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看待韓國制裁的態度
⑴ 為什麼日本要給韓國實施「經濟制裁」
日本制裁韓國其實是一種「迫不得已」,其中引起此輪制裁的導火索就是在G20峰會上,日韓沒有就「二戰強征勞工賠償」一案達成共識,最終在日韓近年的矛盾積累上,點燃了日本對韓國的制裁之火。
日韓 歷史 問題糾纏已久,比如本來慰安婦問題已經在朴槿惠的任內做了「 歷史 解決」,日本以和解的方式給予援助金10億日元,但隨著日本因為政治問題制裁韓國,文在寅政府已經在制裁發生之後廢除了這個朴槿惠時代的「慰安婦基金會」。
文在寅上台上台以來,由於經濟持續不振,所以雖然進步派選民中一直都有呼籲廢除「慰安婦基金會」的聲音,但不願意再在經濟問題上節外生枝的文在寅並沒有推翻朴槿惠任內的這一項「惡政」。
然而由於經濟不彰顯,對北外交進程又陷入停滯,在缺乏政績提振支持率的情況下,文在寅除了以「反腐改革」作為近年的內政主線以外,對外就是重提「二戰勞工賠償案」,並以此作為基本支撐,對日本主張「個人索賠權」,以此展現對日本的「民族強硬姿態」。
但日本自然不甘願就範,日本認為日韓之間早有「日韓請求權協定」,勞工案早就在七十年代就已解決,韓國此時要求索賠,純粹沒有道理——但日韓請求權協定只涉及兩個主權國家的「國家索賠」而不涉及「私人索賠」,所以韓國政府固然在勞工案上有私人動機存在,但其實也伸張了韓國普通民眾的利益,同時又利用這個「二戰原罪」作為對日本的外交籌碼。
事實上,韓國高院在勞工案上的判決,不過是要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向4名韓國勞工賠償每人8.8萬美元而已...
但日本遲遲不願意妥協,除了新日鐵住金公司以外,還因為勞工案涉及到了如今仍然存續的日本三百多家企業,其中不乏三菱重工這樣的日本財閥,而以中右路線執政的安倍,當然不會在這上面服軟——這會得罪選民又得罪財閥。
最關鍵的是,包括三星、LG在內的韓國財閥、企業都對日本許多的產業材料極為依賴,以此輪制裁限制的氟聚醯亞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三種材料為例,一旦落實,就將重創韓國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屏產業,而這兩種產業乃是如今韓國的出口支柱之二,更別提這些材料還會影響到智能手機和晶元產業。
除了勞工案以外,日韓間還有水產品限制,火控雷達照射等諸多糾紛亟需解決。
而安倍此時對韓國制裁,除了這些原因積累以外,還因為美國已經先後對韓國進行了明暗兩輪打壓,所以日本才敢向同為美國盟國,但對日本產業依賴極強的韓國動手,試圖一攬子的解決日韓間的 歷史 遺留問題和現代糾紛。
安倍此時出手的時機,可謂極為老辣,韓國第一季度GDP下滑了0.2%,大量失業韓國青年求職日本,文在寅雖然因為反腐、外交政績支持率提高到50%以上。
但文在寅如今除了改革反腐以外,就只剩下「民族外交」這一條線撐起支持率,可如今美朝關系雖然有所進取,但解決明顯遙遙無期。
所以文在寅如今的民調支持率實則為無根之本,一旦韓國經濟再遭動搖,不僅韓國將面臨巨大風險,文在寅和共民黨的黨內連任也將成為泡影。
但日韓關系又極為敏感,文在寅在此讓步的話,恐怕還是將喪失大量的進步派和中間選民,尤其是共民黨的下任總統候選人李洛淵還是總理。
但韓國方面又缺乏對策,面對日本突如其來的制裁,韓國第一反應除了上訴WTO以外,就是回應「廢除慰安婦基金會」,可見在對日方面,韓國確實缺少足夠的牌面抵抗壓力,甚至予以回擊。
總而言之,文在寅政府現在可謂內外交困,麻煩大了。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未經授權勿轉載,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
