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居民垃圾怎麼處理
Ⅰ 日本的垃圾分類
可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物垃圾、塑料瓶類垃圾、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資源類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其他垃圾。有些垃圾可再細分為若乾子項目垃圾,每個子項目垃圾又可分為孫項目垃圾,以此類推,日本垃圾分類非常詳細。
一般垃圾:包括廚余類、紙屑類、草木類、包裝袋類、皮革製品類、容器類、玻璃類、餐具類、非資源性瓶類、橡膠類、塑料類、棉質白色襯衫以外的衣服毛線類。
可燃性資源垃圾:包括報紙(含傳單、廣告紙)、紙箱、紙盒、雜志(含書本、小冊子)、舊布料
(含毛毯、棉質白色襯衫、棉質床單)、裝牛奶飲料的紙盒子。
不燃性資源垃圾:包括飲料瓶(鋁罐、鐵罐)、茶色瓶、無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類。
可破碎處理的垃圾:包括小家電類(電視機、空調機、冰箱/櫃、洗衣機)、金屬類、傢具類、自行車、陶瓷器類、不規則形狀的罐類、被褥、草席、長鏈狀物(軟管、繩索、鐵絲、電線等)。
日本的垃圾分類,不同縣市區分類規則不一樣。
日本是注重節約資源和資源再利用的國家。日本對垃圾的處理:一是盡量減少垃圾產量;二是變廢為寶,垃圾再生資源化;三是垃圾作為燃料發電;四是將無法燃燒部分掩埋。
日本以《廢棄物處理及清掃相關法律》的形式,規定各個縣市區必須有計劃地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收集處理。也就是說,國家雖然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但是分類的具體規則,在國家層面沒有統一的標准,由各個縣市區自己確定。因此,各地居民在丟棄垃圾之前,必須要按照當地縣市區的規定對垃圾進行分類。
同時,日本是一個高度強調公民個人責任感的國家,因此各個縣市區普遍實行嚴格的家庭垃圾分類制度,將垃圾分類的責任落實到各個家庭,力圖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分類的問題。
Ⅱ 求每個國家處置垃圾的方法!!!!(日本,美國,英國,中國,韓國,法國等)
日本:
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資源垃圾(金屬、紙張、玻璃)等三大類。居民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在每周固定的時間用標準的垃圾袋擺放在固定的地點。
日本國土狹小,城市居民密集,不適合修建大量垃圾站。及時地處理垃圾,保證了城市的整潔。特別是夏天,由於垃圾從居民家中直接被運往垃圾處理廠,在城市街道停留時間極短,避免了垃圾因腐爛而發出異味,也避免烏鴉等鳥類啄破垃圾袋,破壞環境。
在垃圾處理廠,根據垃圾種類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資源垃圾可以循環再利用,可燃垃圾燃燒後可作為肥料,而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東京新興的綜合休閑娛樂區——台場,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東京灣里填出來的。
日本的兒童從小就要學習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對日本人來說,必須要會處理垃圾,不會處理垃圾就無法在日本生活。但對於不按規定處理垃圾的人,日本的法律相對寬松,一般都是由政府派人上門拜訪、說服。由於日本人都比較愛面子,所以效果明顯。
美國:
1、美國處理垃圾的方式中雖仍以填埋為主,但填埋比例及填埋場的數量都大大降低,單個填埋場的規模變大,填埋處理方式約佔60~70%,而回收利用的比例較高,約佔20~30%,其餘的為焚燒處理,約佔10%左右。
2、通過加工包裝超級市場賣的魚、肉、蔬菜而盡可能避免產生更多家庭垃圾的同時,又通過在現有垃圾中提取可供重新利用的物質的新方法,努力使垃圾變廢為寶。
3、一些垃圾處理公司,不僅從廢塑料中拉出了可以替代棉花的堅固純凈的纖維,而且使這些纖維做成的各種包裝材料的處理費,僅為紙類包裝材料的九分之一。近年來,通過對垃圾的科學處理,不僅每年再生利用了5億噸垃圾,而且年營業額達180億美元,使成千上萬人獲得就業機會。
