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主之地有哪些
❶ 日本只有沖繩的管轄權,現在沖繩的主權是誰的呢
實際上目前沖繩島的主權是屬於日本的,許多人眼中日本對於沖繩只有管轄權。
但實際上是,在美日簽訂的《舊金山合約》中,壓根就沒有剝奪沖繩島主權的意思。
不過目前沖繩島的環境確實有點復雜,理論上它的管轄權與主權都歸屬日本,但實際上控制沖繩島的卻是美國。
日本能容忍美國在沖繩島上面駐軍,是因為美日同盟,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和日本交惡。
但日本能容忍美國控制沖繩,不代表它可以容忍去其它國家掌控沖繩島。
拿下了沖繩島,就基本等於把大炮架在了日本的臉上。
美國人能幹,其它國家要是敢打想法,就基本上離日本宣戰不遠了。
❷ PC端有名的大型單機游戲有哪些
舉例如下:
1、《古墓麗影:崛起》
是由Crystal Dynamics開發,Square Enix負責發行的一款單機類動作冒險游戲,該游戲是《新古墓麗影(原名:Tomb Raider,即是古墓麗影9)》的續作,於2015年12月正式發行。
游戲地圖包括了世界上的多個地點,可探尋的場所將比前作大三倍,地圖的開放度比前作更大,充滿優美和危險並存的場景。與前作相比本作在中國還發行了普通話版本。
2、《無主之地2》
是Gearbox Software開發,2K Games發行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於2012年9月18日發行,是《無主之地》的續作。該游戲設定在一個名為潘朵拉的星球上,為了尋找"傳說寶庫"的六名"尋寶獵人"來到了這顆星球上。
卡通風格的3維游戲,游戲性相當強,自由度也挺高的FPS,還能有特殊超能力,有點像卡通風格廢土版的《質量效應》。
3、《NBA 2K17》
是由Visual Concepts製作、2K Games發行一款籃球競技類游戲,於2016年9月20日起正式發售,屬於《NBA 2K》系列的第17代作品。
NBA 2K17有著全方位的NBA體驗、精緻的球員人工智慧和招牌動作等特色,帶來最真實的NBA籃賽體驗,並主打由知名電影製作人Spike Lee編劇、執導與製作的全新MyCAREER模式。此外,1992年屆美國籃球夢之隊將列入預購附贈的DLC中。
4、《生化危機》
日本名稱:バイオハザード、Biohazard,歐美名稱:Resident Evil,是由日本CAPCOM公司推出的電子系列單機游戲。該游戲於1996年首次推出。
本游戲成為以喪屍等恐怖元素為主題的游戲中極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生化危機系列目前共推出了九款正篇游戲,而第十款正在開發中。除了電玩游戲之外,生化危機系列還衍生出了漫畫、電影、小說等多種改編作品。
5、《上古卷軸》(The Elder Scrolls,簡稱 TES)
是由Bethesda Softworks開發的一款角色扮演游戲(RPG)系列。系列首部作品是1994年3月在DOS平台上推出的《上古卷軸:競技場》。
6、《刺客信條》
一款自由度極高的動作游戲,製作小組是大名鼎鼎的育碧蒙特利爾工作室(Ubisoft Montreal)。這個製作團隊曾開發過《波斯王子》和《細胞分裂》等系列作品。
2007年發行第一部作品,游戲平台有Xbox360、PS3、PC、PSP、PSV等,本游戲共有五部,初代的製作人是婕德·雷蒙德,系列的開發工具是Anvil Engine。
7、《仙劍奇俠傳》
由中國台灣大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宇資訊"或"大宇")旗下發行的系列電腦游戲。
仙劍故事以中國古代的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以武俠和仙俠為題材,迄今已發行八款單機角色扮演游戲、一款衍生經營模擬游戲、兩款網路游戲、一款網路社交遊戲和一款衍生手機游戲 。2017年5月23日,系列單機游戲第九部作品《仙劍奇俠傳七》正式立項 。
系列首款作品發行於1995年7月,榮獲兩岸當時無數的游戲獎項,被眾多玩家譽為"曠世奇作"。《仙劍奇俠傳》系列現已衍生出漫畫、小說、電視劇、舞台劇、聲優劇、卡牌等相關,成為大宇重要的知識產權(ip)品牌。
❸ 從歷史依據上來講 北方四島是屬於日本的還是俄羅斯的
