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投降怎麼回國的

日本投降怎麼回國的

發布時間: 2022-09-01 06:14:56

⑴ 日本戰敗投降後,戰敗的歸國士兵都去哪了

戰後的日本,大中城市基本成了廢墟,物資嚴重不足,大家都吃不飽肚子,現在又回來幾百萬青壯男子,除了打仗啥也不會。根本就是累贅。

有些因為在戰場上受傷的士兵,有些斷手斷腳成了殘疾人,他們回國後,沒有了生活的能力,更加沒有掙錢的本事了。而且因為美國的一個原子彈,很多城市灰飛煙滅,不少人連自己的家在哪裡都找不到,更別說家人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淪落到在街頭做個乞丐。撿別人吃剩的東西,自生自滅吧。

二戰時期的日本是一個毫無人性可言的國家,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導致我國將近7000萬以上的無辜百姓死傷慘重。他們有這樣的結果真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

⑵ 我一直想問個問題,二戰後日本向中國投降的日軍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遣返完事了的為什麼沒進戰俘監獄

蔣介石在審判戰犯時就留了個心眼,他在抗戰時就很欣賞日軍的作戰素養。非常想採用日軍的訓練方法。他在審判戰犯時,特地放了一批日軍軍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岡村寧次。這些人回到日本後,為了報答他的不殺之恩,組建了一個教官團。以富田直亮(陸軍少將,日軍第23軍參謀長 )為領隊,稱作「白團」到台灣秘密訓練國軍部隊。據說白團人數最多時相當於戰前日軍三個師團的參謀人數總合。而這些日本人對蔣介石非常忠心,領隊富田直亮直到臨終前兩個月才回日本。在台灣時這些人都是用中國化名,例如富田直亮——白洪亮,本鄉健——范建等。這些事直到蔣介石死後才解密,所以讓人認為當時很輕易地把日本人放走了。

⑶ 二戰時期日本投降了 全部士兵要立刻回日本

不會立刻就返回日本的
就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之時,大約有650萬日本人滯留在亞洲大陸、西伯利亞和太平洋地區,其中陸海軍士兵約有350萬人。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約有260萬人,其中50萬人在台灣,60萬關東軍被蘇聯俘獲,110萬人集中在東北,還有大量的日本僑民零星分散於其他省份。

接到投降的命令之後,地方守備部隊是要繼續駐守地方,維護秩序,等到交接的部隊來了之後完成交接才能離開;一些特殊的部隊,如秘密要塞的駐守部隊、細菌戰的731部隊是要銷毀檔案,毀滅證據才會離開;主力部隊才會直接到達指定的集結地點。
到了指定地點之後,會有集中營居住,等待安排船隻運輸,
當時,已有中國香港、台灣及朝鮮、東南亞地區的日僑和被繳械的日軍,由政府接運回國。唯獨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僑,遲遲得不到歸期。

加上後來的解放戰爭,因為運輸船隻優先供應軍隊,所有日本方面的遣返被推遲了。
而且因為當時雙方的政策,國共雙方都強迫投降的日軍士兵、平民再次入伍,為軍隊服務。
等到朝鮮戰爭打完了之後,日本在東北的僑民才開始遣返。

被蘇聯俘虜的人更慘。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共有60萬日本人向蘇軍投降,最後只有一半多的人返回了日本。
由於蘇聯的人力資源在二戰中喪失殆盡,而「日本戰俘的工作效率要比蘇聯工人和蘇聯囚犯好得多,因此在很長時間里,蘇聯都不太願意釋放這些日本戰俘回國。」

至於會不會遭到中國軍隊的射擊,。是有的,因為解放區的日軍主力部隊是接到命令,前往大城市向國軍投降,但是在途中,遭到共軍的攔截,被迫向共軍投降的事業是有的,《鐵道游擊隊》中也有對此的描述。
對於此,8月18日,岡村寧次給日軍下令,只能向國民軍投降,對其他武裝,則應堅決拒絕,必要時「毫不躊躇地行使自衛的武力」。

