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浴室怎麼放浴缸
1. 浴室面積小,想要安裝一個浴缸,該怎麼設計
浴室面積小,如果想要安裝浴缸,最好靠牆設計或者選擇合適尺寸的浴缸。
古時候,人們習慣洗澡時用浴盆沐浴,因為古代沒有花灑等現代淋浴裝置,但是現代人仍然喜歡盆浴,只不過大部分家庭已經由木盆改成了浴缸。很多人家裡裝修時,想要在浴室安裝浴缸,但是浴缸對於浴室的面積要求比較高,小浴室如果安裝浴缸不方便,而且會使浴室看起來很擁擠,所以如果不是特別想要浴缸而且確定以後會使用浴缸,盡量放棄安裝浴缸。不過如果真的想要安裝浴缸,小編覺得也不是不能安裝,可以考慮參考以下方法。
一、浴缸靠牆安裝如果家裡浴室面積比較小的,浴缸安裝時盡量選擇靠牆安裝,因為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空間,而且這樣子還可以在靠近浴缸的牆壁一頭安裝放置洗浴用品的架子,可以進一步節省空間,此方法能使浴室面積使用面積最大化。
對於這個話題,你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補充。
2. 日本的衛生間那麼小,為什麼還要放大浴缸呢
這五個收納專區,用上2個你家的衛生間收納就輕松解決了!動動手,添置一些收納神器,你家衛生間隨時都能脫胎換骨!
3. 小空間衛浴間,要實現泡澡+淋浴該怎麼做
如果想要在空間小的浴室內實現泡澡和和淋浴,那麼就要利用好這個小空間裡面的每一個地方,可以採取緊湊型的設計,小空間也能放的下浴缸。
還有一種是坐著的浴缸,如果空間真的很小裝不下躺著的浴缸就可以裝我們的中國式木桶,坐著也是一種享受,而且還很小巧方便。
4. 裝修時的日式磚砌浴池,該怎麼裝
現代的裝修風格一般是偏中式或者歐式,另闢蹊徑的就是日式裝修,日式裝修的獨到之處主要在於它的磚砌浴池。不同於大家傳統買的陶瓷浴缸,日式浴缸全都是原砌的。磚砌浴池更保留了原本的方式和工作方法,更追求創新,返璞歸真,下面一起來看看裝修時日式磚砌浴池該怎麼裝。
在下面的牆剛砌好時,應在磚中加入水,浸泡2天,做閉水實驗,處理好浴缸的防水及下水。用刷子把防水塗料均勻的刷在牆體和地面,所有的地方都要刷到不能有氣泡或者露出來的地方。等待乾燥。等浴池的防水做好,就可以開始貼磚,選擇自己心儀的顏色和磚的樣式,這樣一個日式磚砌浴池就完工了。日式磚砌浴缸,很現代化,很新穎,價格比正常的浴缸低。
5. 日本小戶型衛生間設計妙招,科學又干凈,真該學學!
如果你碰到過下面這些囧況:
急著上廁所,卻有人在裡面洗澡死活不出來;
洗澡的時候毛巾衣服總是被水濺濕;
洗完澡衛生間霧氣彌漫,滿地都是水,好幾次差點滑倒,想擠個痘痘還要先把鏡子擦乾凈;
濕氣太重衛生間的馬桶墊一直幹不了,每次蹲坑都覺得坐在10億細菌上面
用得這么糟心,你知道其實衛生間可以設計得更合理嗎,「干濕分離」了解一下?
「干濕分離」是近年很流行的設計理念,也是未來衛生間設計的大趨勢,但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是一知半解。
「干濕分離」是指
:將衛生間里的干區(馬桶、洗臉盆)和潮區(淋浴區)分離,通過使用適當的隔斷,將衛生間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幾。常見有二段分離、三段分離,日本甚至還有的四段分離。
▲將衛生間功能隔開
今天月球設計院就來說說干濕分離的好處以及幾種分離方式,帶你5分鍾弄懂干濕分離,不再懵逼~
干濕分離有什麼好處?
