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菜刀尖怎麼磨
『壹』 怎樣磨菜刀,怎樣磨一把鋒利的刀
做一個簡單的輔助工具,控制磨削的角度保持一定,這樣會磨得又快又鋒利。當然了,對動手能力不強的人,顯然是有點難度。我告訴一個最簡單的磨菜刀的方法:找一塊木條,固定在刀背側,磨的時候將其和刀刃同時貼在磨石上,這樣可以保持磨削角度(木條的厚薄決定了角度)。又當然了,刀磨得快不快,取決於磨石的粒度大小、磨製的技巧和經驗。
『貳』 家庭磨菜刀技巧 如何快速磨刀的小妙招
一、用磨刀石磨菜刀
先磨內刃面。使菜刀與磨刀石呈3°~5°角(內刃面越小,切菜時越省力)。來回磨刀時,保持此角度基本不變。每磨幾十下,按照1.1的方法觀察刀刃,直到刀刃線很小為止。如果繼續磨刀,會使刀刃捲曲,刀刃線加大。再磨外刃面。使菜刀與磨刀石呈5°~8°角(外刃面保證被切掉的菜能夠順利地與菜刀分離,但也不宜太大)。來回磨刀時,保持此角度基本不變。每磨幾十下,按照1.1的方法觀察刀刃,直到刀刃線很小為止。如果繼續磨刀,會使刀刃捲曲,刀刃線加大。精磨。換細膩的磨刀石。按照2.1和2.2的步驟磨刀。
二、瓷碗底磨刀
如果你家有比較瓷實的碗,底部有粗糙的小顆粒,其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燃眉之急。雖然沒有石頭靠譜,但是不妨一試。
三、砂紙磨刀
如果家裡恰巧有砂紙,那最好了,用砂紙把擀麵杖之類的圓柱物體裹起來,就可以成為臨時的磨刀棒。其實家裡備用一點砂紙還是有很多妙用的,而且比較容易存放。
『叄』 怎麼磨菜刀
固定磨刀石,用低目數的磨刀石打磨,按住刀鋒,15度角按在磨刀石上。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進行打磨。待刀鋒磨亮度、鋒利度開始加強時,開始換低密度的磨刀石進行再次打磨,方法如上。當刀鋒朝上,對著陽光觀察,如果刀鋒沒有白色,是一條黑色的線即為打磨好。
1、要選擇不同密度的磨刀石,從粗到細慢慢磨。但是如果想要拋光效果,最後需要用1000-3000目的磨刀石進行拋光。
2、固定磨刀石,用木頭也好底座也好,把磨刀石固定住,准備打磨。
3、首先用低目數的,按住刀鋒,15度的角度按在磨刀石上。
4、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進行打磨。不要上下的刨,很容易卷刃,而且打磨的非常不平均。
5、待刀鋒磨亮度,鋒利度開始加強的時候,開始換低密度的進行再次打磨,方法如上。鋒利度的檢驗方法,刀鋒朝上,對著陽光觀察,如果刀鋒沒有白色,是一條黑色的線了。就是磨好了,還可以用手刮一下刀鋒,如果感覺刀鋒摩擦指紋,而且刀鋒平滑的話,基本就鋒利耐用。
『肆』 菜刀怎樣磨才鋒利 菜刀的磨法
1、菜刀變鋒利需要使用砂紙磨,將砂紙放桌子上,菜刀傾斜20度來回進行打磨,或者使用陶瓷進行磨刀,將陶瓷底部朝上,然後在菜刀上塗抹牙膏,來回打磨5分鍾即可,菜刀使用過程中應該避免和腐蝕性物質接觸,以免影響其使用壽命。
2、如果菜刀比較厚和頓時,先用厚的磨刀石來磨;然後再用細磨刀石進行細磨,使刀面更加鋒利。磨菜刀時,要向著同一個方向磨。磨刀的時候注意安全,不用切割到身體或者手腳等。磨好刀後要把菜刀沖水洗干凈,因為刀刃上會有一些磨刀石的灰塵。
『伍』 誰能告訴我,如何打磨日本刀啊,還有如何拋光呢
日本刀製法
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術,而且從練鋼、打刀、到拋光磨刀是不同師傅製作。共分如下幾個步驟:
[編輯]煉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煉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煉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而煉鋼師傅只會從煉出來的鋼里,用目視挑選出來他覺得品質最好的鋼送去打造成武士刀。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玉鋼成分表(二戰時期):
鐵 98.12% - 95.22%
碳 3.00% - 0.10%
銅 1.54%
錳 0.11%
鎢 0.05%
鉬 0.04%
鈦 0.02%
硅 不定
其他 微量
[編輯]水減
送到刀(工)匠的玉鋼並非一塊完整的鋼;而是零散不全;分散好幾塊。刀匠師傅必須把這些零散的玉鋼重組成一整塊可以打造成武士刀的鋼塊,這個過程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首先為了不讓玉鋼接觸空氣氧化;要先把鋼材用黏土包覆起來;接著刀工會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經驗的刀工才能准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分量有極准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編輯]鍛煉
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復,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面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分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致,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
[編輯]鋼材搭配
日本刀斷面圖