4、生活垃圾堆肥(包括厭氧消化)處理在美國也屬於資源回收利用的范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式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在各種堆肥方法中,目前應用最多的仍是條形堆肥和家庭倉式堆肥等低成本堆肥系統。美國有關條例禁止庭院垃圾直接進行填埋處理,庭院垃圾堆肥處理場得以較快發展。
英國:
英國普通的生活垃圾,由大型垃圾車來居民區收走。一般一周收一次,到每個居民區收取垃圾的時間,從周一到周五,各不相同。
每家廚房都是一個很大的黑色塑料垃圾袋。因為英國的魚肉和蔬菜大都是細加工過的,不會產生太多的垃圾,所以一個大垃圾袋足夠裝得下一周的垃圾。
英國實行分類回收的:
舊書報、紙箱子、酒瓶子等是不能和生活垃圾放在一起的。一般有5個不同顏色的大鐵箱。棕色的放棕色空酒瓶,綠色的放綠色空酒瓶,白色的放透明玻璃瓶,紅色的放廢紙箱和廢紙殼,藍色的放舊報紙。
英國的垃圾回收,分類分得非常細。光是廢燈泡、燈管就分好幾個箱子,不僅燈泡、燈管要分開放,不同顏色和形狀的也要分開放,廢電池就更不用說了。
舊衣服要歸類放的。還有一些體積比較大的垃圾,分放在集裝箱那麼大的箱子里。一般在一個地區設立垃圾中心,大家會開車送垃圾過去,如不用的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塑料製品,玩具,床、木質物品,還有花園垃圾等等。
中國:
1、濕垃圾(有機垃圾)在有機垃圾加工利用廠被加工成有機肥或有機復合肥,用於綠化或農業施肥。
2、干垃圾(無機垃圾)在生活垃圾分揀中心被進一步細化分類為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等可回收利用成分,再由相應的再生利用廠進行再生利用。
3、有害垃圾在有害垃圾分揀處置站分揀,可回收利用物送去回收利用,殘渣進行焚燒或安全填埋處理。
韓國:
在韓國的馬路、街道上很難找到垃圾桶的影子。只有在公共汽車站、大樓出入口旁邊等人流多的地方,如街心綠地、公園景區、住宅社區,才設置了透明垃圾桶,而且 通常一排四五個,韓國朋友稱這是為了對垃圾進行細分,有的是裝「可回收垃圾」、有的是裝「不可回收垃圾」,還有一桶是專門回收食品垃圾,回收後主要用來再加工生產飼料。
首爾市政府除了在公共場所設立分類垃圾桶,每個社區的垃圾回收是定點定時的。原則上,周末和平日里白天不允許扔垃圾,一般垃圾和食物垃圾每周一到周五凌晨收走。
韓國裝垃圾,還必須購買政府統一監制的垃圾袋,尺寸規格都有限制。垃圾袋有不同容量的7種規格供市民選購,不同生活區的垃圾袋顏色也不同。而且垃圾袋還不便宜,普通家庭每個月大約需要花費2500 韓元,所以沒人會每天扔垃圾,一般都會把垃圾使勁塞進袋子里,等到實在裝不下了,才拿去扔掉。
韓國人很注意垃圾分類,如果沒有將垃圾正確分類,一經發現就會被罰款。放在袋中的垃圾不能含有水分,垃圾車來的時候,用鐵鉤從袋子的兩個下角鉤開,如果有液體流出的話,就要重罰。
餐廳垃圾,為了不被罰款他們只有先將食物垃圾裝在蛇皮袋中,將水盡量擠干,然後再放入垃圾袋中。
更有趣的是,首爾市有的區還要求一些商鋪實行垃圾實名制,政府管理部門很容易查處誰沒有配合垃圾袋收費制度。如果家庭要扔大型廢棄物,如傢具和家用電器等,要提前通知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第二天檢查,貼上標簽,收取費用,然後由地方相關部門收走。
除了復雜的垃圾分類處理,韓國人的綠色生活理念還表現在各個方面。韓國開展全民性的社會節約運動,韓國的飯店、賓館和酒店,都不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等必備「小件」。韓國餐廳里使用的筷子,既不是國內那種一次性的木筷,也不是消過毒可反復使用的木筷,而是不銹鋼的筷子,壽命長,也容易消毒。
法國:
法國市政府有免費的垃圾袋可以領,是專門放可回收的垃圾用的,不可回收的垃圾袋要自己買。
法國每周定期有垃圾車收垃圾,每個城市所定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次數也不好說。一般是一到兩次。在收垃圾的時間內,挨家挨戶必須自己把垃圾桶拉到門口,等收好了,再拿進來,不拉出去的話得等下回了。這里提到垃圾桶,得說下,每家應該都有兩個或以上的垃圾桶,這個是自己買的,專門用來分類用的。還有要想讓別人收垃圾,得付垃圾處理費。
另外,廁所提出來的東西,務必要系好後扔垃圾桶里,否則是對清潔人員的不尊重。法國每隔一段地方,都會設置一個大的垃圾分類箱,供所有人使用。
(2)日本的居民垃圾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一般有分類回收、填埋、堆肥和焚燒四種
1、填埋
填埋處理需佔用大量土地。同時,垃圾中有害成分對大氣、土壤及水源也會造成嚴重污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堆肥
堆肥處理對垃圾要進行分揀、分類,要求垃圾的有機含量較高。而且堆肥處理不能減量化,仍需佔用大量土地。
3、焚燒
