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投降怎麼講課

日本投降怎麼講課

發布時間: 2022-09-03 21:52:10

① 日本是什麼時候投降的,在哪舉行投儀式具體,詳細點。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主要盟國的代表出席簽字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書上簽字。簽字儀式非常隆重。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本投降儀式為什麼不在盟軍總部所在地橫濱新大飯店進行,而偏要選在軍艦上舉行?原來,這裡面另有隱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陸軍上將麥克阿瑟為遠東盟軍最高司令,並由他負責安排受降儀式。對此,太平洋海軍司令尼米茲上將憤憤不平。他認為,海軍從瓜島一直打到沖繩島,是贏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主角,現在卻讓陸軍代表接受日本投降,這不公平。他向杜魯門總統表示,如不能體現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巨大作用,他將不出席受降儀式。這使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感到很為難。後來,由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從中調解,提出一個折中方案讓麥克阿瑟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盟軍各國,尼米茲則代表美國,分別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簽字儀式由麥克阿瑟主持,簽字地點則定在海軍的軍艦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為使杜魯門總統能順利批准這一折中方案,上下滿意,各方高興,福雷斯特爾這位當時白宮的智囊人物耍了一個小聰明,他提議由「密蘇里」號戰列艦負責安排場地,承擔這一歷史重任。「密蘇里」號當時在東京灣的停泊點,距離橫濱盟軍總部只有30海里。「密蘇里」號是美國最大的戰列艦之一,特別是「密蘇里」號是以杜魯門家鄉命名的戰列艦,而且還是由杜魯門總統最寵愛的女兒瑪格麗特給取的名字。有了這樣一層關系,杜魯門總統欣然批准了這一建議。
但是,臨近簽字那天,又出現了新的矛盾:「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掛誰的將旗呢?按美軍規定,軍艦上應掛最高指揮官的將旗,而麥克阿瑟與尼米茲的軍銜相同,都是五星上將。負責安排儀式的軍官不敢造次,就把一紅、一藍兩面將旗並排掛起,紅旗代表麥克阿瑟,藍旗代表尼米茲,這種掛旗方式在美國海軍史上還是第一次。9月2日上午9時25分,簽字儀式結束時,上千架美軍飛機從「密蘇里」號上空低空掠過,其中半數是海軍艦載飛機,另一半則是陸軍航空兵部隊的飛機,也體現了陸、海軍的「平等」。
美國軍隊中,陸軍與海軍之間矛盾由來已久。早在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之時,陸軍與海軍之間就經常為地位與待遇等問題發生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陸軍與海軍圍繞主導權問題更是爭論不休。為此,美軍最高當局把太平洋戰區分為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兩個戰場,分別由麥克阿瑟和尼米茲指揮,這就為後來受降儀式上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② 日本是怎麼投降的