1)可以多人同時使用衛生間
如果洗臉刷牙、洗澡、上廁所,三大功能都集中在一個空間,一人獨居當然是沒問題,但只要多一個人,早上和晚上,
一旦遇到有人在用馬桶,另一人如果趕時間只能捏著鼻子洗澡或洗臉刷牙,
更別提三口之家或者三代同堂的家要怎麼辦了。
而如果將洗臉盆、馬桶、淋浴間都分離開,所有功能可以同時使用。你蹲坑時她也不需要忍臭刷牙洗臉;她在享受沐浴的放鬆,你也不用在外面狂敲門「我要用馬桶」。
▲每個功能都可以單獨使用
所以干濕分離對於只有一個衛生間的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
2)更安全更干凈
沒有干濕分區的話,洗完澡,地上、牆上、馬桶蓋上等等整個衛生間都是水,不僅
容易滑倒
,而且會把衛生間里的電器打濕,造成漏電隱患,長時間受潮也會
縮短電器的壽命。
▲沒有干濕分離,洗個澡全都濕了
洗完澡的水蒸氣不會一時散去,容易在馬桶壁上形成滑垢,日積月累這里就變成了
細菌
培養皿啊!
干濕做好分離,阻隔水汽,更安全,打掃也更方便,保持淋浴區以外的空間,你也可以像家居博主一樣在衛生間掛畫、放裝飾品了,不用再擔心受潮的問題了!
▲可以追求更多顏值上的可能性
3)特定情況可以節約空間
這個要配合圖片說明,以下圖為例,傳統的設計會把洗手台放在衛生間裡面,但如果幹濕分離,把洗手台移到外面,
就可以節省出一個交通空間
,大約1平方米的使用面積。
▲干濕分離能多出1平方的公共交通空間
(紅色框框位置)
▲傳統做法將洗臉盆放在裡面的話,整個客餐廳面積瞬間減少了很多。
干濕分離的三種隔斷
把衛生間隔開可以用什麼隔斷呢?通常有3種方案:
1)便宜又好裝的浴簾
▲ 浴簾+擋水條
浴簾是干濕分離最簡單的隔斷方法,不過它不能保證水不外流,效果差一些,最好在淋浴間地面再加裝一個
擋水條
,或者在浴簾下面放些重物,防止浴簾在沐浴過程中晃動。
2)不影響採光的玻璃隔斷
:半隔斷/全隔斷
一塊玻璃就可以輕松劃分開干濕區,顏值高,既不影響採光,也能節省空間。直接砌一塊玻璃隔斷的話,3-5cm厚度就足夠,做成玻璃門也只需要5cm-9cm。
▲ 半隔斷+擋水條,磨砂玻璃保護隱私
▲不做擋水條就加大坡度和用排水快的長條地漏
全隔斷更能有效隔絕水汽,起到保溫的作用。
▲全隔斷田字格玻璃門,做成推拉門更節省空間
★溫馨提示:
玻璃隔斷牆要選鋼化玻璃,鋼化玻璃打碎了會碎成玻璃粒,對人的傷害比普通玻璃小很多。
3)更具空間感的隔斷牆
如果你的衛生間足夠大,也可以考慮使用隔斷牆,輕質牆厚度一般需要10-12cm。牆會使浴室更有空間感,更能保護隱私。
▲牆隔斷
▲半牆半玻璃隔斷
基本的二段分離
如果衛生間特別小,比如只有2.2㎡,過度分割空間會使每個空間變得壓抑,設計成最基本的二式分離比較合適。
二式分離其實非常簡單,將淋浴/浴缸和洗面+馬桶分成兩個區域。
建議將馬桶單獨分離出來,因為分析過你會發現,衛生間像城市交通,也存在早晚高峰,而
早晚的使用交集都在馬桶上。
▲早晚都要搶馬桶
國內現在有些所謂的二段分離,為了壓縮衛生間面積,只將洗漱台分隔開來,浴室和廁所仍舊合並在一起,沒有做到真正的干濕分離,水依然會濺得到處都是,也依然要搶馬桶。
▲只把洗手台移出來,不還是要搶馬桶
洗漱功能可以並入浴室中,
把如廁功能單獨出來
,才最能體現分區的意義。
▲最基礎的二段分離
▲單獨出來的馬桶最好加一個小洗手池
要做干濕分離衛生間要有多大?