⑷ 投降的日軍後來去哪了遣送回國嗎

一、向中.國軍民投降,最終被送到日本
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與美國等國達成協議,所有在中.國的日軍要向距離最近的中.國軍.隊投降,不管是中.國國.民.黨軍.隊,還是中.國共.產黨軍.隊。
從1945年到1946年,中.國共接收270萬日軍戰俘,當然了這不是全部數量,待會再說說其他戰俘。今天不是小編非要誇贊中.國有多善良,但中.國對待戰俘的良好態度真是舉世罕見的。
首先,中.國軍.隊將他們看作是「人」,然後將他們看作是戰俘。中.國軍民給他們正常的吃喝,生病的還給看病,還要時不時地提防有戰俘想不開自.殺。中.國秉承人道主.義精神,尊重其生命。國.民.黨軍.隊對他們稍差一些,畢竟國軍的紀律一直不太好,但盡管如此,最起碼該做的都做了,那也比美、英等國對待德軍戰俘好得多。
美國在1945年曾建立過世界上最大的「集.中.營」,這個集.中.營是露天的,一百多萬德軍戰俘被圈在只有四百多公頃的土地上,周圍用帶電的鐵.絲.網攔著。從今天整理出來的資料看,戰俘的具體數字是147萬。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在這幾百公頃的土地上,喝的水是用大鐵缸裝的,水渾得見不到底。任何一個生病的戰俘都不會被救治,死後只能簡單賣掉。這就是美軍對德軍戰俘的態度。
中.國對軍戰俘的態度是這樣的。戰俘夜晚住進一間間房子里,二十幾人一間。早晨起來後要運.動,當然也要幹活,要勞動。但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軍民絕沒有虐.待他們,即便是今天文明社.會的囚犯也要勞動的。他們的疾病可以得到救治,沒有出現戰俘死了好幾天才被發現的局面。
日本人又是怎麼對付中.國戰俘呢?中.國戰俘每天只休息四個小時,白天會被端著槍的日本士兵看.守著幹活,他們乾的活是修築軍事工程,稍有不慎就會被打死。在整個抗戰時期,經常出現屠.殺中.國戰俘的事,光南京大屠.殺就有五萬多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被屠.殺!
抗戰勝利後,這些日本戰俘被陸續遣.送回國。從1945年11月開始遣.送,直到1946年10月才被徹底遣.送完畢。中.國國.民.黨軍.隊將日軍戰俘隨身攜帶的物品扣了下來,這也無可厚非,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中.國的。
共.產黨軍.隊沒有這樣做,戰俘被允許每人攜帶一個包回日本,在遣.返的途中,曾經出現有一小支軍.隊搶.劫日軍戰俘的事。八路軍知道後立即將這批人抓了起來,將搶來的東西還給日軍戰俘,當場就有很多戰俘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裡面有個叫熊本久泰的日本人,他在後來詳細回憶了這段經歷,他說日本投降後本以為自己會死掉,沒想到中.國軍民如此善待他們,八路軍還將他們被搶走的東西還回來。
這兩百多萬日軍戰俘的最終結果是被中.國軍民遣.送回日本,這些人中的很多在回到日本後也後悔了,他們後悔當年的愚蠢,後悔為天皇效忠。這批戰俘中的大部分後來成為反.對戰爭的人,可惜最近幾年,日本國內又出現了叫囂戰爭的人.士。
二、被蘇聯紅軍押.送到遠東
在中.國的日軍戰俘在投降後被分成兩大撥,另一撥被蘇聯紅軍俘虜。蘇聯在1945年8月初對日本宣戰,蘇聯紅軍勢.如.破.竹,很快俘虜了約五十萬日軍。僅僅幾天後,日本就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批戰俘成了蘇聯紅軍的獵物,他們從1945年9月開始被陸續送到寒冷的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在俄羅斯是個可怕的地方,那裡地廣人稀。氣候集氣寒冷,冬季的氣溫常常在零下四十幾度。蘇聯政.府想利.用這批戰俘來開發遠東,這批戰俘可要倒霉了,他們被強行砍伐樹木、修築鐵路、公路等。不管春夏秋冬,他們每天都得工作,並且生病時不會有人問。蘇聯對日本戰俘的態度跟美國有得一比。
日本政.府後來從1947年開始同蘇聯交涉,蘇聯同意將這批戰俘遣.送回日本。到了1951年,基本上活著的戰俘都回到日本,最終能平安返回日本的人有多少呢?三十七萬!剩下的十幾萬都病死、餓死、凍死在遠東。

