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吃飯前送什麼喝的
① 日本飲食禮儀
在飲食方面。日本可以說是自成一體,世人一般稱之和食或是日本料理。和食的主要特色,曾被友人歸納為"五味""五色"與"五法"。五味是指日本人在不同的季節里,飲食的口味往往個不同的側重,通常是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此外還好食澀味;五色是指菜的色彩搭配,一般是綠春、朱夏、白秋、玄冬;五法是指和食的烹飪方法主要有蒸、燒、煮、炸、生等等五種。 具體而言,和食是以大米為主,多用海鮮、蔬菜,講究清淡與味鮮,忌諱油膩。典型的和食有:壽司、拉麵、刺身、天婦羅、鐵板燒、煮物、蒸物、醬湯,等等。此外,還有飯團和便當。其中,尤以刺身,即生魚片最為著名。
日本人非常喜歡喝酒,西洋酒、中國酒和日本清酒,統統都是他們的最愛。在日本人們普遍喜歡喝茶。久而久之,形成了講究"和、敬、清、寂"四歸茶道。
日本人用餐時,要擺上一長矮桌,男子盤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在用筷子吃飯時,日本所使用的筷子是尖頭的,在使用筷子上,日本人?quot;八忌"1、不準用舌頭舔筷子;2、不準拿著筷子在飯菜上晃來晃去,舉棋不定;3、不準夾了一種菜又夾另一種菜,而不去吃飯。4、不準將筷子頭反過去,吞在口裡;5、不準將筷子插在飯菜里;6、不準用筷子的飯菜里扒來扒去,挑東西吃;7、不準把筷子跨放在盤、碗之上;8、不準用筷子當牙簽用。宴請客人時,大都忌諱將飯盛得過滿,並且不允許一勺盛一碗飯。作為客人,則不能僅吃一碗飯,那怕是象徵性的,也要在添一次。否則,就會被視為賓主無緣。
② 日本吃飯時的禮節
用餐前後
日本人在用餐之前及之後都要高聲表達兩種感受,用餐前要說 「Itadkimasu!」,意思是欣賞這頓飯食;用餐後要說 「Go-chiso-samadeshita!」,意思是感謝款客者預備這頓極美味的飯食。
用餐期間
日本人的一餐飯食包括一碗飯、一碗味噌湯、兩道或三道菜餚,配菜越多,那頓飯便越夠體面,若有數道菜餚端上餐桌,已令客人頗難選擇先品嘗那一道。用餐的正確次序是先喝小口熱湯,後吃那道菜也可,但不要只集中吃光同一道菜餚,應順序循環吃每道菜餚,使各份比例均等,才可同一時間吃光所有菜餚。
用餐方式
日本人的用餐禮儀似乎嚴厲,但日本人容許狼吞虎咽式吃法,這吃法甚至令其他國家的人感到驚訝。例如吃壽司,日本人習慣赤手拿著壽司浸一浸豉油,然後直接放入口中,他們不會用筷子吃壽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直接從湯碗把面吸啜入口,且必會發出響聲,依據日本人的習俗文化,吃面時發出響聲是表示麵食很美味,亦是對廚師表示贊賞的方式。
祝酒
一頓正統的日式飯食通常備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歡在用餐時喝米酒,他們通常會在互相祝酒後才開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會假裝喝一小口。
日本茶
日本人深愛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時間會端上不同種類的茶。一般來說,用餐之前會端上綠茶,用餐期間及用餐之後會端上煎茶。
和風日語:
餐桌和入座
在日本,日式餐館和傳統日本家庭內設置的是日式矮桌和坐墊。
有傳統矮桌的餐館
「我要開始用餐了」和「承蒙款待了」
在日本,開始用餐之前會很虔誠的說itadakimasu(我要開始用餐了),在吃完後要說gochisosama (deshita) (承蒙款待了)。
共同進餐在日本家庭和餐館(如小酒館)里,點幾種菜,大家一起吃的時候,您應該用公用的筷子從大盤子里夾一些食物放到您自己專用的盤子里吃。
筷子
正確的使用筷子是日本餐桌禮儀重要環節,具體筷子的使用方法請查詢使用筷子。
餐桌須知
在公共場合擤鼻涕的動作應該盡量避免,特別是在餐桌上。
盤子里的食物盡量吃干凈。
用餐過程中,以及用餐前後,避免談論洗手間或令人倒胃口的話題。
盡量避免打嗝等行為。
用餐後,把使用過的餐具放回用膳開始時的位置,包括把餐碗的蓋蓋好,把筷子放回到筷子盒或紙袋。
了解更多關於筷子使用規則的頁面。
飲酒須知
喝含有酒精的飲料時,日本人習慣為對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飲。所以在日本喝酒時您也可以入鄉隨俗的常去看看朋友的杯子,一旦他們的杯子快空了,就給他們斟上一些酒。同樣,如果朋友要為您斟酒,那就迅速喝空酒杯,並且拿起酒杯接受朋友的好意吧。
在一些高級餐館里,比如提供懷石料理的日式餐廳(日本大餐),喝醉酒被視為是一種很失態的行為。在異國他鄉,即使在普通的小酒館也該盡量避免喝醉酒而引起的不愉快。