最小mini浴缸長度可以縮到1.2m,寬度在70cm~75cm,所以0.84㎡就能換來一個浴缸區。
最小的馬桶區大概75cm*120cm,0.9㎡,最小的洗漱台,加上人彎腰洗臉所需要的空間,洗漱區大約是50cm*120cm,0.6㎡,最小的淋浴區85*85cm,0.73㎡。
以下面這種布局為例的話,馬桶區+洗漱區+沐浴區,再加上隔斷的厚度,最小尺寸大概在
3㎡
。如果想舒適一點的話,做干濕分離的衛生間最好有4㎡。
更方便的三段分離
三段分離就是把台盆,馬桶, 淋浴房 都獨立出來,好處也是一樣:
可以三個人一起用,一個人洗漱,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洗澡;
更加干凈,連馬桶區也沒有水汽了;
把臭味關進馬桶間, 其他 地方都是香的;
如廁、洗澡是更為私人的事情,所以這兩者需要一個獨立、不被打擾的空間,而洗漱因為不那麼私密,所以可以作為衛生間里的
「公共空間」
,單獨移到衛生間外面可以更節省空間。
▲洗漱區可以當公共空間移到外面
常見的三段分離方法:
以上面這種格局和標准配置三段分離衛生間,最小需要的面積
理論上是3.5㎡
,要更舒適的話需要4.2㎡
強大的四段分離
說到干濕分離做得最出神入化的必須是日本,不少人將日式衛生間的「四段分離」作為終極目標。
作為對如廁特別講究的一個國家,日本人深知在馬桶這件事上,其實要的就是功能分開又和其他功能區串聯,所以在日本
哪怕是一室戶,馬桶間也是獨立的。
洗手怎麼解決?日本人有兩種解決方案。
▲洗手如廁二合一
一種是帶洗手盆的馬桶,臟水沖廁所, 環保 又節能,高鐵廁所也是這種做法。
第二種是馬桶間裝mini洗手台盆,像下圖這個設計,擱板收納、備用紙巾、插手毛巾都在這個空間找到位置,馬桶旁邊的擱板還可以當扶手,對老年人很友好,久坐起身也更輕松。
▲麻雀俱全
日本在三段分離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四段分離的布局,馬桶間單獨進入,家務間、洗漱間、洗澡間彼此獨立,又
在一條完全打通的動線上。
▲日本常見的四段分離
這種四段分離的布局至少要6㎡,如果衛生間夠大可以試試。但是要考慮換衣+洗衣是否需要放在這個位置,因為國人的使用習慣都是把洗衣機放在陽台上的,晾衣更方便。
除了上面這種常見的四段分離,日本還有一種做法是
把洗澡間、洗漱間、家務間和廚房結合成一條
洄遊動線:
洗漱間更衣-進入洗浴間-洗澡換下的衣服拿到家務間清洗;廚房可以進入家務間,主人看著鍋里還能兼顧洗衣機工作,或者煲湯時,可以在家務間熨衣服、折衣服,甚至做些手工等。
▲流暢的環形動線
國內極少有家庭符合做四段分離的條件,因為要保證每個空間盡量能有獨立下水,其中淋浴房和洗衣機地漏不能改位置,馬桶移位范圍在30cm以內,很多戶型都不合適。
干濕分離的確是一個更科學的衛生間設計,在未來應該也會成為趨勢,但很可惜目前國內的開發商貌似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作為業主的我們想做不能做還是很無奈啊。
所以如果遇到可以做干濕分離的戶型,請好好珍惜,至於要做多少段分離,還是那句話,根據你自己最真實的生活習慣來決定就好。
6. 衛生間空間不大,想弄浴缸可以怎麼設計呢
浴缸是一種水管裝置,供沐浴或淋浴之用,通常裝置在家居浴室內。現代的浴缸大多以亞加力(亞克力)或玻璃纖維製造,亦有以包上陶瓷的鋼鐵,家庭條件好了,很多人都會在衛生間裝上浴缸,不僅僅裝上這么簡單,還講究樣式和實用性!那就不得不提到前兩天上了熱搜的馬天宇的家,他家的浴缸竟然是水泥砌的,防水,改水電等,我從改水電部分說一下吧,首先讓衛浴設計師去家裡測量,出圖,做好布局,然後確定好浴缸的樣式,款式等,浴缸的長度一般在1200mm-1800mm之間,款74mm左右。再加上洗漱台和廁所之間所佔用的面積,再加上可活動的面積。
7. 日本家庭浴室裝修要怎麼做