本是無主之地,18世紀起,日本及俄羅斯先後在此進行開發,1855年,兩國簽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約定得撫島以南的南千島群島(即北方四島)歸日本所有,日本先後在南千島群島設置行政區劃。直到1945年蘇聯在二次大戰結束前發動八月風暴軍事行動,佔領南千島群島。 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
在1945年雅爾塔會議當中,美英承諾蘇聯在戰後得以取得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全部主權,並簽訂雅爾塔協定。在日本投降後,蘇聯即依據雅爾塔協定宣布擁有該地主權。在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第二章「領土」中,約定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和庫頁島自1905年朴茨茅斯和約後取得領土之所有權利與請求權。條文中並沒有約定千島群島的范圍,但在簽約當時,日本國會所通過的放棄范圍包括國後島和擇捉島。然而蘇聯當時並沒有簽署這份和約。 直到1956年,蘇聯和日本兩國簽署蘇日共同宣言,但由於當時兩國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日本國會在1956年2月也取消放棄國後島和擇捉島的決議,不放棄南千島群島的主權;雖然蘇聯原本也同意歸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但卻無法對國後島和擇捉島的部分取得共識,因此最後簽約時,並沒有對領土爭議達成任何協定,宣言中也沒有任何相關內容。此後,2004年俄羅斯決定歸還較小的齒舞和色丹島(占爭議地區領土面積的6%),但被日本拒絕。
❹ 你們覺得無主之地2是怎麼樣的游戲,值得一入
無主之地系列現在有前傳 1代 2代 三款 2代是最全面的 前傳多講述Jack等主角前身和Hyperion與Dahl的事 可玩性不錯 但不如2代全面 無主系列強烈推薦2代,至於1代和前傳可以先下個D版玩玩劇情就好 因為3代已經快出了
給題主講一下本人關於世界上普遍游戲機制的理解(包含單機和網游) 想入手游戲可先看游戲商
國產游戲:單機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網游的機制是只要捨得砸錢就可以玩的飛起,良不良心全看游戲商,代表廠商 網易 完美時空。 稍微良心一點的TX 但代理和抄襲居多 本作很少
日本游戲:畫面中規中矩 多數呢劇情比較強大 很多個游戲系列的故事線都不錯 但缺點是可玩性欠缺少許(個人感覺) 舉例 生化危機系列 最終幻想系列 真三國無雙系列 尾行系列- -
韓國游戲:畫面精良 劇情傳承韓劇式 可玩性低 總結 中看不中玩,但韓國要說大型單機本人也不知道有沒有或有多少 但原因還是國內家用機不普遍 家用機游戲為人知的也不是特別多,舉例: B&S 熱血江湖 兩款網游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只可PVE刷刷刷 時裝換換換,PVP系統辣雞的要死,一個是只能切換可PVP線路去PK 一個是只能進PK場或雙方換上PVP服裝才方可。傳奇:因為年代的關系 那時候國內也沒有那麼多游戲選再就是大家都在玩 人氣和環境自然強。絕對求生和CSOL兩款游戲也沒能抑制住外掛的橫行,吃雞這樣下去絕對會步入CSOL後塵
歐美游戲:光說PC版可見的游戲 經典就很多 有家用機就知道好玩的游戲更是多的數不過來 什麼口味的都有,PC版游戲能玩到的游戲多數都是幾個大商家做出來的 比較強大的游戲商有
Blizzard : 代表作 魔獸、星際爭霸,WOW ,使命召喚 守望先鋒
Electronic Arts: 代表作 FIFA ,戰地 ,極口飛車,模擬人生
Bethesda Softworks:代表作 德軍總部 , 上古卷軸 , 毀滅戰士,輻射
2K Games:代表作 無主之地 ,文明,生化騎兵
Rockstar North:代表作 GTA(傳說的俠盜獵車),俠盜獵魔,馬克思·佩恩
Midway:代表作 真人快打系列 (相當暴力)還有許多小時候的游戲都出自此公司