首先韓國的半導體行業本身就和日本形成了直接競爭,這次的華為事件讓日本看到連美國都無法打壓,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遲早會在半導體行業和日本發生競爭,所以日本乾脆先把韓國幹了,尋求以後和中國長期合作,哪怕日後有競爭,也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第二,在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全球貿易艱難的時候,日本不太好過,先讓自己活下來。
第三,韓國這個國家民族自尊心強,除了必須進口日本的東西,盡量都用自己的,比如韓國絕大多數車都用自己的韓國車,韓國市場也不大,日本對韓國出口有限,所以,日本這次選擇和自己有直接利益沖突而且比自己弱的韓國開刀,是有長遠計劃的。據消息稱已經醞釀了半年,而且這兩天日本某官員還特意回應了絕不撤銷
日本這次對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出口管控,個人以為 , 應該屬於早就應該落地的「另一隻靴子」 ,只不過因為舉辦G20峰會的需要,所以日本遲遲沒有祭出這一措施。而G20峰會結束後,日本立刻實施了這一措施。 日本之所以會這么做,主要對韓國的報復性措施。 日本這次對向韓國出口的半導體材料的管控,據韓國媒體報道,是日本對強征韓國勞工賠償判決的報復行為。當然,日本肯定是要否認這一指控,日本堅持認為這次對韓國半導體材料出口管控,主要是出於安全問題,是世貿規則允許的。當然,日本同時也表明韓國在G20峰會召開前沒有提出有關勞工賠償問題的令人滿意的方案,這嚴重損害了日韓關系。因此, 雖然日本說是因為安全問題,但個人以為,其實就是在報復韓國。也就是說,日本對韓國的這次「經濟制裁」,其實是出於政治目的。也就是說,日韓兩國外交關系已經開始影響到兩國經貿關系了 。除了對韓國的報復之外,日本對韓國的這次「經濟制裁」,應該說 還有瞄準參議院選舉的一面 。2019年7月21日,日本參議院將舉行選舉,執政的自民黨應該是想表現出對韓國的強硬姿態,以迎合選民,以便在選舉中能夠獲得一個較好的結果。
而從韓國方面來說, 引爆日韓關系中的定時炸彈的並不是現任總統文在寅,而是前任總統朴槿惠。 朴槿惠在任期間,致力於推動日韓關系進一步發展,應該說目標並沒有問題,但是 朴槿惠採取的措施卻傷害了韓國人的民族感情:同意日本以10億日元解決韓國慰安婦問題,這導致韓國民眾大為不滿 ,甚至有人喊出了朴槿惠是賣國賊的口號。而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後, 繼任的文在寅認為朴槿惠與日本簽署的關於慰安婦的協議存在瑕疵,再加上文在寅由於國內經濟問題以及半島問題,支持率大幅度下滑,所以乾脆提出廢除日韓關於慰安婦的協議。 而從日本的角度來說,既然協議已經簽訂了,那就代表著問題已經解決,現在是韓國政府出爾反爾,所以日本才反應如此大。當然, 文在寅政府並沒有完全撕毀日韓這一協議,而是採取由韓國最高法院判決要求日本就強征韓國勞工問題進行賠償的方式對日本採取措施。而這恰恰是導致日本對韓國「經濟制裁」的誘因。
根本原因是日韓兩國對於慰安婦問題的處理方式長期矛盾集中爆發,因為日本認為已經徹底解決,但是韓國之前法院有判決日本需要賠償、道歉,日本對此非常惱火。因此通過經濟制裁壓迫韓國讓步,是日本向美國學習的一個新辦法。因為限制的三種半導體生產所需材料非常重要,而且日本掌控了全球供應的絕大多數,事實上如果絕對限制出口韓國甚至可能能造成韓國三星等大企業的停產,影響巨大,日本這是要掐住韓國的喉嚨來施壓,希望達到韓國讓步的目的。
於為什麼恰好在這個時機,很簡單啊,G20峰會還需要開好,這是日本的面子呢,之前如果開戰那影響不好嘛。而日本對韓國已是非常不滿,這個制裁措施肯定是早就預謀的,G20已過就迫不及待了。
日本經濟產業省7月1日宣布,將加強3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國的出口管制。
對於韓國出口的 心臟產業——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屏 來說,這不啻於當頭一棒。韓媒用「進入緊急狀態」形容韓企的反應,韓國政府的回應也相當強硬——召見日本大使抗議,敦促日本取消相關措施,並表示將採取訴諸世貿組織等反制措施。風波不斷的日韓關系再掀驚濤駭浪。
那麼,為什麼日本要突然對韓國實施「經濟制裁」?
