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什麼時候天皇不再執政

日本什麼時候天皇不再執政

發布時間: 2022-08-27 19:00:22

① 日本歷史上,天皇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失去大權又分別是幾次重新獲得權利的

天皇掌權的時代,按照日本歷史劃分,只有古代前期。平安時代中期以來,藤原攝關家靠著外戚關系,推行攝關政治,類似我國的外戚專政,天皇權力開始流失。平安時代末期,為了與攝關政治對抗,上皇或法皇的院政開始掌握政權。。。特別是白河鳥羽後白河三代院政期間,院掌握了大部分政治權利,天皇仍然被架空。。。。進入鐮倉時代,特別是後鳥羽上皇反對鐮倉幕府的承久之亂失敗之後,幕府的武家建立了對中央朝廷的絕對優勢權力,日本進入了長期的武家掌權時代,中間除了類似南北朝建武新政的短暫政權回歸天皇之外,至江戶時代末期,武士階層基本掌握了日本的大權。。。。。。。至於明治之後,明治天皇何時開始直接參與政治,尚有疑問。至於大正昭和兩代,更多的只是間接參與,很少直接過問政權運營。。。。戰後象徵天皇制的建立,至今天皇只作為日本國的象徵存在。

② 日本天皇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掌握實權了

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元首和國家的象徵.天皇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
從10世紀開始,日本經歷了攝關政治、源平相爭,日本天皇就被架空。直到19世紀末,明治天皇才重新掌權。二戰之後同盟國原計劃廢除天皇制度,但為了順應日本民意,允許天皇作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保留下來。1946年,美國迫使昭和天皇裕仁發表了「人間宣言」,承認天皇也與平民無異,只是受國民擁戴的國家象徵。不再掌握實權

③ 日本天皇將於何時退位

12月1日,日本時隔約25年再次召開審議皇室重要事項的皇室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出席討論日本天皇退位、皇太子即位及修改元號等事宜,會議歸納的意見為:天皇2019年4月30號退位,皇太子同年5月1號即位並修改元號。

日本自1185年鐮倉幕府建立至1867年大政奉還,天皇權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昭和天皇指揮策劃相繼發動日本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等侵略戰爭,給亞洲及世界各國人民以巨大深重的災難。

二戰後期日本以無條件投降為條件,允許天皇作為象徵性國家元首保留下來。並迫使其發表人間宣言,否定其人間「神」的地位,承認不再具有神性,但是日本人民的心裡還是認為天皇是神。依照《日本國憲法》,天皇如今主要職責為任命內閣總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條約,召集國會,批准國務大臣的任免,出席禮儀性外交事務活動和國家儀典等。日本皇室家徽為「十六瓣八重表菊紋」。

④ 日本天皇什麼時間失去實權的!

二戰之前有這至高無上的權力, 1889年2月21日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第十一條:「天皇統帥陸海軍中,規定軍令屬於帷幄大權,在一般國務大臣許可權之外,由天皇直接把持。」二戰後,日本戰敗,天皇裕仁本該以甲級戰犯被判處絞刑,但美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沒有統一絞死裕仁而是大幅度消減了天皇的權利,藉以轉移視線,所以,簡單的說,應該是二戰後

⑤ 日本天皇定於什麼時候退位

就日本天皇表明有意生前退位一事,消息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最終將天皇的退位日期定在了2019年3月31日。皇太子隨後將在次日(4月1日)成為新的天皇,而從當日起,也將會實施新的年號,新的年號將在2018年公布。這也意味著,當下日本使用的年號「平成」將在2019年3月底退出歷史舞台。

據了解,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2017年6月份曾表決通過了有關天皇退位的特例法,由此該法案正式成為法律。日本天皇曾在2016年夏天通過電視講話表達了自己欲生前退位的意願。日本政府隨後做出了2個方案,分別是日本天皇在2018年12月下旬退位,以及在2019年3月底退位。

⑥ 日本的天皇制度是多久廢的

還沒廢呢! 就是二戰結束後天皇在日本是以人的形似存在了,不再是以神化形式存在了.不再是國家實權最高的首腦而是形式上的最高首腦.

⑦ 日本天皇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掌握實權了

現行《日本國憲法》於1947年5月3日實施。憲法規定,國家實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無權參與國政

⑧ 日本何時取消天皇制

日本一直沒有取消天皇制 一、
戰後改革和現代天皇制的確定
(一)
天皇制的存廢之爭
戰後初期,日本國內外各種政治力量對天皇制的態度,大體有以下三種具有代表性的主張。
1、廢止論
否定天皇制,建立以人民主權為特徵的民主共和政體;
2、存立論
維護原有統治體制,保持天皇主權不變。
3、象徵論
保留天皇制,但在主權所屬、權能范圍上有所改造。
(二)
從「現御神」到「人間天皇」

1945年,在美佔領軍主導下,在政治、軍事、經濟、思想上推進與天皇制直接有關的諸項改革。
《人間宣言》通過宣布天皇是人而不是神,徹底擊破了千餘年來天皇神聖的光環,不僅標示以神權為法制基礎和精神支柱的近代天皇制的總崩潰,也表明居於國家統治體制最高位的天皇的地已由昔日的「現御神」蛻變為「人間天皇」。