1945年8月9日,在東京的日本皇宮防空洞里,一群軍政要人正在激烈地爭論著:
「從目前國內外局勢看,在維護國體、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無條件投降!……」外相東鄉茂德垂頭喪氣地說著,兩手一攤,倒在沙發上。
7月間,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須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它徹底消滅。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8月8日,就是在昨天,蘇聯對日宣戰。9日零時剛過,蘇聯百萬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厲攻勢,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70萬關東軍發起了全線總進攻。東鄉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總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敗的帆船,很快就會在風雨飄搖中沉沒。
然而,並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這樣的結局。
海軍司令部總長豐田副武說道:「要投降,除維護國體外,還必須附帶三個條件:一、日本自行處理戰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裝;三、盟軍不得佔領日本本土……」
「與其無條件投降,不如實行本土決戰!」陸相阿南惟幾打斷豐田副武的話,一拍桌子,站起身朗聲說:「我們在本土決戰,雖然不能確定勝利,但還可一戰,打得好還可以擊退登陸敵軍。所以,我堅決反對無條件投降!」
會議沒有結果。
下午,首相鈴木召開內閣會議。鈴木簡單說了兩句,然後由外相東鄉報告了蘇聯參戰及原子彈爆炸後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應投降,會場又展開了爭論。最後,鈴木征詢各大臣是否應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結果六人贊成,三人反對,五人沒有表態。鈴木無可奈何地說:「內閣既然不能決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隨後的御前會議仍舊在皇宮防空洞中舉行,天皇裕仁來到會議室。
鈴木先讓書記官朗讀《波茨坦公告》,然後宣讀他擬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備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英國、中國政府,以及後來由蘇聯政府簽字的在波茨坦發表的聯合公告中所列舉的條款,但應取得如下諒解,即上述公告並不含任何有損於陛下作為至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
接著,由東鄉說明提案理由,「對日本來說,接受《波茨坦公告》雖不體面,但在目前情況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彈出現,蘇聯又對我宣戰,時局急變,對方更加強硬。」他停頓了一下,又說:「此時此刻,只能提出一條,就是維護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復興之日。」
他剛說完,陸相阿南、梅津和豐田等人馬上表示反對,爭議又起。鈴木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把目光轉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聽著眾人的辯論,這時他喃喃地說道:「這幾天一直盡聽有取勝的自信的話,但計劃和實踐並不一致。就目前的樣子,要對付盟國軍隊,看來沒有勝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揮,「此時只有作這樣的決定了……」8月10日,美國政府收聽到了日本接受《波喬坦公告》的廣播。隨即征詢英、蘇、中三方意見,發表了一道復文:「自投降之時起,日本天皇必須聽命於美國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後形式,將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願確定之。」兩天後,美國飛機在東京上空撒下了載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電文和同盟國復文的日語傳單。一時間,政府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民眾中傳開來。
8月14日,天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會上,陸相阿南等人聲淚俱下,他們說:同盟國復照對保護天皇制度措詞不明,懇請天皇准予再提出照會。如同盟國不允許保護天皇制度,那隻有繼續戰爭,死裡求生。會場上一片沉默。
終於,天皇裕仁說道:「我的異乎尋常的決定沒有變……」會場頓時響起一片嗚咽和啜泣聲。天皇下令起草接受天條件投降的詔書,並將詔書錄音,准備在第二天播出。主戰派的一夥少壯侍衛軍官得知這一消息,決定舉行政變。這天晚上,他們闖入皇宮,四處搜尋,企圖劫走天皇廣播詔書的錄音唱片,阻止向全國廣播。警衛部隊很快鎮壓了這次叛亂。投降詔書立即在電台播出。主戰派頭子陸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殺。8月28日,美國空軍的飛機在東京機場降落。大批的英、美軍隊開始在日本海岸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
9月2日上午,日本東京灣,晴空萬里,碧波無垠。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迎來了一個庄嚴的時刻。9時許,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歷時15年的侵略戰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

③ 關於投降的問題。誰能給我解釋下,什麼叫做 日本無條件投降

投降在東方文化中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的意思;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投降並不是一切都交給勝利方;而是交戰雙方在對比實力後的一種選擇;失敗方可以通過談判獲得相對有利的條件。比如反法聯盟打敗拿破崙後,法國的外交家就通過各種談判,私下交易獲得了對法國相對有利的條件。這種投降就是有條件投降!
無條件投降就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投降!從這點意義上說日本其實是有條件投降的,比如日本天皇沒有被追究戰犯責任;天皇制被保留等等!

④ 日本法西斯戰敗的投降談判是怎樣的

1945年5月23日,納粹德國新元首鄧尼茨和德約爾元帥被召到法國蘭斯的盟軍最高統帥部接受投降。至此,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終於滅亡了。

在歐戰正式結束剛剛5個星期之後,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飛抵一片瓦礫焦土的柏林,和斯大林、丘吉爾舉行最高級會議。三巨頭要討論的是如何處理戰敗的德國和被戰爭摧毀的歐洲大陸,然而,對杜魯門來說,當時美國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是打敗日本。

杜魯門到達柏林的第二天,巡視了滿目創傷的德國首都,然後回到面目荒舊的「小白宮」。就在那裡,陸軍部部長史汀生遞給了他一份來自美國的電報,電文說,「診斷尚不完整,但效果似佳」。

