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常打什麼陣型
『壹』 中國古代軍事陣型的日本的陣法
與長蛇相似,採用多路縱隊並排的形式,戰鬥力較長蛇陣強。
武田八陣是很有代表性的陣形,另外還介紹一種車懸陣,車懸陣為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所創。車懸陣的與方圓陣相似,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設,不同之處在於,機動兵力在外,結成若干游陣,臨戰時向同一方向旋轉,輪流攻擊敵陣,形如一個轉動的車輪。其意義在於:向敵軍的一部不斷地施加壓力,使其因疲憊而崩潰,己方則因為輪流出擊而得到補充和休整,恢復戰力。不容質疑,這種戰術是很優秀的。車懸陣受地形的制約大,要便於機動;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
此外還有虎韜,卧龍,輪違,大妄,虎亂,亂劍,雲龍,飛鳥,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將棋頭,別手直等陣,不一一詳解。
『貳』 甲午戰爭日本在黃海採用什麼陣容
這是戰斗時的隊形,因為清朝海軍艦體航速參差不齊,為了保持戰斗隊形,導致整體航速過慢,沒有能夠及時隔斷日本的兩個分艦隊,反而被日艦包圍,逐漸落入下風!
『叄』 日本隊今年世界盃用什麼陣型
日本隊今年世界盃預計會用4-4-2陣型。
日本世界盃預計首發陣容
門將:川島永嗣(梅斯)
後衛:酒井宏樹(馬賽)、長友佑都(加拉塔薩雷)、槙野智章(浦和紅鑽)、植田直通(鹿島鹿角)、昌子源(鹿島鹿角)
中場:長谷部誠(法蘭克福)、三竿健斗(鹿島鹿角)、大島僚太(川崎前鋒)、柴崎岳(赫塔費)
前鋒:本田圭佑(帕丘卡)、中島翔哉(波爾蒂芒人)
從球星陣容來看,日本隊主力門將仍是效力於法甲梅斯的川島永嗣,35歲的他是隊中最年長的球員,大賽經驗豐富。中後場方面老將長谷部誠自南非世界盃擔任隊長以來,參加過兩次世界盃和兩次亞洲杯,34歲的他在三後衛陣型中擔任中後衛,在四後衛陣型中則與山口螢或大島僚太組成雙後腰。
效力過曼聯和多特蒙德的香川真司第二次在世界盃上身披10號球衣,將在前腰位置上發揮特長。另一前腰人選是前兩屆世界盃日本隊的戰術核心本田圭佑。鋒線上,單箭頭前鋒可能會由效力德甲的大迫勇也或武藤嘉紀擔任,老將岡崎慎司在對迦納一戰發揮不理想,可能作為替補。
『肆』 現在的日本國家足球隊的陣型是什麼
日本足球主要以青訓(主要是高校聯賽、俱樂部聯賽)+理念(日本年輕人喜歡南美足球,足球界也稱巴西是日本的老師)+旅歐這三個基本點來培養人才,日本足球崛起於上個世紀90年代,90年代中葉開始一直屬於亞洲強隊,較為有趣是日本隊80年代時候還是魚腩隊,常年敗北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魚魚腩球隊,而更為有趣是70、80年代中國男足世界排名最高是23位。當前日本隊換新帥後戰術較為多變了,一般是442或451,今年亞洲杯上日本隊用442,去年世界盃打451比較多,有時候日本隊不喜歡設置邊前衛,兩邊路走廊攻防重任完全交給兩個邊後衛,右後衛內田篤人(基本是未來日本10年內雷打不動主力),另外左後衛長友佑都也是國際米蘭當前主力。