Ubisoft Entertainment S.A:法國游戲商 代表作 刺客信條,孤島驚魂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以上有6家都是US的游戲商不吹不黑伴隨著強大的科技框架上游戲也精良許多,入手游戲先看游戲商可以減少吃虧的幾率,最後要說 無主之地絕對值得入手 但有一點強調 此游戲畫風為美漫風格 有很多人吐槽畫面問題,只能說此游戲美漫風格 不喜勿入
❺ 釣魚島問題的前世今生
2009年6月10日,我國台灣省漁船聯合號在釣魚島海區被日本保安廳巡視船撞擊沉沒,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日方被迫由當事官員道歉謝罪,但對於釣魚島的主權,仍然堅持屬於日本所有。
保釣運動中,中國國旗第一次插上釣魚島時的情景(1996港台齊發) -- 感謝陳郢客提供圖片
釣魚島的主權之爭,是中日之間長期糾纏的一大重要問題。日方長期堅持釣魚島屬於日本,但是,從客觀來說,日方這種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釣魚諸島,位於台灣東北,距基隆190公里,含11個無人島礁,主要島嶼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日本方面稱其為「尖閣列島」,堅持釣魚島屬於日本領土的理由,大體可以分為三派,且讓我們逐一進行分析。
第一派,認為釣魚島是作為台灣屬島,於1895年《馬關條約》隨台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的,因此屬於日本領土。這一派別在日本的聲音不甚響亮。因為即便 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勢力,也承認1951年《舊金山和約》中日本明文放棄了台灣,澎湖及其所屬島嶼的主權,只是對這主權是否為中國所繼承表示疑問。 台灣屬島彭佳嶼等就是按照這個原則歸還的,因此,如果日方認為釣魚島是台灣屬島,根本就沒有法理資格繼續談對釣魚島的主權。
第二派,認為釣魚島屬於琉球群島,1874年日本吞並琉球的時候,一並獲得釣魚諸島的主權。但是,琉球政府編的琉球正史《中山世鑒》,中,詳細介紹了琉球 所屬36島的情況,並指出其西界為姑米山,其領土范圍並不包括釣魚諸島。沒有任何證據和理由認為釣魚諸島在日本吞並琉球時是其領地。所以,日本持這種觀點 的派別,由於其理論站不住腳,也是少數派。
第三派,認為釣魚島是日本八重山群島的一部分,與台灣無關。日本外務省的聲明《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基本見解》明確解釋了這種代表日本政府的官方觀點,稱 「尖閣諸島,1885年以後(日本)政府通過沖繩縣當局再三到當地進行了調查,不但確認這里確實是無人島,而且慎重確認了沒有清國管轄這里和相關的痕跡。 1895年1月14日內閣決定在此設立標志,確認此地編入我國領土。」
由於1895年1月14日早於《馬關條約》(1895年4月),因此日本方面認為釣魚諸島是日本早於《馬關條約》佔領的「無主島」。
因為第一派和第二派的觀點,在理論上很容易被駁倒,第三派意見是日本輿論目前的主流派別。
因此,如果能夠駁倒這一觀點,也就是駁倒了日本官方對於釣魚島擁有主權的理論基礎。
表面上看,所謂釣魚島是日本發現的「無主島」這種說法頗為荒謬 – 至少我們從掌握的史料來看會這樣想。
對於無主島,特別是無人的無主島主權,國際上有這樣的認定原則 –首先命名者,首先發現者都可以宣布擁有主權,而最有力的證據,則是率先將其繪入版圖。
當然還有一個居民情況,由於釣魚諸島不具備人生存的基本條件,日本幾次試圖送人上去居住(比如古賀辰次郎等人的開發計劃),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釣魚諸島至今都是無人之島,沒有居民。
釣魚島
釣魚諸島主島,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的中國命名,遠遠早於日本命名的「魚釣島」,「屋久島」和「大正島」,因此,中國顯然是這一群島的最先命名者。 1534年,中國第十一次冊封琉球使郭侃在《使琉球記》中首先記錄了途徑「釣魚島」的事實,是目前紀錄的該島最早目擊發現人。而1562年的《籌海圖編》 一書,則首先將釣魚島繪入了地圖,甚至18世紀日本學者林子平的《三國通覽圖說》(1785年),將釣魚島和中國本土繪製成同一顏色,明確表明這是中國所 屬。
這些證據,也是我國堅持釣魚島主權的時候,使用的重要歷史依據。
既然依據如此充分,為何日方依然視而不見呢?