電文告訴總統,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已經開始:美國已經成功地試驗了一顆原子彈。對日本人來說,那可怕的武器即將造成可怕的劫難和人員傷亡。

當時,美軍已經草擬了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准備分兩個階段登陸日本:1945年9月佔領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佔東京。以沖繩之戰為例,鑒於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盟國估計要一寸寸地征服日本本土,可能要損失100萬美國人和50萬英國人。而美國的首腦人物及有關人員認為,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彈,情況將會大為改觀。

但為了避免前蘇聯提出美國封鎖消息的指控,杜魯門決定給斯大林透露一點有關原子彈的秘密。當7月24日巨頭們的午餐正要散席的時候,杜魯門若無其事地走近斯大林的譯員,要他「轉告大元帥,美國已經試驗成功一種威力很大的炸彈,准備把它投向日本,加速結束戰爭。」斯大林反應冷淡,只表示希望美國用好這種武器,反擊日本。

同一天晚些時候,杜魯門批准了一項發給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命令。命令開頭說,「第20航空隊應在1945年8月3日以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向下列任何一個目標投擲第一顆特製炸彈:廣島、小倉、新瀉或長崎。」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17秒,一架B—29「空中堡壘」向廣島投下了第一顆特製炸彈。整個城市頓時被毀,有14萬人喪失了生命。

在美國,杜魯門總統發表了一項警告性的聲明:「類同太陽中心熱能的打擊力量已對遠東戰爭的發動者施加了懲罰。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接受我們的條件,他們還要遭到來自空中的一連串毀滅性襲擊,毀滅程度之大,史無前例。」

日本對此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這時,前蘇聯表明了它的態度。它要從已經受到的沉重打擊的日本帝國那裡摘取一份勝利的果實。8月8日,前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宮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知他即日起蘇日兩國之間處於戰爭狀態。第2天下午5時,160萬蘇軍越過國界,向日本關東軍發動進攻。但日本到此時還不投降。8月9日,杜魯門的警告兌現了,日本在長崎投了第2顆原子彈。

投擲原子彈,在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潰敗,促進日本政府迅速投降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8日下午,東鄉外相在皇宮地下室謁見天皇,奏陳美方使用了原子彈一事。天皇為此而面諭:敵方既然已經使用了這種武器,繼續進行戰爭越發不可能了。為爭取有利條件,不可錯過結束戰爭的時機。條件經過協商不會談不攏的。總之,應該爭取盡快結束戰爭,並令將這一意見轉告給鈴木首相。

長崎的浩劫迫使日本屈膝投降。就在長崎受難的當天夜間,經過帝國會議幾個小時的緊張爭論,日本天皇裕仁終於起身為民請降。裕仁說:「忍受空前屈辱的時刻終於來到。」

然而,原子彈爆炸對於日本政府和大本營所起的作用,並不象美國所期待的那樣大。原子彈雖然爆炸了,但日軍大本營在本土進行決戰的准備仍未放棄,政府當局的反應也微乎其微,鈴木首相准備立即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但因部分成員因故不能參加而推遲了。在日本國內,由於消息閉塞,原子彈爆炸造成的驚恐面也不是很大。

丘吉爾曾說:「如果認為原子彈決定了日本的命運,那將是一個錯誤。日本的失敗在第一顆原子彈投擲以前已成定局。」

但是,投擲原子彈在促使日本迅速投降方面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蘑菇煙雲滾滾翻騰的時刻,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又響霹靂:

——8月8日夜,前蘇聯對日宣戰:「從明天即8月9日起,前蘇聯將認為其本身已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下達了最後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動員令。10日,延安總部發布大反攻的命令,百萬八路軍、新四軍及中國其他抗日軍隊向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進攻!

日本法西斯的喪鍾敲響了!

