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和天皇什麼關系
A. 日本的幕府屬於什麼政府、他跟天皇是什麼關系
日本的這段歷史要從日本戰國說起。日本原來的統治形式為幕府掌權,天皇為代言人。也就是說天皇只是日本的形象代表,這樣一來老百姓仍然要以擁護天皇為己任,在他們看來,掌握實權的幕府和他們的目標一樣也是保護天皇。當時日本的宗教也很發達,實際上天皇就是精神領袖,幕府掌權很難威脅天皇精神領袖的地位,那個時候日本的宗教勢力是很大的。這樣就形成了天皇代言,幕府掌權(名義上是替天皇掌權)的局面。到了戰國時代,由於是亂世,很多原來的禮儀以及君臣倫理等受到挑戰,從而有所改觀。後來天皇推翻幕府實際上也是因為武士們認為幕府為自己謀私利,不再是天皇的忠實擁護者,這也說明天皇擁有的是群眾基礎,幕府有的是權利,然而這個權力也是人民相信幕府他才擁有的權力。
我正在看織田信長的傳記故事。
他燒了寺廟在後代很有爭議,然而也可以看到那個時候日本的宗教勢力非同一般。
他驅逐將軍也說明在亂世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後來的幕府仍然支持天皇,因為天皇既然沒有實權,廢與不廢也沒區別。但是新的幕府為了獲得人民的擁護自然不願推翻在人民心中有神一樣地位的天皇。實際上這都是人民長久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種倫理觀念。就像兄弟爭著當家,不管誰當家都不能對父母不敬一樣。
B. 日本幕府與天皇什麼關系
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其最高權力者為征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
日本歷史上共經歷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歷史時期。 始於1185年終於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將領的軍帳,但在日本的特殊狀況下,演變成一種特有國情的政治體制。
軍事強人開設幕府,為軍人的最高指揮機構。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凌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也可以說是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國家。
(2)日本政府和天皇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17世紀末,由於商品經濟發展,幕藩體制出現危機,表現為幕藩財政困難,農民起義頻繁。為應付危機,幕府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40年代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
1854年日本開國後,民族危機又加劇了封建制危機。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在改革派下級武士推動下,逐漸採取與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興業,抵抗外敵。在幕末農民起義和薩長等西南強藩為中心的倒幕運動壓力下,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於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還大政」。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宣布廢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經1868~1869年的戊辰戰爭,徹底打倒幕府勢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結束。
C. 日本天皇和政府之間是什麼關系
現在的日本天皇相當於英國的女皇一樣,不過似乎權利還比較小一點
D. 日本的天皇和幕府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其最高權力者為征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日本歷史上共經歷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歷史時期。 始於1185年終於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將領的軍帳,但在日本的特殊狀況下,演變成一種特有國情的政治體制。日本古代有著長期軍人干政的歷史,軍事強人以成為征夷大將軍為志向,開設幕府,為軍人的最高指揮機構。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凌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也可以說是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國家。
E. 請問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部和天皇是什麼關系
直接的上下級關系。
當時的日本憲法,天皇是軍隊的最高領導人,軍部直接效忠於天皇,而不是在內閣的領導之下。
因為這樣的關系,因此軍隊完全無視內閣,反而控制著內閣。軍隊不滿意的政府官員,就直接沖進家裡一槍打死。二戰之前這類事件層出不窮。
軍部政變殺死政府官員的時候,始終打著忠於天皇的大義名分,而軍人也始終接受忠於天皇的思想教育,所以天皇本身的意志,始終對軍部有著莫大的影響力。
軍部掌握政府之後,天皇雖然在御前會議上不直接表達意見,但軍部是不敢違逆天皇的意志的。因此通過遙控軍部,天皇成為當時實際上的最高權力者。
但是從法律上講,天皇只是名義上的領導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內閣。因此,天皇成為了一個既有實際權力,又可以不用承擔責任的無恥的存在。
F. 日本首相和天皇是什麼關系他們之間有何區別
樓主你好