日本浴室地面多是防止積水的漏斗形,地面材料是保溫的 日本住宅布局,則奉行干濕分離的原則,洗臉間、衛生間和浴室的空間都是互相分離的,由於日本人愛在浴缸里泡澡,哪怕面積很小的單元,衛生間與浴室都是分離的。 洗衣機通常也有獨立空間,不但預裝了上下水的管道,並且有專門的座墊,不會出現洗衣機工作時,地面上水漫金山的情形。
日本家庭浴室裝修要怎麼做:
一、開放式設計 小面積的衛生間可採用開放式的設計。這樣在同一個空間內可大大節省地
方,又可節省給水、排水管道,簡練實用。
二、衛浴採光 小面積衛浴間最忌陰暗,會使原本就不大的空間看上去更加狹小。如此一來,
衛浴間的採光是否良好就顯得尤為重要,窗戶明亮,同時淺色瓷磚反射光線,增加了空間的通
透感,不失為擴大視覺效果的好方法。
三、大膽使用大色塊 小面積衛浴間可以大膽啟用白、紅、黑等顏色進行分割,比如綠色的馬
賽克牆壁、白色的潔具、玫紅色的浴簾、木質的木桶和洗手台,這樣的強烈的色彩組合帶來的
沖擊力使小空間衛浴間並不顯得擁擠。
8. 浴缸怎麼安裝 浴缸的安裝方法
方法/步驟
浴缸放置形式:獨立式與嵌入式
浴缸安裝,首先,需要了解,浴缸放置的形式。一般浴缸的放置形式有兩種獨立式與嵌入式,擱置式即把浴缸直接擱置在浴室地面上,這種方式施工方便,容易檢修,適合於在地面已裝修完的情況下選用。嵌入式是將浴缸全部嵌入或部分嵌入到檯面中,嵌入式浴缸相較而言,進出輕松方便,適合於體弱者使用。
2
獨立式浴缸安裝要點
獨立式浴缸安裝較簡單。其中進出水口的安裝是重點問題。在安裝之前就要先儲備或修改好浴缸出水口和其他通道,然後把浴缸放置在兩塊木條上,連接上下水,嘗試在浴缸里注水,檢查下水是否滲漏。若無滲漏,則可把木條取出。浴缸基本安裝完成。
3
嵌入式浴缸安裝要點
嵌入式浴缸安裝重點在於做好防水。主要步驟有,做好浴缸的管道後,為了達到防水的功效要將開槽部位重點補好,最好在一兩天之內檢測是否會漏水;正常的順序下鋪好地面;使用泡沫磚墊好嵌入式浴缸,高度一般在60cm以內;注意在下水管的位置備著250x300mm正常大小的檢修孔。
9. 日本浴室多有浴缸,為什麼他們還要安裝淋浴
因為真正說起來,淋浴房比浴缸有用的多。日本人算是比較喜歡泡澡的民族了,換成大多數的國家,浴缸其實使用率真的很低,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使用淋浴房來洗澡。
因為浴缸雖然好,但是在有些時候是不如淋浴來得方便的。比如說,快速地沖涼,淋浴能做得到,浴缸就不行了。因為浴缸放水和試水都需要時間,所以泡一次澡,少的話要半個小時,多的話甚至要一、兩個小時。
說實話,日本也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國家,大多數日本人住的房子都不會有多餘的位置擺放浴缸。對於那些蝸居一般的小戶型而言,淋浴比浴缸要實用得多。淋浴可以掛在牆上,使用時直接噴水淋浴沖洗就可以,又方便,又實用。
10. 小戶型的衛生間如何才能塞下浴缸,又能做到干濕分離的效果呢
方法:室內裝修浴室時,必須留意它的干濕分離,因此在整體淋浴房的房子裝修中,一般大家也許會使用鋼化玻璃、浴簾等。做為干濕分離,主要是為了確保在空氣乾燥的地區不可能有很多的霧水。實際上目前許多家裡都選擇在衛生間里建一堵護牆,那樣也可以發揮不錯的功效。我們在選擇的情況下,必須選擇這些質量好的鋼化玻璃商品,由於整體淋浴房的環境溫度發生變化。
如果我們選擇品質差的鋼化玻璃,那麼鋼化玻璃之後很有可能會裂開,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會產生。大部分房屋的洗手間全是正方形的,面積也不是非常大。但是完成干濕分離非常簡單,可以用浴簾或是平開門做為裝修隔斷。自然,大家一定別忘記做防水工作中,組裝排風扇,那樣有益於室內空氣質量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