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來,日語稱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外側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鋒利而且有適當的硬度不至於彎折。此後的燒入階段以碳素量和焼入的冷卻速度控制刀尖和其他的部分的體積膨脹量的差,從而使刀尖產生強烈的壓縮應力,使得刀更不易破損,並且形成彎刀的弧度。
[編輯]素延
將刀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編輯]燒入
「淬火」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制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基本上,燒刃土的分布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些頭緒。不同的流派燒刃土的成分和調制方法亦有不同。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之中(當達到溫度時,刀身會呈現像朝日般的火紅)。刀工憑經驗由火炎的顏色判斷爐內溫度,若溫度超過800℃以上,就會影響刀的強度(刀身會裂開)。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進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會自然產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層非常堅固的「馬登斯晶體」或稱「麻田散體」 (Martensite)。所謂馬登斯晶體(麻田散體)簡言之,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使得碳原子被鎖緊在晶粒中而產生「亞穩」(Metastable)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 。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にえ,Nie)。整體來看,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におい,Nioi),是鑒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編輯]收尾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致的深加工。
[編輯]鍛冶押
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制。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編輯]莖
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並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這個部分容易生銹,根據銹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編輯]銘切
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切在或鏨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面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范圍。
日本刀和相關配件
其他配件
刀裝配件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
其中以鐔(つば,Tsuba)為主要配件,鐔相當於一般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是: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像征。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著重實用性,即前兩項,以後則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
『陸』 菜刀如何磨刀鋒
1.首先要選一塊好的磨刀石,不用太粗的,太細的也不好,表面上看到粗砂就行。
注意事項
磨刀的時候注意安全,不用切割到身體或者手腳等。
磨好刀後要把菜刀沖水洗干凈,因為刀刃上會有一些磨刀石的灰塵。
『柒』 菜刀怎麼磨
磨刀一般有幾個步驟
首先:要准備一塊細膩的磨刀石。如果刀刃線較粗大,還要准備一快粗糙的磨刀石,用來快速磨刀。
如果沒有固定的磨刀架,可以找一塊厚布(毛巾類)墊在磨刀石下面。在磨刀石上澆一些水。
方法/步驟:
1、將刀刃朝向眼睛,使刀面與視線成≈30°角。會看到刀刃上有一段弧——白色的一條刀刃線,表示刀已經鈍了。
2、先磨內刃面。使菜刀與磨刀石呈3°~5°角(內刃面越小,切菜時越省力)。來回磨刀時,保持此角度基本不變。每磨幾十下。
3、直到刀刃線很小為止。如果繼續磨刀,會使刀刃捲曲,刀刃線加大。
4、再磨外刃面。使菜刀與磨刀石呈5°~8°角(外刃面保證被切掉的菜能夠順利地與菜刀分離,但也不宜太大)。來回磨刀時,保持此角度基本不變。每磨幾十下,觀察刀刃。
5、直到刀刃線很小為止。如果繼續磨刀,會使刀刃捲曲,刀刃線加大。
6、精磨。換細膩的磨刀石。按照上面的步驟磨刀。磨到以下結果為止:A刃面上看不到粗磨的痕跡。刃面光亮。B用手順著刃面摸刀刃,刀刃無捲曲(不卷口)。C按照1.1的方法觀察刀刃,直到刀刃線很小,幾乎看不到刀刃。
7、至此,一把刀就磨好了。
注意事項:
刃面角度的大小依切菜經驗而定。一般情況,用來切片的菜刀內刃面盡可能平一些較好。關注公眾號(搜索):龍之藝刀具批發。即可領取刀具福利和了解更多實用刀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