求非常精確,非武術高手是做不到的。事先剖腹自殺者和介錯人會協商用多長時間完成這一切腹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