8月9日上午10時30分,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召開。會上著重討論如何接受《波茨坦公告》。陸相阿南惟幾、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軍令部總長豐田副武主張附帶條件投降。

但是外相東鄉茂德主張在維護團體,即保存天皇制度的前提下,無條件投降。雙方爭執不下,無果而散。

8月10日凌晨2時20分,太平洋戰爭首先以天皇「聖斷」的形式宣告結束。

御前會議之後,繼續進行內閣會議。凌晨4時,以不改變國體為唯一條件,內閣會議也作出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定。

10日上午6時45分,外務省正式電告駐中立國瑞士和瑞典的日本公使,請駐在國政府把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會轉交中美蘇英4國政府。

8月12日零時45分左右,日方收到美方答復,主要內容是:「自投降之時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即須聽從盟國最高司令官的命令……」大本營陸海軍部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答復而斷然反對接受同盟國促降公告。但海相、內大臣、外相等則主張接受同盟國的促降公告。

8月15日中午,廣播器中傳出天皇低沉而陰郁的聲調:「朕已令帝國通告美、英、中、蘇4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至此,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法西斯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發動的、給各國人民造成史無前例的重大痛苦與損失的野蠻的侵略戰爭,以失敗而告終。

1945年9月2日拂曉,美戰列艦「密蘇里號」那巨大的艦體,由幾百艘海軍艦船簇擁著,赫然聳立在陰雲覆蓋的東京灣里。在戰列艦上,美、中、蘇、英、法五國的國旗在迎風抖動。一隻鋪著綠色絨毯的小飯桌放在2號炮塔與船欄中間,兩邊各放著一把椅子。一個庄嚴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來到了——日本帝國正式投降簽字儀式將在這里舉行。

8月30分,同盟國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將軍登上「密蘇里號」戰列艦甲板。哈爾西海軍上將站在他的身旁。

8時50分,盟國九國代表及其他將領們相繼走上甲板。九國代表是:美國代表C稺·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布魯斯·福萊塞海軍上將、前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澳大利亞代表T稟·布拉梅、加拿大代表穆爾·科斯格雷夫、法國代表勒克萊、荷蘭代表D稥稬赫爾弗里克、紐西蘭代表倫納德·艾西特。

8時55分,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拖著那條在上海一次紀念日皇生辰的集會上被炸斷後裝上的假腿,從小艇上吃力地爬上了「密蘇里號」甲板,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也跟著爬上來。當11名毫無表情的身著黑色晨禮服和黃褐色陸軍服的日本人登上戰列艦甲板時,嚴肅的盟國用沉默來迎接他們。

受降儀式在麥克阿瑟將軍主持下於上午9時舉行。他首先進行了短暫的演講,他說:「我以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的名義,在此聲明……以正義和寬容來完成我的職責;同時,為了徹底、迅速、忠實地遵守投降條件,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接著,戰敗國日本代表首先在投降書中簽字。投降書裝訂成兩個文本,一份是英文,一份是日文。投降書中寫道:「……我等茲宣布:日本帝國大本營和不論在任何地方的一切日本國軍以及在日本國控制下的一切軍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外相重光葵「奉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之命令,以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之名義」、梅津「奉日本大本營之命令,以日本大本營之名義」簽署了投降書。

然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簽字。

隨後,美、中、英、蘇、澳、加、法、荷、新等國代表依次簽了字。儀式前後只用了14分鍾。

至此,日本帝國戰敗投降被載入史冊,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終結。

⑤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過程是怎樣的

代表入場

編輯

八時十分,尼米茲將軍和隨行人員從「南達科他」號乘坐專用小艇來到「密蘇里」號,擴音機里響起「海軍上將進行曲」,全艦哨聲大作,尼米茲的五星上將旗在桅桿上冉冉升起,哈爾西上前熱烈歡迎。

八時三十分,樂聲大起,同盟國代表團乘「尼古拉斯」號驅逐艦抵達「密蘇里」號,深灰黃色軍服的是中國代表,純白短袖、短褲、長襪的是英國代表,深棕綠、深藍色鑲紅條的是蘇聯代表,淡黃色軍服的是法國代表,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軍服,再加上絢目的勛章綬帶,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中國話、英國話、美國話、荷蘭話、法國話、俄國話,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甲板上頓時成為有聲有色的外交場所,記者忙得不亦樂乎。奇怪的是,「密蘇里」號上的所有美軍官兵,上至五星上將,下至普通水兵,雖說軍裝簇新,卻都是制式襯衫的軍便裝,不系領帶不佩勛章,全然不是出席正式場合的常服或禮服,原來美軍決定,以此形式表達對日軍的輕蔑。