焚燒的實質是將有機垃圾在高溫及供氧充足的條件下氧化成惰性氣態物和無機不可燃物,以形成穩定的固態殘渣。首先將垃圾放在焚燒爐中進行燃燒,釋放出熱能,然後余熱回收可供熱或發電。煙氣凈化後排出,少量剩餘殘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其優點是迅速的減容能力和徹底的高溫無害化,佔地面積不大,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且有熱能回收。
因此,對msw實行焚燒處理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有效處理方式。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和熱能回收等綜合利用技術的提高,世界各國採用焚燒技術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垃圾種類:
1、可回收。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2、其它(干垃圾)。其他垃圾(上海稱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餐廚垃圾。
衛生紙: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煙盒等。
餐廚垃圾裝袋: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遠比餐廚垃圾更難腐蝕。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確做法應該是將餐廚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進「可回收垃圾」桶。
果殼:在垃圾分類中,「果殼瓜皮」的標識就是花生殼,的確屬於廚余垃圾。家裡用剩的廢棄食用油,也歸類在「廚余垃圾」。
塵土:在垃圾分類中,塵土屬於「其它垃圾」,但殘枝落葉屬於「廚余垃圾」,包括家裡開敗的鮮花等。
3、廚余(濕垃圾)。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4、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葯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Ⅲ 日本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問題
對於廢棄物的處理,日本一直以減少最終填埋量為目的,其明確提出了「3R」原則,即減量控制,回收利用和循環再利用。現在,日本一般生活垃圾總排放量大約為5000萬噸,其中78%可燃物被焚燒,5%被回收利用,17%被填埋;工業廢棄物為4億500萬噸,多數是污泥,動物糞便和建築廢料,其中90%被處理和再生利用,10%直接填埋。
垃圾焚燒是日本流行的垃圾減量處理技術。但為解決二惡英和廢熱利用率的問題,焚燒廠在焚燒量上做了調整,進一步加大了垃圾收集的范圍和力度。日本提出了廢棄物固體燃料的方法。廢棄物固體燃料是將可燃垃圾進行粉碎,篩選,乾燥後,摻入石灰,壓縮成形得到的,它便於存放和運輸。在小規模的市區,街道,村鎮里,不焚燒垃圾,而將垃圾製造成廢棄物固體燃料形式,運送到附近城市的大型垃圾焚燒廠進行集中處理。
日本由於實行了嚴密的垃圾分類措施,現有的垃圾焚燒廠所燃燒的垃圾已經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學製品,燃燒的垃圾均為食物殘渣等無法再循環利用、又不會造成大幅度環境損害的產品。這大大降低了焚燒所造成的有毒氣體排放量。而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東京新興的綜合休閑娛樂區台場,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東京灣里填出來的。
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資源垃圾(金屬、紙張、玻璃)等三大類。居民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在每周固定的時間用標準的垃圾袋擺放在固定的地點。日本國土狹小,城市居民密集,不適合修建大量垃圾站。及時地處理垃圾,保證了城市的整潔。特別是夏天,由於垃圾從居民家中直接被運往垃圾處理廠,在城市街道停留時間極短,避免了垃圾因腐爛而發出異味,也避免烏鴉等鳥類啄破垃圾袋,破壞環境。