用餐開始,大家通常說這「乾杯(kanpai)」,然後舉杯共飲。這個時候應該避免講中國話「請,請(ching,ching)」因為「請(qing)」的發音,很容易被日本人聽為「qin」,而日文發音「qin qin」,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如何吃…
… 米飯
吃米飯時一隻手拿碗,另一隻手拿筷子,把碗舉到嘴邊吃。與壽司不同,白米飯一般是不會同醬油一起食用的。
… 壽司
小盤子中倒入醬汁。注意用多少就倒多少,在資源並不豐富的日本,浪費被視為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一般來說,不用在醬汁中加入綠芥末,因為除了一些不需要配芥末食用的壽司以外,大部分壽司中都有添加綠芥末。如果您喜歡自己加芥末,禮貌的做法是加少量,這種做法也是對製作壽司的人的尊重。如果您不太喜歡芥末,可以事先說明,叫一些不含芥末的壽司。
吃壽司,最好一口一個。分為幾次吃的話常常會破壞食物的精美外形。另外,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用手或者筷子吃壽司。
如果是握壽司,把一片倒立浸入醬油,魚肉部分向前。有幾種新的握壽司不應該被浸入醬油,例如腌過的。
如果是軍艦壽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倒小量的醬汁在壽司的上面,而不是把壽司浸入醬汁。
… 生魚片
將醬汁倒進准備好的小碟子中。可以在生魚片上放一些芥末,但不宜太多,因為這會破壞魚片的原味,還有可能會冒犯到作壽司的師傅。吃的時候,把生魚片夾起蘸醬汁。另外有一些生魚片需要和薑末一起品嘗,而不是芥末。
… 大醬湯
端起碗來喝湯,用筷子將裡面的湯料夾起來吃。
… 面條
用筷子將面條送入口中,並且可以有節奏的吸食。在日本吃面條出聲音是正常的,不會被認為不禮貌,所以您可以大膽的嘖嘖的吃面條,周圍的日本人都是這個樣子的。
喝面湯時,可以用店家的湯勺,也可以直接端起碗來喝。日本拉麵,湯的味道非常好,筆者個人總是先嘗一口湯再吃面的。
… 日式咖喱飯
(以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的其他食物)
像日式咖喱飯那樣的大米食物,由於是白米飯上蓋菜(例如大碗蓋飯),飯菜摻著吃,所以用筷子夾起可能會比較不順手,所以您可以選用勺子吃。
… 大塊食物
(例如油炸大蝦、豆腐)
用筷子分開食物,吃上一口,然後把剩下的放回您的盤子里,根據您自己的節奏享用美食。
佳禾日語:
•去日本料理店吃飯,在包廂門口脫鞋時,要面向包廂(可以蹲著脫),不可背對包廂脫。脫下來的鞋子調頭往內放。
•一般賓客先入席,如果主人邀請你先行,你要快樂地接受,並鞠躬致謝。
•用筷子時不要:①舔筷;②迷筷:手握筷子,猶豫不決;③移筷:這個菜動一下那個菜動一下;④扭筷:扭轉筷子;⑤插筷:插著取菜,或插在米飯中;⑥跨筷:把筷子跨放在碗上。�
假如是用衛生筷,掰開後不要啪啪啪地摩擦筷尖。
不用筷子時,把筷子橫放在自己的面前,筷子尖向左。(注意是橫放,與中國的縱放不同。)
•不要用臉挨近碗吃東西,而應該是端起碗。這估計是和日本人在榻榻米上吃飯的傳統有關。
拿起碗後,也不能把嘴唇放在碗邊,要用筷子把飯挾起放進嘴裡。
•除了吃湯面和喝湯外,吃飯時嘴巴不要發出聲音。
•要加飯時,不要把飯吃得一粒不剩,要留下一點再去加飯。
如果是別人請客,最好把飯菜都吃光,以表示非常好吃。
•吃壽司時,最好一件一口,以免破壞壽司的漂亮外形。
•要沾芥末的話,可以先將芥末挖一些放到醬油碟子內,與醬油攪拌均勻。還可以將芥末沾到生魚片上,再將生魚片沾醬油入食。
•給別人斟酒時,用右手拿起酒瓶,左手托住瓶底;別人給自己斟酒時,用右手持杯,左手端著酒杯底部。
兩人對飲時,先幫別人斟酒,然後再由對方幫自己斟,不能自己斟酒。記住,多給別人斟酒。
喝第一口酒時,一般要等大家一起舉杯時才能喝。
如果別人給你斟酒,而你又不能再喝了,要用手遮住杯口,並表示感謝。
即使你真的不善於喝酒,當大家一起碰杯時,你也要輕泯一下杯中物。
•魚骨頭等切記不要放在桌子上面,要放在碟子中,一般主人或服務員會給你准備一個碟子的。
也不要把垃圾扔到地板上。(這點大人都知道,但小孩要注意。)
•如果要拿放在右邊的碗碟,不要用左手直接去抓,而應該用右手拿起後再轉給左手。而且拿碗時,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吃飯時不要吸香煙。對於煙酒不分家的中國男人來說,這很不痛快吧。
•吃完飯後,盡量把用過的杯筷碗碟恢復到原先入座時的擺放位置。
③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
各國的 飲食文化 都是根據他們的傳統文化一點點沉澱出來,所以他們的飲食文化中也包含了很多傳統文化的風俗與禁忌。當我們要和日本人一起吃日本料理時,我們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些簡單的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