原因是日方也有一套邏輯來反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且看日方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對於最先命名,日方的看法是對釣魚島的命名中國沒有記載具體的命名人,當時東亞地區都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可能是其他國家人用中文命名該島,因此,中方 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命名的是中國人。當然,日方也沒有證據是哪一國人對此進行了命名,所以依據首先命名者確認主權的做法在釣魚島問題上不適用。
對於郭侃的第一個發現說,日方的看法是郭侃沒有上島,只是把釣魚島當作航行中標識點,不能認為他是釣魚島的發現者。雙方漁民雖然都有上島的,但由於沒有明 確記載,無法分辨誰先誰後,因此所以依據首先發現者確認主權的做法在釣魚島問題上也不適用。(事實上由於黑潮流向影響,台灣漁民去釣魚島是順水,很方便, 而八重山漁民是逆水,所以這里是台灣的傳統漁場)
以上兩條,日方從不與中方正面交鋒,因為他們很清楚採取以上任何一條原則確立主權,日方都必敗無疑,因此只能把水攪混。
但是,對於版圖問題,日方無法推託 – 國際上對無人島的主權認定,最權威的方法莫過於誰先將該島劃入自己的版圖。
日方採取了迂迴的方法,他們聲稱《三國通覽圖說》一書不是權威性的版圖史料,因為其中雖然將釣魚島與中國本土都用淺紅色標注,但台灣另是其他顏色,因此這 種顏色並非國境涵義。如果中國認為這本書可以做歷史依據,則表示承認台灣那時不是中國領土。而《籌海圖志》一書,日方認為根據來源看,這並不是一部版圖, 而是一部軍事圖書。它的編者是明朝大將胡宗憲,主持對抗倭寇。1560年以來,倭寇對華中,華南威脅很大,胡宗憲1562年編制此書,目的在於組織抗倭戰 爭。當時明軍防禦力僅及澎湖,所以台灣島就未繪入此圖,繪入釣魚島並非表示這是明朝領土,而僅僅是標示倭寇來襲路線。
日本學者提出關鍵的看法是 – 「沿海地圖上面,通常既標有本國領有島嶼,也標有同一海區其他國家的島嶼/領土。比如,日本的沿海圖上面,也會有朝鮮半島南端的一部分,台灣省的沿海圖上 面,也會有日本的石垣島,與那國島,這是很普通的現象。」因此,日方認為《籌海圖志》上面出現釣魚島,也並非確定說明釣魚島是當時大明的領土,仍然有可能 是外國島嶼或者無主島嶼。
如此說法,確實強詞奪理,但是,用在日本國內,或者在和一些國際人士打交道的時候拋出來,匆忙之間對其進行反駁,確實要花不少功夫。因為釣魚諸島都是無人 島,我國在封建時代,對於無人島的管轄和領土標識不夠重視,海圖中經常缺少國內和國外島嶼間的標界,給後人在討論這些島嶼主權的時候,帶來不少的麻煩。
有沒有更加有力的證據,可以一下將日方的論據駁倒呢?
