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
⑴ 日本北海道,天氣最冷是幾度,最熱是幾度,各是幾月份
北海道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熱是8月份,最冷是2月份。
⑵ 日本四面臨海,為什麼不是溫帶性海洋氣候
因為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最大,季風氣候最大。故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又日本是島國,輪廓破碎受海洋影響深刻,是海洋牲強。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40一6O度大陸西岸,日本在大陸東岸故不是溫帶海洋氣候。氣候
⑶ 日本北海道全年最低氣溫大約在多少
2019年1月14日上午6時55分,北海道旭川市江丹別氣溫降至零下29.8度,刷新了日本全國的最低氣溫。
日本北海道受高氣壓影響天氣晴朗,清晨產生輻射冷卻現象,氣溫驟降。據當地氣象台介紹,14日上午6時55分,北海道旭川市江丹別氣溫降至零下29.8度,刷新了今冬日本全國的最低氣溫。當天早晨,流經旭川市的石狩川河面霧氣蒙蒙,河水呈冰沙狀緩緩流動,景色十分夢幻。
北海道屬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寒冷。1月:4℃至10℃,8月:18℃至20℃,年平均溫度6℃至10℃,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積雪,最深達4米。夏季東南岸多海霧,冬季北岸和東岸有流冰。
(3)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北海道季節或日夜間溫差的變化相當大,且具有雪國特有的季節性,春、夏、秋、冬分明。由於在北海道內設立了6個國立公園、5個准國立公園和12個北海道立自然公園,對自然環境進行了完善的保護和管理,大自然保持著野生的優美環境,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北海道以其迷人的雪景聞名於世,冬天是游覽北海道的較佳季節。一年一度的北海道雪祭盛會於每年2月上旬展開,會場分別設於大通公園及真駒內自衛隊廣場兩處,遊客可在此參觀。這時,各國高手雲集,盡顯身手,雕砌的冰雕藝術傑作,雄偉壯觀,獨具匠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北海道旭川氣溫降至零下29.8度 創今冬日本最低氣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海道
⑷ 日本氣候特徵
氣候特徵:日本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
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4)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日本可分為六個氣候區,分別是:
1、北海道氣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2、日本海側氣候
范圍為本州島西部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控制,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有時因焚風而會出現異常高溫。
3、中央高地氣候
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4、太平洋側氣候
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台風多。冬季則降雪較少。
5、瀨戶內海式氣候
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這里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旱災之苦。
6、南西諸島氣候
范圍為琉球群島。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風吹襲。
⑸ 日本常年氣溫平均多少度
1月平均氣溫北部零下6°C,南部16°C;7月北部17°C,南部28°C。
日本屬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的緯度是25度,南北溫差很大。大多數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南部沖繩屬亞熱帶,北部北海道屬亞熱帶。一月份的平均氣溫北為零下6攝氏度,南為16攝氏度,北為17攝氏度,南為28攝氏度。
日本在世界上有更多的降水。主要原因包括日本沿海地區的冬季降雪;6月和7月持續的梅雨(沖繩、高棉、5月和6月);以及從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零下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5)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日本海岸線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其海岸線非常復雜。日本海西側有許多懸崖峭壁,港口也很少。太平洋東岸形成了許多天然港口。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⑹ 日本東京一年四季的氣溫分別是多少度
日本四季平均氣溫:春季6~14度,夏季19~26度,秋季20~27度,冬季6~13度。
日本位於中緯度,氣候溫暖。地處中部的東京,年平均氣溫攝氏15.3度。從日本列島北端到南端長達3000公里,所以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從攝氏 6度至攝氏22度。
雨水充足,年降雨量達1600~1700毫米。從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長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節經常下雨,每年夏秋兩季的幾次台風也帶來大量的雨水。
日本列島受有規律的季風影響,冬季寒流南下,夏季熱帶氣流北上。在這兩種氣流影響下,冬夏兩季各長達數月,而處於季風交替之際的春秋季,各為兩個月左右。
(6)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一、日本氣候特徵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二、日本地形地貌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
⑺ 日本屬於什麼氣候
日本是四周環海的島國,本州島的中央是連綿的山脈,國土的75%都是山地。約3萬公里的海岸線,比美國還長。1月南部沖繩櫻花爛漫之時,北海道還是萬里飄雪的北國風光。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這四大島嶼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在北緯20度到46度、東經123度到154度之間,日本列島從東北到西南,縱跨3000km,貌似一把長弓,形成了即使同一時期,各地氣候也迥然不同的特點。
日本列島從北部北海道的亞寒帶,到南部西南諸島的亞熱帶,分屬於多個氣候帶。冬季,從亞歐大陸吹來的濕冷季風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為日本海沿岸帶來大量雨雪,而太平洋沿岸則多為艷陽高照的天氣。夏季反之,太平洋沿岸常受降雨和台風影響,而日本海沿岸則以晴空萬里的日子居多。
氣象廳將日本的四季定為3~5月春季,6~8月夏季,9~11月秋季,12~2月冬季。此外,5月到7月進入梅雨季節,降雨較多,也是日本的一個特點。不過北海道沒有梅雨,即使進入6月,就不會陰雨連綿。若想,則可以隨著由南向北推進的「櫻花前線」(預測櫻花開花時間的等期日線——譯注),從1月的沖繩,到5月的北海道,一路欣賞過去。
此外,與過去相比,現在盛夏溫度超過30℃的天數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超過40℃的時候。2013年高知縣觀測到的史上最高溫度41℃。不僅如此,從2008年起,每小時雨量超過50mm的突發性局部暴雨(在日本被俗稱為「游擊式暴雨」)也頻頻襲擊日本。
日本每年從4月開始新的財年,此時全國上下春回大地,櫻花悄然綻放,是學校舉行入學儀式,企業舉行入職儀式的時節。以「櫻花」為背景拍攝的入學儀式紀念照,可謂日本春天的一景。小學、中學的暑假一般是從7月末到8月末,不過東北地區、北海道以及山區的雪鄉,則暑假較短,相反寒假會稍長一些。
季節的變換對文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詩歌、繪畫、茶道、花道和飲食都會配合季節的變化,而選擇相應的主題。甚至可以說失去了表示季節特色的詞語,日本的傳統文化便無從說起。
然而這種長年養成的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方式,如今卻因城市化進程而導致綠地減少,因工作方式的多樣化而呈現與往昔迥異的情形。同時,氣候異常也導致櫻花和梅花的開花時期難以預測。反常的花期,讓傳統儀式和活動的組織者總是擔心花兒會在活動舉辦前就黯然凋零。
標題照片:1月的沖繩,寒緋櫻怒放,而北海道的羊蹄山卻依然白雪皚皚
⑻ 日本的氣候特徵
氣候特徵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毫米至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⑼ 日本冬天一般多少度
日本冬天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日本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9)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日本風景名勝:
1、東京塔
東京塔位於東京都港區芝公園,高332.6米。東京塔除主要用於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在大地震發生時發送JR列車停止信號,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
2、淺草寺
淺草寺位於東京都台東區,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游樂之地。其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寺院的大門叫「雷門」,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是日本和淺草地區的象徵。
⑽ 日本主要氣候類型是什麼氣候和什麼氣候
日本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10)日本海邊氣候多少度擴展閱讀: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關東平原。日本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達2924人/平方公里,為世界第26位。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據統計,世界全部里氏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二成都發生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