首相為「首席宰相」的縮寫,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中內閣首腦的中文通稱。首相是內閣的首腦,享有非常廣泛的權力。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為日本的國家元首和國家象徵。
總之在現代日本首相是老大,天皇只是一個殼,也就是說首相才是真正掌權的人,天皇只是象徵性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不懂請追問
G. 日本為什麼有了首相還要設天皇,天皇主要管什麼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據說他是日本神話創世神的後代(這就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日本的國家象徵。從神話傳說中的金木皇帝到德仁皇帝,一共126代。
保留皇帝有幾個原因。
1.歷史上,日本天皇長期被幕府將軍架空。日本人早就習慣了皇帝是名義上的頭。保留皇帝不會因為封建皇權而阻礙資本主義,也沒有取消的必要;
2.二戰結束後,美國佔領日本,並持續了很長時間。為了在太平洋一方圍堵和鎮壓蘇聯,美國沒有對日本進行過多的鎮壓,保留戰犯天皇是美國對日本釋放善意的標志。
3.天皇雖然沒有權力,但在日本人心目中地位很高。只有日本的皇族沒有姓氏,因為他們認為皇族是上帝的繼承人,不需要凡人的姓氏。說實話,日本沒人敢大怒廢帝。
總結: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1868年)。由於被偽稱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雖然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在美國 的迫使下發表了“人間宣言”,宣布具有“神性”的天皇從此不再具有神性。內閣總理大臣,簡稱總理大臣、總理,通稱首相,是日本內閣的最高首長,也是日本實際的政府首腦,領導各行政機關運作。其產生方式是在國會議員之中擇一提名,再經國會議決指名,在形式上由日本天皇任命。
H. 幕府和天皇有什麼關系
天皇沒實權唄,國家大事都是幕府管理。在古代中國如果皇室失去實權一般很快就會被被推下皇位的,但日本天皇一脈,就算權力再衰微,也能一直穩坐皇位。 原因就在於天皇一族在日本的權威性了。天皇家族是日本最為古老的家族,從日本誕生的那一天他們就存在並傳承著,一直綿延兩千年。日本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家族能與之相比。在日本人心中,天皇一族就好象從神話時代就一直傳承下來,古老,神秘,這種由年代沉積形成的權威,又有誰能撼動? 就算在現代社會,淪為純粹象徵意義的天皇家族在日本人心中還是很特殊的存在。 試想一下,哪怕在今天,我們中國如果確切存在軒轅黃帝一脈的嫡系家族,國人會作何感想?
I. 226事件 日本的政黨內閣與天皇的關系是怎樣的
就是天皇是國家的象徵,但不管事情,首相是權力最高的,他管著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其實就是皇帝權力被架空了。望採納。
J. 日本的天皇和幕府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其最高權力者為征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日本歷史上共經歷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歷史時期。 始於1185年終於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將領的軍帳,但在日本的特殊狀況下,演變成一種特有國情的政治體制。日本古代有著長期軍人干政的歷史,軍事強人以成為征夷大將軍為志向,開設幕府,為軍人的最高指揮機構。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凌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也可以說是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國家。
幕府政治 (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日本封建武士通過幕府實行的政治統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詞始自古代漢語,指出征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衛大將住所,轉指武士首腦征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府邸,以後又稱將軍為首的中央政權為幕府。始於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中經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戶幕府的德川慶喜還政於天皇,幕府政治結束。
日本古代,有著長期軍人干政的歷史,軍事強人以成為征夷大將軍(俗稱幕府將軍,簡稱將軍)為志向,開設軍人的最高指揮機構,並且掌握政權。
大部分的幕府將軍,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軍事統治,進行分封采邑給諸有力的武士,凌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也就是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國家。
「幕」意指軍隊的帳幕, 帳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財寶和文件的地方,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意味變成了政府機構。有人認為「鐮倉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實上是當代用詞; 當時人們並未稱呼過鐮倉和室町政府機構為「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