受降儀式

編輯

九時正,樂隊奏起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並排在前,哈爾西在後步出將領休息艙,同盟國代表團以及觀禮的陸海軍將領都在規定位置上列隊,走上甲板後尼米茲站在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右邊,處於同盟國代表團第一人的位置,哈爾西則站在海軍將領的第一位,艦上水兵則紛紛搶占能看到會場的有利位置,今天我們從照片上還可以看到所有高處,甚至大口徑艦炮的炮管上都擠滿了神采飛揚的水兵。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等人向麥克阿瑟致禮,他同樣沒有答禮。

軍艦牧師作祈禱後,麥克阿瑟走到麥克風前,持稿在手,神色肅然地宣讀投降命令。在投降命令里,他重申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基本內容之後說:「今天,我們各交戰國的代表,聚集在這里,簽署一個庄嚴的文件,從而使和平得以恢復。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意識形態的爭端,已在戰場上見分曉,我們無需在這里討論。作為地球上大多數人民的代表,我們也不是懷著不信任、惡意或仇恨的情緒相聚的。我們勝敗雙方的責任是實現更崇高的尊嚴,只有這種尊嚴才有利於我們即將為之奮斗的神聖目標,使我們全體人民毫無保留地用我們在這里即將取得的諒解,而忠實地執行這種諒解。」最後他說道:「在這庄嚴的儀式之後,我們將告別充滿血腥屠殺的舊世界,迎來一個十分美好的世界,一個維護人類尊嚴的世界,一個致力於追求自由、寬容和正義的世界,這是我最熱忱地希望,也是全人類的希望!」隨後,他指著桌子前的椅子,嚴肅地宣布:「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皇軍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指定的地方簽字!」長條桌上,早就放好了兩份投降書文本,一份是同盟國保留的文本,墨綠色真皮封面,雍容華貴;另一份交給日本的文本封面則是廉價的黑色帆布,這一方面是表示對日本的藐視和輕蔑,另一方面想必日本也不會將其好好珍藏,肯定是會被扔在犄角旮旯,所以也不必給他們太好的裝幀,免得浪費。

一名日本代表首先走上來,仔細審視桌上兩份投降書無誤,再回到自己位置,接著重光葵走上前,摘下禮帽和手套,斜身落座,不料手杖卻從臂彎滑落到地上,他只好狼狽地揀了起來,一面想放置他的禮帽和手套,一面又從口袋裡掏筆,手忙腳亂,一名外務省的隨員走上前,遞上筆並替他拿好手杖。可他面對投降書,卻又不知道要簽在哪兒,麥克阿瑟回頭招呼他的參謀長薩瑟蘭將軍:「告訴他簽在哪兒!」在薩瑟蘭的指點下,重光葵在兩份投降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接著,梅津走上前,他沒有入座,似乎想要保持一點軍人的威嚴,除去手套,看也沒看投降書就俯下身草草簽名。

麥克阿瑟接著宣布:「同盟國最高統帥現在代表各交戰國簽字!」,他邀請喬納森·溫賴特少將和亞瑟·帕西瓦爾中將陪同簽字,溫賴特是最後堅守菲律賓的美軍將領,帕西瓦爾則是新加坡淪陷時的英軍將領,兩人都是剛從沈陽的戰俘營里趕來,三年戰俘生涯的折磨摧殘,使兩人骨瘦如柴,形同骷髏,穿著最小號的軍裝還顯得肥大不堪!麥克阿瑟請這兩人陪同簽字,正是對兩人所經受苦難的一種補償。兩人出列向麥克阿瑟敬禮後站在他身後,麥克阿瑟神定氣閑地落座,開始簽字,一共用了六支筆,第一、第二支筆當場就送給了陪同簽字的溫賴特和帕西瓦爾,其他四支筆分別送給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海軍學院(也有說是贈與中國代表徐永昌)和他的夫人。簽完字後,回到擴音器前說:「美利堅合眾國代表現在簽字。」這時,尼米茲步出行列,他請海爾賽將軍和西門將軍陪同簽字。麥克阿瑟接著又宣布:「中華民國代表現在簽字。」。隨後,中國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在商震將軍陪同下代表中國在投降書上簽字。接著,英國布魯斯·弗雷澤