在垃圾處理廠,根據垃圾種類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資源垃圾可以循環再利用,可燃垃圾燃燒後可作為肥料,而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東京新興的綜合休閑娛樂區——台場,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東京灣里填出來的。
日本的兒童從小就要學習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對日本人來說,必須要會處理垃圾,不會處理垃圾就無法在日本生活。但對於不按規定處理垃圾的人,日本的法律相對寬松,一般都是由政府派人上門拜訪、說服。由於日本人都比較愛面子,所以效果明顯。
Ⅳ 日本垃圾分類是怎麼分的
日本垃圾分為五大類:粗大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容器包裝、資源垃圾。
1、 粗大垃圾
「粗大垃圾」的投放方法分為「回收」和「帶入」兩種。「回收」是指相關人員上門回收。「帶入」是指直接將大型垃圾送至回收站,一年之內每戶最多可投放30件。
2、可燃垃圾
廚余垃圾要盡量將水分濾除後再投放。食用油要經過凝固,或用紙、布將其汲干,以確保其不飛散。尖銳的竹簽和塑料簽等要用紙包好並註明「危險」的字樣。紙尿布等要將排泄物沖洗干凈後再投放。
3、 不可燃垃圾
一個家庭每次可丟棄垃圾的量同樣不得超過45升。值得注意的是,玻璃、針、刀等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並註明「危險」字樣。因為在清掃車和垃圾處理設施內,火災和爆炸事故多發,所以氣罐、噴霧罐、打火機等,必須清空後與其他不可燃垃圾分開放置於單獨的袋子中。
4、 塑料容器包裝
這類垃圾通常嚴格按照塑料標識分類。附有專門的「塑料標識」的塑料制容器、袋子、包裝、軟管及塑料緩沖材料等,均屬於塑料包裝,每周可投放1次。
5、 資源垃圾
這類垃圾一般包括盛放清涼飲料、酒類、調料等的塑料軟瓶、食品托盤、舊紙類、瓶子、罐頭等。每周可投放1次。
投放前要洗涮軟瓶內部並將其壓扁。塑料瓶蓋和標簽於「塑料標識的收集日」投放,紙制標簽按「可燃垃圾」投放。
(4)日本的居民垃圾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在日本,隨意丟棄垃圾會受到法律處罰——5年以下徒刑或1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以下的罰款。之所以如此嚴格,在於垃圾容易被丟棄到不易被人察覺的角落,並且這些角落常被反復丟棄垃圾。為了杜絕此類行為,各地制定了一系列防止非法丟棄垃圾的對策。如夜間巡邏、協管人員監視、設置警告牌、布設監控系統等。
除此之外,居民也嚴禁在夜晚投放垃圾。在夜色掩護下,容易產生大型垃圾的非法丟棄。夜間視野不清,還會導致資源垃圾被他人收走等其他問題。
Ⅳ 日本垃圾分類的經驗和做法是什麼
一、日本垃圾分類經驗:
1、制定嚴格的法律制度,約束垃圾丟棄行為。分層次制定法律,保障垃圾回收體系的建立。如頂層設計的《促進建立循環社會基本法》;中觀層面的《廢棄物處理法》和《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
2、位於基層的有關廢棄物處理、食品回收、家電回收等一系列法律細則。在日本不分類扔垃圾是違法行為,丟錯的垃圾會返還家中,若被投訴會被罰款,嚴重的還會承擔刑事責任,外國人可能會被遣返。
二、日本垃圾分類做法:
1、以填埋方式為主,垃圾量劇增,產生量跟不上處理能力,引發了各區之間的「垃圾大戰」。
2、開始嘗試進行簡單的垃圾分類,用焚燒替代填埋,國民逐漸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5)日本的居民垃圾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垃圾分類的主要措施和意義
1、宣傳教育,喚起國民自我反省:
20世紀70年代,日本作家高橋敷在其《醜陋的日本人》一書中,對本國居民各種不文明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反省。在東京奧運會時期,日本政府借機整治環境衛生,有蓋垃圾箱被推廣使用,提倡垃圾入簍、統一收集。
經歷了「垃圾戰爭」後,東京居民意識到環境問題與自己息息相關,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相互監督。從幼兒園開始對孩子進行垃圾分類教育,學校設置垃圾分類回收相關課程,孩子從小在家庭中就對垃圾分類方法耳濡目染。社區設有環保教育中心,宣傳環保理念,傳授環保措施。
2、分類指導,制定詳細的垃圾分類細則:
將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實,從垃圾分類方法到丟棄垃圾時間都進行詳細規定。印發垃圾分類手冊,針對外國人有不同語言文字的指南。