(三)
從「人間天皇」到「象徵天皇」
1、
決定天皇存在的依據從「神意」變成「民意」,即主權的承擔對象發生根本的變化。
2、
天皇權能的性質和范圍僅限於「憲法規定的國事行為」、「行政權屬於內閣」、「一切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規定設置的下級法院」、「不保持海陸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僅賦予其日本國家和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
近代天皇制指的是實際進行政治統治的整個國家體制,而現代天皇制不過為國家機構中無關於國政的權能的部分。

二、
現代天皇的地位
(一)
經濟方面
根據《日本國憲法》,「皇室一切財產屬於國家。」
皇室經濟生活成為國家預算的一部分,勢必受到國家機關的監督和管理。
(二)
宗教祭祀方面
政教分離,否定作為政治宗教的國家神道。神道已不再是維持天皇制的宗教支柱,不過與佛教、基督教處於同等地位的民族宗教。皇室各類祭祀活動不具有國家最高祭祀的性質,原則上被限定為與國事行為相對的內廷行為,即完全屬於天皇私人性質的行為。
(三)
政治方面
天皇只能進行憲法所規定的國事行為,不具有關於國政的權能。其所進行的國事行為只有形式上的和禮儀的性質,不可能是關於國家意志的決定行為,而只能是對其他機關已經決定的國家意志的表示行為。
(四)
外交方面
在外交事務上,天皇既非決策者,也不是主要執行者,不過擔當了履行沒有國際禮儀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猶同外交文書的收發機關和外交使節的接待機關。
(五)
身份方面
現代天皇是法定的終生在位者。其身份地位的獨特性,使其在法律和人格上表現出許多作為「公人」的特徵。
1、
沒有姓氏;
2、
沒有戶籍;
3、
婚姻的非自主性;
4、
不得收領養子;
5、
不能參與政治活動;
6、
不能主持帶有宗教色彩的公共性儀式;
7、
不得脫離國籍和隨意移動;
8、
不能以個人名義任意進行經濟活動。

三、
現代天皇的國事行為和公共行為
(一)
國事行為
1、
公布憲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和條約;
2、
召集國會;
3、
解散眾議院;
4、
公告舉行國會議員的總選舉;
5、
認證國務大臣和法律規定的其他官員的任免、全權證書以及大使、公使的國書;
6、
認證大赦、特赦、減刑、刑罰執行的免除以及恢復權利;
7、
授予榮譽稱號;
8、
認證批准書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外交文書;
9、
接受外國大使及公使;
10、舉行儀式。

(二)
公共行為
1、
新年祝賀儀式;
2、
年初講書儀式;
3、
年初歌會儀式;
4、
游園會;
5、
國民體育大會開幕式;
6、
植樹節;
7、
全國死於戰爭者追悼儀式;
8、
日本學士院授獎儀式;
9、
日本藝術院授獎儀式。

四、
現代天皇的象徵意義

(一)「象徵」的含意
1、非政治性
天皇依法進行的國家行為並不包含決定國家意志的內容,僅將其他機關業已決定的國家意志加以認證和表示。天皇的公務活動不能滲入個人意志,不得帶有任何政治傾向。
2、非獨立機關
不能獨立地行使憲法所規定的職責。進行有關的國事行為,必須以內閣的建議和承認作為基本前提。天皇作用猶同有關法令的自動批准和認證機關,公文的發行機關和國家儀式的實施機關。
3、無責任性
現代天皇進行的所有國事行為都須有內閣的建議和承認,只有當這一條件成立,才由內閣負其責任。可見,其無責任性主要基於職責的非獨立性。
關於天皇的刑事責任,《皇室典範》中規定以天皇名義行使有關國事行為的攝政在職期間不受公訴。天皇既有終身在位的特殊身份,當也不負刑事責任。

(二)象徵性天皇不具有元首性質
元首大致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對外代表國家;2、是法定的國家首腦機關;3、擁有元首權;4、享有禮儀上的特殊待遇;等。
不難發現現代天皇與此的相異:
1、
現代天皇不具有對外代表國家的地位和權能;
2、
現行憲法及其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天皇為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
3、
從元首所應有的基本職權看,現代天皇的元首權極不完整。
無論從法制角度還是實際作用看,處於「象徵」地位的現代天皇都不具有國家元首的性質。
日本現行憲法對天皇的地位和職權范圍的規定,還是比較寬泛而有一定伸縮性的。這就為天皇的權能和政治作用的變化置備了可能性,至於這種變化將朝何方向發展,完全取決於現行憲法的解釋,以及對天皇的國事行為負有建議和承認職責的內閣的作用。

⑨ 日本內閣正式通過政令確定天皇退位日期了嗎

當地時間8日上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了規定明仁天皇退位日為2019年4月30日的政令。皇太子將於2019年5月1日即位成為新天皇,並改用新年號。新年號擬在明年中期公布。

據日本報道,日本政府還公布了本月1日皇室會議的議事概要,會上匯總了退位日應為2019年4月30日的見解。為實現順利交接,日本政府明年初將成立以官房長官菅義偉為首的籌備組織,正式啟動如何舉行退位儀式等的探討工作。

天皇去年8月發表視頻講話暗示了退位意向。今年6月實現僅限當今一代天皇退位的特例法獲得通過。政府圍繞退位日的數個候選方案展開研究,認為「2019年4月退位、5月即位」是確保「平穩環境」的最佳方案。皇室會議也匯總了相同見解。

據早前報道,12月1日,日本召開皇室會議,經過商討,明仁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同年5月1日即位新天皇並修改元號。天皇皇室會議由擔任議長的安倍首相召集,由皇族、宮內廳長官等共10人組成。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8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8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5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1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96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6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