在研究相關文獻時,為了准確起見,薩專門查閱了提到的圖書,海圖等,結果意外地發現這樣的論據還真是有的,而且,在我國討論釣魚島的問題中,似乎還尚未有使用這一論據的。
中國確曾在日本以前,明確地將釣魚諸島,至少是部分劃入了自己的版圖,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
而在歷史上立下這一功勛的人,是晚清「中興三名臣」之一,曾任湖北巡撫的胡林翼。
《大清一統輿圖》,因為沒有回國,是查閱日本圖書館所存資料,倒不怕日本人說咱們掉包
由於《大清一統輿圖》中的記載,既不是最早的文字記錄,也不是最早的地圖紀錄,所以多被作為加強旁證使用,其名不彰,其對於釣魚島的主權意義,也是通過「名從主人」的跋文,以釣魚諸島的標注並未「雜用」「四裔(夷)」語言,間接推斷出釣魚諸島屬於中國領土。
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導引下,薩對這部古代資料進行了實際的驗看,發現事實上《大清一統輿圖》遠比上述文字所記更為有力地證明釣魚諸島當時確實屬於中國領土。
能夠得出這一結論,需要首先看一下《大清一統輿圖》是怎樣一部文獻。所謂胡林翼編制《大清一統輿圖》,其實並不十分確切。這部書是在胡擔任湖北巡撫任上, 監督聘任鄒漢池等人編纂的清朝全國地圖,尚未完成,胡即病死,由嚴樹森繼續主持,終於在1862年完成。由於標注准確,記載詳細,這部文獻一直被作為中國 近代航空測繪開始前的權威官方地圖。它能夠有這樣的權威性,一個重大原因是此圖融合了中國「畫方」與西洋經緯線,使其對地理的描述,與今天通用的地圖更加 接近,而與中國傳統的示意圖類地圖有明顯的區別。
《籌海圖編》卷四沿海山沙圖中可以看到釣魚島,但是這種中國傳統地圖對於島嶼位置,面積等的描述明顯有較大的隨意性。(點擊看大圖,在右側上方)
這可能反映了胡林翼本人對於編纂這部地圖的思路 – 胡是軍事將領出身,善於用兵,深知地圖若要實用,必須具備精細准確,與實際地理吻合的特點。這部文獻准確地記載了珠穆朗瑪峰,羅布泊等重要地理標志。《大清一統輿圖》的詳細,准確,至今尤有重大價值。
可惜的是,胡林翼死後,很長時間中國歷屆政府對於自己國家的地圖勘測,繪制工作始終不加重視,以至於抗日戰爭中日軍使用的地圖(依賴間諜繪制),比中國軍隊使用的還要准確。
經過對原書的檢證,可以看到,《大清一統輿圖》一書中,釣魚諸島可見於南七卷的東二,三,四,五圖。其中,第二/三圖對於確定釣魚島的歸屬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中國將釣魚島首先畫入版圖的鐵證:《大清一統輿圖》南七卷東二/三圖,同樣需要點擊看大圖才能明白其中奧秘
該圖的決定性意義,並不在於記錄了釣魚島和黃尾嶼(釣魚諸島屬島),而在於這張圖上,除了這兩個島嶼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島嶼或大陸土地。
日方學者一直堅持中國古代地圖如《籌海圖編》中,釣魚諸島可能是作為靠近中國領土的別國或無主島嶼被列入圖中,並不能說明其屬於中國版圖。所謂「沿海地圖 上面,通常既標有本國領有島嶼,也標有同一海區其他國家的島嶼/領土。比如,日本的沿海圖上面,也會有朝鮮半島南端的一部分,台灣省的沿海圖上面,也會有 日本的石垣島,與那國島,這是很普通的現象。」
《大清一統輿圖》南七卷東二/三圖,圖上只有釣魚島和黃尾嶼。作為中國領土地圖的《大清一統輿圖》,每一張圖必然全部或部分為中國領土,既然此圖中只有釣魚島和黃尾嶼,它們必然全部或部分為中國領土。
的確,「日本的沿海圖上面,也會有朝鮮半島南端的一部分,台灣省的沿海圖上面,也會有日本的石垣島,與那國島」,這個很正常,鄰國也不會有意見。但日本地 圖中不可能有一頁全是朝鮮半島,而沒有任何日本領土,台灣省的地圖中也不可能有一頁僅僅是石垣島和與那國島。那,肯定是要引來鄰國抗議的 – 你們國家的地圖冊,怎麼放的全是我們的領土?!