規定嚴格丟垃圾時間,單獨出版「家庭垃圾收集日歷」。有些地區會專用垃圾袋,某類垃圾使用特定樣式的垃圾袋丟棄。每隔一段時間會修訂分類手冊,以適應實際變化。
Ⅵ 日本垃圾分類有幾種
五種,日本垃圾分類如下:
可燃類:意思是可以燃燒的物品,但不包括塑料,橡膠製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於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製品,鐵質容器。
粗大類:大的傢具,大型電器(電視機,空調),自行車。
有害類:電池、醫用垃圾、對人身體有害的物質。
在回收方面,日本有的社區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
如在東京都港區,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區規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環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日本的兒童打小就從家長和學校那裡受到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規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員的說服和周圍輿論的壓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謂一絲不苟,非常嚴格:廢舊報紙和書本要捆得非常整齊,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用過的噴霧罐要扎一個孔以防出現爆炸。
Ⅶ 日本人是怎麼垃圾分類的呢垃圾都去了哪裡
在日本垃圾分類遵照下列規范:
1、可燃垃圾:餐廚垃圾垃圾、橡塑製品、衣服褲子、紙包裝製品、革製品、視頻、野草等。
7、暫時性很多垃圾:搬新家或清掃、剪修院落後的垃圾。
日本垃圾分類方法是什麼將垃圾分成可燃物、不可燃物、網路資源類、粗壯類,有危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多個單項工程,每一個單項工程又可分為孫新項目,依此類推。可燃類,簡易講就是能夠燃燒的,但是不包含塑膠,塑膠製片人,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狀態垃圾都是屬於可燃垃圾。
網路資源類即報刊,書本,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不可燃類包含廢棄小電器(電熱水壺,收錄音機)衣服,小玩具,陶瓷產品,鐵制器皿。在日本,你如果你不嚴格實行垃圾分類得話,將面臨巨額的處罰,以住房團地為單位的地區社會發展,落下來個「不履行垃圾分類」的名聲,那可是老丟臉的事了。
日本的垃圾分類是母親手把手教下一代的
從出生逐漸入學起。有一些學無止境也分不對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一個煙盒包裝,其間的紙箱、業務外包的塑料膜、封口的這圈鋁鉑。這一煙盒包裝就需要分三類:業務外包是塑膠,小盒子是紙,鋁鉑是金屬材料,因此這一件物品就需要分三類遺棄。
垃圾分類對日本的孩子來說,是從小舊看慣了的事,成人遵循得一絲不苟,身邊的榜樣便會造就他一生的好習慣。這兒是一個日本中小學里的孩子在清洗牛奶盒的一個過程,那樣嚴格遵守繁瑣的清除全過程,便是極為重要的德育教育。這種素養,鑄就了一個牛逼到可怕的中華民族。
Ⅷ 日本怎樣處理垃圾
對於廢棄物的處理,日本一直以減少最終填埋量為目的,其明確提出了「3R」原則,即減量控制,回收利用和循環再利用。現在,日本一般生活垃圾總排放量大約為5000萬噸,其中78%可燃物被焚燒,5%被回收利用,17%被填埋;工業廢棄物為4億500萬噸,多數是污泥,動物糞便和建築廢料,其中90%被處理和再生利用,10%直接填埋。
垃圾焚燒是日本流行的垃圾減量處理技術。但為解決二惡英和廢熱利用率的問題,焚燒廠在焚燒量上做了調整,進一步加大了垃圾收集的范圍和力度。日本提出了廢棄物固體燃料的方法。廢棄物固體燃料是將可燃垃圾進行粉碎,篩選,乾燥後,摻入石灰,壓縮成形得到的,它便於存放和運輸。在小規模的市區,街道,村鎮里,不焚燒垃圾,而將垃圾製造成廢棄物固體燃料形式,運送到附近城市的大型垃圾焚燒廠進行集中處理。
日本由於實行了嚴密的垃圾分類措施,現有的垃圾焚燒廠所燃燒的垃圾已經完全剔除了塑料等化學製品,燃燒的垃圾均為食物殘渣等無法再循環利用、又不會造成大幅度環境損害的產品。這大大降低了焚燒所造成的有毒氣體排放量。而不可燃垃圾經過壓縮無毒化處理後,可作為填海造田的原料。東京新興的綜合休閑娛樂區台場,就有一部分是用垃圾在東京灣里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