日本隊喜歡在中場堆積球員以達到傳控球目地,前鋒的任務基本是影子前鋒作用,進攻時候主要靠中場人員、兩邊路大舉壓上協同前鋒尋找機會。日本隊防守時候,會全隊迅速撤退至自己半場,不會有隊員上前搶對方後衛的傳球,全隊靜候對方陷入陣地戰;這樣打法節省體力,隊形也不容易亂,密集防守比較高效;這一點打法也體現在日本J聯賽上,較多俱樂部都是「喜歡把對方拉入陣地戰」這種打法。
『伍』 日本古代有那些陣法兵法
甲州流兵法,代表人物武田晴信入道信玄、典廄信繁、高坂昌信越後流兵法,代表人物宇佐美駿河守定滿、上衫輝虎入道謙信、直江山城守兼續這兩個是戰國時最出名的兵法流派。其他人多半都是學習中國古代兵法比如《孫子》之類的,甚至有些號稱兵法名家的人不過只是看過一些《太平記》《平家物語》之類的軍記物語而已(其水平相當於滿清入關時把《三國演義》當作高級將領的兵法指南)。比較出名的日本陣法有: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法(就是分進合擊);上衫謙信的車懸(就是車輪戰);薩摩島津氏的釣野伏(就是誘敵深入);武田八陣(脫胎於中國式的八陣,修改為適合小股兵力的配合式陣法)。 再古老一點的平安時代和南北朝時代因為缺乏史料,而演義傳記又多傾向於個人勇武的描述,所以雖然也不少出名的武將,但已很難想像當時的陣法兵法了,所以多用戰國時代來概述。
『陸』 日本國家隊用什麼陣型,首發11人是哪些
4-5-1吧保守點門將21川島永嗣;後衛從左往右3駒野友一4田中斗莉22中澤佑二5長友佑都;後腰2阿部勇樹;前衛從左往右7遠藤保仁17長谷部誠18本田圭佑8松井大輔或11香川;前鋒16大久保本人估計 還有日本的小天才宮市亮 現在換帥了 還嗎 公布感謝採納
『柒』 南非世界盃的日本隊是什麼陣型4場比賽都要
真沒有圖!
第一場對喀麥隆的陣型是4-5-1:門將21川島永嗣;後衛從左往右3駒野友一4田中斗莉22中澤佑二5長友佑都;後腰2阿部勇樹;前衛從左往右7遠藤保仁17長谷部誠18本田圭佑8松井大輔;前鋒16大久保嘉人。出場替補9岡崎慎司20稻本潤一12矢野貴章
第二場對丹麥的陣型是4-5-1:門將21川島永嗣;後衛從左往右5長友佑都4田中斗莉22中澤佑二3駒野友一;後腰2阿部勇樹;前衛從左往右16大久保嘉人7遠藤保仁8松井大輔17長谷部誠;前鋒18本田圭佑。出場替補9岡崎慎司20稻本潤一
15今野泰幸
第三場對荷蘭的陣型是4-5-1:門將21川島永嗣;後衛從左往右3駒野友一4田中斗莉22中澤佑二5長友佑都;後腰2阿部勇樹;前衛從左往右16大久保嘉人7遠藤保仁8松井大輔17長谷部誠;前鋒18本田圭佑。出場替補10中村俊輔9岡崎慎司
11玉田圭司
第四場對巴拉圭的陣型是4-5-1:門將21川島永嗣;後衛從左往右5長友佑都4田中斗莉22中澤佑二3駒野友一;後腰2阿部勇樹;前衛從左往右16大久保嘉人7遠藤保仁8松井大輔17長谷部誠;前鋒18本田圭佑。出場替補14中村憲剛9岡崎慎司
11玉田圭司
『捌』 日本水軍的水軍陣型
水軍作戰的主要陣型有:
·平常時船隊編成
通常,船隊前進時,以大將船為中心,編有前衛船隊,左右中衛船隊、左右後衛船為戰斗時 展開隊形作準備。
