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麼變成低慾望社會的
A. 日本為什麼會變成低慾望社會
對於普通人而言,低慾望才舒服啊。而宏觀上的物質基礎也能支持低慾望了。
要知道,高漲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普通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控制慾望的話,慾望越來越高,實現難度也就越來越大,就需要更加辛苦的打拚。最終慾望太高,導致太累拼不過了,不得不放棄高慾望而保持在能力所及范圍內的低慾望。
於是,人們在高慾望與低慾望的利弊得失之中選擇了更合適普通人的低慾望。
B. 沒夢想、沒干勁、不結婚,為何日本年輕人會陷入低慾望狀態
在日本,吃飯貴,租房貴,買房更貴。但是,相比高昂的生活成本,日本人工作的強度大,正式工作難找。收入與支出,嚴重的不平衡。日本有很多可以住宿的網吧。就是一個廁所大小的格子間,裡面一台電腦,一把椅子,一個桌子,就可以住人了。因為這里的租金很低,日本有非常多低收入的人住在這樣的格子間裡面。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在日本城市生存,是真的很難。所以,日本的年輕一代,不想有這么大的生活壓力,慢慢的就得沒有低慾望了。
自己都養活不了,還怎麼結婚呢?尤其是日本的年輕男性,結婚成本非常高,你結婚了,就意味著你得賺兩份工資,一份是養活你自己,一份是養活家庭。因為日本的女性大部分在結婚之後,都是做全職家庭主婦的。而女性,也不想結婚,不想面臨家庭生活的壓力,不想面臨生育養育的壓力。
低慾望,是日本年輕人對自己的救贖,從低慾望中,讓自己看起來能過得好點
C. 如今日本的「低慾望」現象是怎麼形成的
如今的日本已經完全陷入了“低慾望”經濟社會,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經濟危機、超高物價和宅文化盛行。
日本宅文化盛行
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宅文化也應運而生。日本這個國家宅文化尤為深重,大部分日本人喜歡宅在家裡,不去亂花錢,只滿足一日三餐的低慾望飽腹即可,真正踐行活下去的本質。這種宅文化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晚婚晚育,也是對生活的無奈和妥協。
D. 日本居然正走向一個無性無欲的國家,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情形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里,若說日本無性無欲,任誰都不敢相信,畢竟大多數成人電影都是從日本出版的,但是在大前研一的《低慾望社會》這本書中,他明確表示,日本已陷入「低慾望社會」,身為日本的管理學家,「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而且又是麻省理工的博士,我想他說這話肯定是有原因的。
雖然說日本的福利很好,但是,對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工資不僅低還不穩定,還是有很大壓力的,這也是更多的人選擇不育的原因。
E. 為什麼日本社會會進入「低慾望社會」這種狀態
通貨膨脹,就業競爭壓力太大。以至於很多年輕人都只能顧及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餘力談對象,沒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他們覺得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挺好的,於是普遍進入了這種生活狀態。
F. 日本進入低慾望社會,怎麼回事
低慾望是指社會整體的現象都是比較沒有慾望的狀態,或者在追求一些物質享受的時候,人們會表現的比較淡漠,不會像現在這樣的極力追求,大眾整體的理念教育都是清心寡慾的狀態。沒有多大的人生理想,不願結婚。
其實日本人也不是沒有慾望,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員工的工資大幅的減少,據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報告,從1997年到2017年,在可以進行對比的國際發達經濟體國家中,日本是唯一一個出現工資下降的國家,下降了9%,日本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非正式員工數量突破了40%。日本也沒有太多的錢去消費,也沒有以前這么有安全感,所以日本人開始愛存錢,並不是日本不想要更多的物質生活。隨著日本女性的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的需要,放棄結婚或不生育孩子。這一點在發達國家也通用。當然日本也有大量的宅男,他們真的是無欲無求。但這不能代表整個日本。