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日本人送禮時,送成雙成對的禮物,如一對筆、兩瓶酒很受歡迎,但送新婚夫婦紅包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日本民間認為「2」這個數字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萬或7萬日元。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
日本人對坐姿很有講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裡日本人保持著坐「榻榻米」的傳統習慣。坐榻榻米的正確坐法叫「正座」,即把雙膝並攏跪地,臀部壓在腳跟上。輕松的坐法有:「盤腿坐」和「橫坐」:「盤腿坐」即把腳交叉在前面,臀部著地,這是男性的坐法;「橫坐」是雙腿稍許橫向一側,身體不壓住雙腳,這常是女性的坐法。現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通常在家人互祝今年一切健康後,就會依長幼順序來喝屠蘇
用筷八忌。日本人吃飯也用筷子,但他們用筷子有八忌:舔筷子;迷筷:手握筷子,拿不定吃什麼菜,在餐桌上四處游尋;移筷:動了一個菜後,理應吃飯,但不吃飯,接著又動另一個菜;扭筷:扭轉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上的飯粒;插筷:插著吃菜;掏筷:用筷從菜的當中扒弄著吃;跨筷: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剔筷:用筷代替牙簽剔牙。日本人很忌諱「4」和「9」這兩個數字。原因是日語「4」的發音同「死」相似,而「9」的發音與「苦」相近。因此,正如西方人忌諱「13」一樣,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請客或送禮時,忌出現這兩個數字。據說,日本的醫院一般都無4樓4號病房,有的影劇院也無4排、4號。
日本人在辦喜事時,忌諱使用「去」、「回」、「壞了」、「完了」之類的詞,特別是辦婚事時,不能用「離開」、「重復」、「多次」等詞。同時,日本人在辦喪事時,忌諱說「接二連三」、「一個又一個」、「還」、「又」之類的話。
日本人發信時郵票不能倒貼。在日本倒貼郵票有示絕交。裝信也要注意不要使收信人打開信後看到自己的名字朝下。
在色彩和圖案方面,日本人忌諱綠色和荷花。原因是認為綠色是不吉利的,荷花意味著祭奠。同時,日本人對飾有狐狸和獾圖案的物品較為反感。因為它們是貪婪、狡詐的象徵。日本是一個重視禮貌和禮節的國家。日語中尊稱、謙稱以及敬體句和簡體句相當復雜,對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詞語。因此,我們在與日本人打交道時,除了要保持穿著整齊、儀表端莊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是否恰當得體。另外,日本人還很注意日常中的一些小節,給他們劃火些向里劃、削水果時刀口朝內,這意味著不給別人添麻煩。
也許是受西方的影響,日本人很忌諱別人打聽他的工資收入。年輕的女性還忌諱別人詢問她的姓名、年齡以及是否結婚等。因此,同日本人在一起時,不要隨便打聽他人的私事。在日本,平時熟人見面很少握手,大都鞠躬問候。尤其是男女之間一般是不握手的。因為在日本人看來觸碰別人的身體是失禮的。他們認為男女當眾接吻是可恥的行為,擁抱也是不允許的。這一點與我國類似,當然與西方就大不相同了。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並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
日本人初次見面對互換名片極為重視。初次相會不帶名片,不僅失禮而且對方會認為你不好交往。互贈名片時,要先行鞠躬禮,並雙手遞接名片。接到對方名片後,要認真看閱,看清對方身份、職務、公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日本人認為名片是一個人的代表,對待名片就像對待他們本人一樣。如果接過名片後,不加看閱就隨手放入口袋,便被視為失禮。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個商業談判,你就必須向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遞送名片,並接受他們的名片,不能遺漏任何一個人,盡管這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一種方式。
