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1.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有什麼說法或需要做什麼嗎
一、中元節介紹
中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二、中元節由來
中元節的來源據考證,應該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關。中國傳統教派的道教會在七月十五開盛大法會,紀念地官大帝的誕辰,同時也是為人間的孤鬼赦罪。這個七月十五祭鬼傳統就一直流傳下來了。儒家重孝道敬祖宗,古人中元節放水燈,普渡孤魂野鬼,同時是也奉上當年秋收的穀物與鮮果祭祀祖宗,向祖先稟告當年的收成,請祖先享用子孫的供奉。也是祈求先人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三、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祭拜祖先。
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裡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2. 日本中元節是什麼節
日本中元節是什麼節
日本中元節是什麼節?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中國有中元節,其他國家也不例外,其中和中國一海相隔的日本,也有中元節這個節日,他們是怎麼度過的呢,一起來看一下。
「中元」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據說在道教里,天上的官員在一年之內要進行3次對人間善惡的調查,這個時候就稱作「元」,所以一年一共有「三元」。舊歷的1月15日叫「上元」,7月15日叫「中元」,10月15日叫「下元」,在這三日里要舉行祭神儀式。
中元節在中國是農歷的7月15日,而在日本,關東地區是在陽歷的7月15日,關西大多數在8月15日舉行。在融合了日本的一年分前半年和後半年的傳統以及佛教的盂蘭盆會的習慣後,形成了供奉祖先、慶祝平安渡過前半年的儀式。原來的習俗中,儀式結束後,親戚們分攤供奉祖先的供品。這種做法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送禮習慣。
一般在日本提到「お中元(おちゅうげん)」,人們都會送給關照過自己的人禮物以表謝意。人們把平時對他人的感激之情全部都包含在中元節的小禮物里,所以非常重要,正所謂「禮輕情義重」。
中元節送禮的時間也是非常講究的.,東日本一般都是從7月1日開始到15日這段時間之內送出,西日本則是推遲一個月,在8月1日到8月15日之間送出。在這期間,人們買禮物送給曾給予過自己幫助的個人以及公司。一般來講,送什麼禮物給對方一般都要考慮對方的情況後,根據對方的喜好決定。例如,送給人口多的家庭調味品為好、送給喜歡喝酒的人啤酒為好等等。此外,如果知道了對方的喜好,每年送相同的東西也是一個辦法。
據統計,在日本「御中元」時,日本人所送的禮物最普遍為啤酒,以下依次為飲料、糕點、面條、水果、咖啡、日式糕點、購物券、海帶和腌菜等。無論哪一樣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品。看來,在日本送禮物除了選擇對方的喜好以外,講究實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收到別人送的中元節禮物之後,一定要立馬打電話或者寫信對對方表示感謝,這也是中元節的禮儀之一,如果像是朋友和同事這種關系的人,一定要返禮,返禮一般是相同額度的東西就好。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接受禮品的對方如果正處於服喪期間,那麼一定要避免用華麗的包裝和彩色繩子。只要在純白的詩箋上寫著「お中元」就可以了。
3. 請問日本公歷七月十五日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
俗稱鬼節,盂蘭盆節.它是在每年農歷的七月十五.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有感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農歷七月十五這天,同是佛道兩家總結批評的日子,兩家都相應的考籍講評活動;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匯報指向民眾,即校籍辰。佛家的總結講評則在內部進行。不管是對外的校籍辰還是內部的批評會,都說明佛道兩家對七月十五日的重視。或者說明這個日子在佛道節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間的所謂鬼節,這個時日更顯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僅只是這個時節俗活動中極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薦新、放燈照冥、盂蘭盆會等在一年中也屬重要的節俗活動。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盡管經過千餘年主動的順俗和被動的歸化,佛教的蹤影還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眾的中元節俗活動中。首先是那名目。盂蘭是梵語的音譯,是「倒懸」意思,盂蘭與盆合起來是救器,即「救倒懸器」;另外,盂蘭盆也可以解釋為「救倒懸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飯食」的特點。
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一詩形象描繪了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中元節
俗稱鬼節。民間傳統節日。時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畢,合家再團坐,共進節日晚餐。斷黑之後,攜帶炮竹、紙錢、香燭,找一塊僻靜的河畔或塘邊平地,用石灰撒一圓圈,表示禁區。再在圈內潑些水飯,燒些紙錢,鳴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轉「陰曹地府」。過去,民間在七月初七就要通過一定儀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為止。現在,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中元節
中元節,定於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一種植物的葉子,有香氣),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臘日主要的內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稱下元解厄。道書中說,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升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乃梵語音譯,原義是解倒懸,傳說佛的徒弟目健連,苦於其母生前作惡,被罰下地獄深處,無由解脫,去問佛有什麽解救法門,佛告訴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國是七月十五)齋僧,可救鬼魂脫離地獄之苦。依佛教儀軌,四月中開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間不準外出,七月十五日結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來接受信眾布施,所以有此一說。中國佛教徒為之造出《盂蘭盆經》宣揚其事,後來形成設斛食祭鬼的習俗。這樣一來,中元節的特點,是道佛兩教之義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靈、設食祭鬼的活動,在民間成為最大的「鬼節」。
中元的民俗活動,圍繞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厲(橫死鬼魂),道觀和佛寺舉辦普度法會,超度亡靈,民間則多上新墳。隨著華人來到東南亞等地區,也將中元節的風俗帶到那些地方。馬來西亞檳城的中元活動具有很廣的群眾基礎,遠近聞名。
4. 日本的中元節各地風俗習慣是什麼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盂蘭盆節是每年一次的紀念先祖的佛教活動。人們相信在每年的盂蘭盆節期間,祖先的靈魂回到這個世界來拜訪他們的親戚。一個傳統是把燈籠吊在房子前面以給祖先的靈魂帶路,並且表演盂蘭盆舞蹈(盆舞節),拜祭墳墓並且在家中祭壇和寺廟里供奉食物。在盂蘭盆結束時,漂浮的燈籠被投入江河湖海以引導靈魂回到它們的世界裡去。不同地區的風俗很不一樣。盂蘭盆節在日本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
返禮和感謝函:在收到別人送的中元節禮物之後,一定要立馬打電話或者寫信對對方表示感謝,這也是中元節的禮儀之一,如果像是朋友和同事這種關系的人,一定要返禮,返禮一般是相同額度的東西就好。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接受禮品的對方如果正處於服喪期間,那麼一定要避免用華麗的包裝和彩色繩子。只要在純白的詩箋上寫著「お中元」就可以了。
5. 日本中元節是干什麼的
和中國的中元節一樣,都是舉辦祭祀活動懷念親人的日子。日本人在這段時間一般都會回鄉團聚祭祖掃墓。有點類似我們的清明節+中秋節的感覺。
不同是我們是過農歷的7月15日,而日本是公歷的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