⑸ 日本宣布投降後,為啥在華的日軍還保留部分武器直到回國

日軍這么做有以下三點考慮:

第一,日本雖然宣布停止戰爭狀態,但是中國軍隊並沒有停止進攻

當時日本戰敗之後,雖然宣布了停止戰爭,但是他們的軍隊仍然深處中國內陸,並不是說走就走的,撤退也需要時間。在撤退過程中有很多的中國小股軍事力量仍然不停的對日本軍隊進行襲擊,從而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當然,在最後日本軍隊登船時全部都交出了手中的武器。

日本怎麼投降中國的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第二次世界大_這場漫長的浩劫,終於畫下了休止符。曾經氣焰千萬丈的日本帝國主義窮途末路,最終同意無條件投降。
關於日本投降的最終原因,坊間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令日本政府肝膽俱裂,不得不同意投降以免遭毀滅。不錯,原子彈轟炸的確是日本投降的重要誘因,然而在許多民間說法中,日本就是敗於兩顆原子彈,貌似就是依靠這兩次原子彈轟炸徹底擊敗了日本。這種簡單粗暴的分析忽略了當時的大量客觀現實,也高估了原子彈的威力,在民眾心中形成了長期的錯誤認知,使得許多人對日本政府投降的決策依據的認識,也變得模糊起來。
實際情況,遠沒有如此簡單。
當時日本政府決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停戰協定,源於多方原因。原子彈轟炸是其中之一,但絕非根本因素。
二戰末期的日本統治局面陷入極端被動,深陷中國戰場的日軍力量薄弱,幾乎無力自保,日漸壯大的抗日力量迫使日偽部隊龜縮到大城市與主要交通線,許多淪陷區的日軍連吃飽肚子都成了難事,在華北還出現了鬼子兵拿自己的軍火和抗日武裝交換糧食的怪現象。戰爭初期不可一世的日軍此時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活著回家,因此拱手讓出了戰略主動權。
在太平洋戰場,日軍更是灰頭土臉,沖繩丟失後日本,東方門戶已然洞開,一度橫掃太平洋的聯合艦隊淪為海底的人工魚礁,日本當局只能望洋興嘆,制海權早已無從談起。此時能指望的只有日本的航空部隊。然而,當時日本所剩無幾的戰機與良莠不齊的飛行員,顯然難當守土大任。面對集結在近海虎視眈眈的龐大美軍艦隊,日本此時的局面堪稱絕望。
與此同時,日本本土同樣哀鴻遍野。大海不再是安全的屏障,一群來自蒼穹的「空中堡壘」不分白天黑夜對日本帝國的心臟——東京——扔下炸彈。凄厲的空襲警報與起火燃燒的房屋成為日本人的「新日常」。無數工廠在美軍戰略轟炸中被摧毀或疏散,工業產品產量一降再降,品質也是每況愈下。由於近海航線被美軍封鎖,日本的海上生命線被兇狠地掐斷,生活必需品從匱乏變為奇缺,飢荒的徵兆初現,此時維系法西斯戰爭機器的原材料也化為泡影,工廠的工人盡是婦女和兒童,熟練度幾乎不值一提。無論怎麼看,日本面臨的情形都只有四個字:「末日臨頭」。
美軍的登陸作戰迫在眉睫,在勢不可擋的強敵面前,日本的軍國主義統治者還在鼓吹「一億玉碎」,逼迫軍民誓死抵抗即將登陸本土的美國部隊,妄圖將日本本土的芸芸眾生變為軍國主義的殉葬品。
然而與公眾的普遍印象不同,這並不代表帝國主義者真的打算把自己整個民族推向滅亡,日本的統治者自己也絕對沒有以死相拼的勇氣,戰爭結束後,東京審判中,日本軍國主義者極少有人「自裁」殉國,而是各種裝瘋賣傻推卸罪責,活脫脫一幕昭和丑劇,根本看不出分毫承擔戰爭責任的勇氣,因此很難想像這群統治者下定決心與自己的國家民族共存亡。他們沒有瘋狂到打算戰斗至最後一個人最後一顆子彈,他們鼓噪唇舌的奮戰口號不過是幌子,這些看似全無理性的好戰行為也絕非目的,而是手段。
到了1945年中旬,日本的統治階級對戰爭的關注點早已不是如何取勝,而是怎樣能輸得體面。到此時為止,主要反法西斯同盟國中只有蘇聯與日本處於非交戰狀態,這一微妙的平衡源於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當時蘇軍擊敗入侵的關東軍,停戰後蘇日雙方達成《蘇日中立條約》,之後蘇聯與日本由此維系了多年的准和平局面。由於條約的影響,蘇聯對抗日事業的態度也變得格外曖昧,漸漸中止了對華軍事援助,蘇聯在大方向上一直避免與日本的直接沖突。 此外,在二戰中,蘇聯一直不準許美軍在蘇聯建設機場用於轟炸日本,空襲過日軍目標後受傷迫降到蘇聯的美軍戰機被蘇方直接扣留,機組成員也被羈押。斯大林贊同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卻並未簽字。這些舉動似乎為日本政府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在日本政府看來,蘇聯對日態度友好,如果日本與蘇聯達成共識,蘇聯方面可以在美英等反日盟國面前為日本爭取一個有利的停戰條件。