因為在 歷史 問題上沖突頻現,韓日間信任度不斷下降。韓國《韓民族日報》1日報道稱, 在G20大阪峰會上,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沒有舉行雙邊會晤 。兩人僅在峰會開幕式後的歡迎儀式和晚宴上見面,有過短暫對視,但沒有任何錶達親密感的動作。即便在歡迎儀式上,兩位領導人面對媒體握手僅保持8秒就各自松開了。而韓國外長和日本外務大臣6月28日晚單獨會面,也沒能跨越兩國之間築起的「高牆」。
「安倍政府發起奇襲挑釁,對韓露出貿易戰炮口」,韓國《每日經濟》1日稱,在去年韓國大法院作出裁決後,韓日在政治和外交領域就齟齬不斷。現在隨著安倍政府突然實施經濟制裁,兩國關系再次陷入驚濤駭浪。《韓民族新聞》1日發表題為「日本應該立即撤回卑劣的經濟報復措施」的社論,稱日本政府的經濟制裁措施是過去韓日關系史無前例的事情,這是准備將兩國關系繼續往對決和對立的深淵推。該報說,針對殖民時期強征韓國人的人權蹂躪和不法妄行,日本政府不僅沒有真誠反省道歉,現在反而使用經濟報復手段試圖堵住世人悠悠之口,簡直不可理喻。
有不少媒體都提到,日本宣布對韓經濟制裁措施時,G20大阪峰會才剛閉幕。韓國《中央日報》稱,日本擔任G20主席國的大阪峰會強調維護自由、公平貿易的重要性。但G20峰會剛剛結束,日本就對韓國「拔刀」。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通過對各貿易對象國加征關稅的強硬措施來迫使對方在貿易談判中作出讓步。日本政府曾高舉「自由貿易」旗幟,對於貿易保護主義表示擔憂。 這次的對韓措施,恐怕是日本政策轉向的開始。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1日否認這樣做違反自由貿易原則。西村稱「這並不是對抗措施」,否認與強征勞工的關聯性,並表示「以安全保障為目的,對出口管理制度的使用進行必要修改。這一措施遵守了世貿組織的規則」。
我認為我多關心自己國家,別國不關我們的事。
特朗普高山流水,美國人總統看戲劇加拿大航空母艦,錯字加油水,鬥鬥軍火庫存現金生意美滿幸福。
⑵ 韓國宣布正式退出韓國與日本之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怎樣看待韓國的這種做法
作為對日本制裁韓國的回應,韓國終止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將給日本帶來什麼損失?應該說,這對日本也是一個打擊。雖然短期內損失並不明顯,但日本會知道萬一出現任何問題,就會甩鍋。
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關繫到日本的安全和美國的全球戰略,而日本對韓國的制裁主要是經濟問題。在經濟和安全問題上,韓國考慮了哪個更重要,哪個更小。日本也應該考慮,作為日本和韓國的共同老大哥,如果影響到美日韓同盟和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能不問嗎?如果美國問,它會打50場大仗,還是會繼續偏袒日本,還是會第一次幫助韓國?這取決於韓國如何調解並做得好。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⑶ 日韓終於撕破臉,日本禁韓為什麼這么剛
日韓兩國爆發貿易戰,直接原因在於日本突然對韓國採取變相經濟制裁政策,而背景原因則和這些年來日韓兩國之間的尖銳矛盾分不開,尤其是在歷史問題上的尖銳矛盾與對立。兩國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愈演愈烈。
就日本對韓國的這種變相制裁政策影響來看,可能會帶來多方面與長遠的影響,負面的效果可能較大。
經濟制裁在短期內對強勢的一國而言,可能帶來利益,但如果制裁最終促進雙方走向對抗,而沒有辦法實現和解的話,那麼最終雙方都將受到損害。
⑷ 韓國同仇敵愾,全民抵制日貨,為什麼日本人反應冷淡
這主要是由於韓國過去悲慘的歷史所決定的,韓國是遭受日本侵略最嚴重的國家,韓國勞工也是日本強征比例最高的,所以日本的細微行動很容易刺激韓國人「被侵略的歷史記憶」,加之經濟制裁和歷史問題之間緊密連接,所以日本對韓國發動的貿易戰就像火上澆油一樣,讓韓國廣大民眾立刻興起「反日情緒」並擴散開來。
據韓國輿論調查機構REALMETER9月19日發表的調查結果,參加拒買日本製品的韓國人已達65.7%,創此項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