到日本人家裡去作客,要預先和主人約定時間,進門前先按門鈴通報姓名。如果這家住宅未安裝門鈴,絕不要敲門,而是打開門上的拉門,問一聲:「借光,裡面有人嗎?」,進門後要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氣炎熱,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腳,否則是失禮的行為),穿上備用的拖鞋,並把帶來的禮品送給主人。當你在屋內就坐時,背對著門坐是有禮貌的表現,只有在主人的勸說下,才可以移向尊貴位置(指擺著各種藝術品和裝飾品的壁龕前的座位,是專為貴賓准備的)。日本人不習慣讓客人參觀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處看看的請求。日本特別忌諱男子闖入廚房。上廁所也要徵得主人的同意。進餐時,如果不清楚某種飯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請教,夾菜時要把自己的筷子掉過頭來使用。告別時,要客人先提出,並向主人表示感謝。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電話告訴對方,表示已安全返回,並再次感謝。過一段時間後再遇到主人時,仍不要忘記表達感激之情。
風俗:
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劍。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現在,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為一般民眾所廣泛地接受。日本國內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松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但日本的茶道最終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造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花道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因展示的規則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種流派,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傳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另外,在賓館、百貨商店、公共設施的大廳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④ 韓國燒烤,日本料理等 餐前喝的是什麼茶。
是大麥茶 我在干過很多那樣的工作
⑤ 日本人在吃飯時有什麼禮節
在人都集齊時才開始用餐,會說「我開動了」之類的話表示對食物的尊敬,吃飯時保持安靜,盡量不剩飯菜,吃完後才放下筷子。
⑥ 日本人喜歡吃什麼喝什麼
日本人平常都吃什麼?
日本人平時都吃什麼?
作為近鄰的日本,其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喜歡吃豆腐及豆製品,主食為大米,輔以麵食和雜糧,蔬菜水果多樣。但也有自身的特點,其飲食結構已經部分西化,尤其在年輕一代中,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高於我國。日本為一島國,海產資源豐富,因此,在日本人的飲食中,海產魚、蝦、貝類等較多,而且都非常新鮮、干凈,日本人常常生食;在肉類食品中,考慮到動物的脂肪含量和風味,購買時首選牛肉,價格較貴;豬肉其次,價格居中;雞肉最為便宜,羊肉在一般的超市中並不常見。
在日本生活過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做飯是件相對簡單的事情。大小超市分布在居民區和商業區,還有星羅棋布的「24小時店」,要買食品,非常方便。在超市,蔬菜多是按個出售或是小包裝,如:大白菜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包裝,小青菜三、四棵一袋,胡蘿卜、黃瓜也是兩到三根一袋,而且各種蔬菜採摘的很乾凈,買回家後,只需簡單清洗就可以烹飪。肉類、魚類食品亦是如此,有片、塊、餡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大小包裝供選擇。還有各種半成品和熟食製品,只需在微波爐里加熱即可食用。另外就是種類繁多的盒飯及飯團,雖因人的口味不同有肉的、魚的、蔬菜的,但都注重營養搭配。
