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花果樹怎麼剪枝
Ⅰ 無花果樹的修剪方法是怎麼樣的
根據無花果發枝量較少、生長勢較強的特點,在幼樹整形期間,為迅速增加枝量,擴大樹冠,促進成花,及早結果,修剪量宜適當從輕;隨著樹齡的增大,枝梢數量逐漸增多,生長勢日漸減弱,繼續進行輕剪,則易影響光照而不利於結果母枝的生長發育,會減少結果部位,影響產量。完成整形以後,冬季修剪的主要工作是維持樹形。
對主、側枝的延長枝適度短截;為保持各主、側枝間的長勢平衡,弱枝宜適當輕剪常留;由根際、大枝基部或傷口附近萌發的徒長枝,缺枝或有較大空間時,可培養為結果母枝或用於更新,不能利用的應及早疏除。
(1)日本無花果樹怎麼剪枝擴展閱讀:
園地選擇
無花果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因其耐旱忌漬,故建立無花果果園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生長茅草的灘塗或海堤內側坡地建園。根據無花果的生態適應性和現有分布情況,長江以南地區應為常規栽培的適宜區,無論丘陵山地還是平原地帶,一般栽培品種均能正常生長發育,如採用灌越冬水、防風林帶、風障、樹體包草和樹干培土等綜合防護措施就能安全越冬。
黃河以北地區除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或保護地栽培外,一般須將樹體埋入土方能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長發育。江淮之間地區可視為常規栽培的次適宜區,須選用較抗寒的品種才能正常越冬。黃淮之間地區需實行冬季防寒保護,並選用抗寒品種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在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的膠東沿海地區和有特殊小氣候條件的地方栽培無花果,應根據冬季低溫情況,採取適當的越冬保護措施。
種植技術
混植於其他果樹園中的無花果常為灌木叢生型,栽植距離較小(1-3米)。在溫暖的亞熱帶和溫帶沿海地區,無花果多長成大喬木,栽植距離可加大到5-8米左右。隨著人們對無花果的不斷認識和有目的地開發,已發展了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縮小到2米×3米,每畝栽111株。
在鹽鹼地可挖溝作畦,挖穴栽植,畦寬3.5米,溝寬50厘米,深60厘米,栽植距離2-4米,每畝定植50-100株。在生產實踐中,還有採用計劃密植的,早期株行距為2米×3米,封行後間伐形成4米×3米和4米×6米的株行距,復合栽培制度下無花果的株行距4米×6米,行問合理間作蔬菜、草本葯材、花卉和瓜果等。選擇何種密度,應根據其立地條件、種苗價格、管理技術和水平等條件決定。一般鹽地和適宜地區,可選擇密植和計劃密植方式,而城郊地區和冬季需越冬保護地區,則可選擇復合栽培模式。
Ⅱ 無花果樹應該如何剪枝
一般採用多主枝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但要全株保留3—5條主枝,不留側枝,主枝組直接著生在主枝上。幼樹期間重點抓好培養主枝,並注意抬高主枝角度,促進多發枝條,達到迅速擴大樹冠的目的。
進入初果期後,抓好多培養枝組,以便促進形成一定的產量。盛果期時注意培養骨幹枝,更新大中型枝組剪縮弱枝組。對樹勢衰老或病蟲害嚴重的,可利用基部或枝上發出的萌櫱枝或隱芽,重新培養主枝和枝組。
(2)日本無花果樹怎麼剪枝擴展閱讀:
根據無花果枝條生長勢旺和不間斷生長的特點,只靠冬季一次修剪,效果往往不理想,特別是生長勢力旺盛分枝力弱,和以採收秋果為主的品種,更應注意夏季修剪。
無花果的新梢很易形成花芽,就是著生果實的新梢也不例外。為促進果實肥大和充分成熟,對已達到預定長度的新梢,需及時摘心,不再使其繼續延伸和結果,以促進下部已經著生的果實,能夠充分肥大並及早成熟。但摘心的時間和數量,以及果實的留量,均需適度,應既有利當年的果實及時成熟,不致遭受凍害而蒙受損失,又要有利於第2年的生長和結果。
參考資料:網路-無花果樹
Ⅲ 盆栽無花果怎麼剪枝矮化
盆栽無花果的剪枝需要注意時間:早春時可進行修剪,部分寒冷地區需要進行夏季修剪。方法:剪掉凍傷枝條,每一主幹枝條上縮減2-3根枝條,保留一芽。如果是夏季修剪,留5-6張葉片摘心,剪去與保留枝條呈交叉狀的枝條。