⑸ 韓國植物園立「安倍下跪謝罪」雕像,日本政府態度如何
關於韓國植物園立“安倍下跪謝罪”雕像一事,日本政府已經發出了強硬聲明,該聲明代表了日本政府的態度。日本內閣長官表示如果韓國植物園的雕像真的是”安倍下跪謝罪“,那麼韓國已經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違反協議行為。如果這一行為不立即終止,將會影響日韓的關系。從日本政府的聲明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對此事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
然而,對於雕塑事件,韓國的網友卻分成了兩大陣營,一部分韓國網友表示歷史不應當被遺忘,正視歷史才能繼往開來。另一部分韓國網友則表示如今日韓關系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雕像事件可能會讓日韓關系降至冰點得不償失。
⑹ 韓國將變賣強征勞工日企資產,日本高官態度如何
韓國將變賣強征勞工日企資產,日本高官態度如何?韓國對於日本企業的股票變賣,其實對於日本來說是一個壓力巨大的事情,因為很多亞洲國家和日本存在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日本不承認二戰所犯下的罪行,這次日本高官態度很強硬,主要有幾個政治人物,大家可以參考:
三、外相茂木敏充提出嚴正交涉,也給韓國帶去嚴正警告:
外相茂木敏充提出嚴正交涉,他認為韓國行為是一種不恰當的政府幹預經濟行為,而且會導致惡性經濟事件發生,他警告韓國停止錯誤理念,否則日本會進行全面反擊。
⑺ 韓國拒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為什麼會對美國的影響大於日本
因為這會影響到美國在亞洲的利益,肯定是非常大的。美國對亞洲一直都是很虎視眈眈的,也想在亞洲培養自己的勢力,其中韓國和日本就是它的培養目標。
從美國的角度出發,他們是肯定不希望兩國出現敵對情況的。在現在日韓的經濟發生摩擦的情況下,美國並不會多管什麼。但當一旦摩擦進化到軍事方面了,美國方面就得重視了。日韓軍事情報現在是有合作的,他們的合作共享也是他們合作的基礎。
⑻ 韓國廢除「軍情協定」,美國和日本都有什麼態度
韓國廢除「軍情協定」,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親自向韓國駐日本大使南官杓提出抗議。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伯格在東京警告亞洲的同盟。
這個協定的廢棄便讓美日韓在應對朝鮮的問題上合作不下去,也影響應對我國。這是韓國在不管美國態度下的決定,這樣韓美的關系會很危險,韓國方面說事先已經和美國進行了溝通,美國方面是表示理解的。其實美國也還好了,最不願意的還是日本放面,協定廢掉對想推動集體自衛權的日本來說,那就是一次很重的打擊。
⑼ 日本制裁韓國的根源是什麼呢
根本原因是日韓關系本來就不好,雙方不僅在歷史問題和文化方面有沖突,就連支柱產業布局也是高度重疊。對於日本來說,韓國經濟持續走高,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日本。
舉個例子,日韓都是汽車製造大國。但是雙方都不買對方國家的車。去年日系車在韓國的銷量只有5.3萬輛,韓系車在日本的銷量只有300輛。雙方表面上雖然沒有撕破臉,但是明爭暗鬥早就開始了。
這次貿易戰雖然只涉及個別行業,但是這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如果不出意外,這樣的貿易戰以後還會更多。
PS:根據《韓日基本條約》,日本向韓國賠償八億美元,以這筆錢作為二戰期間韓國受害者家庭的經濟補償。簽訂協議時,日本方面提出要把補償金直接交到受害者手中,但被當時的韓國政府拒絕。韓國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先把這筆錢支付給自己,然後再由政府分發給每個受害人。但事後有資料顯示,韓國政府私吞了這筆資金,並沒有交與受害人。
也就是說,日本政府當時確實賠錢了,韓國政府也確實收到了這筆錢,但是由於韓國政府的貪污腐敗問題,韓國受害者家庭沒有拿到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