G. 日本為何會陷入低慾望社會 中國還遠嗎
因為發達過後是飽和。飽和也就是沒有空間再發展了。沒有發展的空間,也就沒有慾望和動力。因為天花板已經在了,很難去突破。在中國,從一個階層突破到另一個階層,也就是從窮變成有錢,遠比在日本容易。這得益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在高速推進,這中間產生了無數的機會和突破點。但是在日本,經濟發展已經過了最高速發展的時候,現在已經是平穩狀態了。在日本,想要突破一個階層,幾乎等於是要等到上一個階層有人退下來了才可以。所以,上進心也就是所謂的慾望,變得很小。因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突破一個階層。做著同一份工作從年輕到老。同時,日本的女性現在越來越不願意結婚了,獨居很常見。這也導致日本的人口增長率是負的……因為沒人生寶寶。這也表示老齡化很嚴重。沒有新人出現,那麼這個社會的老人就佔了多數,老人怎麼會有慾望和上進心等等這些呢?所以日本的經濟難以保持高速增長。其實這是一個循環,死循環。 同時我不同意樓下說的日本普通白領也能買得起車房。日本的物價非常高,因為地方就那麼點大,還是個海島,能生產的東西不夠用,大部分東西都是進口的,所以物價肯定高。本人親歷,在日本買個迷你西瓜的價格能在中國買好多個西瓜了…… 人家的葡萄是按顆來賣的…。跑題了,其次,日本的房價相比較於中國發展城市真的不高,但是!!每年要交的稅很高很高,不是買得起房子就養得起。所以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因為結婚了會生寶寶沒錢養寶寶,自己都養不活。獨居青年都是租很小的房子住的。
回答問題:中國還遠嗎?
非常非常遠。日本達到這個飽和/低慾望社會的表現之一就是貧窮率低。不是說買不起房子的窮。而是像我們中國農村的那種窮,大山裡的窮。中國的貧困人口數量多,脫貧就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了。既然是貧,那必然有動力/慾望。同時此時的中國正在全力的推動經濟發展,許多新行業新工作崗位出現。但是中國的人口太多了,基數本身很大,要拖動這么大基數的人口走向「人人小康」不容易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有發展的社會,就是有希望。在日本,很難看得到希望。創業這種詞很少在她們嘴裡出現
H. 日本進入低慾望社會:不婚、不生,為何會陷入低慾望社會
01、社會節奏過快,壓力大。先說,很多網友一直認為就我國壓力大,那是他們沒有看到日本的年輕人。我們這些壓力在他們面前,屁都不算,他們可是能直接做到不結婚,不買房,不上班,不社交,安心在家裡啃老,統稱低慾望社會。
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是上過職場打拚,可是一直抑鬱不得志。從而對人生,對社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是不是真的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想要的高度,那不如當一條咸魚,還自在。
而且日本社會環境,可是沒有我們好,我們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人人都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04、最後。日本想要改變這問題,估計要從娃娃開始抓起。
I. 《後街女孩》:如何從偶像文化來看日式的「低慾望」社會
《後街女孩》為了拯救即將到來的「廢校」危機,九位少女決定成為偶像;
為了振興經濟,解決污染與犯罪,重振11區,少女們決定成為偶像;
為了宇宙和平,改變世界,給奮斗在一線的漢子們加油,少女們決定成為偶像。
但是隨著日本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增速開始降低,經濟泡沫出現之後,日本經濟了長達十幾年的低迷期,直到如今日本經濟依然未能完全走出低迷期。長期的經濟低迷,使得日本年輕人缺乏上升的渠道,努力拚搏對自身的改變並不大,大量年輕人漸漸失去進取的動力,與自己起初步入社會時的雄心壯志截然相反。長期下來,不少日本年輕人出現了一種「努力了也沒用,還不如不努力」的思想,在社會的壓力下,這些日本年輕人不求多好,只求得過且過。而日本宅男宅女多的原因也與此密切相關。
所以嚴格來說,日本社會出現低慾望狀態,根本原因還是經濟高速發展不均衡帶來的貧富差距過大,年輕人通過奮斗進取難以實現自身價值或獲得可觀收入及良好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