1945年4月5日,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知會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蘇聯退出《蘇日中立條約》,而日本方面判斷對方是在追求一個對蘇聯更有利的新條約,因而日本官方進一步表示自己的友好姿態。日本代表居然在莫斯科參加了蘇聯的衛國戰爭勝利閱兵,見證自己曾經的鐵桿盟友納粹德國的徹底失敗。日本方面試圖以此加強日蘇之間的互信。1945年6月7日,蘇聯駐日大使馬利克報告莫斯科方面,日本政府為簽訂日蘇新條約,表示可以將雙方爭議的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歸還蘇聯。此外日方還企圖用兩艘舊航空母艦交換蘇聯的數百架軍用飛機,可見日本政府對蘇聯仍抱有極多幻想。
日本方面寄希望於蘇聯可以出面成為美日問的中介人,調低同盟國對日停戰條件,比如允許日本自行處理戰犯,維持天皇統治,保留日本軍隊等等。 按照日方一廂情願的預想,此時面對傷亡數字焦頭爛額的美國政府很可能就坡下驢,同意放低停戰條件,從而使日本可以「體面」地退出戰爭,戰爭販子們逃脫審判制裁,自然皆大歡喜。
乃至於日本可以有一種更大膽的可能,美軍登陸之前,見到日本全民皆兵的景象,在佩里硫、硫磺島和沖繩的慘烈攻防戰中的心理陰影就會使美國政府心驚膽戰,從而希望可以與日本達成停戰。畢竟美軍在登陸之前,就預計攻佔整個日本要付出50萬人傷亡,軍方還為登陸日本趕制了數十萬枚授給死傷戰士的紫心勛章,這批勛章歷經多次戰爭到現在都沒發完。如果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日本政府當然雙手贊成。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對日宣戰,8月9日凌晨,上百萬蘇軍機械化部隊怒潮一樣湧入東北,迅速攻入東北腹地。至此,日本的「蘇聯調停」美夢成為幻想,日本寄予厚望的「盟友」變為了日本最可怕的敵人之一,將日本苦心經營多年的「偽滿洲國」殖民地打得七零八落。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也摧毀了軍國主義者的最後野心。他們終於意識到,即使美軍不登陸,通過這種「一枚摧毀一個城市」的超級炸彈也能把日本徹底抹平。日本方面不清楚美國當時總共只有3枚原子彈,1枚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上進行了核試驗,其餘2枚已經在日本炸響,美軍手中已無原子彈可用。但即使如此,日軍也絕無戰勝美軍的可能,只要美軍繼續圍困日本列島,封鎖其海上運輸線,日本的崩潰都無可避免。 無論如何,蘇聯參戰代表日本體面停戰的最後希望破滅,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軍國主義者鼓吹的一切榮耀、自豪、夢想都煙消雲散,失魂落魄的日本政府明白如果拖延戰爭,等待的只是自己或早或晚的滅亡下場,最終日本官方強壓軍方主戰派,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認罪伏法。 因此,原子彈的攻擊,對日本的投降,更多隻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原子彈投放早幾個月,日本未必會投降:如果晚上幾個月,則很可能在投放之前日本就已經先投降。到1945年8月,日本政府早已在內外交困之下不堪重負,蘇聯出兵、航線封鎖、核彈轟炸等諸多因素的集合徹底擊垮了日本政府的抵抗意志,才導致這個法西斯政權的最終投降。
來源:航空世界