時間
早春時,當所有的霜凍都過了之後,就可以修剪了,在一些冷涼的地方,也需要進行夏季修剪。
要點
將所有凍傷的枝條剪去,在每一主幹枝條上縮減2-3根枝條,保留一芽。夏季的話,留5-6張葉片摘心。另外,也要剪去那些與正常保留枝條呈交叉的枝條。
方法
開心形枝條修剪法
種植之後在無花果苗主幹的基部留3-4芽後再進行剪截,就在那一年,選出3個朝向不同方向生長的主枝,注意要有角度的分開。另外,要記得將主枝的長度控制在40cm左右哦,夏季的時候對於那些生長過盛的枝條,需要進行摘心,冬季的時候對結果實的枝條,需要進行去弱留壯的修剪。還有一點,至於這三個主枝的延長枝,最好每年都進行回縮,以保證樹冠大小適宜。
主幹水平環形整枝法
栽後第一年任由其自然生長,冬季時候從下往上環形交錯選留10左右進行修剪,枝條延長生長之後,再將其綁扎,使其呈水平狀。要記得將那些過密和重疊的枝條進行疏除,向上生長的主幹延長枝要控制在1-1.2cm高。第三年結果後,橫生的結果的枝條已經圍繞主幹從下到上構成了一個整環,每年的時候對其進行修剪以更新,保持住優美的樹形。
要掌握無花果的修剪,不僅要掌握這些方法,還要了解無花果掛果的習性,這樣修剪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Ⅳ 怎樣對無花果樹進行整形修剪
(一)整形
合理的樹形是果樹豐產穩產優質的基礎。無花果比較喜光,故樹形應以無中心干或平面形為宜,但應保持一定的枝葉量,主枝及大枝不宜暴露在直射光下,否則易產生日灼現象,嚴重時在分枝處開裂。國內常用的無花果樹形有叢狀形、開心形、自然圓頭形、杯狀形,國外有一字形和X形等。現將主要樹形及整形要點介紹如下。
1.叢狀形
樹冠比較矮小,無明顯的主幹,3~5個主枝從近地面處或土壤中直接抽生,成叢生狀態。幼樹結果母枝直接從基部抽生,成年樹結果母枝從選留的主枝上抽生,結果後轉為新的結果母枝。
該樹形整形修剪容易,適合於風大以及需要進行冬季保護的地區。由於樹體矮小,也適於密植園。但是,樹體內膛光照較差,影響果實發育與品質提高。該樹形適於發枝量多、抗寒性較弱的品種。在那些需要冬季埋土防寒的地區,在嚴寒來臨之前,將大部分枝條剪除,然後進行埋土,來春利用這一樹形重新整枝。因而,從某種意義上看,無花果的這種栽培制度多少有點類似於多年生宿根性果樹。
整形要點:苗木栽植當年,植株剪留10~15cm,促進基部發枝並當年結果。以後從所剪枝條中選留3~5個作為主枝培養,並依次培養側枝和結果枝組。
2.自然開心形
類似於桃等其他樹的開心形。樹冠體積較大,主幹低矮,無中央領導干,3~4個主枝分布於主幹上,每個主枝上再安排2~3個側枝。該樹形立體結果能力強,樹勢易控制,修剪比較容易。冠內通風透光好,果實產量高,品質好,適用於樹勢強旺、枝條健壯的品種。在風大地區不宜採用本樹形。另外,因樹冠較大,採收不太方便。
整形要點:苗木栽植當年,植株留40~60cm定干,促進抽生強壯枝條。生長季節注意選擇方位、角度和生長勢都較理想的3~4個分枝作為主枝培養,並於當年冬剪時留60cm左右短截,一般剪口下留側芽或外芽,翌年萌發後繼續擴大樹冠,並在主枝上萌發的分枝中選留側枝培養。以後每年在主、側枝上培養結果枝組。
3.一字形
一字形是日本目前採用較多的一種樹形,特別適合於保護地栽培,但是需要搭支架,類似於葡萄的籬架形式。其樹體結構(如圖1)的主要特點是:矮干,兩個主枝沿著種植行方向背向地近水平向前伸展,主枝延長頭需經塑料繩引縛,固定於支架上;水平式主枝上每隔20cm左右留一個結果母枝;結果母枝重短截後抽生並保留1~2個結果枝,然後垂直引縛到上層鐵絲,使結果部位處於同一個垂直面上,果實由下而上依次成熟。該樹形結果枝密度大,產量高,採收管理方便,適用於樹勢較強、枝條生長旺盛但比較柔軟的品種,如瑪斯義陶芬等。選用該種樹形的無花果園要求定植的株行距為3~5m×2~2.5m,即株距大於行距。
圖1 無花果一字形整枝及其結果枝分布模式圖
整形要點:一年生苗在50cm左右定干,待新梢長出後,選擇枝勢、方位均適宜的枝條作為主枝培養,其餘枝芽盡早抹除。若剪口第一枝長勢過旺而下部枝偏弱,可以適當控強促弱,促使枝勢均衡,也可以剪除第1~2枝,然後從其下重新選擇4個主枝。從夏季到秋季需要立枝幹誘縛,使主枝開張角度在45°左右。冬季修剪時,各主枝保留80cm左右短截,留外芽帶頭,保持長勢,促使樹冠擴大。第二年春季生長後,在主枝上抹去背上直立枝,每隔20cm左右選留側面抽生的結果枝作為側枝培養。每個主枝上培養4個側枝,側枝上著生結果母枝。三年生後修剪時,均採用重短截法,每個結果母枝保留1~2芽,保證來年一個結果枝能正常生長結果。數年後,若結果枝組衰老,則可適當回縮更新。