《大清一統輿圖》是權威的中國版圖文獻,而權威的版圖文獻中專門有一頁繪制釣魚島和黃尾嶼,這便是中國政府最早將釣魚島劃入我國版圖的鐵證。
劃入版圖,是為無人島歸屬的最重要依據。
因此,1895年1月14日,日本將釣魚島作為「無主地」並入的做法,是沒有法理依據的 – 因為釣魚諸島在33年前的1862年,已經被中國收入了自己的版圖,這里根本不是無主之地。
要推翻這個鐵證,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比中國更早將此地劃入版圖的證據
❻ 琉球群島是哪國,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還是日本暫管的,還是無主之地
樓主 其實 事實上,說琉球是日本自古的領土比說是中國的要合適的多,因為以前琉球群島是個獨立的王國。明朝的時候明朝皇帝封了琉球國王一個「琉球」王的封號。琉球就一直以附屬國的形式依附當時的明朝。和朝鮮,越南以及更早的日本諸國一樣。難道你能說他們也是中國自古就有的領土嗎?那人家還不和你拼了。在1600年左右的時候日本就開始入侵琉球,1880年左右就完全吞並琉球了。
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說琉球是中國的,就是因為二戰後《波茨坦公告》上面規定的日本領土不包括琉球群島,而將琉球劃給了中國。但是當時又內戰,誰還有工夫派人去管琉球?所以老蔣就讓美國和中國一起管理,但人家美國不幹,就一生氣在70年代的時候送給日本了,這個當時偉大的毛主席也是拍手歡迎日本收回琉球群島的!!!!!現在又跟人家去搶,說實話太沒出息了。既然你的領導人都歡迎人家收回國土了,別人還計較什麼
❼ 中國有多少個島嶼被日本
說起北海道這片土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它是日本下屬的一個島嶼。懂歷史的朋友也會知道一些日本為了北海道地區,與俄國長期的恩恩怨怨。但這個島嶼真正屬於日本的時間只有100多年,也就是明治維新之後。這個島嶼與中國近在咫尺,但中國卻做起了看客。在歷史的長河中,俄國和日本為了這個島嶼鬧得不可開交。如果認真算起來,這片領土並不能說一直屬於日本,這也是至今日本與俄國仍互不讓步的原因。
一、北海道一直在日本文化圈之外,是一片無主之地
日本的領土有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組成,這是一個基本常識。不過認真說起來,日本的傳統疆域卻只有四國、九州和本州三個部分,北海道長期被排斥在外。即使是日本擁有了基本的航海條件之後,它的第一反應是渡海侵略朝鮮半島,而不是北上北海道。非常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北海道處於中國的庫頁島與日本的本州之間。但無論哪國都對這片土地沒有什麼興趣,元明清三朝都沒有涉及北海道,而此時庫頁島卻還在中國的手裡。在明朝的後期,剛剛統一了日本大部的豐臣秀吉,沒有選擇北上,而是渡海進攻朝鮮。明朝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在朝鮮半島與日本展開了大決戰。日本對朝鮮半島情有獨鍾的原因就是這是一片已知地域,而且擁有不錯的耕地和資源。