⑺ 日本戰敗後,士兵回國,結發妻子是怎樣迎接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如此一來,這場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也終於以我國取得勝利而告終。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爆發為始,14年裡這群侵略者犯下累累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二戰失敗的日本,全盤被美國操控著,美國大兵在日本想幹嘛就幹嘛,日本只能忍耐不敢發聲反對。他們會把自己國家受到的侮辱和尊嚴的踐踏,歸罪於那些普通的士兵們,是他們的無能導致自己國家沒有主權。

⑻ 日本投降後,日本政府是如何對待這些回國士兵的呢

自生自滅
二戰最後時期,日本總兵力接近800萬人,國內經濟又是一片狼藉,根本養不起
那他們回國之後,都從事什麼工作呢?在這數百萬回國士兵中,只有極少一部分被日本政府安排了工作,從事了維持日本當地治安的工作,在工作時還要被盟軍所監督,而且薪水極低,只能勉強糊口,即使是這樣,被安排工作的士兵也是十分幸運的了,因為絕大部分士兵都屬於待業在家、混吃等死的狀態。當時的日本糧食極度匱乏,失去了工作的士兵,為了生存,只能到美軍的垃圾場內尋找食物,或者是給美國大兵擦皮鞋、打掃衛生,也許就能得到一頓剩飯剩菜,不願意給美軍幹活的士兵,有的來到街頭去變賣自己的軍裝、軍鞋等,投降後,在街頭變賣自己物品的日本老兵隨處可見,還有的士兵為了生存加入了當地的黑幫,在日本投降後,日本黑幫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其中很多都是來自退伍的士兵。

⑼ 日本戰敗後,士兵回國,結發妻子是怎樣迎接的呢

隨著美國在廣島和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日本的士氣徹底被擊垮。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簽署投降書後,這也標志著二戰結束。

⑽ 日本投降後,戰敗士兵被遣送回國,家中妻子是如何羞辱他們的

戰爭是殘酷的,對戰場上的所有戰士來說,只有戰死,沒有投降。二戰中,日軍充分顯示出了對天皇效忠的決心,在戰敗之時,都會選擇切腹自盡。然而,在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時,戰敗的日軍卻沒有選擇自殺,而是接受失敗,黯然回國。然而,他們家中的妻子卻不接受這種堪稱恥辱的結果,於是她們基本都採取了同一種方式,「羞辱」她們的丈夫。

實際上,進行這項特殊服務的人員,主要就是日本士兵的妻子和年輕的少女,她們不再指望丈夫為國家做貢獻,她們要證明,自己也是可以的。據資料顯示,二戰後,大約有15萬日本婦女參加了針對美軍士兵的「服務」浪潮,她們以這種方式「羞辱」戰敗的丈夫。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8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9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3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3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7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2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6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2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8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