(二)修剪技術
1.冬季修剪
根據不同品種的生長結果特性與修剪反應,無花果品種可分為不耐修剪和耐修剪兩大類型。
(1)不耐修剪類型
這一類品種頂端優勢不明顯,發枝力強,成枝量大,樹體分枝多,如紫果1號、明星(Mission)、綠依斯其亞(Green Ischia)、舍勒斯特(Celeste)等。如行重剪,則新生枝更多,結果少,光照差,產量低。另外,以夏果為主的品種,因夏果著生在枝條頂端,也不宜多短截重剪,否則影響產量。但是,為了更新結果枝組,需適當回縮或疏枝。
(2)耐修剪類型
這類品種,或者因為結果能力強,即使地上部分全部剪除,抽出的新梢仍可結果,或者因為成枝能力較弱,實施重短截可以刺激分枝,促進樹體生長,如布蘭瑞克、棕色土耳其、瑪斯義陶芬、蓬萊柿等。就短截程度而言,幼樹、旺樹以及成年樹的主、側枝可中截,結果枝組則可重短截。此外,修剪時應及時去除枯枝、病蟲枝及擾亂樹形的枝條等。
2.生長季修剪
及時去除根櫱、萌條和徒長枝,培養樹體結構,保持通風透光是無花果生長季修剪的主要任務。由於無花果枝幹易受桑天牛為害,刺激基部隱芽萌發,同時還由於部分無花果品種如瑪斯義陶芬等枝條較軟,易彎曲甚至下垂,頂端生長受抑,基部萌芽增多。如果不能及時去除,必將影響到整個樹體結構培養。因而,在果園蟲害防治的同時,應在生長季抹去多餘的枝芽,還應注意為瑪斯義陶芬等品種立支架,防止樹體倒伏。此外,對於分枝能力弱但生長旺盛的品種如蓬萊柿等,在7~8月新梢展葉20~25片前後及時摘心,以控制旺長、促進分枝、增加枝量和提髙產量。每年9月,對於抗寒性較弱的品種如瑪斯義陶芬等未及時停止生長的旺枝,應行剪梢,促進其下枝條成熟度提高,增強越冬性能。
Ⅳ 無花果要怎樣修剪
無花果為多年生喬木,由於無花果的果實香甜可口,並且營養豐富,所以被很多朋友熟知。或許你不知道,盆栽無花果不但有品嘗功能,還兼有觀賞功能,是非常有特色的。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關於無花果的整形修剪的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學習一下。
無花果盆栽
盆栽無花果的整形可採取以下兩種。一是開心形整枝修剪法,栽後在苗干基部留3至4芽剪截,當年選出不同方向的3個主枝。無花果是喜光樹種,主枝角度要開張,可用拉枝的方法將主枝拉至60度至70度,第二年各主枝上的混合芽即可抽梢結果。主枝長度應控制在40厘米左右,對過旺的主枝應在夏季及時摘心。冬季修剪時對結果枝要去弱留壯。對3個主枝延長枝應逐年回縮更新,以控制樹冠,使之大小適宜。
二是主幹水平環形整枝法,栽後第一年不定干,讓其自然生長。因其萌芽力強,當年從下往上可萌發形成多個枝條,冬季修剪時根據枝條分布狀況,由下往上環形交錯選留10條左右,枝條延長生長後,用細鐵絲將其順枝彎形綁扎呈水平狀,以利不斷結果。注意疏除過密的和重疊的枝條,向上生長的主幹延長枝應控制在1米至1。2米高,過旺時應及時摘心。第三年結果後,橫生的結果枝已圍繞主幹自下而上構成一個整環,每年可進行更新修剪,以保持結果能力,避免環形枝重疊,形成優美的樹形。
Ⅵ 無花果樹的修剪方法有哪些
無花果樹在果期生長期間,在長勢良好的情況下,需要進行二次修剪。在修剪期間,需要將無花果樹上的長枝、密枝和重枝剪掉。將徒長和密集的枝條剪掉後,能夠擴大果枝的生長空間,增強枝條間的透氣性和透光性,有利於果實的生長。
無花果樹是落葉植物,後期生長期間,在無花果樹落葉6~8天後,需要進行修剪。修剪期間,需要將無花果樹上的枯枝和老葉剪掉,為無花果樹節省養分。在修剪過程中,若是無花果樹上有病枝或蟲枝,需要及時將其剪掉並集中燒毀。
無花果樹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無花果一年之中可以種植兩季,其中最適宜的時間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在這兩個時間段種植的無花果成活率較高,而且無花果的質量和產量較高。
無花果對溫度的要求較高,所以種植無花果要注意控制好它的生長溫度。無花果是喜溫植物,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左右,種植無花果時溫度不能過低,但是溫度也不能高於38℃,否則會影響無花果正常生長。新栽種樹苗的泥土溫度要保持在2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新苗的成活率。