通常稱為大三角形陣。 顧名思義,這是個象鶴翼一樣張開的陣形,屬於攻擊型陣形。避開敵人的先段中央精銳部隊,而從兩側包抄,向敵人後方迂迴。如果必要的話,還會在左右兩翼配置若干游擊軍船。
通常稱為四角形陣。 「水乃方圓之器」,可以根據不同的容器改變自己的形狀。所謂方圓之備就是大小艦船混雜的無形陣。說其無形,實卻有型,指揮官可以根據敵人攻擊形態來隨機應變,調整自己的陣型。
通常稱為輪形陣。 以少數精銳部隊首先突擊進入敵人的船陣,然後梯次攻擊,這個陣形就象大雁飛行時的隊伍,是最常用的隊形之一,變化多樣,可以根據敵人的攻擊隊型而迅速轉為其他隊形。
根據旗艦的位置又被稱為梯形陣。 船首和船尾設有總矢倉,以厚板為裝甲的大型艦船。在木板裝甲間,開有矢或鐵炮的射擊口。為指揮官所乘坐的船。
安宅船的船首和船尾皆以盾板為裝甲,設置有弓和鐵炮射擊的狹間(銃眼),前後左右都沒有死角。在靠近敵船以後,還可以以盾板外側接舷,放下船橋登上敵人的船隻,開展接舷戰。船底也設立很多單獨的防水隔倉,船體的一部破損浸水後,不會殃及其他部分,船隻仍可以繼續作戰。
當時主要以人力劃漿為船隻的首要動力,大型的安宅船最多有百名劃漿手。在船上還可以配置大筒(界於鐵炮和大炮之間的大型火葯武器)。這種攻擊力、防禦力均很優秀的艦船又被美稱為「海上之城」。
戰國時代是安宅船發展到頂峰的時期。當時最小的安宅船排水量一般有五百石左右,而通常的排水量在一千石到二千石之間。槳數根據船的大小不同,從50到160不等。在船體內的部分佔大槳的六分之一左右。船首裝備箱形龜甲型裝甲,大筒安置與正面,便於炮擊。織田信長在元龜四年(1573)於琵琶湖畔建造大安宅船。根據《信長公記》記載,船長三十間,寬七間,100隻槳。當時,因為進攻本願寺而慘敗給毛利水軍,於1578年信長命令九鬼嘉隆建造六艘安宅船史上最有名的鐵甲船,這算是當時最大的重裝備巨艦,裝備有大炮3門,除了以鐵甲包裹水面部分來防止火攻以外,還設計有防止攀艦的鐵齒。可是信長統一天下的後繼者,無論是秀吉還是家康對水軍都不夠重視,安宅船發展緩慢。文祿,慶長之役時,日本侵略軍的水軍顯然在裝備上遜於朝鮮水軍。 關船又被成為「早船」(快船)。是一種相對快速的艦船。整體的裝甲輕量化,行動輕快,機動靈活。
中古時期海賊眾常常在海上的要所設立關所,向通行過往的船收取通行稅,關船總是從事這種攔截船隻的海盜任務,因此得名。
為了要求過往船隻支付通行稅,就要追擊船舶,這樣關船就被設計為重視速度。在戰國時代,關船被用來作為主要的作戰船隻。
關船通常有40~50支槳,船首尖銳,船體細長。關船周圍的盾板不象安宅船的裝甲那樣厚,常常以竹子為盾板。如果把安宅船比作戰列艦的話,關船擔任的就是巡洋艦的角色,機動力優秀。 小早是小型的關船,也就是說是小型的早船(快船),所以略稱「小早」。比關船更加輕快機動。
小早船的槳一般在14~30支左右,在船隊中擔當驅逐艦的任務。防禦力相對較弱,裝備簡易,基本沒有裝甲。以武士搭乘接展開接舷戰為主,在海上機動。也從事偵察、連絡等工作。全長約11米。 關船或者荷船的船樓較高者,除了瞭望還有種用途是用來狙擊安宅船上的指揮官。
這些船隻,以安宅船為中心組成船隊。船隊的行動以太鼓或軍配、炮音、燈火等作為信號,決定陣形,統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