由於平時工作忙,能夠輕松購物的人並不多,多數家庭都選擇周末購買食品,而且要購足一周所用,我們留學生也是如此。到了周六和周日,各個商店,尤其是大的超市常常是顧客盈門,隨處可見推著裝滿各種食品購物車的顧客。當你看到這種情景,就不會對日本市場上的家用冰箱為什麼體積龐大而感到驚奇了,電器商店中一人多高雙開門的冰箱很普遍,在日本,冰箱是生活必備品。
日本人的飲食制度亦為一日三餐,但其比例與我們不同。按熱能計算,早餐大約佔40%,午餐20%,晚餐40%。這樣一種比例是由於工作緊張和作息時間造成的,為了有充足的能量投入一天的工作,日本人早餐吃的相對較多且豐富。但我在日本幾年,仍舊保持著自己的習慣,早餐簡單,迅速,一杯牛奶,一片麵包,主要是晚睡晚起的結果。
中午幾乎所有的部門都只休息一個小時,有的甚至更短,真正用於吃午飯的時間往往只有十幾分鍾到半小時,所以多數人只有一頓簡單的午飯。在教研室,我們多數時間是自帶午飯,日本人是自己做的盒飯,不論男女,吃的非常少,一小盒米飯,一小盒菜,菜的種類卻挺多。到了中午,大家坐在一起,我們留學生常常驚訝他們吃涼飯菜的習慣,盡管每個教研室都有微波爐、煤氣灶。有些人,我們稱作「工作狂」,常常忙於工作,而顧不上吃午飯,或者邊吃飯還要邊處理手頭的事情,要麼就是談工作。
我的日本教授的家離學校非常近,大部分時間,他都回去吃午飯。有一次,我到教授家幫忙,到了中午,教授留吃飯,每人一碗米飯,一小碟菜,一碗醬湯,非常簡單。還有一次,教授家裡的電腦出了毛病,我去後,看見他一邊看著文件,一邊拿著一個麵包在吃,桌上放著幾個小麵包和一個香蕉,說這些是他的午飯。有了幾次經歷,如果教授說他忘記吃午飯,我也就不感到驚訝了,因為教授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學校或單位里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到了下午三點多鍾,辦公室的人都坐在一起,一邊喝茶或喝咖啡,一邊談論當天的新聞,秘書還為大家准備一些小點心。
日本人很重視晚餐,要做各種各樣的飯菜供家人一起享用,工作一天後,人們喜歡在這時來上一杯清酒或啤酒,放鬆一下自己。
日本人的三餐大體可歸納如下。
一、早餐:普通的日式早餐通常是,一個雞蛋(50g),一碗米飯(100g),1塊烤魚(50g)或火腿腸(50g),一盤蔬菜與水果(150~200g),一小碟鹹菜,一碗醬湯。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習慣於西式早餐,往往是一片麵包塗上黃油或果醬,一杯牛奶(300~400ml)或果汁、咖啡。
二、午餐:多為快餐,如拉麵(面條100g,火腿40g或雞蛋50g,豆芽少許,湯500-800ml);咖哩飯(米飯80g,牛肉或雞肉40-50g,蔥頭、土豆、胡蘿卜50g,咖哩汁150ml);盒飯(米飯80g,一小塊魚或肉50g,生菜和水果50g,少許鹹菜,幾粒青豆,一片檸檬,一些調味品);麵包加牛奶/咖啡。
三、晚餐:一碗米飯(100g),豆腐(50g),天婦羅(50g),海蝦1-2尾(20-30g),生蔬菜(200g),啤酒(500ml)或清酒(200ml),餐後水果(100g),酸奶(50g),茶(200ml)。
在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有幾個優點供我們參考:①牛奶的攝入量高保證了人體對鈣的營養需要,今天的日本中、高中學生身高明顯增加,與之不無關系;②不論是在餐館或家庭就餐,保持著分餐的習慣,每人一份飯中包括了各種食物,使營養素搭配均衡,同時,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頓飯吃了多少,易於控制熱能攝入過多,避免肥胖和對健康的損害;③由於食品加工業、餐飲業發達,家庭及個人在做飯上花費較少的時間,有利於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④日本雖然經濟發達,生活水平較高,但在飲食方面非常講究節約,很少見到剩菜、剩飯的現象。
⑦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都要來杯冰水
因為過去的日本用冰是很困難的事所以非常珍貴,只有來了貴客才會上冰水。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客人是餐廳的貴客,所以都會在飯前飯後都會上冰水的。
⑧ 日本每次吃飯前為何都要喝冰水不怕拉肚子嗎
因為在日本,喝冰水是一種常事,他們認為喝冰水是招呼貴重之人的禮儀,所以在吃飯前都是要喝冰水的,因為身體已經習慣了,所以不怕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