徐永昌將軍代表中國簽字

海軍上將、蘇聯德里維昂柯·普爾卡耶夫陸軍中將、澳大利亞托馬斯·布來梅上將、加拿大摩爾·科斯格來夫上校、法國雅各斯·列克雷克上將、荷蘭康拉德·赫爾弗里奇上將和紐西蘭昂納德·伊西德少將依次代表各自國家簽字。麥克阿瑟最後致辭:「我們共同祝願,世界從此恢復和平,願上帝保佑和平永存!現在儀式結束。」――此時正是九時十八分,十四年前的九一八,日軍佔領沈陽。而1933年在日軍威逼下,從偽滿開往北平的列車到站時間也正是九時十八分!這正可謂天意,用這樣的天作之巧,盡洗前恥!

八時五十分,樂聲又一次奏響,麥克阿瑟乘坐「布坎南」號驅逐艦從橫濱趕來,尼米茲上前迎接,兩人談笑著從主甲板拾級而上,步入將領休息艙。如麥克阿瑟所願,他的五星將旗升上桅桿。在一艘軍艦上,同時升起兩面五星上將旗,在美國海軍的歷史還從未有過!

激動人心的場面即將到來,即便像麥克阿瑟這樣經歷過許多大事件的人都無法克制,以至於他竟然在艦長艙的衛生室里劇烈嘔吐起來,將剛吃下去還沒有消化的早餐盡數吐了出來!

此時,「密蘇里」號向遠處運送日本代表團的DD―486「蘭斯多恩」號驅逐艦發出信號,「蘭斯多恩」號隨即靠上前,放下小艇將日本代表團送來。日本代表團一行十一人,外相重光葵黑色禮服禮帽,作為日本政府代表,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一身戎裝,作為日軍大本營代表,其他九人是由三名外務省代表、三名陸軍代表和三名海軍代表組成。外務省代表都穿著正式的燕尾服,條紋褲,大禮帽,只有一人不知何故穿了一套皺巴巴的白色亞麻布西服,顯得極不協調。而包括梅津在內的七名軍官都穿著沒有熨燙過的皺軍服和毫無光澤的臟軍靴,很顯然作為軍人,尤其是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視投降為最大恥辱的日本軍人,他們是極不願意出席這一儀式的,完全是迫於天皇的命令,所以便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強烈不滿!――重光和梅津都是中國人民的老相識了,重光的一條腿就是1932年5月在上海虹口公園被朝鮮義士尹奉吉投擲的炸彈炸斷的,至今在虹口公園里還有舊址可尋;梅津則擔任過天津駐屯軍司令,著名的《何梅協議》日方簽字人。滄海桑田,昔日曾是何等的趾高氣揚,今日卻在這里俯首稱降!

⑥ 你知道日本投降的全過程是啥嗎

日本天皇向日軍發出停戰令,但許多侵華日軍並沒有放下武器。關東軍是其中最為頑固的一部,盡管此時它已經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兩天後,關東軍不得不宣布投降。從8月9日到18日,僅僅一個星期,在蘇聯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橫掃下,素有“皇軍之花”之稱的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14年——局部地區長達40年的侵略經營土崩瓦解。
日軍潰敗之時,不拿武器的侵略者——被日本政府派到中國東北的“開拓團”移民,也紛紛逃散。經歷過那段歲月的老人回憶:“那段時間,經過我們這兒南下的日本人有萬把人。那些走不了的都聚到一起,堆上炸葯和手榴彈,集體自殺。日本政府分別電請瑞典、瑞士,將投降之意轉達中、美、英、蘇四國,“日本政府決定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迅速傳遍了全世界。下午6時許,在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廣播一遍遍播送著這個消息,山城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⑦ 日本投降的過程是怎樣的