中國此時的情況十分尷尬,庫頁島已知在中國皇帝的手裡。但皇帝們對這個蠻荒島嶼並不上心,他們只關注中原地區的變化。北海道就這樣作為一片無主之地存在了很久很久,直到清朝的中期。在這一時期,日本方面開始管理該島,不貴管理機構十分簡單。這一時期,北海道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就連日本方面對這個荒島也不是很在意。但到了乾隆的後期,俄國人來了。其實這一時期,俄國人已經秘密控制了庫頁島,只是清廷方面一直不知道罷了。俄國人在秘密控制了庫頁島之後,繼續南下染指北海道。
二、明治維新之後,北海道成為日本的領土
19世紀中期,也就是清廷與太平天國死磕時期,美國艦隊敲開了日本
進入20世紀之後,北海道的重要作用開始顯現。這個島嶼本身沒有什麼像樣的資源,耕地面積也嚴重不足。但它擁有著極佳的地理位置,它扼守著俄國挺進太平洋的出海口,被俄國視為眼中釘。但當時俄國的力量又無力對付日本,所以只能採取和談的態度。
三、蘇聯侵佔北海道的計劃最終未能實現
150多萬蘇軍進入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此時的美軍主力還遠在琉球群島附近。為了遏制蘇聯的進一步擴張,美國「建議」蘇聯軍隊在三八線上停止前進。
❽ 十八世紀之前釣魚島屬台灣還是琉球
十八世紀之前算是無主之地,不過是中國人和琉球人最早活動於此,中國王朝順理成章把這里視為皇土,只是古時候這屬於偏遠貧瘠的蕞爾小島,無所謂.
日本人認為是他們的是因為
19世紀70年日本實際佔領琉球(注意,韓棒琉球越南這些外藩不算中國皇帝的土地)
滿清作為琉球的宗主國(也就是西方理解的保護關系)雖然與日本搞了幾次談判,但無實質幫助.
琉球亡國,釣島不是琉球國的,所以在滿清手裡.
1895年清日簽了<馬關和約>,台彭及其附屬島嶼歸日本,這樣釣島就歸日本了,還有了個日本名字
1951年<舊金山和約>日本正式放棄大部分近代獲得的地區,但是繼續保有琉球群島,而隨著台彭一起被日本放棄的釣島落入託管琉球群島的美軍手裡,美國沒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意思把它劃給國府,而是在1972年把釣島的煮權合著琉球群島的治權一起扔回了日本.
還有一點要注意,日本實際佔領釣島還差十多年才滿50年.
我們的證據是
1.該島是中國明朝人楊載首先發現,並開始有中國人在該島搞一些采仙葯之類的活動,乾隆時期<坤輿全圖>里頭把這里叫做好魚須,是借用閩南語音譯,即釣魚嶼,現在稱釣島,釣台,或反過來念魚釣島.
2.釣島不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而是台彭的附屬島嶼,日本早已放棄,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戰勝國共識,釣島理應歸中國.
❾ 原來富士山是私人財產,你是第一次知道嗎
關於富士山是私人財產一事確實是第一次知道。日本的富士山可謂是別負盛名,它是日本極具代表性的一個旅遊景點。富士山的具體位置是在日本本州島的東南方位,位於靜岡與山梨這兩個縣之間。富士山的佔地面積大約有一千二百平方千米,山體高度則在三千七百米左右,是日本境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
德川家康於1603年建立幕府,時隔三年之後他因推崇淺間神社而將富士山無償贈送給該神社。後來一直到明治維新的時候,富士山才被收歸國有。但是隨著二戰的爆發,於明治維新時期收歸國有的土地又漸漸回歸到寺院與神社手中。不過當時富士山並未全部被歸還,後來直到1974年經過法院判決之後淺間神社才算是徹底收回富士山的所有權。所以現如今的富士山確確實實屬於私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