1945年8月14日,日本通過瑞士向各盟國發出了同意無條件投降的電報。同時,裕仁天皇在秘密錄音室里錄制了投降詔令的錄音磁帶,以備明晨向全世界播出。

⑧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三點:

1、盟國反攻:1943年11月盟軍開始大反攻,分別由尼米茲和麥克阿瑟指揮,從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佔領區進攻。

2、中國戰區反攻:1945年2月以後,雖然日本軍閥在豫湘桂會戰後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是由於經常受到來自於內地的美國空軍的攻擊。

再加上太平洋戰場已日益吃緊,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於是為了消滅美軍在中國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

3、日本本土:1945年8月6日,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陸戰以及在先蘇聯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3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

8月5日200架戰機從大琉球島及硫磺島基地出發,對東京及其機場與九州進行轟炸。炸彈與原子彈齊下,日本又有十二城市受重創。8月8日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達密約》,隨即發表在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

(8)日本投降怎麼講課擴展閱讀:

簽署儀式: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岡村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後蓋章。

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更正:並不是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交的投降書。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而且投降儀式中,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都沒有呈繳象徵武器的佩刀。原因是國民黨代表和其事先商量決定的。此日後入侵中國之日本軍隊向中國軍隊投降。

⑨ 當時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講出了哪個條件

戰爭可以說是“不幸”的代名詞。一旦戰爭發動了,就意味著有人要在戰爭中喪命,所以一直都被人所恐懼。尤其是世界第二次戰爭,更是造成了千萬人死亡。但是在日本投降下,終於給了這場大規模戰爭畫下了休止符。

而在世人眼裡,日本投降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在日本國土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驚人的原子彈,再加上蘇聯在最後時刻出兵東北地區,打敗關東軍,讓日本軍國政府感到無力回天,才不得已投降的。其實並不然。

那麼,日本最終是如何接受無條件投降的呢?其實,從當時的日本外相東鄉茂德在投降前的御前會議的發言便可看出。當時他指出:“對日本來說,接受《波茨坦公告》雖不體面……原子彈出現,蘇聯又對我宣戰,時局急變……此時此刻,只能提出一條,就是維護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復興之日。”

可見,投降時只希望保留天皇制度,這一點就足夠說明日本民族為了維護提天皇的顏面,不惜任何代價。而美國同意這個條件,維護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家園,讓日本民族能夠在戰後繼續效忠日本天皇,這點才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而自此之後,日本人對美國抱有很大的感激,並且最終選擇追隨美國。

⑩ 日本投降儀式的過程是怎樣的

尼米茲將此種情況報告金上將,並表達了自己的強烈不滿。金立即向總統提出,如果由一名陸軍將領主持和平協議,那麼,儀式應在一艘海軍艦只上而不是在陸上舉行。海軍部長福雷斯特爾還從國務卿處贏得一項協議:如果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在投降書上簽字,尼米茲將代表美國簽字。

29日,尼米茲也乘水上飛機抵達東京灣,把將旗升在「南達科他」號上。

1945年9月2日8點,尼米茲一行乘專艇趕到簽字地點,艦上哨聲大作,擴音器響起了「海軍上將進行曲」。

又過了一段時間,麥克阿瑟與參謀人員也抵達了。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相互握手,共同慶祝這一難忘的時刻。

軍中牧師祈禱後,樂隊高奏美國國歌。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一起走上露天甲板。哈爾西緊隨其後。麥克阿瑟站在桌後發表了令人難忘的和平講話,然後他請日本帝國政府的代表走向前來簽字。

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在日本受降書上簽字時,請美陸軍的喬納森·溫賴特將軍和英國陸軍中校亞瑟·珀西瓦爾站在他的身後,這二人都曾是戰俘,剛從滿洲日本戰俘營乘飛機趕來。

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五星上將接著走上前來,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簽字。麥克阿瑟五星上將和哈爾西上將、謝爾曼少將站在他的身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8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9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2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2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